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中国之旅

中国之旅 豆瓣评分:7.2

BD超清中字
  • 分类:国产剧
  • 导演:Zoltán Mayer
  • 地区:法国
  • 年份:2015
  • 语言:法语 / 汉
  • 更新:2022-11-15 18:12
报错 收藏
  • 中国之旅是由友兰达·梦露,屈菁菁,林栋甫,Ling Zi Liu,Qing Dong,Yilin Yang,安德烈·维尔姆斯,Chenwei Li,Geneviève Casile,Camille Japy,Sophie Chen,Stéphane Aubert,Thomas Lempire主演的一部国产剧。来源:《大河报》2009年6月4日a13版 记者孟冉文 " "   接待过安东尼奥尼的马雍喜通过网.. 更多

中国之旅剧情介绍

来源:《大河报》2009年6月4日a13版 记者孟冉文


1972,一位意大利导演在河南林县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曾引起轩然大波"

1972,一位意大利导演在河南林县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曾引起轩然大波"

  接待过安东尼奥尼的马雍喜通过网络视频看当年的影像

1972,一位意大利导演在河南林县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曾引起轩然大波"

  《中国》中在林县拍下的场景

1972,一位意大利导演在河南林县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曾引起轩然大波"

文革“反华”影片:安东尼奥尼《中国》(上、中、下)

  1972年5月,一个名叫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意大利电影导演受中国政府邀请,用22天时间跨越北京、林县(今林州市)、苏州、南京和上海,拍成纪录片《中国》。然而,这部片子在中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批判运动。

  而今,人们已经用更为淡然的目光看待这部片子,并对其记录的37年前的生活影像充满兴趣。2004年11月25日,《中国》出现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一个纪念安东尼奥尼的影展上,这是这部纪录片第一次在中国放映。

  当年,安东尼奥尼在林县待了4天。在那些短暂的时光里,安东尼奥尼镜头下的老百姓是怎样的状态?镜头之外,外国艺术大师和中国老百姓又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今天,我们追溯37年前的时光,“重放”安东尼奥尼的非常河南之旅……  

  “我要他别拍衣着破烂的孩子”

  当一个身着浅蓝色中山装,手持暖瓶的男子出现在电脑屏幕上,马雍喜忍不住用手指画:“这个人是我,正在大队部开会,我倒水喝呢!”这段反映村干部日常工作状态的视频,源于1972年5月拍摄的一部电影纪录片。拍摄地点在当时的林县大菜园村大队部,时年35岁的马雍喜,任大菜园村党支部书记。

  今年5月25日,通过网络视频,马雍喜老人第一次看到“年轻的自己”。

  这部流传于当下网络的纪录片片段,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马雍喜还记得这个导演“大个子,卷曲黄头发,不爱说话,对啥事都好奇”。

  1972年5月29日上午9点多,马雍喜和几个村干部正商讨麦收。“会还没开,安东尼奥尼就在县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大队部。随行有个外国女人,20岁左右,抹着口红,洋气得很。”马雍喜回忆。

  事实上,那个年轻女人是时年60岁的安东尼奥尼的助手恩丽卡,后来成为安东尼奥尼的夫人。2004年,恩丽卡在接受中国纪录片导演刘海平访谈时说:“1972年5月,安东尼奥尼邀请我去中国。我们去了一个小县城河南林县……中国是我们的蜜月旅行,去中国之后,我们住在了一起。我那时年轻、漂亮、花枝招展……”

  会议开了10多分钟,安东尼奥尼全程拍摄。随后,马雍喜带领摄制组到村小学,安东尼奥尼拍了教室、操场等。看见一个小孩衣着破烂,他似乎很感兴趣。马雍喜通过翻译告诉导演:“这代表不了中国农村孩子的面貌,拍了也不要播。”安东尼奥尼答应“不会放出来”。马雍喜说,后来他听说那个场景在意大利播出了,我国驻意大利大使看到后很生气,但他现在通过网络视频看的片段中,没有那个孩子的影像。

  出了学校,安东尼奥尼在街上随机拍了老人挑水、小孩游戏、年轻人上工干活等场景。然而在一户农家,马雍喜却和安东尼奥尼发生了冲突……

  要求村民“演吵架戏”被拒

  按照事先安排,马雍喜走访村民石永岐家,和石家商量购买收割机的事儿。安东尼奥尼带着摄制组跟拍,镜头收录石家的厅堂、卧室、被褥和农具。听说石永岐夫妇和他们的儿媳一起居住,关系融洽,导演向马雍喜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说,能不能设计一个场景,让石家儿媳跟公婆吵架,他想看看这个家庭发生矛盾时,村干部是咋调解的。”马雍喜无法接受安东尼奥尼的要求,当场拒绝,并表示:“一家人本来很和睦,为啥要他们发生矛盾?我们不能为了配合你做一场戏给你拍,那样不真实,不能这样拍。”

