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卡特教练

卡特教练 豆瓣评分:8.6

BD中字
  • 分类:国产剧
  • 导演:托马斯·卡特
  • 地区:美国
  • 年份:2005
  • 语言:英语
  • 更新:2022-10-10 16:29
报错 收藏
  • 卡特教练是由塞缪尔·杰克逊,罗伯·布朗,查宁·塔图姆,瑞克·冈萨雷斯,奥克塔维亚·斯宾瑟,莱西·比曼,妮可·尼尔主演的一部国产剧。 你们今天做的,远远比输赢重要,远远比明天报纸的体育头条重要。你们做到的,是某些人一辈子追求的,你.. 更多

卡特教练剧情介绍

你们今天做的,远远比输赢重要,远远比明天报纸的体育头条重要。你们做到的,是某些人一辈子追求的,你们做到的是超越自己。

---卡特教练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这是影片《卡特教练》最后卡特说的话,是影片的灵魂。这是一支屡战屡败的篮球队,由于教练卡特的加入,变成了一支无人能敌的常胜将军。影片看似讲述了一支篮球队的蜕变,实则讲述了了一群被认定为没有前途的孩子,在卡特教练带领下,打破偏见,努力拼搏,最终超越自己的故事。

“打破偏见”即打破固定性思维,“超越自己”即获得成长型思维。

该影片由托马斯·卡特执导,于2005年在美国上映,豆瓣8.5分且保持15年高分不变,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即打破固定型思维的限制(包括来自自身的和外在环境的),相信自己的无限可能,并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即使没有达成目标,也能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是敢于跳出舒适区,挑战自己,终身学习的思维方式。

影片是如何讲述成长型思维建立过程的?又有哪些育儿启发?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培养成长型思维,从改变语言习惯开始。

卡特教练刚一接触球队,就感受了球员之间的无理谩骂、无休止的争吵。比赛失败,相互指责,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大打出手。

于是他接手球队后第一个要求便是:

球员之间,球员和教练之间必须互称为sir,这代表尊敬,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

看似只是语言习惯的改变,其实是引导球员,打破偏见的行为,因为在外界看来,他们不配被称之为“sir”,而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不配说“sir”,他们是被认定“没有前途”“没有教养”的孩子。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为什么要改变语言习惯?因为语言具有改变思维的能力。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朋友》中写到:

在很多领域,有些思维训练,其实只需要更改语言习惯。

他在书中举例:

报社老板这样呵斥一位刚入行的记者:永远不要再跟我说“我认为....”了,你的看法关我屁事?我要的是事实.....从那之后,那个毛头小子就刻意让自己写句子的时候用“事实上”开头,而为了配的上这个开头,在后面的陈述中,他真的不知不觉的剔除了很多“偏见”。

看,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思维方式决定语言习惯,而当语言发生改变时,也会反作用于思维,引导思维方式的变化。所以,培养成长型思维,可以先从培养语言习惯开始,打破语言偏见、用积极向上的语言引导思维。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育儿启发: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要贴就贴正面标签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

“没有前途”、“没有教养”是影片中对球员的“标签”。在日常生活中,“不听话”“不懂事”也常被用做孩子的“标签”。

比如:

①“说了好多遍也记不住,怎么这么笨”

②“让你打招呼不打,没礼貌”

③“不让你看电视偏看,一点也不听话”

“笨”、“没礼貌”、“不听话”都是标签,这样讲话,对于纠正孩子的行为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打击孩子自尊心,甚至引起逆反心理,要么变得自卑,要么破罐子破摔。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怎么撕掉这些标签呢?

01 只对事不对人

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家长要善于分析原因,帮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贴标签”。

①孩子总是记不住一件事,是不是因为他不理解这件事?家长应该耐心讲解,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帮助孩子记住这件事。

②孩子不愿意打招呼,是不是因为跟对方不熟悉?不跟陌生人打招呼,这是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本身没有错。引导孩子打招呼,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先从家长做起,孩子会慢慢模仿。

③孩子爱看电视,是不是因为父母的陪伴太少了,或者也没其他兴趣爱好?所以家长应该多陪孩子,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总之,要找到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贴标签”毫无用处。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02 换成积极的“标签”

既然“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那么我们何不利用这一作用,给孩子贴上积极的“标签”,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呢?当然可以。

比如:

①考试没考好,家长说:“虽然这次没考好,但是妈妈看到了你很努力,继续努力一定会考好的。”

