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我的仨妈俩爸

我的仨妈俩爸 豆瓣评分:3.2

全46集
  • 分类:国产剧
  • 导演:习辛
  • 地区:中国大陆
  • 年份:2017
  • 语言:汉语普通
  • 更新:2022-11-17 23:45
报错 收藏
  • 我的仨妈俩爸是由徐百卉,何明翰,李健,杨玥,高丽雯,习雪,丁宇佳主演的一部国产剧。原创 人物作者 人物 2021-12-20 11:39 " 这是《人物》「母女对话」系列专栏的第一.. 更多

我的仨妈俩爸剧情介绍

原创 人物作者 人物 2021-12-20 11:39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这是《人物》「母女对话」系列专栏的第一期。


美国作家黛伯拉?泰南曾说过,母女关系是世界上爱最深也是责任最重的关系。母女是最关心彼此、更是最会批评彼此的人。母亲与女儿之间,都能在彼此身上得到极大的抚慰及痛苦。一对母女的对话方式,往往好过或糟过任何人——而这两种极端值可能同时存在。


本期对话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记者诗雅,和她的妈妈李音女士。


如果让诗雅做一道填空题,我的妈妈,是一位什么样的妈妈?她的回答可能是,我的妈妈,是一个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妈妈。


李音女士的确是一位有些特别的妈妈。她自由地长大,是初中班上第一个穿牛仔裤的女孩。她很少纠结,所有的决定都可以很快做出。在成为妈妈之后,她也没有被母职绑架,而是继续过自己想过的人生,尽管这也让女儿诗雅经历一个孤独的、充满遗憾的成长之路。当我们问她最想问女儿什么问题时,她发来的答案也非常特别——「我立马想问的是,在她心中,觉得我美吗?」


这样的妈妈实在少见,毕竟妈妈这个词总是和「奉献」联系在一起。母女关系,好像除了奉献与被奉献,控制与被控制,缺少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决定拍摄与记录这对母女的故事,一个年轻时一心想着出去闯、并没有如传统般履行母职的妈妈,和一个留守在家,独自度过了6年成长时光的女儿,通过她们的讲述,我们希望探讨——在越来越多人开始讨论和反思母职的当下,一个妈妈应该付出多少才算称职?


文|罗芊

编辑|金石

图片|尹夕远 (除特殊标注外)

视频|樊梦悦 张健


女儿:诗雅

24岁,记者


1


现在,大家经常讨论「母职」这个词,在这一点上,我的妈妈其实是个很特别的人,因为她似乎并没有被母职绑架,我很小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在我妈的价值排序里,可能她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


我很小的时候,爸妈就去石家庄做生意了,我有记忆的时候,就在外婆怀里找我妈。


整个幼儿园阶段,她都不在我身边。那时,我对她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有一天,她突然回来,站在我们班级门口接我,我有点认不出来,我知道她是我妈,但我又觉得好陌生,都不太敢喊妈妈。而且她穿得很奇怪,穿一条破洞牛仔裤,那时候我们小县城,还没有人会穿破洞牛仔裤,我那时候才幼儿园中班吧,第一次看到破洞牛仔裤,觉得怎么会有人(穿成这样),她是被我外婆打了吗?


到现在都记得她那天那条破洞牛仔裤的样子,记得那天阳光落在她身上,她出现在门口。因为以前都是别的小朋友有爸爸妈妈来接,我没有。但是突然那一天,我妈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虽然一半是不敢认,但另外一半还挺开心的。


后来上一年级,我成绩特别差,我妈就觉得,可能还是需要她自己回来教,才回到我身边。


生活总是会出现很多其他的妈妈,让我知道,一个传统意义上所谓的「好妈妈」该是什么样。比如说我同桌,她的妈妈每天会给她装好水果带来学校,她一到学校上学,打开自己的书包,拿出两个保鲜盒,妈妈洗好的草莓,妈妈切好的水果,然后就给大家分享。


我从来没有那样的时候。我妈别说切水果,她早上都不太可能起得来。我好像小学二年级就自己坐公交车上下学。所以切水果这种细节会让我很羡慕别人,也会让我以为,妈妈就应该给我准备好水果。当然,现在看来这对妈妈来说也是不公平的,但我那个时候真的这么认为。


小学毕业,懵懵懂懂的时候,爸妈告诉我说,他们要去外地开超市,说的时候我没有实际的感受,直到有一天我爸妈真的走了,那天早晨起来,我看到我妈给我写了一封信,长长的三页,放在客厅那里,看到那些话我就哭了,我第一次感受到他们真的要离开我。我一觉醒过来,就只剩下那封信了,然后你要去接受一个现实,他们不在你身边,可能还是很长一段时间。


我初中就开始一个人住,在一栋七层的楼里,一个人住。虽然我们家隔壁那一栋住着舅舅、舅妈,还有外公外婆,有照应,但晚上就自己一个人睡在家里。灯泡坏了,会自己换,有时候漏水了,换灯泡的时候不小心还有点触电,幸好不是很严重。


我们基本上每天都会打电话,就聊今天做了什么,今天学校里发生了什么,跟妈妈分享你的生活,可能因为太小,一个人在家,她是唯一的窗口,所以接起电话都会说个不停。


我不会直接问她,你为什么把我一个人放在家里,我只会一直问她,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她经常爽约,可能说下个月,然后下个月到了,又下个月。「下个月」,真的是我听到最多的回答。


她每次回来之后,过不了多久又要走,我没有挽留过,每次到时间,放学回来她就不在了,也没什么挽留不挽留的。你会习惯,她是一个要走的人,就不会再多挽留,只能期待她下次回来。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童年的诗雅和妈妈李音 受访者供图


2


妈妈不在身边,一方面真的很自由,另外一方面怎么说呢,那段时间初中很容易写作文要写亲情,写妈妈,但是我没有什么故事可以写,然后就在那里编,我记得有一次写跟妈妈走在雪地里发生的事情,其实没有,都是我编的。


还有一次,老师讲到留守儿童的话题,讲有些父母为了出去赚钱,就把孩子放在家里,其实我们老师那个时候肯定知道我的情况,我感觉她在看我,就像在专门对我说一样,那时候,会觉得很不舒服,现在还记得那个目光。语文老师对我一直很好,但是那一刻,我觉得很难受,特别难受。


包括很多时候,跟其他家长接触的时候,他们知道我一个人在家,都会露出很惊讶的表情,然后就会觉得,天哪,不能把小孩一个人放在家里,那一刻很刺痛我。


所以我就知道,哦,原来其他妈妈都觉得应该要在小孩子边上照顾她,但我妈没有。在我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细节让我觉得,我妈好像跟别人的妈妈不太一样,那些妈妈会天然地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甚至认为孩子比自己重要,但我妈不是这样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会认为她可能没有像其他妈妈那样爱自己的孩子。


我跟老师吵架,然后被赶出教室,她那些时刻没有在我身边。包括家长会,我有很多的家长会都是我外公外婆或舅舅舅妈去参加的,尤其是你看今天,家长鸡娃鸡得那么厉害,但是我妈都没有主动提出要去参加我的家长会。


他们开超市的时候,每次过年,就是超市最忙的时候,过年那一周可以赚到一整年房租,所以他们也不会回家,我就去外婆家吃个年夜饭,然后晚上还是要回到自己的房间去睡觉,一个人去捱那个漫漫长夜,那个时候也会怀疑,他们真的爱我吗?


