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
剧情简介
影
评
《海的尽头是草原》
今年“中秋档”有12部新片扎堆上映,档期竞争异常激烈。尔冬升导演的新作《海的尽头是草原》是其中一部,本片根据多年前“三千孤儿入内蒙”真实感人的事迹改编——上世纪60年代初,3000名来自上海及附近地区的“国家孩子”,在党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下跨越千里,统一接送到内蒙古的保育站再由当地居民和牧民收养。本片从细微处见真情,将社会问题转化为家庭亲情,捕捉历史洪流中的个人成长,从而呈现了更为深邃久远的艺术感染力。
"时空双线
影片浓缩聚焦至上海和内蒙古两个家庭的悲欢离合,通过上海老人不同寻常的寻亲之旅,细致入微地展现了以杜思珩的为代表的“国家孩子”北上内蒙古的感人故事。身在上海,母亲正在饱受阿尔兹海默症的折磨,哥哥杜思瀚也刚刚得知自己身患脑瘤时日无多,影片一开始就设定了一把时间锁,加速了“找妹妹”这个延续了两代人心愿和心结的行动时效。于是,为了完成母亲一生悔恨和渴盼,同时也是直面自我、完成救赎,如今已经年迈的哥哥终于下定决心,踏上了寻找妹妹杜思珩的旅程。
"近年来国内外寻亲主题的电影佳作频出,有父母寻找孩子的《亲爱的》(2014)、《失孤》(2015)、《找到你》(2018),也有子女寻找父母的《雄狮》(2016)等,叙事主线基本都采用了公路片的类型框架,主人公都有明确坚定的目标,往往遭遇多重困难的阻挠,总能遇到好心人的相助,最终实现内心救赎。本片故事在杜思瀚的主视角中展开,回忆和现实不断交织,影片时空交叠、双线并进。主线故事采用了典型的公路片架构,靠着从母亲旧物中找到的零星线索,在上海的邓先锋同志以及导游德布的帮助下,杜思瀚找到了当年负责孤儿转运工作人员乌尼孟和,通过至今还在联系的黄宝哥和三个内蒙大哥,最终找到了妹妹。浓浓的亲情不仅弥合了时隔六十年的遗憾,历史的回声和非血缘家庭的交织更将其升华成了爱满人间。主线还着墨了杜思瀚对导游德布的诚心劝告,德布一直因为哥哥中途辍学回乡开汽车修理铺而耿耿于怀,两兄弟彼此心生罅隙,见面常常不欢而散。德布既是杜思瀚此行的联络员、向导、翻译,更是他内心遗憾情感的具象化外现,在寻亲未果的路上正是借由对德布的观察与劝导,表达自己珍惜当下的人生体悟和对妹妹手足情深的深深牵挂。
""副线则是以妹妹杜思珩的轨迹还原了当年的南方孤儿问题,他们在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关心下,分批北调内蒙古,在经受身体、地理、文化等多方面的适应后,他们被妥善收养安置以及融入牧民家庭。这条线是随着哥哥杜思瀚的找寻路线展开的,邓先锋、乌尼孟和两位老先生的回忆重现了当时自然灾害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国家孩子”计划的提出执行,黄宝哥在内的四兄弟则细致的追忆了倔强女孩从生病、紧抓小毛巾、入住萨仁娜家的生活点滴。两条叙事线相互交织,过去像记忆碎片,在每一位讲述者的温情回忆中慢慢拼贴完整,还原成温情脉脉的现实。
四次遇险
"编剧还设计了四次危机事件增加了剧本的可观赏性,通过杜思珩的四次遇险和被救,刻画人物性格,推动人物关系发展,层层递进的加强叙事逻辑。第一次半夜遇狼,额吉相救。初到萨仁娜家的杜思珩,彻夜辗转难眠,半夜爬起来走出蒙古包,盯着羊圈发呆,她看到一只狼眼冒绿光、露出獠牙撕咬啃食围栏,企图袭击羊群,危急时刻额吉推门查看,独狼应声逃跑,第一次危机得以解除。这次危机之后,额吉和哥哥为她修建了专属小旱厕,人物感情加深;第二次狼群包围,草原哥哥们相救。她因为吃不惯拒食奶豆腐,为找绣有自己名字的小毛巾(代表她的身份和记忆),任性跑走遭遇狼群,正当狼群发起攻势准备进攻之际,幸好四个哥哥赶来,驱赶了凶兽,保护了小妹妹的安全。
"第三次寻父遭遇大风暴,伊德尔阿爸相救。故事的中点,侦察兵伊德尔阿爸执行任务归来,他是家里唯一会汉语的长辈,不仅带来了城市人常吃的鸡蛋,还送给她指南针和上学骑得小白马察哈力干。阿爸带给她巨大的安全感,所以在得知阿爸又要离开去工作,她想起了自己因从事保密工作而多年未见的父亲,于是她顶着大风暴去寻找伊德尔,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风沙快要把她淹没,幸而在察哈力干的帮助下,伊德尔找到并营救了她。远离上海陌生的环境、周边听不懂的语言、吃不惯的食物都叫她无法适应周遭,伊德尔阿爸的出现融化了她心中的坚冰,联想自己的身世,她不想也不愿再次失去父亲,所以她不顾风暴也要执意寻找阿爸。这既是她对新生活接受的开始,也是人物性格的体现,为之后她执意出走埋下了伏笔。