②孩子践行承诺,家长说:“真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③孩子尝试了从不敢玩的攀爬,家长说:“你越来越勇敢了,我为你感到骄傲。”

“努力”“守信用”“勇敢”都是积极的“标签”,“标签”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有强烈的影响作用,往往会使这个人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所以这些积极的“标签”,会引导孩子向这些好的方面发展。

培养成长型思维,需要打破负面的“标签”,用正面“标签”引导孩子思考、行动。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培养成长型思维,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回到影片,面对一直屡战屡败的篮球队,想要一夜反败为胜是不可能。卡特教练接手篮球队后,并没有急于教大家如何进攻、如何得分,而是每天训练基本功:体能训练。连迟到的惩罚也是“跑”,动不动就是500个俯卧撑,1000个折返跑。

当篮球队迎来第一场比赛时,大家并没有信心,教练看出了球员的心思,比赛前,鼓励大家:不用担心进攻,我要你们“跑”!我要你们每时每刻都在跑,全场比赛。

比赛紧张而激烈,接近尾声的时候,他们还是落后对手几分。

卡特问:你们累了吗?

球员:不累,先生。

卡特:很好,因为对方已经精疲力尽了。

最终,里士满球队获胜了,他们用扎实的基本功拖垮了对手。事实证明,当基本功扎实了,结果往往也不会太坏。

成长型思维注重做事的过程,过程足够努力,结果就不会太坏。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能从过程中获得经验和教训。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育儿启发:

01 你会正确表扬孩子吗?可不是一句简单的“你真棒”。

“你真棒”,是最常见的表扬,它是一种笼统的表扬,是对结果的肯定,而没有对过程,也就是方法论的总结。下一次,如果做得不好,孩子可能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无法纠正和提高自己。这是恶性循环,只想着“争第一”而不考虑怎样争第一。

那要怎么表扬?要表扬到具体优点,比如:

①孩子搭了一座城堡,家长可以说:“好漂亮,你太有创造力了!”

②孩子独立看完两本书,家长可以说:“你真是越来越有耐心了,记得上一次你还不能完整看完一本书,现在都能看完两本了!”

③孩子帮助了别人,家长可以说:“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创造力”、“有耐心”、“乐于助人”就是具体的优点。这样的表扬,可以让孩子注意到自己的优点,知道自己很棒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标签效应”,这些“优点标签”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孩子向“标签”所喻的方向成长,成为越来越优秀的孩子。

这是成长型思维的养成过程,不断学习、总结、进步、成长、继续学习、继续总结、继续进步.....良性循环。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02 如何面对孩子的失败?失败是成长型思维的炼丹炉

有时候面对失败的态度,更能体现一个人是否是成长型思维。失败是成长型思维的炼丹炉,是对成长型思维的考验。

成长型思维认为:成功来源于学习和自我提高,自身没有成长或者没有尽到最大努力,才意味着失败。

面对孩子的失败,家长不要说“太可惜了”或者“怎么这么笨”,孩子本身就有挫败感,这么说话对于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意义。

家长可以说“失败了不要丧气,下次就知道怎么做了”,并且积极地跟孩子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找到方法论,让孩子重拾信心。更重要的是孩子学会了面对失败的正确态度和处理方法,孩子便不会轻易被结果左右,被困难打倒。

这是成长型思维的历练过程,就跟打怪升级一样,通过不断的历练,掌握它的真谛并能运用自如,受益无穷。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培养成长型思维,跳出舒适区,挑战自己

影片中有两个舒适区

01 球员的舒适区

里士满是一个犯罪率高达40%的城市,孩子们大部分都不爱读书,学校也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打篮球,而不重视文化课,他们毕业后面临的结局只有两种:

第一:吸毒、坐牢、或者被打死。

第二:考上大学,换一种人生。

对这群孩子来说,篮球就是他们的舒适区,因为至少喜欢,至少可以让自己有事可干。但要改变命运,考大学,靠的是文化课。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02 卡特的舒适区

“教篮球”是卡特教练的舒适区,他原本可以教好篮球就够了,可是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他要拯救这群孩子,就必须把队员的文化课成绩搞上去。所以他跟球员家长签订协议,球队文化课平均成绩要达到2.3分,否则禁止打篮球。

双方都要跳出舒适区,然而,跳出舒适区是最难的。

球员们一如既往的逃课、打架,完全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学习成绩一路下降。

卡特教练果断关停了篮球训练馆,将球员们喊到了图书馆进行补课。对于教练的这一行为,校长、老师还有球员们的家长,都表示抗议,还找来了媒体来报道,更有甚者拿石头砸卡特家的玻璃。

培养成长型思维最难的就是挑战自己、跳出舒适区,因为人都有享受安逸的本能。但是一旦挑战成功了,将受益无穷,甚至改变人生。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育儿启发:

01 做“虎妈虎爸”,“逼”孩子一把!

