剧情简介
华语刑侦剧不少,
重口到反胃的,少之又少。
今天要说的这部剧,着实不适合在吃饭的时候看:《谁是被害者》
网飞出品的又一台剧。
在影妹的印象里,网飞+台剧=扑街。
《罪梦者》《极道千金》《彼岸之嫁》莫不如此。
没想到这一回,《谁是被害者》全8集一次性上线后,口碑竟然还不错。
相比《罪梦者》的“拖沓混乱”,《谁是被害者》明显更符合观众的看剧习惯。
演员,都是熟脸。
张孝全+许玮甯+林心如+王识贤+郑人硕。
剧情,是连环命案。
上一个案子还没眉目,就发现了又一死者。如此循环往复,引人入胜。
底色,有黑暗有治愈。
社会的乱象被揭露,边缘的人群被关注,生与死的亘古话题被探讨。
如此种种,先不管成色如何,光是设定它就已经赢了。
01
一般的罪案剧,侧重“追凶”。
《谁是被害者》不然,它的所有关注点几乎都在受害者身上。
什么案子会让警察把受害者看得比凶手还重要?
貌似有规律可循的连环杀人案。
怎么个规律法?
先看两个案子。
案件一。
过气女歌手苏可芸被发现在一家酒店的浴缸中死去。
尸体被溶解,体内含有大量的麻醉药。
现场没有他人进入的痕迹,也没有检测出他人的指纹(不排除鉴识人员藏匿证据的可能性)。
难道是过气歌手不堪忍受现状而自杀?
但一个戒了毒,录了新专辑的人,真的会自杀吗?
值得注意的是,死者的死状和苏可芸新专辑的封面一模一样。
这是巧合,还是刻意?
经调查,死者不是女性,而是男性。
死者是谁?苏可芸现在在哪里?
为什么死者要装扮成女性?他为什么有苏可芸的证件?
案件二。
某在建楼盘的近顶楼处有人纵火自焚,自焚者当场死去。
现场有一张张聪健的工作证,他曾是楼盘所属集团的员工。
张聪健因癌症而被迫离职,离职后他一直举报公司压榨员工致使员工过劳患疾。
在死者的胃里,有一粒长溶性胶囊,里面有一枚记忆卡,储存的是集团压榨员工的证据。
难道张聪健想用自己的死控告没人性的公司?
但调查表明,死者是一名女性,有整容痕迹,很可能是苏可芸。
苏可芸和张聪健是什么关系?她为什么甘心做他的替身?
如果案情照此发展,下一个受害人就是张聪健。
他现在在哪里?他将要替谁死去?
在一个又一个人离奇死去时,引发的谜团也越来越多。
这些人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死去?
这一系列案件幕后的策划者是谁?
他为什么要误导死者身份?他作案的动机是什么?
02
受害者的死亡规律让警察们不得不把目光对准受害者。
为了阻止命案继续发生,警察们必须在下一名受害者死前找到他。
《谁是被害者》讲述的,正是这些受害者的故事。
他们不再只是一个名字,一个标签,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落寞和绝望。
有人是跨性别者。
明明是男儿身却有一颗女儿心,所有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就连父母都觉得他是怪物。
谁都可以欺负他,折辱他,好像他不配当人。
有人是过气歌手。
体验过纸醉金迷,体验过人生低谷,还曾步入歧途,当她想要重新来过时,行业里早已没了她的位置。
不被关注的她是寂寞的,媒体的肆意抹黑让她和死无异。
有人是悲催社畜。
在公司眼中他们只是赚钱的工具,他们拼命加班拼命干活,身体被透支后却被公司找理由辞退。
如果辞职还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吗?如果不辞职就必须忍受这一切。
有人是无言枪手。
明明才华横溢,却只能躲在黑暗的角落里默默无闻。眼看着他人把自己的作品占为己有,用自己的作品换取名利。
所有的枪手都有不甘,都想站在阳光下,都渴望自己的才华被看到。
有人是不良少女。
别人只看到她小小年纪就去酒店陪酒,却没有人愿意倾听她的故事,没人知道她赚钱是为了给相依为命的妈妈治病。