  马雍喜的态度,打消了安东尼奥尼的“作秀”念头。后来,在这个约10分钟的片段中,《中国》如是表达安东尼奥尼的观点:“这里的农村家庭成员和谐相处,虽然村大队甚至有批准离婚的权力,但这里的人很少离婚,因为夫妻很少吵架……由于中国人的贞节和谨慎,使人几乎觉察不到他们的感情和痛苦。”

  从石家出来,安东尼奥尼走到村子东面三四百米的地方,默默拍了几座坟墓和墓碑,之后离开了大菜园村。

  “他在村里待了3个多小时,很少说话。”马雍喜说,那时大菜园被定为外国人接待点,原因是距县城近,房舍、道路、公共设施等都是当时全县农村建设最好的,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还专门接受过如何接待外国人的培训学习。“按要求,村里分开放区和非开放区,外国人只能去开放区参观。但是安东尼奥尼经常不听安排,到处拍。”马雍喜说,“我们虽然紧张,却不好过分阻拦。”

  县里接待他的规格相当高

  1972年5月中旬,林县第四招待所(下称四所)所长田永昌接到林县县委宣传部通知,让他做好迎接7名意大利记者的准备。田永昌立即着手安排,在招待所南楼二楼腾出4个房间。

  “县里说的意大利记者,其实就是安东尼奥尼和他的摄影组。”田永昌透露,当年5月,四所共接待了7批外国人,安东尼奥尼是其中的一批。当月的安排,田在日记中这样记录:“4~7日,十六个国家常驻北京记者26人;9~11日,新西兰1人;20~22日,菲律宾12人;22~23日,日本记者3人;26~29日,印尼、日本、苏丹、坦桑尼亚共7人;28~31日,意大利7人;30~31日,阿尔巴尼亚田径队26人……”

  关于安东尼奥尼的行程安排,根据相关档案记载,1972年5月13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安东尼奥尼一行到达北京;北京、河南林县、苏州、南京、上海成为中国官方同意安东尼奥尼拍摄的5个地方;当年5月28日,安东尼奥尼从北京来到林县。

  “安东尼奥尼是28日上午11点多到四所的,单独住在208房间,他的女助理住在别处,其他5人分住3个房间。”田永昌说,208房间内铺有地毯,有两个床铺、一台14英寸电视机、一个风扇,有电话但不能打长途,卫生间有马桶和洗脸池,全天有热水。“住宿条件在当时是最好的。”他说,虽然没有调警察或解放军保护安东尼奥尼的安全,但他的行程由时任县委宣传部部长的郭新太陪同,规格是比较高的,“一般外国客人来访,县领导是不出面的”。在餐饮上,早上供应从安阳运来的咖啡、牛奶,中午和晚上吃中餐。“他不挑食,也没有提出格要求,对我们的安排很满意。”田说。

  在田永昌的记忆里,安东尼奥尼对看到的东西都非常感兴趣,晚上经常回来很晚。在林县4天里,他没有过多去拍摄红旗渠,而是让更多的镜头对准农村。“他离开大菜园村后去了任村和北小庄村,常常‘不守规矩’到非开放区。”田永昌说,安东尼奥尼不仅拍农村庙会,还专门拍毛驴拉磨,陪同的县领导抱怨:“我们有电磨他不拍,咋光拍吓人的东西?”

  1972年5月31日,安东尼奥尼离开林县。站在四所南楼已改成215号房的原208房间内,田永昌念叨着“电灯还是以前的,洗脸池没变”。那一刻,老人的神情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

  想做“1972年中国的见证人”

  安东尼奥尼在中国待了22天,消耗3万米长胶片,最后制作成一部时长220分钟的大型纪录片《中国》。1973年1月,《中国》首映式在意大利举行,产生巨大轰动,受到西方的追捧。然而,令安东尼奥尼没有料到的是,《中国》遭到了来自中国的猛烈批判。

  1974年1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认为“《中国》大拍特拍中国落后的一面。该片中,闻名中外的红旗渠一掠而过,既看不到‘人造天河’的雄姿,也看不到林县河山重新安排后的兴旺景象。银幕上不厌其烦地呈现出来的是零落的田地、孤独的老人、疲乏的牲口、破陋的房舍……”

