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文/北岛淳子
曾在2016年4月北京国际电影节看了《ptu机动部队》,警与匪两者结合的韵律,角色与场景之间的关系和默契,大量夜戏制造出的黑色诗意,这是完全属于杜琪峰的风范,个人风格如此鲜明的香港警匪片也成为银河映像20年来的标志。
"去年刚好是银河映像20周年,杜琪峰的《暗战》(1999年)、《ptu机动部队》(2003年)、《柔道龙虎榜》(2004年)、《放·逐》(2006年)等多部银河经典作品都在北京电影节展映。而我也在当天《ptu》映后有幸见到杜琪峰导演本人亲临现场与影迷交流。他说的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不是写好剧本才去拍电影,而是一边拍一边写剧本”、“年轻人不要总是模仿别人,要有自己的想法,拍自己的电影”。交流结束后杜琪峰从侧边出口离场并向观众挥手致意,举手投足流露出来的正是他电影里的大佬风范。
虽有人说“港片已死”,可是至少还有很多经典值得反复重温,如果这个时代的艺术无法再创造出80、90年代的味道,至少还能追忆经典留下的情怀。
"不少人将《放·逐》写为《放逐》,这一个标点符号的细微差异或许是源于对作者旨意不尽相同的解读,也可能是把对影像文本的浓缩误解为对故事内容的概括。“放逐”一词是由剧情所隐射的潜在含义,而“放与逐”(放·逐)则在字面意义之上又附加了一层关系,这恰恰与影片的结构密不可分。概括地说,“放·逐”这一写法既维系着人物关系的平衡,又达到了文本结构的匀称。
今天就来推荐这部《放·逐》。
"错落之间横亘的平衡
看过杜琪峰电影的人都知道,他擅长运用空间调度场面,而这部《放·逐》更突出的则是人物关系。片中角色的设置如同精密的布局,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也始终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阿火(黄秋生)、阿波(林雪)、阿和(张家辉)、阿泰(吴镇宇)、阿猫(张耀扬)兄弟五人最开始分为三组,阿火和阿波为了执行任务去找阿和,阿泰和阿猫的介入则是为了阻止阿火对阿和下手。有人认为《放·逐》就是《枪火》的复刻,我倒认为这两部作品差距甚远。
电影的第一场枪战发生在火、和、泰三人代表的三种势力之间,以杜琪峰电影一以贯之的三方站位拉开《放·逐》的序幕。为了保持平衡的状态,三人出现了装子弹与卸子弹的动作,三把不同的手枪只有保证子弹数量完全一致才是真正的公平。
"这场枪战是注定要平息的,情同手足的五人并不存在稳定的三方对立阵营,当人物线索延伸到黑社会老大大飞(任达华)身上才产生敌对关系,而当大飞的另一个目标——蛋卷强(林家栋)现身时电影才清晰地体现了三种阵营。杜琪峰的电影里也甚少出现脆弱的二元关系,身份不同的三方才能构成稳定的形态。阿火和大飞虽然存在从属关系,大飞和蛋卷强也在后续的故事里表现出化敌为友的样子,但是这两种浮于表象的不稳定状态并不能够对火、波、和、泰、猫与大飞与蛋卷强三元对立的既定关系构成影响。从鸭涌河餐厅到黑市医生私人诊所再到最后旅馆内的三场枪战戏皆是三方同时到场,阿和的死与大飞的中枪再与蛋卷强的受伤形成互换,这一潜藏的逻辑能让人察觉到电影具有一种“约去公因数”般的理性思维。阿和的死严重程度并不高于大飞和蛋卷强两人的伤势,出于各方人数的考量,手足五人中一人的死并不表示着其他四个人的健全,创伤是在他们的精神上造成的,就如同缺了一根指头的手掌,象征着一种残疾。大飞正中要害是与他的势利相互对应的,同理,蛋卷强的轻伤也关系到他在这个三角关系中的承重力。这样的编排,再平衡不过了。
"影片中还有一位出现了两次的巡逻警(许绍雄),但两次均未进入现场,只闻枪声却不见子弹脱膛,而且每一次他都是怯弱地声称自己只是路过。这个角色的出现虽然并未改变剧情走向,也没有让主线产生多余的分支,却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安排,他用于强调敌对的三者正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置身事外的人不可能随意侵入。
两个女性角色同样在电影中起到了衬托的作用,她们依附于男性角色,也对剧情造成一定的影响,却是基于不破坏男性角色之间稳固关系而存在的。阿和的老婆和旅馆的妓女这两种身份的设立也使本片驱离酷儿电影的意识形态,让影片的情感线索更为明朗而不至于让观影者产生误读。她们同样具有调和作用,当阿和的老婆阿静抱着孩子出现在镜头里,阿火、阿和、阿泰的枪声也随即静止了。一部充斥着男性荷尔蒙的兄弟电影若是失去了女性角色的点缀,那么作者的旨意和电影的本质也就失真了。
"矛盾冲突对撞出美感
