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今天硬核君要说的是,就在咱们小桥流水的苏州,也有两派刚猛的拳法:越溪船拳和北桥船拳,而且和南北少林一样,两派拳法同根同源,同属苏州船拳的两个门派,堪称水上版的“南北少林”。
苏州“船拳”
苏州船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苏州的先民主要是当地的“百越民族”,相比于中原的汉民族,古越族的先民孔武有力、民风彪悍。毕竟要在原始森林里讨生活,没有一身腱子肉是不可能的。
因为苏州地区河网密闭,又有太湖、阳澄湖、澄湖等大小的湖泊,大家出门都是打“船的”,陆地上功夫再高,到了水里也只能扑腾扑腾。苏州的先民逐渐开放出一种适合在船上操练的武功:船拳。
在春秋之后的两汉、三国、隋唐时期,“水军”迅速崛起,苏州船拳随着江东子弟的大规模入伍,在水军中快速发展,成了古代船上的“军体拳”。
到了明清时期,苏州船拳最终形成了系统性性的拳法,毫不夸张的说,从历史渊源上,苏州船拳丝毫不落在少林拳、咏春拳的下风,这可是一门有着2500年历史的拳法。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时候,江南地区有一个强大的秘密组织“洪门”,在首领陈近南的率领下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而当时“洪门”的看家本领就是苏州船拳,所谓:为人不识陈近南,不会船拳也枉然。
那么,苏州船拳是如何发展成两路拳法的呢?在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倭寇猖獗、水匪肆虐,很多农民和渔民为了自保,都要去学几招“船拳”来自卫。船拳就从最初的“军体拳”、“帮派拳”,发展成了人人都可以耍几招的“大众拳”。因为会的人多了,苏州各地的“船拳”就出现了差异,逐渐演变出了越溪船拳、北桥船拳、沙家浜船拳等门派。
越溪船拳
越溪地处东太湖北侧,尧峰山横亘其中,交通极端不便,老百姓长期将船作为交通工具,船拳得以较好的保存下来。至今越溪还有一批当年行走江湖的老拳师,年龄都在九十岁以上。
2010年越溪船拳传承人吴根宝去世后,他的弟子48岁的吴文祖成为越溪船拳的继承人,在他的精心整理和传授之下,当地已经有了一大批会打船拳的年轻人和小孩。
北桥船拳
这派船拳和越溪船拳最大的区别在于,打拳时要边唱边打,又称“开口船头拳”。因为北桥的船拳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自带娱乐功能,所以普及度较好。如今北桥街道的10位老拳师已经带了30多名中青年弟子,这些中青年子弟又带出了数百名徒孙,大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之势。
不管是越溪船拳还是北桥船拳,都讲究出招敏捷,收招迅速,拳法以手为主,似开似闭,进则带攻,攻则带躲,整个拳路行云流水,绝对不是花架子功夫。
硬核君表示,感兴趣的苏州人不妨学几招船拳招式,如果有人觉得苏州人软弱,你就可以表演几招,让后问他一句:水上的南北少林拳,你见过吗?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头条号:硬核发布者,内容很硬,也很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