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安特和戴克的星期六外卖之夜

安特和戴克的星期六外卖之夜 豆瓣评分:0

更新至2016-08-31期
  • 分类:综艺
  • 导演:内详
  • 地区:英国
  • 年份:2021
  • 语言:
  • 更新:2022-05-15 11:25
报错 收藏
  • 安特和戴克的星期六外卖之夜是由安特,戴克,未知主演的一部综艺。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到《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文博.. 更多

安特和戴克的星期六外卖之夜剧情介绍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到《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文博类节目在持续探索新的表达、新的呈现方式。以一档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刷屏的河南卫视在5月底也“上新”了一档新的文博类节目——《隐秘的细节》。

节目总导演、总撰稿关正文介绍说,《隐秘的细节》从脚本撰写到制作完成超过了两年时间,邀请嘉宾除了知名史学家外,还有哲学家与历史地理学家等。澎湃新闻近日就《隐秘的细节》及文博类节目的新表达等问题专访了关正文。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隐秘的细节》海报

“发现那种我们可以称之为无形之手的东西”

《隐秘的细节》第一季共十集,全部聚焦于中国的殷商时期,展现了祖先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从迁徙时代进入定居时代、从城邦时代进入王朝时代的过程。

《隐秘的细节》现在已经播出三集,第一集中引出了关于历史的大命题——我们如何看待历史?如何看待历史中那些“未发之覆”?重文治的古代中国怎样看待“义”与“利”,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见的又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嘉宾们都给出了很多精彩的回答,构成了这档综艺中提纲挈领的漂亮文案:

哲学家、商业评论家吴伯凡指出:“我们看历史的时候,有时候需要把镜头往后拿。让特写镜头变成远景镜头,在这个远景里头,甚至在远景之后的那些镜头里,发现那种我们可以称之为无形之手的东西。正是这些无形之手的动作,构成了我们可能要真正关注的隐秘的细节。”

《隐秘的细节》总策划关正文说:“如果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首先要遗憾地看到,在历史上只有君王才有能力打造镜子,也只有君王才有资格照镜子。在君王的镜子中,你是看不到曾经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亿兆斯民的,你能从历史中借鉴的社会认知和个人成长经验就是有限的。”

从这些大的命题,我们可以管窥《隐秘的细节》所关注的问题,如关正文采访中谈到的:“破除了谈论古代史中总是浮于表面的王朝更迭与帝王个人恩怨、以及总被提及的以王治兴衰和道德立场为主的传统叙事,借鉴当代人类史研究的方法,从大量的古代遗址、出土文物、经典古籍中,重新梳理祖先创造文明及其演进过程,并回应历史研究中的诸多问题。”

《隐秘的细节》还试图更新大众对于历史的一些“成见”,如节目中,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说,有些当时的人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对当时的人来说不称得上的是隐秘,所以历史学家就不会记载下来。但是这些内容恰是后代理解当时的重要关窍;还比如“以前对于文明的解释是,有了文字才是文明。这一点我们现在认为不一定,很多古代发达的文明到现在没有找到文字,但是不代表它们不够重要、不够璀璨。”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没有发现文字、但是却很重要的遗址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没有发现文字、但是却很重要的遗址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关正文谈甲骨文发现以后,考古及历史构建的不同走向

从殷商时期讲起:回答“何以中国”的问题

关于为什么用一季十集的节目体量去关注殷商这一个时代,关正文对澎湃新闻说:“此前综合的历史叙事,大多数是从秦或者周开始讲起。我们关注殷商不是说我们有什么格外的野心,我们只是希望弥补以前相对弱的部分。我们对殷商的认知只有安阳那边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的文物,但是关于殷商的历史叙事,基本上给公众留下的是阴暗、血腥的印象。这么辉煌的文物和阴暗血腥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就特别影响这些出土文物的价值展现。殷商在我们看来是回答'何以中国'的问题,我们中国如何形成中国?殷商时期发挥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我们从新石器时代走到青铜时代是在殷商,我们社会最初的阶级形成是在殷商,王室形成是在殷商,诸侯分封制度也是在殷商产生,包括非常发达的贸易、人类进入定居时代之始,都是在殷商的早中期实现,所以这个时代就特别重要。”关正文说。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为殷商“正名”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为殷商“正名”

