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中央车站

中央车站 豆瓣评分:8.7

高清
  • 分类:国产剧
  • 导演:沃尔特·塞勒斯
  • 地区:巴西
  • 年份:1998
  • 语言:葡萄牙语
  • 更新:2024-04-01 19:08
报错 收藏
  • 中央车站是由费尔兰德·蒙特纳哥,马里利娅·佩拉,文尼西斯·狄·奥利维拉,奥顿·巴斯托斯,Soia Lira主演的一部国产剧。前言:巴西电影《中央车站》自1998年上映后,可谓是充满了荣光,前后获得金熊奖、金球奖、奥斯卡奖等.. 更多

中央车站剧情介绍

前言:巴西电影《中央车站》自1998年上映后,可谓是充满了荣光,前后获得金熊奖、金球奖、奥斯卡奖等重量级奖项的青睐,足以说明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片,甚至很多影评家盛赞其为“世界上最好看的电影之一”。

影片讲述了一位代人写信的中年女子朵拉,在里约街头目睹找她写过信的约书亚母亲丧生车轮之下后,在复杂的心境下将约书亚领回家又卖给人贩子,然后又内心挣扎着将他拯救出来,最终与约书亚一起踏上寻找父亲的旅途。

电影的经典之处,不在于惊险刺激的镜头或复杂曲折的情节,而是通过一老一少在寻找的过程中,闪现出的人性光辉,以及巴西90年代社会动荡下人们的茫然,展现出小男孩、中年女子和整个民族对于美好希望的向往。

今天,我就分析一下为什么女主角朵拉这个冷漠、孤僻的老女人,将约书亚卖掉后又冒险救出来,还带他不辞万里地寻找父亲?朵拉想要什么?她又得到了什么?在我看来,朵拉人性的转变可以从三个阶段来解读。而在本文的第四部分,我将浅析下《中央车站》电影的艺术表现,以及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看的电影之一”的魅力与价值所在。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01、第一阶段“冷漠自私与渴求父爱的对抗”:孤僻的朵拉将自己设定为他人情感的裁判,直到遇到约书亚的悲惨遭遇,开始冷漠人性与渴望被爱的对抗

90年代的里约动荡不堪,很多家庭流离失所。中央车站的候车厅里,朵拉以帮人传递着对亲人的信息,听着满怀期待的倾诉,面无表情地写完并装进信封。一边坦然地接受者别人的酬金,一边却回到家里后将一些她不喜欢的情感表达的信丢弃掉。

每个人都渴望亲情,无论年少还是长大成人,那是一种寄托,一种精神依赖。这天,一个女人带着小男孩过来写信给他丈夫,小男孩约书亚没有见过父亲,妈妈在心中表达着要去找他的期望,约书亚也对这个做木匠的父亲感到骄傲,他很想去飞奔到父亲身边,但朵拉却说他父亲肯定是个不负责任的酒鬼,这让约书亚非常生气。

在那个信仰飘散在风中,现实却苦不堪言的时代里,有个积极阳光的父亲形象,无疑是困苦生活的希望。但如果没有父爱或失去对父爱的期盼,则会在生活态度上走向另一个极端认识。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约书亚的母亲出事故去世了, 朵拉看着伤心的约书亚,突然萌发人性的善良,就将他带回了家。但回到家徒四壁的房间后,她心底的恶又冒出来,又将约书亚卖给了人贩子。当他用换来的钱买了一台电视机后,生活中唯一称得上闺蜜的女子告诉他那时贩卖器官的地方,约书亚可能会被害死。

想到小男孩约书亚的境况,看着自己一无所有的生活,朵拉在人性的善与恶之间挣扎着,终于鼓起勇气从人贩子家里重新把约书亚抢了回来,但她却也不敢再回到自己的家。约书亚不信任这个老女人,她把写给父亲的信藏起来没有寄出去,还把自己卖给人贩子,虽然现在一起逃脱出来,但丝毫没降低他的厌恶和敌意。只是,约书亚年龄太小了,他没有能力独自生活和去找父亲。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微妙,即使两个年龄相差很大,彼此厌恶的陌生人,在遭遇生活冲击和突变后,也会相互偎依在一起。就像中央车站的火车轨道,毫无交叉却也平行地向前延伸出去。

