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将

状态: 全23集

主演: 郭广平 唐沸潮 孙浩涪 

导演: 贾钢

语言:

首播: 2010(中国大陆)

更新: 2024-04-01 19:28

类型: 国产剧

  • 更新:2024-04-01 19:28
  • 状态:全23集
  • 导演:贾钢
  • 电视台:其他
  • 主演:郭广平 唐沸潮 孙浩涪 
  • 地区:中国大陆
  • 语言:
  • 首播:2010(中国大陆)
  • 收录:4m影院
  • 时长:60分钟
  • 集数:完结
  • 类型:国产剧
  • 关联: 粟裕大将
8.2

剧情简介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真相不是谦让,元帅有5条硬标准,2条没达到"毛主席给十大元帅授军衔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和《关于颁发勋章奖章工作的指示》。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

根据规定,我军将采用世界通用的军衔授予体制。在所有需要授衔的将领中,许多是红军时期资历很老的老同志,也有不少抗战时期加入的,甚至还有不少国民党起义将领等。

总之,给这些战功赫赫的将领们授衔是一项全新、系统的工作,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当时中国采取“一边倒”的政策,授衔自然也会向苏联学习。授衔工作早在1952年就开始,次年初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成立了“军衔实施委员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萧华为副主任,经过大家夜以继日的工作,初步确定授衔等级设置方案。

起初拟定的军衔有6等20级,分别是:元帅3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和兵种元帅;将官4级,上将、准上将、中将和少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和少校;尉官4级,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和少尉;军士4级,准尉、上士、中士和下士;兵2级,上等兵和列兵。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真相不是谦让,元帅有5条硬标准,2条没达到"新中国首次授衔

但是,这个授衔方案遭到苏联顾问的反对,理由是苏军中没有准上将和准尉军衔。苏联官方也反对这样设置,加上不同意中国的准将军衔,最终我方妥协了。经过三年多的细化,毛主席签署了授衔条例。

最终我国军衔等级设定为4等14级,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和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和少尉。

1955年1月,中央军委接连开会研究元帅、大将和上将的具体人选。会议由彭德怀主持,贺龙、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参会,陈毅、叶剑英因病未能出席,邓小平因临时有事也未能到场。

经过充分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决定授予毛主席大元帅军衔。然而,毛主席得知后立即不同意,他摆摆手说:“我不当那个大元帅!”毛主席拒绝当大元帅,在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高层不少人坚持要授予毛主席大元帅军衔,对此毛主席说:

你们搞评军衔,是件很大的工作,也是件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呀!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真相不是谦让,元帅有5条硬标准,2条没达到"毛主席和周总理

有了毛主席的率先垂范,很多人纷纷效仿。比如罗荣桓给毛主席的信中写道:“我参加革命时间比较短,对革命的贡献也很小,给我授元帅衔当之有愧,我恳请不要给我元帅军衔……”

授衔自然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一些将领认为组织上给自己评的军衔低了,出现了发牢骚的情况,甚至向军委领导提不出不满。毛主席听到后,有点生气,他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我们军队中有些人,打仗时连命都不要了,现在为肩上一颗星,硬要争一争、闹一闹,有什么意思?

朱老总也笑着说:“肩上少一颗豆,脸上无光嘛!同一时间当兵,谁也没有少打仗,回到家中老婆也要说哩!”

1955年9月27日下午,新中国首次授衔典礼在中南海紫光阁西边的国务院礼堂隆重举行。在这场注定载入共和国历史的授衔仪式上,授予了10人元帅军衔、10人大将军衔,55人上将军衔,175人中将军衔和800多人少将军衔。

长久以来,每当人们看到10位元帅的名单时,总会替粟裕大将感到惋惜。民间更是各种说法,说是粟裕最开始是被授予元帅军衔的,但得知后私下向毛主席推辞,先后三次谦让,最终被授予大将军衔,位列大将第一位,被称为“无冕元帅”。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真相不是谦让,元帅有5条硬标准,2条没达到"粟裕大将

持这种观点的人,还提到粟裕本人性格向来谦让,当年就请辞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的先例,结果毛主席同意了。所以毛主席感慨地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粟裕确实曾辞让华东野战军司令员,1948年5月初,党中央同意了粟裕的建议,不再分兵南下。

鉴于粟裕出色战绩,毛主席、中央军委决定将陈毅调到中原局工作,由粟裕来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毛主席据此专门找粟裕谈话,告知中央军委的决定:“粟裕同志,陈毅同志不回华野去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

对于中央军委的决定,粟裕很意外,当即向毛主席再三表示希望陈毅留在华东野战军。毛主席同意了粟裕的请求,陈毅任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并仍兼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而粟裕则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战役指挥由粟裕负责。

