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线路
剧情简介
欢迎您的光临!这篇帖子较长,涉及到中国所有家庭,大家别着急,且读,且品,且思考,有什么感想或好的建议请在文末评论栏中留言。
《人到老年》系列小说
作者:陈玉光
落日
退休之前,郭教授和他的夫人崔教授全身心忙着两件事:事业和孩子。在事业上,两个人都做得卓有成就,郭教授著作等身,是国内知名经济学家,崔夫人则是大学音乐系主任;在孩子的培养上,两个人的言传身教和大量投入最后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儿子在大四时考上了国内名牌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硕博连读,毕业后在一家科研机构工作,从事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到了儿子谈婚论嫁的时候,老两口把自己的一套旧房子卖掉再加上多年的积蓄给儿子在他工作的大城市买了一套新房。儿媳是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才学品貌都让老两口满意。因为崔夫人是干部,儿子结婚时也就没有大张旗鼓地举行排场的婚礼,只悄悄地邀请几个最重要的亲戚和挚友在一家高档酒店的自助餐厅搞了个小规模的答谢宴。儿子结婚,老两口了了一桩重要的心事,觉得自己的人生也算修成正果了。
过了几年郭教授和崔夫人先后退休。退休后崔夫人没闲着,被市里的多所老年大学聘去从事声乐教学,她还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甚至比在职时还忙。郭教授虽然也偶尔出去做个学术报告,但空余的时间就比较多,空闲下来的郭教授不想天天宅在家里,喜欢上了旅游、绘画和摄影,每周定时到老年大学学习绘画和摄影,安排个合适的时间与老伴儿一起国外国内各地走走,乐此不疲。
按说这样的日子继续下去该多好,可郭教授后来得了中风,虽经过尽力医治,最后还是留下了后遗症,一条腿总是拖着,一条胳膊也抬不起来。崔夫人只好辞去了外面的很多事情,请了保姆,又担心保姆照顾不周,自己也在家里帮着一起照顾老伴儿。两三年的功夫崔夫人就苍老了许多,说话的声音也不如先前清朗了。
儿媳给他们添了一个大孙子,老两口在电话这头笑得合不拢嘴。崔夫人对儿子说:“本想你们生小孩儿时过去帮着带一带的,但现在你爸不行,我的腰也不好,帮不上你们什么忙了。我和你爸给你们打点儿钱过去,你们请个月嫂吧。”
儿子在那边说:“妈,你和爸爸把我抚养大,教育成人,二老做得已经够多啦,你们没有责任和义务再帮我们带孩子。我们的收入也不低,不需要你们再拿钱帮我们请保姆。”
崔夫人在这边说:“孩子,这是我和你爸的心意。我和你爸都很好,你们把孩子照顾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少给我们添心事比什么都好。”
放下电话崔夫人眼泪就流下来:“没用啦,我们这就没用啦……”
郭教授就安慰她说:“你这是干啥呢?儿媳刚给咱们生了个大胖孙子,我们该高兴才是,你却哭起来……”
崔夫人背过身去继续抹着眼泪:“没用啦,人啊,怎么说呢?这么早就没用啦……”
郭教授就说些让她开心的话哄她。
崔夫人转过身来,脸上仍挂着没擦干的泪痕,说:“我刚才失态了,我哭泣的样子是不是很难看?”
郭教授就笑着说:“我媳妇在任何时候都永远是最好看的!”崔夫人就破涕为笑。
几个月后儿子儿媳抱着孙子来探望二老,二老欢天喜地,对孙子极尽宠爱。儿子说:“爸,妈,要不你们就搬过去和我们一起住吧,有什么需要时我们也好对你们有个照顾。”
崔夫人说:“我们去了,小青(儿媳的名字)的父母怎么办?若四个老人都和你们住在一起,先不说房子挤,你们都有工作,怎么受得了?你们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是我和你爸最大的心愿,我们这里不用你们牵挂。”
郭教授住的是公寓式楼房,共6层,他们家在5层。当初分房的时候能够选到这套房子两个人都很高兴,楼层高,视野开阔,从窗口就可以看到远方的海景。现在随着郭教授身体状况变差,没有电梯,成了生活上的一个大问题。于是两个人就开始到处考察养老机构,看哪家更合适,最后选了一家,房子需要自己买下来,餐饮可以在食堂吃,也可以打回房间吃,文化娱乐设施和医疗服务都配备得比较完备。两年后他们就不顾儿子儿媳的坚决反对一起搬了进去。当时儿子在电话中说:“爸爸妈妈,您二老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你们总要给我个回报的机会吧?!你们这样做让我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崔夫人就说:“孩子,过些年你会慢慢明白的,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我们只希望你们幸福,绝不想拖累你们。这是我和你爸爸反复考虑商量后做出的决定,不会改变。”
有一次我去探望他们,他们正在院子里散步。
我对郭教授说:“老哥,您和嫂子在这里过得还好吗?”