朵拉的眼睛里还是看不到柔情,只有茫然和焦虑,冷漠地看着世事变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而约书亚即使遭遇母亲去世的不测,仍然对生活充满的渴望,坚定地认为只要找到父亲,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两个矛盾的情感状态,一边对抗一边又无奈地寻找着各自的归属,也许这就是充满情感张力和吸引观众的共鸣。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02、第二阶段“人性的觉醒与寻找”:拯救出约书亚后的朵拉只是出于人性本能,在寻找他父亲的的路途中才逐渐重新体验到人间温情

约书亚还是对朵拉在心理上保持距离,尽管朵拉给他买了新衣服,还带他去找父亲,却没有对朵拉有任何感激,甚至还言语讥讽。这让朵拉失去耐心过,但丢掉仅剩的钱以后,她们俩也只好相依为命继续彼此厌恶着踏上旅途。一筹莫展之际,她们遇到了善良的卡车司机,答应让他们乘车向下一个地点出发。

影片中卡车司机有着另外的象征意义,他代表着动荡社会下积极生活的心存希望的人们。虽然他也和朵拉一样单身着,却将公路视为自己的家,将送货的工作视为生活,辛苦奔波却也自在快乐。但他是个虔诚的教徒,心地善良也害怕变化,哪怕是情感到来的冲击。

约书亚和朵拉还是对抗着,不过逐渐增加了一些温情,小男孩饿的受不了去商店偷东西时,朵拉阻止了他,可能是担心像中央车站那个偷面包的一样下场吧。但随后朵拉却偷了些食物,而且还被商店老板抓包了,好在有卡车司机帮忙脱困。回到车上时,朵拉撒谎说食物时买的,约书亚却毫不客气地说破她的谎言,两人又开始“你父亲是酒鬼”与“你是没人要的黄脸婆”的相互挤兑。

孩子的思想是淳朴且善恶分明的,即使朵拉在帮助他寻找父亲,却也对之前没有把信寄出和卖给人贩子的恶性耿耿于怀。人的天性本就如此,对事物好坏的判断简单直接,却也是深入灵魂的透彻。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卡车司机没有计较朵拉偷食物的行为,甚至当约书亚提出自己的梦想就是开卡车时,在朵拉的请求下让约书亚摸上了方向盘。那一刻,影片中卡车驾驶舱充满暖暖的阳光,整个镜头温馨而欢乐,他们就像一家人快乐出游一样。

晚上三人露宿时,朵拉和卡车司机敞开了心扉,彼此倾诉着生活的遭遇,卡车司机说:“萍水相逢最让人难过,因为分别就是永远不想见。”而朵拉却说:“我们也并不是一定要分离。”

朵拉的内心恐怕从来没有现在这般情感澎湃,她拉着司机的手表白,又去洗手间抹上口红,可是残酷的现实却是司机开车迅速逃离了。看着失去近在眼前的幸福,朵拉的内心极度委屈,趴在窗上哭起来。

虽然在寻找约书亚父亲的旅途中,这段与卡车司机的故事是短暂的,却也将朵拉冰封的情感融化,即使没有得到也对让她的内心变得更加柔软了。而人生中经过的人和事,又谁不是这样的变化呢,有得到有失去,有热情有冷漠,我们都是一步步在人生旅途中成长起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03、第三阶段“自我救赎与重新出发”:当终于找到约书亚父亲的家,亲情悲喜让朵拉顿悟人性的善良,她重新出发寻找自己心灵的归属

朵拉带着约书亚又上了一辆天主教徒的车, 继续朝着他父亲的所在地前行。

矛盾和冲突始终伴随着两个相似命运的人,当她们终于找到约书亚父亲留的地址时,却被告知约书亚父亲早已把房子买了,而且他是个无所事事的酒鬼。约书亚听到后默默地转身走开,朵拉也感到很无助,满怀希望却换来的是失望至极,她们在教徒们狂欢的背景下再次爆发了争吵,约书亚一气之下跑入人群,朵拉呼喊着追赶过去,却因为年老心衰的问题,昏倒在教徒们祈祷的房间中。

在失望中寻找机会,在机会中失去希望,当走到朝思暮想的终点站时,却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愤怒、失落、焦躁的情绪,把他们折磨的筋疲力尽,却又不得不面对下一步生活。

