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超级市民

超级市民 豆瓣评分:7.7

HD
  • 分类:剧情片
  • 导演:万仁
  • 地区:中国台湾
  • 年份:1985
  • 语言:汉语普通
  • 更新:2024-04-01 19:17
报错 收藏
  • 超级市民是由李志奇,苏明明,阿西主演的一部剧情片。" ▲ 点 击 上 方 绿 标 即 可 收 听 歌曲《之乎者也》的伴奏在万人体育馆响起,舞台上出现.. 更多

超级市民剧情介绍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点 击 上 方 绿 标 即 可 收 听

歌曲《之乎者也》的伴奏在万人体育馆响起,舞台上出现了两个正在演唱的罗大佑。

两个罗大佑都戴着黑色墨镜、穿着黑衣,不同的是,一个梳着干净的短发,台风沉稳,正在与台下的观众互动招手、合唱;一个留着夸张的爆炸头,摇滚十足,被投映在前者身后巨大的led屏幕上,虽经过技术翻新,仍遮不住影像本身被年代限制的低清与模糊。

“现在听听我们的青年他们在讲什么,但是要想想到底你要他们怎么做。”现场的观众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一幕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时空对话,歌词成为了交流内容。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罗大佑2018年“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巡回演唱会现场

这正是罗大佑所期待的效果。在他的2018年巡回演唱会“当年离家的年轻人”上呈现这一幕,时空横跨36年,64岁的罗大佑想用音乐,与现场的观众互相交流,与28岁时的自己相互问答。

“这年头的年轻人,比起我们那个年代会有更多的困惑。我想借着这样的年纪,和现在的年轻人、和我同时代走过来的人进行沟通。”今年5月,在接受《城市画报》时,罗大佑说,这是他在花甲之年最想去完成的事。

1

从愤怒到温暖,逐渐找到安定的锚

“这个世界还需要我这样一位老人去愤怒吗?”

早在今年1月,罗大佑在访谈类节目《十三邀》中,曾和许知远谈论起目前的状态。许知远听后当场有些怅然,他在节目中自问:“反叛的罗大佑究竟是如何变成了温暖的罗大佑。”

从罗大佑近年所做的活动与音乐来看,这样的变化似乎是有迹可循的。

2017年,罗大佑在时隔13年后发布了第8张个人专辑《家iii》,整张专辑走温情路线,不再离经叛道或严辞批判社会,转而开始关心柴米油盐、亲朋邻里,以及女儿的成长。他曾笑称,自己现在想做一个温柔的老人家。

在《家iii》的同名歌曲里,罗大佑唱道:“给我个温暖的,满怀着温暖的,不愿纷争的家庭;让兄弟姊妹怀抱父母慈祥的爱,依然成长在心灵。”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罗大佑登上《朗读者》第二季

今年6月,罗大佑又带着谢旺霖的文学作品《转山》,走上了央视《朗读者》第二季的舞台。

《转山》讲述了一个24岁的年轻人,独自一人从丽江前往拉萨沿路遇到的17段关于惊险、绝望、恐惧、感动的故事。罗大佑选取了书末年轻人即将抵达拉萨的段落。他告诉董卿:“我希望把它献给经过无数内心挣扎以后,已经上了路的年轻人。”

经过时间的沉淀,罗大佑似乎逐渐找到了安定的锚,而抛锚的人,正是女儿,正是家。

过去几年,在很多的媒体采访中,罗大佑都很坦诚,孩子的诞生给他带来了 “惊天动地”的巨大改变。

罗大佑曾有过两端轰轰烈烈的情史,一段是与张艾嘉年轻时的彼此迷恋,一段是与前妻李烈十几年的纠缠陪伴。2010年,他再婚,娶了比他小13岁的elaine。这一年,罗大佑在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还放下一言:“自己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两年后,女儿诞生。罗大佑对“家”的理解,也在发生改变。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罗大佑与女儿、妻子走在台湾宜兰的郊外