  “县里来村上调查过,看安东尼奥尼还留下哪些‘罪证’。”马雍喜回忆,当时他心想,“老安”居然是反动派呢,幸亏没跟他有过多联系,但随着来村里的外宾日益增多,县里也没顾上再追究。据资料记载,批判安东尼奥尼的活动持续了将近一年,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文章结集出版,达12万字。据《新世纪周刊》报道,1979年1月25日,外交部向中共中央提交了一个报告,当年2月19日,国务院转发了外交部的报告,《中国》风波才算宣告结束。

  “现在看来,安东尼奥尼并非有意那样做,他完全是反映自然状态。”田永昌讲了一件事:在红旗渠附近的北小庄,房子都是石头垒的,安东尼奥尼打算在那里拍,村里觉得不好看,派人连夜用石灰把墙全部涂成白的了。第二天安东尼奥尼一看,说:“我不能拍了,我们不想改变什么,我们想成为1972年中国的见证人。”

  对于中国,他“尊重然后热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那场针对《中国》和他本人的批判,安东尼奥尼反应“非常沮丧”。他在晚年说,当时中国某些官员对片子的评价过于苛刻,言辞有些激烈,他不可理解。

  回到意大利后,安东尼奥尼再也没有来到中国。2007年7月30日,安东尼奥尼去世。

  2008年1月24日,《东方早报》刊发《安东尼奥尼与〈中国〉:曾被误解和批判的纪录片》一文。文中写道,根据原外交部工作人员郁泉锡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正好我们文化部长到意大利去参加一个中国电影的回顾展,就利用这个机会,向安东尼奥尼本人表示我们的歉意,而且亲自登门拜访。安东尼奥尼当时也表示可以接受,态度相当友好”。

  2004年11月,安东尼奥尼电影回顾展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中国》在北京首次播映。安东尼奥尼因身体原因不能前来,其好友、影展策划人卡罗·迪卡罗带来了他的问候,“《中国》能在北京放映,给了我巨大的满足,让我感到了彻底的安心”。

  晚年的安东尼奥尼结识了中国纪录片导演刘海平夫妇。近日,身在罗马的刘海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当他拿出儿时在林县的照片时,安东尼奥尼抱着刘海平大哭。安东尼奥尼说,林县是他到过的地方,这份中国情结在他心里一存就是35年。他对河南的印象是:“那是中国土地最肥沃的省份之一,坐火车去那里时可以看到美丽的农村。林县和北方城市封闭式的院落生活不同,林县的生活是露天的,有点像我们的南方。就我个人而言,坐在一块石头上,与身旁的人聊天,周围是一大群在玩耍的孩子,这比关在一个房间里有趣。林县有一种地方性的、略微老旧的氛围,让人舒服……”

  刘海平透露,2007年10月,当他和夫人带着他们拍摄的《中国已远——安东尼奥尼与中国》纪录片赴意大利,把作品交给恩丽卡时,安东尼奥尼已去世3个月。“第二天,恩丽卡在电话中说她看了纪录片后很喜欢,当晚梦见了中国。”刘海平说。

  “我也想念安东尼奥尼,他是个不错的老头。”马雍喜望着网络视频上的种种场景,说他想告诉长眠的安东尼奥尼,大菜园村变化非常大:1972年时全村人均收入100元,上世纪80年代初人均收入200多元,2007年达到了6000多元。现在,村里家家是楼房,有近百辆小轿车。

  “对于中国,我尊重,然后热爱。”1973年1月,在罗马举行的《中国》首映式上,安东尼奥尼这样表达他对中国的感情。尽管此后的岁月横生磨难,幸运的是,这一趟非常河南之旅,已留存在安东尼奥尼拍摄的影像中,成为他对中国永久的见证。

  • 播放列表
  • 酷播
排序
  • BD超清中字
  • 剧情介绍

    来源:《大河报》2009年6月4日a13版 记者孟冉文


    1972,一位意大利导演在河南林县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曾引起轩然大波"

    1972,一位意大利导演在河南林县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曾引起轩然大波"

      接待过安东尼奥尼的马雍喜通过网络视频看当年的影像

    1972,一位意大利导演在河南林县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曾引起轩然大波"

      《中国》中在林县拍下的场景

    1972,一位意大利导演在河南林县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曾引起轩然大波"

    文革“反华”影片:安东尼奥尼《中国》(上、中、下)

