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洒虎度门

状态:

主演: 罗家英 周比利 陈市 琼霞 温海江 

导演: 李钊

语言: 粤语

首播: 2007(香港)

更新: 2023-12-29 18:47

类型: 剧情片

PPTV视频

  • 高清
  • 剧情简介


    中国虎,来了"


    称霸山河、睥睨天下

    无比风光、无比强悍的

    丛林之王

    是它

    (雪地里正奔跑的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被人类信仰

    被人类推崇

    被人类顶礼膜拜的

    神兽

    是它

    (虎噬人卣,商代,古人认为虎可以通神,摄影师@动脉影)

    中国虎,来了"


    被人类仇视

    被人类喊打的

    害兽

    以及如今又被人类着力保护的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也都是它

    (躲藏在植被中的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千百年来



    不曾改变

    只是时光流转换了人间


    值此虎年到来

    就让我们重温虎的过往

    让虎唤醒我们的记忆

    看看虎的存在

    如何使我们的文化更加丰富

    如何使我们的山林更加完整


    01

    虎族诞生


    距今880-200万年前

    大猫家族的一支

    演化出了一个新的物种

    (关于虎的起源,仍有不同认知,分子生物学上可将虎的起源追溯至距今880万年前,而目前已知最早的虎骨骼化石发现于中国黄河中游一带,距今约200万年,被命名为古中华虎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下图为大猫家族演化示意,图中还包括了云豹属的云豹以及相关的灭绝物种,关于雪豹的归属问题尚存争议,狭义的“大猫”即豹属的物种,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它的身体强壮有力

    体长约2-3米

    体重约100-300千克

    是整个大猫家族最大的存在

    (虎的平均体重超过狮子,肌肉量更大,但体长不一定,下图为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中的虎,摄影师@滕洪亮)

    中国虎,来了"


    它的毛色

    以橘黄为底色

    并“镌刻”黑色条纹

    与周边环境相对融合

    以便在捕食时更好地隐蔽自己

    (虎大多为橘黄色底黑色条纹,另有因基因突变形成的白底黑色条纹的虎,摄影师@李理)

    中国虎,来了"


    额头处的几条黑色横纹

    勾勒出汉字“王”的笔画

    可谓自带“王冠”

    (部分虎额头上可见明显的“王”字纹样,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身形魁梧、颜值上乘

    那么它的真实实力

    又如何呢?


    在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中

    捕食能力

    是衡量实力的重要标准


    当虎在丛林中

    发现一头野猪时

    它会躲藏在草丛中

    虎视眈眈,伺机而动

    (虎一般白天栖息在草丛中休息,黄昏到日出期间活动频繁,因为虎具有较强的夜视能力,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随即

    机会来了

    它压低身躯,匍匐前进

    脚下柔软的肉垫

    削弱了走动时的声响

    (虎像其他猫科动物一样,属于趾行动物,即踮着脚尖走路的动物,这能使它们的脚步更流畅且安静,摄影师@李理)

    中国虎,来了"


    当它与野猪的距离小于25米时

    便进入了它最佳的进攻范围

    说时迟,那时快

    虎开始狂奔突袭

    (虎一般在小于25米的距离发起突袭,追逐猎物的距离一般不超过200米,超过该距离还未得手,就会错失良机,便会放弃,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200千克左右的体格

    加上可达80km/h的速度

    强大的冲击力

    让虎瞬间扑倒野猪

    锋利的前爪

    就像“老虎钳”般控制猎物头部

    (图中虎即将扑倒猪,仅作示意,摄影师@刘艳晖)

    中国虎,来了"


    紧接着

    虎张开大口

    以高达350千克的咬合力

    用刀剑般锋利、长达5~8厘米

    犹如成年人拇指般大小的犬齿

    死死“扼住”野猪命运的喉咙

    一击毙命

    (虎一般直接咬死猎物或咬着猎物的喉咙持续几分钟令猎物窒息而死,其咬合力是人类的10倍左右,下图仅作示意,摄影师@刘艳晖)

    中国虎,来了"


    不止野猪

    马鹿、梅花鹿、狍等

    都是它的日常菜单

    即使是体型大它5-6倍的有蹄类动物

    虎依然能出色地完成猎杀

    (有记录表明从青蛙到幼象都是虎的猎物,但主要为大型有蹄类动物,虎擅长突袭进攻,一击致命,若错失良机猎获动物的概率大大降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一个完美的猎手

