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线路
剧情简介
导演比利·怀尔德billy wilder(1906-2002)曾这样评价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1993):“自从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1905-1990)以来还不曾出现过这样的女星:导演见了会忍不住再三为她去拍特写镜头——拍她那端庄的大眼睛,拍她那诱人的甜蜜笑靥,拍她活泼的举止,拍她炽烈的感情。你离开了电影院可是她的音容笑貌时时出现在你眼前,挥之不去,难以忘怀。奥黛丽·赫本所呈现的是一些消逝已久的特质,例如高贵、优雅和礼仪等等……,我想上帝都愿意轻吻她的脸颊,她就是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人。”
"葛丽泰·嘉宝在电影《瑞典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中的影像 "奥黛丽·赫本在电影《龙凤配》(1954)中的影像有些人注定要在某个时刻出现在某个地方,就像波拿巴·拿破仑注定要去征服整个欧洲大陆一样,奥黛丽·赫本也是注定要在她所处的时代划上最美妙的一笔,用她无与伦比的气质去征服整个世界。
奥黛丽·赫本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年,那正是一个经济蓬勃发展、乐观主义盛行,以及全世界女性孕育极大转变的时代,许多的女性开始进入职业场所,接受大学教育、追求自己的梦想。
"奥黛丽·赫本拍摄于1953年流行,一如既往地也反映在欣欣向荣的自由潮流中。奥黛丽·赫本具有欧洲人的优雅特质以及美国人的自然活力,她以成熟又不失天真的姿态活趺于美国世纪最如日中天的时刻。
没有了战争的威胁再加上经济上的繁荣,当时的人们都想以一种更加活力的态度生活、尤其是女性。
"奥黛丽·赫本在电影《龙凤配》(1954)中的影像她们向往拥有自己的角色楷模,但这种楷模不是男性心中幻想的那种理想女性,而是她们心中的理想样貌,充满勇气、坚强而又兼具美丽和娇柔,而奥黛丽·赫本无论在电影里还是生活中都极大的满足了世界女性的愿望,无论是在衣着还是态度上,她都翘立在世界的前沿。
"当奥黛丽·赫本在摄影棚里小心翼翼地摆出姿势时,摄影师菲利普·哈斯曼philippe halsman(1906-1979)捕捉住了美丽,乐观的神韵,他在拍摄众多名人的跳跃身影时,更是抓住了奥黛丽·赫本在电影中展现出的无限精力和极具感染力迷人笑容,当她穿着圆裙与合身的素色衬衫快乐的纵身一跃时,喜欢她的那些人终于明白,好莱坞公主的传闻原来是真的。
"索菲娅·罗兰在电影《豪侠艳姬heller in pink tights》(1960)中的影像英国媒体评选索菲娅·罗兰sophia loren为“千禧年最性感的女星”,她的确是整个意大利的骄傲。
而与此同时,全世界的媒体一致推崇奥黛丽·赫本为“20世纪最完美的女星”。无论是容貌、气质、演技,还是人品、成就,她都是绝世无双。
"奥黛丽·赫本在《蒂凡尼的早餐》(1961)中的形象和玛丽莲·梦露在《绅士爱美人》(1953)中的形象混在一个动图中而在20世纪50年代好莱坞“四大天后”的另外三位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1926-1962)、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1932-2011)、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1929-1982),对于这三位的拥趸而言,自然有些不屑奥黛丽·赫本年轻时候的一些行为,毕竟“白莲花教主”之位以及“背后放刀”的本事在她年轻时代是真实存在的,但人到老了后,却也“立地成佛”。
"格蕾丝·凯利在《电话谋杀案》(1954)中的形象和玛丽莲·梦露在《绅士爱美人》(1953)中的形象混在一个动图中这四大顶级女星在那个时代各有千秋、不遑多让:论演技那肯定是童星出身的伊丽莎白·泰勒排前,论全民接受及欢迎度那自然是玛丽莲·梦露,论混时尚圈当为奥黛丽·赫本,而格蕾丝·凯利在1956年4月18日就先把自己定格在“传奇”的“王妃”上。