      1972年5月,一个名叫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意大利电影导演受中国政府邀请,用22天时间跨越北京、林县(今林州市)、苏州、南京和上海,拍成纪录片《中国》。然而,这部片子在中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批判运动。

      而今,人们已经用更为淡然的目光看待这部片子,并对其记录的37年前的生活影像充满兴趣。2004年11月25日,《中国》出现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一个纪念安东尼奥尼的影展上,这是这部纪录片第一次在中国放映。

      当年,安东尼奥尼在林县待了4天。在那些短暂的时光里,安东尼奥尼镜头下的老百姓是怎样的状态?镜头之外,外国艺术大师和中国老百姓又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今天,我们追溯37年前的时光,“重放”安东尼奥尼的非常河南之旅……  

      “我要他别拍衣着破烂的孩子”

      当一个身着浅蓝色中山装,手持暖瓶的男子出现在电脑屏幕上,马雍喜忍不住用手指画:“这个人是我,正在大队部开会,我倒水喝呢!”这段反映村干部日常工作状态的视频,源于1972年5月拍摄的一部电影纪录片。拍摄地点在当时的林县大菜园村大队部,时年35岁的马雍喜,任大菜园村党支部书记。

      今年5月25日,通过网络视频,马雍喜老人第一次看到“年轻的自己”。

      这部流传于当下网络的纪录片片段,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马雍喜还记得这个导演“大个子,卷曲黄头发,不爱说话,对啥事都好奇”。

      1972年5月29日上午9点多,马雍喜和几个村干部正商讨麦收。“会还没开,安东尼奥尼就在县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大队部。随行有个外国女人,20岁左右,抹着口红,洋气得很。”马雍喜回忆。

      事实上,那个年轻女人是时年60岁的安东尼奥尼的助手恩丽卡,后来成为安东尼奥尼的夫人。2004年,恩丽卡在接受中国纪录片导演刘海平访谈时说:“1972年5月,安东尼奥尼邀请我去中国。我们去了一个小县城河南林县……中国是我们的蜜月旅行,去中国之后,我们住在了一起。我那时年轻、漂亮、花枝招展……”

      会议开了10多分钟,安东尼奥尼全程拍摄。随后,马雍喜带领摄制组到村小学,安东尼奥尼拍了教室、操场等。看见一个小孩衣着破烂,他似乎很感兴趣。马雍喜通过翻译告诉导演:“这代表不了中国农村孩子的面貌,拍了也不要播。”安东尼奥尼答应“不会放出来”。马雍喜说,后来他听说那个场景在意大利播出了,我国驻意大利大使看到后很生气,但他现在通过网络视频看的片段中,没有那个孩子的影像。

      出了学校,安东尼奥尼在街上随机拍了老人挑水、小孩游戏、年轻人上工干活等场景。然而在一户农家,马雍喜却和安东尼奥尼发生了冲突……

      要求村民“演吵架戏”被拒

      按照事先安排,马雍喜走访村民石永岐家,和石家商量购买收割机的事儿。安东尼奥尼带着摄制组跟拍,镜头收录石家的厅堂、卧室、被褥和农具。听说石永岐夫妇和他们的儿媳一起居住,关系融洽,导演向马雍喜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说,能不能设计一个场景,让石家儿媳跟公婆吵架,他想看看这个家庭发生矛盾时,村干部是咋调解的。”马雍喜无法接受安东尼奥尼的要求,当场拒绝,并表示:“一家人本来很和睦,为啥要他们发生矛盾?我们不能为了配合你做一场戏给你拍,那样不真实,不能这样拍。”

      马雍喜的态度,打消了安东尼奥尼的“作秀”念头。后来,在这个约10分钟的片段中,《中国》如是表达安东尼奥尼的观点:“这里的农村家庭成员和谐相处,虽然村大队甚至有批准离婚的权力,但这里的人很少离婚,因为夫妻很少吵架……由于中国人的贞节和谨慎,使人几乎觉察不到他们的感情和痛苦。”

      从石家出来,安东尼奥尼走到村子东面三四百米的地方,默默拍了几座坟墓和墓碑,之后离开了大菜园村。

      “他在村里待了3个多小时,很少说话。”马雍喜说,那时大菜园被定为外国人接待点,原因是距县城近,房舍、道路、公共设施等都是当时全县农村建设最好的,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还专门接受过如何接待外国人的培训学习。“按要求,村里分开放区和非开放区,外国人只能去开放区参观。但是安东尼奥尼经常不听安排,到处拍。”马雍喜说,“我们虽然紧张,却不好过分阻拦。”