片名中的“放”与“逐”本是互为反义,却由一个标点让他们并列呈现,就像三方的相互对立同时也让他们共同依存。电影创作者免去了各种对立关系产生的相斥排异,反而让这一正一反、一凸一凹、一开一合完美契合。阿火对阿和的放与逐,大飞对仇敌的放与逐,女人的放与男人的逐,相互交织在这场血雨腥风之中。警与匪,善与恶,正与邪,友与敌,暖色与冷色,情义与利益,肆意与羁绊,光亮的室外与昏暗的室内,雪白的外墙与深色的居室,大范围对比蒙太奇的运用使影像中宛如出现一根收放自如的无形绳索,火、波、和、泰、猫、大飞、蛋卷强相互束缚但他们每一个人又如此洒脱。
"电影开场后兄弟之间针锋相对剑拔弩张转瞬又围坐在同一张桌子旁吃饭;临近结尾四个人拎着一袋金条叫嚣大飞和蛋卷强,喝酒大笑,一起挤进自动照像机里拍照,恣肆的状态与屏息的氛围互不相扰。在《放·逐》中,冲突恰到好处,矛盾相互兼容,亦有种浑然天成的交融韵律,这样的观感也与人物关系所体现的平衡相得益彰。
韵律生出灵动的幻觉
枪战戏是杜琪峰的电影不得不提也必不可少的存在。电影的平衡质感源于各种素材的组合嫁接,这部《放·逐》就做到依附形式又脱离形式制造出灵动的幻觉,也使戏中的人物场景富含流动性。错落而不突兀的走位、激昂浑厚的重音配乐、还有慢速镜头下喷发的滚烫腥红构成仇恨与情深相融的挽歌,浑浊、炙热、浓稠。枪声迅猛有力,子弹沉着精准,杜琪峰的枪战戏绝对是我看过最有韵律的枪战戏,每一场都精彩到了极致。
"《放·逐》结尾最后一场枪战完成得最为饱满,激烈的对枪、慢镜头特写、人物的情绪情感都完美融合。繁复而无从说起的宿仇,深厚又情同手足的义气,携着同仇敌忾放手一搏,即便终要沦为一死,也在这场四起的枪声里燃尽血脉,无所畏惧。易拉罐起落的特写与子弹落尽的瞬间完成一出蒙太奇。慢镜头下的枪战配合剪辑,既完整又精致。
同生共死,放逐天涯
即使是以一个女性观众的视角,电影中的兄弟情义依然让我触动很深。一头一尾用相片这一物件作呼应,火、波、和、泰、猫在阿和家照的那张相片,五个人每人手里都夹着一支雪茄的默契让我羡慕,最后那张挤满鬼脸的大头照同样令人感慨,而这两张相片也带来怅然和钝痛。抹去了语言的苍白,没有刻意的煽情,留下的最后一口气不是痛苦不是惋惜而是用一个洒脱的笑来替代。阿泰重复了两次的那句“谁碰他我就干掉谁”足以说明什么是兄弟什么是义气。
"或许阿火、阿波、阿和、阿泰、阿猫、大飞、蛋卷强的命运就该如此,如同迷途时却遇到了本来要错过的“一吨金条”那样注定。推进流畅之余,杜琪峰也均衡地支配着由剧本、人物、构图、摄影、配乐、造型构成的别致影像,他对节奏的把控和观众情绪的拿捏同样准确到位,阿和在车里“死而复生”的诡计几乎让人想拍案叫绝。
"几吨黄金都压不住一个“义”字的重量。俯拍镜头下散落的情与义,掉落其中的大头照,血泊之中无人幸免,一个女人带着孩子,一个女人拖着金条,只有她们能从这里走出去,只有男人才能书写这一出黑色消亡史。真正从容潇洒,无牵无挂,同生共死,放逐天涯。
"港片已死而枪火不灭
80年代到2000年前后的这段时间,港片盛衰兴废的过程也是银河映像所经历的时代。时代的变迁必然造成文化的殊途与意识形态的分裂,可以说杜琪峰的作品也同样在暗喻这个时代。恒定不变的三元关系衍生出近乎封闭的香港社会,三方对立隐射了这个闭合图形里内部分裂的状态,各自代表不同势利,处于相对位置,外界无法侵入更不能打破他们这种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几番自相残杀终换来共同灭亡,黄金象征着经济,被一个无关的人(妓女)全部带走。阿和的老婆是唯一与这个群体有牵连的人,她与兄弟五人的关系似乎也有所指涉大陆与香港的地位和局势。兄弟、江湖、大佬、黑帮由盛及衰的过程恰也说明了当社会的变化。杜琪峰描摹而不改写,暗线点到为止,如果政治话题是禁忌,至少还有电影可以拍。这样一想,或许应该把《三人行》再拿来看看。
"内部的矛盾、冲突从表面看起来安然无恙,这也恰恰是杜琪峰善用的以静制动的体现,《放·逐》里的街道空无一人,子弹不会穿墙,枪声也从来不会惊扰市民,他的电影里不存在无关的人。三个对角其实并非牢固得接近于死板,杜琪峰也不是为画一个等边三角形而忠于表达这种三元关系。
"通过这部片子更让我感叹于能将一个黑色的故事做到如此饱满而且充满色彩,锋利携带着温和,利落却制造出美感,枪战暴力鲜血四溅也不让人感觉到生冷和血腥,暖色调的布光渗透着舒缓的视觉效果,尤其是当你揭开层层迷雾重重线索,竟发现它还有如此工整的骨架。这是杜琪峰自成一派的风格,是他在这个被限制的时代中为自己制定的规则。这是杜琪峰自成一派的风格,是他在这个被限制的时代中制定出的新规则。
"上个年代的东西,当下永远无法复制,但即便是诞生于2006的《放·逐》也还留有港片鼎盛时期的质感。《放·逐》十年,余韵犹存;港片已死,枪火不灭。
剧情片放·逐全集高清观看由3k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放·逐高清剧照,放·逐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3k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本文系淳子电影空间站原创,已开启全网维权,禁止任何抄袭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