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
非凡线路
剧情简介
潜艇不断下潜到海底更深处,从100米到超过200米,在压力的作用下,壳体嘎吱作响,舱内船员们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这种生死一线的感觉,隔着屏幕也能体会到,对u艇官兵来说,这却是时常需要经历的生死瞬间。
这是电影《从海底出击》的一个片段。
这部拍摄于1983年的电影,距今已近40年之遥,但它依然是最好的关于潜艇的电影、德国最好的军事题材电影、以及世界最好的军事题材电影之一。
有人如此评价:站在这部影片面前,斯皮尔伯格只不过是在讲童话。
在豆瓣上,它的打分是9.0,有61%的评价者给出了5星。
一言以蔽之,这是部真正的战争经典。
站在近40年后看《从海底出击》,真实镜头下体现出的是战争的残酷和对战争的反思。
现代荧幕上,无数大制作战争电影都是剧情不够,特效来凑,视频特效狂轰滥炸之下,剧情显得苍白无力。不要说沦为爱情片的特效大片《珍珠港》之流,就算深受好评的《拯救大兵瑞恩》、《黑鹰坠落》以及国内荧幕流行的抗日神剧等也随处可见个人英雄主义之滥觞而对战争之残酷表现不足。
《从海底出击》会告诉你不一样的战争。
此片改编自真人真事,跟随u艇出海的随军记者在二战后将航海笔记整理成书出版,《从海底出击》电影版和小说版都是根据书本改编而成。
影片拍摄完成于1983年。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还不知特效为何物,所有镜头都是一板一眼的真实拍摄镜头。就连潜艇遭遇深水炸弹攻击等场面也是用液压机械实现,因此,真实也就是本片的最大特点。
真实到何种地步呢,从道具上来看,就真实到可怕。
严谨的德国人按照美国芝加哥科技工业博物馆里保存的二战u艇图纸,造出了两艘全尺寸的viic型潜艇用于拍摄。
为什么是两艘?一艘拍外景,一艘拍内景。拍外景那艘甚至还装上了动力,可以航行。
剧组几乎真实还原了艇内外一切,连镜头里扫过的螺母,都要求使用与真实u艇相同的型号。
影片的投资是1500万美元,不同于今日投资大半要用于影星片酬、特效以及宣发等,当时的预算货真价实用在道具、拍摄等上面,因此逼真性简直可称空前绝后。
为了保证镜头下潜艇生活的真实性,剧组请来了电影中u96艇的舰长人物原型——现实中u96艇的首任舰长威廉布洛克为剧组当顾问。当年u96艇舰桥外壳上有个微笑的卡通锯鳐标志,这就是威廉布洛克的个人标志,影片中也把它如实还原。
有当年艇长做顾问,片中大量不是亲历者难以复原的生活场景因此真实无比。艇内狭小空间各种没完没了的汗流浃背、食物发霉、传染病等等,而这些往往是在其他战争片中被一笔带过甚至忽略的,但它们才是战争的主要组成部分。
出航的潜艇官兵常年生活在艇内,阳光对他们而言是最奢侈的东西,因此都变得一个个脸色苍白,迥异于其他士兵。
拍摄过程中,所有演员都被要求不得外出,有差不多1年时间没晒太阳,因此脸色与当年艇员几乎无二,逼真再现了艇员在经历漫长出航后的憔悴模样。
拍摄顺序也是尽量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来拍。片中有个小细节,潜艇刚出海时,随军记者沃纳少尉在舰桥上为官兵拍照,艇员们个个脸庞干净,神采风发。艇长海恩里希·莱曼对他说:你最好等返航时再拍,那时他们的胡子会长出来。
此后在片中,随着故事的发展,一个个人物的胡须自然生长,出航时干净的面庞最后都毛发丛生,细心的观众可以留意到胡须的生长速度。
尽量还原真实,体现的是导演的功力。
导演沃尔冈·彼得森在评论音轨里强调到:这部影片的制作理念是“让片子里的每件事物都有意义”。
片中的细节完美诠释了他的理念,试举几例。
艇长是代表老一代军人,他们经验丰富又爱艇如家,对战争有更清醒的认识。大部分时候,艇长冷静沉着,需要为全艇官兵的生命负责,容不得莽撞。
因此,他大部分时间在军装外套下所穿的衬衫以沉静的蓝色为主色调,这与另一位军官,热情冲动的轮机长形成对比,轮机长军服下的服装是以红色为主。
但到了片子里艇长的唯一一次冲动——试图在暴风雨中攻击驱逐舰时,艇长戴上了一条印有明显红色花纹的围巾。这条围巾此后只出现过一次,就是在艇长因为与其他u潜艇航线重叠而暴怒的时候。
艇长服装颜色的差别表现出的是性情的变化,连同片中其他细节一起,这就是导演的视觉语言——片子里的每件事物都有意义。
影片里的大副是“青年团”成员,是从墨西哥“海归”而来报效祖国,他与艇上诸人起先格格不入,因为初来乍到的他的宏伟的志向与高尚的理想对艇上诸人来说虚无缥缈而脱离实际。
