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关键词top 1
电视巅峰时代
(peak tv)
2015年1月,fx老板john landgraf指出,美国电视台全年黄金时段共有352部电视剧。这一数字吸引了业界的关注。到12月,播出的美剧数量更是激增到史无前例的409部。《滚石》杂志评论电视的黄金时代已变成了“如布鲁斯般的电视巅峰时代”(peak tv blues)。再加上数之不尽的无剧本节目,观众很难有时间全部看完。
引擎:在全球一片看衰电视业的今天,美国电视剧播出数量的激增,确实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大事件。是需求增加,抑或收看更加分众化?
关键词top 2
《嘻哈帝国》效应
(the empire effect)
fox推出的《嘻哈帝国》(empire)第一季有许多让人欣喜的地方:一部无线台的电视剧重新为黄金档肥皂剧类型博得满堂彩,以一众黑人演员获得了极高的收视人数(包括许多白人观众),并且该数字每周都在继续攀升。史蒂芬?金(stephen king)也在推特上对该剧赞美有加。《嘻哈帝国》的意外成功重燃了黄金时段播放肥皂剧和音乐剧的热潮,并向电视荧幕输送了不少黑人演员。
引擎:如果能用一部剧捧红几个艺人,红几首歌,这种产业链的打造方法,和传统的玩法有不同~~当然,首先剧要成功~~
《嘻哈帝国》(empire)海报
关键词top 3
翻拍热潮
(tv goes crazy remaking/reviving old movies and tv shows)
《欢乐满屋》(full house)、《吉尔莫女孩》(gilmore girls)和《x档案》(x-files)均在2015年重获新生。据悉,在2015年11月,共42部由电影改编的电视剧正在筹拍之中。电视翻拍浪潮如此汹涌,nbc甚至决定把《教练》(coach)搬回荧幕,该剧于18年前被abc砍掉。这一年,电影及电视作品翻拍的消息如此之多,以至于宣布开拍的新闻都开始撞车。比如,10月2日《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重拍电视版的消息发布之后两小时,《百战天龙》(macgyver)也宣布要翻拍。
引擎:由电影改编成电视剧的浪潮,中国不出意外也会迎来,这与今年热议的ip概念,一脉相承。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热,为改编积累了大量的ip资源,就看改编潮是2016,还是2017到来。
关键词top 4
深夜脱口秀大震荡
(late-night shuffle)
2015年也许是深夜脱口秀播出史上最混乱的12个月。大卫?莱特曼(david letterman)和乔恩?斯图尔特(jon stewart)分别结束了两人共计52年的深夜电视脱口秀生涯。斯图尔特的《每日秀》(the daily show)由特雷弗?诺亚(trevor noah)接班,这位主持人在2014年此时还不为人所知。喜剧中心频道的《科尔伯特报告》(colbert report)结束后,史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 colbert)一直在为接替莱特曼做准备。另外,larry wilmore的晚间脱口秀逐渐获得关注,以混合了幽默、冒险和悲伤的风格而独树一帜。3月,詹姆斯?柯登(james corden)将一种吉米?法伦(jimmy fallon)式的音乐风格代入了cbs的深夜秀。塞斯?梅耶斯(seth meyers)退出《周六夜现场》(snl)后,也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脱口秀节目。
引擎:脱口秀主持人的生命力非常长。从电视台的角度来讲,培育脱口秀节目就一个投入产出极为划算的活儿,可能和多电视台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东方卫视的尝试就可以借鉴。
塞斯?梅耶斯(seth meyers)与《深夜秀》
关键词top 5
电视多样化的崛起
(rise of tv diversity)
1995年3月,玛格丽特?曹(margaret cho)的《全美女孩》(all-american girl)停播,之后20年播出的情景喜剧全部由白人演员担当主演。直到2015年,无线台才再次播出由亚裔美国人主演的喜剧。例如,abc推出了两部亚裔美国演员主演的情景喜剧——《初来乍到》(fresh off the boat)和《肯恩医生》(dr. ken)。但他们并非唯一成功的描写少数族裔的故事。《处女情缘》(jane the virgin)和《黑人一家亲》(black-ish)都相继被续订,并且第二部更加出彩。维奥拉?戴维斯(viola davis)因《逍遥法外》(how to get away with murder)获得艾美奖,《卡尔麦克轶事》(the carmichael show)又在夏季电视低迷期火了一把。美国电视的多样性将就此保留吗?
