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你

状态: 全26集

主演: 柯佳嬿 许光汉 施柏宇 金世佳 贺灵榣 郭文颐 张毓晨 

导演: 黄天仁

语言: 汉语普通

首播: 2022(中国大陆)

更新: 2024-06-06 22:27

类型: 爱情片

9.2

西瓜影音

  • HD
  • 剧情简介

    2019年,爱情奇幻电视剧《想见你》成为年度热门电视剧。这部由黄天仁执导,柯佳嬿、许光汉、施柏宇主演的13集电视剧以男女主角的不断穿越作为叙事主线,在叙事逻辑与情感结构上打造了一个“莫比乌斯环”,剧情层层反转,带给观众解谜般的观剧体验。同时以“想见你”作为人物情感内核,李子维与黄雨萱之间双向奔赴的感情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3年后,由原班人马打造的影版《想见你》与观众见面了。

    在跨文本改编的过程中,影版《想见你》是在剧版结尾基础上的叙事延伸,同时影版保留了剧版的几个重要概念设定,尝试让“想见你”的人物动机保持始终。但也正因如此,让影版有了概念先行的弊端,在107分钟的时长内,影片以三人视角叙写穿越时间线,让影片在观影体验上更倾向于《罗拉快跑》般的紧张刺激之感,而人物之间的情感浓度被削弱了。此外,随着金世佳饰演的杨皓这一新角色的加入,原本的“凤南小队”人物关系出现了松动。整体来说,影版《想见你》遵循着“稳中求变”的改编思路,创造了新的时空逻辑,同时建构了影版的价值取向。影版不是对剧版的简单翻拍或续写,从荧屏到银幕,在内容体量缩小的过程中,《想见你》做出了一次值得探究的跨文本改编尝试。

    "

    基于互文性的人物关系改编

    法国文学理论家克里斯蒂娃提出了“互文性”的概念,“互文性是指文本与其他文本,文本及其身份、意义、主体以及社会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之关系和过程”,在这一概念中,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在文学领域,各种重写、续写、改写、仿写、致敬、引用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创作方式,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参与改编的文本的样态越来越丰富,电影与电视剧之间的互改也让文本改编具有更多可看性。“影视艺术的同一性是电影与电视剧实现转化的基础”,同为大众传播媒介,二者都以镜头语言进行叙事,同时受到市场诉求与时代审美的影响。

    "

    作为一部话题之作,剧版《想见你》拥有庞大的粉丝与受众群体,在给影版上映前便带来极大关注度的同时,也给改编带来了一定难度。“剧粉”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情感共同体,如何既能满足“剧粉”的情感需求,也能保证“非剧粉”的观影体验,成为影版《想见你》所面临的挑战。

    《想见你》是一个围绕陈韵如、黄雨萱、李子维、莫俊杰和王诠胜五个主要人物展开的故事。其中,陈韵如、李子维、莫俊杰三人是生活在1998年的台南的高中生;而黄雨萱、王诠胜是生活在2009年的台北的上班族。故事从2009年开始,黄雨萱深爱的男友因空难过世后,她无法走出思念。直到收到了一盘伍佰的录音带并通过听last dance这首歌回到了1998年,“穿越”到了与自己样貌相同的陈韵如的身体里,遇见了和男友王诠胜样貌相同的李子维。在时光回溯中,黄雨萱试图找到陈韵如在1999年小年夜被杀死的秘密,改变历史,却一次次走入历史的循环中。

    "

    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得知,2009年的王诠胜其实是穿越到未来的李子维。整个剧情的明线是黄雨萱与李子维的爱情故事,而在感情线索上还有陈韵如对李子维的喜欢、莫俊杰对陈韵如的喜欢这两条重要支线;同时剧情中隐藏了一条暗线,即通过陈韵如与王诠胜的死来探讨世俗对于个体的刻板印象与偏见。

    影版《想见你》在剧情改编的过程中保留了黄雨萱与李子维这对叙事主体并加以强化,以此奠定了整个“穿越”过程的逻辑基础:在二人活着的平行时空里,都因承受不了失去对方的痛苦而穿越时空,试图改变历史。但在陈韵如这个角色上,影版做出了较大改动。首先改编了陈韵如的情感线,莫俊杰对陈韵如和陈韵如对李子维的单向情感线被打乱。影片先是将陈韵如与莫俊杰之间由后者单向的情感给予改编为双向的情感尝试,而后莫俊杰的角色迅速被新加入的角色杨皓取代。

