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做家务的男人们第二季

做家务的男人们第二季 豆瓣评分:8.3

更新至20220813
  • 分类:综艺
  • 导演:内详
  • 地区:韩国
  • 年份:2017
  • 语言:韩语
  • 更新:2024-04-01 20:09
报错 收藏
  • 做家务的男人们第二季是由최양락,팽현숙,김승현,崔珉焕,김성수主演的一部综艺。“五一”劳动节刚过,“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首。 “学做饭好啊”.. 更多

做家务的男人们第二季剧情介绍

“五一”劳动节刚过,“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首。

“学做饭好啊”“是该让孩子们做做饭了”“可别又让拍照、发视频,太累人”……对于让孩子学做饭这一话题,家长们普遍支持,但又对如何检验学习效果有些担忧。让孩子们学做饭有哪些好处?孩子能从煮饭课上学到点儿啥?5月11日、12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家长、老师及相关教育专家寻找答案。

“中小学生要学煮饭”引热议,孩子能学到啥?学校该怎么做……"

学会做饭好处多 家长观念需转变

“都是儿子做的,三菜一汤,这个母亲节过得真暖心。”5月8日是母亲节,太原市民刘爱玲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了13岁儿子做的“暖心餐”。“这下不用为以后的劳动课发愁了……”照片底下,点赞留言的一大片。

不久前,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其中,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10个任务群,烹饪与营养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针对烹饪,还提出了具体任务:比如一二年级要会择菜、洗菜等;三四年级学会蒸煮的方法;五六年级能做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等;七至九年级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

“我从没教过孩子做饭,做什么、怎么做,他都是自己琢磨的。”刘爱玲笑着说,从小学五年级起,儿子就开始烤鸡翅、炒鸡蛋,现在都学会炖排骨了,“工作忙顾不上给孩子做饭时,儿子一个人在家也不用担心他的吃饭问题。有时候还能吃到儿子做的饭,我和他爸都特开心。”

“中小学生要学煮饭”引热议,孩子能学到啥?学校该怎么做……"

“学做饭不仅能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还有助于提升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山西通宝育杰学校校长、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詹文龄认为,愿意参加家务劳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两岁左右刚会说话时,你会发现他特别想干活,你扫地他就想扫地,你做饭他也想掺和,“可惜的是,大部分父母认为孩子要捣乱,怕不安全,根本不敢让他到厨房,常常把孩子抱得远远的,使孩子热爱家务劳动的天性没有被开发出来。”

对此,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省实验小学的吴老师也有同感。“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好好学习就够了,其他事情爸爸妈妈来搞定。”吴老师说,这其实是剥夺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束缚了孩子的成长,“学习煮饭真的很有必要,煮饭是照顾自我、经营家庭的重要劳动,家长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孩子去体会参与包括煮饭在内的家务劳动的乐趣。”

煮饭走进学校 孩子们兴致特别高

山西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太原市已经有部分中小学把煮饭带入课堂。山西通宝育杰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设了煮饭课,要求每个学期每个孩子都要学会做3道菜。煮饭课上,每个孩子还会戴厨师帽、穿围裙,看起来特别有仪式感。

“中小学生要学煮饭”引热议,孩子能学到啥?学校该怎么做……"

在通宝育杰的煮饭课上,老师首先会通过ppt进行教学,告诉孩子们做一道菜需要几个步骤,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在学校实操后还鼓励孩子们回家练习,给爸爸妈妈做顿饭;每学期学校还举行厨艺达人比赛,让孩子们通过比赛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煮饭课学的不仅仅是煮饭,还能认识食材、学会挑选食材、计算食材价格、合理搭配食材……里面学问可多了,孩子们特别爱上这个课。”詹文龄校长说,煮饭作为必修课在通宝育杰学校已经实行很多年了,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可以做一桌子菜。

在通宝育杰,说起煮饭课,任何一个孩子都能滔滔不绝,兴致特别高。10岁的欢欢是通宝育杰四年级的学生,疫情期间,他给爸爸妈妈做过好几次饭。一次妈妈要晚点儿回家,欢欢让妈妈放心开会,并告诉妈妈:“多晚也不用担心,我在家给你和爸爸做好吃的!”