朵拉醒来时是在约书亚的怀抱里,她很受感动,而约书亚显然在这时原谅了朵拉,开始主动接受她,共同拥抱生活。她们留在当地重操旧业,给那些底层的人们代笔写信,只是这次朵拉的心境不再如从前那般冷漠,她看着那些在信仰中幸福的表情,脸上也浮现出久违的笑容。

两人赚了些钱,不再为生存苦恼,还去照相的地方合影留念,背景中是神父慈祥的形象,她俩牵着手,像是和过去对抗的告别,也是为将来留下美好的印象。

这里与朵拉刚开始带约书亚出来时,问他记不记得父亲长什么样时是有着呼应,因为约书亚对父亲的样子记忆很模糊,而朵拉却不想让自己在约书亚心中被忘掉,或者可以说是她不想忘记这个像自己小时候一样遭遇的小男孩。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生活了半辈子的苦闷中,朵拉养成了自私冷漠的性格,但帮助约书亚寻找父亲的过程中,她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内心的释然,约书亚给朵拉买了裙子,朵拉也不将写的信全部寄出。

最终,她们找到了约书亚父亲的家,虽然他不在这里,但两个哥哥的出现告诉了他们温情的现实,父亲一直惦记着约书亚和母亲,并且去到里约找他们母子,却一直没有回来,只是有封信寄回。朵拉读着这封信,虽然在父亲信中没有提及约书亚,但朵拉还是偷偷地加上了他的名字,约书亚终于露出欣慰的微笑,他和两个哥哥都相信父亲终会回来这个家。

第二天,朵拉穿上约书亚给她买的裙子,抹了口红,迎着朝霞悄悄地离开了。大巴上她写了一封给约书亚的信,她希望约书亚不要忘记自己,写着写着她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顿时泪流满面。

我们在生活中都有不愉快或伤痛的经历,如果一直背负着它而无法释怀,在往后的人生旅途中,就会慢慢在心里积压,让自己失去发现美好的心灵,甚至逐渐扭曲对世界的认识和人生的价值观念。或许,当卸下被伤害和折磨许久的枷锁,最终每个人都会原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04、《中央车站》到底有何精彩之处?它有哪些艺术表现?

电影《中央车站》是现实主义风格的公路片,用“信”作为情感载体贯穿始终,向人们讲述着寻找亲情、寻找失落的自己、寻找民族希望的主题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巴西当代社会的迷茫与信仰,也很容易将某些情节映射到自己的现实生活,而好的故事通常都会这样引起人们的共鸣。

①导演的意图与电影内涵

导演沃尔特·塞勒斯(walter salles),是巴西著名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擅长于纪录片和故事片,而这部电影的海报主题是“一个孩子在寻找他的家,一个女人在寻找她的心,这个国家在寻找它的根。”这很符合沃尔特·塞勒斯一贯的“放逐与寻找自我认同”主题,通过人性的复杂在社会环境的冲突下,寻找信仰和精神归属,探索人性至善的美好向往。

我们把海报的主题逐一来分析,看导演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意图和体现电影内涵的。

  • 一个孩子在寻找他的家

小男孩约书亚从始至终的任务都是围绕寻找父亲,但最后终于找到父亲的家时,并没有见到他的父亲,甚至从信中我们可以猜测他父亲可能早就离开人世了。导演为什么安排一个没有找到现实父亲的结局呢?我认为他的重点在于小男孩的寻找过程,将人性冷漠、社会环境恶劣,以及动荡年代下亲情支离破碎的展现,这是现实且深刻的。表面上是小男孩寻找父亲和家,其实是表达人们对希望和美好的渴求,只是孩子的内心情感更直接和纯粹。

  • 一个女人在寻找她的心

小男孩的寻找是有形的父亲和家,而朵拉的寻找是被动的,被小男孩寻找过程激发出来的,就像中国人讲的“人之初,性本善”,在她冷漠戏谑的外表下,深藏着不易被察觉的痛苦,那是她渴望改变却没有勇气去触碰的秘密。

  • 这个国家在寻找它的根

与小男孩和女人的寻找不同,更为深沉严肃的国家迷失,才是导演终极表达的思想。

90年代的巴西社会,经济状况糟糕至极,通货膨胀“爆表”级地发生,本片导演曾说:“近30年来没有一个国家像巴西这样经受了这么多痛苦的改变国家”。混乱的秩序与茫然的人民,极度渴望摆脱这种痛苦的局面,也就是导演要表达的终极寻找:国家的精神,国家的根。

