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
我将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
我将不戴宝冠,不争荣宠。我将尽忠职守,生死於斯。
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上的守卫。
我是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唤醒眠者的号角,守护王国的坚盾。
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守夜人誓言《权力的游戏》
相信守夜人的誓言是整部《权力的游戏》中最震撼人心的职业守则!他们确实用自己工作态度履行了誓言。
01
今天我想和职场朋友们分享一个不一样的《权力的游戏》!
这不是一个讲剧中光环四射的主角故事。(尽管“权游”里从没有真正的主角,大家随时都能领便当)!
也不是讲风光无限的导演和编剧的伟大故事(你懂的!第8季编剧在粉丝心中俨然被推上了“垃圾”铁王座)!
这是一部讲述《权力的游戏》幕后英雄的纪录片,也是hbo官方公布的最后一部纪录片《最后的守夜人》!
影片主要讲述《权力的游戏》背后所有幕后人员的工作故事!
他们才是将《权力的游戏》真正推向“美剧铁王座”的英雄!也是《权力的游戏》剧组最默默无闻的“守夜人”!
他们辛勤的工作也许只在屏幕中呈现了一秒钟、一个镜头、甚至没有镜头!
但作为影视创作的每一个细微环节,他们都在平凡岗位上展现出职场专业精神的一丝不苟!
02
纪录片中讲述的工作人员很多,最打动我的一位幕后英雄是造雪师--德尔里德!
他的工作就是在所有导演需要的场景中营造“凛冬已至”的画面感。
说到造雪师,可能很多朋友不太了解。
这里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缔造影视作品的“隐形”职场--剧组!
包括《权力的游戏》在内的所有影视作品,都需要一个叫剧组的“临时职场”共同协作完成。
拿《权力的游戏》剧组举例:(这里简称“权游”剧组)
制片人是“权游”剧组的最早发起人之一。他负责向hbo申请拍摄的所有经费、并找到从导演、编剧、布景、道具、服装、特效、场务、运营发行等各个环节的人员,共同在一个密集周期内完成电视剧拍摄的生产进度、成本控制以及宣传发行等工作。
可以说,所有人都因某一项目(影视剧)要拍摄而临时组成。
所以,这需要每个人都有很强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价值和职业敬业精神。
想要进“权游”这种全球顶级配置的剧组,专业能力强只是基础条件,还需要良好的业内口碑和人脉关系!
按照公司岗位来排序“权游”剧组演职人员:制片人是ceo拥有最大的“生杀大权”;导演、编剧、艺术总监、演员、服装总监等负责人都是高管;而基层干部就是像造雪师德尔里德一样的各环节“小头目”!
无论是在剧组还是公司,ceo、高管们永远都是掌声和鲜花的宠儿!
像德尔里德这样的幕后工作人员的价值显得微乎其微。
就如同他布置的雪景一样,在镜头中一闪而过,只是为了营造“凛冬已至”的气氛背景,轻微到让观众都记不住雪景的模样!
03
这是我看到德尔里德工作时的最初感受。
即便让我重新翻看《权力的游戏》剧情,我也只会在演员们的演技和龙宝宝们的英姿中流连忘返。真的不会注意从第1季到第8季都一直存在的“凛冬布景”。
就如同《权力的游戏》从开始就一直在说“凛冬将至”的台词一样,所有观众都非常熟悉这句话,却并没有理解它背后的深意!
如果不是hbo播出关于幕后工作人员的纪录片,我可能在有生之年都不会对这份平凡到微尘的工作肃然起敬。
04
德尔里德在第8季的雪景布置工作有三大挑战,让我印象最深刻:
第一大挑战:场景更大更多、镜头细节要求更高。
剧组搭建了三个足球场大小的临冬城,分为城门外“长夜之站”场景、城内街道、以及旧神树场景、甚至很多外景都需要德尔里德团队精心布置雪景。
由于布景面积巨大,德尔里德团队不得不动用升降机、大型造雪机、吹风机等把人造雪吹满整个屋顶、树枝、地面、甚至街角墙壁的细微之处,都能营造出“凛冬已至”的精致画面感!
作为造雪组负责人,他一直亲力亲为与团队成员共同制造一个又一个巨大雪景。
造雪的材料很环保,都是纸和水的混合物制成。而且德尔里德本人非常注重节约成本,每次使用人造雪都最大限度做到不浪费、用完后及时回收整理好,可以二次使用!
所以,他的管理风格不仅严谨还十分小气。
你以为布置雪景工作是直接撒人造雪那么简单吗?
就拿临冬城墙的雪景布置来说,作业宽度大概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宽,德尔里德团队光用升降机和大型造雪机布置雪景就要花费好几天!
还有很重要的地面,他们都要先把地面整理成成适合人造雪洒落的理想状态后,才能开始真正的工作。
临冬城的地面泥泞、潮湿,根本不适合人造雪直接铺在上面。
所以,德尔里德团队在布置雪景之前做最多的工作就是地面清理工作。无数次地面清理、无数次铺人造雪!
