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酷
剧情简介
西施,词牌名,调见北宋柳永《乐章集》,注“仙吕调”。以其词《西施·柳街灯市好花多》为正体,双调七十一字,前段七句四平韵,后段七句三平韵。另有双调七十三字,前段七句四平韵,后段七句三平韵的变体。代表词作有柳永《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等。
西施,始自北宋,调见北宋柳永《乐章集》,《乐章集》注“仙吕调”,《花草粹编》有载。此调与《戚氏》调之别名《西施》调者不同。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越王勾践败于会稽,范蠡取西施献吴王夫差,使其迷惑忘政,耽于淫乐,为越国复兴赢得了时间。后来,越国终于灭亡了吴国。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调名本意即咏越国美女西施。
正体:双调七十一字,前段七句四平韵,后段七句三平韵。以柳永《西施·柳街灯市好花多》为代表。按《花草粹编》柳词别首“自从回步百花桥。便独处清宵。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纵有馀香,也似郎恩爱,向日夜潜消。 恐伊不信芳容改,将憔悴、写霜绡。更凭锦字,字字说情憀。要识愁肠,但看丁香树,渐结尽春梢。”惟两三字平仄小异,其馀并同。
变体:双调七十三字,前段七句四平韵,后段七句三平韵。以柳永《西施·苎萝妖艳世难侪》为代表。此与“柳街花市”词同,惟前后段第三句各添一字异。《花草粹编》本后段第三句脱一字,今从《乐章集》校定。
西施
唐代: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滩
唐代: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西施咏
唐代: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西施 / 咏苎萝山
唐代: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西施(三之一·仙吕调)
宋代:柳永
苎萝妖艳世难偕。善媚悦君怀。后庭恃宠,尽使绝嫌猜。正恁朝欢暮宴,情未足,早江上兵来。捧心调态军前死,罗绮旋变尘埃。至今想,怨魂无主尚徘徊。夜夜姑苏城外,当时月,但空照荒台。
西施石
唐代:楼颖
西施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
一去姑苏不复返,岸旁桃李为谁春。
西施诗
唐代:西施
云霞出没群峰外,鸥鸟浮沈一水间。
一自越兵齐振地,梦魂不到虎丘山。
西施诗
唐代:西施
高花岩外晓相鲜,幽鸟雨中啼不歇。
红云飞过大江西,从此人间怨风月。
西施
唐代:苏拯
吴王从骄佚,天产西施出。岂徒伐一人,所希救群物。
良由上天意,恶盈戒奢侈。不独破吴国,不独生越水。
在周名褒姒,在纣名妲己。变化本多涂,生杀亦如此。
君王政不修,立地生西子。
西施
唐代:卢注
惆怅兴亡系绮罗,世人犹自选青娥。
越王解破夫差国,一个西施已是多。
西施
唐代:崔道融
苎萝山下如花女,占得姑苏台上春。
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
西施吟
宋代:何云
曾将分镜泪,洒向馆娃宫。狐到亡吴日,天留霸越功。魄堪寒夜月,香亦扑秋风。愧杀辘轳辈,鱼须出袖中。
西施
宋代:梅尧臣
溅溅溪流散,苒苒石发开。一朝辞浣沙,去上姑苏台。歌舞学未稳,越兵俄已来。门上子胥目,吴人岂不哀。层宫有麋鹿,朱颜为土灰。水边同时伴,贫贱犹摘梅。食梅莫厌酸,祸福不我猜。
西施篇
宋代:蔡襄
越国无只艳,吴官未始知。谁言勾践黠,不自爱西施。
西施·苎萝妖艳世难偕
宋代:柳永
苎萝妖艳世难偕。善媚悦君怀。后庭恃宠,尽使绝嫌猜。正恁朝欢暮宴,情未足,早江上兵来。捧心调态军前死,罗绮旋变尘埃。至今想,怨魂无主尚徘徊。夜夜姑苏城外,当时月,但空照荒台。
西施捧心图
宋代:赵崇嶓
吴苑风光越水春,两山眉里笑颦分。腹心别有堪忧处,狂杀君王藐不闻。
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
宋代:柳永
自从回步百花桥。便独处清宵。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纵有馀香,也似郎恩爱,向日夜潜消。
恐伊不信芳容改,将憔悴、写霜绡。更凭锦字,字字说情憀。要识愁肠⑾,但看丁香树,渐结尽春梢。
西施(三之二·仙吕调)
宋代:柳永
柳街灯市好花多。尽让美琼娥。万娇千媚,的的在层波。取次梳妆,自有天然态,爱浅画双蛾。断肠最是金闺客,空怜爱。奈伊何。洞房咫尺,无计枉朝珂。有意怜才,每遇行云处,幸时恁相过。
西施
清代:曹雪芹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西施篇
宋代:释智圆
采莲越溪上,皆谓寻常女。正位吴中宫,众品方传美。视听猒歌舞,衣裳贱罗绮。贤哉邻家人,昔年知学嚬。
西施
宋代:柴望
十二金钗对对铺,三千粉黛腻如酥。君王莫道六宫丑,一个西施已坏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