而这些藏在哪里?答案是通过“寻找”和教徒歌颂信仰时传递出来,那就是人性的“真善美”。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②沉重主题的娓娓道来

表现人性主题的电影,简单来说以沉重、压抑的气氛和情节来表现,最容易触及观众的内心。而《中央车站》却没有把社会动荡和生活苦难浓墨重彩地描述,反而通过一些细节冲突的刻画,轻描淡写地娓娓道来。

在电影中,这些冲突描写,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镜头表现出来:

  • 人情淡薄:朵拉在嘈杂混乱的中央车站写信,一张桌子隔开两个内心世界,倾诉的人饱含深情和期望,写信的人却只是当做挣钱工具,甚至将信拿回家后戏虐地阅读、撕毁。
  • 社会动荡:年轻男人饿到极致, 不惜冒着危险去商店偷了一块面包,换来的后果被人开枪射杀。没有末世般的景象,没有混乱不堪的场景,简简单单一个极端情节的镜头,足以说明一切。
  • 生活期望:约书亚尽管从来没见过父亲,却始终保持着对他积极阳光的形象维护,容不得朵拉的半句指责。在他心目中父亲是有情有义的木匠,如果将此形象放在巴西社会当时的浮躁与茫然环境下, 脚踏实地、善良淳朴的木匠形象,正是拯救这个国家的希望。

正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递进,让我们在观影的时候,会跟随剧情的开展,越来越感受到导演想要传递的人性至善的光辉与希望。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③蒙太奇式象征意义的场景和物品

影片中有很多细节的描述,除了前面描述过的卡车司机可以解读为积极生活的人,以及朵拉和约书亚合影与约书亚对父亲形象的模糊认识对应外,还有几个典型的象征场景和物品。

  • 里约中央车站:这个城市曾经是巴西的首都,而且火车站又有着人流巨大和世间百态的映像,选择车站作为故事的发生与转折点,其实又何尝不是代表着巴西当代社会工业化带来的转变中,茫然与希望的交叉点。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会是什么结果?人们都在探索着。
  • 宗教的语言和形象:几个角色都以圣经中的著名人物命名,主角小男孩叫约书亚,他的父亲叫耶稣,两个哥哥分别叫以赛亚和摩西。在影片最后约书亚找到父亲所乘坐的车辆,是教徒参加聚会的车,以及在极度失望下的背景是教众的狂欢和祈祷,无不展现了这个耶稣怀抱的国家,对于精神信仰的人性美好的向往和期望。
  • 朵拉的口红:电影中一共出现两次,一次是为了爱情而偷偷抹上,另一次是从约书亚的家中离开时,摸上口红穿上约书亚给买的新衣服,无畏地踏上自己的归途。两次口红分别代表着人们内心被压抑的热情,以及对未来巴西社会焕发新生的憧憬。当经历过磨难的洗礼后,还有什么能阻止人们追求美好的向往呢?

影片在朵拉踏上归途的大巴车上结束,从给别人冷漠地写信,到饱含深情地写自己的信,朵拉走过了一段寻找的旅途。而巴西这个国家也从近20年的失败经济计划中,随着影片拍摄时新总统推行的经济改革中,正将自己一步步拔出泥潭。

结语:

电影《中央车站》讲述着一个不同角度可以丰富解读的故事,站在纯剧情的方面来看,它是一部情感丰富的寻找亲情过程中唤醒人性的公路片;而从人性与当代社会结合来看,它又是一部充满着民族感情与期望的作品。可深可浅的解读理解,使我们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会感觉这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经典电影。

  • 播放列表
  • 1080
排序
  • HD国语
  • 剧情介绍

    前言:巴西电影《中央车站》自1998年上映后,可谓是充满了荣光,前后获得金熊奖、金球奖、奥斯卡奖等重量级奖项的青睐,足以说明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片,甚至很多影评家盛赞其为“世界上最好看的电影之一”。

    影片讲述了一位代人写信的中年女子朵拉,在里约街头目睹找她写过信的约书亚母亲丧生车轮之下后,在复杂的心境下将约书亚领回家又卖给人贩子,然后又内心挣扎着将他拯救出来,最终与约书亚一起踏上寻找父亲的旅途。

