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
非凡线路
西瓜影音
剧情简介
2010年12月09日
记者来做访问,最多人提出:「你吃过那麽多东西,哪一种最好吃?」
已回答了数百回,对这些问题感觉烦闷,唯有敷衍地:「妈妈做的最好吃。」
其实,这也是事实呀。
更讨厌的,是:「什麽味道?为什麽说最好?吃时有什麽趣事?」
味道事,岂为文字可以形容?为什麽说最好?当然是比较出来。有什麽趣事?哪有那麽多趣事?
我已开始微笑不答了。
今天,又有一个访问,记者劈头就来一句:「你写了专栏已有三十多年,请你讲讲写专栏的心得好吗?」
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问过,我很感谢这位记者,回答了她之后,在这个深夜,做一个较为详细的结论。
专栏,是香港独有的文化,也许不是香港始创,但绝对是香港发扬光大。每一家报纸,必有一至二三页的专栏,这能决定这家报馆的方向和趣味,虽然有很多人写,但总能集合成代表这张报纸的主张。
认识很多报社的老板和老总,他们都是一览新闻标题之后,就即刻看专栏版的,可见多重视专栏。
专栏版做得最好的报纸,远至六十年代的《新生晚报》,到查先生主掌时期的《明报》和七八十年代的《东方日报》。
专栏版虽然有专门负责的编辑,但最终还是报馆老板本身,或者交给全权主理的总编辑去决定由谁来写。
《新生晚报》的专栏,有位明星,叫十三妹,她从六○年开始写,到七○年逝世,整整十年,红得发紫,每个星期收到的读者来信,都是一大扎一大扎的,当年没什麽传真或电邮,只有用这个方式,与作者沟通。
十三妹的特色,在于她对外国文化的了解,那个年代出国的人不多,读者都渴望从她身上得到知识,而且她的文字也相当泼辣,左右派都骂,看得大快人心。
《明报》和《东方》的全盛时期,倪匡、亦舒、黄霑、林燕妮、王亭之、陈韵文等等,百花齐放,更是报纸畅销的主要因素之一。
外国报纸,没有专栏,不靠专栏版吗?
那也不是,影响力没那麽大罢了。他们的专栏一个星期一次,插在消閒中,没有特别的一页,也没那麽多人写。成为明星的也有,包可华专栏是代表性的,自从他出现以前或之后,也看不到有哪个人可以代替。
说回香港,专栏版的形成,被很多所谓严肃文学的作者,批评为因编辑懒惰,把文章分为方块,作者来稿塞了进去就是,故也以豆腐块,或方块文字来讥讽。
但不可忽视的,是香港的这种风气,影响到全球华文报纸,当今几乎每一家都刊有此版。最初是星马一带,多数报纸把香港报纸的专栏东剪一块,西切一块填满,也不付作者稿费。
有一回我去追,到了槟城,找到报馆,原来是在一座三层楼的小建筑裡面,楼下运输发行,二楼印刷,三楼编辑和排字。因受当地反华的影响,读者又不多,刻苦经营。我看到了心酸,跑上三楼,紧紧握着总编辑的手,道谢一声算数。
那个年代,到了泰国和越南一游,都遇同样的刻苦经营华文报纸,很多要靠连载小说的专栏,才能维持下去,而被盗窃得最多的,当然是金庸、梁羽生、古龙和倪匡的作品,也多得亦舒的小说不少。
当今,这些报馆已发展得甚有规模,有些还被大财团收购,当成与大陆经商的工具之一,势力相当雄厚,如果不追稿费就不行了。虽然只是微小的数字,至少到当地一游时,可以拿稿费吃几碗云吞麵。
除了东南亚,欧美加拿大的华文报纸,都纷纷推出专栏版。当今懂得什麽叫本土化,转载香港的已少,多数是当地作者执笔,发掘了不少有志于文化工作的年轻人,亦是好事。
说到连载小说,昔日专栏版,是佔重要位置,但因香港生活节奏快,看连载小说的耐性已逐渐减少,金庸先生又封笔了,所以也逐渐在专栏版中消失。
至于台湾,报纸上的专栏版也相当重要,他们有专人负责,都是到外国去读怎麽编这一版位的,文章长短,每日排版不同,并非以豆腐块来填满。
这种灵活性的编排十分可取,也适合于台湾那种生活节奏较慢的社会,读者可以坐下来静静看一长篇大论的文章,但这种方式一搬到香港来就失去意义,而且作者不是天天见报,没有了亲切感。
香港的豆腐块,像一个大家庭,晚上坐下来吃饭,你一句我一句,众人都有不同意见,有时话的也只是家常,但主要的是一直坐在旁边讲给读者听。有一日不见,就若有所失。
有一次在某报写专栏,一个新编辑上任,向我说:「不如换个方式来写。」
我懒洋洋回答:「写得那麽久,如果在饭桌上,我已经是父亲一个,你要把你的父亲改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