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泡芙小姐第四季

泡芙小姐第四季 豆瓣评分:7.8

已完结
  • 分类:韩剧
  • 导演:皮三
  • 地区:中国大陆
  • 年份:2012
  • 语言:国语
  • 更新:2024-07-09 18:53
报错 收藏
  • 泡芙小姐第四季是由泡芙小姐主演的一部韩剧。 " 2017年,动画电影《大护法》《大世界》的被认可,让大家开始重新审视国漫,讨论着以后的发展。.. 更多

泡芙小姐第四季剧情介绍

"

2017年,动画电影《大护法》《大世界》的被认可,让大家开始重新审视国漫,讨论着以后的发展。借着这个风口,本刊去采访了我们的老朋友——皮三老师,因为他的著名ip《泡芙小姐》改编的真人电影即将在2018年初登陆院线。这也是动画ip的另一种发展方式。与皮三导演再次相逢,我们一起聊聊这些年他做的那些动画,动画又不仅仅是动画。

"

"

2005年,皮三创办了互象动画公司,在那之前他更多是以“新媒体艺术家王波”的名片出现在艺术领域里。2008 年,皮三创作了主打80后学校生活的《哐哐哐》系列作品,并很快通过互联网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10 年,皮三创办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首届论坛在798开幕,同年他的互象动画也启动了动画片《泡芙小姐》。那一年的初夏,皮三导演以独立动画电影论坛发起人的身份接受了《数码影像时代》的专访,他说“动画是长线战争,一定不能着急。”8年过去了,这场长线战争,皮三导演的战绩如何?2017年在他眼里又是怎样的一年?

"

"

3、4年前,我就想把《泡芙小姐》改编成电影,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和编剧,直到遇见张歆艺,她的创作欲望特别强烈,打动了我。我对剧本特别重视,在剧本创作阶段,我和制片人全程一直跟下来。所有动画改编电影都面临一个困境:太像原作会失去改编的乐趣和价值,不像原作又失去了品牌的价值。

《泡芙小姐》原作是每集十分钟左右的短篇,每集通过一个物品了解人和这个世界的情感关系,一百多集一百多个物品,一百多个关于情感思考。它的文艺性强,叙事性弱,这样的叙事对电影而言就不太合适,电影是需要强叙事、强情节来刺激大众的观影欲望的。泡芙小姐的外形也很难在电影中成为符号,她就是个大眼睛蘑菇头的姑娘,这样的女孩生活中太多了。还有一个难点是,动画可以适当架空社会背景,人物可以不长大,不问过去未来,而电影要具化,这个人物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要考虑,电影剧本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处理。

"

泡芙不是艾米丽,也不是杜拉拉的品牌特质到底是什么?我思考了很久,最终在电影剧本中,保留了人物特点和人物结构——泡芙和她的闺蜜们。泡芙的性格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创作点,泡芙小姐一直是个美丽、自信、傲娇的都市独立女性,她具备女性主义的独立思考,独立精神,她的感性思维模式是男性不具备的,灵光一闪那种。比较智慧,有很多点子,活得非常率性,这是泡芙的品牌特性,可以从动画中延续到电影里。

电影开机拍摄之后,我就没有干预过导演的创作,每个人思路不一样,只去探过两次班。《泡芙小姐》拍完后做了测试放映,许多观众看完后都哭了,说明我们的故事有些接地气,情感张力饱满。这个月《泡芙小姐》网剧版也将开机,又会是一个全新的故事,故事会更嗨。这个事好玩之处就在于此,就像我们每季不同的授权产品一样,授权产品越做越多,泡芙小姐的内涵随之不断丰富。

"

全面还谈不上,我只是开发得比较早。《泡芙小姐》的周边开发还有很多方式可以尝试,许多人都跟我聊过,但是对他们而言毕竟是运作别人的品牌,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最后都夭折了。改编成话剧,这是我一直想做却没做的。《泡芙小姐》的故事最适合做小剧场,十几个女孩戴着头套,一起来演绎泡芙,每个人讲一段故事。将来要做的话,我会尝试讲一个更先锋的故事,表演方式和剧情设置更实验性,但是小剧场想盈利比较困难。还有一个比较适合但是也没做的是咖啡馆或是简餐店,把泡芙的周边产品集中起来,在这样一个形象店中做展示和售卖。到底采用哪种模式比较利于品牌拓展和生存,我们一直在思考,没有想明白前,不想贸然尝试。

"

现在很多动画项目都上得太快,形象没有打磨得特别出彩就播了。《泡芙小姐》的前期制作和设计花的时间比一般工作项目长一点,我当时没有特别着急,和两三个同事一起慢慢磨,成本控制比较低。设计之初,我一直在考虑几个问题:女性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然后分析:泡芙这个女孩的三观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情感动画片?然后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才最终确定了泡芙的形象,我亲自写了前几集的剧本,以确定整个动画的风格。

2010年那会,《泡芙小姐》的调性和剪辑方式跟当时的一般动画不太一样,播出以后大家都觉得特时尚,点击量800多万,当时排在第二名。我的团队有广告的经验,在设计泡芙形象的同时,我们也多次讨论《泡芙小姐》如何做品牌授权、品牌植入,怎么实现品牌变现。在成功播出后,与优酷谈后续的商业合作时,基本按照我们最初的设想来进行的。