引擎:与美国种族问题轮回影响到创作潮流变化相类比,国内电视节目中不同性别偶像也有变迁,这几年男性偶像无疑是一大波潮流,各种鲜肉令人眼花缭乱,不过女性偶像的时代好像又快回来了。
关键词top 6
真人秀的衰落
(the decline of reality tv)
没错,《单身汉》(the bachelor)、《幸存者》(survivor)和《极速前进》(the amazing race)的确如日中天,但它们已经播出了很多季。如果把它们当做人的话,都算是青少年了:16年3月,《单身汉》将满14岁;《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也将在2016年迎来第14个年头,并将在播出15季后与观众说再见。它曾是黄金时段内最受欢迎的节目,收视几乎总是居于首位。真人秀的盛年已过,因此也威胁到维亚康姆(viacom)的盈利。“真人秀似乎越来越没有魅力,原创性也逐渐丧失。”一位电视人说,“好久没有出现名声大躁、有创意的真人秀了。”
引擎:国内电视人吐槽美国真人秀创新乏力、没有新产品,已经很多年了。美国偶像都要季终了,感觉一个时代要结束了。但就此断言真人秀即将终结,还为时尚早。任何旧事物都是随着新生事物出现,才没落的,新生节目形态是什么?还没有出现。
《单身汉》(the bachelor)
关键词top 7
凯特琳?詹纳
(caitlyn jenner)
戴安?索耶(diane sawyer)对就布鲁斯?詹纳(bruce jenner)变性进行的采访为abc在周五晚间吸引了1700万观众,詹纳的出席还让年度卓越体育表现奖(espys)颁奖典礼创造了收视新高。不过,詹纳本人的真人秀《我是凯特》(i am cait)收视不佳。电视评论人brian lowry 认为:“这次采访,将abc一段原本普通的《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内容,变成了观众对变性问题的审视和广泛讨论。”(布鲁斯?詹纳是金?卡戴珊的继父、超模kendall jenner的亲生父亲。)
关键词top 8
流媒体电视的壮大
(the rise of streaming tv)
netflix和amazon等流媒体服务商在2015年对电视业造成了更为巨大、深远的影响。两家公司在2015年艾美奖角逐中表现都很出色,共斩获9个奖项。但流媒体服务商真正成为大奖的有力竞争者体现在不久前的金球奖提名中。流媒体节目在最佳电视剧、最佳音乐剧和最佳喜剧等6个提名中占据了4席。hulu的《随性所欲》(casual),netflix的《女子监狱》(orange is the new black)和亚马逊的《透明家庭》(transparent)、《丛林中的莫扎特》(mozart in the jungle)。10位最佳喜剧演员提名中有4名(lily tomlin、aziz ansari、gael garcia bernal和jeffrey tambor)来自流媒体节目。电视评论人james poniewozik表示,通过一次放出整季剧集,流媒体电视内容开创了自己的风格,因为那些节目“不仅是我们所知的电视剧而已,它们正在成为一个全新的种类,而我们正在逐渐习惯它们的形式和美学。”
引擎:美国流媒体节目开始参与主流电视评奖,评斩获颇丰,这在国内也要不了多久了。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流媒体节目,正在成为一个全新的种类,这是划时代的变革,如果网络电视剧仍旧是按照传统电视台的时长、幕次、播出等规范来,其不是变革,但现在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品种”!
关键词top 9
他死透了吗?
(is he or isn’t he dead?)
无论是《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行尸走肉》(the walking dead)还是《守望尘世》(the leftovers),在2015年编剧们都埋下了一些将死未死的角色故事线。三人成虎,三剧成势。电视评论人开始争论这各种类型的“坑”是能够继续吸引观众,还是无法满足观众的胃口。正如tim goodman所说:“这么多角色以密集且以极具争议的方式死亡,让人们不禁猜测之后编剧可能安排了特别情节,当然也有人认为那些角色的死亡并不出奇。”
引擎:权力的游戏,开创了随便死主角的新玩法,这种成功果不其然引来了众多模仿者,这种风潮要不了多久要会席卷国内的。旺盛的学习能力,一直是国内电视人的最突出的特质。
关键词top 10
唐纳德?特朗普
(donald trump)
2015年春,特朗普还在主持《名人学徒》(celebrity apprentice),夏秋两季却开始叱咤政坛。作为总统候选人的特朗普已经成为了一种电视现象。从5月1日到12月15日,他在《福克斯新闻》(fox news)上出现时长累计22小时46分;他还打破了有线频道转播共和党辩论的收视纪录;另外,每次他出现在深夜脱口秀,该节目收视都会暴涨。“特朗普是真人秀节目造就的总统候选人”电视人塞斯?格罗斯曼(seth grossman)评论说,“一个像美国偶像一样,从舞台上选出来的候选人。人们喜欢他是因为他使选举变得更有趣。特朗普的选举经历建立在他所打造的娱乐电视人阵营基础上。”
引擎:特朗普的大红,反映的不是他个人,更是美国整个新闻界多年来的一个趋势,媒体正在越来越放弃新闻中立的原则,不极端毋宁死,正在颠覆很多传统新闻理念。国内网络新闻已经基本如是了,电视业也许我们暂时看不到,但谁知道过几年啥情况呢。 【原文选自tv insider,编译袁佳珂】
『m+团队』倾情出品
-
m+主编:dr.xu/m湿胸
-
本文编辑:柳青
-
来源:特别感谢“金牌制作人”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