还有,我妈好像对我也没有什么要求,我看别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子女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们考到怎么样的分数,怎么样的大学,我妈从来不会跟我提这种要求。我高一的时候,我们年级一共602人,我考597名,她也没有怪我,我让她去开家长会,她去问班主任,要考多少名才能到一本线,我班主任都笑了。


但我也能感受到她的内心也是有愧疚的。我记得初中一个假期,我去合肥找妈妈,再次谈起来他们不在我身边这件事情,那天就躺在床上聊这个。我问了她一些话,她就嗯一声,听着就快睡着的感觉,但她默默从背后抱住了我,我会觉得,那个时候她是觉得对不起我的。


高三那年,他们决定回来陪我高考,我挺开心的,但也会特别不习惯身边突然出现一个人管你。印象中,整个高三,我经常跟父母吵架,也不一定为了学习,可能为了很细小的事情,可能今天被子没有好好叠,衣柜门没有关上,可能地上有头发,就很细小的事情。


因为我已经习惯自己一个人的生活,他们回来,好像把两个家庭突然并在一起。那时候的我们亦敌亦友,真的跟敌人一样在那里吵架。我印象很深,经常第二天早上到学校,我都会跟我同桌说,昨晚又跟我妈吵架,有一天,我同桌抬起头跟我说,你怎么天天跟你妈吵架,那时候我才发现,哦,原来我跟我妈老在吵架。


所以从那时候我就觉得,跟妈妈有距离的相处,可能对我们这对母女来说是更好的一种模式吧。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图源视频截图

3


我初高中的时候,家里条件挺好的,穿的衣服也都还挺好,上千块的衣服鞋子,所以后来大学毕业决定要出国这件事,我天然地以为他们还有钱,当我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反对,我就出国念书了。我是在到了韩国之后,每个月向他们要生活费的时候,他们说,下个星期给你,那一刻,我才知道,家里的生意出了状况,他们过去赚的钱都赔进去了,还欠了很多债。


但他们不愿意跟我分享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从来不会坐下来认真告诉我,我是通过他们的一些表现来判断的。比如说,他们经常不在家里,家里会出现一些文件袋,他们可能忙于出去见律师,然后问我手机怎么录音。


我们家不是说一夜之间完全一无所有,其实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我高三开始,直到我留学结束,一开始还能借一点钱周转,到去年去申请破产,就真的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我留学的最后那个学期,我爸妈是真的没有钱了,我也开始自己写稿赚稿费——小时候我问我妈为什么不在我身边,她给我的理由是家里需要赚钱,当时我不理解,但我现在更理解我妈妈了,会深刻感受到可能有时候,赚钱是应该要摆在第一位的。


关于我觉得我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例证是,每年除夕,吃过年夜饭之后,她都会去找她的朋友聚会,这一点让我和我爸都很不解,除夕夜,难道不应该是家人聚在一起守岁吗?但那个时候,我妈会觉得自己的朋友更重要。


她真的是一个对朋友很好的人,每次她最好的朋友从北京回浙江老家,她每天都会去找她玩,陪她,我甚至觉得,对她来说,朋友比家人都重要。当然,她的朋友对她也很好,她们之间的友谊,很像那部韩剧,《我亲爱的朋友们》。


今年,也是她最好的朋友提出在北京开一家饭团店,让我妈妈过来帮忙打理,对于我妈妈来说,也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


她刚来北京的时候,我们都住在那个阿姨家,住了一个月。我们两个人住同一个房间,每人一张1米2的床,中间就隔一条小道,一盏灯。我妈妈六七点就起床去饭团店,我睡得迷迷糊糊的,她就出门了,她晚上八点多才回来,那时候我通常在写稿,但是她十点就睡了。我妈会打呼,她睡在我身边,我觉得写稿写不下去,我会把她叫醒。我说打呼了,注意一下,她就又睡着,又打呼,我又把她叫醒。


后来觉得有点对不起她。因为她早上那么早起,但是因为我觉得她打扰到我,我要把她叫醒。她也会觉得自己打扰到我了,我也觉得有影响到她,所以我就提出搬出去一个人住。


刚开始,她并不赞成我搬出来,她会觉得,我来北京跟你不是还有互相照应吗,你如果不跟我一块住的话,就失去这个意义了。这句话她没有直接说,是我问她,你来北京会不会有这个因素,她说对啊,我就是这么想的,我才知道,她来北京其实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


我现在在北京的定福庄,她在北京亦庄,相隔大概20公里,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虽然我们不常见面,但我的确会更安心一些,就感觉在这么大一个北京,会有一条退路,有这种感觉。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母女两人在李音工作的饭团店


4


前段时间,有一天,我妈妈突然跟我说,我感觉你正在越走越远,离我越来越远。很平常的一天,突然就发这样一个微信的消息,虽然事实的确如此,但是她突然讲那句话,我还是有点触动到。


我不记得我有没有跟她讲过,有一次跟妈妈吵架的时候,我把初中时她写给我的那封信撕了,撕了之后又后悔了,又把它们贴回去。之前我妈妈写给我的那些信,我都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我妈妈也会,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着我给她写的一些信,小学的时候,做了一个可爱的小猪头,我妈属猪,然后在上面写节日快乐那种,她都放着,在她的小盒子里。


但现在,我的小盒子里已经没有她的信了,都是我跟别的朋友的信了,就好像人生是这样子的,以前小盒子里,你会觉得妈妈是你的全部,放着妈妈给你的信。但是长大了,你会遇到很多人,你的小盒子里塞的信也更多了,属于妈妈的就不知道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我还记得一件事,是我大学要去韩国留学的时候,我们家人对这种分别已经很习惯了。刚好那时候妈妈朋友的女儿去美国留学,妈妈的朋友跟她说,送到机场的时候还流泪了,哭了,我妈就想,怎么能哭呢?送我的那天,她后来跟我回忆,送别的时候,我头也不回地就奔着免税店去了,一点都不挂念,当时就是这样子,没有挂念,真的满心满眼就是未来的生活。


关于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也接受了,有一种母女的形态,就像我们这样子,可能彼此一直错过。


当然会有遗憾。我妈妈其实是一个特别受小孩欢迎的人,别人家的小孩都跟她玩得特别好。在北京,她朋友的两个女儿都跟她关系很好,我妈会跟我分享她们发生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她们经历了什么,这种时候,我甚至会有点吃醋,我想的是,其实我也有很多这样的时刻,但是你错过了。


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越长大,反而会越会撒娇,会特别厚着脸皮问妈妈,你是不是真的爱我之类的。可能很少母女会这样,但我会把这种话直接问出来。我感觉我可能需要一个语言上的肯定,就是让她再告诉我,她是爱我的。


现在,我不太会问她,爱不爱我,但会告诉她,妈妈,我好爱你,有事没事来一句。有时候可能我太黏了,她说好了好了,行了行了,知道了。


其实,现在想想,尽管我妈妈缺席了我的很多成长,她看上去并没有很好地履行所谓的母职,但她对我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我第一次看刘小样文章,会觉得特别不理解,一位女性想要出走,为什么这么难?因为在我的世界里,一个妈妈,或者说一个女性,不是想走就走吗?有什么会牵绊住你吗?可能正因为我妈妈是一个这么大大咧咧的人,她从来就是想走就走,一脚就迈出去了。


我想,我可能也是这样的人。自己决定去韩国读书,回来后执意要来北京做自己想做的工作。我会对往后做很多设想,有一个很经常出现的设想是,可能某一天,我攒够了钱,就离开北京,也不回老家,可能会去任何一个地方,甚至可能会离开中国,任意选一个地方生活。


现在,我遇到很多事情,都会跟我妈妈说,因为她很豁达,是一个可以很快做出决定的人,好像什么事儿对她来说都不是事儿。她常常对我说,不要纠结,凡事都有利也有弊,你不会得到所有的好处,总要有所失去或承担,尽管家里已经破产了,但她还是一直鼓励我,告诉我没事,一切都会好的。


饭团店经营得不太好,她们准备把它关掉,可能对别人来说,这会是一个打击,但我妈妈不会这么认为,她做出这个决定后就跑来跟我说,店关掉之后要让我陪她去故宫,还叮嘱我要带上相机,给她拍好看的照片。


所以到底什么样才是一个好的妈妈,好像没有标准答案。我也不知道,一个妈妈应该付出多少才算称职?


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去看的话,我其实好像已经接受妈妈把她的自我价值放在第一位。我并不觉得这是错的,我觉得每个妈妈都可以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她叫李音,她并不是因为是我妈妈才叫李音,她先是李音,再是我妈妈。我也会觉得,我没有必要去绑架她为我的人生做什么。


也有人问过我,如果可以选择,我还会不会选择她做我的妈妈,我的回答是——会,当然,这个「会」不会答得那么快。但我还是会选择她,正因为她是这样的一个妈妈,我很早就学会了独立,也没有变成一个畏畏缩缩的人。也正是她让我明白了,她可以有她的人生,我也可以有我自己的人生。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妈妈:李音

50岁,饭团店店主


1


我是很自由长大的那种女孩。我在家排行第二,是家里唯一的女孩,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我爸爸很喜欢女儿,所以很宠我,从小到大他几乎都没骂过我。


我妈妈和我爸爸都是工人,我爸爸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他喜欢画画,喜欢写毛笔字、钢笔字。


小时候,爸爸妈妈光忙着工作,在厂里上班,也没时间管我们。现在回忆童年,记忆里都是玩,也不知道玩什么,大概就是去田里、去小沟里抓鱼。后来住到河边,又去河边游泳,一个夏天晒得乌漆麻黑。我妈妈是一个风风火火的人,嗓门很大,我们的性格很像,她对我也是放养,那时候,我想不回来睡觉,就跟妈妈说一下,就可以在同学家睡,她也不会来找我。


