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文/霓裳
“我怕伤害别人”
“不知怎么搞的,当我遇到那些我不喜欢或我觉得很差劲的人,向我表达好感时,我就会感觉很不舒服,甚至很恼火。“
佳佳说。
后来她意识到,这是因为自己觉得“如果我拒绝,怕伤害到他,如果不拒绝,又会很烦”。
佳佳身材迷人,长相气质俱佳,她活泼幽默,善解人意,聪明能干,独立性强,收入高,是个深受朋友喜欢的、大家眼中的开心果。
但是,如此优秀的佳佳,26岁了依然单身,到现在还没有找到男朋友。
其实,佳佳曾经谈过两次恋爱,都无疾而终。
她似乎本能地排斥男性对自己的接近。
她曾说,不知道为什么,如果男的稍微和她关系走得近一些,她就会自动疏远,生怕被对方误会对他有好感,从而伤害到他。
如果说是对男方无感选择逃避,那还情有可原。可是,明明自己欣赏和喜欢的男生接近自己时,佳佳也依然会逃避。
对于这一点,佳佳说,她的感觉是“这不可能,他那么优秀,怎么可能爱上我?”
甚至对方已经明确向她表示好感的时候,她也会觉得这不是真的,只是他对自己一时的错觉。即便进入了关系,她也常常觉得,对方随时会离开自己。
第一次恋爱:总有一种“不真实感”
三年前,佳佳谈了一个男朋友,那是她的初恋。
在那段爱情里,佳佳爱得很辛苦,因为她一直有种“不真实感”。
她总是会忍不住要去确认男朋友的爱;
如果男朋友没有及时回复自己的微信,佳佳就非常焦虑。她会一直不停地问对方在做什么,为什么不回她微信。
刚开始,男朋友还会耐心向佳佳解释,哄她、安慰她。但时间一长,男友渐渐感觉到厌烦。
于是,不愉快、争吵在两人之间频繁上演。最后,男朋友受不了佳佳的“没事找事”,离开了她。
佳佳觉得“果然他不是真的爱我,果然他最终还是会离开。”似乎这样一来,就真的印证了自己的担心是对的。
由于害怕自己受伤害或不小心伤害到别人,后来,佳佳再也不敢轻易坠入爱河。
“既然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没有发生,也就不会有伤害。” 她苦笑道,“也许自己本身就不需要爱情吧。”
可她内心明明是渴望得到爱的呀。
她不知道,是她自己的内心一直在制造这种“别人会离开我”的剧情,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如果不是她的焦虑给对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自我实现预言”。
高景轩在《自我实现预言》中说到:
“假想”可以弄假成真,“预期”能够促成现实,“精神作用”会转化为物质能量。人生祸福沉浮不是命中注定,而是自我实现的结果。
我遇到过几个像佳佳这样,对爱情既渴望又拒绝的人。
渴望爱是人的常情,这是每个人内心的一种根本需求。而拒绝爱,是他们因为害怕自己受到伤害或伤害到别人。
为什么爱会变成了一种伤害呢?
这常常是因为从小很少得到过无条件的爱,不相信有人会发自内心无条件地对自己好。
佳佳小时候常常被要求要乖,要懂事,要独立,不给父母和别人添麻烦。爸爸妈妈常常对她说,我们养你有多么不容易。
只有在她表现得好的时候才会得到父母的肯定和关爱。
否则,父母就会说:“再这样的话,我们就当没你这个女儿!”有一次,她被父母送到外婆家两个月,她不记得是因为什么事,但父母说是因为当时她“不乖“。
被父母抛弃的深深恐惧与绝望,是每个孩子都无法承受的。所以,后来的她尽量表现独立,不麻烦父母。
为了讨父母开心,她总是压抑自己内心的需求,让自己变得善解人意和能干,常常试图为父母和其他人的感受负责。
虽然内心渴望爱,但由于她既不愿意让自己受伤,又不想让对方受伤,她只有选择了逃避。
恋爱关系常常是亲子关系模式的复制。
从小的亲子关系模式告诉她:只有自己变得足够优秀,做到足够好,足够独立,才会得到爱。
没想到的是,这种模式再次让佳佳在爱情里败了北。
第二次恋爱:因为太独立,男朋友离开了她。
佳佳遇到的第二个男朋友,是她心仪已久的那种类型。她很珍惜这段感情,对男朋友也十分照顾和体贴。
佳佳本来就是一个能干、善于照顾他人的人。同时,她很独立,自己一个人就能搞定一切。
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佳佳都尽量自己解决。
为了不给男朋友添麻烦,她总是默默地独自扛起一切。扛不了的,她才找朋友帮忙,最后实在不行了才会找男朋友。
不久之后,男朋友还是离开了她。理由是:“你根本不需要我。”
她十分委屈不解,为什么自己“不麻烦别人了”,还是会被抛弃?
