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与桃花源

状态:

主演: 内详 

导演: 王微

语言: 国语

首播: 2018(内地)

更新: 2024-04-01 19:10

类型: 电影

  • 更新:2024-04-01 19:10
  • 状态:
  • 导演:王微
  • 电视台:其他
  • 主演:内详 
  • 地区:内地
  • 语言:国语
  • 首播:2018(内地)
  • 收录:4m影院
  • 时长:60分钟
  • 集数:完结
  • 类型:电影
  • 关联: 猫与桃花源

剧情简介

《猫与桃花源》:不做桃花源里人|名家"

|李镇

编辑|如今

中国动画需要什么?

技术、人才、原创好作品……这些都需要,但是最需要的是稳定的高水准专业团队!放眼世界,美国有皮克斯、日本有吉卜力。《猫与桃花源》的问世,将这家中国公司“五年三部”的预定目标提速了一多半,宣告了团队的完美晋级,它就是“追光”。

“追光动画”的掌门人是土豆网的创始人及前ceo王微。他带领着经过精挑细选的190人分别在2016、2017年完成了《小门神》《阿唐奇遇》,最近上映的《猫与桃花源》是第三部长片。追光作品表达出的创新态度、艺术锋芒和文化品格令人耳目一新,很多动画迷甚至喊出了“中国动画的新希望”、“追光不火,天理难容”的口号,对这家“意外”出现的动画公司寄予厚望。

《猫与桃花源》:不做桃花源里人|名家"

技术

工匠精神

当今的动画高度依赖计算机技术,画面渲染的计算能力直接决定了动画质量和工作效率。早在2014年,追光就在国内率先搭建了专业的动画制作平台,部署了最前沿的技术支持工作室的运营,其中包括900tb的nas,400个服务器的渲染农场和200台动画工作站;并用以太网矩阵保证了工作站和服务器之间的高容量和低延迟连接。

技术是为创作服务的,在追光的作品里看不到技术的生硬拼接,取而代之的是画面的浑然天成。《猫与桃花源》中出现了很多动物,毛发采用了行业最高精度的cg解算,几乎能够以假乱真;根根毛发的细腻质感足以表演出各种微表情,毫不逊色于皮克斯和迪斯尼。故事的地域背景参考了山城重庆,山水相间的起伏地形,不同交通工具和建筑细节,人物动作在风、雨、水、火、电等状态下的不同效果,为情节发展提供了生动可信的环境。

《猫与桃花源》:不做桃花源里人|名家"

追光公司内部肯定隐藏着迷恋“材质”的狂人,哪怕作为背景的植被、河流、火焰、山石、木头、橡胶、皮革、玻璃以及细部的水渍、划痕、光影效果,以及所有材质在动态中的物理属性都极富质感和变化。这并不是特例,两年前的《小门神》一片曾为了设计仙山,动用了整个团队9个月的时间;仅大桃木那场戏,技术人员精雕细刻随风摇曳的树枝就多达五百多条。全片总体的渲染时长更达到了8000万小时,比《功夫熊猫2》还要费时。在《猫与桃花源》中,各种琉璃对光线和形象扭曲的反射、透射,暗示了作品中凝固的“生命力”,在故事高潮段落,高精度的流体玻璃岩浆效果造就了令人震撼的戏剧化效果。

在已完成的三部作品中,“追光”都或显或隐地表达着一种对传统工匠精神的膜拜。《小门神》里的饮食文化、年画;《阿唐奇遇》里的陶瓷作坊;《猫与桃花源》里的琉璃工艺,一方面为影片提供了剧作元素和视觉主题,同时几乎也在反复表达着对“手艺”的痴迷甚至崇拜。在故事中,所有继承传统手艺的人物,都不惜代价,以追求作品的完美作为终极目标,表现出坚定、顽强甚至是固执的性格特质。《猫与桃花源》里的琉璃艺术家更是一个为寻找创作灵感陷于痛苦中以致走火入魔的人。

叙事

编码

“追光”从未放弃过故事,其编剧团队也是国内动画业内最为敬业的一支。不止如此,公司已经在研发适合动画制作的“人工智能”,目标是解放一部分人的工作,让机器自动完成一些动画制作,如角色模型的建构等,让人的智慧和精力更专注于创意和故事上。

作品就是作者的镜子,有意或无意地映现人的精神追求。《小门神》里的郁垒,冒着危险,去争得门神的尊严;《阿唐奇遇》里的小茶宠阿唐,历经各种险境,只为让自己的颜色变深而赢得尊重;《猫与桃花源》中的小猫斗篷,看不惯父亲整天无所事事,一心要去闯世界。追光的作品总是出现一个这样的主人公:他们是平凡或经历过失败的年轻人,但从不气馁,保持乐观,充满梦想,不惜代价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人物处于身份的焦虑中,总在“找自己”,找自己的方向,找自己的未来。

《猫与桃花源》:不做桃花源里人|名家"