我从小胆子就很大。小学周末放假,我每周都要到同学家去玩,那个同学家离我家有五里路,白天五里路走过去,玩到晚上天黑了,我又一个人走回来。


那时候我们每天中午还可以回家午睡,我也不睡,约几个同学出去玩,到山上去摘野草莓,我站在小土包上,往脚下一看,居然是一个坟,那个坟还是破的,有一个洞,能看到棺材板,但我站在那里一点都不怕,天生就不怕。


学习方面,考试如果成绩不好,我爸也从来不会说「才考这么一点」,不会的。他就说,下次努力,再考多10分。就一模一样的话,我后来也跟我女儿这么说。


高中毕业后,我先是去了一个机械厂,先是操作车床,做零件,后来又做制图。那时候我就觉得自己特别聪明(笑),因为要三班倒嘛,我是12点多上班,别人干到天亮,我一两个小时就把任务全部完成,就可以回家了。


干了几年,我觉得枯燥,不想和数字打交道,又去棉纺厂和服装厂做了几个月,流水线工作也很枯燥,我总是呆不住,不安分。那时候特别时兴出去做生意,到全国各地省会的大商场里租柜台,卖衣服,我就跟着朋友一起去了石家庄。


做生意比在工厂有意思多了。在石家庄站柜台卖保暖内衣,在那个商场里,我的销售业绩是最好的,从来不跟顾客闹矛盾,对所有人态度都很好,后来很多顾客过来,都点名要找我买东西。我还在石家庄认识了我老公,我们两个在石家庄待了十来年。


那段时间,只要赚了点钱,我就说,走,我们逛商场去。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上一个包,漆皮的,1000多块,在当时真的很贵了,但我真的很喜欢,钱不够怎么办,我就慢慢存,有一天终于买到了,心情真的特别兴奋,好像得到了珍宝一样。


我挺爱美的,初中的时候,我就是班里第一个穿牛仔裤的,引领班里的潮流。我女儿读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我从石家庄回来看她,穿了一条好像是从大腿一直破到裤脚的很破的牛仔裤,我穿得很时尚嘛,夏天时候,白t配个破洞牛仔裤,就去接她了,她都不敢认我。


我就是这样,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有一次夏天我们去银行办事,我穿了件吊带,我老公说去银行办事情还穿着个吊带,但我就不理他,就这样穿,他也没办法。


那时候我们的生活就是,在外面埋头挣钱,回家纯粹地玩。因为是卖保暖内衣,所以每年夏天我们都会回家两三个月,回去就是天天玩,几个好朋友一起打牌、聊天,到处玩。即便是后来有了孩子,做了妈妈,我的生活好像也没改变太多。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李音和童年的诗雅 受访者供图


2


我女儿20个月的时候,我就回到石家庄去做生意了。


上小学之前,她一直是我妈妈带。我妈妈带她带得很好,每次见面,她又胖了,但不认识我,每次看见我,都要认好久,我就把她抱起来,她也不哭,也不说话,就一直看着我,哦,好像这个是妈妈。


那时候,也有人告诉过我,当妈妈的,一定要多陪伴孩子,你在外面挣多少钱,都比不上把女儿带好,不要老想着赚钱。但我那时候年轻,就想着自己要干出一番事业,闯出点什么,她们讲我也没听。


女儿上一年级之后,我回家陪了她几年。因为那时候学拼音,我爸教不了,我拼音比较好,就想着回来教教她。


我女儿读小学的时候,一年级二年级都是倒数的。小学一年级,她数学考68分,我也不会骂她,第二次考了78分,我说这一下子进步10分,真不错。她就很高兴,屁颠屁颠就走了。


语文我还可以辅导辅导她,但数学过了三年级,有的题我就教不了了。我就跟女儿说,你数学不要找我了,我也教不了了,她就真的不来找我,就自己想办法,自己思考。


我的确没有那么紧张她的学习,我就想,整天考六七十分,好像也不是读书的料,如果是这样,你逼她也没用。结果她自己倒是挺争气的,三年级以后就好了。


回去带她这几年,我也不会像其他妈妈那样,早上给切好水果,准备好饭,不会,早餐都是外面买的。每天早上,都是她叫我起来。她会自己起来把衣服穿好,头发自己梳好,然后过来叫我,「妈妈我都弄好了,你可以起来了」。我动作很快的,唰一下5分钟就把衣服穿好了,骑电瓶车送她去读书,再顺路买点早餐,她就坐在电瓶车上吃。


有时候天气不好,我就给她拿两块钱坐公交车,公交车站就在我家楼下,直接到学校门口,就有一趟这么好的公交车。我在窗户上看到她上车了,就又回去睡了。我发现每次坐公交,她都回来得特别晚,因为挤不上去,个子小嘛,一下就被同学挤掉了,就只好等下一趟,然后又等下一趟。我就安慰她,没事,你晚一点,等他们走了,就坐空的公交车回来。


其实诗雅小时候很难带,她是很难搞的那种小孩,事儿真的特别多,有的时候我都烦死她了。穿衣服,里面的和外面的袖口不齐就不行的,头发掉下来一缕也不行的……那个时候她每天都很早起床的,结果到了学校,都是倒数第一个第二个,就在家搞这个(头发)。


有时候我真的很生气,但我也不发火,因为发火也没用,我就不发火,就在旁边看她在那里弄,然后问她弄好了没有,可以去上学了吗。然后我们每天都是倒数第一个第二个踩着点去学校的。但到了三年级之后,她就好很多了,好像那个时期就过去了。


我对我女儿的教育,和我妈妈对我的教育一样,放养,凡事都让她自己去试、去体会,这样之后再出问题,她自己就知道要怎么处理了,毕竟迟早有一天,她都要自己面对。


她自己一个人去上学,丢三落四的,钥匙也丢了,小灵通也丢了,我也不会帮她收拾,她的东西从来都是她自己收拾,多丢几次她自己就记住了。


女儿小学毕业的暑假,我和她爸爸出去合肥开超市。决定得很仓促,因为那个店是从别人那里转手过来的,对方给的时间很紧张,我们走得很仓促,前一天买完票回家,女儿还在睡觉,我又不能把她叫醒,就留了一封信,第二天,天没亮我就走了。


那时候她12岁,一个人住一幢7层的房子,吃饭去隔壁我哥哥家吃。她也不怕,我就觉得很奇怪,这一点她可能随我,从小胆子很大。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打电话,她跟我说,灯泡坏了,她自己换上去的,还能亮。结果过了一年,我回家了,那个灯泡是能亮,但是是斜的,一个角插进去,一个角没插进去。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会打电话,我还会给她写信,告诉她要注意什么。初中的时候,我写信告诉她,月经来了以后要注意什么事情,卫生巾放哪里,我还告诉了她避孕套放哪里。这一点我记得很清楚。我专门请教了妇产科的同学,这个方面到底要不要跟她直白地说,对方说一定要跟她明说,要不然的话,懵懵懂懂的时候会出事情。所以我会告诉她,不能和男生干嘛干嘛,但也准备了避孕套放在抽屉里面,我说,实在那个的话,你要注意要保护好自己。这一点我其实也不好意思开口,所以就把它都写在信里。


初三那年,她的成绩很不稳定,考过全年级70多名,这成绩上重点高中是没问题的,但有时候又考到200多名,离考试只有一个月了,还考过300多名。我心里想,多半是考不上了,那就花点钱自费一下。钱我都准备好了,结果她偏偏就考上了,一分都不多,一分也没有少,压着分数线考上了,后来,那些钱我就吃吃喝喝花掉了。(笑)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3


诗雅高三那年,我老公说要回家,要陪女儿高考,我们就把超市转出去了。但回去后没多久,我们就遇到了一些生意上的状况,赔了很多钱,还背了几百万的债。


其实一开始我也想不通。有那种特别痛苦的时候,都自己偷偷地躲着哭。我从来不会在别人面前哭,也不会在我老公面前哭,那时,我会一个人自己躲着哭。但即便再烦心、再想不通,我还是可以每天睡8小时。我睡眠很好,这点我自己都佩服自己,我太厉害了,不管发生多大的事,晚上还能睡得着。


我自己用了一两年的时间来消化这件事,毕竟是付出了那么多代价赚来的钱,但最终还是要想得开,虽然钱没了,但我们的身体还算健康,这其实是最重要的,没有钱还可以从头再来,没有身体的话,再多的钱你都没用。现在我们身体都还好,什么都还来得及。