    "

    作为一个由影版完全原创的角色,杨皓的加入为陈韵如的情感表达提供了新的出口,但极大地弱化了莫俊杰的人物厚度,甚至使其工具化。在电视剧中,陈韵如是一个拥有多阐释维度的人物角色,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她自卑内向,曾多次产生轻生的念头。当积极乐观的黄雨萱“住”进她的身体里时,让“陈韵如”的人生变得不一样,不仅被李子维喜欢,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善意。所以当陈韵如“回归”后,她试图扮演黄雨萱,失败后想要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完美地停留在人们的印象中。

    陈韵如是一个不断在寻找自我认同的悲剧人物,而莫俊杰是整部剧中唯一一个始终认同她的个体价值的人物。也正因如此,在“穿越”的奇观概念设定下,莫俊杰作为唯一一个没有参与“穿越”的人物,却并不给人以边缘之感。但在电影中,莫俊杰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边缘性角色,杨皓成为莫比乌斯环上的关键人物。换言之,杨皓的加入“架空”了莫俊杰的人物形象,同时重塑了陈韵如的人物形象。陈韵如对李子维的单向情感被取消,随之由对黄雨萱的嫉妒之情而产生的自我质疑被削弱,“想让自己消失”的动机不复存在。于是,电影中的陈韵如的许多行为便显得动机不足,例如,“穿越”成黄雨萱之后选择隐瞒、认为自己消失了循环才能结束等。换言之,陈韵如这个角色的成长性被弱化了。

    "

    在剧中,陈韵如经过了一个“黑化”的过程。正如上文所述,当她扮演黄雨萱失败后,试图抹掉“黄雨萱”这个人物的存在,做出了一些反派性的举动。因此,黄雨萱苦心经营的追凶线索被迫中断,剧情的悬疑性也转向了内向的个体心理探索,在一放一收间观众的心理情绪被调动,剧情张力随之拉满。更重要的是,这种张力不仅来自于悬疑因素,同时包含着个体人物的内心成长线索。正所谓“可悲与可怜”是“可恨与可恶”的人物底层逻辑,透过表层与观众预期背道而驰的行为,陈韵如内心世界的缺口被放大在观众眼前,人物从而实现了饱满而立体的完整度。影版让陈韵如这个角色实现个体成长的方式是牺牲性的。

    "

    原本由黄雨萱和李子维烧掉磁带结束循环的情节被改编为,由陈韵如和王诠胜烧掉磁带结束循环。在相似的文本逻辑下将完成行动的人物进行置换。从而,影版与剧版的陈韵如形成了一种互文:剧中的陈韵如一直在寻求改变,她渴求黄雨萱一样的人生,影版选择让陈韵如做出最终的改变,并完成了本应由黄雨萱所完成的行为。这种改编充分体现了“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的互文性概念表达。也正是这种互相之间牵引缠绕的文本关系,才构成了影像转化过程中的趣味性与可看性,促使受众对电视剧文本与电影文本进行乐此不疲的踪迹考查。

    影版中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及人物关系改编是删除了谢芝齐与谢宗儒这一对兄弟形象,以及与其相关的情节线索。谢芝齐是剧中的最大反派,正是他“穿越”到了哥哥谢宗儒的身上,在1999年小年夜杀死了陈韵如。电影完全舍弃掉这条叙事线后,将整个叙事重心放在以情感纠葛为基础的“穿越”上,影片以案件推动的悬疑性被转移到强化“穿越”奇观后嵌套的时空组合中。整体说来,电影《想见你》对人物关系的借用与创新路径是较为明确的,在保留具有情感联结的人物关系的基础之上,大胆地舍弃掉原剧中重要人物并加入全新角色,既有可圈可点的匠心创作,也留有让人遗憾之处。

    "

