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线路
剧情简介
直到今天,年初意外走红的主流题材电视剧《山海情》仍然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短短几周的时间内,这部电视剧就从默默无闻发展成“天下谁人不识君”,得到了全频谱观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喜爱,也吹响了“新主流电视剧”破圈的号角。它与此后的《觉醒年代》《大江大河2》等一批题材主流、效果一流的电视剧组成了一股强劲的艺术力量,成为建党百年迈向新征程这一特殊历史时刻的重要现象。
"《山海情》的最大口碑点是“真实”。这部电视剧将三个层面的真实统一到坚实的故事情节中。
首先是事件的真实性。《山海情》的题材、人物甚至很多情节段落都来源于真实原型,很多情节改编自已经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李双成等模范人物的真实事迹。其次是视听的真实性。这部电视剧的创作团队不仅惟妙惟肖地还原了30年间闽宁镇建设发展历史中的关键场景,在演员妆容和表演方面也极力地贴近真实。创作者们去掉了流行电视剧中的“塑料脸”和美颜滤镜,而且还采用了方言,这让很多广为熟知的流行演员以一种反差极大的乡土形象出现在故事中,的确达到了传神的表演效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情感的真实。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够最终征服观众。这种共情效果既来自于剧中人物带领观众一起经历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而且也是通过戏剧性手段成功完成的对于善有善报、拼搏总有回报的令人信服的满足。
"“现实主义”是广大观众和文艺评论界围绕《山海情》所形成的最大共识。作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关键词,现实主义解答的是“什么是真实”“如何表现真实”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山海情》中的现实主义,首先体现为一种创作取向。它在主题和叙事上紧紧地把握人民主体性的核心要求,敢于直面现实中的真矛盾、直指发展中的真问题,努力从现实中找到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艺术养分。创作者发自内心地将目光聚焦在中国发展的具体的个体身上,以人物为中心,“不断地深入生活,推翻重写”,最终生动塑造出马得福、李水花、李大有、陈金山、凌一农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戏剧人物。“通过故事揭示主题,而不是让主题凌驾于故事之上”,以《山海情》为代表的新主流电视剧很好地摆脱了此前同类题材中的概念化和悬浮式的创作困境。
在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指引下,《山海情》还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点和时代特色的现实主义方法论。它注重从生活中捕捉和提炼故事,将乡土中国的人情世故通过戏剧情节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也充分塑造出戏剧人物身上的既可爱又可叹的层次感。例如,《山海情》的第七集围绕着春季供水的矛盾组织起核心情节,这是马得福担任代理村支书之后遇到的第一件棘手的事情。从事件本身的强度来说,这是一个在其他同类电视剧中很容易一笔带过的小情节;但在创作者的精心雕琢下,先是渲染出灌溉对于农民的极端重要性,然后从两个农民和供水站职工的矛盾开始,一直发展到马得福带着一群农民去现场会找市委书记评理,成为一场来源于现实生活又充分戏剧化的大戏。类似的创作闪光点几乎充满了《山海情》的每一集,现实主义的方法论让电视剧在一波三折中刻画了吊庄户的艰辛创业史,也深刻展现了属于中国当代农民的生活世界和奋斗精神。
"""“这世上最重要的事是争气,让家人过得更好。 ——李水花”
《山海情》的最终成功绕不开“情”字。在扎实的现实主义创作的支撑下, 《山海情》让具体的人成为前景,用人的喜怒哀乐展现时代,从而为观众的共情和共鸣奠定了基础。“如何以情动人”是这部新主流电视剧带来的另一个重要启示。 《山海情》中的情感叙事继承了我国自1930年代以来的伦理情节剧的优秀传统,重视对于家庭气氛和亲情关系的摹写,在家长里短中起波澜、响惊雷。被观众评价为“每一集都很好哭”的《山海情》,其情感浓度很多来自于我们个人日常生活中能够感触到的细节和情节,并通过戏剧性的力量让我们认识到日常生活的不平凡,通过艺术想象力将日常琐碎和大的时代联系起来。
