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同行

状态: HD中字

主演: 瑞凡·菲尼克斯 威尔·惠顿 基弗·萨瑟兰 理查德·德莱福斯 约翰·库萨克 

导演: 罗伯·莱纳

语言: 英语

首播: 1986(美国)

更新: 2024-05-02 02:55

类型: 电影

8.9

非凡线路

  • HD中字
  • 剧情简介

    《伴我同行》是一部1986年的美国电影,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小说《尸体》,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这部电影获得了1987年金球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提名,1987年奥斯卡奖最佳编剧提名,位居豆瓣“评分最高儿童片”高分榜上,被许多影迷评为“80年代最好的影片之一”。

    电影中的四个少年是一个“坏孩子”组合,他们不过12岁,但已经开始学着大人的样子抽烟、打牌、骂人。为了成为被人关注的“英雄”,这四个少年决定去到50多公里以外的铁路旁,寻找一个男孩的尸体。

    豆瓣8.9《伴我同行》:坏孩子的友谊背后,暴露了家庭教育的不足"

    这是一场属于“坏孩子”的冒险之旅,也见证了少年们的友谊。少年们的友谊真诚又纯粹,但家长们仍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和“坏孩子”做朋友。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坏孩子”的纯真友谊背后,隐藏着的是家庭教育的不足。

    01

    不懂情绪管理,自己沉溺伤痛让孩子沦为“隐形人”,又用踢猫效应持续伤害孩子!

    在少年们通往目的地的路上,戈迪的情绪并不高涨,其他的小伙伴都因为要去寻找失踪小男孩的尸体,以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英雄”,而感到兴奋,但戈迪却兴奋不起来,因为那年夏天,他在家里成了“隐形人”。

    他向来优秀的哥哥死于车祸,父母沉浸在失去心爱的大儿子的伤痛中,几乎看不到他这个小儿子。

    电影中,当戈迪从窗户探出头来问:“妈,我的水壶在哪?”他的母亲头都没有回,继续做着自己手中的事,就像没有听到一样。而他的父亲在他问第二遍时,才告诉戈迪他的水壶在哥哥的房间里。

    戈迪来到哥哥的房间拿自己的水壶时,电影的画面变成戈迪对哥哥的回忆:哥哥将寓意着好运的帽子送给了戈迪。这段回忆展现了哥哥对戈迪的宠爱,也代表戈迪对哥哥的怀念。

    豆瓣8.9《伴我同行》:坏孩子的友谊背后,暴露了家庭教育的不足"

    戈迪的父母只顾为失去优秀的大儿子而伤心,却不曾想到,自己的小儿子,也同样在因为失去了关心爱护自己的哥哥而难过伤心,也同样需要关爱和安慰。

    与父母的冷落形成对比的,是戈迪的朋友克里斯对他的密切关注。当戈迪戴着哥哥的帽子出发,克里斯见到戈迪就立马察觉到他的低落,询问他的心情。

    当他们进入垃圾场,两个人一起赛跑,克里斯会装作解说员的样子,一边跑步,一边逗朋友开心。当两人到达指定的终点时,克里斯认真地看了看戈迪的脸,确定他真的开心起来,才松掉一口气。

    “坏孩子”的友谊里,是对朋友情绪的关心,更是逗朋友高兴的用心。而在这背后,藏着的是父母对自己孩子情绪的忽视和不自知。

    当父母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不仅可能造成对孩子的冷落,还可能将自己的坏情绪传递给孩子,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被称作“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

    这个效应来源于一个父亲和孩子之间的故事:父亲在公司受了批评,回家就把孩子臭骂了一顿。生气的孩子狠狠踹了身边的猫,猫逃到街上,卡车的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踢猫效应”在生活中的发生频率很高,我自己就曾亲眼见证这样的情况:有一次我妈辅导弟弟做作业,刚开始的状态都很好,妈妈为弟弟解释数学题也很耐心。但这样的耐心在妈妈接了一个电话之后就消失了。

    我不知道电话的内容是什么,但从妈妈加大的音量和生气的语气,很明显这次通话并不愉快。而这种不愉快马上就从电话蔓延到现实生活中。

    豆瓣8.9《伴我同行》:坏孩子的友谊背后,暴露了家庭教育的不足"

    挂掉电话的妈妈,再次为弟弟讲解数学题时明显不如之前耐心,并且因为弟弟题目中出现的错误,大声地批评了他。弟弟低着头没有说话,但我明显感受到了他的委屈。

    那次妈妈辅导弟弟做作业的经历,仿佛“踢猫效应”在我面前的重现:有坏情绪的是家长,可被伤害的,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