崔夫人接过话说:“挺好的。过去我和老郭都忙事业,饭也不会做,做出来的饭菜吃着没胃口,就经常叫外卖,现在吃饭这个大问题解决了,食堂的饭菜经常变换花样,还可以点菜。其它条件也都比较满意。”
郭教授就问我:“老弟,你将来做什么打算?”
我说:“我现在还没考虑好。”
崔夫人就说:“全国那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将来怎么养老确实是个问题。我和老郭想明白了,生儿育女就全当给国家做贡献了,别指望靠他们养老,要把他们累死呀?”这话说的是实情。大家就哈哈地笑起来,笑里带着一种无奈。
我思考着崔夫人提出的问题向他们告别。
太阳正向西面的山下落去,在铁栅栏外的湖面上投下一抹淡淡的玫瑰红,山林特别寂静,几只大白鹅仰起脖子在湖面上嘎嘎叫着。
我在大门口回头向院子里望去,两个人正在向我挥手致意。秋叶从空中纷纷飘落,他们的身影在秋风中显得很孤单。
暮色苍凉。
" "
找个伴儿,一起活下去
她是个美丽幸福的女人。她和她的丈夫都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女儿女婿在大学里教书,还有一个可爱的外孙。心中的快乐和幸福从各个方面透射出来,她的人生让很多同事和邻居羡慕。
她的生活因丈夫离世而改变。她的丈夫得了胰腺癌,虽经尽心治疗一年后还是撒手而去。她与丈夫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彼此恩爱,丈夫的离世让她一时无法接受。她把丈夫生前用过的东西都摆在原来的地方,身边没人的时候就拿起其中一件轻轻抚摸着发呆。吃饭的时候。她会在餐桌的对面摆上一副碗筷,桌角放一瓶丈夫平时爱喝的酒,将酒斟满酒杯,想象自己陪丈夫一起吃饭。夜晚,她常常抚摸着丈夫的枕头久久难以入眠,泪水无数次把枕套打湿。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她整个人就瘦了几圈儿,面容憔悴不堪。
女儿发现了这一切,就把爸爸的相片和生前用过的一切东西都收起来,并索性和丈夫孩子一起回来陪妈妈。过了半年多她才逐渐走出丈夫离世给她留下的阴影。她对女儿和女婿说:“有你们这样的好孩子是妈妈的福气。妈妈不用你们陪了,你们工作的单位离这里那么远,还有孩子要照顾,很不方便。你们回自己的家去住吧,妈妈都六十几的人了,有些事情也逐渐想开了,你们不要担心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有什么事儿需要你们会叫你们的。”
女儿搂着她的脖子仰脸问她:“您真能让我放心?我怎么觉得您总不让我放心呢?”
她把女儿推开,说:“妈妈都多大岁数的人啦,还有什么让你们不放心的,人这一辈子呐,总要经历一些坎儿,过了这个坎儿,以后的路还要走下去。你们就回自己的家去吧,妈妈没事儿的。”
女儿嗔着脸说:“您真能让我放心?空说不算数,我们拉钩儿!”
她说:“拉钩就拉钩。”
她开始更多地走出家门,她报团外出旅游,她还报了老年大学学习绘画和唱歌,没事儿的时候,会主动到小区花园那边和邻家的老人们一起锻炼、聊天。她做这一切只是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不再整日去想他,淡化丈夫去世给她带来的孤独和悲伤。她的脸上渐渐有了一些光色。
有一天,女儿带孩子回家探望她时突然对她说:“妈,我给您找个老伴儿吧?”