      县里接待他的规格相当高

      1972年5月中旬,林县第四招待所(下称四所)所长田永昌接到林县县委宣传部通知,让他做好迎接7名意大利记者的准备。田永昌立即着手安排,在招待所南楼二楼腾出4个房间。

      “县里说的意大利记者,其实就是安东尼奥尼和他的摄影组。”田永昌透露,当年5月,四所共接待了7批外国人,安东尼奥尼是其中的一批。当月的安排,田在日记中这样记录:“4~7日,十六个国家常驻北京记者26人;9~11日,新西兰1人;20~22日,菲律宾12人;22~23日,日本记者3人;26~29日,印尼、日本、苏丹、坦桑尼亚共7人;28~31日,意大利7人;30~31日,阿尔巴尼亚田径队26人……”

      关于安东尼奥尼的行程安排,根据相关档案记载,1972年5月13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安东尼奥尼一行到达北京;北京、河南林县、苏州、南京、上海成为中国官方同意安东尼奥尼拍摄的5个地方;当年5月28日,安东尼奥尼从北京来到林县。

      “安东尼奥尼是28日上午11点多到四所的,单独住在208房间,他的女助理住在别处,其他5人分住3个房间。”田永昌说,208房间内铺有地毯,有两个床铺、一台14英寸电视机、一个风扇,有电话但不能打长途,卫生间有马桶和洗脸池,全天有热水。“住宿条件在当时是最好的。”他说,虽然没有调警察或解放军保护安东尼奥尼的安全,但他的行程由时任县委宣传部部长的郭新太陪同,规格是比较高的,“一般外国客人来访,县领导是不出面的”。在餐饮上,早上供应从安阳运来的咖啡、牛奶,中午和晚上吃中餐。“他不挑食,也没有提出格要求,对我们的安排很满意。”田说。

      在田永昌的记忆里,安东尼奥尼对看到的东西都非常感兴趣,晚上经常回来很晚。在林县4天里,他没有过多去拍摄红旗渠,而是让更多的镜头对准农村。“他离开大菜园村后去了任村和北小庄村,常常‘不守规矩’到非开放区。”田永昌说,安东尼奥尼不仅拍农村庙会,还专门拍毛驴拉磨,陪同的县领导抱怨:“我们有电磨他不拍,咋光拍吓人的东西?”

      1972年5月31日,安东尼奥尼离开林县。站在四所南楼已改成215号房的原208房间内,田永昌念叨着“电灯还是以前的,洗脸池没变”。那一刻,老人的神情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

      想做“1972年中国的见证人”

      安东尼奥尼在中国待了22天,消耗3万米长胶片,最后制作成一部时长220分钟的大型纪录片《中国》。1973年1月,《中国》首映式在意大利举行,产生巨大轰动,受到西方的追捧。然而,令安东尼奥尼没有料到的是,《中国》遭到了来自中国的猛烈批判。

      1974年1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认为“《中国》大拍特拍中国落后的一面。该片中,闻名中外的红旗渠一掠而过,既看不到‘人造天河’的雄姿,也看不到林县河山重新安排后的兴旺景象。银幕上不厌其烦地呈现出来的是零落的田地、孤独的老人、疲乏的牲口、破陋的房舍……”

      “县里来村上调查过,看安东尼奥尼还留下哪些‘罪证’。”马雍喜回忆,当时他心想,“老安”居然是反动派呢,幸亏没跟他有过多联系,但随着来村里的外宾日益增多,县里也没顾上再追究。据资料记载,批判安东尼奥尼的活动持续了将近一年,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文章结集出版,达12万字。据《新世纪周刊》报道,1979年1月25日,外交部向中共中央提交了一个报告,当年2月19日,国务院转发了外交部的报告,《中国》风波才算宣告结束。

      “现在看来,安东尼奥尼并非有意那样做,他完全是反映自然状态。”田永昌讲了一件事:在红旗渠附近的北小庄,房子都是石头垒的,安东尼奥尼打算在那里拍,村里觉得不好看,派人连夜用石灰把墙全部涂成白的了。第二天安东尼奥尼一看,说:“我不能拍了,我们不想改变什么,我们想成为1972年中国的见证人。”

      对于中国,他“尊重然后热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那场针对《中国》和他本人的批判,安东尼奥尼反应“非常沮丧”。他在晚年说,当时中国某些官员对片子的评价过于苛刻,言辞有些激烈,他不可理解。