在一篇关于女儿的文章里,罗大佑曾写道:“一个人的一生会有三个家。第一个家,是父母给我们的家;第二个家,是我们自己外出去追寻的那个家;第三个家,是自己终于成立的家。”

生了女儿后,罗大佑开始脱下了自己标志性的墨镜,衣服色系逐渐从黑转白。他说:“年少成名,曾想用墨镜和黑衣来抵挡内心的恐惧,现在,终于可以正视真实的自己。”

罗大佑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他开始看清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一直要去完成未来的世界。

▲ 罗大佑“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巡回演唱会海报

作为想要完成未来世界的一部分,2017年11月起,罗大佑开启了《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巡回演出,把想给予年轻人的亲切忠告都放进歌里。每一场演出,罗大佑都会邀请当地的儿童演唱团一起表演。演出曲目也是那些筛选过“厉色”后的温情曲目——《童年》、《恋曲1980》、《光阴的故事》······

罗大佑心里很清楚,他不可能永远替时代把脉。生命不同阶段要扮演不同角色。

“假如现在的罗大佑还不甘寂寞要领导年轻人干嘛干嘛,那我就会看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

2

那么多医生里,不需要多一个罗大佑

谈起罗大佑,很多人都会冠以“时代”这一大词形容。李宗盛称他为“时代标志”,周杰伦奉他为“时代偶像”,媒体在大小报道里提及,他把音乐变成了解刨社会的手术刀,作品影响了一个时代······

罗大佑说,他是被时代选出的人。成为歌手以前,他只是一名放射科的医生。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罗大佑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

发行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时,“青年时代的先知及代言人”这个称号一夕之间便落到了他的头上。好友、台湾乐评人马世芳这般描述当时的情景:“媒体掀起了罗大佑是洪水猛兽还是时代良心的论战,在毫无心理准备的前提下,他发现自己已经置身暴风眼中心。”

那是1982年,罗大佑28岁,专辑卖出了14万张,在当时台湾音乐环境恶劣,戒严体制限制创作自由,社会青年转而在西洋摇滚乐或古典乐中寻找感动的环境下,已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在《之乎者也》专辑里,有很多经典曲目流行多年,《鹿港小镇》《恋曲1980》《童年》《之乎者也》《光阴的故事》······但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张专辑是罗大佑用父亲的钱自费录制的,制作完成后,甚至一时找不到一家唱片公司愿意发行这种和当时主流风潮——“男欢女爱、歌功颂德”相差极大的音乐。

整张专辑与社会环境的高度契合和引发的社会效益让罗大佑始料未及 ,“使命感就这样无情地冒了上来。”他陷入了“做医生还是做歌手”的纠结选择中。

罗大佑出生于一个医生世家,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护士,姐姐是药剂师,哥哥是牛津大学的心脏医学博士······全家有十几人都从医。继承家中衣钵,似乎是罗大佑从小就被冠以“理所应当”之名的事,虽然想做音乐、且年轻的心被责任和焦虑填满,但那时的他仍觉得家中期望难以辜负。

父亲说:“做音乐可以,但不能放弃做医生。”他只得暂时妥协。

一边做医生、一边做音乐。《之乎者也》之后一年,罗大佑将责任、叛逆与独立表达延续到了第二章专辑《未来的主人翁》。

“别以为我们的孩子们太小,他们什么都不懂,我听到无言的抗议在他们,悄悄的睡梦中。”专辑同名歌曲《未来的主人翁》描写现代人在喧嚣都市的恐慌,当下科学、政治、社会规范势力对未来一代的塑造与影响。

马世芳曾评价说,回头看罗大佑最初几张作品掀起的社会效益,其规模之大、延续之久,整个台湾流行音乐史上除了罗大佑,似乎还没有任何人制造过。

风险伴随着影响而来,随后几年,罗大佑的第三张专辑《家》遭遇了台湾当局的为难,他被父亲强行送去美国考医师执照······罗大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沮丧和迷茫。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年轻时的罗大佑

