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当你听说最好的朋友人生只剩几个月,你会怎么办?
凯萨在听到这个消息时立刻就晕了过去。然后,他搬进好友亚瑟独居的家,打算陪他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为了亚瑟的病,他可谓操尽了心。
求神拜佛,去问神父应该向哪位神祷告;
寻医问药,听说印度有人治好了美国医生都治不好的癌症,立马就要带亚瑟去印度;
寻求组织,找癌症公益会的人来给亚瑟做心理疏导;
满腔热情,与亚瑟一起书写遗愿清单。
虽然这清单,他一看就傻眼了。
亚瑟则无比矛盾,因为只有他知道,真正被医生判了死刑的人,其实是凯萨。一切只不过凯萨拿他的医保卡看病而引起误会。
但面对用尽办法逗他开心的凯萨,他说不出口。只能把这份害怕和担忧藏在心里,半推半就,将错就错地互相陪伴一起疯。
01
两人商定轮流完成彼此的愿望。
在凯萨的影响下,亚瑟借机怼了一直压制他的领导;给一直吐槽他呆板的女儿意外的惊喜;克服对坐飞机的恐惧来到了印度,并治好了自己都不知道的,如果不治疗就会于三个月后去世的皮肤癌。
在亚瑟的坚持下,凯萨回到了年轻冲动外出后一直不肯面对的家,并和父亲重归于好。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一个又一个的小反转和小桥段,让观众面带微笑地感受着温暖。
活力四射的凯萨,感慨他的人生从未如此轻松快乐:不但如愿治好了亚瑟的癌症,自己也回归了家庭,还说出深埋在心底的秘密并获得了好友的原谅。
看着他开心的样子,忍不住猜想,也许他的癌症,也是一个乌龙吧。
02
然而该来的还是会来,凯萨终于还是知道了自己患癌的事实,并于不久后病逝。
亚瑟对着他的墓碑,神情憔悴:“你留下整个世界给我,但没有你,世界好渺小”。
葬礼结束,凯萨之前介绍的癌症公益组织人虹坦交给亚瑟一封信,竟然是凯萨给好友的“现场撩妹指导”。
而亚瑟,马上笨笨地执行,并获得成功。让观众不由笑着擦去刚刚因凯萨离世而流下的泪水。
虽然凯萨离开了,但他仿佛依然在身边,嘻笑着和亚瑟一起勇敢前行,期待着尚未到来的更好的世界。
这就是友谊,朋友就是明知你为人,却依然爱你的人。
相比爱情,它更为确定和牢固。
03
电影中有几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
一是他们的首个愿望,是吃中国烤鸭。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争取中国观众呢。
二是他们写死前愿望和凯萨对父亲的前弃后爱,令我马上想到《遗愿清单》的桥段。不知道是不是在向经典致敬呢。
三是凯萨主动承认和亚瑟前妻的“有一腿”,“那时你们才离婚,你天天念叨她,搞得我也有点想念她了,那天我喝醉了……”
这个情节,太打击我们“朋友妻,不可欺”观念了,放到中国,不知道会不会过审呢,哈哈!
04
一般来说,这类临终情节的电影,都会让人顿生珍惜眼前,把握当下,开心过好每一天的感想。
但人之常情却是,不到迫不得已,总会瞻前顾后。
比如正常情况下,谁会没事去怼领导和自己的饭碗开玩笑?
谁会主动承认和好友前妻有一腿?
有些秘密或想法,总是要有个特殊的事件才会引发。
电影就可以是这样的特殊事件,它在打开眼界的同时,也撩拨人的心绪。
下定决定为了某个人某件事去改变,也是很美好的事情。
最后,两位演员都很棒,演亚瑟的那位,一脸沧桑,眼神却如水般清澈又无辜。
演凯萨的,总觉得眼熟,后来才知道人家曾经号称“法国情歌王子”,“最性感歌手”,看看舞台照,果然帅的啊。
愿我们都能拥有这样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