粟裕一生先后6次负伤,他九死一生,病逝遗体火化后头骨中还发现了碎弹片。粟裕的战功有目共睹,尤其是解放战争中堪称惊艳,在淮海战役中更是以少胜多,毛主席直接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一锅夹生饭,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的吃下去了。粟裕就是淮海战役这锅夹生饭的大厨师和美食家的代表者。”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真相不是谦让,元帅有5条硬标准,2条没达到"粟裕和陈毅

据统计,在近4年的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比较重要的134战役中歼敌3万以上有38次,其中粟裕指挥的有12次;歼敌超过5万以上有23次,其中粟裕指挥的有8次。这样的战功,放眼整个世界近代史,也是罕见的。

1961年,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访华时,毛主席对他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寥寥数语,可以看出粟裕在毛主席心目中的地位。关于粟裕三次请辞元帅这件事,跟随毛主席多年的卫士长李银桥在回忆录中多次提到,很多人也以此为证据。

还有一件事也能体现粟裕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1948年4月25日,毛主席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陈粟兵团的行动问题”是议题之一。4月29日,陈毅、粟裕抵达阜平县城南庄。

粟裕来到毛主席住处报道,毛主席一改会见党内同志从不出门迎接的习惯,他大步走出门外,跟粟裕长时间握手。毛主席大声说:“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欢迎你,粟裕同志!”还说:“十七年了啊,有十七年没有见面了吧?”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真相不是谦让,元帅有5条硬标准,2条没达到"孟良崮战役后的粟裕和陈毅

粟裕激动地回答:“是啊,十七年不见了,主席。”在会上,粟裕重点汇报了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暂不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打大歼灭战的方案。要知道毛主席决定的事情很难改变,但听了粟裕的意见后,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同意暂缓渡江南进。

粟裕秘书鞠开在著作《在跟随粟裕的日子里》中提到了李银桥的一段回忆录,李银桥说:

“中央在中南海颐年堂讨论解放军高级将领军衔问题,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参加了会议。在讨论到粟裕军衔问题时,毛泽东不仅要给粟裕授元帅衔,而且以对比的方式给了粟裕极高的评价。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啊?’”

2002年11月,鞠开陪同《共和国大将粟裕》文献电视剧剧组总编导石征先拜访了李银桥,他又跟鞠开等人介绍了粟裕谦让元帅的一些故事。但是,粟裕“三让元帅”的说法缺乏他本人的回忆录支撑,而“两让司令”在其回忆录中都有明确记载。据此,我们来看一张照片。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真相不是谦让,元帅有5条硬标准,2条没达到"关于元帅、大将名单(草拟)

上面这张照片就是前面提到的1955年1月彭德怀主持的中央军委会议的结果。当年1月16日,彭德怀、罗荣桓联名将元帅、大将、上将军衔的提名名单和意见向毛主席报告。可以明显看到,报告中提议时任军委主席和军委委员全部授予元帅军衔;大将人数提出15人和22人两个方案。

大将授衔第一种方案15人,这里面除了后来被授予大将的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外,还列了张宗逊、宋任穷、萧克、王震、周纯全5人。

大将授衔第二种方案22人,除了第一种方案15人外,还增加了许世友、刘亚楼、邓华、陈再道、杨得志、彭绍辉、王宏坤7人。

这张照片中还有几个细节,打黑“x”是毛主席的批示,打红“o” 是刘少奇的批示。红字是叶剑英的自我意见:“我诚恳请求,我最多摆在大将的军衔上。这是历史的定评。”

除了上面这些细节外,我们注意到粟裕名字排在大将的第一位,而且明确提出元帅资格必须是军委委员。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评军衔一开始,粟裕就是大将。元帅和大将的人选中央一旦决定下来,不是想让就是能让掉的。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真相不是谦让,元帅有5条硬标准,2条没达到"粟裕大将

叶剑英请求授予大将军衔,直接被拒绝;装甲兵司令许光达得知自己要被授予大将,他立即把自己跟相关同志对比,向中央提出“给我授予大将军衔高了,希望降为上将……”,也被拒绝;徐海东在解放战争时期基本在养病,也提出降军衔,周总理直接说:“考虑到你为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授你大将军衔,不高也不低,正合适。”

类似上面提出降军衔的开国将领还有很多,结果没有一位降军衔的要求被采纳。那么,粟裕究竟是为何没有被授予元帅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授衔元帅的标准。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第二章第九条:

对创建全国人民武装力量和领导全国人民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战争,立有卓越功勋的最高统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

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按照大元帅的标准,只有毛主席一人能有资格,但被他拒绝了。按照元帅的标准,详细分析后,除了战功外,还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革命根据地参与创建者;第二、红军时期,担任过军团(或军)级领导职务;第三、抗战时担任八路军师级和新四军军级、相当规模根据地一级军区领导职务;第四、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野战军方面军领导职务;第五、授衔前至少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职务。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真相不是谦让,元帅有5条硬标准,2条没达到"十大元帅