“孩子学会做饭后,特别愿意给家人做,这是孩子融入家庭的重要方式。”詹文龄校长说,鱼儿离不开水,孩子成长也离不开生活这块沃土,家务劳动就是“沃土”中的营养元素。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从爱父母、爱家人做起,人生的这一价值需求得以实现,高贵和有尊严的“自我”也会被不断地呼唤出来。这样,孩子才会懂得尊重别人,成为独立自主、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中小学生要学煮饭”引热议,孩子能学到啥?学校该怎么做……"

多种方式教育 不能让煮饭流于形式

山西省教科院教育发展战略中心主任汪华英认为,学习煮饭能让学生随时将所学用于生活中,他们能学会观察、学会品尝,产生试一试的冲动,有利于与父母共建共享探究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健康亲子关系,丰富体验,拓展思维,树立科学程序意识。

“让孩子学会煮饭、爱上劳动非常有必要,但是若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变成作业,会不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家长李女士在支持劳动教育的同时也有些担心,因为孩子学校之前就曾留过劳动教育的综合实践作业,大部分都需要家长配合“拍照留痕”。“比如,收拾书包,需家长拍照发群;洗碗擦地,需家长拍照发群……”她吐槽说,有时候为了“交作业”就不得不让孩子“摆拍”。“劳动教育成为每周一课时进入课程后,作业会不会也需家长协助‘拍照打卡’?”她希望未来劳动教育多些兴趣性的体验,“千万不要流于形式。”

“中小学生要学煮饭”引热议,孩子能学到啥?学校该怎么做……"

学校如何开展煮饭课,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主任郑玉飞教授认为,要视学校的具体条件来具体对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烹饪”“美食厨房”等有特色的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条件不太具备的学校,可以想各种办法让学生体会“煮饭”带来的美好体验,比如,利用校外实践基地、“云厨房”等形式来满足“煮饭”实践的需求,还可以充分利用家校合作的渠道,通过“孩子+家长”“学校+家庭”“家庭+社会”等方式,通过示范、模仿、比赛来进行“煮饭教育”。

“煮饭是一项每人都应该会的必备技能,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煮饭进课堂,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是实现‘全面育人’‘五育并举’的一个手段。”郑玉飞教授说,在劳动教育方面,家庭要和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成长,通过提升学生家居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提升育人质量。

回归的劳动课引来一波回忆与期待

近期,“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生学煮饭”冲上微博热搜,同时也勾起了70后、80后的“回忆杀”。在他们的记忆中,劳动课是捡柴、捡煤渣、织毛衣、扫操场……那么,属于00后、10后的劳动课又会是什么样?

1955年教育部颁发《小学教学计划及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在1—6年级设手工劳动课,每周一节。同时,将“生产劳动”作为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要求分组进行栽培活动等,“每周活动一次或两次”。

20世纪70年代的劳动课范围很广,小到打扫卫生,大到凿石铺路,一干就是一整天。有70后说,“我们都认为学习成绩可以不好,但活一定要干得好、干得多。不怕苦不怕累才是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拔草割稻、挑肥浇地更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初中高中那会儿经常到校办小农场,锄地、拔草、挑粪浇田。有时也到附近的生产队,帮忙割麦、砍油菜、拾稻穗。大学到校办农场载田、割稻、种棉花……做过的活太多了。”80后表示。

进入80年代后,劳动教育从关注体力劳动转向了兼顾脑体力劳动,劳动思想道德教育和技术教育构成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当时的课本上收录了不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实用技能。

知乎上一位80后回忆:“清楚地记得小学时候是有劳动课的,织毛衣就是这个课上学的,而且是有教材的。”

微博网友也纷纷回忆起自己的劳动课,除了钉小板凳、缝毛绒玩具、操场除草,甚至还有腌咸鸭蛋。也有网友表示,自己的确在劳动课上学会了炒鸡蛋等基本的生活技能。

不难看出,当时的劳动课注重实际的劳动技能,缝衣服、用工具、学习编织工艺品等,实用且富有乐趣。不过,随着劳动课在课程体系中逐渐式微,让位于“主课”,部分网友对劳动课的记忆就仅剩下了搞卫生。