《隐秘的细节》第一集中,呈现的就是早期中原地区的聚落形态,关正文在采访中谈道:我们首先需要关注当时在中原最大的聚落为什么总是会搬来搬去,而且为什么会有“八百诸侯”这样的词汇,我们需要回应早期的文明程度、聚落的大小等问题。“我们的文明在那个时代是满天繁星的时代,是在这片大地上散布着无数文明体的文明,虽然我们的祖先从一万年前就开始驯化水稻,开始驯化猪,农耕时代已经开始出现,但是文明程度无法支撑一个部落长期在一个地方定居,殷时常搬家就说明了问题。”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早期聚落形态模拟

落到有文字记载的盘庚迁殷,节目的第二期正式开始。围绕“盘庚之前,殷商为什么六次迁都”,一步步打开当时的生活图景,从筛查水文、地理等自然条件开始,推及生产和社会组织能力,指出生产能力决定着生活方式,只有青铜工具的制造和普及才能解放生产力。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隐秘的细节》中对早期聚落形态的描述

循着青铜器考古发现的草灰蛇线,人类青铜文明交流的南北两条路线一寸寸显露出来。节目持续追踪,向观众展示了先祖们学习车辆制造和马匹驯化技能的进程,串联起陶寺文化、二里头、三星堆这一颗颗考古明珠,最终,掀开了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东亚大陆的中原文明之间交流的绚丽画卷。正是这些文明成果不断地汇聚融合、创造升级和走向成熟,才促成中原数千部落逐步进入永久定居的城邦时代。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节目中提出的关于青铜文物背后隐含的问题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节目中提出的关于青铜文物背后隐含的问题

《隐秘的细节》第三期接续盘庚迁殷之后的历史,讲述城邦时代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满天星斗,讲述连接城邦的道路网的兴建,以及不断延伸的道路所带来的交易、买卖和商业的繁荣。

节目一开始,节目嘉宾吴伯凡就以一番文明史就是人类生存三大基础——物质、能量、信息——的进步史的宏论揭示历史演进规律。节目依据考古发掘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指出盘庚迁殷时,殷商王朝用三百年迁都圈画出的势力范围,只有大半个河南省的大小,这是与当时的生产能力和部落社会的综合能力相匹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中国祖先文明版图的窄小,实际上,与殷商这个中原老大同期,整个东亚大陆还同时活跃着灿若繁星的其他中华文明部落。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殷商多次迁都,在中原大地上画了一个“圈”

为了揭示自由贸易带给殷商和平崛起,《隐秘的细节》引述了《荀子》的《王制》的记载,描绘了一派各地商品实现远距离贸易后的繁荣景象:大陆北方的马匹和狗饲养在了中原,南方的珍奇鸟兽、皮毛染料也成了中原的财富,东部沿海的龟甲、鱼鲜和海盐,西部的皮革、毛织品,都成了中原民众的消费品。贸易带来了宠大而普遍的社会分工,使得农民不必再去当木匠,工匠和商人也可以专事其业而不用下地种粮。

接着节目立即将镜头转向出土文物,从不同区域出现的陶器、青铜器器型的统一,甚至连选用的陶泥和大小都是一致的,郑州二里岗的几个骨器作坊中发现有些单个作坊只做半成品,可见在商朝就已经出现划分细致的多级加工市场。以此佐证贸易带来的生产力的空前释放。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隐秘的细节》描绘的殷商时期的贸易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商朝已经出现划分细致的多级加工市场

手握先进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和制陶技术,靠着中原最肥沃、最安全的土地出产的粮食资源,殷商王朝实现了永久定都,并影响了其他部落大规模实现定居。随着大批城邦的相继建立,城邑之间的通商与交往需要推生的道路车马,四通八达的道路变成了人类最早的互联网,让殷商部落的先进技术和商品四处扩散,远走他乡,形成“市井”,“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最终激活整个大陆的创新活力,使得中原成为中华文明的原点和中心。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商朝的“市井”

关正文介绍,在即将播出的第四集中,还将回应如下的问题:中国从何时起开始分封诸侯——当时的各个城邦都是不同部落用自己的历史营造的独立经济体;众多经济体,从何时起开启了用战争兼并城邦的发展模式;中原王室从何时开启了最早的税收:分封是宗族财产的分割。分封加上了朝贡,就是下属公司需要上缴利润的经济关系创新了。殷商王位为什么从兄终弟及变成了父子相传?这是在确保核心家庭永远享有天下最大份额的蛋糕。

《隐秘的细节》:我们应该让文物去讲述什么?