    电影的经典之处,不在于惊险刺激的镜头或复杂曲折的情节,而是通过一老一少在寻找的过程中,闪现出的人性光辉,以及巴西90年代社会动荡下人们的茫然,展现出小男孩、中年女子和整个民族对于美好希望的向往。

    今天,我就分析一下为什么女主角朵拉这个冷漠、孤僻的老女人,将约书亚卖掉后又冒险救出来,还带他不辞万里地寻找父亲?朵拉想要什么?她又得到了什么?在我看来,朵拉人性的转变可以从三个阶段来解读。而在本文的第四部分,我将浅析下《中央车站》电影的艺术表现,以及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看的电影之一”的魅力与价值所在。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01、第一阶段“冷漠自私与渴求父爱的对抗”:孤僻的朵拉将自己设定为他人情感的裁判,直到遇到约书亚的悲惨遭遇,开始冷漠人性与渴望被爱的对抗

    90年代的里约动荡不堪,很多家庭流离失所。中央车站的候车厅里,朵拉以帮人传递着对亲人的信息,听着满怀期待的倾诉,面无表情地写完并装进信封。一边坦然地接受者别人的酬金,一边却回到家里后将一些她不喜欢的情感表达的信丢弃掉。

    每个人都渴望亲情,无论年少还是长大成人,那是一种寄托,一种精神依赖。这天,一个女人带着小男孩过来写信给他丈夫,小男孩约书亚没有见过父亲,妈妈在心中表达着要去找他的期望,约书亚也对这个做木匠的父亲感到骄傲,他很想去飞奔到父亲身边,但朵拉却说他父亲肯定是个不负责任的酒鬼,这让约书亚非常生气。

    在那个信仰飘散在风中,现实却苦不堪言的时代里,有个积极阳光的父亲形象,无疑是困苦生活的希望。但如果没有父爱或失去对父爱的期盼,则会在生活态度上走向另一个极端认识。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约书亚的母亲出事故去世了, 朵拉看着伤心的约书亚,突然萌发人性的善良,就将他带回了家。但回到家徒四壁的房间后,她心底的恶又冒出来,又将约书亚卖给了人贩子。当他用换来的钱买了一台电视机后,生活中唯一称得上闺蜜的女子告诉他那时贩卖器官的地方,约书亚可能会被害死。

    想到小男孩约书亚的境况,看着自己一无所有的生活,朵拉在人性的善与恶之间挣扎着,终于鼓起勇气从人贩子家里重新把约书亚抢了回来,但她却也不敢再回到自己的家。约书亚不信任这个老女人,她把写给父亲的信藏起来没有寄出去,还把自己卖给人贩子,虽然现在一起逃脱出来,但丝毫没降低他的厌恶和敌意。只是,约书亚年龄太小了,他没有能力独自生活和去找父亲。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微妙,即使两个年龄相差很大,彼此厌恶的陌生人,在遭遇生活冲击和突变后,也会相互偎依在一起。就像中央车站的火车轨道,毫无交叉却也平行地向前延伸出去。

    朵拉的眼睛里还是看不到柔情,只有茫然和焦虑,冷漠地看着世事变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而约书亚即使遭遇母亲去世的不测,仍然对生活充满的渴望,坚定地认为只要找到父亲,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两个矛盾的情感状态,一边对抗一边又无奈地寻找着各自的归属,也许这就是充满情感张力和吸引观众的共鸣。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02、第二阶段“人性的觉醒与寻找”:拯救出约书亚后的朵拉只是出于人性本能,在寻找他父亲的的路途中才逐渐重新体验到人间温情

    约书亚还是对朵拉在心理上保持距离,尽管朵拉给他买了新衣服,还带他去找父亲,却没有对朵拉有任何感激,甚至还言语讥讽。这让朵拉失去耐心过,但丢掉仅剩的钱以后,她们俩也只好相依为命继续彼此厌恶着踏上旅途。一筹莫展之际,她们遇到了善良的卡车司机,答应让他们乘车向下一个地点出发。

    影片中卡车司机有着另外的象征意义,他代表着动荡社会下积极生活的心存希望的人们。虽然他也和朵拉一样单身着,却将公路视为自己的家,将送货的工作视为生活,辛苦奔波却也自在快乐。但他是个虔诚的教徒,心地善良也害怕变化,哪怕是情感到来的冲击。