直到1986年,旅居美国的罗大佑应邀去香港参加一个音乐创作比赛,他发现香港正面临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件大事:1997年的回归。

他将香港回归等同于1971年台湾退出联合国,这种兴奋感再度燃起了他的创作激情,希望见证这个时代。“这个感受给我一种力量,可能会变成创作的力量,活下去的一种力量,或者说活得更好的一种力量。就这么简单。”

在香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罗大佑写出《东方之珠》。他将香港塑造成一个温柔的女性形象:用一种沉默的充满母性的力量将一切异议者缓缓化解。

歌曲发表后在香港大获成功。罗大佑意识到香港是自己寻找到的绝佳的创作土壤。“香港既是中文歌的天下,又拥有成熟的唱片工业。”最吸引他的是,在香港,英雄不问出处,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审查制度也相对自由。

他决定旅居香港,并且决心成为“歌手罗大佑”。

1987年4月,罗大佑给父亲写了一封11页的信。他在信中写道:“那么多医生里,不需要多一个罗大佑,但在音乐上,还有很多发展空间。”

后来,有很多人问过他:“当医生和当歌手的区别在哪?”

他的答案几十年来未变过:“医生是用一种无情的态度,在挽救一些有情的生命,音乐是用有情的创作,在描述这个无情的世界。”

3

有强烈历史感的音乐艺术家

罗大佑之所以成为“罗大佑”,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位歌手。

在华语乐坛,相比起其他歌手擅长与热衷用歌曲表达情爱,他的创作自始至终都在贴近时代发展的问题和社会变革的节奏。

《亚细亚的孤儿》里,他表达着台湾、乃至整个亚洲受制于西方政治力量的现实;《现象七十二变》中,流露着城市众生相的苦楚;《超级市民》里,对城市垃圾、治安赛车、市政建设的批评······

进军香港后,罗大佑更是把自己观察与对话历史、未来的包袱,扛在了肩上。

“音乐工厂”在香港设立后,办公室设在22层,他可以随时俯瞰到维多利亚港。在接受一家香港媒体采访时,他曾带记者远望窗外。“往前是九龙,九龙之后是新界,新界之后就是大陆了。”他说:“住在这里,我觉得像个掮客一样,做着一宗历史与未来之间的最大买卖。”

《皇后大道东》是罗大佑进入香港市场的第一首歌,它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回归前香港社会的人心动荡,1991年发表后很快进入top10排行榜,成为香港第一首非情歌冠军单曲。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罗大佑专辑《美丽岛》封面

2005年,罗大佑发行准备了10年的专辑《美丽岛》,再次表达内心的诸多控诉。罗大佑说,从1995年到2005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想让他记录下来,香港回归、世纪交接、“9.21”大地震、非典、伊拉克战争······于是,有了歌曲《绿色恐怖分子》、《宁静温泉》、《伴侣》······

此后,无论是在演唱会上公开剪掉自己的美国护照,积极参加“天下围攻”倒扁运动,还是在汶川地震后出现在加州赈灾晚会演唱《亚细亚的孤儿》,年岁渐长的罗大佑,所踏足迹遍布到越来越多的地方,始终没有远离政治运动和社会现实。

香港文化人马家辉评价罗大佑:“他是个有强烈历史感的音乐艺术家、创作歌手。一直以来,他对自己的作品都非常重视,而且是从一个历史角度来看待。”

4

可以遗忘我,但不要遗忘我的音乐

这几年,娱乐文化的发展和华语乐坛后生不断地涌入,大众的审美品味和选择注意力逐渐变得多元而短暂,很多人对罗大佑提出质疑——你是不是老了?过气了?还能唱多久?