回到对于文博类节目的创新表达的问题,《隐秘的细节》不同于之前的文博类节目,其官方介绍是“知识考古节目”,节目中用了大量的地图和史料信息去还原古代的地理图景,同时几乎用三维动画和学者的讲述贯穿全部节目。因为三维动画制作的人物和景观较为生硬,也被观众们笑称“五毛特效”。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隐秘的细节》节目呈现

优酷人文资深总监王立明介绍:“最早的策划创意中,我们想用一种最新的高清文物的扫描技术,对文物实体进行扫描,准备用这种方式放大文物当中的细节,通过这些细节去还原历史,这是最早的创意。现在这个节目是至少迭代了三次之后的版本,我们后来对文物实体细节放大延展到现在,关注典籍文字、山川地理、生产生活气候交通等。”

而在之前的几乎所有文博类节目中,一个必然使用的手法就是慢镜头一点点呈现文物实体精微的细节,《隐秘的细节》从“彼细节”过渡到“此细节”,其实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调整,这也指向不同的受众——如果你单纯喜欢欣赏文物的沉静美好,在这个几乎全由三维动画构建的节目中将一无所获;而如果你希望获得一种更宏大的视角和关注,并在意历史的全景和真实,则或许会喜欢《隐秘的细节》的讲述。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文物”在《隐秘的细节》中被做成动画

在回答澎湃新闻的“《隐秘的细节》希望有怎样的创新表达”这个问题时,关正文说:“其实《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些,我观察了以后发现,此前的文博类节目更多的是从收藏的意义在讲。如果我要做文博类的,首先,我要看到出土文物的存在并不仅仅为了提供一个或者塑造一个收藏市场,提供一个收藏价值,它很了不起,但是更重要的是它对我们讲述历史提供了证据。”

“我希望让这些文物去说话,去讲述历史。所以我们到最后确定的,从这些物质文明的演进,如何塑造了我们中华大地上文明进程,如何因为这些物质上的证据,比如说生产工具上的证据,能够推演出来当时社会的生产能力,推演出来当时的经济规模,和因为这个规模生成的经济现象、经济制度,又如何进一步影响到了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形成,如何影响到了王朝体制。反过来,我们从历史中学习和感知的东西,应该跟我们的视角相当的,我们今天关注的东西,比如我们今天的社会,我们的创新,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国际关系,这些东西才是跟我们今天的生存直接相关的,这个就是社会认知和我们学习历史的正确的出发点。”关正文说。

而关于节目中的大量的三维特效和地理图景还原,关正文答道:“我们中国过去学习历史有一个传统,左图右史,左手拿着地图右手拿史书这样才能读懂,谁在哪儿发生什么战争才能知道,包括殷商时代,他们为什么忽视平原而更多向东南发展,所以我们用地图遥感数据生成的地形图搭建起古代的地形,让大家可以直观看到山形水势。”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三维构建历史场景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丁晓

  • 播放列表
  • 腾讯视频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排序
  • 第2016-08-31期
  • 第2016-08-17期
  • 第2016-08-10期
  • 第2016-08-03期
  • 第2016-07-27期
  • 第2016-07-20期
  • 第2016-07-13期
  • 剧情介绍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到《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文博类节目在持续探索新的表达、新的呈现方式。以一档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刷屏的河南卫视在5月底也“上新”了一档新的文博类节目——《隐秘的细节》。

    节目总导演、总撰稿关正文介绍说,《隐秘的细节》从脚本撰写到制作完成超过了两年时间,邀请嘉宾除了知名史学家外,还有哲学家与历史地理学家等。澎湃新闻近日就《隐秘的细节》及文博类节目的新表达等问题专访了关正文。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隐秘的细节》海报

    “发现那种我们可以称之为无形之手的东西”