一开始,这些事我也没跟我妈妈讲,我怕他们担心,后来事情过了几年,我才跟他们说。刚开始这是个事故,过了几年,就好像在说别人的故事一样。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我们那时被这件事搞得焦头烂额,没有太多的时间管女儿,她的高考也受了一些影响,没有考好,只上了一个二本。


好在她自己很争气,也很上进,大学毕业后提出还想读研究生,去韩国读。那时候家里的状况真的不太好,但我还是觉得一定要让她去读。刚开始的时候还好,最难的是她毕业那一年,因为疫情,我们都在家里没法出去工作,我每天都在想,这个月的生活费怎么解决。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我就跟我妈说,妈,我要啃老了,我妈就把钱转来。


想想过去,20年前,我就买2000块钱的牛仔裤,但现在居然为了女儿的生活费发愁,我老是开玩笑,我说我50岁了还啃老,想到这些,我心里也很不好受,真的不好受。


我女儿小时候总说,我们光想着在外面挣钱,都不管她,把她扔到家里。这些话我听了后也挺心酸的,我们出去赚钱,也是为了给她创造更好的生活。她工作后好像更能体谅我们一些了,不久前我跟她聊到了钱,她现在自己很辛苦地挣钱,也觉得,钱很重要。


最困难的时候,我最好的朋友帮了我很多。她是我高中同学,那时候我们两家是隔壁,她有自行车,不会骑,我没自行车,但我会骑,她就每天把自行车推出来,我就骑车带上她,一来二去,我们两个就很好。


我们的友谊维持了很多年。两个人都很忙的时候,一年到头也不怎么联系,就各自生活,但再联系的时候,还是和过去一样亲近,我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她结婚后和老公来北京创业,每次回浙江,只要我在,我肯定要每天都去找她的,包括除夕夜。吃过年夜饭之后,我就会去她家找她。我女儿和老公总是说我,除夕夜为什么总是出去,不在自己家里守岁,但对我来说,这个朋友也是很重要的。


作为朋友,她非常了解我。我女儿在韩国读书的最后一年,她知道我经济上有一些困难,完全不用我开口,她就会看出来,然后噌一下就把钱给打过来,我们之间什么都不用多说,她就是这样,总是雪中送炭。


我女儿有时候会抱怨我跟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她在一起都多,年轻的时候,我就总想着朋友,喜欢出去聚会什么的,那时候可能也是贪玩,但后来,特别是生活中出了那么多状况,有时候真的感觉喘不过气,很窒息,所以跟朋友在一起也是一种放松,朋友真的很重要。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4


今年,我这位朋友想在北京开一家饭团店,让我过来帮她打理,跟我说「来吧来吧」,换个环境,换种生活方式。


在北京,我就免费住在她家里,然后白天去饭团店工作。我还跟她开玩笑说,我最不喜欢油烟,最不喜欢做饭,但现在必须天天在这里做饭,这可能就是上天的一种安排吧。但在北京,我每天心情很好的,家里很多事情我都把它扔掉,每天都很平静,烦心事我都不去想。


其实我决定来北京,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多陪陪我女儿。她刚好今年毕业回国,我原本挺想让她回家的,生活得安稳一些,但她说不,她要出去闯。我其实很理解,我自己年轻时候,一心想飞到外面去,她这点和我很像,我就说去吧去吧,年轻的时候,谁都这样。


但她初到一个城市,可能会遇到一些不适应,可能会很焦虑,正好我也有机会来,那我就想,我们一起来北漂,但这些,我并没有告诉她。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住在我朋友家,但很快,她就搬去和同事一起住了。我到现在都喜欢跟朋友在一起,她也应该和她的朋友在一起。所以我们两个人现在离得也挺远的,她很忙,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看我,但是我觉得好像很近一样。我们两个都在北京,想起来就是,啊,都在北京,就觉得这个距离又拉近了很多。


我女儿精神上其实挺像我的。她从小到大,有什么事也都愿意跟我沟通,因为无论什么事情发生,我一般都不去指责她,因为指责没什么用,你会跟她分析利弊,我总是告诉她,世界上绝大多数事都是有利弊的,不可能所有的利都是你的,你总要承担弊的那一面,那你怎么选择呢,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这些年回想过去,我觉得作为妈妈,我对她最亏欠的是陪伴她的时间太少。前段时间,我弟弟的儿子特别皮,我弟弟很生气的时候就对他儿子说了一句,该让你也尝尝父母不在身边,没人管的那个滋味。我一听这话,就呆在那里,他这个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就会想我女儿,一直给她陪伴时间这么少,在一起时间真的太少了,也弥补不了了,因为接下去的日子就更少了,不可能在一起了。所以这可能是一生的遗憾吧,没法弥补了。想想年轻那时候,真的是第一次当妈妈不知道。


长大后,女儿经常会说,妈妈抱抱,我说这么大了,还要妈妈抱抱,有时候我都好像觉得不好意思。但想想也是的,从小都没怎么抱她,我说好。来北京之前,我在家都是跟她睡在一起的。这么大了,还能睡在一起,我觉得也挺幸福的。其实很多女孩,这么大了,跟母亲睡的,好像很少了,我觉得也很欣慰,我还能跟她在一起睡。


我今年50岁了,感觉人生就转来转去,一不小心又回到原点。但我也没什么可抱怨的。前几天跟我朋友聊天她还在说,很多时候她也很羡慕我,因为我的家人真的给了我很多关心和爱。


我爸爸一直都很宠我,有一次他在我家,我拧一个瓶盖没拧开,我爸就抢过来帮我拧,我还发了朋友圈,说我爸都七十多岁了还把我当小孩,帮我开瓶子,还不知道谁的力气大。


我哥对我也很好的,我们相差两岁,从小一起玩大的。我和我哥和嫂子都很融洽,诗雅有什么心事也喜欢跟我嫂子说。


我现在不是在北京吗,我哥就帮我照顾家里的花,他每天都给我打电话的,跟我讲,有很多花苞开了,哪盆花长了很多虫,他每天就给我重复这些,汇报花的情况,有的时候我都嫌烦,我朋友就开玩笑,哪有哥哥每天给妹妹打电话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情人。


这就是我常说的那句话,凡事总有好坏,你不可能获得所有的好,但也不可能都是坏的。


这几个月,饭团店的生意不是很好,我和朋友商量了一下,我们也打算不做了,做完这个月我就准备回老家了。虽说老家的那栋楼要被银行拍卖了,但我也觉得没什么,再大的房子,你睡得不都还是那一张床。


目前我们回家还有住的地方,如果真的没有的话,我们租个房子其实也挺好的。


我喜欢养花,以前在家的时候,我自己会去山上去采花,春天,三四月份,我和朋友拿着锄头和编织袋到深山里去,下山的时候,衣服从腰到脚踝全部都是湿的。我家里种了好多兰花,还有乒乓球菊。我哥那天给我拍视频看,说我的乒乓菊开得特别好,过一段时间,洋水仙也要开花,等我回家过年的时候,就有花看了。我哥还说,他去年给我分的那几株兰花,都出花苞了,开得比他自己的还好。


所以,我觉得现在这样的日子也没什么,也很开心。未来的生活蓝图我都想好了,再奋斗几年,我们或许还可以买一套房子,去离我们县城不远的地方,车程半个小时以内的乡下,买一个老房子,把它装修得漂亮一点,带个院子,种花喝茶。


对于女儿,我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期待,唯一一点就是希望她生活得平稳一些,不要像我们,有这么多的起起落落,我希望她平安就好。她现在很独立,也很上进,我很以她为傲的,这也让我更相信了那句话,就是说小孩子迟早都是栋梁,有的早开花,有的晚成材,每个人都有她自己的特点。现在就是这样,她有她的生活,我也要好好过我的生活。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点击观看

诗雅和李音的「母女对话」


视频加载中...