例如,剧中对于李水花的角色塑造就为当代文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提供了新的标杆。在剧情的支撑和演员的努力下,这位典型的农村妇女依靠吃苦耐劳和追求独立的精神获得了观众好感。尤其可贵的是,在她的家庭生活和情感线索中,创作者宁可让观众“意难平”也坚决抵制“狗血剧情”,从而确保了这一角色从头至尾的一致性和完整感。李水花身上体现出善良天性以及来自于乡土的生命力和韧性,折射出真实生活中“大女主”的真正精神,也引发了观众的共情和共鸣。
"批判性与建设性的辩证统一是《山海情》能够让观众“动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早在195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就要求文艺创作应当展现社会生活主要矛盾、以及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要展现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进步的力量。《山海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不回避矛盾。它对于扶贫过程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人之常情的揭示,很好地平衡了主题先行,也为故事提供了戏剧性的来源。故事的第二篇章围绕“种蘑菇”而展开的绵密叙事就体现出这一特征。其中既有“现场会”段落中对于官僚主义的惟妙惟肖的揭示,又有对于李大有这一人物的局限性和恨其不争的充分塑造。正是有了批判性和揭示性的基础,每天跟着《山海情》讨论种蘑菇、担心卖蘑菇成为了年轻观众们在弹幕上的热点话题,他们对于马得福、凌一农等人的努力报以深切的认可与感动,也对脱贫攻坚的事业有了更加深刻的情感认同。
除了坚实的剧作基础之外,新的媒介环境和观看场景,也提升了《山海情》的情感辐射力,最终促成了新主流电视剧的出圈。传统上电视剧的收视模式是以家庭空间为依托、以电视机屏幕为介质的观看场景,观众对于影视剧的反馈大多数是通过观看后与亲友之间的讨论而完成。而当今新媒体所提供的线上观看交流平台不仅让观众的反馈可以通过弹幕等方式随时表达,而且还促进了个体情感在实时交互基础上的发酵和叠加。此外,很多社交短视频的用户也积极地制作发布针对剧情和人物的个性化评论,这同样拓展了《山海情》的全频谱影响力。正是社交媒体和网络视听环境,让电视剧直击人心的情感力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山和山不一样。你要是见过这山原来的样子,你就知道有啥不一样了。 ——马得福”
在奋斗百年路、开启新征程的大背景下,新主流电视剧的成长和成熟体现了党的文艺工作路线方针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表现时代,已经成为当下文艺创作者们的集体追求。在长期的工作积累之下,早在2019年影视剧行业就开始出现“现实主义”回归的趋势,当年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现实题材剧目占总部数的近三分之二,一改此前古装奇幻独大的局面。 《山海情》的制片人侯鸿亮在分享创作期间的体会时也强调现实主义对于创作的价值,他说: “找不到方向时,就去问脚下的土地,去到人民中间,寻找力量。”
而在市场和创作充分发达的基础上,管理部门也更加重视顶层设计与创作规划,提倡“时代报告剧” “全景宏观电视剧”的创作,借助“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来推动电视剧的精品化。近期,国家广电总局制定了“十四五”电视剧选题规划,将在未来五年推动创作100部讲述中国故事、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在不久前相继结束的成都网络视听大会、上海电视节等专业活动中,国内顶尖的创作团队和播出平台也摩拳擦掌、积极投身新主流电视剧的制作。
"在上述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山海情》等成功作品对于未来新主流电视剧如何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在具体的创作观念上,要把握当下观众需求,在创作和传播规律的探索上下功夫,从而将大的时代进程和具体的人物情感结合起来,完成时代命题的戏剧性表达。从宏观角度上来看,则应当进一步地将主旋律的抒写、创作者的经验和观众的期待相结合,将重点题材的规划性与市场的主动性相结合。只有做到既在现实主义和服务人民方面发扬传统、又在艺术表达和视听形态上探索创新,才能够延续新主流电视剧的创作实践,更好地发挥影视艺术在记录时代、凝聚价值、繁荣文化等方面的功能。
作者:梁君健(清华大学副教授)
编辑:陈熙涵
国产剧山海情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山海情高清剧照,山海情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