"第四次身陷流沙,那木汗舍命相救,这是故事的高潮。因为在大哥婚礼上重逢列车上的好朋友马正元,长大了的杜思珩和朋友一起密谋,他们想要扒火车回到上海,她心中有执念,想知道为何当初母亲要哄骗自己把她(而不是哥哥)留在儿童福利院?但为了躲避牧民们的拦截,她和马正元不慎误入流沙,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之际,哥哥那木汗赶到,最后救下了两个弟妹而牺牲了自己。杜思珩因为执念,一意孤行,未告知家人的前提下,非要偷跑回上海,然而,在那木汗寻找妹妹临行前,额吉握着他的手,告诉儿子,如果女儿真的想走不要拦,体现出一种理解与大爱。也正因为哥哥那木汗的离去,羞愧难当的杜思珩决定与过去告别,与执念切割,她要代替哥哥孝顺额吉和阿爸。当然她的改名,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母亲和哥哥杜思瀚寻找她增添了现实阻碍。和《唐山大地震》中的女儿方登一样,杜思珩原本有着非常强的执念,她一直想查明真相并讨个说法,为什么是我而不是他(哥哥/弟弟)?这一道“苏菲的选择”不管对李元妮还是杜妈都是撕心裂肺、不愿触及的,她们在被迫做出选择的一瞬即开始了对女儿的赎罪。作为女儿杜思珩无法接受母亲的遗弃,更无法融入新的环境,于是在少女时期终于爆发。而她的爆发却是毁灭性的,因此在她的后半生里,她化身那木汗执念逐渐自我化解,等到亲哥哥找到她时,她已经四世同堂,可以坦然面对并欣然接受一切。
民族大爱
正因为这一段特殊历史充分体现出齐心协力、民族团结的佳话,所以这个故事已经被数次改编搬上银幕,如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2000)、电影《额吉》(2010)、纪录片《梦中的额吉》(2017)、《国家孩子》(2019)等,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完成了对这个事件的记忆书写和价值认同。本片则从细微处见真情,将社会问题转化为家庭亲情,捕捉历史洪流中的个人成长,从而有种更为深邃久远的感染力。
"" 曾养育28个孤儿的都贵玛,是《国家孩子》里的主角原型,也为本片提供了故事素材。2019年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奖章、2021年获“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内蒙古民政厅、卫生厅的干部和工作人员的细心周到体现在方方面面,从前期到上海育幼院考察孩子们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到回去开讨论大会、做准备工作、修建育幼院、购置儿童用品,再到集中托管时期对孩子们的悉心照顾和远距离求药,他们的诚挚努力、事无巨细为孩子们的新生活打下来坚实的基础。淳朴的牧民们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主动参与到照顾孩子的行列中来,大家争相领养孩子积极性和热情度都很高涨,但面对收养孩子的条件,大家还是认真遵照,要不能生养的家庭,经济条件允许,还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每个环节充分考虑到接收家庭的负担和被接受孩子的感受,杜思珩、黄宝哥、马正元作为“国家孩子”的一员,从最初的抗拒隔阂,到适应并融入当地的生活,离不开众多像萨仁娜、伊德尔、李德夫老师一样的额吉和阿爸们的悉心照料。
"其中,最令人感动,形象最为立体的还要数温柔亲切的内蒙古母亲萨仁娜,她人美心善,用十足的耐心养育了任性调皮的女儿,女儿瞒着自己、偷走家里的粮食想要回到上海,她也是充分理解和放手,让儿子那木汗不要刻意挽留。甚至,痛失儿子之后,备受打击、痛不欲生的夫妻把羊交给生产队,决定离开伤心地,她还是用博大的胸怀再次接纳了这个用儿子的命换来的女儿,如此感人的大爱真的令人感动。在影片末尾,老太太迎来百岁生日,在得知女儿生母刚刚去世的消息,她携带子孙在草原上为遥远的亲人祈福,她虔诚默念着感恩之情,感谢素昧平生的姐妹送来这么好的女儿,希望逝者安息。此时,这位长寿的、温敦的、有着超凡视野的智者,或许就是整个蒙古族宽厚大度的象征。
"我观看的那一场一直到片尾字幕走完、场灯亮起还有很多观众沉浸在感动的情绪中久久没有离开,观众中可以看到许多银发老人,眼中含泪。影片的视听语言舍弃了炫技,用很平实的手法呈现了整个故事,除了哥哥儿时的主观镜头使用了遮罩处理,模拟眨动的眼睛和模糊的记忆,其他人的回忆片段都是基本的做旧调色处理。全片大部分的蒙语台词真实再现草原文化的情境,音乐从片头悠扬婉转的萧声到中段浑厚圆润的马头琴,以及展现赛马、摔跤等场景宽广深厚的民族歌曲,还有片尾那木汗的轻声吟唱,都是恰到好处的烘托气氛。
这个用爱抵御灾难、用爱度过饥饿、用爱化解心结的现实主义影片,真正做到了从“海”上来走进 “草原”,从博大到广袤,就像影片讴歌的家国情怀、民族团结、大爱无疆一样,完成了感人的生命传递与责任交接。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电影剧照
""""""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 剧情片海的尽头是草原全集高清观看由3k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海的尽头是草原高清剧照,海的尽头是草原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3k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