时隔21年,劳动课回归。根据教育部日前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均不少于1课时。劳动课程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3大类劳动教育内容与10个任务群。根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安排不同学段内容。除了烹饪和农业劳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还从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方面,对每个学段作出了不同的规划,可不仅是煮饭种菜这么简单。

学校教做饭、修家电、种菜、养禽这些生活技能,一90后表示很羡慕,现在啥也不会。

在欢迎劳动课回归声中,不少网友也有顾虑:

“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好的,但谁来教?怎么教?浮于表面的劳动教育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学校还需进一步细化教学方案。”

“需要家长辅导吗?家长不会的咋整?以后看来要去报个少儿新东方了。”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学生是实践任务的操作者和完成者,教师是学生实践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呵护者。同时提出,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结合政策分析,家长的种种担忧可以先放下了。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佳

综合金羊网

图片由通宝育杰学校提供

来源: 山西晚报

  • 播放列表
  • 1080
排序
  • 20220402期
  • 20220409期
  • 20220416期
  • 20220423期
  • 20220430期
  • 20220507期
  • 20220514期
  • 20220521期
  • 20220528期
  • 20220604期
  • 20220611期
  • 20220618期
  • 20220625期
  • 20220702期
  • 20220716期
  • 20220723期
  • 20220730期
  • 20220806期
  • 20220813期
  • 20220820期
  • 20220827期
  • 20220903期
  • 20220917期
  • 20221001期
  • 剧情介绍

    “五一”劳动节刚过,“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首。

    “学做饭好啊”“是该让孩子们做做饭了”“可别又让拍照、发视频,太累人”……对于让孩子学做饭这一话题,家长们普遍支持,但又对如何检验学习效果有些担忧。让孩子们学做饭有哪些好处?孩子能从煮饭课上学到点儿啥?5月11日、12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家长、老师及相关教育专家寻找答案。

    “中小学生要学煮饭”引热议,孩子能学到啥?学校该怎么做……"

    学会做饭好处多 家长观念需转变

    “都是儿子做的,三菜一汤,这个母亲节过得真暖心。”5月8日是母亲节,太原市民刘爱玲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了13岁儿子做的“暖心餐”。“这下不用为以后的劳动课发愁了……”照片底下,点赞留言的一大片。

    不久前,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其中,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10个任务群,烹饪与营养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针对烹饪,还提出了具体任务:比如一二年级要会择菜、洗菜等;三四年级学会蒸煮的方法;五六年级能做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等;七至九年级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

    “我从没教过孩子做饭,做什么、怎么做,他都是自己琢磨的。”刘爱玲笑着说,从小学五年级起,儿子就开始烤鸡翅、炒鸡蛋,现在都学会炖排骨了,“工作忙顾不上给孩子做饭时,儿子一个人在家也不用担心他的吃饭问题。有时候还能吃到儿子做的饭,我和他爸都特开心。”

    “中小学生要学煮饭”引热议,孩子能学到啥?学校该怎么做……"

    “学做饭不仅能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还有助于提升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山西通宝育杰学校校长、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詹文龄认为,愿意参加家务劳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两岁左右刚会说话时,你会发现他特别想干活,你扫地他就想扫地,你做饭他也想掺和,“可惜的是,大部分父母认为孩子要捣乱,怕不安全,根本不敢让他到厨房,常常把孩子抱得远远的,使孩子热爱家务劳动的天性没有被开发出来。”

    对此,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省实验小学的吴老师也有同感。“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好好学习就够了,其他事情爸爸妈妈来搞定。”吴老师说,这其实是剥夺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束缚了孩子的成长,“学习煮饭真的很有必要,煮饭是照顾自我、经营家庭的重要劳动,家长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孩子去体会参与包括煮饭在内的家务劳动的乐趣。”

    煮饭走进学校 孩子们兴致特别高

    山西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太原市已经有部分中小学把煮饭带入课堂。山西通宝育杰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设了煮饭课,要求每个学期每个孩子都要学会做3道菜。煮饭课上,每个孩子还会戴厨师帽、穿围裙,看起来特别有仪式感。