她一怔:“说啥呢?!妈妈一个人过就很好,都这个年纪了还找什么老伴儿。”
女儿一把抓住她的胳膊:“人家在跟您说正事儿呢。”
她甩开女儿的手,走进厨房去准备午饭。女儿跟过来,缠着她说:“我可是在跟您说正事儿呢。唉,我跟您说……”
她打断女儿的话:“你先别急着说,没看妈妈忙着嘛,帮妈妈摘摘菜。”
女儿说:“好。”手里攥着一把芹菜,一边摘着,一边凑过来,“妈,您听我说哈,我们学院的江教授,学富五车,人品也没的说,他老伴儿去世也好几年了,他一直没有找老伴儿,儿女在外地工作,一个人生活也怪不容易的。我替您考察他好久了,觉得挺适合您的。”
她心里动了一下。她清楚,丈夫离开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她真不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生活下去。
女儿说:“如果您愿意,我就安排个时间让你们见个面。”
她说:“我怕配不上人家江教授呢。”
女儿一脸骄傲地说:“呔!妈这是说哪里话呢?瞧您这身材,瞧您这相貌,瞧您这气质,我敢说这世界上除了我爸没几个能配得上您的,我倒是觉得江教授配不上我妈呢。我妈若是嫁给他,真是有些委屈了……”接着她又详细介绍了江教授的一些情况,并催促道:“妈若没意见,明天我就找江教授说去。”
她说:“着啥急呢?”
女儿说:“像江教授这样的人可是很抢手呢,我怕贻误战机,被别人抢了去。”
她就淡淡地说:“啥贻误战机呢!人呐,怎么活不是一辈子。”
女儿有些着急:“妈这话说的就不对啦。您若找上个伴儿,有个人互相照顾着,也省得我整日牵肠挂肚哈。”
她就叹口气说:“让我再想想吧。”
“中午有啥好吃的?”
“红烧肉和五香带鱼,都是你们最爱吃的。”
与江教授见过几次面,双方都很满意。江教授就说:“你若没有意见,过几天我们就选个日子去登记。”
她沉思了一会儿说:“我们能够走在一起,是孝顺的儿女给我们的福气,本来两家人合成一家人是一件好事,但你想过没有,如果我们正式登记结婚,将来如果其中一个先走了,儿女们可能会因为遗产分割起纠纷,本来很和睦的一家人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江教授就说:“我们总不能不清不楚地就随便住在一起,我要给你个名分呀,也免得让外人说闲话。”
“都这个年纪了,还要啥名分呀,也不要考虑别人怎么看。你对同事和朋友们说我是你的表妹来照顾你的生活不就得了?”
江教授一拍巴掌乐起来:“夫人高见!高,实在是高!”
冷秋
早晨不到五点钟她就醒了,她并没有马上起床,她在床上轻轻地伸了伸胳膊和腿,侧过身子,用蚕丝被盖住上身,让自己清醒一会儿。大约过了五分钟,她穿衣下床,趿着拖鞋到厨房去喝水。猫听见声音,从窝里爬出来,抻了个懒腰,跟过来,在她的腿上亲昵地蹭了几下。她放下手中的杯子,弯腰摸了摸猫的头和脊背,说:“等会儿才能吃早餐。”
她端着杯子从厨房出来,来到凉台上,一边慢慢小口啜着水,一边向外看去。太阳还没有出来,透过高高低低的楼房和树梢可以看到前面的海,海还没有醒来,海天一体,连成一片淡灰色。院子里冷冷清清的,昨夜刮了一夜大风,遍地都是落叶,大大小小,五彩斑斓,像蝴蝶的翅膀,它们本来都是连结在树的枝条上的,它们从萌芽,到长出闪着蜡质光泽的半大的树叶,然后再完全长成,它们满怀着希望想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一片树叶,它们每天都在阳光里舞蹈歌唱,在风中相互快乐地拍手鼓劲儿,它们忠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努力探索生命赋予它们的意义,可天一凉它们就面临着生命旅程的终结了。她昨夜听到北风的呼啸和树叶被风卷着在空中旋舞的声音,她想每一枚树叶的心里都不会有悲伤,她希望它们在从枝头飘落时心中是无畏和从容的,甚至是快乐的,因为它们活出了生命的本色。就像一个人从母体中呱呱坠地,经历婴孩、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最后回归尘土一样,不管这个过程中有多少忧愁、烦恼、痛苦,但总也有很多幸福快乐的时光,不管生活给予你什么,你都要感谢造物让你来世上一遭。每一个生命都是执着的、顽强的,崇高的,都应受到景仰。一只喜鹊喳喳叫了两声,然后飞到西面去了。