    约书亚和朵拉还是对抗着,不过逐渐增加了一些温情,小男孩饿的受不了去商店偷东西时,朵拉阻止了他,可能是担心像中央车站那个偷面包的一样下场吧。但随后朵拉却偷了些食物,而且还被商店老板抓包了,好在有卡车司机帮忙脱困。回到车上时,朵拉撒谎说食物时买的,约书亚却毫不客气地说破她的谎言,两人又开始“你父亲是酒鬼”与“你是没人要的黄脸婆”的相互挤兑。

    孩子的思想是淳朴且善恶分明的,即使朵拉在帮助他寻找父亲,却也对之前没有把信寄出和卖给人贩子的恶性耿耿于怀。人的天性本就如此,对事物好坏的判断简单直接,却也是深入灵魂的透彻。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卡车司机没有计较朵拉偷食物的行为,甚至当约书亚提出自己的梦想就是开卡车时,在朵拉的请求下让约书亚摸上了方向盘。那一刻,影片中卡车驾驶舱充满暖暖的阳光,整个镜头温馨而欢乐,他们就像一家人快乐出游一样。

    晚上三人露宿时,朵拉和卡车司机敞开了心扉,彼此倾诉着生活的遭遇,卡车司机说:“萍水相逢最让人难过,因为分别就是永远不想见。”而朵拉却说:“我们也并不是一定要分离。”

    朵拉的内心恐怕从来没有现在这般情感澎湃,她拉着司机的手表白,又去洗手间抹上口红,可是残酷的现实却是司机开车迅速逃离了。看着失去近在眼前的幸福,朵拉的内心极度委屈,趴在窗上哭起来。

    虽然在寻找约书亚父亲的旅途中,这段与卡车司机的故事是短暂的,却也将朵拉冰封的情感融化,即使没有得到也对让她的内心变得更加柔软了。而人生中经过的人和事,又谁不是这样的变化呢,有得到有失去,有热情有冷漠,我们都是一步步在人生旅途中成长起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03、第三阶段“自我救赎与重新出发”:当终于找到约书亚父亲的家,亲情悲喜让朵拉顿悟人性的善良,她重新出发寻找自己心灵的归属

    朵拉带着约书亚又上了一辆天主教徒的车, 继续朝着他父亲的所在地前行。

    矛盾和冲突始终伴随着两个相似命运的人,当她们终于找到约书亚父亲留的地址时,却被告知约书亚父亲早已把房子买了,而且他是个无所事事的酒鬼。约书亚听到后默默地转身走开,朵拉也感到很无助,满怀希望却换来的是失望至极,她们在教徒们狂欢的背景下再次爆发了争吵,约书亚一气之下跑入人群,朵拉呼喊着追赶过去,却因为年老心衰的问题,昏倒在教徒们祈祷的房间中。

    在失望中寻找机会,在机会中失去希望,当走到朝思暮想的终点站时,却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愤怒、失落、焦躁的情绪,把他们折磨的筋疲力尽,却又不得不面对下一步生活。

    朵拉醒来时是在约书亚的怀抱里,她很受感动,而约书亚显然在这时原谅了朵拉,开始主动接受她,共同拥抱生活。她们留在当地重操旧业,给那些底层的人们代笔写信,只是这次朵拉的心境不再如从前那般冷漠,她看着那些在信仰中幸福的表情,脸上也浮现出久违的笑容。

    两人赚了些钱,不再为生存苦恼,还去照相的地方合影留念,背景中是神父慈祥的形象,她俩牵着手,像是和过去对抗的告别,也是为将来留下美好的印象。

    这里与朵拉刚开始带约书亚出来时,问他记不记得父亲长什么样时是有着呼应,因为约书亚对父亲的样子记忆很模糊,而朵拉却不想让自己在约书亚心中被忘掉,或者可以说是她不想忘记这个像自己小时候一样遭遇的小男孩。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生活了半辈子的苦闷中,朵拉养成了自私冷漠的性格,但帮助约书亚寻找父亲的过程中,她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内心的释然,约书亚给朵拉买了裙子,朵拉也不将写的信全部寄出。

    最终,她们找到了约书亚父亲的家,虽然他不在这里,但两个哥哥的出现告诉了他们温情的现实,父亲一直惦记着约书亚和母亲,并且去到里约找他们母子,却一直没有回来,只是有封信寄回。朵拉读着这封信,虽然在父亲信中没有提及约书亚,但朵拉还是偷偷地加上了他的名字,约书亚终于露出欣慰的微笑,他和两个哥哥都相信父亲终会回来这个家。