    那么如何避免踢猫效应对孩子的隐形伤害呢?这需要家长意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情绪管理是值得父母去学习的一门重要功课,优秀的家长更需要意识到这门功课对于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时刻警惕“踢猫效应”的出现,当坏情绪出现时,先自我排解,不要用自己的坏情绪再去二次伤害孩子。

    同时,当家长意识到“踢猫效应”的发生时,也不要害怕没有面子,要学会及时向孩子解释自己的坏情绪并不是他的错,告诉孩子自己希望得到他的原谅,也会降低“踢猫效应”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02

    认知偏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孩子的友谊,用暴力沟通断定孩子的朋友是“怪咖”和“贼”

    寻找男孩尸体的路上,四个少年在森林里睡了一晚。当守夜的克里斯哭着向朋友戈迪诉说自己的委屈“没有人问我牛奶钱是不是我拿的,就把我停学三天。”我想起戈迪爸爸提起戈迪朋友们时脸上的不屑。

    “你能不能交一些好品质的朋友?你的朋友,一个是偷牛奶钱的贼,另外两个是怪咖。”戈迪的爸爸轻易地就带着偏见的有色眼镜评价并否定了孩子的朋友,却从未尝试去了解在这些孩子们身上发生的事情,和这些孩子的真实性情及品质。

    豆瓣8.9《伴我同行》:坏孩子的友谊背后,暴露了家庭教育的不足"

    实际上,被评价为“偷牛奶的贼”的克里斯,是最会照顾朋友的那个少年,他总是观察戈迪的情绪,会在危急时刻救下执意要“闪火车”的朋友,他也没有拿走牛奶钱,而是归还给老师,却被老师拿去买了新裙子。

    被评价为“怪咖”的另外两个小伙伴,他们一个坚信自己的父亲是“登录诺曼底的英雄”,不允许有人侮辱他的父亲;另一个虽然胆小,但格外真实,会赞美朋友创作的故事,肯定朋友的优点。

    当戈迪的父亲轻易地给出自己的负面评价,更深切说明了他不仅从未了解过自己孩子的友谊,甚至从未了解过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与有“优点”的朋友在一起玩耍,更不相信孩子间的友谊。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说过:“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意做出友善的回应。”

    这句话在戈迪父亲和戈迪之间很好地被体现:戈迪的父亲得出了“言过其实”的结论,导致戈迪产生厌恶逆反心理,便不愿做出友善的回应。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需要学着和孩子进行“非暴力沟通”,通过这种方式沟通,不仅可以更了解孩子的内心所想,也能够增进和孩子的感情。

    豆瓣8.9《伴我同行》:坏孩子的友谊背后,暴露了家庭教育的不足"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这样定义“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景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举例来说,当一个孩子经历5次考试,3次的考试结果都不太理想,不应该做出“这个孩子成绩不好”的结论,而是客观地描述“这个孩子在5次考试中,有3次考得不太好。”

    记得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妈给我买了我的第一部手机,在拥有手机后的第一次月考,我的成绩有所下滑。我妈很生气地说:“就不该给你买手机,你就是天天玩手机才会成绩下滑!”

    但实际上,我的成绩下滑是因为当时我最喜欢的任课老师被调走,我对于学习的热情有所下降。但因为妈妈不问缘由的批评,当时的我觉得很受伤,没有和她解释,并且因为这件事和她冷战了一周。

    我想,如果当时我妈选择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和我交流,客观地描述我的成绩下滑是在拥有手机之后,问我是不是因为玩手机导致精力分散,我会告诉妈妈任课老师被调走带给我的影响,和妈妈的距离也会更近。

    豆瓣8.9《伴我同行》:坏孩子的友谊背后,暴露了家庭教育的不足"

    当父母简单粗暴地对孩子的友谊、生活和学习情况下“结论”时,不仅会失去孩子的依赖,同时也会加重自己的主观情绪,被“误解”蒙住自己的眼睛,无法看到孩子真正的生活和心理情况。

    而当父母学会使用“非暴力沟通”,懂得用客观的“观察”代替主观的“结论”,将让孩子更容易打开心扉,从而更容易了解到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能避免因为误会产生亲子之间的隔阂。