      回到意大利后,安东尼奥尼再也没有来到中国。2007年7月30日,安东尼奥尼去世。

      2008年1月24日,《东方早报》刊发《安东尼奥尼与〈中国〉:曾被误解和批判的纪录片》一文。文中写道,根据原外交部工作人员郁泉锡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正好我们文化部长到意大利去参加一个中国电影的回顾展,就利用这个机会,向安东尼奥尼本人表示我们的歉意,而且亲自登门拜访。安东尼奥尼当时也表示可以接受,态度相当友好”。

      2004年11月,安东尼奥尼电影回顾展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中国》在北京首次播映。安东尼奥尼因身体原因不能前来,其好友、影展策划人卡罗·迪卡罗带来了他的问候,“《中国》能在北京放映,给了我巨大的满足,让我感到了彻底的安心”。

      晚年的安东尼奥尼结识了中国纪录片导演刘海平夫妇。近日,身在罗马的刘海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当他拿出儿时在林县的照片时,安东尼奥尼抱着刘海平大哭。安东尼奥尼说,林县是他到过的地方,这份中国情结在他心里一存就是35年。他对河南的印象是:“那是中国土地最肥沃的省份之一,坐火车去那里时可以看到美丽的农村。林县和北方城市封闭式的院落生活不同,林县的生活是露天的,有点像我们的南方。就我个人而言,坐在一块石头上,与身旁的人聊天,周围是一大群在玩耍的孩子,这比关在一个房间里有趣。林县有一种地方性的、略微老旧的氛围,让人舒服……”

      刘海平透露,2007年10月,当他和夫人带着他们拍摄的《中国已远——安东尼奥尼与中国》纪录片赴意大利,把作品交给恩丽卡时,安东尼奥尼已去世3个月。“第二天,恩丽卡在电话中说她看了纪录片后很喜欢,当晚梦见了中国。”刘海平说。

      “我也想念安东尼奥尼,他是个不错的老头。”马雍喜望着网络视频上的种种场景,说他想告诉长眠的安东尼奥尼,大菜园村变化非常大:1972年时全村人均收入100元,上世纪80年代初人均收入200多元,2007年达到了6000多元。现在,村里家家是楼房,有近百辆小轿车。

      “对于中国,我尊重,然后热爱。”1973年1月,在罗马举行的《中国》首映式上,安东尼奥尼这样表达他对中国的感情。尽管此后的岁月横生磨难,幸运的是,这一趟非常河南之旅,已留存在安东尼奥尼拍摄的影像中,成为他对中国永久的见证。

    猜你喜欢
    许我耀眼 0分 2025
    许我耀眼
    赵露思,陈伟霆,万鹏,唐晓天,管梓净,钟雅婷,王伊瑶,许亚军,温峥嵘,范世錡,冯晖,刘敏
    闯关东2 7.2分 2009
    闯关东2
    王茜华,苗圃,董璇,濮存昕,张桐,刘佩琦,王馥荔,李玉刚,车永莉,于洋,涂们,英格玛,木村荣,郑昊,金桂斌,谢园,金巧巧,哈斯高娃,刘波
    献鱼 5.5分 2025
    献鱼
    陈飞宇,王影璐,王奕婷,高寒,吴宇恒,王雅佳,保剑锋,何中华,曾黎,漆培鑫,赵顺然,陈姝君,黄海冰,刘萌萌,马雅舒,李欣泽,陈博豪,郑合惠子
    琅琊榜 9.4分 2015
    琅琊榜
    胡歌,刘涛,王凯,陈龙
    悬崖2012 8.5分 2012
    悬崖2012
    张嘉益,宋佳,程煜,李洪涛,咏梅,姬他,孙浩,徐程,林源,林龙麒,马丽
    刘墉追案 5.4分 2021
    刘墉追案
    何冰,白冰,李乃文,王鹤润,路宏,曹征,黄海冰,王羽铮
    我的团长我的团 9.6分 2009
    我的团长我的团
    段奕宏,张译,张国强
    入青云 0分 2025
    入青云
    侯明昊,卢昱晓,余承恩,鹤男,全伊伦,朱丽岚,潘珺雅,胡耘豪,林江国,邓孝慈,鹿骐,于垚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火影忍者 9.1分
    2父子 6.9分
    3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4太平洋战争 9分
    5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6创造101 5.9分
    7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8传奇故事 8.4分
    9天师撞邪 7.9分
    10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1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2毒魔复仇 7.1分
    13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4李卫当官2 7.2分
    15名侦探柯南 8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