她转身回到厨房,从冰箱的瓷碗里取出几尾小鱼,在微波炉中加热后放进地上的一个粉红色的塑料钵子里,猫走过来蹲下慢慢地吃着,不时抬头看她一眼,喵一声,向她表示感谢。她在炉灶上煮面,里面放了一个鸡蛋和一个西红柿,面煮好后她盛出来放到桌子上,往钵子里倒了一些牛奶,然后和猫一起静静地用餐。
餐后,她回到卧室,把窗帘拉开一些,让光线透进一些来,倚在床头捧起昨晚未读完的一本书,猫跳上来卧在她的身边。
看了一会儿书,她推开门来到院子里,拿起扫帚轻轻地扫着地上的落叶,把它们一起归拢到院角,她想将来把所有的树叶都集中起来沤烂,然后埋到每棵树的根部,这将是每一枚树叶最好的归宿。
她在向阳的一个单体沙发上坐下来,把淡绿色的披肩往胸前拉了拉。从她的方向往左看去,靠东院墙根下的那丛竹子已经枯死了,它们原本长得青翠欲滴,成为四季装点小院的最讨她喜爱的植物之一,但它们在她丈夫去世那一年毫无缘由地一齐死掉了。那丛竹子是丈夫生前的最爱,她一直怀疑竹子是否也是通人性的,它们陪着丈夫一起去了。多年里,竹竿由青绿变为浅黄,又变为灰黄,现在上面布满了霉菌引起的斑点,竹枝上仍顽强地挂着一些被风雨扯碎的稀疏的竹叶。她本来想让人铲掉栽上别的花草的,但她最终没有那么做,在她特别孤独的时候,她会在竹丛边看到丈夫的身影,枯竹的存在也会让她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历程,等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她不会恐惧和忧伤。南面院角的那几树梅花在属于它们的季节里把院里院外照亮,但现在它们的叶子也开始掉落了。她无数次想象自己就是那枝头上的一片叶子,随时都可能在风中优雅地飘落。
太阳渐渐升上来,天空变成了让人赏心悦目的淡蓝色,在这淡蓝色的穹窿下,阳光与水汽融合形成的绛紫、金红、胭脂色从东面山顶的那片树林开始向城市所有的地方润染,一切都在太阳的怀抱中,壮丽辉煌。她的脸上浮上一丝笑容。
她是个美丽的女人。那件米黄的毛衣和黑色的毛呢西服裙穿在她身上是那样的得体。尽管她的头发已经全白,但仍然稠密,珍珠耳环被掩在精心烫过的微翘的发卷下熠熠闪光,脸上的皮肤洁白而透明。她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像风中的树叶一样滑落,所以她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很精致。
这座三层小楼是她从他丈夫的家族中继承过来的,因为是城市特色历史建筑而得以保存至今。她惟一的女儿赴荷兰留学学成后嫁给一个荷兰人,那个国度到处都是郁金香。她在早些年曾去过女儿那里几次,女儿去世后外孙每隔几年会来看望她一次,尽管女婿和外孙多次邀请她到他们那儿去居住,但她觉得自己无法融入当地的社交圈而婉言谢绝了。在中国的晚年生活该怎么过她还没有想好,自己现在还能动,就先自己照顾自己吧,将来是到养老院去还是请全职保姆或是采取其他什么办法她还未打定主意,对她来说这不是一件轻易可以做出决定的事。
这个院子在大多数时候属于她一个人,她的两个侄子逢年过节都过来看她,平时要隔两三个月才来一次,邻居的老姐妹们多数已在前些年谢世,剩下的几个人随着年事已高现在来往也渐渐少了。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她很少外出,把自己锁在深深的庭院中。
今天天气很好,没有风,太阳照在身上暖和和的,一片柿树叶飘落下来,猫扑过去捉树叶玩,她忍不住笑了。密密的柿子像橘红色的灯笼挂满枝头,她心情开朗起来。待会儿她要在竹竿上绑一个铁钩和布兜,将熟透的柿子摘下来,傍晚孩子们放学回家路过门口的时候送给他们,她每年都这样做。她喜欢看那一张张稚气可爱的小脸蛋儿,和接过她手中的柿子蹦蹦跳跳欢笑着远去的身影,因为在他们身上让她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童年和宇宙间生命的不断延续给她带来的快乐。
盼
一
男孩:“爸爸,我想要天上的星星!”