周杰伦曾自爆,每次练琴,妈妈总是拎着一根棍子站在他身后,逼迫自己练琴。其他小朋友出去玩,他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弹琴,要是弹烦了,偷看一眼窗外玩耍的小伙伴,妈妈便会拿棍子重重地敲下来。

后来周杰伦回忆说:“如果说自己的音乐底子打得深厚,还得感谢那根棍子呢。”

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但是孩子天性好玩,自控力根本不行,也不理解现在刻苦学习或者贪玩,对以后的人生会产生什么不一样的影响。所以如果一件事情确实是对孩子好的,那就想尽一切办法帮孩子坚持下去。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周杰伦和妈妈

如何坚持?

①首先让孩子明白坚持的意义,也就是讲道理。孩子一时不懂也没关系,先把道理讲出来,再慢慢理解。

②孩子有进步时,一定要奖励。这对孩子来说是最直接的动力。

③陪孩子一起努力。比如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家长可以陪读。如果逼迫孩子看书,而自己却在玩手机、看电视,孩子肯定坐不住,要给孩子树立榜样。

④适当运用“惩罚”。惩罚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有两个前提。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第一个前提是安全:

比如罚站一个小时,这是我家常用的。

比如少吃一顿饭,也饿不坏。

比如一个星期不准看电视玩游戏。

不提倡体罚孩子。

第二个前提是不可伤害孩子尊严:

惩罚孩子也要维护孩子的尊严,惩罚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坚持不下去就要付出代价。切记,不可用讽刺、嘲笑的语气笑话孩子。

坚持的意义,只有坚持过后才能知道。尽自己所能帮孩子坚持有意义的事情,孩子总有一天会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会明白坚持的意义,明白努力成长的意义,这也是成长型思维的意义。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02 不要跟风,坚持自己的育儿观

影片中的卡特教练,为了帮球员把文化课搞上去,遭受了社会各界的非议。然而他坚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不被社会风气左右,这本身就是成长型思维的体现。

所以父母也要具备这种思维,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不盲目跟风,坚持自己的育儿观。

最常见的,报兴趣班,好多家长不管三七二十一,给孩子报那么多兴趣班,绘画、钢琴、舞蹈、跆拳道,恨不得孩子样样精通。可是,孩子真的都感兴趣吗,还是父母的一厢情愿?父母总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不跟风,坚持自己,做有成长型思维的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影片最后,球队的成员有6名进入大学,5名获得奖学金,成长型思维让他们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也就是自己掌握的人生。而卡特也实现了自己“教育育人”的理念。

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其实不难,但要趁早,因为人越大,思维固化越严重:

一、 培养成长型思维,从改变语言习惯开始。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要贴就贴正面标签。

二、培养成长型思维,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表扬孩子要表扬具体的优点,面对失败,告诉孩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三、培养成长型思维,跳出舒适区,挑战自己

做“虎妈虎爸”,“逼”孩子跳出舒适区,家长自己也要跳出舒适区,不盲目跟风。

思维决定人生,做有成长型思维的父母,培养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掌握自己的人生。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我是@清歌儿妈妈 育儿育己,每天分享育儿干货,欢迎关注,共同探讨#陪宝宝那些事##头条知识节##育儿心理说#

  • 播放列表
  • 酷播
排序
  • BD中字
  • 剧情介绍

    你们今天做的,远远比输赢重要,远远比明天报纸的体育头条重要。你们做到的,是某些人一辈子追求的,你们做到的是超越自己。

    ---卡特教练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这是影片《卡特教练》最后卡特说的话,是影片的灵魂。这是一支屡战屡败的篮球队,由于教练卡特的加入,变成了一支无人能敌的常胜将军。影片看似讲述了一支篮球队的蜕变,实则讲述了了一群被认定为没有前途的孩子,在卡特教练带领下,打破偏见,努力拼搏,最终超越自己的故事。

    “打破偏见”即打破固定性思维,“超越自己”即获得成长型思维。

    该影片由托马斯·卡特执导,于2005年在美国上映,豆瓣8.5分且保持15年高分不变,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即打破固定型思维的限制(包括来自自身的和外在环境的),相信自己的无限可能,并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即使没有达成目标,也能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是敢于跳出舒适区,挑战自己,终身学习的思维方式。