  • 播放列表
剧情介绍

原创 人物作者 人物 2021-12-20 11:39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这是《人物》「母女对话」系列专栏的第一期。


美国作家黛伯拉?泰南曾说过,母女关系是世界上爱最深也是责任最重的关系。母女是最关心彼此、更是最会批评彼此的人。母亲与女儿之间,都能在彼此身上得到极大的抚慰及痛苦。一对母女的对话方式,往往好过或糟过任何人——而这两种极端值可能同时存在。


本期对话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记者诗雅,和她的妈妈李音女士。


如果让诗雅做一道填空题,我的妈妈,是一位什么样的妈妈?她的回答可能是,我的妈妈,是一个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妈妈。


李音女士的确是一位有些特别的妈妈。她自由地长大,是初中班上第一个穿牛仔裤的女孩。她很少纠结,所有的决定都可以很快做出。在成为妈妈之后,她也没有被母职绑架,而是继续过自己想过的人生,尽管这也让女儿诗雅经历一个孤独的、充满遗憾的成长之路。当我们问她最想问女儿什么问题时,她发来的答案也非常特别——「我立马想问的是,在她心中,觉得我美吗?」


这样的妈妈实在少见,毕竟妈妈这个词总是和「奉献」联系在一起。母女关系,好像除了奉献与被奉献,控制与被控制,缺少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决定拍摄与记录这对母女的故事,一个年轻时一心想着出去闯、并没有如传统般履行母职的妈妈,和一个留守在家,独自度过了6年成长时光的女儿,通过她们的讲述,我们希望探讨——在越来越多人开始讨论和反思母职的当下,一个妈妈应该付出多少才算称职?


文|罗芊

编辑|金石

图片|尹夕远 (除特殊标注外)

视频|樊梦悦 张健


女儿:诗雅

24岁,记者


1


现在,大家经常讨论「母职」这个词,在这一点上,我的妈妈其实是个很特别的人,因为她似乎并没有被母职绑架,我很小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在我妈的价值排序里,可能她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


我很小的时候,爸妈就去石家庄做生意了,我有记忆的时候,就在外婆怀里找我妈。


整个幼儿园阶段,她都不在我身边。那时,我对她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有一天,她突然回来,站在我们班级门口接我,我有点认不出来,我知道她是我妈,但我又觉得好陌生,都不太敢喊妈妈。而且她穿得很奇怪,穿一条破洞牛仔裤,那时候我们小县城,还没有人会穿破洞牛仔裤,我那时候才幼儿园中班吧,第一次看到破洞牛仔裤,觉得怎么会有人(穿成这样),她是被我外婆打了吗?


到现在都记得她那天那条破洞牛仔裤的样子,记得那天阳光落在她身上,她出现在门口。因为以前都是别的小朋友有爸爸妈妈来接,我没有。但是突然那一天,我妈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虽然一半是不敢认,但另外一半还挺开心的。


后来上一年级,我成绩特别差,我妈就觉得,可能还是需要她自己回来教,才回到我身边。


生活总是会出现很多其他的妈妈,让我知道,一个传统意义上所谓的「好妈妈」该是什么样。比如说我同桌,她的妈妈每天会给她装好水果带来学校,她一到学校上学,打开自己的书包,拿出两个保鲜盒,妈妈洗好的草莓,妈妈切好的水果,然后就给大家分享。


我从来没有那样的时候。我妈别说切水果,她早上都不太可能起得来。我好像小学二年级就自己坐公交车上下学。所以切水果这种细节会让我很羡慕别人,也会让我以为,妈妈就应该给我准备好水果。当然,现在看来这对妈妈来说也是不公平的,但我那个时候真的这么认为。


小学毕业,懵懵懂懂的时候,爸妈告诉我说,他们要去外地开超市,说的时候我没有实际的感受,直到有一天我爸妈真的走了,那天早晨起来,我看到我妈给我写了一封信,长长的三页,放在客厅那里,看到那些话我就哭了,我第一次感受到他们真的要离开我。我一觉醒过来,就只剩下那封信了,然后你要去接受一个现实,他们不在你身边,可能还是很长一段时间。


我初中就开始一个人住,在一栋七层的楼里,一个人住。虽然我们家隔壁那一栋住着舅舅、舅妈,还有外公外婆,有照应,但晚上就自己一个人睡在家里。灯泡坏了,会自己换,有时候漏水了,换灯泡的时候不小心还有点触电,幸好不是很严重。


我们基本上每天都会打电话,就聊今天做了什么,今天学校里发生了什么,跟妈妈分享你的生活,可能因为太小,一个人在家,她是唯一的窗口,所以接起电话都会说个不停。


我不会直接问她,你为什么把我一个人放在家里,我只会一直问她,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她经常爽约,可能说下个月,然后下个月到了,又下个月。「下个月」,真的是我听到最多的回答。


她每次回来之后,过不了多久又要走,我没有挽留过,每次到时间,放学回来她就不在了,也没什么挽留不挽留的。你会习惯,她是一个要走的人,就不会再多挽留,只能期待她下次回来。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童年的诗雅和妈妈李音 受访者供图


2


妈妈不在身边,一方面真的很自由,另外一方面怎么说呢,那段时间初中很容易写作文要写亲情,写妈妈,但是我没有什么故事可以写,然后就在那里编,我记得有一次写跟妈妈走在雪地里发生的事情,其实没有,都是我编的。


还有一次,老师讲到留守儿童的话题,讲有些父母为了出去赚钱,就把孩子放在家里,其实我们老师那个时候肯定知道我的情况,我感觉她在看我,就像在专门对我说一样,那时候,会觉得很不舒服,现在还记得那个目光。语文老师对我一直很好,但是那一刻,我觉得很难受,特别难受。


包括很多时候,跟其他家长接触的时候,他们知道我一个人在家,都会露出很惊讶的表情,然后就会觉得,天哪,不能把小孩一个人放在家里,那一刻很刺痛我。


所以我就知道,哦,原来其他妈妈都觉得应该要在小孩子边上照顾她,但我妈没有。在我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细节让我觉得,我妈好像跟别人的妈妈不太一样,那些妈妈会天然地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甚至认为孩子比自己重要,但我妈不是这样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会认为她可能没有像其他妈妈那样爱自己的孩子。


我跟老师吵架,然后被赶出教室,她那些时刻没有在我身边。包括家长会,我有很多的家长会都是我外公外婆或舅舅舅妈去参加的,尤其是你看今天,家长鸡娃鸡得那么厉害,但是我妈都没有主动提出要去参加我的家长会。


他们开超市的时候,每次过年,就是超市最忙的时候,过年那一周可以赚到一整年房租,所以他们也不会回家,我就去外婆家吃个年夜饭,然后晚上还是要回到自己的房间去睡觉,一个人去捱那个漫漫长夜,那个时候也会怀疑,他们真的爱我吗?


还有,我妈好像对我也没有什么要求,我看别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子女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们考到怎么样的分数,怎么样的大学,我妈从来不会跟我提这种要求。我高一的时候,我们年级一共602人,我考597名,她也没有怪我,我让她去开家长会,她去问班主任,要考多少名才能到一本线,我班主任都笑了。


但我也能感受到她的内心也是有愧疚的。我记得初中一个假期,我去合肥找妈妈,再次谈起来他们不在我身边这件事情,那天就躺在床上聊这个。我问了她一些话,她就嗯一声,听着就快睡着的感觉,但她默默从背后抱住了我,我会觉得,那个时候她是觉得对不起我的。


高三那年,他们决定回来陪我高考,我挺开心的,但也会特别不习惯身边突然出现一个人管你。印象中,整个高三,我经常跟父母吵架,也不一定为了学习,可能为了很细小的事情,可能今天被子没有好好叠,衣柜门没有关上,可能地上有头发,就很细小的事情。


因为我已经习惯自己一个人的生活,他们回来,好像把两个家庭突然并在一起。那时候的我们亦敌亦友,真的跟敌人一样在那里吵架。我印象很深,经常第二天早上到学校,我都会跟我同桌说,昨晚又跟我妈吵架,有一天,我同桌抬起头跟我说,你怎么天天跟你妈吵架,那时候我才发现,哦,原来我跟我妈老在吵架。


所以从那时候我就觉得,跟妈妈有距离的相处,可能对我们这对母女来说是更好的一种模式吧。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图源视频截图

3


我初高中的时候,家里条件挺好的,穿的衣服也都还挺好,上千块的衣服鞋子,所以后来大学毕业决定要出国这件事,我天然地以为他们还有钱,当我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反对,我就出国念书了。我是在到了韩国之后,每个月向他们要生活费的时候,他们说,下个星期给你,那一刻,我才知道,家里的生意出了状况,他们过去赚的钱都赔进去了,还欠了很多债。


但他们不愿意跟我分享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从来不会坐下来认真告诉我,我是通过他们的一些表现来判断的。比如说,他们经常不在家里,家里会出现一些文件袋,他们可能忙于出去见律师,然后问我手机怎么录音。


