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刚刚走出电影院的我,真是长出了一口气。
这100多分钟的经历,宛如一场噩梦。
太难忘了!
不过,还是让我们先看一组数据吧!
嗯,这就是北美圣诞档大片《猫》的评价现状,烂番茄两百家媒体打分,新鲜度仅有17%,得分3.75分(总分10分),观众爆米花分数57%。
而imdb的评分更糟糕,仅有2.6分,即便加上豆瓣的4.3分,也仅有6.9分,其实也挺低的。
还是这个《猫》,甚至连票房表现都非常糟糕。首周末总票房仅有660万,仅比上映数周的《利刃出鞘》多十万,也是非常可怜了。
总之,这部电影无论是票房还是评价,都非常糟糕,可以说是年度现象级的灾难了。
这样的状况,如果放在几个月之前,可能谁也无法想象。
毕竟,在那时,音乐剧改编的《猫》还是年度奥斯卡大热来着。
起码从阵容上,影片可谓星光熠熠。
该片邀请到了詹妮弗·哈德森、詹姆斯·柯登、伊德里斯·艾尔巴、朱迪·丹奇、伊恩·麦克莱恩、蕾蓓尔·威尔森等明星共同出演,更有人气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客串加盟。影片则由芭蕾舞演员弗朗西丝卡·海沃德领衔出演。
这绝对是a级阵容的大制作啊!
尤其它的导演还是汤姆·霍伯。
没错,就是那个凭借《国王的演讲》拿到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的汤姆·霍伯,虽然,我至今仍对《社交网络》的落败耿耿于怀。
但平心而论,《国王的演讲》还是很不错、很工整的一部奥斯卡电影,影像上也颇多新意和拓展的地方。
尤其是,还贡献了一个表演非常出色的科林·费尔斯。
而作为音乐剧爱好者的汤姆·霍伯,从导演能力本身,其实也是没问题的。甚至在音乐剧改编上,他也经验丰富,
别忘了。他之前就曾把另一部经典音乐剧《悲惨世界》搬上大银幕。
并且,还送给安妮·海瑟薇一座奥斯卡女配角奖杯。
所以,由他来把《猫》搬上大银幕,其实是很恰当的选择。
只可惜,这次,他扑了。
某种程度上,《猫》是没办法影视化的。稍微观察下,你会发现,好像《悲惨世界》或其他很多音乐剧,都有多次影视化的经历。只有《猫》没有。
或者说,我能想到《猫》最适合的影视化方式:或者是舞台直录,或者是一部:动画片。
没办法,毕竟《猫》是一部以动物,也就是猫为主角的音乐剧,如何在大银幕来呈现这群猫,始终是个问题。
在舞台上,我们可以尊重假定性原则,去认定那些戴着假头套与穿着毛茸茸衣服的演员,就是一群猫,或是其他什么动物。
这是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基本舞台协定。
演员不用特别像一只猫,观众也不用非得接受演员是一只猫,大家都在假定演员就是一只猫这个设定前提下,观赏这出音乐剧。
更不会有生理不适的感觉。
电影就不一样了,在电影里,如果还是舞台中这身化妆与服装,就太假了。毕竟,电影对真实性的要求比舞台高太多,观众渴望更真实、更可信。
而汤姆·霍伯呢,则以cg的方式,帮助这群演员,更像一群猫。
这大概也是一切灾难的缘起。
因为,人再怎么像猫,也不能完全是猫
于是,你将在大银幕看到一群:满头满脸都是毛的人形怪,又蹦又跳又唱歌。
那种感觉,真是,太诡异了。
首先,它们不是猫,因为它们的身形与身体比例,都是人的。猫才不会有倒三角的宽肩膀和两条抢眼的大长腿
同时,他们也不太像人。因为,他们身上的那些毛发,会动的小耳朵,在出色的cg技术的帮助下,都太真实了。
会让你觉得,真的是从他们身上生出来的。尤其是,他们的出场,还是用爬的,即便,他们的身体仍然是人的比例。
所以,我更喜欢称这些混合了人与猫各自身体特征的生物为:猫精、猫怪、猫妖或是人形猫兽。
这也是全片最让人受不了的地方了。
很多朋友,都是被这种设定给劝退了。
我们喜欢小猫(我自己家里也养猫),也喜欢形容一个人可爱得像一只猫。但是,当真的有一个巨大的猫人出现在你面前,你的第一反应,一定不是可爱。
而是可怕!
这种感觉,就好像看大卫·柯南伯格的《变蝇人》一样,两个完全不同的生物的杂交结合体,首先的感觉,一定是不舒服的。
所以,蝙蝠侠里的猫女,再怎么像猫,也只能是cosplay,如果真变成了长着长毛的猫怪,估计就没人觉得猫女美了。
而这,大概就是界限。
我们可以用cg做很多电影无法实现的内容,但是,还是要有些界限不能触碰。
比如,去杂交一些全新的诡异生命体,并告诉你,这就是猫。
尤其,他们大部分还都不穿衣服。
总之,由于无法解决这群人形猫兽带来的不适感。我也一直没办法全心投入到这部电影了。
更别说去关注片中的剧情与演唱了。
尤其是,《猫》在音乐剧里,也算是剧情没那么抓人的一部。它更接近于猫的群戏,有点群魔乱舞的感觉。每只猫出来唱一段,让你认识他。
不过,音乐剧的临场感与演员的表演,尤其是好听的歌,会让你陷进故事当中。
而电影版,当角色都让人倒胃口之后,叙事的问题也就更加凸显了。即便,影片在剧情还稍微聚拢了一下,设计了更明显的反派与主角,去串起这几个猫的角色。
而演唱本身,也远不如导演上一部《悲惨世界》做的那些变革,那部起码有用手持与特写,去做一些突破。
这部反而有些保守和传统音乐剧电影了。
而詹妮弗·哈德森出演的魅力猫,本该是全片最亮的地方,处理得似乎也有点过于苦大仇深了,我是完全感受不到她的魅力。那首最期待的《memory》,也并没有预想中的震撼、与感动。
即便,哈德森本人唱得非常卖力。
至于其他几个角色,表演其实也挺奇怪的。
或者说,在这样一部诡异的电影里,去探讨演员的表演,本身,就很诡异。
至于网友们普遍吐槽的儿童扮演的老鼠,以及活吃蟑螂人,我还勉强可以接受。
我真正无法接受的是这群猫一边唱跳,一边吃垃圾。他们是真的从垃圾桶里直接翻出人家扔掉鱼骨头与肉骨头,然后拿起垃圾桶里的肉,就是一通狂啃!
这场面,实在是……
我不是特别懂导演那一刻在想什么,反正我真的要恶心吐了。
这样的场面,真的要这么实、这么具体的描述么???
莫名其妙啊!
最终,影片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角色形象愚蠢且怪异、故事简单无趣,连歌曲部分也远没有音乐版的震撼。
那么,影片还剩下些什么呢?
大概就是这个a级卡司,唬着你们上当去影院吧。
这部定档圣诞档的全明星大片,原也是希望在之后的奥斯卡有所斩获的。不过,从现在的状况,奥斯卡是真心没戏了,金酸莓倒是可以努力一下的。
还有,将来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在影院看,那种诡异的感觉,大银幕会放大无数倍。
起码,我看预告片的时候,还没觉得这么多问题。只有在大银幕被放大噩梦之后,才会更明显。
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邪典cult片,是一场真正的群魔乱舞。也许,这才是影片最终的归宿。
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名字不该叫《猫》,而应该叫《妖猫传》。
那样,一切就都合情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