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前文——学习希腊神话,推荐经典名著(一)——介绍了两本书:库恩的《希腊神话》和施瓦布的《希腊神话和传说》,这两部作品都是外国人所写。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中国人自己写的希腊神话文学读本——《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中的恋爱故事》和《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这两本书的作者是郑振铎先生。
关于郑振铎,在这里就不介绍了。只说一点:我们上学时在语文课本上学过他的《燕子》和《猫》两篇文章。
1927年11月前后,郑振铎在英国伦敦避难和游学期间,想对某一种东西作较为系统的研究。毫无头绪地寻找了两三个月,“心里感到单调与疲乏,便想换一方面,去看看别的书”。
恰在此时,他偶然翻看了古代作家所编写的一部希腊神话集成之作——bibliotheca(译为《书库》、《书藏》或《群书集缀》、《神话集成》)。
《书库》作为希腊神话的原始资料,其价值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可是,其原文非常简略、平实,并不适合作古希腊神话的文学读本来加以阅读。
当时,令郑振铎感到“迷醉”的不是它的原文,而是这本书的译者弗雷泽对其作的那些“渊博无伦的注解”。
顺便说一下,周作人先生前后用了18年的时间将此书翻译为中文。他不但译的好,而且对10万字的原书做了11万字的注释,同样彰显了他渊博的学识。周作人将此书命名为《希腊神话》,以后详述。
之后,郑振铎接着读了弗雷泽翻译的希腊地理学家、旅行家帕萨尼亚斯(pausanias,亦作:鲍萨尼阿斯)的名著:the description of greece(译为《希腊道理志》或《希腊志略》),进一步引发了他的思古之情,于是开始专门研究希腊神话。
郑振铎从众多希腊神话中先是选取了一组爱情故事,由1928年的《小说月报》连载。第二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题为《恋爱的故事》,后多次重印,定名《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中的恋爱故事》。
这部书共26个故事,每篇故事后都附有“根据与参考”。但由于这些故事并不是郑振铎对西方版本的直接翻译,里面有他自己的筛选、取舍与改动,故不必过分纠结于细节是否与其来源完全一致。(典型代表如《勒达与鹅》、《歌者俄耳甫斯》等)
上世纪30年代初,郑振铎开始着手写作另一部书——《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并继续在《小说月报》连载。1935年,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题为《希腊神话》(上下册),属于《恋爱的故事》的续篇,偏重于英雄传说。
受帕萨尼亚斯的影响,郑振铎按这些传说发生的核心地区将本书分成七部分,每篇后依然附有“根据与参考”,价值很大。但现在有些出版社出版此书时竟然未收入,不可理解。
1935年,周作人为郑振铎的这本书作了序,但其怪异之处在于,他在序言中主要讲的是英国作家劳斯(w.h.d.rouse)所著《古希腊的神、英雄与人》(gods,heroes and men of ancient greece)。1947年,周作人翻译了劳斯的书,不过遇火被焚。1949年重译,题为《希腊的神与英雄》。
1936年,古希腊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罗念生先生曾撰写书评,指出郑振铎这部著作存在的问题:底本不明,把文学作品里的故事等同于希腊神话本身,还有译名混乱。
书评最后,罗念生提及周作人正准备翻译《书库》(按:周作人1937年着手翻译此书),他说:“等他的译书出来后,我们才有真正的‘希腊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