    “穿越”设定的强奇观化

    “穿越”是整个“想见你”的核心叙事路径。“穿越”,即“时间旅行”的艺术表现手法最先出现在小说题材中,狄更斯1843年创作的小说《圣诞颂歌》最早在艺术作品中使用“穿越”的形式进行叙事。“穿越”电影则是指“以‘穿越’手段结构剧作时空、展开叙事情节,并且起到形式功能的整体架构作用的影视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穿越”是人类基于合理想象以艺术手法对物理时空的再建构,在影视作品中,“穿越”无疑是一种强奇观化的叙事手法,主角人物通过穿梭时间建构起平行时空,改变历史与当下。

    "

    《想见你》进行的是“灵魂穿越”的概念设定,在不同时空中需要有两个长相相同的人物,当穿越者a的意识进入b的身体时,b的意识以一种悬浮、内潜的方式存在,a共享b的过往记忆,b在a使用其身体的过程中以意识在场的方式共存。在原剧中,黄雨萱进行“过去式”的“穿越”,多次从2009年来到1998年,使用陈韵如的身体(陈韵如的意识在场)。李子维进行“未来式”的“穿越”,从2003年穿越到2010年,使用王诠胜的身体(王诠胜的意识死亡)。换言之,李子维和黄雨萱相爱时身体和灵魂始终是分离的。1998年李子维喜欢的是“穿越”到陈韵如身体的2019年的黄雨萱,2010年追求黄雨萱的是“穿越”到王诠胜身体的2003年的李子维——这两段感情都是以一方的记忆所承载的未来已知性开始的。

    相比于剧般“相遇”情节的莫比乌斯环设定,影版将二人的相遇进行了平实化的改编,他们的记忆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使用的都是自己的身体,整个重构了时间线索的“穿越”过程成为新的莫比乌斯环设定。原剧中除了陈韵如、李子维二人,只有反派人物谢芝齐参与了“穿越”,而影版的改编明显地强调了“穿越”的奇观化,虽然删除了谢芝齐的人物线,但陈韵如加入“穿越”小分队中,并成为解码的关键人物。

    "

    在原剧中,陈韵如始终处于同一时空下(1998—1999),经历着“陈—黄—陈—黄—陈”的意识入驻与转移,感受着不同性格下的不同人生际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更加厚重。而影片中的陈韵如“一头扎进”无限循环后,本身的人物个性被弱化了。电影在有限的时长内以三个重要人物分裂出多个平行时空,叙事视角与人物身份不断转换,叙事空间也跟随着人物在台北、台南、上海等多个城市之间转换。将影片的解谜性与反转性拉满的同时,也挤占了情感表达的叙事空间。例如,“凤南小分队”的高中生活情节、李子维以王诠胜的身份遇见黄雨萱时的相恋过程等戏份只得到了极少的保留。

    "

    影片以2014年作为初始叙事时空,并分裂出三个人物视角下的平行空间。在第一层时空即黄雨萱视角下,李子维坠楼身亡,3年后她去上海出差遇见杨皓,收到录音带(杨皓寄),“穿越”回2014年陈韵如的身体中,试图拯救李子维。在第二层时空即李子维视角下,黄雨萱坠楼身亡,他遇见王诠胜,在3年后知道可以回到过去并找到录音带,“穿越”回2014年王诠胜的身体中,试图拯救黄雨萱。第三层时空即陈韵如视角下,故事形成了一个单独的、首尾闭合的莫比乌斯环。

    2014年,陈韵如与杨皓在台南相遇,2017年在上海重逢并结婚,遭遇意外后昏迷,杨皓看到了陈韵如的日记知道了“穿越”的经过,给陈韵如听歌,陈韵如“穿越”到2014年黄雨萱的身体中,在经历李子维坠楼身亡、黄雨萱失忆后继续生活,并写日记记录下一切,直到与杨皓在上海重逢并结婚……相较于原剧,电影的时间线索更加复杂,更加烧脑,科幻性与戏剧性更强。原剧的“穿越”是由炙热的想念触发的,“只有你也想见我时,我们的相见才有意义”。影版则续写了“last dance”的含义,即“another chance”,多一次机会,拯救爱人,在延续的爱情创作母题下,“穿越”的目的性更强,影片与此同时也向科幻悬疑类型化的美学风格上靠拢。

    "