    影片是如何讲述成长型思维建立过程的?又有哪些育儿启发?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培养成长型思维,从改变语言习惯开始。

    卡特教练刚一接触球队,就感受了球员之间的无理谩骂、无休止的争吵。比赛失败,相互指责,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大打出手。

    于是他接手球队后第一个要求便是:

    球员之间,球员和教练之间必须互称为sir,这代表尊敬,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

    看似只是语言习惯的改变,其实是引导球员,打破偏见的行为,因为在外界看来,他们不配被称之为“sir”,而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不配说“sir”,他们是被认定“没有前途”“没有教养”的孩子。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为什么要改变语言习惯?因为语言具有改变思维的能力。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朋友》中写到:

    在很多领域,有些思维训练,其实只需要更改语言习惯。

    他在书中举例:

    报社老板这样呵斥一位刚入行的记者:永远不要再跟我说“我认为....”了,你的看法关我屁事?我要的是事实.....从那之后,那个毛头小子就刻意让自己写句子的时候用“事实上”开头,而为了配的上这个开头,在后面的陈述中,他真的不知不觉的剔除了很多“偏见”。

    看,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思维方式决定语言习惯,而当语言发生改变时,也会反作用于思维,引导思维方式的变化。所以,培养成长型思维,可以先从培养语言习惯开始,打破语言偏见、用积极向上的语言引导思维。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育儿启发: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要贴就贴正面标签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

    “没有前途”、“没有教养”是影片中对球员的“标签”。在日常生活中,“不听话”“不懂事”也常被用做孩子的“标签”。

    比如:

    ①“说了好多遍也记不住,怎么这么笨”

    ②“让你打招呼不打,没礼貌”

    ③“不让你看电视偏看,一点也不听话”

    “笨”、“没礼貌”、“不听话”都是标签,这样讲话,对于纠正孩子的行为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打击孩子自尊心,甚至引起逆反心理,要么变得自卑,要么破罐子破摔。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怎么撕掉这些标签呢?

    01 只对事不对人

    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家长要善于分析原因,帮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贴标签”。

    ①孩子总是记不住一件事,是不是因为他不理解这件事?家长应该耐心讲解,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帮助孩子记住这件事。

    ②孩子不愿意打招呼,是不是因为跟对方不熟悉?不跟陌生人打招呼,这是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本身没有错。引导孩子打招呼,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先从家长做起,孩子会慢慢模仿。

    ③孩子爱看电视,是不是因为父母的陪伴太少了,或者也没其他兴趣爱好?所以家长应该多陪孩子,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总之,要找到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贴标签”毫无用处。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02 换成积极的“标签”

    既然“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那么我们何不利用这一作用,给孩子贴上积极的“标签”,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呢?当然可以。

    比如:

    ①考试没考好,家长说:“虽然这次没考好,但是妈妈看到了你很努力,继续努力一定会考好的。”

    ②孩子践行承诺,家长说:“真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③孩子尝试了从不敢玩的攀爬,家长说:“你越来越勇敢了,我为你感到骄傲。”

    “努力”“守信用”“勇敢”都是积极的“标签”,“标签”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有强烈的影响作用,往往会使这个人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所以这些积极的“标签”,会引导孩子向这些好的方面发展。

    培养成长型思维,需要打破负面的“标签”,用正面“标签”引导孩子思考、行动。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培养成长型思维,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回到影片,面对一直屡战屡败的篮球队,想要一夜反败为胜是不可能。卡特教练接手篮球队后,并没有急于教大家如何进攻、如何得分,而是每天训练基本功:体能训练。连迟到的惩罚也是“跑”,动不动就是500个俯卧撑,1000个折返跑。

    当篮球队迎来第一场比赛时,大家并没有信心,教练看出了球员的心思,比赛前,鼓励大家:不用担心进攻,我要你们“跑”!我要你们每时每刻都在跑,全场比赛。

    比赛紧张而激烈,接近尾声的时候,他们还是落后对手几分。

    卡特问:你们累了吗?