    03

    缺乏认同感,注意力在两个孩子之间过分失衡,用各种负面标签轻易否定孩子的天赋

    电影中让我最感动的一句台词,是克里斯听到戈迪否定自己的写作天赋,想和他一起去上专科学校后,很认真地对戈迪说:“除非是有人替他看好,否则孩子是很容易弄丢礼物的。假如你的父母无法照顾你,那只好由我来。”

    “孩子的礼物”代表着孩子的天赋,他们是年龄相仿的朋友,但克里斯却想过要像父母照顾孩子那样,去照顾自己擅长写作的朋友。

    反观戈迪的父母,在饭桌上,父亲一直和哥哥讨论关于足球比赛的事情,母亲只关心哥哥的感情生活,戈迪说了好几句“请给我递一下土豆”,却没有人理他。

    当哥哥想向父母介绍戈迪的作品,“戈迪写了一个故事。”父亲连停顿都没有,继续叮嘱哥哥的足球比赛。整个饭桌上,只有哥哥看过戈迪的故事,只有哥哥赞美他的才华。

    豆瓣8.9《伴我同行》:坏孩子的友谊背后,暴露了家庭教育的不足"

    所以才有电影后面戈迪想要放弃自己成为作家的梦想,向朋友哭诉:“我是个坏孩子,我爸说我是个坏孩子。他恨我,我的爸爸恨我。”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孩子,因为他的父亲这样评价他,这是多让人难过的画面啊!

    因为父母的评价使孩子产生不正确的自我认知,这就是典型的“贴标签效应”。

    “贴标签效应”是指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相应的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如果一个孩子被贴上“优秀”的标签,他就会表现得自律又自信。如果给一个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他便可能自暴自弃,想要放弃自己。

    我小的时候看过一个故事,印象十分深刻,一直记到现在:

    有一个小孩,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被发现智商不太高,老师曾和家长反映这个问题,但孩子的妈妈始终鼓励孩子学习。

    家长会时,老师总会劝妈妈,这个孩子不适合上学,但每次这个妈妈回家,都会告诉孩子,“老师说你是幼儿园最聪明的小朋友!”。小学、初中,老师在家长会时总会告诉妈妈对孩子学习的担心,但妈妈回家之后永远都是告诉孩子:“老师说你很棒!”

    而慢慢地,孩子的学习真的一点点好起来。高中的家长会时,老师开始担心,如果孩子发挥失误会考不上重点。妈妈回到家依然告诉孩子:“老师说你一定能考上你的目标大学。”

    故事的最后,孩子拿着最高学府的通知书,哭着抱住妈妈说:“我知道我一直是个笨小孩,是您让我成为今天的样子。”

    豆瓣8.9《伴我同行》:坏孩子的友谊背后,暴露了家庭教育的不足"

    正如一枚硬币会有正反两面,“贴标签效应”也有正反两面的影响。

    正面的“贴标签效应”能够让孩子发掘自己身上的优点,根据“标签”进行自我形象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付出往往会带来收获,而收获又形成了一种“正向反馈”,让孩子更加相信自己。而负面的“贴标签效应”则会有刚好相反的效果。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避免让负面的“贴标签效应”影响孩子的成长,努力给孩子贴上积极的、向上的标签。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能够赋予白纸颜色的父母应该谨慎地使用自己的画笔,在白纸上画上如阳光般温暖的颜色,而不是轻易地将不合适的颜色挥洒在这张白纸上。

    结语

    电影《伴我同行》的结尾,已经长大成为作家的戈迪,在回忆他12岁时的友谊时说:“我再也没有交过十二岁时那样的好朋友了。”少年的戈迪被父母认为是和“坏孩子”交朋友,但这却是他人生再也没有过的最好的友谊。

    “坏孩子”和“好孩子”其实都是被家长定义的。家长眼中的“坏孩子”或许是源于对孩子与孩子朋友的不了解。所以,当孩子和“坏孩子”交朋友时,家长不要第一时间否定,而要反思一下是否是家庭教育有不足。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影响着孩子的个性形成和成长,也影响着孩子间友谊的形成。

    当我们因为家里的孩子和“坏孩子”来往过多而担忧,不如多去关注孩子的情绪,多观察了解孩子的朋友,认可孩子的优点和天赋,为孩子贴上正面的“标签”,给予孩子正向的鼓励。

    当我们做好这些家庭教育时,我相信,“坏孩子”的友谊将被重新定义,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好的友谊和亲情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电影伴我同行全集高清观看由3k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伴我同行高清剧照,伴我同行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3k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