    颜值高、实力强

    丛林中几乎找不到

    能与之匹敌的对手


    但上天是公平的

    它给了虎睥睨丛林的本领

    也把孤独刻在了它的基因里

    (虎是独行猎手,虽然强大,但在1万年前,未灭绝的剑齿虎等是虎的有力竞争者,下图为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内的东北虎,摄影师@滕洪亮)

    中国虎,来了"


    一只成年虎

    每年需要吃掉

    40-80只野猪等有蹄类动物


    这意味着

    根据不同地区的猎物密度不同

    一只成年虎一般需要

    成百上千平方千米的山林

    才能提供足够的食物来源

    (在猎物种群密度高的尼泊尔地区,虎的领地仅有15平方千米,而在一些猎物种群稀少的西伯利亚地区可以达到1379平方千米,下图为正在林间游荡的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而为了保证充足的生存资源

    虎常常独占这一方天地

    它们通过不断巡视

    并留下大小便等方式

    来标记领地

    (请细看虎正在撒尿,摄影师@李理)

    中国虎,来了"


    或在地上留下足迹

    在树上留下抓痕

    以宣示自己的主权

    (锋利的爪子可以轻易地划破树皮,摄影师@李理)

    中国虎,来了"


    如果其他老虎进入该领地

    常常会引发一场生死搏斗

    可谓

    “一山不容二虎”

    (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内正在打斗的虎,仅作示意,摄影师@滕洪亮)

    中国虎,来了"


    但这句话还有个俚俗的后半句

    “除非一公一母”


    在发情期

    雄虎会与雌虎短暂共处

    以繁衍后代

    (雄虎与雌虎的领地会有重叠,下图为两只行为亲昵的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就这样

    虎族不断壮大

    不断向外开拓新的领地

    最西抵达里海附近

    最南抵达爪哇岛、巴厘岛一带

    最北到俄罗斯西伯利亚一带

    足迹遍布亚洲大部分地区

    并逐渐演化出

    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9个亚种

    包括东北虎、华南虎、里海虎

    印支虎、孟加拉虎、马来亚虎

    苏门答腊虎、爪哇虎、巴厘虎

    (距今11万年左右,由于冰期和间冰期频繁更替,气候剧烈变化,导致虎大量消失,随着环境的改善,虎又重新向外扩张;关于虎亚种的划分目前仍有争议,有认为马来亚虎属于印支虎等不同观点;此外,虎仅在亚洲分布;下图为近7万年来,虎亚种演化迁移示意,制作@张威/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而在虎登上丛林王位的同时

    另一个物种

    也在逐渐崛起

    并开启了与虎的漫长竞争


    这个物种便是


    02

    以虎为神


    早在蒙昧时代

    我们的祖先就目睹了

    老虎惊心动魄的猎杀时刻


    论个体实力

    人类显然不是虎的对手

    因此对虎的力量十分恐惧

    (错金银铜虎噬鹿屏风座,仅作示意,摄影师@苏李欢,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之后

    文字出现

    古人在造字时

    将彪悍的虎和弱小的人

    搭配在一起

    则变成了

    (甲骨文虐字,人在虎口下为虐,有残害、祸害之意,也有学者认为该字同“牝”字,指雌虎,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久而久之

    惧怕催生了崇拜

    古人希冀虎不要伤害人类

    甚至保护人类


    7000多年前

    位于今天湖南洪江的高庙文化遗址内

    古人以锋利的獠牙为元素

    进行祭祀、祈求保佑

    而獠牙很可能来自虎的启示

    (高庙文化獠牙神面,尖锐的獠牙是其显著特征,獠牙元素有可能来源于虎,也有可能来源于其他猛兽,之后青铜器上的饕餮[tāo tiè]纹很可能是以虎元素为原型演化而成,底图来源@贺刚著《湘西史前遗址与中国古史传说》,岳麓书社,2013年,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再后来

    古人观察到

    夜空中一些星星连成的图像

    与虎相似


    于是

    古人视虎为星宿的化身

    虎正式飞升上天

    成为天上的神

    (在很早以前,古人就认为星星不是彼此孤立的,把成组的恒星视为一个星图,根据其形状赋予了动物、人物、器物等不同名称,下图为白虎星座画像石,虎身下三星应为天狼、九游、土司空三星,仅作示意,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6500年前