从1988年开始到1993年去世之前,奥黛莉·赫本一直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帮助提高人们对儿童事业的关注。
"奥黛丽·赫本在她访问西科尔多凡州阿卜耶伊省的国内流离失所者营地期间,被儿童包围1989年赫本上任后访问的第一个国家便是战火纷飞的埃塞俄比亚,她亲眼目睹了在贫困和冲突地区儿童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
在接下来的四年中,她几乎无处不在;哀鸿遍野、饿殍满地的索马里、肯尼亚、孟加拉国,还有厄瓜多尔、危地马拉、洪都拉斯、泰国、越南,她和总统、国王、总理、议员们交谈,呼吁他们制定倾向于儿童的政策,或者为儿童基金会的项目慷慨解囊。
"奥黛丽·赫本在索马里拜多阿市,儿童基金会协助的一个喂养中心中,有严重营养不良的儿童为了纪念奥黛丽·赫本为世界做出的突出贡献,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纽约总部旁的小广场为她树立起一座雕像。
这尊铜像每天都在提醒我们,奥黛丽·赫本和孩子们的亲密关系,提醒我们奥黛丽·赫本为儿童基金会工作的美好时光。
"晚年的奥黛丽·赫本做慈善,为非洲的穷孩子落泪有人说奥黛丽·赫本早已决定了自己的生死,从她1992年11月25日做结肠癌手术到辞世只有57天,而大夫说她可以活13至14个月,她的倏忽而逝,难免引起外界猜测,更何况她生前一再要求过安乐死。
奥黛丽·赫本曾经说过:“万分痛苦地活着,不如早一点结束生命,多活一天和少活一天,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何必让病痛来折磨。”
"奥黛丽·赫本在电影《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1956)中的影像至今她在面对死神时凛然的话语还为世人称道:一个人总是要死的,但我最依依不舍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第三世界那些被战争、干旱和饥饿困扰的儿童。”
《首映》把奥黛丽·赫本比作希腊神话里的赫斯提——家室之神,这是对这位好莱坞公主走访过第三世界国家去为世界赢得和平的最好褒扬。难怪伊丽莎白·泰勒动情地说:“天使已经回天国去了。”
"奥黛丽·赫本在电影《甜姐儿funny face》(1957)中的影像时间真的可以冲淡一切,这个看似很有意時的名言在人们对奧黛丽·赫本的怀念里极为的不适用,相反,人们会因为时间一天天的磨合出这样斑斓的世界而更加感怀奧黛丽·赫本为我们带来的黑白回忆。
在这个世界上,银幕和盛夏的大街一样五彩斑斓,好莱坞的女星们更用最简单和最吊人胃口的方式大肆地占据着各个杂志板块,冲着各种规格的镜头绽放她们的笑容。
"奥黛丽·赫本在电影《甜姐儿》(1957)片场的化妆间镜子里看着自己的脸太多的迷人和造作在身边挥舞,世界反而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有失真实。
如果奥黛丽·赫本初登银幕,就生活在一个彩色影片的时代,我们将失去多少妙不可言的神圣记忆。一切都是造物主的恩赐,要这样一个天使来游荡凡界,扰乱我们的记忆。
黑白胶片里的奥黛丽·赫本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这美丽令此后所有美艳绝伦的女影星们望尘莫及——
"奥黛丽·赫本在电影《龙凤配》(1954)中的影像偷偷跑出来睡在街边的公主,在混乱的城市里毫无戒备地睡得那么安详;
坐在飞驰的摩托车后座上的少女,在满街意大利男人举世闻名的热烈目光中绝尘而去:
当剪短了头发的赫本吃着冰淇淋走下罗马广场平缓宽阔的花岗岩台阶,站立过老恺撒的古罗马也为之低眉顺目,在一袭白裙和明澈善睐的双眸面前黯然失色。
"奥黛丽·赫本在电影《双姝怨the children's hour》(1961)中的影像法国有句俗语:“人生到了四十岁,就要为自己的容貌负责。”在奥黛丽·赫本生命的最后几年,几乎已迈向耳顺之年,她发现了一个她最适合,也最让人持久的角色人道主义者。