前几年,他在内地开演唱会,也有媒体爆出过上座率堪忧,票房惨淡的问题。

比起很多歌手的回避,罗大佑曾在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正面回答过这一问题。

“还好。我一直觉得我是处在被遗忘的边缘状态。我把自己看得比较幕后一点,干扰少一点,比较适合观察。”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罗大佑在台湾观音山

罗大佑并不惧怕时间和发展。他一直是个活得很慢、追求品质的人。

这一点在他的音乐上表现得极为明显。从乐近40年,虽然被誉为“音乐教父”,他也仅出过8张专辑,最后的2张,创作加制作用了22年。一句五六秒的小节旋律,他会反复弄1-2个月,直到确认没有别的音可以取代它。

歌曲《童年》的创作,曾花了罗大佑整整5年的时间,原因是他想让歌词和旋律完全贴合在一起。为此,罗大佑大量看诗,余光中、洛夫、纪轩······寻找诗和歌词中不同的地方。“有几个字我觉得还是唱得不顺口,跟别的词摆在一起就觉得不对,非要把那几个字消灭不可。”

在马世芳、吴清圣看来,《童年》这首歌是罗大佑创作上的一道“分水岭”,自此,词曲胶合成为罗大佑最重要的创作课题之一,无论诉求的信息多么强烈,他都会细心让旋律和字句一体交融,让音乐成为主角。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罗大佑2018年“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巡回演唱会现场

罗大佑在音乐上的表达方式,也是典型的理科生思维,所言即所见,所说即所想,连疑窦与困惑都透着犀利的朴直,残酷就是残酷,没有任何矫饰,温暖就是温暖,不加任何遮掩。

在《光阴的故事》里,罗大佑唱道:“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

在《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里,他又写出:“如果我们生存的冰冷的世界依然难以改变,至少我还拥有你化解冰雪的容颜。”

给邓丽君写《爱的箴言》,“我将春天付给了你,将冬天留给我自己。”表达尽了情爱背后的奉献与成全。

帮刘文正写《闪亮的日子》,“你我为了理想,历尽了艰苦,我们曾经哭泣,也曾共同欢笑。”把朴素情感延展出感动情绪。

······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罗大佑2018年“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巡回演唱会现场

在6月23日举办的“当年离家的年轻人”演唱会广州站现场,很多同样上了年纪的人坐在台下,怀念着这些激昂悲壮的歌和岁月。当晚,罗大佑演唱了《恋曲1990》:“或许明日夕阳西下倦鸟已归时,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

有很多关于时间的追问,他早已在歌词里回答了。

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罗大佑被问到,“老”了的时间感和年轻时候有什么不同。

罗大佑说:“时间是很厉害又可怕的东西,时间是神。现在这一瞬(打一个响指),永远过去了哦,永远抓不回来了。”

他知道自己留不住时间,但想把他的音乐,他的话语,留在时间里。

“我希望自己属于死掉后,歌还能继续流传的人,不用记得我是谁都没关系,只要歌还在就好。”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作者-

蒋苡芯,专业的反实证主义者,业余的严肃写作者。

-主播&背景音乐-

素年锦时,十点人物志签约主播,朴素的年华,似锦的时光,用声音温暖你每个夜晚。 背景音乐:罗大佑《光阴的故事》《东方之珠》《恋曲1990》。

  • 播放列表
  • 1080
  • 量子线路
排序
  • HD国语版
  • 排序
  • HD中字
  • 剧情介绍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点 击 上 方 绿 标 即 可 收 听

    歌曲《之乎者也》的伴奏在万人体育馆响起,舞台上出现了两个正在演唱的罗大佑。

    两个罗大佑都戴着黑色墨镜、穿着黑衣,不同的是,一个梳着干净的短发,台风沉稳,正在与台下的观众互动招手、合唱;一个留着夸张的爆炸头,摇滚十足,被投映在前者身后巨大的led屏幕上,虽经过技术翻新,仍遮不住影像本身被年代限制的低清与模糊。

    “现在听听我们的青年他们在讲什么,但是要想想到底你要他们怎么做。”现场的观众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一幕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时空对话,歌词成为了交流内容。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罗大佑2018年“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巡回演唱会现场