我们家不是说一夜之间完全一无所有,其实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我高三开始,直到我留学结束,一开始还能借一点钱周转,到去年去申请破产,就真的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我留学的最后那个学期,我爸妈是真的没有钱了,我也开始自己写稿赚稿费——小时候我问我妈为什么不在我身边,她给我的理由是家里需要赚钱,当时我不理解,但我现在更理解我妈妈了,会深刻感受到可能有时候,赚钱是应该要摆在第一位的。


关于我觉得我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例证是,每年除夕,吃过年夜饭之后,她都会去找她的朋友聚会,这一点让我和我爸都很不解,除夕夜,难道不应该是家人聚在一起守岁吗?但那个时候,我妈会觉得自己的朋友更重要。


她真的是一个对朋友很好的人,每次她最好的朋友从北京回浙江老家,她每天都会去找她玩,陪她,我甚至觉得,对她来说,朋友比家人都重要。当然,她的朋友对她也很好,她们之间的友谊,很像那部韩剧,《我亲爱的朋友们》。


今年,也是她最好的朋友提出在北京开一家饭团店,让我妈妈过来帮忙打理,对于我妈妈来说,也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


她刚来北京的时候,我们都住在那个阿姨家,住了一个月。我们两个人住同一个房间,每人一张1米2的床,中间就隔一条小道,一盏灯。我妈妈六七点就起床去饭团店,我睡得迷迷糊糊的,她就出门了,她晚上八点多才回来,那时候我通常在写稿,但是她十点就睡了。我妈会打呼,她睡在我身边,我觉得写稿写不下去,我会把她叫醒。我说打呼了,注意一下,她就又睡着,又打呼,我又把她叫醒。


后来觉得有点对不起她。因为她早上那么早起,但是因为我觉得她打扰到我,我要把她叫醒。她也会觉得自己打扰到我了,我也觉得有影响到她,所以我就提出搬出去一个人住。


刚开始,她并不赞成我搬出来,她会觉得,我来北京跟你不是还有互相照应吗,你如果不跟我一块住的话,就失去这个意义了。这句话她没有直接说,是我问她,你来北京会不会有这个因素,她说对啊,我就是这么想的,我才知道,她来北京其实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


我现在在北京的定福庄,她在北京亦庄,相隔大概20公里,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虽然我们不常见面,但我的确会更安心一些,就感觉在这么大一个北京,会有一条退路,有这种感觉。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母女两人在李音工作的饭团店


4


前段时间,有一天,我妈妈突然跟我说,我感觉你正在越走越远,离我越来越远。很平常的一天,突然就发这样一个微信的消息,虽然事实的确如此,但是她突然讲那句话,我还是有点触动到。


我不记得我有没有跟她讲过,有一次跟妈妈吵架的时候,我把初中时她写给我的那封信撕了,撕了之后又后悔了,又把它们贴回去。之前我妈妈写给我的那些信,我都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我妈妈也会,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着我给她写的一些信,小学的时候,做了一个可爱的小猪头,我妈属猪,然后在上面写节日快乐那种,她都放着,在她的小盒子里。


但现在,我的小盒子里已经没有她的信了,都是我跟别的朋友的信了,就好像人生是这样子的,以前小盒子里,你会觉得妈妈是你的全部,放着妈妈给你的信。但是长大了,你会遇到很多人,你的小盒子里塞的信也更多了,属于妈妈的就不知道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我还记得一件事,是我大学要去韩国留学的时候,我们家人对这种分别已经很习惯了。刚好那时候妈妈朋友的女儿去美国留学,妈妈的朋友跟她说,送到机场的时候还流泪了,哭了,我妈就想,怎么能哭呢?送我的那天,她后来跟我回忆,送别的时候,我头也不回地就奔着免税店去了,一点都不挂念,当时就是这样子,没有挂念,真的满心满眼就是未来的生活。


关于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也接受了,有一种母女的形态,就像我们这样子,可能彼此一直错过。


当然会有遗憾。我妈妈其实是一个特别受小孩欢迎的人,别人家的小孩都跟她玩得特别好。在北京,她朋友的两个女儿都跟她关系很好,我妈会跟我分享她们发生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她们经历了什么,这种时候,我甚至会有点吃醋,我想的是,其实我也有很多这样的时刻,但是你错过了。


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越长大,反而会越会撒娇,会特别厚着脸皮问妈妈,你是不是真的爱我之类的。可能很少母女会这样,但我会把这种话直接问出来。我感觉我可能需要一个语言上的肯定,就是让她再告诉我,她是爱我的。


现在,我不太会问她,爱不爱我,但会告诉她,妈妈,我好爱你,有事没事来一句。有时候可能我太黏了,她说好了好了,行了行了,知道了。


其实,现在想想,尽管我妈妈缺席了我的很多成长,她看上去并没有很好地履行所谓的母职,但她对我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我第一次看刘小样文章,会觉得特别不理解,一位女性想要出走,为什么这么难?因为在我的世界里,一个妈妈,或者说一个女性,不是想走就走吗?有什么会牵绊住你吗?可能正因为我妈妈是一个这么大大咧咧的人,她从来就是想走就走,一脚就迈出去了。


我想,我可能也是这样的人。自己决定去韩国读书,回来后执意要来北京做自己想做的工作。我会对往后做很多设想,有一个很经常出现的设想是,可能某一天,我攒够了钱,就离开北京,也不回老家,可能会去任何一个地方,甚至可能会离开中国,任意选一个地方生活。


现在,我遇到很多事情,都会跟我妈妈说,因为她很豁达,是一个可以很快做出决定的人,好像什么事儿对她来说都不是事儿。她常常对我说,不要纠结,凡事都有利也有弊,你不会得到所有的好处,总要有所失去或承担,尽管家里已经破产了,但她还是一直鼓励我,告诉我没事,一切都会好的。


饭团店经营得不太好,她们准备把它关掉,可能对别人来说,这会是一个打击,但我妈妈不会这么认为,她做出这个决定后就跑来跟我说,店关掉之后要让我陪她去故宫,还叮嘱我要带上相机,给她拍好看的照片。


所以到底什么样才是一个好的妈妈,好像没有标准答案。我也不知道,一个妈妈应该付出多少才算称职?


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去看的话,我其实好像已经接受妈妈把她的自我价值放在第一位。我并不觉得这是错的,我觉得每个妈妈都可以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她叫李音,她并不是因为是我妈妈才叫李音,她先是李音,再是我妈妈。我也会觉得,我没有必要去绑架她为我的人生做什么。


也有人问过我,如果可以选择,我还会不会选择她做我的妈妈,我的回答是——会,当然,这个「会」不会答得那么快。但我还是会选择她,正因为她是这样的一个妈妈,我很早就学会了独立,也没有变成一个畏畏缩缩的人。也正是她让我明白了,她可以有她的人生,我也可以有我自己的人生。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妈妈:李音

50岁,饭团店店主


1


我是很自由长大的那种女孩。我在家排行第二,是家里唯一的女孩,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我爸爸很喜欢女儿,所以很宠我,从小到大他几乎都没骂过我。


我妈妈和我爸爸都是工人,我爸爸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他喜欢画画,喜欢写毛笔字、钢笔字。


小时候,爸爸妈妈光忙着工作,在厂里上班,也没时间管我们。现在回忆童年,记忆里都是玩,也不知道玩什么,大概就是去田里、去小沟里抓鱼。后来住到河边,又去河边游泳,一个夏天晒得乌漆麻黑。我妈妈是一个风风火火的人,嗓门很大,我们的性格很像,她对我也是放养,那时候,我想不回来睡觉,就跟妈妈说一下,就可以在同学家睡,她也不会来找我。


我从小胆子就很大。小学周末放假,我每周都要到同学家去玩,那个同学家离我家有五里路,白天五里路走过去,玩到晚上天黑了,我又一个人走回来。


那时候我们每天中午还可以回家午睡,我也不睡,约几个同学出去玩,到山上去摘野草莓,我站在小土包上,往脚下一看,居然是一个坟,那个坟还是破的,有一个洞,能看到棺材板,但我站在那里一点都不怕,天生就不怕。


学习方面,考试如果成绩不好,我爸也从来不会说「才考这么一点」,不会的。他就说,下次努力,再考多10分。就一模一样的话,我后来也跟我女儿这么说。


高中毕业后,我先是去了一个机械厂,先是操作车床,做零件,后来又做制图。那时候我就觉得自己特别聪明(笑),因为要三班倒嘛,我是12点多上班,别人干到天亮,我一两个小时就把任务全部完成,就可以回家了。


干了几年,我觉得枯燥,不想和数字打交道,又去棉纺厂和服装厂做了几个月,流水线工作也很枯燥,我总是呆不住,不安分。那时候特别时兴出去做生意,到全国各地省会的大商场里租柜台,卖衣服,我就跟着朋友一起去了石家庄。