男人:“星星太高,它离我们太远……”
男孩:“我要!”
男人把孩子扛到肩上,孩子在男人的肩上举起双手伸向星星,可怎么也够不着。
男人:“你赶快长大,等你长大了,成为科学家,就可以驾着宇宙飞船去看遥远的星星啦!”
二
女人睡了一觉,睁开惺忪的眼睛,发现书房里的灯还亮着。女人下床来到男人身边,把手搭在男人肩上:“你该休息了……”
男人只是回头瞥一眼女人,接着就埋头在键盘上飞快地敲起来:“你休息吧,不要管我。这个活儿公司要得急,我得抓紧完成。孩子将来上大学、买房、结婚都需要钱……”
三
除夕夜。
客厅里灯火通明。孙子在看动画片《猫和老鼠》,儿子和儿媳安静地坐在沙发上专注地玩着手机,谁也不跟谁说话。
厨房里,头发花白的男人和女人在忙年夜饭,他们的脸上都是幸福的笑容。
四
儿子通常会在周末打来电话向二老问候并汇报自己的近况,那是老两口儿最温馨、开心的时刻,可从昨天盼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听到儿子的声音。电视里正在播出一部亲情剧,两个老人坐在沙发上神不守舍地看着电视,只见电视里的人影走来走去,一会儿说,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至于他们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他们全不知道,他们的心思都在远方的儿子、儿媳和孙子身上。
突然,卧室里的电话铃声响起来,男人立刻乐颠儿颠儿地小步跑向卧室迫不及待地抓起电话,女人也随着跟过来。
电话里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女人问:“是儿子吗?”
男人摆了摆手,电话里的声音听不太清楚,女人就有些着急,等男人放下电话,女人问:“谁打来的?”
男人说:“是老张,约我明天上午一起去文化馆看老年画展。”
女人很失望,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时针已指向夜里9:50,就说:“怎么还不来呢?”
男人说:“再等一会儿吧。”
两个人重新坐到沙发上。女人转头问男人:“不会是宝儿生病了吧?”男人说:“尽瞎说!怎么就会生病呢!你就不会想点儿好的!”女人就说:“他可不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哈!电视里都演了些什么!”男人就说:“是啊,简直是胡编!”
两人的情绪有些烦躁,再看电视里的人哪一个都不顺眼,就开始挑起演员的毛病来。
又等了好半天,两人一齐起身去看墙上的钟表,都快晚上11点了,怎么电话铃还没响呢?
女人焦虑地小声问:“不会有什么事儿吧?”