    这正是罗大佑所期待的效果。在他的2018年巡回演唱会“当年离家的年轻人”上呈现这一幕,时空横跨36年,64岁的罗大佑想用音乐,与现场的观众互相交流,与28岁时的自己相互问答。

    “这年头的年轻人,比起我们那个年代会有更多的困惑。我想借着这样的年纪,和现在的年轻人、和我同时代走过来的人进行沟通。”今年5月,在接受《城市画报》时,罗大佑说,这是他在花甲之年最想去完成的事。

    1

    从愤怒到温暖,逐渐找到安定的锚

    “这个世界还需要我这样一位老人去愤怒吗?”

    早在今年1月,罗大佑在访谈类节目《十三邀》中,曾和许知远谈论起目前的状态。许知远听后当场有些怅然,他在节目中自问:“反叛的罗大佑究竟是如何变成了温暖的罗大佑。”

    从罗大佑近年所做的活动与音乐来看,这样的变化似乎是有迹可循的。

    2017年,罗大佑在时隔13年后发布了第8张个人专辑《家iii》,整张专辑走温情路线,不再离经叛道或严辞批判社会,转而开始关心柴米油盐、亲朋邻里,以及女儿的成长。他曾笑称,自己现在想做一个温柔的老人家。

    在《家iii》的同名歌曲里,罗大佑唱道:“给我个温暖的,满怀着温暖的,不愿纷争的家庭;让兄弟姊妹怀抱父母慈祥的爱,依然成长在心灵。”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罗大佑登上《朗读者》第二季

    今年6月,罗大佑又带着谢旺霖的文学作品《转山》,走上了央视《朗读者》第二季的舞台。

    《转山》讲述了一个24岁的年轻人,独自一人从丽江前往拉萨沿路遇到的17段关于惊险、绝望、恐惧、感动的故事。罗大佑选取了书末年轻人即将抵达拉萨的段落。他告诉董卿:“我希望把它献给经过无数内心挣扎以后,已经上了路的年轻人。”

    经过时间的沉淀,罗大佑似乎逐渐找到了安定的锚,而抛锚的人,正是女儿,正是家。

    过去几年,在很多的媒体采访中,罗大佑都很坦诚,孩子的诞生给他带来了 “惊天动地”的巨大改变。

    罗大佑曾有过两端轰轰烈烈的情史,一段是与张艾嘉年轻时的彼此迷恋,一段是与前妻李烈十几年的纠缠陪伴。2010年,他再婚,娶了比他小13岁的elaine。这一年,罗大佑在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还放下一言:“自己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两年后,女儿诞生。罗大佑对“家”的理解,也在发生改变。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罗大佑与女儿、妻子走在台湾宜兰的郊外

    在一篇关于女儿的文章里,罗大佑曾写道:“一个人的一生会有三个家。第一个家,是父母给我们的家;第二个家,是我们自己外出去追寻的那个家;第三个家,是自己终于成立的家。”

    生了女儿后,罗大佑开始脱下了自己标志性的墨镜,衣服色系逐渐从黑转白。他说:“年少成名,曾想用墨镜和黑衣来抵挡内心的恐惧,现在,终于可以正视真实的自己。”

    罗大佑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他开始看清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一直要去完成未来的世界。

    ▲ 罗大佑“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巡回演唱会海报

    作为想要完成未来世界的一部分,2017年11月起,罗大佑开启了《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巡回演出,把想给予年轻人的亲切忠告都放进歌里。每一场演出,罗大佑都会邀请当地的儿童演唱团一起表演。演出曲目也是那些筛选过“厉色”后的温情曲目——《童年》、《恋曲1980》、《光阴的故事》······

    罗大佑心里很清楚,他不可能永远替时代把脉。生命不同阶段要扮演不同角色。

    “假如现在的罗大佑还不甘寂寞要领导年轻人干嘛干嘛,那我就会看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