她远离了时装、灯光、歌台舞榭,但她的魅力却有增无减,她走访世界时的普通长裤和衬衫都那么优雅无瑕,没有了皇冠,她依然是位耀眼的皇后。
"奥黛丽·赫本在电影《甜姐儿》(1957)中的影像因为在习惯了越来越强烈的色彩的世界里,女人们不会拿自己在深深浅浅的灰色里冒险,男人们也早就丢失了体味黑白的能力和心情,所以黑白的奥黛丽·赫本注定是永远无法重复的经典,是挥之不去的永恒。
奥黛丽·赫本在人们眼里是姬姬、是安妮公主、是萨布瑞娜、是玛莉安夫人。人们相信她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
"奥黛丽·赫本在电影《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1956)中的影像不仅如此,奥黛丽·赫本更是20世纪最受到崇拜与争相模仿的女性之一,她有着无可比拟的时尚风格。
简约缔造唯美的时尚,她用她自己的方式影响了世人。
那个时期在好莱坞有许多所谓女神的存在,特别是对男性而言,确实有许多“触感极佳”的女神们存在。
"奥黛丽·赫本在电影《甜姐儿》(1957)中的影像性感小猫、艳妇、邻家女孩、贵妇等等,而她们都如出一辙地忠实于当时的审美眼光;细细的眉毛、整齐的牙齿,甚至还有拔掉臼齿而整修过的纤细下颚,奥黛丽·赫本在其中并不突出,但这样一个并不突出的女人将好莱坞对美的基准,在一瞬之间全部改写了。
在今天看来奥黛丽·赫本的恋情可能只是人生一段非常平凡的恋曲,可是正因为发生在她身上,所以才久久让人释怀。
"刚刚只有21岁的奥黛丽·赫本那时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演员,但是一名比她大8岁的英国人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en俘虏了她年轻的心,同样出身于富裕家庭,将来是家族事业的继承人。并且他的为人诚实可靠,性格坚强。
然而,这个时候她正在拍《蒙特卡罗宝贝monte carlo baby》(1953),正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所以这一事情在她心里是矛盾的。
"奥黛丽·赫本和男友詹姆斯·汉森同詹姆斯·汉森结婚,就意味着放弃电影事业。何去何从,她心神不定。
作为母亲的男爵夫人态度十分明朗,她对女儿说:“必须以事业为重,你不能生活在除了卡车就是马匹和猎狗的世界里。”
尽管母女对此经常争执不休,但她还是有自己的主见她需要成家立业,需要有一个人来保护她。于是她还是和詹姆斯·汉森宣布在《吉吉》巡演结束后结婚。
"奥黛丽·赫本与詹姆斯·汉森在伦敦然而随着《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1953)的完成并获得巨大成功,奥黛丽·赫本很想飞往加拿大去看詹姆斯·汉森,但她已经却抽不出时间了。
这个时候,事业、她与詹姆斯·汉森的关系,至少是目前已经谈不上结婚了……她反而更像一步步的嫁给电影。
"奥黛丽·赫本和男友詹姆斯·汉森同时,母亲仍然坚决反对和詹姆斯·汉森的婚姻,继续对她施加压力。
最后,她终于放弃了斗争,彻底投降,在《蒙特卡罗宝贝》的芝加哥首映式上,奥黛丽·赫本宣布说,她与詹姆斯·汉森的一切都过去了。
与此同时,对爱情还颇为忠贞的詹姆斯·汉森正在做他的结婚计划。
"奥黛丽·赫本和男友詹姆斯·汉森不管怎么样,这段初恋应该是这位好莱坞公主最能感到平民初爱的永久回忆,与后来俗成的婚姻比起来,这段应该是她最幸福的时光。
生活中的她仍在追求和向往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罗马假日》拍竣后的次年,她主演了《龙凤配/萨比里娜sabrina》(1954)。
"电影《龙凤配》(1954)外景地,亨弗莱·鲍嘉和奥黛丽·赫本在剧中她饰演一个受到老板两个儿子爱恋的司机之女,不谋而合的是在拍摄之余,扮演哥哥的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1899- 1957)公开不喜欢奥黛丽·赫本,但扮演弟弟的威廉·霍尔登william holden(1918-1981)却恰恰相反,热烈的爱上了奥黛丽·赫本。