    位于今天河南濮阳的一场葬礼

    正在举行


    古人脑洞大开

    他们用蚌壳分别拼出龙形与虎形

    代表星宿

    置于墓主人的两侧

    祈祷死者灵魂升天

    (蚌塑龙虎墓,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其中龙和虎被视为与二十八宿对应的东宫七宿和西宫七宿,墓主脚端有腿骨和蚌壳组成的图案,可能代表北斗星,整个布局可能象征墓主升天的过程,图片来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濮阳西水坡》,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其中

    虎张口露齿、尾巴下垂

    四肢呈漫步状态

    宛如猛虎下山,气势腾腾

    (蚌壳堆塑的虎,底图来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濮阳西水坡》,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自此

    龙、虎作为通天的得力搭档

    往往联袂出道


    在我们后世的成语中

    也往往组合现身

    如龙似虎、虎踞龙蟠、龙潭虎穴

    藏龙卧虎、虎啸龙吟、龙腾虎跃

    龙精虎猛、虎略龙韬、云龙风虎

    龙行虎步、生龙活虎、龙争虎斗

    ……

    (错金银铜翼虎,摄影师@动脉影,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到了商代

    整个社会鬼神信仰浓厚

    虎通天的本领也被强化

    频繁地出现在祭祀用品中

    (青铜器在祭祀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上的虎装饰,或许助力巫师与神灵的沟通,新干大洋洲遗址出土文物虎纹十分流行,图片来源@江西省博物馆,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著名的商代青铜器

    虎噬人卣

    想象力丰富、造型独特


    虎紧抱一人

    人脚踏虎足之上

    虎口大张,似要吞噬人头

    有学者认为这并不是食人

    而是借助虎的力量与上天沟通

    (虎噬人卣,摄影师@动脉影,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这种令人称奇的通天之术

    被3000年前中华大地上的古人

    广泛接受


    从中原的商王朝

    (后母戊鼎上的虎食人图案,摄影师@冯思绪,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到西南地区神秘奇特的

    三星堆文明

    古人都在用这种看似“虎食人”的方式

    沟通神灵

    (三星堆文化龙虎尊上的虎食人纹饰,摄影师@风沉郁,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发展到周至汉代

    虎不仅能通天

    还被赋予了吞噬鬼魅的技能


    东汉时期的

    天马虎食鬼魅画像石

    一只神虎一口咬住鬼魅的大腿

    (天马虎食鬼魅画像石,图片来源@《中国美术全集·画像石画像砖》,黄山书社,2009年12月,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甚至

    神虎还被插上了翅膀

    频繁地出现在汉代的墓穴中

    扫除升天路途上的邪魔恶鬼

    护送墓主人达到天堂

    (据研究虎添加翅膀的形象受西方有翼神兽的影响而成,下图为雷公乘车画像石,三只翼虎正在腾飞,图片来源@《中国美术全集·画像石画像砖》,黄山书社,2009年12月,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与此同时

    龙、虎组合也迎来了新的成员


    人们结合当时流行的

    五行、方位、颜色等观念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神

    共同庇佑人间

    (关于四神的形成或可早至东周,下图为汉代四神瓦当,摄影师@柳叶氘,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而在神界之外

    虎还广泛出现在军事领域

    成为勇猛和力量的象征

    正所谓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人们用虎装饰兵器

    (虎纹青铜戈,该武器为战国时期巴人所使用,巴人有虎崇拜的习俗,摄影师@柳叶氘,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用虎作为调兵遣将的凭证

    即“虎符”

    (虎符,摄影师@王羊,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用虎赞扬勇士

    包括虎将、虎士、虎臣、虎贲

    一些部族甚至直接以虎为图腾

    将虎视为部族的守护神

    (虎父乙鼎,虎为氏族族徽,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虎是神、是勇士

    沟通神灵、骁勇善战

    辟邪除恶、保护人间

    然而

    随着人的力量愈发强大

    人虎的关系逐渐开始逆转


    虎的危机

    来了


    03

    虎落平阳


    商周时期

    就以能捕获虎

    彰显自己的威仪


    商王在捕获虎后

    还曾取下虎的肱骨

    刻上文字

    并用珍贵的绿松石镶嵌

    (虎骨刻辞,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商王在捕获虎后,取下虎的肱骨,即前肢骨,写上文字并用珍宝的绿松石镶嵌,彰显自己的英勇,如此大费周章,足以体现捕获虎的不易,图片来源@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而对于普通人

    虎是他们野外路途中

    最可怕的危险之一


    相传

    战国时期曾有一只白虎

    残害了上千人

    (下句出自《太平广记》,白虎为毛色变异所致,现今白虎大多为孟加拉虎的白变异个体,下图为秦岭野生动物园内的孟加拉白虎,摄影师@苟秉宸)