作为军官,大副有资格和艇长、二副、轮机长等同桌吃饭,全片给到他和其他军官一起用正餐的镜头有四处,他却几乎没有吃下什么。不是主动提出去值第一班观察哨,或是被艇长撵去放英国军歌;又或被轮机长骗去找了医生。
虽然大副的存在是个给人以不快,总在蔑视他人的纳粹分子形象,但在其他人遇险时,大副却又一次不拉地去全部努力参与,片中三次救人情节,都有大副努力救人的镜头。
电影里,导演借艇长之口说出了对大副的评价:自以为是的人,年轻的进军者,世界观被塑造了。
大副本身的存在也是一个反思与救赎过程之转变,原本衣冠楚楚,一丝不苟,注重仪容仪表的大副在出航过半,接到穿越直布罗陀的指令之后,开始了向艇上官兵形象的回归,他不再剃须,出现黑眼圈,也不再注重仪表,表示出他形象的回归和重塑。
另一个人物沃纳少尉,是随军记者的身份。他的职责本该是美化这场非正义的战争,但导演很巧妙地借由记者之眼,真实地记录下艇内一切,带我们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战争。
影片对于沃纳入伍前的经历,对战争的认识并没有铺陈,赋予了他一个不同于他职责,看不出明显政治倾向的思想。沃纳因此与观众一样,更容易被带入被营造的气氛,测试警报时,他紧张得不能自已,听听到见习军官乌尔曼所讲述的未婚妻的身世命运,他又充满同情。沃纳的视角如同观众视角,电影因此更显亲民。
沃纳少尉从开始的充满好奇,到后来的恐惧和听天由命,这个过程完完全全说明了战争真实的残酷性。
战争的反思
诚然,二战在大处或可划分为“正义”和“邪恶”之阵营,但在小处上,每个个体在战场上也都是一个生命。潜艇从港口出海到最终在港口葬身海底,没有战争带来的激动人心和波澜壮阔,只有生命的卑微、人在生存面前的挣扎。
德国与英国互为敌国,德国潜艇击沉英国商船后,无法施救在水中挣扎呼救的英国水手,舰岛上诸人没有一丝胜利的喜悦,反而有人低头啜泣。
不管英国水手也好,德国水兵也罢,至少他们都有眼泪,都会在睡觉的时候梦见美丽的家乡和年轻的恋人。
《从海底出击》不是一部简单意义上的战争电影,它给我们呈现出的战争既不伟大也不光荣,只有残酷和求生,更像是人类自身的一个心路历程,看着最初神采飞扬的随军记者沃纳逐渐转变为长须凹眼,眼神呆滞的弱小个体,战争的残酷性暴露无遗。
战争背景之下的生命失去意义,沦为毫无生命的数字,残酷而麻木。
狭窄密闭的潜艇空间在深海之中暗夜航行,与孤独与自然与危险的搏斗,杀出一条血路,但从大自然抗争中逃生后却葬身在战斗机轰炸之下,意味深远又荡气回肠。
背后,是二战时期德国出征的四万潜艇官兵,三万人长眠于冰冷的海底,尸骨难寻的现实。
不管是136分钟的剧场版,216分钟的导演剪辑版,还是293分钟的未剪辑版,看完都没有冗长之感,它为我们揭开了二战德国潜艇狼群的神秘面纱,还原战争背后的真实人性,让《从海底出击》成为历史上最真实的潜艇电影,这是后来的《u571》等潜艇大片所望尘莫及,也让此片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和编剧两项金像奖。
言及于此,才认识到和平的宝贵。
我们已经数代人没有经历过战争,只看现代战争大片,年轻人容易热血沸腾,以为战争只是影片中表现出来的模样。当战争片沦为个人英雄表现的舞台,它也就偏离了原本的模样。殊不知,战争之残酷令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想象,任是所有战争影片加起来,都表现不了战场上的十分之一。
我曾问过数位长辈,他们也并没有直接上过战场,仅是经历过战争年代,但凡谈到战争,无不众口一词:千万不要打仗。
电影工业发展到今天,在商业利益驱动下,战争题材的电影已经渐渐背离了最基本的记述职责,成为吸引眼球的外衣,离真正的战争已越走越远。
光看现在的大荧幕,我们不会明白子弹在耳旁呼啸而过时,会经历怎样的恐惧;不知道身处战场弹片纷飞之处,能产生何等的震颤;更无从知晓潜入海底,伺机而动,夹缝求生是什么感觉。
"近四十年后再看《从海底出击》,我们更应该感谢这部影片,感谢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感谢此片能穿越时空、记录历史,感谢它对战争和人性的关系间所衍生出的诸多思考。
现在头条有很强大的搜索功能,对《从海底出击》有兴趣的朋友,直接在头条搜索,就能得到精准有效的信息,不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