对照上面这5个标准,我们来一一对比一下,看看粟裕究竟够不够这个标准。第一条粟裕就不满足,红军时期粟裕没有成为各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符合这个标准且活到授衔的人员主要如下:

周总理、朱德、陈毅、贺龙、彭德怀、邓小平、徐向前、徐海东、郭述申、王首道、邓子恢、张爱萍、肖克、王震、陈昌浩等。

这里主要列举大家比较熟悉的人。注意,满足第一个标准并不意味着就能授予元帅,还需要满足在红军时期担任过军团(或军)级领导职务(包括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将领),符合这个标准且活到授衔的人员主要如下:

周总理、朱德、王稼祥、刘伯承、叶剑英、李富春、杨尚昆、张云逸、邓小平、罗荣桓、彭德怀、林彪、聂荣臻、徐向前、刘少奇、肖劲光、徐海东、李先念、陈昌浩等。

仅从这两个硬标准来看,粟裕都是不满足的,而这两个标准摆在第一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红军时期,粟裕最高级别是军团参谋长;抗战时期,粟裕担任新四军一师师长,没有成为军级和八路军师级。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真相不是谦让,元帅有5条硬标准,2条没达到"淮海战役期间的粟裕

粟裕真正大放异彩的是在解放战争战场,他的战功不逊色任何人。可粟裕非常谦让,他长期要求担任副职。如果再深入分析,我们发现能够参与评定元帅至少要达到三条以上的标准,这个名单如下:

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毛主席提议:“依我看呀,现在在地方工作的同志,都不评军衔好!”在这个标准下,刘少奇、周总理和邓小平则被排除在外。有人就疑问了,陈毅和邓小平一样,都挂着中央军委委员的名,已经完全专业,为何他授予元帅军衔。

建国后,陈毅担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1954年9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重新成立,人员为毛主席、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毛主席任主席,彭德怀主持中共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没有设立副主席职务。

按照军委座谈会上所确定的原则,刘少奇、周恩来、粟裕都不是军委委员,所以也就不在元帅人选之列。陈毅这时又有了一个新职务,国务院副总理。9月9日、1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就元帅军衔做最后讨论。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真相不是谦让,元帅有5条硬标准,2条没达到"周总理和陈毅

周总理当时在北戴河,两次会议都没有参加。9月11日,周总理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提议授予陈毅元帅军衔。为了表述准确,这里摘录周总理的原话:

“军衔授予,对陈毅同志现在和将来的工作均无不便之处,平时可以不穿军服(必要时穿)。苏联的布尔加宁同志原也有元帅军衔,现在他做部长会议主席的工作就不常用元帅头衔了。可以说是一个例子。”

陈毅还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代表性人物,要知道项英、叶挺、罗炳辉早已不在人世,而刘少奇早已离开军界、张云逸没有担任过正职,至于粟裕前面已经提到原因,资历浅了一些。

至此,10大元帅的名单确认,粟裕不在此列。1955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10大元帅名单。毛主席正式签发命令:“1955年10月1日实施军衔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元帅军衔。”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真相不是谦让,元帅有5条硬标准,2条没达到"粟裕和毛主席、周总理

最后插一句,在笔者心目中粟裕就是“无冕元帅”,他本人对政治没有过多的兴趣,是一名真正的职业军人,他为战争而生。一句话,“粟裕只争工作、不争职务;只争重担、不争荣誉。他身上具备了最杰出军事将领的素养!”

粟裕的高超军事指挥能力,早已被世人皆知,他指挥的一系列经典战役早已如雷贯耳,车桥大捷、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等,都些都是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

最后提一个细节故事,粟裕之子粟戎生曾提到粟裕最喜欢四样物品:枪、地图、指北针和望远镜。建国后,粟裕卧室里最多的物品就是地图,门后面挂着台湾地图。当时只要世界哪里发生的战争,粟裕就盯着那里的地图看。

此外,粟裕晚年经常盯着台湾地图看。粟戎生也说:“爸爸的卧室里,始终挂着台湾省地图,直到他去世。”粟裕多次跟子女们表示,等全国都解放了,就带着大家回湖南会同县老家看看。然而,解放后粟裕一次也没有回过老家,原因是台湾没有解放。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真相不是谦让,元帅有5条硬标准,2条没达到"晚年粟裕

1984年2月5日,戎马一生,战功赫赫的第一大将粟裕逝世,享年74岁。今天和平来之不易,谨以此文致敬粟裕大将!

国产剧粟裕大将全集高清观看由4m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粟裕大将高清剧照,粟裕大将百度云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4m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