    第二天,朵拉穿上约书亚给她买的裙子,抹了口红,迎着朝霞悄悄地离开了。大巴上她写了一封给约书亚的信,她希望约书亚不要忘记自己,写着写着她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顿时泪流满面。

    我们在生活中都有不愉快或伤痛的经历,如果一直背负着它而无法释怀,在往后的人生旅途中,就会慢慢在心里积压,让自己失去发现美好的心灵,甚至逐渐扭曲对世界的认识和人生的价值观念。或许,当卸下被伤害和折磨许久的枷锁,最终每个人都会原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04、《中央车站》到底有何精彩之处?它有哪些艺术表现?

    电影《中央车站》是现实主义风格的公路片,用“信”作为情感载体贯穿始终,向人们讲述着寻找亲情、寻找失落的自己、寻找民族希望的主题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巴西当代社会的迷茫与信仰,也很容易将某些情节映射到自己的现实生活,而好的故事通常都会这样引起人们的共鸣。

    ①导演的意图与电影内涵

    导演沃尔特·塞勒斯(walter salles),是巴西著名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擅长于纪录片和故事片,而这部电影的海报主题是“一个孩子在寻找他的家,一个女人在寻找她的心,这个国家在寻找它的根。”这很符合沃尔特·塞勒斯一贯的“放逐与寻找自我认同”主题,通过人性的复杂在社会环境的冲突下,寻找信仰和精神归属,探索人性至善的美好向往。

    我们把海报的主题逐一来分析,看导演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意图和体现电影内涵的。

    • 一个孩子在寻找他的家

    小男孩约书亚从始至终的任务都是围绕寻找父亲,但最后终于找到父亲的家时,并没有见到他的父亲,甚至从信中我们可以猜测他父亲可能早就离开人世了。导演为什么安排一个没有找到现实父亲的结局呢?我认为他的重点在于小男孩的寻找过程,将人性冷漠、社会环境恶劣,以及动荡年代下亲情支离破碎的展现,这是现实且深刻的。表面上是小男孩寻找父亲和家,其实是表达人们对希望和美好的渴求,只是孩子的内心情感更直接和纯粹。

    • 一个女人在寻找她的心

    小男孩的寻找是有形的父亲和家,而朵拉的寻找是被动的,被小男孩寻找过程激发出来的,就像中国人讲的“人之初,性本善”,在她冷漠戏谑的外表下,深藏着不易被察觉的痛苦,那是她渴望改变却没有勇气去触碰的秘密。

    • 这个国家在寻找它的根

    与小男孩和女人的寻找不同,更为深沉严肃的国家迷失,才是导演终极表达的思想。

    90年代的巴西社会,经济状况糟糕至极,通货膨胀“爆表”级地发生,本片导演曾说:“近30年来没有一个国家像巴西这样经受了这么多痛苦的改变国家”。混乱的秩序与茫然的人民,极度渴望摆脱这种痛苦的局面,也就是导演要表达的终极寻找:国家的精神,国家的根。

    而这些藏在哪里?答案是通过“寻找”和教徒歌颂信仰时传递出来,那就是人性的“真善美”。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②沉重主题的娓娓道来

    表现人性主题的电影,简单来说以沉重、压抑的气氛和情节来表现,最容易触及观众的内心。而《中央车站》却没有把社会动荡和生活苦难浓墨重彩地描述,反而通过一些细节冲突的刻画,轻描淡写地娓娓道来。

    在电影中,这些冲突描写,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镜头表现出来:

    • 人情淡薄:朵拉在嘈杂混乱的中央车站写信,一张桌子隔开两个内心世界,倾诉的人饱含深情和期望,写信的人却只是当做挣钱工具,甚至将信拿回家后戏虐地阅读、撕毁。
    • 社会动荡:年轻男人饿到极致, 不惜冒着危险去商店偷了一块面包,换来的后果被人开枪射杀。没有末世般的景象,没有混乱不堪的场景,简简单单一个极端情节的镜头,足以说明一切。
    • 生活期望:约书亚尽管从来没见过父亲,却始终保持着对他积极阳光的形象维护,容不得朵拉的半句指责。在他心目中父亲是有情有义的木匠,如果将此形象放在巴西社会当时的浮躁与茫然环境下, 脚踏实地、善良淳朴的木匠形象,正是拯救这个国家的希望。