    “中小学生要学煮饭”引热议,孩子能学到啥?学校该怎么做……"

    在通宝育杰的煮饭课上,老师首先会通过ppt进行教学,告诉孩子们做一道菜需要几个步骤,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在学校实操后还鼓励孩子们回家练习,给爸爸妈妈做顿饭;每学期学校还举行厨艺达人比赛,让孩子们通过比赛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煮饭课学的不仅仅是煮饭,还能认识食材、学会挑选食材、计算食材价格、合理搭配食材……里面学问可多了,孩子们特别爱上这个课。”詹文龄校长说,煮饭作为必修课在通宝育杰学校已经实行很多年了,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可以做一桌子菜。

    在通宝育杰,说起煮饭课,任何一个孩子都能滔滔不绝,兴致特别高。10岁的欢欢是通宝育杰四年级的学生,疫情期间,他给爸爸妈妈做过好几次饭。一次妈妈要晚点儿回家,欢欢让妈妈放心开会,并告诉妈妈:“多晚也不用担心,我在家给你和爸爸做好吃的!”

    “孩子学会做饭后,特别愿意给家人做,这是孩子融入家庭的重要方式。”詹文龄校长说,鱼儿离不开水,孩子成长也离不开生活这块沃土,家务劳动就是“沃土”中的营养元素。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从爱父母、爱家人做起,人生的这一价值需求得以实现,高贵和有尊严的“自我”也会被不断地呼唤出来。这样,孩子才会懂得尊重别人,成为独立自主、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中小学生要学煮饭”引热议,孩子能学到啥?学校该怎么做……"

    多种方式教育 不能让煮饭流于形式

    山西省教科院教育发展战略中心主任汪华英认为,学习煮饭能让学生随时将所学用于生活中,他们能学会观察、学会品尝,产生试一试的冲动,有利于与父母共建共享探究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健康亲子关系,丰富体验,拓展思维,树立科学程序意识。

    “让孩子学会煮饭、爱上劳动非常有必要,但是若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变成作业,会不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家长李女士在支持劳动教育的同时也有些担心,因为孩子学校之前就曾留过劳动教育的综合实践作业,大部分都需要家长配合“拍照留痕”。“比如,收拾书包,需家长拍照发群;洗碗擦地,需家长拍照发群……”她吐槽说,有时候为了“交作业”就不得不让孩子“摆拍”。“劳动教育成为每周一课时进入课程后,作业会不会也需家长协助‘拍照打卡’?”她希望未来劳动教育多些兴趣性的体验,“千万不要流于形式。”

    “中小学生要学煮饭”引热议,孩子能学到啥?学校该怎么做……"

    学校如何开展煮饭课,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主任郑玉飞教授认为,要视学校的具体条件来具体对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烹饪”“美食厨房”等有特色的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条件不太具备的学校,可以想各种办法让学生体会“煮饭”带来的美好体验,比如,利用校外实践基地、“云厨房”等形式来满足“煮饭”实践的需求,还可以充分利用家校合作的渠道,通过“孩子+家长”“学校+家庭”“家庭+社会”等方式,通过示范、模仿、比赛来进行“煮饭教育”。

    “煮饭是一项每人都应该会的必备技能,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煮饭进课堂,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是实现‘全面育人’‘五育并举’的一个手段。”郑玉飞教授说,在劳动教育方面,家庭要和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成长,通过提升学生家居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提升育人质量。

    回归的劳动课引来一波回忆与期待

    近期,“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生学煮饭”冲上微博热搜,同时也勾起了70后、80后的“回忆杀”。在他们的记忆中,劳动课是捡柴、捡煤渣、织毛衣、扫操场……那么,属于00后、10后的劳动课又会是什么样?

