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9月15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颁发了第十九届群星奖各门类奖项,其中,由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统筹指导,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罗湖区文化馆、深圳市文化馆联合打造的戏剧作品《烟》,问鼎全国公共文化最高奖项——群星奖金奖。
《烟》剧照
广东入围全国决赛的唯一戏剧类作品
填补了深圳以往连续两届未能获奖的空白
群星奖是文化和旅游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设立的全国群众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于1991年设立,每三年一届,和文华奖一样都是中国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群星奖的奖励对象都是非专业的基层群众,表演形式不设门槛、适合基层演出,作品创作不限题材、带有浓浓的“时代性”“烟火气”“人情味”。让群众唱主角,展示新时代群众文艺创作新成果,增强人民群众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自中办、国办2015年联合印发《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来,全国性文艺评奖的奖项和数量大幅度压缩,奖项设置更加科学、评奖标准更加严格、评奖程序更加规范。按照文件精神,从2016年第十七届“群星奖”开始,评选奖项由之前的220个缩减为共20个,其中音乐、舞蹈、戏剧、曲艺4个门类各5个,作品参评与获奖难度空前。
《烟》剧照
第十九届群星奖历经省初选、复选,全国复赛、决赛四个阶段。《烟》是广东省入围全国决赛的唯一戏剧类作品,在决赛参赛过程中,创演团队克服了疫情防控带来的种种困难,精心打磨、反复推敲、刻苦排练,多次调整磨合排演、配乐、道具等,最终不负众望,从全国各省市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奖,在全国最高平台上展示了罗湖文艺创作成果,用喜人的成绩填补了深圳市以往连续两届未能获奖的空白。
内地父子在香港方舱医院建设工地邂逅
展现内地与香港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
作品基于抗疫大背景,以中央援助香港建设方舱医院为素材,创作团队深入到方舱医院建设工地亲身体验,以参与方舱医院建设一对父子的真人真事为原型进行创作。
《烟》通过对内地父子在方舱医院建筑工地上的邂逅,父子俩关于安全防疫、禁止吸烟、深港一家亲的故事进行诠释演绎,以彼此的误会和巧合,反映父子间的亲情和关爱,普通老百姓的家国情怀,深刻展现内地与香港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
《烟》剧照
全剧围绕着“烟”展开叙事,对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内在心理的揭示起着关键作用,性格鲜明,矛盾冲突的起承转合富有韵致,以小见大,具有丰富的生活气息。
多年深耕群众文艺创作
罗湖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评价考核排名第一
罗湖是个戏窝子。
由罗湖区政府倾力打造的主题戏剧晚会09剧场《军哥剧说》系列获评为全市首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自创办以来已演出近千场,观众达百万人次,基本形成了以节目创演为核心、以剧团资源为依托、以馆有场地为阵地、以社会参与为支撑、以群众满意为动力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品牌,受到市民群众和业界专家的一致好评,得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多个权威媒体的专题报道,成为国内戏剧小品界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
同时,以示范项目为依托,联合国内优质资源,特邀戏剧大咖及重磅大作来罗湖交流展演,打造全国民间文艺展演、“中华颂”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深圳青年戏剧月等重磅品牌,形成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现象级”戏剧嘉年华。
长期以来,罗湖坚持以政策引领、头部引领、品牌引领为重要抓手,深耕群众文艺创作,推动辖区群众文艺持续繁荣发展,近年来累计创作歌曲、舞蹈、戏剧、美术等各类文艺作品千余部,多部获重大奖项,如戏剧《军哥剧说》获评全市首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评书《为民服务》获全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等。不久前公布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评价考核,罗湖更是从全省122个县(市、区)中脱颖而出排名第一。
接下来,罗湖将围绕“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城区新定位,积极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等重大战略机遇,引导和鼓励广大群文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让优秀的文艺作品惠及更加广泛的人民群众,切实满足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撰文】祁觊
【通讯员】何维予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