    2

    那么多医生里,不需要多一个罗大佑

    谈起罗大佑,很多人都会冠以“时代”这一大词形容。李宗盛称他为“时代标志”,周杰伦奉他为“时代偶像”,媒体在大小报道里提及,他把音乐变成了解刨社会的手术刀,作品影响了一个时代······

    罗大佑说,他是被时代选出的人。成为歌手以前,他只是一名放射科的医生。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罗大佑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

    发行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时,“青年时代的先知及代言人”这个称号一夕之间便落到了他的头上。好友、台湾乐评人马世芳这般描述当时的情景:“媒体掀起了罗大佑是洪水猛兽还是时代良心的论战,在毫无心理准备的前提下,他发现自己已经置身暴风眼中心。”

    那是1982年,罗大佑28岁,专辑卖出了14万张,在当时台湾音乐环境恶劣,戒严体制限制创作自由,社会青年转而在西洋摇滚乐或古典乐中寻找感动的环境下,已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在《之乎者也》专辑里,有很多经典曲目流行多年,《鹿港小镇》《恋曲1980》《童年》《之乎者也》《光阴的故事》······但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张专辑是罗大佑用父亲的钱自费录制的,制作完成后,甚至一时找不到一家唱片公司愿意发行这种和当时主流风潮——“男欢女爱、歌功颂德”相差极大的音乐。

    整张专辑与社会环境的高度契合和引发的社会效益让罗大佑始料未及 ,“使命感就这样无情地冒了上来。”他陷入了“做医生还是做歌手”的纠结选择中。

    罗大佑出生于一个医生世家,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护士,姐姐是药剂师,哥哥是牛津大学的心脏医学博士······全家有十几人都从医。继承家中衣钵,似乎是罗大佑从小就被冠以“理所应当”之名的事,虽然想做音乐、且年轻的心被责任和焦虑填满,但那时的他仍觉得家中期望难以辜负。

    父亲说:“做音乐可以,但不能放弃做医生。”他只得暂时妥协。

    一边做医生、一边做音乐。《之乎者也》之后一年,罗大佑将责任、叛逆与独立表达延续到了第二章专辑《未来的主人翁》。

    “别以为我们的孩子们太小,他们什么都不懂,我听到无言的抗议在他们,悄悄的睡梦中。”专辑同名歌曲《未来的主人翁》描写现代人在喧嚣都市的恐慌,当下科学、政治、社会规范势力对未来一代的塑造与影响。

    马世芳曾评价说,回头看罗大佑最初几张作品掀起的社会效益,其规模之大、延续之久,整个台湾流行音乐史上除了罗大佑,似乎还没有任何人制造过。

    风险伴随着影响而来,随后几年,罗大佑的第三张专辑《家》遭遇了台湾当局的为难,他被父亲强行送去美国考医师执照······罗大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沮丧和迷茫。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年轻时的罗大佑

    直到1986年,旅居美国的罗大佑应邀去香港参加一个音乐创作比赛,他发现香港正面临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件大事:1997年的回归。

    他将香港回归等同于1971年台湾退出联合国,这种兴奋感再度燃起了他的创作激情,希望见证这个时代。“这个感受给我一种力量,可能会变成创作的力量,活下去的一种力量,或者说活得更好的一种力量。就这么简单。”

    在香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罗大佑写出《东方之珠》。他将香港塑造成一个温柔的女性形象:用一种沉默的充满母性的力量将一切异议者缓缓化解。

    歌曲发表后在香港大获成功。罗大佑意识到香港是自己寻找到的绝佳的创作土壤。“香港既是中文歌的天下,又拥有成熟的唱片工业。”最吸引他的是,在香港,英雄不问出处,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审查制度也相对自由。

    他决定旅居香港,并且决心成为“歌手罗大佑”。

    1987年4月,罗大佑给父亲写了一封11页的信。他在信中写道:“那么多医生里,不需要多一个罗大佑,但在音乐上,还有很多发展空间。”

    后来,有很多人问过他:“当医生和当歌手的区别在哪?”