    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虎历四郡,害千二百人。


    中国虎,来了"


    虎的声名恶化

    虎的地位也逐渐下降

    战国时期

    人们便开始将夜壶

    制作成虎的形状

    人称“虎子”

    (虎子,相当于夜壶,战国时期已经出现,这种形式显示了对虎的贬低,也有说法认为其为水器,下图为不同材质的虎子,摄影师@动脉影、朱金华、朱福升,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秦汉时期

    原本平起平坐的龙虎组合

    也开始分化


    由于帝王对龙的推崇

    龙成为统治者的象征

    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

    (秦始皇被称为“祖龙”,汉高祖刘邦被神化为其母与蛟龙结合所育,下图为鎏金铁芯铜龙,摄影师@李文博,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新传入的佛教

    让中国并不存在的狮子

    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并取代了虎的许多职能

    (故宫太和门前的铜狮,摄影师@君作刃)

    中国虎,来了"


    于是

    虚无缥缈的龙

    超越了现实存在的虎

    “外来的和尚”又打败了本土的虎


    虎坠落民间

    成为人们取乐、喊打的对象

    人们驯虎

    (驯虎画像石,图片来源@《中国美术全集·画像石画像砖》,黄山书社,2009年12月,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戏虎

    (戏虎画像石,图片来源@《中国美术全集·画像石画像砖》,黄山书社,2009年12月,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打虎

    (猎虎画像砖,图片来源@《中国美术全集·画像石画像砖》,黄山书社,2009年12月,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虎的威严大受挑战

    虎的地位急剧下降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不断向山林挺进

    人虎矛盾更加剧烈


    文学作品中

    频繁出现打虎英雄

    武松打虎

    李逵杀虎救母

    ……

    (洒线绣武松打虎经皮面,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连帝王们的猎虎

    也更加频繁


    辽金时期

    帝王一般每到金秋时节

    都会入山猎虎


    传说

    辽景宗曾用帝王威仪

    把老虎吓的战栗而逃

    (出自《辽史·营卫志》)

    虎伏草际,战栗不敢仰视

    (据记载在一次打猎过程中,景宗偶遇老虎,老虎却被吓得趴在草丛中战栗不敢抬头,最终仓皇逃走,帝王威仪战胜了百兽之王,下图为根据这一传说制作的景宗降虎玉摆件,构图为景宗坐于洞石旁,身旁伏卧一只温顺的老虎,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到了明清时期

    康熙一生打虎百余只

    乾隆则让宫廷画师

    记录下自己的打虎时刻

    (《乾隆皇帝刺虎图》轴,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大规模开荒种田

    人与虎的冲突达到顶峰


    一方面

    虎患出奇严重

    1952年

    仅湖南耒阳县竟有120多人命丧虎口

    (另据报道,当时发生了一天内有20多人命丧虎口的情况,下图为草丛中正张开大口的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另一方面

    人们打虎也愈演愈烈


    1959年

    华南虎

    被划为有害动物

    要“全力以赴地捕杀”


    湖南的一位猎人

    其孙子命丧虎口

    遂成立打虎队

    7年间猎虎138只

    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打虎王”

    (该事件的相关报道,图片来源@荆门日报传媒集团数字报纸)

    中国虎,来了"


    不仅如此

    打虎还要从娃娃抓起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

    的歌谣

    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

    (休憩的幼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此外

    虎被认为“浑身是宝”

    虎皮彰显尊贵威严

    虎骨、虎胆、虎胃、虎血

    则被视为灵丹妙药


    据统计

    上世纪50-60年代

    每年有约800只华南虎被捕杀

    昔日的山林霸主

    逐渐被人类打倒在脚下

    数量急剧减少

    分布地急剧消失

    (中国虎分布变迁示意,制图@张威/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而且

    不止中国


    大约一百年前

    全球还曾分布10万只虎

    如今野生虎的数量

    不超过3200只

    曾经的9个虎亚种在野外仅剩5种

    (爪哇虎[灭绝]、巴厘虎[灭绝]、里海虎[灭绝]、华南虎[仅存动物园]、东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马来亚虎、苏门答腊虎,随着人类的开发,适合虎的栖息地环境越来越少,下图为正在布满水藻的水域游泳的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面对曾经的丛林之王

    人类似乎取得了绝对的“胜利”