    《隐秘的细节》第一季共十集,全部聚焦于中国的殷商时期,展现了祖先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从迁徙时代进入定居时代、从城邦时代进入王朝时代的过程。

    《隐秘的细节》现在已经播出三集,第一集中引出了关于历史的大命题——我们如何看待历史?如何看待历史中那些“未发之覆”?重文治的古代中国怎样看待“义”与“利”,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见的又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嘉宾们都给出了很多精彩的回答,构成了这档综艺中提纲挈领的漂亮文案:

    哲学家、商业评论家吴伯凡指出:“我们看历史的时候,有时候需要把镜头往后拿。让特写镜头变成远景镜头,在这个远景里头,甚至在远景之后的那些镜头里,发现那种我们可以称之为无形之手的东西。正是这些无形之手的动作,构成了我们可能要真正关注的隐秘的细节。”

    《隐秘的细节》总策划关正文说:“如果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首先要遗憾地看到,在历史上只有君王才有能力打造镜子,也只有君王才有资格照镜子。在君王的镜子中,你是看不到曾经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亿兆斯民的,你能从历史中借鉴的社会认知和个人成长经验就是有限的。”

    从这些大的命题,我们可以管窥《隐秘的细节》所关注的问题,如关正文采访中谈到的:“破除了谈论古代史中总是浮于表面的王朝更迭与帝王个人恩怨、以及总被提及的以王治兴衰和道德立场为主的传统叙事,借鉴当代人类史研究的方法,从大量的古代遗址、出土文物、经典古籍中,重新梳理祖先创造文明及其演进过程,并回应历史研究中的诸多问题。”

    《隐秘的细节》还试图更新大众对于历史的一些“成见”,如节目中,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说,有些当时的人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对当时的人来说不称得上的是隐秘,所以历史学家就不会记载下来。但是这些内容恰是后代理解当时的重要关窍;还比如“以前对于文明的解释是,有了文字才是文明。这一点我们现在认为不一定,很多古代发达的文明到现在没有找到文字,但是不代表它们不够重要、不够璀璨。”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没有发现文字、但是却很重要的遗址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没有发现文字、但是却很重要的遗址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关正文谈甲骨文发现以后,考古及历史构建的不同走向

    从殷商时期讲起:回答“何以中国”的问题

    关于为什么用一季十集的节目体量去关注殷商这一个时代,关正文对澎湃新闻说:“此前综合的历史叙事,大多数是从秦或者周开始讲起。我们关注殷商不是说我们有什么格外的野心,我们只是希望弥补以前相对弱的部分。我们对殷商的认知只有安阳那边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的文物,但是关于殷商的历史叙事,基本上给公众留下的是阴暗、血腥的印象。这么辉煌的文物和阴暗血腥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就特别影响这些出土文物的价值展现。殷商在我们看来是回答'何以中国'的问题,我们中国如何形成中国?殷商时期发挥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我们从新石器时代走到青铜时代是在殷商,我们社会最初的阶级形成是在殷商,王室形成是在殷商,诸侯分封制度也是在殷商产生,包括非常发达的贸易、人类进入定居时代之始,都是在殷商的早中期实现,所以这个时代就特别重要。”关正文说。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为殷商“正名”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为殷商“正名”

    《隐秘的细节》第一集中,呈现的就是早期中原地区的聚落形态,关正文在采访中谈道:我们首先需要关注当时在中原最大的聚落为什么总是会搬来搬去,而且为什么会有“八百诸侯”这样的词汇,我们需要回应早期的文明程度、聚落的大小等问题。“我们的文明在那个时代是满天繁星的时代,是在这片大地上散布着无数文明体的文明,虽然我们的祖先从一万年前就开始驯化水稻,开始驯化猪,农耕时代已经开始出现,但是文明程度无法支撑一个部落长期在一个地方定居,殷时常搬家就说明了问题。”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早期聚落形态模拟

    落到有文字记载的盘庚迁殷,节目的第二期正式开始。围绕“盘庚之前,殷商为什么六次迁都”,一步步打开当时的生活图景,从筛查水文、地理等自然条件开始,推及生产和社会组织能力,指出生产能力决定着生活方式,只有青铜工具的制造和普及才能解放生产力。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隐秘的细节》中对早期聚落形态的描述