    他的答案几十年来未变过:“医生是用一种无情的态度,在挽救一些有情的生命,音乐是用有情的创作,在描述这个无情的世界。”

    3

    有强烈历史感的音乐艺术家

    罗大佑之所以成为“罗大佑”,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位歌手。

    在华语乐坛,相比起其他歌手擅长与热衷用歌曲表达情爱,他的创作自始至终都在贴近时代发展的问题和社会变革的节奏。

    《亚细亚的孤儿》里,他表达着台湾、乃至整个亚洲受制于西方政治力量的现实;《现象七十二变》中,流露着城市众生相的苦楚;《超级市民》里,对城市垃圾、治安赛车、市政建设的批评······

    进军香港后,罗大佑更是把自己观察与对话历史、未来的包袱,扛在了肩上。

    “音乐工厂”在香港设立后,办公室设在22层,他可以随时俯瞰到维多利亚港。在接受一家香港媒体采访时,他曾带记者远望窗外。“往前是九龙,九龙之后是新界,新界之后就是大陆了。”他说:“住在这里,我觉得像个掮客一样,做着一宗历史与未来之间的最大买卖。”

    《皇后大道东》是罗大佑进入香港市场的第一首歌,它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回归前香港社会的人心动荡,1991年发表后很快进入top10排行榜,成为香港第一首非情歌冠军单曲。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罗大佑专辑《美丽岛》封面

    2005年,罗大佑发行准备了10年的专辑《美丽岛》,再次表达内心的诸多控诉。罗大佑说,从1995年到2005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想让他记录下来,香港回归、世纪交接、“9.21”大地震、非典、伊拉克战争······于是,有了歌曲《绿色恐怖分子》、《宁静温泉》、《伴侣》······

    此后,无论是在演唱会上公开剪掉自己的美国护照,积极参加“天下围攻”倒扁运动,还是在汶川地震后出现在加州赈灾晚会演唱《亚细亚的孤儿》,年岁渐长的罗大佑,所踏足迹遍布到越来越多的地方,始终没有远离政治运动和社会现实。

    香港文化人马家辉评价罗大佑:“他是个有强烈历史感的音乐艺术家、创作歌手。一直以来,他对自己的作品都非常重视,而且是从一个历史角度来看待。”

    4

    可以遗忘我,但不要遗忘我的音乐

    这几年,娱乐文化的发展和华语乐坛后生不断地涌入,大众的审美品味和选择注意力逐渐变得多元而短暂,很多人对罗大佑提出质疑——你是不是老了?过气了?还能唱多久?

    前几年,他在内地开演唱会,也有媒体爆出过上座率堪忧,票房惨淡的问题。

    比起很多歌手的回避,罗大佑曾在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正面回答过这一问题。

    “还好。我一直觉得我是处在被遗忘的边缘状态。我把自己看得比较幕后一点,干扰少一点,比较适合观察。”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罗大佑在台湾观音山

    罗大佑并不惧怕时间和发展。他一直是个活得很慢、追求品质的人。

    这一点在他的音乐上表现得极为明显。从乐近40年,虽然被誉为“音乐教父”,他也仅出过8张专辑,最后的2张,创作加制作用了22年。一句五六秒的小节旋律,他会反复弄1-2个月,直到确认没有别的音可以取代它。

    歌曲《童年》的创作,曾花了罗大佑整整5年的时间,原因是他想让歌词和旋律完全贴合在一起。为此,罗大佑大量看诗,余光中、洛夫、纪轩······寻找诗和歌词中不同的地方。“有几个字我觉得还是唱得不顺口,跟别的词摆在一起就觉得不对,非要把那几个字消灭不可。”

    在马世芳、吴清圣看来,《童年》这首歌是罗大佑创作上的一道“分水岭”,自此,词曲胶合成为罗大佑最重要的创作课题之一,无论诉求的信息多么强烈,他都会细心让旋律和字句一体交融,让音乐成为主角。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罗大佑2018年“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巡回演唱会现场