    正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递进,让我们在观影的时候,会跟随剧情的开展,越来越感受到导演想要传递的人性至善的光辉与希望。

    被评为世界最好看电影之一《中央车站》:人性光辉下善与恶的对抗③蒙太奇式象征意义的场景和物品

    影片中有很多细节的描述,除了前面描述过的卡车司机可以解读为积极生活的人,以及朵拉和约书亚合影与约书亚对父亲形象的模糊认识对应外,还有几个典型的象征场景和物品。

    • 里约中央车站:这个城市曾经是巴西的首都,而且火车站又有着人流巨大和世间百态的映像,选择车站作为故事的发生与转折点,其实又何尝不是代表着巴西当代社会工业化带来的转变中,茫然与希望的交叉点。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会是什么结果?人们都在探索着。
    • 宗教的语言和形象:几个角色都以圣经中的著名人物命名,主角小男孩叫约书亚,他的父亲叫耶稣,两个哥哥分别叫以赛亚和摩西。在影片最后约书亚找到父亲所乘坐的车辆,是教徒参加聚会的车,以及在极度失望下的背景是教众的狂欢和祈祷,无不展现了这个耶稣怀抱的国家,对于精神信仰的人性美好的向往和期望。
    • 朵拉的口红:电影中一共出现两次,一次是为了爱情而偷偷抹上,另一次是从约书亚的家中离开时,摸上口红穿上约书亚给买的新衣服,无畏地踏上自己的归途。两次口红分别代表着人们内心被压抑的热情,以及对未来巴西社会焕发新生的憧憬。当经历过磨难的洗礼后,还有什么能阻止人们追求美好的向往呢?

    影片在朵拉踏上归途的大巴车上结束,从给别人冷漠地写信,到饱含深情地写自己的信,朵拉走过了一段寻找的旅途。而巴西这个国家也从近20年的失败经济计划中,随着影片拍摄时新总统推行的经济改革中,正将自己一步步拔出泥潭。

    结语:

    电影《中央车站》讲述着一个不同角度可以丰富解读的故事,站在纯剧情的方面来看,它是一部情感丰富的寻找亲情过程中唤醒人性的公路片;而从人性与当代社会结合来看,它又是一部充满着民族感情与期望的作品。可深可浅的解读理解,使我们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会感觉这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经典电影。

    猜你喜欢
    许我耀眼 0分 2025
    许我耀眼
    赵露思,陈伟霆,万鹏,唐晓天,管梓净,钟雅婷,王伊瑶,许亚军,温峥嵘,范世錡,冯晖,刘敏
    闯关东2 7.2分 2009
    闯关东2
    王茜华,苗圃,董璇,濮存昕,张桐,刘佩琦,王馥荔,李玉刚,车永莉,于洋,涂们,英格玛,木村荣,郑昊,金桂斌,谢园,金巧巧,哈斯高娃,刘波
    献鱼 5.5分 2025
    献鱼
    陈飞宇,王影璐,王奕婷,高寒,吴宇恒,王雅佳,保剑锋,何中华,曾黎,漆培鑫,赵顺然,陈姝君,黄海冰,刘萌萌,马雅舒,李欣泽,陈博豪,郑合惠子
    琅琊榜 9.4分 2015
    琅琊榜
    胡歌,刘涛,王凯,陈龙
    悬崖2012 8.5分 2012
    悬崖2012
    张嘉益,宋佳,程煜,李洪涛,咏梅,姬他,孙浩,徐程,林源,林龙麒,马丽
    刘墉追案 5.4分 2021
    刘墉追案
    何冰,白冰,李乃文,王鹤润,路宏,曹征,黄海冰,王羽铮
    我的团长我的团 9.6分 2009
    我的团长我的团
    段奕宏,张译,张国强
    入青云 0分 2025
    入青云
    侯明昊,卢昱晓,余承恩,鹤男,全伊伦,朱丽岚,潘珺雅,胡耘豪,林江国,邓孝慈,鹿骐,于垚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火影忍者 9.1分
    2父子 6.9分
    3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4太平洋战争 9分
    5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6创造101 5.9分
    7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8传奇故事 8.4分
    9天师撞邪 7.9分
    10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1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2毒魔复仇 7.1分
    13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4李卫当官2 7.2分
    15名侦探柯南 8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