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

状态: HD国语

主演: 李志舆 张瑜 林彬 茅为蕙 欧阳儒秋 

导演: 吴永刚,吴贻弓

语言: 国语

首播: 1980(中国大陆)

更新: 2024-05-26 11:08

类型: 剧情 

  • 更新:2024-05-26 11:08
  • 状态:HD国语
  • 导演:吴永刚,吴贻弓
  • 电视台:其他
  • 主演:李志舆 张瑜 林彬 茅为蕙 欧阳儒秋 
  • 地区:中国大陆
  • 语言:国语
  • 首播:1980(中国大陆)
  • 收录:4m影院
  • 时长:60分钟
  • 集数:完结
  • 类型:剧情 
  • 关联: 巴山夜雨

非凡线路

  • HD国语
  • 剧情简介

    "

    原文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释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赏析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剧情片巴山夜雨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巴山夜雨高清剧照,巴山夜雨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