    经典符号与特殊空间建构

    结构主义叙事学将电影的时间观分为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故事时间即自然时间,“以四季的更替、日出日落和月亏月盈等为表现形式的物理时间观……跟钟表一样,提供一种严密和均匀的间隙,人类只能置事件于其中”,故事时间遵循着人们日常生活的现实时间观,是线性的、不可逆的,是一种“所指”。而叙事时间是由创作者创作出的,在影视艺术中经由蒙太奇剪辑的“能指”之间,却并非通常所理解的非线性时间。叙事时间不以常规的时间单位作为衡量标准,而是以叙事过程中的逻辑结构来衡量。在《想见你》中,由不断“穿越”所构成的叙事时间将过去、现在与将来放置在同一个叙事层面上。如同法国哲学家伯格森所说,“每一瞬间都是过去与现在的共存”。也正是影片最终破局的钥匙:改变未来就是改变过去,此刻烧掉录音带,未来便不会发生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在这样复杂的时空逻辑下,故事时间会变形、错位,人物的行为轨迹与动机也变得难以辨认。“我”和“我”面面相对的剧情时有发生。如在原剧中,拥有着全知记忆的老年李子维遇见了“穿越”到王诠胜身体中的年少时的自己,在电影中,穿越到王诠胜身体里的“全知”李子维和尚且不知道未来发生什么事的“当下”李子维相遇。当下的现时形态与未来可能分裂出的多种可能同时存在,在如上文所述的强奇观化设定之下,影片以一种戏剧创作中的“三一律”形式为剧情的转折选择了一个时空联结点:2014年7月10日晚的某建筑工地大楼。

    "

    影片提取出工地大楼作为戏剧冲突的集中发生空间场景,更便于受众对剧情即时间线索进行理解。每一次无论如何循环,四人都会集中在固定时间出现在工地大楼,此时的四人是指使用着黄雨萱身体的来自2017年的陈韵如、使用着陈韵如身体的来自2017年的黄雨萱、使用着王诠胜身体的来自2017年的李子维和2014年的李子维,注定发生的坠楼事件分裂出不同的结局,在有序的重复下衍生出不同的时空可能性,在反折交叠、看似无序的个体视角之下又建构出一种时空的有序性。

    "

    最后,作为一部由剧集改编的电影作品,影片保留了许多原剧中的经典符号,在叙事语境上构成了一种氛围上的延续,唤起受众的情感记忆。如,“凤南高中”的校服、肉包和面条的笑话、李子维车上的“摇头”摆件,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贯穿全片的last dance。细节的复刻延续了“想见你”的情感内核,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物情感浓度不够的缺陷,对于原剧受众来说,曾经的观剧记忆与感受实现了被唤醒与延续,但对于没有看过原剧的电影受众来说便缺失了功能性。同时,影片为了“穿越”情节的合理性表达,忽略了许多剧中的情感细节。例如,在原剧中陈韵如也曾假扮黄雨萱,这种“真假美猴王”的情节延续到了电影中。

    "

    但剧中的李子维可以一眼辨认出黄雨萱的“真”与“假”,但在电影中,陈韵如扮演的“当下”黄雨萱却没有被“当下”李子维和“穿越”黄雨萱识破。二人明显的性格差异让这部分情节的合理性遭到了受众的质疑。当我们比对两版文本对于经典符号的留与舍时可以发现,电影更为注重对道具的直接平移,以恰当的方式直接嵌入电影剧情中,在文本改编过程中发挥延续情感的功能。但不可否认的是,情感同样是一种具有价值性的符号,更不要说原剧中李子维与黄雨萱二人经历重重时空纠葛后依旧紧密且具有唯一性的情感联结。

    "

    整体来说,影版《想见你》在情感表达上对于原剧进行了一种逆向性的升华。剧中的每一次“穿越”是因为对爱人强烈的思念,在“想见你,只想见你,未来过去,我只想见你”的爱意下,一元化的时空界限被打破,过去、现在与将来以一种永恒轮回的时间观念展现,爱与勇气给了历史以机会,去书写更加符合个体预期的结局,这也正是人们喜爱“穿越”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原因之一。而电影以一种悲观的底色重新撰写了最终的人物情绪,在“去爱”之后,还要学会“去失去”,因为不负相遇,而愿意接受失去的结局。在“我爱你”之后,更有重量的是那句“再见”。

    爱情片想见你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想见你高清剧照,想见你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