男人安慰她说:“会有啥事儿!宝儿在外面创业也不容易,说不定还正在忙着呢,嗨,就忘了我当年的情形啦?别等了,把电视关了睡觉吧,明天会打来的。”
"
失独之殇
刘宝成是全村活得最风光的人。刘宝成成为全村活得最风光的人不是因为他会种地,而是因为他有一个有出息的儿子。他的儿子是那个小名叫泉子大号叫刘中舜的人。刘中舜天资聪颖,自小学到中学都是班上的学习尖子。高考时考上了全国名牌大学,后来到美国深造,博士毕业后又读了几年博士后,回国后就职于北京的一所著名大学,不几年就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儿媳妇也是中国人,是儿子留学时认识的,两人生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名叫海伦。刘宝成早年带着老伴儿到北京去过,儿子儿媳特地请假陪同老人一起逛了天安门广场、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吃饭的地方自然都是乡下人从来想都不敢想的豪华酒店,回来时不仅大包儿小包儿提溜了三四个,两个人还都自上而下换了新装,叫乡邻们那个羡慕!儿子隔两年会带着全家回老家探望双亲,连乡里的书记和乡长都慕名前来拜访。儿子回家的日子就是刘宝成一家的节日。
刘宝成自己本人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教育出了一个科学家的儿子,所以,刘宝成无论是下田干活儿还是在圈舍里喂猪,脸上始终顶着掩都掩不住的笑,嘴里哼着小曲儿,常常夜里做梦笑醒。
刘宝成的好日子终止于那个丰收在望的秋天。那个下午,刘宝成正在田边欣赏自己种的玉米,那些玉米是新品种,一棵秸儿上结两个大棒子。刘宝成种玉米不用化肥而用的是自家猪圈里的粪肥。化肥种出的庄稼产量高但是没有粮食应有的味道,只有用农家肥种出的庄稼打的粮食吃起来味道才地道。儿子小时候爱吃灌浆后还未完全长成的玉米,又嫩又甜,可惜道儿远了,要不就送些去或者叫他们回来,还有地瓜,叫他们一家吃个够。刘宝成打算等新玉米打下来,就让老伴儿淘洗干净,磨上几袋玉米面儿,他就自己亲自带上送到北京去。自家的玉米面儿做粥、蒸窝头,又甜又香,吃得你浑身舒坦,一辈子也忘不了家乡。太阳把玉米地照得金光闪闪,不少玉米从包着的玉米皮儿中窜出头来,上面挂着紫缨儿,一排排饱满的玉米粒儿像露出整齐的牙齿向他微笑,三步远处的一片肥厚的玉米叶儿上落着一只绿色的大蚂蚱。手机响起来,是儿媳秀娟打来的,秀娟在电话里泣不成声地说:“爸,出事儿啦……中舜没了……是车祸……”刘宝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结结巴巴地又问了一句:“闺女你说啥呢,爹没听清楚……”秀娟就把事情的经过简单地重说了一遍。儿子是他这个当农民的老爸在人面前挺直腰杆儿活得像个人样儿的精神支柱,是他的骄傲,他竟说没就没啦?接完电话,刘宝成脑袋嗡的一下险些瘫在地上。
儿子中舜的骨灰入了将他养大的那块黄土地。
刘宝成把儿媳叫到跟前,说:“闺女,中舜没了,你还要和海伦继续活下去。你还年轻,过两年遇到个合适的就嫁了吧,无论日子多艰难,都一定要把海伦培养好,要让海伦像他爹一样有出息。我和你妈这边儿以后就不用你管了……”
秀娟说:“爸,您这是哪里话呢,虽然中舜不在了,您和妈仍是我的爹妈……”
海伦跑过来拉着爷爷的手说:“爷爷!将来我长大了会好好孝顺您和奶奶的!”
刘宝成含泪抚摸着海伦的头发,无比痛爱地说:“海伦真是爷爷的好孙女!”
刘宝成是个活得明白的人,儿子不在了,将来自己老了是靠不上人家儿媳秀娟的。他越想越觉得这事儿不对。自己当初要是生两个孩子,就不会落得今天这个老无所依的结局。
过了一些日子,刘宝成就去找村上当年的老支书。刘宝成见了老支书就说:“老哥儿,当初我媳妇不小心怀了二胎,我本想让她生下,罚款就罚款吧,可你对我说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我们大家都要响应国家的号召,还说我要不听国家的号召就要派人把我的房子拉倒……我最后响应了。你老哥儿倒好,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将来有人床前床后地伺候着,我现在儿子没了,你给个说法,我将来咋办!”
老支书说:“中舜没了,大家都很心痛,也是国家的损失。一时有一时的政策,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咱能不听国家的话?咱现在不是还能干,种着地、养着猪嘛……”
刘宝成说:“我还能干几年?我现在种地,将来黄土埋我。猪能当儿子养?年底出栏,就连个叫声儿也听不见!”
老支书说:“像你这种情况咱乡里就不少,全国不知道有多少呢。将来国家会有个说法……现在也不知道咋办……”
入冬的时候,刘宝成就去乡里找到乡长:“乡长,我老婆子现在是不能生了,如果能生,我就让她再给我生一个!但是她不能生了。您是我们大家选出来的乡长,您代表国家,我和老伴儿将来咋养老,您就给个说法吧!”