原因就在于,她独立到无法依靠任何人,连最亲近的男朋友都成了不能麻烦和不可依靠的“别人”。
这种独立,让对方体验到自己不被信任和“毫无存在感”。
她不知道,对于男友而言,被需要和被依靠,也是一种爱和被看见的体现,他的能力和价值感因此得到承认,他会因此而感到快乐。
很小父母就告诉她“我们养你很辛苦很累,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这让她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是个累赘,觉得别人不可依靠,一切只能靠自己。
进入亲密关系之后,她害怕一旦依靠对方,自己就成了对方的累赘,导致对方不再爱自己。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得到父母主动愿意给予的爱,ta的内心始终都是孤立无援的,ta无法信任别人,很难相信有人愿意主动为自己付出并不觉得麻烦。
经过了两次的恋爱失败,佳佳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恋爱。
其实,有这种困惑的人还是不少的。
他们从小没有条件从父母那里学会如何真正地去爱和享受爱,才会缺少爱的勇气和能力。
就像电影《心灵捕手》中的威尔,总觉得女朋友不是真的爱自己。因为害怕被抛弃,他违心地告诉深爱着的女朋友“我不爱你”,还安慰自己是“不想破坏她的完美”。
一些人还会为了对方而努力改变自己,想让自己成为对方心目中理想的样子。在他们心中反复困惑着这样的问题:
对方不爱我,是不是因为我不够优秀?我非常爱ta,是不是要努力变成ta所期望的那样?
这些,其实都是内心深处感觉自己“不值得爱”的体现。
当你出现这样的困惑时,就需要警觉了。
你需要学会告诉自己,这种“不值得爱”的感觉,只是童年创伤带给你的一种假象。现实中,你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孩子了,完全有能力从那里走出来。
用你的爱去拥抱那个当初害怕被抛弃的内心小孩,对ta说:“你是值得被爱的”给ta勇气和力量。
渐渐地,你就会拥有爱自己的力量。 “自己不适合恋爱”的错觉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你无须完美,你本身就是值得被爱的。
因为这个世界并没有完美的人,你深爱的那个人也并不完美。所以,你也无须完美,无须努力变成对方期待的模样。
对方当初被你吸引的,一定是你身上自带的独特之处。所以,对方如果爱你,也一定是爱你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试图把你改造成他喜欢的样子。
否则,ta爱的不是真实的你,只是ta自己心中幻想的一个影子。那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对方的问题。
接受自己,才能拥有最真实的爱。
一些不接受自己的人,很难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他们常常会试图用伪装和刻意表现的虚假自己来获取爱,这样得来的爱终究会失去。
当对方看见有你不是真实的,ta会觉得被欺骗,会因愤怒、失望而离开你。
不是因为欺骗,而是因为你用冒名顶替换来了不属于自己的爱。真正属于你的爱,其实你从来没有得到过。所以,也没有所谓的失去。
同样的,你也不要试图改变对方,希望对方符合你的期待。带着期望、改造和拯救对方的念头进入爱情,只能说明你爱的也不是真实的对方。而这样的改造与拯救,结果一定会失败,会失望,双方都会感觉很累。
当你学会放下一切期待和企图,开始真正地爱自己,做轻松真实的自己,属于你的真正爱情就会悄然而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成长视觉,与你长期分享点滴感悟与智慧,一起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