    球员:不累,先生。

    卡特:很好,因为对方已经精疲力尽了。

    最终,里士满球队获胜了,他们用扎实的基本功拖垮了对手。事实证明,当基本功扎实了,结果往往也不会太坏。

    成长型思维注重做事的过程,过程足够努力,结果就不会太坏。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能从过程中获得经验和教训。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育儿启发:

    01 你会正确表扬孩子吗?可不是一句简单的“你真棒”。

    “你真棒”,是最常见的表扬,它是一种笼统的表扬,是对结果的肯定,而没有对过程,也就是方法论的总结。下一次,如果做得不好,孩子可能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无法纠正和提高自己。这是恶性循环,只想着“争第一”而不考虑怎样争第一。

    那要怎么表扬?要表扬到具体优点,比如:

    ①孩子搭了一座城堡,家长可以说:“好漂亮,你太有创造力了!”

    ②孩子独立看完两本书,家长可以说:“你真是越来越有耐心了,记得上一次你还不能完整看完一本书,现在都能看完两本了!”

    ③孩子帮助了别人,家长可以说:“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创造力”、“有耐心”、“乐于助人”就是具体的优点。这样的表扬,可以让孩子注意到自己的优点,知道自己很棒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标签效应”,这些“优点标签”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孩子向“标签”所喻的方向成长,成为越来越优秀的孩子。

    这是成长型思维的养成过程,不断学习、总结、进步、成长、继续学习、继续总结、继续进步.....良性循环。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02 如何面对孩子的失败?失败是成长型思维的炼丹炉

    有时候面对失败的态度,更能体现一个人是否是成长型思维。失败是成长型思维的炼丹炉,是对成长型思维的考验。

    成长型思维认为:成功来源于学习和自我提高,自身没有成长或者没有尽到最大努力,才意味着失败。

    面对孩子的失败,家长不要说“太可惜了”或者“怎么这么笨”,孩子本身就有挫败感,这么说话对于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意义。

    家长可以说“失败了不要丧气,下次就知道怎么做了”,并且积极地跟孩子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找到方法论,让孩子重拾信心。更重要的是孩子学会了面对失败的正确态度和处理方法,孩子便不会轻易被结果左右,被困难打倒。

    这是成长型思维的历练过程,就跟打怪升级一样,通过不断的历练,掌握它的真谛并能运用自如,受益无穷。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培养成长型思维,跳出舒适区,挑战自己

    影片中有两个舒适区

    01 球员的舒适区

    里士满是一个犯罪率高达40%的城市,孩子们大部分都不爱读书,学校也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打篮球,而不重视文化课,他们毕业后面临的结局只有两种:

    第一:吸毒、坐牢、或者被打死。

    第二:考上大学,换一种人生。

    对这群孩子来说,篮球就是他们的舒适区,因为至少喜欢,至少可以让自己有事可干。但要改变命运,考大学,靠的是文化课。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02 卡特的舒适区

    “教篮球”是卡特教练的舒适区,他原本可以教好篮球就够了,可是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他要拯救这群孩子,就必须把队员的文化课成绩搞上去。所以他跟球员家长签订协议,球队文化课平均成绩要达到2.3分,否则禁止打篮球。

    双方都要跳出舒适区,然而,跳出舒适区是最难的。

    球员们一如既往的逃课、打架,完全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学习成绩一路下降。

    卡特教练果断关停了篮球训练馆,将球员们喊到了图书馆进行补课。对于教练的这一行为,校长、老师还有球员们的家长,都表示抗议,还找来了媒体来报道,更有甚者拿石头砸卡特家的玻璃。

    培养成长型思维最难的就是挑战自己、跳出舒适区,因为人都有享受安逸的本能。但是一旦挑战成功了,将受益无穷,甚至改变人生。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育儿启发:

    01 做“虎妈虎爸”,“逼”孩子一把!

    周杰伦曾自爆,每次练琴,妈妈总是拎着一根棍子站在他身后,逼迫自己练琴。其他小朋友出去玩,他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弹琴,要是弹烦了,偷看一眼窗外玩耍的小伙伴,妈妈便会拿棍子重重地敲下来。

    后来周杰伦回忆说:“如果说自己的音乐底子打得深厚,还得感谢那根棍子呢。”

    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但是孩子天性好玩,自控力根本不行,也不理解现在刻苦学习或者贪玩,对以后的人生会产生什么不一样的影响。所以如果一件事情确实是对孩子好的,那就想尽一切办法帮孩子坚持下去。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周杰伦和妈妈

    如何坚持?