    1955年教育部颁发《小学教学计划及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在1—6年级设手工劳动课,每周一节。同时,将“生产劳动”作为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要求分组进行栽培活动等,“每周活动一次或两次”。

    20世纪70年代的劳动课范围很广,小到打扫卫生,大到凿石铺路,一干就是一整天。有70后说,“我们都认为学习成绩可以不好,但活一定要干得好、干得多。不怕苦不怕累才是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拔草割稻、挑肥浇地更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初中高中那会儿经常到校办小农场,锄地、拔草、挑粪浇田。有时也到附近的生产队,帮忙割麦、砍油菜、拾稻穗。大学到校办农场载田、割稻、种棉花……做过的活太多了。”80后表示。

    进入80年代后,劳动教育从关注体力劳动转向了兼顾脑体力劳动,劳动思想道德教育和技术教育构成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当时的课本上收录了不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实用技能。

    知乎上一位80后回忆:“清楚地记得小学时候是有劳动课的,织毛衣就是这个课上学的,而且是有教材的。”

    微博网友也纷纷回忆起自己的劳动课,除了钉小板凳、缝毛绒玩具、操场除草,甚至还有腌咸鸭蛋。也有网友表示,自己的确在劳动课上学会了炒鸡蛋等基本的生活技能。

    不难看出,当时的劳动课注重实际的劳动技能,缝衣服、用工具、学习编织工艺品等,实用且富有乐趣。不过,随着劳动课在课程体系中逐渐式微,让位于“主课”,部分网友对劳动课的记忆就仅剩下了搞卫生。

    时隔21年,劳动课回归。根据教育部日前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均不少于1课时。劳动课程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3大类劳动教育内容与10个任务群。根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安排不同学段内容。除了烹饪和农业劳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还从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方面,对每个学段作出了不同的规划,可不仅是煮饭种菜这么简单。

    学校教做饭、修家电、种菜、养禽这些生活技能,一90后表示很羡慕,现在啥也不会。

    在欢迎劳动课回归声中,不少网友也有顾虑:

    “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好的,但谁来教?怎么教?浮于表面的劳动教育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学校还需进一步细化教学方案。”

    “需要家长辅导吗?家长不会的咋整?以后看来要去报个少儿新东方了。”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学生是实践任务的操作者和完成者,教师是学生实践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呵护者。同时提出,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结合政策分析,家长的种种担忧可以先放下了。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佳

    综合金羊网

    图片由通宝育杰学校提供

    来源: 山西晚报

    猜你喜欢
    创造101 5.9分 2018
    创造101
    黄子韬 , 陈嘉桦 , 张杰 , 胡彦斌 , 罗志祥 , 王一博 , Abby , 王玥 , 陈芳语 , Cindy , 陈怡凡 , 陈意涵 , 陈盈燕 , 陈语嫣 , 杜金雨 , 段奥娟 , Dora , 范薇 , 傅菁
    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2020
    奔跑吧第四季
    杨颖,李晨,郑恺,蔡徐坤,沙溢,郭麒麟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2015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刘烨,刘诺一,胡军,胡皓康,夏克立,夏天,邹市明,邹明轩,林永健,林大竣,王宝强,王子珊,刘霓娜,邹明皓,李锐,黄嘉千,周冬齐,安娜伊思·马田,冉莹颖,马蓉,苑
    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2020
    奔跑吧第四季
    杨颖 , 李晨 , 郑恺 , 黄旭熙 , 蔡徐坤 , 沙溢 , 郭麒麟
    下一站传奇 4.4分 2018
    下一站传奇
    吴亦凡,陈伟霆,宋茜,邓紫棋,周笔畅,胡海泉
    小明星大跟班 7.2分 2016
    小明星大跟班
    吴宗宪,吴姗儒
    抖包袱大会 0分 2023
    抖包袱大会
    郎昊辰 张九林 王霄颐 陈九品 樊霄堂 张霄帅 徐筱竹 肖霄月 张霄雷 常霄鲲 王洋 赵鹏 张浩森 姬生虎 郭浩远
    这就是中国 0分 2019
    这就是中国
    张维为,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父子 6.9分
    2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3太平洋战争 9分
    4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5创造101 5.9分
    6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7传奇故事 8.4分
    8天师撞邪 7.9分
    9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0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1毒魔复仇 7.1分
    12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3李卫当官2 7.2分
    14名侦探柯南 8分
    15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