    循着青铜器考古发现的草灰蛇线,人类青铜文明交流的南北两条路线一寸寸显露出来。节目持续追踪,向观众展示了先祖们学习车辆制造和马匹驯化技能的进程,串联起陶寺文化、二里头、三星堆这一颗颗考古明珠,最终,掀开了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东亚大陆的中原文明之间交流的绚丽画卷。正是这些文明成果不断地汇聚融合、创造升级和走向成熟,才促成中原数千部落逐步进入永久定居的城邦时代。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节目中提出的关于青铜文物背后隐含的问题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节目中提出的关于青铜文物背后隐含的问题

    《隐秘的细节》第三期接续盘庚迁殷之后的历史,讲述城邦时代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满天星斗,讲述连接城邦的道路网的兴建,以及不断延伸的道路所带来的交易、买卖和商业的繁荣。

    节目一开始,节目嘉宾吴伯凡就以一番文明史就是人类生存三大基础——物质、能量、信息——的进步史的宏论揭示历史演进规律。节目依据考古发掘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指出盘庚迁殷时,殷商王朝用三百年迁都圈画出的势力范围,只有大半个河南省的大小,这是与当时的生产能力和部落社会的综合能力相匹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中国祖先文明版图的窄小,实际上,与殷商这个中原老大同期,整个东亚大陆还同时活跃着灿若繁星的其他中华文明部落。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殷商多次迁都,在中原大地上画了一个“圈”

    为了揭示自由贸易带给殷商和平崛起,《隐秘的细节》引述了《荀子》的《王制》的记载,描绘了一派各地商品实现远距离贸易后的繁荣景象:大陆北方的马匹和狗饲养在了中原,南方的珍奇鸟兽、皮毛染料也成了中原的财富,东部沿海的龟甲、鱼鲜和海盐,西部的皮革、毛织品,都成了中原民众的消费品。贸易带来了宠大而普遍的社会分工,使得农民不必再去当木匠,工匠和商人也可以专事其业而不用下地种粮。

    接着节目立即将镜头转向出土文物,从不同区域出现的陶器、青铜器器型的统一,甚至连选用的陶泥和大小都是一致的,郑州二里岗的几个骨器作坊中发现有些单个作坊只做半成品,可见在商朝就已经出现划分细致的多级加工市场。以此佐证贸易带来的生产力的空前释放。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隐秘的细节》描绘的殷商时期的贸易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商朝已经出现划分细致的多级加工市场

    手握先进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和制陶技术,靠着中原最肥沃、最安全的土地出产的粮食资源,殷商王朝实现了永久定都,并影响了其他部落大规模实现定居。随着大批城邦的相继建立,城邑之间的通商与交往需要推生的道路车马,四通八达的道路变成了人类最早的互联网,让殷商部落的先进技术和商品四处扩散,远走他乡,形成“市井”,“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最终激活整个大陆的创新活力,使得中原成为中华文明的原点和中心。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商朝的“市井”

    关正文介绍,在即将播出的第四集中,还将回应如下的问题:中国从何时起开始分封诸侯——当时的各个城邦都是不同部落用自己的历史营造的独立经济体;众多经济体,从何时起开启了用战争兼并城邦的发展模式;中原王室从何时开启了最早的税收:分封是宗族财产的分割。分封加上了朝贡,就是下属公司需要上缴利润的经济关系创新了。殷商王位为什么从兄终弟及变成了父子相传?这是在确保核心家庭永远享有天下最大份额的蛋糕。

    《隐秘的细节》:我们应该让文物去讲述什么?

    回到对于文博类节目的创新表达的问题,《隐秘的细节》不同于之前的文博类节目,其官方介绍是“知识考古节目”,节目中用了大量的地图和史料信息去还原古代的地理图景,同时几乎用三维动画和学者的讲述贯穿全部节目。因为三维动画制作的人物和景观较为生硬,也被观众们笑称“五毛特效”。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隐秘的细节》节目呈现

    优酷人文资深总监王立明介绍:“最早的策划创意中,我们想用一种最新的高清文物的扫描技术,对文物实体进行扫描,准备用这种方式放大文物当中的细节,通过这些细节去还原历史,这是最早的创意。现在这个节目是至少迭代了三次之后的版本,我们后来对文物实体细节放大延展到现在,关注典籍文字、山川地理、生产生活气候交通等。”