    ①首先让孩子明白坚持的意义,也就是讲道理。孩子一时不懂也没关系,先把道理讲出来,再慢慢理解。

    ②孩子有进步时,一定要奖励。这对孩子来说是最直接的动力。

    ③陪孩子一起努力。比如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家长可以陪读。如果逼迫孩子看书,而自己却在玩手机、看电视,孩子肯定坐不住,要给孩子树立榜样。

    ④适当运用“惩罚”。惩罚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有两个前提。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第一个前提是安全:

    比如罚站一个小时,这是我家常用的。

    比如少吃一顿饭,也饿不坏。

    比如一个星期不准看电视玩游戏。

    不提倡体罚孩子。

    第二个前提是不可伤害孩子尊严:

    惩罚孩子也要维护孩子的尊严,惩罚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坚持不下去就要付出代价。切记,不可用讽刺、嘲笑的语气笑话孩子。

    坚持的意义,只有坚持过后才能知道。尽自己所能帮孩子坚持有意义的事情,孩子总有一天会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会明白坚持的意义,明白努力成长的意义,这也是成长型思维的意义。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02 不要跟风,坚持自己的育儿观

    影片中的卡特教练,为了帮球员把文化课搞上去,遭受了社会各界的非议。然而他坚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不被社会风气左右,这本身就是成长型思维的体现。

    所以父母也要具备这种思维,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不盲目跟风,坚持自己的育儿观。

    最常见的,报兴趣班,好多家长不管三七二十一,给孩子报那么多兴趣班,绘画、钢琴、舞蹈、跆拳道,恨不得孩子样样精通。可是,孩子真的都感兴趣吗,还是父母的一厢情愿?父母总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不跟风,坚持自己,做有成长型思维的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影片最后,球队的成员有6名进入大学,5名获得奖学金,成长型思维让他们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也就是自己掌握的人生。而卡特也实现了自己“教育育人”的理念。

    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其实不难,但要趁早,因为人越大,思维固化越严重:

    一、 培养成长型思维,从改变语言习惯开始。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要贴就贴正面标签。

    二、培养成长型思维,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表扬孩子要表扬具体的优点,面对失败,告诉孩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三、培养成长型思维,跳出舒适区,挑战自己

    做“虎妈虎爸”,“逼”孩子跳出舒适区,家长自己也要跳出舒适区,不盲目跟风。

    思维决定人生,做有成长型思维的父母,培养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掌握自己的人生。

    《卡特教练》:成功不是目的,成长才是,趁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我是@清歌儿妈妈 育儿育己,每天分享育儿干货,欢迎关注,共同探讨#陪宝宝那些事##头条知识节##育儿心理说#

    猜你喜欢
    许我耀眼 0分 2025
    许我耀眼
    赵露思,陈伟霆,万鹏,唐晓天,管梓净,钟雅婷,王伊瑶,许亚军,温峥嵘,范世錡,冯晖,刘敏
    闯关东2 7.2分 2009
    闯关东2
    王茜华,苗圃,董璇,濮存昕,张桐,刘佩琦,王馥荔,李玉刚,车永莉,于洋,涂们,英格玛,木村荣,郑昊,金桂斌,谢园,金巧巧,哈斯高娃,刘波
    献鱼 5.5分 2025
    献鱼
    陈飞宇,王影璐,王奕婷,高寒,吴宇恒,王雅佳,保剑锋,何中华,曾黎,漆培鑫,赵顺然,陈姝君,黄海冰,刘萌萌,马雅舒,李欣泽,陈博豪,郑合惠子
    琅琊榜 9.4分 2015
    琅琊榜
    胡歌,刘涛,王凯,陈龙
    悬崖2012 8.5分 2012
    悬崖2012
    张嘉益,宋佳,程煜,李洪涛,咏梅,姬他,孙浩,徐程,林源,林龙麒,马丽
    刘墉追案 5.4分 2021
    刘墉追案
    何冰,白冰,李乃文,王鹤润,路宏,曹征,黄海冰,王羽铮
    我的团长我的团 9.6分 2009
    我的团长我的团
    段奕宏,张译,张国强
    入青云 0分 2025
    入青云
    侯明昊,卢昱晓,余承恩,鹤男,全伊伦,朱丽岚,潘珺雅,胡耘豪,林江国,邓孝慈,鹿骐,于垚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火影忍者 9.1分
    2父子 6.9分
    3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4太平洋战争 9分
    5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6创造101 5.9分
    7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8传奇故事 8.4分
    9天师撞邪 7.9分
    10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1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2毒魔复仇 7.1分
    13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4李卫当官2 7.2分
    15名侦探柯南 8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