"电影《龙凤配》(1954)片场,威廉·霍尔登和奥黛丽·赫本他爱奥黛丽·赫本的文静和优雅就如同奥黛丽·赫本为他苏格兰式的皱眉和他身上的香烟气味深深迷住一样,不可避免的爱情就这样爆发了。
然而,威廉·霍尔登结婚多次,即便是和奥黛丽·赫本相处的日子里,他已有妻子、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
"威廉·霍尔登与妻子及两个儿子刚下飞机不过,关于这段恋情,朋友们都认为威廉·霍尔登有沾花惹草的倾向,是他搅乱了奥黛丽·赫本的心。不管怎样,热恋很快便冷却下来,奥黛丽·赫本决定不再和威廉·霍尔登来往。
《龙凤配》最终也只是在电影里上演,未能在生活中做成美妙的龙凤梦。
几年以后两人再度因缘际会相遇在同台演出时,款款深情的威廉·霍尔登仍然对奥黛丽·赫本一往情深。
"电影《龙凤配》(1954)片场,左起:奥黛丽·赫本、亨弗莱·鲍嘉、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但是,这段恋情却是在柏拉图式的情怀中结束。
奥黛丽·赫本虽然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红极一时但她的婚姻生活却较曲折,而目也很隐秘。这位好莱坞公主同任何一位普通妇女一样,渴望有一个安乐窝,渴望宁静幸福的家庭生活。
"奥黛丽·赫本和第一任丈夫梅尔·费勒在婚礼上1953年8月,在伦敦《罗马假日》首映式结束后的晚会上,一个深色眼睛、高颧骨、下颏轮廓清晰的男子向她走来,他就是格利高里·派克gregory peck(1916-2003)向她介绍的自己的朋友、导演、演员兼剧作家梅尔·费勒mel ferrer(1917-2008)。
梅尔·费勒当时35岁,高瘦的身材,有着雕刻出来一般的面孔。
"奥黛丽·赫本和第一任丈夫梅尔·费勒在婚礼上但由于他太多才多艺,涉猎面极广,分散了他的精力,使他在某一方面不能跃居首位。
并且梅尔·费勒在银幕上的形象严峻有余而温暖不足,总不能唤起女影迷罗曼蒂克的幻想。
但是在晩会上,他与奥黛丽·赫本彼此却一见钟情,奥黛丽·赫本喜欢他的机智、幽默和古典气质的外表,渐渐地对这个具有领袖风范的人物有了依恋之情。
"奥黛丽·赫本在电影《甜姐儿》(1957)中的影像1954年9月25日,他们在瑞士美丽的卢采恩湖畔的一个小教堂举行了婚礼。
那里是当时世界上最豪华最文明的山区修养地之一,幽静、舒适,又能逃避新闻记者。
"为了能在好莱坞这块视婚姻如儿戏的地方维系自己的情感,奥黛丽·赫本小心地经营着自己的家庭还有得来不易的事业,在未来的14年间她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界影坛,树立起只属于奧黛丽·赫本的神话。但是奥黛丽·赫本没有征服自己的男人。
"奧黛丽·赫本和儿子肖恩·赫本·费勒1959年3月,她终于如愿以偿地生下了儿子肖恩·赫本·费勒sean h. ferrer。从此,一向视孩子为自己生命的她有了新的中心,丈夫退居次席。
梅尔·费勒不习惯这种变化,他是男子气十足的人,尽管他属于作风正派的一类人,可是也开始受其他女人的勾引,随着各方面的日趋成熟,她与梅尔·费勒的婚姻也出现了裂痕。
"奥黛丽·赫本在电影《战争与和平》(1956)中的影像奥黛丽·赫本已能清楚地意识到梅尔·费勒对她的控制多于爱。近14年的婚姻彻底完结。人到中年的她已准备好去迎接新的感情。
这时她在和阿尔伯特·芬尼albert finney(1936-2019)一起合拍《丽人行two for the road》(1967)时,奥黛丽·赫本爱上了阿尔伯特·芬尼,由于阿尔伯特·芬尼并没有勇气面对大众承认这段感情,让奥黛丽·赫本在和他分手的同时也和梅尔·费勒结束了婚姻关系。
"电影《丽人行》(1967)外景地,奥黛丽·赫本和阿尔伯特·芬尼1968年秋,奥黛丽·赫本与30岁的意大利精神病学者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1938-2007)医生一见钟情,这时候的她为了忘记曾经自己许诺过的婚姻,不顾一切地投入第二次炽热的爱情之中。