甚至在“长夜之战”中每拍一个镜头,只要还有地面雪景特写,德尔里德团队就要再次清理路面,继续撒雪制造效果。
这样一份介于力工、清洁工和艺术创造的工作,如果你看不到造雪师的工作意义和价值,即使是“权游”剧组召唤你,你都坚持不到两年就得走人!
而德尔里德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这就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地面和布景的硬件条件符合铺撒人造雪后,才是德尔里德团队真正施展才华的时候。
你可以鄙视这个平凡如微尘的环节,但只要你想在这个环节做,你就必须要节约、更要精致!
第二大挑战:遇上真下雪的“噩梦”。
造雪师德尔里德不怕辛苦和泥泞、就怕真下雪!
德尔里德团队辛苦布置了几天的外景,突然因为要真下雪而必须快速把人造雪收回,以备以后布景使用。
这不仅意味着他们之前精心准备的路面雪景都被老天无情“毙”掉,更意味着他和团队要拼命与时间赛跑,最大限度整理好现场,等待真雪的降临。
这项抢救工作一直持续到深夜,他们还要把混杂真雪和人造雪的地面全部收拾好,方便骑兵进场拍摄……总之,当真雪来临时,对于德尔里德团队来说就是“噩梦”!
但他仍然坚持把工作做到无可挑剔。
第三大挑战:幕后英雄的落寞。
剧组需要去西班牙取景拍摄布兰封王的戏,导演要求君临城也要有雪景布置!
这场戏的雪景不是很多,只在墙壁和地面有轻微展现即可。
德尔里德很满意自己布置的雪景,并发照片留念,你能看出他为自己的专业感到自豪!
但当所有演职人员都围绕主角聊天时,只有德尔里德一人在默默的布景。
偶尔休息也是一副落寞的神情看着舞台中央光环加身的“主角”们。
我想他当时会有很大落差感!
同为“权游”剧组的成员,待遇却天差地别!幕后的英雄难道真的是被遗忘的守夜人吗?
但,这种遗憾的落寞只有短短几秒钟,德尔里德就很快有投入到积极工作中!
05
在“权游”这样顶级剧组中真的有职场不公平吗?
可以说“有!”因为从商业价值大小的视角排序的话,确实有三六九等!
想要改变这个视角的“不公平”,你要么勇敢成为导演、编剧或主要演员,站在“吸金”的最前沿!
但,也可以说没有!因为,你是从职业幸福感视角去解读工作!
特别像在影视行业,很多人都是因为“热爱”才从事这份工作!
所以,你不会过分去关注工资或待遇等眼前得失!
只有在更强大的剧组,参与更优秀的作品,你的身价才会水涨船高。
这就是德尔里德在平凡工作中坚持做下去的原动力。
事实证明,同样是一位平凡的造雪师,在十三线剧组的造雪师和在“权游”剧组中的造雪师,无论是在业内口碑还是专业价值方面都是天差地别!
德尔里德当之无愧是造雪师行业里的“巅峰”了!
他很自豪的说:他造的雪也是得过艾美奖的!(虽然未被考证,但《权力的游戏》屡获艾美奖却是不争事实!)
从此,他的职业生涯会一直与《权力的游戏》的品牌效应和艾美奖的殊荣永久捆绑。虽然他本
他在造雪师行业内是当之无愧的“”!但他依然是一位幕后英雄、一位守夜人!
在纪录片中,德尔里德谈起他的身世:他是孤儿院长大,他比任何人都懂得机会来自不易的可贵!
我想,这才是德尔里德能够留在“权游”剧组的原因吧。
06
德尔里德从好莱坞默默无闻的造雪师,成长为顶配美剧“权游”剧组的造雪组负责人【职入龙门】认为有以下3点职业经验值得朋友们反思和借鉴!
1、永远打造“稀缺”专业价值!
造雪师的工作看似门槛低,但却因为有大量前期“洗地”工作,而过滤掉很多还来不及学习“真本事”的人!
同时,越是大导演对于雪景的镜头要求就会越苛刻,这种制造美轮美奂景观的艺术能力,也是行业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所以,无论是影视圈里做大型雪景的优良专业性、还是严谨的工作风格都让德尔里德成展现出“稀缺”专业价值!
2、了解老板需求的员工永远吃香。
他的工作作风是很受雇主和老板喜欢的!德尔里德处处为老板省钱!人造雪不愿意多浪费一分,能再次利用的绝不浪费!连工资都不多开一分一毫给下属!
当然,你会觉得这样的职场人设是“老板忠犬”。
但不可否认,他确实非常了解领导和雇主的用人心理和精湛的雪景塑造功力,连续8年都稳坐“权游”剧组造雪组组长位置!
3、不能光埋头苦干、积攒更好人脉才是职场胜出关键!
德尔里德能够一直在“权游”剧组,可不是仅靠老实、小气!他不仅靠替雇主省钱获得领导好感、更会积极与领导和平行环节同事处好关系!
相信在“权游”剧组,他经营人脉的能力人和他布置雪景一样娴熟!
在影视圈人脉就代表机会,这是德尔里德从默默无闻到在顶级剧组工作感悟最深刻的职场经验!
工作中,像德尔里德这样的“守夜人”还有很多。
他们不是生而平凡,而是在看似不重要的岗位上韬光养晦,等待厚积薄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