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
非凡线路
哔哩哔哩
剧情简介
带有幻灭式美感的e小调埃尔加大协,是杜普蕾思想凝结的泪珠,聆乐者的心时而会被她的琴音打湿继而揉成碎片。乐曲的最后一页写着三个字母:“rip”,意思是:愿灵安眠。而这竟也是杜普蕾的宿命之曲。无数的演奏版本,几乎没有一个版本可以媲美杜普蕾充满自由的想象、深刻的沉思与惆怅的情怀。如果说,卡萨尔斯录音版本给人一种深邃、质朴感的话,总难免透点儿陈腐之气。罗斯特洛波维奇的弦音沉郁、深刻,却过于练达。马友友演奏版本,优美而抒情,却又贵族气过重。只有杜普蕾用最原生态的灵魂在演绎,浑然天成、毫无雕饰。就像巴伦博伊姆描述的:她我见过的人中最真实的人儿,她身上有法国人称作“la force de la nature”的大自然的力量。
杜普蕾问:如果我再也不能拉琴,你还爱我么?巴伦博伊姆答:不会拉琴,那就不是你杜普蕾了……这话,简单却意味深长。杜普蕾真正的演奏生涯,其实只有短短十年年,然而她几乎是用尽生命在演奏。她展示的,不是音乐,而是超乎音乐之上的纯粹、绚丽、唯美的灵魂。灵性即道性,亦即佛性,美尤其是精神层面的美,一定是灵性之美。她的肉身、魂魄,早已化作美妙音符,超越飘忽的尘世,远离滔滔世海,穿越悲伤的河流,抵达天堂。
如果说她的“埃尔加”诠释的是悲怆,是对失去美的追怀以及对昨日世界的挽歌,那么她的“巴赫”,则重新定位了音乐所该切入这个当今世界的精神气质。她期待演奏知识分子精神备忘录高度的、其第六感的《出埃及记》,则成为她跟病魔抗争的最后力量。有人说切利比达奇的“第六感”是通向禅的最终神秘与空无,杜普蕾的“第六感”则是通向无可遏止的预兆和死亡美的绝唱。出埃及记【诗119:105】: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杜普蕾就是那奋不顾身趋光之人。
人生的本质就是一场穿越。穿越内心的黑暗、抵达内心的光明。当一个人的穿越方式、方向都与众不同时,其经历的黑暗也必定更漫长更深邃。梵高如此,海子如此,梭罗如此。这黑暗的深度,又决定了光明的亮度。杜普蕾也是如此。她的生命虽短暂却注定是一场璀璨的盛宴。无论是巴赫无伴奏组曲、亨德尔、勃拉姆斯,还是德彪西的奏鸣曲、法雅的西班牙曲等,均已完美地结合了真实的热情与无邪的崇敬,从物质层面升华到灵性层面。
傅聪说,du pré是上帝派来安抚人类不安灵魂的天使。她是集上帝的恩宠和撒旦的苦难于一身的绝无仅有的被神选中的人。然而她短暂的一生,恰如她指下凄美悲怆的乐章,不禁让我想起了曹雪芹的那首《唐多令·柳絮》:“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或许,人活着只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燃烧,一种是腐烂。杜普蕾就是燃烧着的那把最旺的火。然而她又是“世上最孤独的鲸”,脆弱、绝望、任性、愤怒、寂寞,有着几乎无人可以触及的灵魂深处的千疮百孔与华丽的沧桑。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恰如匈牙利大提琴家斯塔克所言:象她这样把所有爱恨情仇等感情都投入到大提琴里去演奏,人恐怕根本就活不长久。果然于四十二岁那年,杜普蕾在伦敦与世长辞。她的天籁琴音终究被上帝收回,也是对她极为残酷的对美的悲伤告别。据说为了纪念杜普蕾,悲痛欲绝的祖宾·梅塔后来再也没有指挥这部“千古绝唱”,就像梅塔的感叹:杜普蕾就像彗星瞬间划过天空,带着惊人的炽热,一切太匆匆,却照亮我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