做生意比在工厂有意思多了。在石家庄站柜台卖保暖内衣,在那个商场里,我的销售业绩是最好的,从来不跟顾客闹矛盾,对所有人态度都很好,后来很多顾客过来,都点名要找我买东西。我还在石家庄认识了我老公,我们两个在石家庄待了十来年。


那段时间,只要赚了点钱,我就说,走,我们逛商场去。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上一个包,漆皮的,1000多块,在当时真的很贵了,但我真的很喜欢,钱不够怎么办,我就慢慢存,有一天终于买到了,心情真的特别兴奋,好像得到了珍宝一样。


我挺爱美的,初中的时候,我就是班里第一个穿牛仔裤的,引领班里的潮流。我女儿读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我从石家庄回来看她,穿了一条好像是从大腿一直破到裤脚的很破的牛仔裤,我穿得很时尚嘛,夏天时候,白t配个破洞牛仔裤,就去接她了,她都不敢认我。


我就是这样,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有一次夏天我们去银行办事,我穿了件吊带,我老公说去银行办事情还穿着个吊带,但我就不理他,就这样穿,他也没办法。


那时候我们的生活就是,在外面埋头挣钱,回家纯粹地玩。因为是卖保暖内衣,所以每年夏天我们都会回家两三个月,回去就是天天玩,几个好朋友一起打牌、聊天,到处玩。即便是后来有了孩子,做了妈妈,我的生活好像也没改变太多。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李音和童年的诗雅 受访者供图


2


我女儿20个月的时候,我就回到石家庄去做生意了。


上小学之前,她一直是我妈妈带。我妈妈带她带得很好,每次见面,她又胖了,但不认识我,每次看见我,都要认好久,我就把她抱起来,她也不哭,也不说话,就一直看着我,哦,好像这个是妈妈。


那时候,也有人告诉过我,当妈妈的,一定要多陪伴孩子,你在外面挣多少钱,都比不上把女儿带好,不要老想着赚钱。但我那时候年轻,就想着自己要干出一番事业,闯出点什么,她们讲我也没听。


女儿上一年级之后,我回家陪了她几年。因为那时候学拼音,我爸教不了,我拼音比较好,就想着回来教教她。


我女儿读小学的时候,一年级二年级都是倒数的。小学一年级,她数学考68分,我也不会骂她,第二次考了78分,我说这一下子进步10分,真不错。她就很高兴,屁颠屁颠就走了。


语文我还可以辅导辅导她,但数学过了三年级,有的题我就教不了了。我就跟女儿说,你数学不要找我了,我也教不了了,她就真的不来找我,就自己想办法,自己思考。


我的确没有那么紧张她的学习,我就想,整天考六七十分,好像也不是读书的料,如果是这样,你逼她也没用。结果她自己倒是挺争气的,三年级以后就好了。


回去带她这几年,我也不会像其他妈妈那样,早上给切好水果,准备好饭,不会,早餐都是外面买的。每天早上,都是她叫我起来。她会自己起来把衣服穿好,头发自己梳好,然后过来叫我,「妈妈我都弄好了,你可以起来了」。我动作很快的,唰一下5分钟就把衣服穿好了,骑电瓶车送她去读书,再顺路买点早餐,她就坐在电瓶车上吃。


有时候天气不好,我就给她拿两块钱坐公交车,公交车站就在我家楼下,直接到学校门口,就有一趟这么好的公交车。我在窗户上看到她上车了,就又回去睡了。我发现每次坐公交,她都回来得特别晚,因为挤不上去,个子小嘛,一下就被同学挤掉了,就只好等下一趟,然后又等下一趟。我就安慰她,没事,你晚一点,等他们走了,就坐空的公交车回来。


其实诗雅小时候很难带,她是很难搞的那种小孩,事儿真的特别多,有的时候我都烦死她了。穿衣服,里面的和外面的袖口不齐就不行的,头发掉下来一缕也不行的……那个时候她每天都很早起床的,结果到了学校,都是倒数第一个第二个,就在家搞这个(头发)。


有时候我真的很生气,但我也不发火,因为发火也没用,我就不发火,就在旁边看她在那里弄,然后问她弄好了没有,可以去上学了吗。然后我们每天都是倒数第一个第二个踩着点去学校的。但到了三年级之后,她就好很多了,好像那个时期就过去了。


我对我女儿的教育,和我妈妈对我的教育一样,放养,凡事都让她自己去试、去体会,这样之后再出问题,她自己就知道要怎么处理了,毕竟迟早有一天,她都要自己面对。


她自己一个人去上学,丢三落四的,钥匙也丢了,小灵通也丢了,我也不会帮她收拾,她的东西从来都是她自己收拾,多丢几次她自己就记住了。


女儿小学毕业的暑假,我和她爸爸出去合肥开超市。决定得很仓促,因为那个店是从别人那里转手过来的,对方给的时间很紧张,我们走得很仓促,前一天买完票回家,女儿还在睡觉,我又不能把她叫醒,就留了一封信,第二天,天没亮我就走了。


那时候她12岁,一个人住一幢7层的房子,吃饭去隔壁我哥哥家吃。她也不怕,我就觉得很奇怪,这一点她可能随我,从小胆子很大。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打电话,她跟我说,灯泡坏了,她自己换上去的,还能亮。结果过了一年,我回家了,那个灯泡是能亮,但是是斜的,一个角插进去,一个角没插进去。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会打电话,我还会给她写信,告诉她要注意什么。初中的时候,我写信告诉她,月经来了以后要注意什么事情,卫生巾放哪里,我还告诉了她避孕套放哪里。这一点我记得很清楚。我专门请教了妇产科的同学,这个方面到底要不要跟她直白地说,对方说一定要跟她明说,要不然的话,懵懵懂懂的时候会出事情。所以我会告诉她,不能和男生干嘛干嘛,但也准备了避孕套放在抽屉里面,我说,实在那个的话,你要注意要保护好自己。这一点我其实也不好意思开口,所以就把它都写在信里。


初三那年,她的成绩很不稳定,考过全年级70多名,这成绩上重点高中是没问题的,但有时候又考到200多名,离考试只有一个月了,还考过300多名。我心里想,多半是考不上了,那就花点钱自费一下。钱我都准备好了,结果她偏偏就考上了,一分都不多,一分也没有少,压着分数线考上了,后来,那些钱我就吃吃喝喝花掉了。(笑)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3


诗雅高三那年,我老公说要回家,要陪女儿高考,我们就把超市转出去了。但回去后没多久,我们就遇到了一些生意上的状况,赔了很多钱,还背了几百万的债。


其实一开始我也想不通。有那种特别痛苦的时候,都自己偷偷地躲着哭。我从来不会在别人面前哭,也不会在我老公面前哭,那时,我会一个人自己躲着哭。但即便再烦心、再想不通,我还是可以每天睡8小时。我睡眠很好,这点我自己都佩服自己,我太厉害了,不管发生多大的事,晚上还能睡得着。


我自己用了一两年的时间来消化这件事,毕竟是付出了那么多代价赚来的钱,但最终还是要想得开,虽然钱没了,但我们的身体还算健康,这其实是最重要的,没有钱还可以从头再来,没有身体的话,再多的钱你都没用。现在我们身体都还好,什么都还来得及。


一开始,这些事我也没跟我妈妈讲,我怕他们担心,后来事情过了几年,我才跟他们说。刚开始这是个事故,过了几年,就好像在说别人的故事一样。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我们那时被这件事搞得焦头烂额,没有太多的时间管女儿,她的高考也受了一些影响,没有考好,只上了一个二本。


好在她自己很争气,也很上进,大学毕业后提出还想读研究生,去韩国读。那时候家里的状况真的不太好,但我还是觉得一定要让她去读。刚开始的时候还好,最难的是她毕业那一年,因为疫情,我们都在家里没法出去工作,我每天都在想,这个月的生活费怎么解决。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我就跟我妈说,妈,我要啃老了,我妈就把钱转来。


想想过去,20年前,我就买2000块钱的牛仔裤,但现在居然为了女儿的生活费发愁,我老是开玩笑,我说我50岁了还啃老,想到这些,我心里也很不好受,真的不好受。


我女儿小时候总说,我们光想着在外面挣钱,都不管她,把她扔到家里。这些话我听了后也挺心酸的,我们出去赚钱,也是为了给她创造更好的生活。她工作后好像更能体谅我们一些了,不久前我跟她聊到了钱,她现在自己很辛苦地挣钱,也觉得,钱很重要。