    但是伴随而来的自然环境恶化

    终将危及人类

    改变

    亟待发生


    04

    重啸山林


    作为顶级掠食者

    的存在是森林生态系统有效运转的

    关键一环


    山林中的有蹄动物数量

    被维持在一个恰当的水平

    森林草木不会被过度啃食

    豺狼豹等捕食者也能虎口分羹

    (雪地撒欢的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但随着虎数量的减少

    野猪、野鹿等食草性动物

    数量开始失控


    其后果

    不只是

    植被被过度啃食

    它们还会进入农田,毁坏庄稼

    甚至危害人类

    (在香港,一群野猪进入了街道,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地球不只是人类的家园

    还是万物共生的故土

    我们必须采取措施

    重新期待王者归来

    (在草丛中游荡的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1989年

    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对于绝迹山林的华南虎

    人们小心呵护着动物园中仅存的个体

    不惜重金把它们送去国外野化集训

    期盼着有朝一日它们能重归山林

    (动物园除了观赏教育意义外,很重要的功能是保存珍稀物种,并开展相关研究,华南虎就是最好的例子,曾有华南虎被送到非洲的野外进行野化训练;下图为正在爬树的东北虎,能爬约8米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对于行踪隐秘的孟加拉虎和印支虎

    科学家在西南边境跋山涉水

    在林中安置成百上千的红外触发相机

    只为能再睹王者威颜

    (夕阳下,虎正在奔跑,身姿矫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对于中国境内唯一稳定活动的东北虎

    2021年我们为其建立了

    面积高达1.41万平方公里的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还给虎一片江山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摄影师@齐双)

    中国虎,来了"


    在这里

    它们重展雄风

    (东北虎园里气势汹汹的虎,摄影师@陈建伟)

    中国虎,来了"


    在这里

    它们肆意奔跑

    (东北虎园里正在奔跑的虎,摄影师@陈建伟)

    中国虎,来了"


    在这里

    它们尽情繁衍

    (东北虎园里正在交配的虎,摄影师@陈建伟)

    中国虎,来了"


    如今

    正在重新建立自己的王国

    截至2021年

    国内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已升至55只

    (貌似在“俯视众生”的东北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不仅如此

    虎既“守卫”了山林

    也早已“扎根”在我们的文化中

    虎头帽、虎头鞋、虎纹肚兜

    寓意虎头虎脑、身强体壮

    (陕西宝鸡陇县戴虎头帽的儿童,摄影师@射虎)

    中国虎,来了"


    虎纹饰、虎剪纸等

    寓意驱邪除恶、安定祥和

    (虎剪纸,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虎,来了"


    如虎添翼、生龙活虎等成语

    表达着中华儿女的矫健雄姿

    (来自东汉的虎年快乐,图片来源@《中国美术全集·画像石画像砖》,黄山书社,2009年12月,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中国虎,来了"


    这就是中国虎的故事

    百万年来

    虎披荆斩棘,登上王座

    1万年来

    虎羽化成神,庇佑苍生

    数千年来

    虎步步退却,风雨飘摇

    如今,幸好

    虎正在重啸山林

    (值此虎年,愿神虎再发神威,驱疫辟邪,守护人间,祝大家虎年快乐!!!摄影师@雷雨)

    中国虎,来了"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王长春

    编辑:所长、左口

    设计:龙雁翎

    图片:昼眠

    地图:张威

    审校:劳甫、左口


    专家审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吕鹏副研究员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 马建章 金崑等. 虎研究[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2] 孙海义. 东北虎[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1.

    [3] 罗述金.中国虎的概况[j]. 生物学通报,2010,45(01):1-5+64.

    [4] yue-chen liu e.g. genome-wide 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natural history and adaptation in the world’s tigers. curr biol. 2018 dec 3;28(23):3840-3849.e6.

    [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濮阳西水坡[m].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2年.

    [6] 冯时. 中国天文考古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 卢昉. 图像印记与时代精神——两汉“人虎母题”图像研究[m]. 三秦出版社,2015.

    [8]罗运兵. 獠牙之相:史前造神的动物选择[c]. 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动物考古专委会,2021.10.19.

    [9] 张光直. 美术、神话与祭祀[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10] 吕鹏. 虎——野性的呐喊. 爱考古公众号,2022.01.24

    [11] 汪玢玲. 中国虎文化研究[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2] 曹志红. 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10.


    星球研究所

    以地理的视角,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the end···

    剧情片情洒虎度门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情洒虎度门高清剧照,情洒虎度门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