    罗大佑在音乐上的表达方式,也是典型的理科生思维,所言即所见,所说即所想,连疑窦与困惑都透着犀利的朴直,残酷就是残酷,没有任何矫饰,温暖就是温暖,不加任何遮掩。

    在《光阴的故事》里,罗大佑唱道:“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

    在《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里,他又写出:“如果我们生存的冰冷的世界依然难以改变,至少我还拥有你化解冰雪的容颜。”

    给邓丽君写《爱的箴言》,“我将春天付给了你,将冬天留给我自己。”表达尽了情爱背后的奉献与成全。

    帮刘文正写《闪亮的日子》,“你我为了理想,历尽了艰苦,我们曾经哭泣,也曾共同欢笑。”把朴素情感延展出感动情绪。

    ······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 罗大佑2018年“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巡回演唱会现场

    在6月23日举办的“当年离家的年轻人”演唱会广州站现场,很多同样上了年纪的人坐在台下,怀念着这些激昂悲壮的歌和岁月。当晚,罗大佑演唱了《恋曲1990》:“或许明日夕阳西下倦鸟已归时,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

    有很多关于时间的追问,他早已在歌词里回答了。

    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罗大佑被问到,“老”了的时间感和年轻时候有什么不同。

    罗大佑说:“时间是很厉害又可怕的东西,时间是神。现在这一瞬(打一个响指),永远过去了哦,永远抓不回来了。”

    他知道自己留不住时间,但想把他的音乐,他的话语,留在时间里。

    “我希望自己属于死掉后,歌还能继续流传的人,不用记得我是谁都没关系,只要歌还在就好。”

    罗大佑64岁:想做个温情老人,不再愤怒"

    -作者-

    蒋苡芯,专业的反实证主义者,业余的严肃写作者。

    -主播&背景音乐-

    素年锦时,十点人物志签约主播,朴素的年华,似锦的时光,用声音温暖你每个夜晚。 背景音乐:罗大佑《光阴的故事》《东方之珠》《恋曲1990》。

    猜你喜欢
    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 7.8分 2011
    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
    约翰尼·德普,佩内洛普·克鲁兹,杰弗里·拉什,伊恩·麦柯肖恩
    团圆饭 7.7分 2014
    团圆饭
    李光洁,李健,代旭,傅晶,马苏,何泓姗,曲高位,黄爱玲,张宁江,李依玲,徐囡楠,陈卫,石燕京,李勤勤,班赞,赵雷棋
    指环王1:护戒使者 9.1分 2002
    指环王1:护戒使者
    伊利亚·伍德,西恩·奥斯汀,伊恩·麦克莱恩,维果·莫腾森,奥兰多·布鲁姆,多米尼克·莫纳汉,比利·博伊德,克里斯托弗·李,马尔顿·索克斯,梅根·爱德华兹
    遥远的诺邓 7.9分 2009
    遥远的诺邓
    颜丹晨,樊志起
    唐探1900 6.5分 2025
    唐探1900
    王宝强,刘昊然,周润发,白客,张新成,岳云鹏,约翰·库萨克,太保,王雨甜,张傲月,柯国庆,萨姆·海登·史密斯,肖恩·科恩克,暗真,魏翔,尹正,安娜,奚美娟,李诚
    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 7.9分 1992
    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
    成龙,杨紫琼,张曼玉,元华,曾江
    绝杀 8.1分 2017
    绝杀
    李智雪,陈南飞,纪雨浩
    太坏了 6.9分 2007
    太坏了
    乔纳·希尔,迈克尔·塞拉,克里斯托夫·梅兹-普莱瑟,塞斯·罗根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火影忍者 9.1分
    2父子 6.9分
    3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4太平洋战争 9分
    5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6创造101 5.9分
    7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8传奇故事 8.4分
    9天师撞邪 7.9分
    10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1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2毒魔复仇 7.1分
    13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4李卫当官2 7.2分
    15名侦探柯南 8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