最困难的时候,我最好的朋友帮了我很多。她是我高中同学,那时候我们两家是隔壁,她有自行车,不会骑,我没自行车,但我会骑,她就每天把自行车推出来,我就骑车带上她,一来二去,我们两个就很好。


我们的友谊维持了很多年。两个人都很忙的时候,一年到头也不怎么联系,就各自生活,但再联系的时候,还是和过去一样亲近,我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她结婚后和老公来北京创业,每次回浙江,只要我在,我肯定要每天都去找她的,包括除夕夜。吃过年夜饭之后,我就会去她家找她。我女儿和老公总是说我,除夕夜为什么总是出去,不在自己家里守岁,但对我来说,这个朋友也是很重要的。


作为朋友,她非常了解我。我女儿在韩国读书的最后一年,她知道我经济上有一些困难,完全不用我开口,她就会看出来,然后噌一下就把钱给打过来,我们之间什么都不用多说,她就是这样,总是雪中送炭。


我女儿有时候会抱怨我跟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她在一起都多,年轻的时候,我就总想着朋友,喜欢出去聚会什么的,那时候可能也是贪玩,但后来,特别是生活中出了那么多状况,有时候真的感觉喘不过气,很窒息,所以跟朋友在一起也是一种放松,朋友真的很重要。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4


今年,我这位朋友想在北京开一家饭团店,让我过来帮她打理,跟我说「来吧来吧」,换个环境,换种生活方式。


在北京,我就免费住在她家里,然后白天去饭团店工作。我还跟她开玩笑说,我最不喜欢油烟,最不喜欢做饭,但现在必须天天在这里做饭,这可能就是上天的一种安排吧。但在北京,我每天心情很好的,家里很多事情我都把它扔掉,每天都很平静,烦心事我都不去想。


其实我决定来北京,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多陪陪我女儿。她刚好今年毕业回国,我原本挺想让她回家的,生活得安稳一些,但她说不,她要出去闯。我其实很理解,我自己年轻时候,一心想飞到外面去,她这点和我很像,我就说去吧去吧,年轻的时候,谁都这样。


但她初到一个城市,可能会遇到一些不适应,可能会很焦虑,正好我也有机会来,那我就想,我们一起来北漂,但这些,我并没有告诉她。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住在我朋友家,但很快,她就搬去和同事一起住了。我到现在都喜欢跟朋友在一起,她也应该和她的朋友在一起。所以我们两个人现在离得也挺远的,她很忙,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看我,但是我觉得好像很近一样。我们两个都在北京,想起来就是,啊,都在北京,就觉得这个距离又拉近了很多。


我女儿精神上其实挺像我的。她从小到大,有什么事也都愿意跟我沟通,因为无论什么事情发生,我一般都不去指责她,因为指责没什么用,你会跟她分析利弊,我总是告诉她,世界上绝大多数事都是有利弊的,不可能所有的利都是你的,你总要承担弊的那一面,那你怎么选择呢,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这些年回想过去,我觉得作为妈妈,我对她最亏欠的是陪伴她的时间太少。前段时间,我弟弟的儿子特别皮,我弟弟很生气的时候就对他儿子说了一句,该让你也尝尝父母不在身边,没人管的那个滋味。我一听这话,就呆在那里,他这个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就会想我女儿,一直给她陪伴时间这么少,在一起时间真的太少了,也弥补不了了,因为接下去的日子就更少了,不可能在一起了。所以这可能是一生的遗憾吧,没法弥补了。想想年轻那时候,真的是第一次当妈妈不知道。


长大后,女儿经常会说,妈妈抱抱,我说这么大了,还要妈妈抱抱,有时候我都好像觉得不好意思。但想想也是的,从小都没怎么抱她,我说好。来北京之前,我在家都是跟她睡在一起的。这么大了,还能睡在一起,我觉得也挺幸福的。其实很多女孩,这么大了,跟母亲睡的,好像很少了,我觉得也很欣慰,我还能跟她在一起睡。


我今年50岁了,感觉人生就转来转去,一不小心又回到原点。但我也没什么可抱怨的。前几天跟我朋友聊天她还在说,很多时候她也很羡慕我,因为我的家人真的给了我很多关心和爱。


我爸爸一直都很宠我,有一次他在我家,我拧一个瓶盖没拧开,我爸就抢过来帮我拧,我还发了朋友圈,说我爸都七十多岁了还把我当小孩,帮我开瓶子,还不知道谁的力气大。


我哥对我也很好的,我们相差两岁,从小一起玩大的。我和我哥和嫂子都很融洽,诗雅有什么心事也喜欢跟我嫂子说。


我现在不是在北京吗,我哥就帮我照顾家里的花,他每天都给我打电话的,跟我讲,有很多花苞开了,哪盆花长了很多虫,他每天就给我重复这些,汇报花的情况,有的时候我都嫌烦,我朋友就开玩笑,哪有哥哥每天给妹妹打电话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情人。


这就是我常说的那句话,凡事总有好坏,你不可能获得所有的好,但也不可能都是坏的。


这几个月,饭团店的生意不是很好,我和朋友商量了一下,我们也打算不做了,做完这个月我就准备回老家了。虽说老家的那栋楼要被银行拍卖了,但我也觉得没什么,再大的房子,你睡得不都还是那一张床。


目前我们回家还有住的地方,如果真的没有的话,我们租个房子其实也挺好的。


我喜欢养花,以前在家的时候,我自己会去山上去采花,春天,三四月份,我和朋友拿着锄头和编织袋到深山里去,下山的时候,衣服从腰到脚踝全部都是湿的。我家里种了好多兰花,还有乒乓球菊。我哥那天给我拍视频看,说我的乒乓菊开得特别好,过一段时间,洋水仙也要开花,等我回家过年的时候,就有花看了。我哥还说,他去年给我分的那几株兰花,都出花苞了,开得比他自己的还好。


所以,我觉得现在这样的日子也没什么,也很开心。未来的生活蓝图我都想好了,再奋斗几年,我们或许还可以买一套房子,去离我们县城不远的地方,车程半个小时以内的乡下,买一个老房子,把它装修得漂亮一点,带个院子,种花喝茶。


对于女儿,我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期待,唯一一点就是希望她生活得平稳一些,不要像我们,有这么多的起起落落,我希望她平安就好。她现在很独立,也很上进,我很以她为傲的,这也让我更相信了那句话,就是说小孩子迟早都是栋梁,有的早开花,有的晚成材,每个人都有她自己的特点。现在就是这样,她有她的生活,我也要好好过我的生活。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我的妈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点击观看

诗雅和李音的「母女对话」


视频加载中...

猜你喜欢
许我耀眼 0分 2025
许我耀眼
赵露思,陈伟霆,万鹏,唐晓天,管梓净,钟雅婷,王伊瑶,许亚军,温峥嵘,范世錡,冯晖,刘敏
闯关东2 7.2分 2009
闯关东2
王茜华,苗圃,董璇,濮存昕,张桐,刘佩琦,王馥荔,李玉刚,车永莉,于洋,涂们,英格玛,木村荣,郑昊,金桂斌,谢园,金巧巧,哈斯高娃,刘波
献鱼 5.5分 2025
献鱼
陈飞宇,王影璐,王奕婷,高寒,吴宇恒,王雅佳,保剑锋,何中华,曾黎,漆培鑫,赵顺然,陈姝君,黄海冰,刘萌萌,马雅舒,李欣泽,陈博豪,郑合惠子
琅琊榜 9.4分 2015
琅琊榜
胡歌,刘涛,王凯,陈龙
悬崖2012 8.5分 2012
悬崖2012
张嘉益,宋佳,程煜,李洪涛,咏梅,姬他,孙浩,徐程,林源,林龙麒,马丽
刘墉追案 5.4分 2021
刘墉追案
何冰,白冰,李乃文,王鹤润,路宏,曹征,黄海冰,王羽铮
我的团长我的团 9.6分 2009
我的团长我的团
段奕宏,张译,张国强
入青云 0分 2025
入青云
侯明昊,卢昱晓,余承恩,鹤男,全伊伦,朱丽岚,潘珺雅,胡耘豪,林江国,邓孝慈,鹿骐,于垚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火影忍者 9.1分
2父子 6.9分
3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4太平洋战争 9分
5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6创造101 5.9分
7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8传奇故事 8.4分
9天师撞邪 7.9分
10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1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2毒魔复仇 7.1分
13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4李卫当官2 7.2分
15名侦探柯南 8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