《猫与桃花源》的故事构架很像《海底总动员》,简述如下:在父子相依为命的单亲家庭中,保守的父亲与富有冒险精神的儿子发生冲突,儿子出走,父亲与某异性一起为寻子经历各种遭遇,途中得到朋友的帮助,为了救儿子冒生命危险,父亲关键时刻在孩子和众人面前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和能力,父子联手拯救其他受困者,最终儿子理解父亲并得到成长。

动画故事的内在叙事则不简单。每一部动画都在制造一个世界,让所有人物在新的世界观里生活。作品要努力在短时间内让观众很快理解并接受新的世界观。“追光”擅长此道。比如,《猫与桃花源》的世界观就是“猫和人一样有自己的社会”;《小门神》的世界观就是神仙世界是存在的,随着人间世界的发展,神仙们要面对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

电影都是超级文本,动画更是如此,它需要借助太多的相关文本来构建对故事的理解,需要链接到多数观众熟悉的现实生活、历史记忆和知识体系中,比如常识、民俗、经典等等,作品的任何模仿、拼贴、借用、比喻、夸张等手法都是需要智慧的。举例来说:在《阿唐奇遇》的老鼠城的一场戏中,会马上勾连起观众们对于温泉洗浴场所、电视鉴宝节目、英雄救美经典模式、身怀绝技的飞贼、人工智能、中国功夫电影、动画《小邋遢》等这些“借来的文本”。

动画就是用“借来的文本”中已经界定的逻辑通过联想、拼贴、改装等来创造新的叙事和喜剧效果。老鼠“我来也”认定阿唐是“赝品”,要用铜锤打碎阿唐,自然让人联想到王刚主持的鉴宝节目,我们知道阿唐作为茶宠是艺术家的真品,这一戏剧冲突的反讽效果是瞬间完成的。事实上,动画的很多趣味就来自这些内在叙事桥段的编码,在这些地方的心思最能体现动画编剧的智慧。为了不致过多剧透,笔者只举《猫与桃花源》的一个小例子,作品有意对当今中国城市生活的“宅”文化、萌宠文化进行批评,对几只雄性老猫暗指的“中年油腻男”给予了温和的嘲讽。

文化

理想

所有动画的“意识形态性”都非常强,每一帧画面都不随意,都在努力影响受众。如果我们看美国动画看得多了,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美国式的幽默、美国式的可爱和美国式的人情味儿,进而是美国的价值观。我们的创作者也容易被同化,做出的国产动画有美国味儿。追光动画在有意识地创造中国风,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中国式幽默、中国式可爱和中国的人情味儿特别可贵。

中国动画从诞生那天起,就在努力探索自身的民族性。民族性不但是一种美学多样化的自觉追求,也是一种产品战略;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只有符合本民族的审美趣味,才容易被本土观众接受;从艺术价值来说,模仿的东西将仅仅流于廉价的工业产品。所以,几十年来,我们对动画产业坚持强调中国元素、中国风格,注重传统文化精髓的吸收,但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国产动画也陷入到保守主义的窠臼之中,多数都把故事设定在古代或神话,仅一部《西游记》就被翻炒了近百遍,当下和未来的题材很少见,其创作思路是循着“继承传统”的路子。

《猫与桃花源》:不做桃花源里人|名家"

但是“追光”却把所有故事的发生时间定位于现当代,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更为主动的“创造传统”的方向。在追光的作品中,探讨传统与创新、历史与未来的辩证关系是惯用的母题,其故事往往与中国的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比如关于下岗、关于真假之辩和人的价值的讨论、关于现代与传统的取舍等等,这种努力是有回报的,作品接近生活的面貌获得了很多观众的认同。

在《小门神》初始,镜头俯拍着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中有乌篷船,青石板路的雨巷里有人打着油纸伞,这些景观既是背景,也是一种无声的美的滋润。《阿唐奇遇》的第一场戏,几个不同的茶宠的亮相极为精彩,把不同身份、不同文化背景和性格的人物性格做了生动的呈现,透出浓厚的中国味道。《猫与桃花源》中,父子俩在船上认识的大白鹅一家,不但道出了豁达的生活态度,也表现出了中国式的家庭之乐。

桃花源的题材来自1600年前的陶渊明,这部作品选取了《桃花源记》的一部分主题和意境,并进行了引申。桃花源也许曾经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不是找到桃花源并留下来。主人公是一只名叫“斗篷”的小猫,在历经磨难而终于到达梦想的桃花源后,毅然决定离开这个安乐窝。它带着无限憧憬、满怀信心地奔向未知的远方。这样一个结尾也恰恰映照了王微和追光公司的企业文化、精神状态和价值观。今天的“追光”犹如当年处于成长期的皮克斯,它的能量就像公司的logo——那个旋转的太阳一样不可限量。

(原标题为:《不做桃花源里人》——评<猫与桃花源>与追光动画)

(作者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史学研究室副主任)

《猫与桃花源》:不做桃花源里人|名家"

声明

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获取授权请点击“阅读原文”

商务合作微信:214742506

电影猫与桃花源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猫与桃花源高清剧照,猫与桃花源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