乡长向他递上一杯茶,费尽口舌安抚了他半天,然后说:“大爷,过些时候乡里和村上会去核实您家的收入情况,如果您的收入水平在全县贫困线以下,就把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让您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刘宝成一听脖子涨得老粗,眼睛瞪得跟鸡蛋一样大:“您是说让俺过像俺村上那些鳏寡孤独老人的日子?”
乡长没敢直接回答他,怯怯地点了一下头儿。
刘宝成火冒三丈:“俺的儿子要是活着俺过的那叫啥日子?!俺响应国家号召,现在俺的儿子没了,您却让俺过那样的日子,凭啥哩!”
乡长说:“全国现在像您一样的情况很多哩,上面的政策和法律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是目前县里和乡里惟一能做的……”
刘宝成愤愤地说:“这不成!凭啥哩!你们当官儿的都是吃闲饭的吗?!咋就想不出个好法子?!过了年俺就到省里去,找省长,找省委书记,一定要他们给俺一个说法!再不成俺就进京,俺不信咱百姓的国家会不管俺!”
一分钱的遗产
儿子:
这是我最后一次对你使用这个称呼。
48年前阴历4月12日上午9点17分,你妈妈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生死挣扎生下了你,当护士满脸欢喜地将你从产房里抱出来给我看时,你被包在一个蓝底红花的小毛巾被中,露出半截胸部、膀子和还没有睁开眼的可爱的小脑袋,脸红扑扑的,像院子里阳光下的樱花一样好看。我当时想,你是上苍赐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你在我和你妈妈的怀里一天天长大,你爷爷奶奶说你长得像我,你外公外婆说你长得像你妈妈,不管你长得更像谁,你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
你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到会念出第一行完整的文字,唱出第一首童谣,都让我们心中充满了欣喜。我和你妈妈收入都不高,但我们给予你我们所能给予的最好的一切。
你15岁时因阑尾炎住院做手术,当你被推进手术室时,我这个大男人流了泪,我想我若能替你挨这一刀该多好。
你出国留学,花尽了家中所有的积蓄,我不得不业余兼职,为的是能多挣几块钱,让你在国外少打一份工,少吃一点苦,早日完成学业。
你学成归来,找到了称心的工作,结婚生子,事业上也发展得很好,成为我和你妈妈的骄傲。你总是忙,忙,我们也理解,不想牵扯你的精力,生活上的困难尽可能都由我们自己去克服。
三年前你妈妈去世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就像两棵生长在一起的树,一棵树突然枯了,剩下的另一棵孤零零的,就觉得活着没意思。我不太会打理家务,家里弄得一团糟,一切都靠保姆打理。
每个周末的上午,我都会透过窗户望着小区的大门,盼望在那里能看到你的那辆宝石蓝的车子,盼望楼下能出现你的身影,我老了,没出息了。
这个城市确实有些大,你开车来需要两三个小时,但这个距离对于父母和子女来讲,远吗?你两三个月才回来一次,我们父子一年能见几次面?
我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像院子里那棵海棠树上的一片叶子随风飘落。
两年多来,我的生活全靠张阿姨照顾,她是一个农村妇女,没有什么文化,我们也很少有共同语言,但她照顾我是非常细心的,我很感激她。
在我百年之后,家里的这套房子我想给她,让她在这个城市里有个窝,剩余的所有存款也给她,让她用这笔钱做个小买卖。我已经立好遗嘱并做了公证,希望你不要与她争。我也给你留了一份遗产:一分钱。这是我们现在父子情分的价值。
来世我们不再做父子。
父字
2021年9月2日
"
这仅仅是六个家庭中老年人的生存状况,世上每个家庭的情况千差万别,每个家庭、每个老人都有别人无法了解和理解的难处……
如何让天下所有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是全民心之所系,读完这个帖子,您有什么感想、看法或好的建议请写在文末评论栏中。
感谢您的点赞、评论、转发、分享!
作者简介:
陈玉光 哲学、伦理学、文化学、“三农”问题、城镇化、社会学研究学者,当代小说、散文、童话、寓言作家和诗人,山东省哲学学会理事,山东省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行政学会理事,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产剧多少爱,可以重来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多少爱,可以重来高清剧照,多少爱,可以重来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