    而在之前的几乎所有文博类节目中,一个必然使用的手法就是慢镜头一点点呈现文物实体精微的细节,《隐秘的细节》从“彼细节”过渡到“此细节”,其实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调整,这也指向不同的受众——如果你单纯喜欢欣赏文物的沉静美好,在这个几乎全由三维动画构建的节目中将一无所获;而如果你希望获得一种更宏大的视角和关注,并在意历史的全景和真实,则或许会喜欢《隐秘的细节》的讲述。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文物”在《隐秘的细节》中被做成动画

    在回答澎湃新闻的“《隐秘的细节》希望有怎样的创新表达”这个问题时,关正文说:“其实《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些,我观察了以后发现,此前的文博类节目更多的是从收藏的意义在讲。如果我要做文博类的,首先,我要看到出土文物的存在并不仅仅为了提供一个或者塑造一个收藏市场,提供一个收藏价值,它很了不起,但是更重要的是它对我们讲述历史提供了证据。”

    “我希望让这些文物去说话,去讲述历史。所以我们到最后确定的,从这些物质文明的演进,如何塑造了我们中华大地上文明进程,如何因为这些物质上的证据,比如说生产工具上的证据,能够推演出来当时社会的生产能力,推演出来当时的经济规模,和因为这个规模生成的经济现象、经济制度,又如何进一步影响到了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形成,如何影响到了王朝体制。反过来,我们从历史中学习和感知的东西,应该跟我们的视角相当的,我们今天关注的东西,比如我们今天的社会,我们的创新,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国际关系,这些东西才是跟我们今天的生存直接相关的,这个就是社会认知和我们学习历史的正确的出发点。”关正文说。

    而关于节目中的大量的三维特效和地理图景还原,关正文答道:“我们中国过去学习历史有一个传统,左图右史,左手拿着地图右手拿史书这样才能读懂,谁在哪儿发生什么战争才能知道,包括殷商时代,他们为什么忽视平原而更多向东南发展,所以我们用地图遥感数据生成的地形图搭建起古代的地形,让大家可以直观看到山形水势。”

    文博节目如何呈现文物之美与大历史,关正文谈《隐秘的细节》"

    三维构建历史场景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丁晓

    猜你喜欢
    创造101 5.9分 2018
    创造101
    黄子韬 , 陈嘉桦 , 张杰 , 胡彦斌 , 罗志祥 , 王一博 , Abby , 王玥 , 陈芳语 , Cindy , 陈怡凡 , 陈意涵 , 陈盈燕 , 陈语嫣 , 杜金雨 , 段奥娟 , Dora , 范薇 , 傅菁
    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2020
    奔跑吧第四季
    杨颖,李晨,郑恺,蔡徐坤,沙溢,郭麒麟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2015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刘烨,刘诺一,胡军,胡皓康,夏克立,夏天,邹市明,邹明轩,林永健,林大竣,王宝强,王子珊,刘霓娜,邹明皓,李锐,黄嘉千,周冬齐,安娜伊思·马田,冉莹颖,马蓉,苑
    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2020
    奔跑吧第四季
    杨颖 , 李晨 , 郑恺 , 黄旭熙 , 蔡徐坤 , 沙溢 , 郭麒麟
    下一站传奇 4.4分 2018
    下一站传奇
    吴亦凡,陈伟霆,宋茜,邓紫棋,周笔畅,胡海泉
    小明星大跟班 7.2分 2016
    小明星大跟班
    吴宗宪,吴姗儒
    抖包袱大会 0分 2023
    抖包袱大会
    郎昊辰 张九林 王霄颐 陈九品 樊霄堂 张霄帅 徐筱竹 肖霄月 张霄雷 常霄鲲 王洋 赵鹏 张浩森 姬生虎 郭浩远
    这就是中国 0分 2019
    这就是中国
    张维为,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父子 6.9分
    2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3太平洋战争 9分
    4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5创造101 5.9分
    6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7传奇故事 8.4分
    8天师撞邪 7.9分
    9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0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1毒魔复仇 7.1分
    12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3李卫当官2 7.2分
    14名侦探柯南 8分
    15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