她虽表现得坚强无所谓,但到底还是渴望家庭温暖的未成年。
一方面,剧集关照了受害者的处境。
另一方面,剧集透过受害者的故事,揭露了社会的种种潜规则。
有时候,能力拼不过人脉家世。
有钱人家的孩子的一句话,就能把你辛辛苦苦取得的成绩占为己有,不费吹灰之力上位。
媒体肆意渲染文字,把白的说成黑的,把没的说成有的,杀人于无形。
他们在乎的是点击率是收视率,他们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报道会不会伤害到谁。
警察可能授人以柄,和记者串通一气,各求所需。
导致本是机密的案情在真相还没有大白时就被媒体披露,被舆论审判。
商人和官员勾结,黑心企业之所以能屹立不倒,往往有官场要人撑腰。
官商勾结之下,受苦的是无辜的百姓,是没有话语权的蝼蚁。
能刺破社会暗疮,能关照边缘人物的内心,能用连环命案的案情带出这一切。
这一切都让《谁是受害者》有理由赢得高口碑。
但和顶级剧相比,它还差得多。
03
某种程度上说,《谁是受害者》是讨巧的,甚至是媚俗的。
连环命案,画面重口,边缘人物,社会议题,任何一个拉出来都是爆点。
与其说它用心良苦,不如说它在用偷懒的方式迎合大众的口味。
为什么这么说?
先看案子。
作为一部罪案悬疑剧,不断营造悬疑感是关键。
《谁是受害者》的第3集,编剧借徐海茵之口把连环命案的规律说了出来。
接下来的剧情完全按照“规律”发展,既没有反转也没有高潮。
第5集刘光勇死时,所有受害者的身份都被观众知悉,幕后boss昭然若揭。
如果说前3集还兼具悬疑感和新鲜感,那后5集就已经两者尽失了。
对冲着悬疑罪案来的观众来说,失望是必然的。
很多人会说,这部剧案子不重要,社会议题才重要。
那好,我们再来看社会议题。
媒体的大肆渲染,煽动舆论。
熟悉吗?
《我们与恶的距离》里宋乔安干的不就是这个吗?
犯罪者悔过出狱,却不被大众接受。
熟悉吗?
《噬罪者》讲述的,不正是这样一个故事吗?
至于“把他人的艺术创作占为己有”、“官商勾结压榨员工、”“黑心疗养院惊现黑幕”、“跨性别者的社会认同”,
哪一个不是被用滥了的话题?
展现社会议题是好事,
但一再重复前剧的议题且没有新的观点,难免让观众觉得老套腻烦。
《谁是被害者》不多的创新之处,是把镜头对准了一群想要放弃生命的人。
但在主题上,这部剧又是前后矛盾的。
前六集通过受害者的故事,
让我们看到不被社会接受的人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让我们看到社会才是逼死他们的真凶。
自杀不是懦弱,
而是一个绝望之人能做出的唯一选择,是他对世界所做的最后抗争。
当我们知道了他们的故事,我们或许就能理解他们选择死亡的原因。
有人选择活下去,有人选择死去,选择没有对错之分。
到了最后两集,观点却不再是辩证无解的,而是给出了一个固定答案。
当徐海茵用“用尽全力活下去”的观点压倒了李雅均“死亡是真正解脱”的观点,
当徐海茵把所有受害者的死亡都归因于李雅均的怂恿,
当结局变成了催泪式的大团圆,
剧集前几集营造出的对自杀者的理解轰然倒塌。
从“我不接受,但我理解你的绝望,尊重你的选择”,
变成了“你不能自杀,你必须活下去,希望就在前方不远处”。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也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连莎士比亚都没有答案的问题,
《谁是被害者》或许不应该鲁莽地给出一个想当然的鸡汤式答案。
就像剧中所说,
“死亡不可怕,毫无希望地活着才可怕。”
只有给予绝望之人理解和希望 ,让他们感受到哪怕一丝一毫的温暖,
我们或许才有资格劝他们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