次年便与安德烈·多蒂结合,同年4月因怀孕暂时息影。
"奥黛丽·赫本和安德烈·多蒂在婚礼上 "奥黛丽·赫本和安德烈·多蒂在婚礼上1970年2月8日,次子卢卡·多蒂luca dotti出生。然而,所有的快乐都被有关安德烈·多蒂的桃色新闻冲散,奥黛丽·赫本深感婚姻再次触礁已经是在所难免,于是她把全部身心和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
奥黛丽·赫本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生活既压抑又单调,没有真正的幸福可言,受安德烈·多蒂风流韵事的困扰、健康也变得很差,惟有两个儿子和电影才能让她找到些许的安慰。
"奥黛丽·赫本在电影《窈窕淑女my fair lady》(1964)中的影像这中间、她参演了改编自西德尼·谢尔顿sidney sheldon(1917-2007)作品的《朱门血痕bloodline》(1979)希望使自己的形象焕然一新,但她的努力收效甚微。
与此同时,她的第二次婚姻也走到了尽头。拍摄《朱门血痕》时,奥黛丽·赫本与演对手戏的美籍意大利人本·戈扎那ben gazzara(1930-2012共坠情网、但这一关系和她初恋一样转瞬即逝。
"电影《朱门血痕》(1979)外景地,奥黛丽·赫本和本·戈扎那经人介绍奥黛丽·赫本又认识了英俊的演员罗伯特·沃德斯robert wolders(1936-2018),奥黛丽·赫本又一次的找到了逝去已久的爱。
1981年,罗伯特·沃德斯迈出了大胆的一步,住进了奥黛丽·赫本家。由于孩子的关系,他俩始终没有正式结婚,但他们共同生活了11年,并且很多的朋友都说她们非常幸福,只是不知何故,奥黛丽·赫本只将遗产留给了两个儿子。
"奥黛丽·赫本和罗伯特·沃德斯除了上面提到的很多人外,奥黛丽·赫本还有很多朋友都保持着让外界颇为迷离的关系,在奥黛丽·赫本嘴里最为亲密的挚友于贝尔·德·纪梵希hubert de givenchy(1927-2018)便是其中的一位。
当然圈子里所有人都知道于贝尔·德·纪梵希的伙伴是菲利普·维尼特philippe venet,自然对奥黛丽·赫本和于贝尔·德·纪梵希的来往以及亲密行为都不以为意。
"奥黛丽·赫本和挚友于贝尔·德·纪梵希但另外一些人总希望打造一段自认为的奥黛丽·赫本“长情”的人设,身在时尚圈的奥黛丽·赫本肯定会识别同志,而且她和于贝尔·德·纪梵希在一起的所有照片都是一种稳定的情绪,没有任何激情和期盼的眼神出现过。
"奥黛丽·赫本和杰瑞米·布雷特在电影《窈窕淑女》(1964)中的影像总之对于奧黛丽·赫本来讲,爱情与婚姻带给她的味道实在太过复杂,与婚姻那种耗费精力维系和经营比较起,电影才是她真正可以寻梦的地方。
1989年,60岁的奥黛丽·赫本最后一次面对摄像机,是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导演的《直到永远always》(1989)中扮演一个身着白色长袍的纤弱天使。
"电影《直到永远》(1989)外景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奥黛丽·赫本我们永远的铭记这部影片不是因为它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作品,而是因为那是奥黛丽·赫本在银幕上留给影迷最后的礼物,就像片中的角色一样,她就宛如天使一般,永远的植根于我们心间,但她从不纤弱,反而坚强、勇敢。
"奥黛丽·赫本去世后就埋葬在她晚年格外喜爱的托洛胥纳村,在墓碑上的只有“奥黛丽·赫本,1929-1993”这样简单的文字而已。
"奥黛丽·赫本在电影《谜中谜charade》(1963)中的影像- “舞王”在《甜姐儿》拍摄现场对奥黛丽·赫本大吼大叫
- 奥黛丽·赫本为避税入籍瑞士《战争与和平》中失败的个人秀
- 因幕后代唱未获奥斯卡提名,奥黛丽·赫本为什么被导演欺瞒?
- 奥黛丽·赫本拍完《盲女惊魂记》宣布离婚 远离好莱坞息影八年
- 奥黛丽·赫本主演的唯一一部女同电影《双姝怨》不怕损害玉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