"

第六届中国独立动画论坛现场

很多做动画的人都容易把自己装在一个套子里——我的动画是是美式?日式?韩式?我可能跟别的动画导演出发点不太一样,这跟我的经历有关,我曾经做过广告、做过当代艺术,我在创作时没有想过我做的是哪一类动画,上来是先奔人物,唯一想的是做一个什么样的片子是合适的,通过什么样的造型语言和影像语言让它很独特。这像冰山和冰山一角的概念,做一个动画形象,如果导演都没想清楚你要画的,怎么让别人喜欢。几个人聊happy了,临时拍脑门就弄一个作品出来,过不了观众那关的。经过反复打磨和推翻,不断地追问自己,我觉得这才是创作的原则。

我现在做项目都是这种方式,有计划地来实施。最近我们做了一个新的动画项目《逗乐儿歌》,开发了半年多,反复打磨ppt,分析儿歌市场的现状和我们作品亮点。团队里有些人着急了,我不着急,我就跟他们说“先彻底想明白,得经得住我不断的提问。”后来,腾讯视频在没有样片只看了ppt的情况下,就决定跟我们合作了。四十多首儿歌一上线,点击量已累计到14亿。

"

《泡芙小姐》的运作跟我其他的动画片不太一样,不是先有动画作品再开发,而是一开始就是一个完整的案子,包括商业模式,每一集的形式、视觉方式等等。那时我需要做项目来养活公司,刚好优酷和中影联合做了一个活动“11度青春”,他们提供一部分资金支持,然后与作品创作者共享版权。借助他们提供的十多万元的资金,我完成了《泡芙小姐》第一季的故事。当然,这不是说硬着头皮做我不喜欢的内容,我还是基于自己的喜好来创作新的故事。开始有点赌气的成分,《哐哐哐》火了之后,有人说哐哐太暴力了,我说那我做一个感性的女性故事给你们看,把自己内心更细腻的部分展示在泡芙里。

"

《哐哐哐》

时代都在变,但是有些东西是共同规律,我是该吃的亏都吃过了。动画真正商业模式就是衍生产品和版权。版权逐步在培养,通过会员制收费来盈利。而衍生品开发,就是让做内容专心做内容,通过专业的授权公司不断分级授权,形成一个健康的衍生品产业链,这在中国刚起步。《泡芙小姐》第一季时,我们想研发衍生商品特别难,没有相关产业链的支持。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以后,现在想研发产品,只要设计图,电商提供各种各样的定制服务。中国现在非常缺专门做衍生品授权的公司,其实环境都具备了,但是却没有专业的公司能扎扎实实运营这些ip,能够控制从创作到生产端,再找到合适的终端,分发到各个渠道。

现在是动画公司一做起来,就开始自己搭运营商务团队,公司体量越大,但动画内容创作团队越来越小,我自己的公司就吃过这样的亏。前年,我的公司组建了一个四五十人规模的营销团队,但我们没有商务的基因,浪费了许多资金和时间。ip在最火时可以融资,但自己运营衍生品开发能真正形成长期的商业收入嘛?如果公司没有新的ip没有别的支撑,就面临着资金的风险。一个产业的形成不能只靠两三个头部内容,至少是前50名的公司都有饭吃,才能良性运转。我觉得收入搭建不起来,衍生品开发繁荣就只是假象。

"

2017年是资本特别关注动画的一年,貌似是最好的一年,我周围的好多动画公司都要融资了,但我自己觉得对原创是一个相对比较冷的一年。融资的钱并不是你口袋里的钱,而是要做事的钱,这钱怎么花怎么干,我们应该好好想一想企业和个人发展方向。有融资未必是好事,如果为了回报资本,只做动画加工,没精力做原创,对创作而言是种损失和伤害。这是大浪淘沙的过程,泡沫里隐藏着良性发展的契机,特别好和特别不好都是大浪淘沙。

"

《豆乐儿歌》

这两年对原创其实是不太好,做一个新的ip,需要时间成本,就算是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ip再开发,也需要时间周期。资本虽然多了,但是资本是不理性的,等不到一个品牌慢慢成长。而且由于资本方的介入,制作成本大幅提升,做一分钟二次元实景动画成本高达五六万,做一季动画的成本可以拍一部电影,原创动画如何获得收入?二次元观众数量是有上限的,这部分人的消费力也是有上限的。有没有那么多刚需?我觉得够呛。

对于创作,动画的多元化很重要,用动画形式表现幻想的世界,有太多可能性,真正形成市场化的规模动画也得依靠多样化,还有产品多样化。我一直在坚持做中国独立动画论坛,今年已是第六届,是公司和我个人的赞助,这么多年都没收入,曾经有人跟我谈合作,开发ip、联合游戏公司等,但是一涉及变现这个论坛的感觉就变了,我希望能维持这个论坛的多样性。参赛的人都是中国动画未来的创新力量,可能以后他们有继续艺术创作的,也有回归商业的,但是在他们的动画生涯起步时,我觉得应该更多样化一点。

"

皮三导演

皮三导演现在正在筹划自己的动画电影——《哐哐哐》,讲述成年的哐哐穿越回自己的童年,改变自己的故事。他说:“大家觉得梦想都是要实现的,都得成功。但是我觉得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要被实现,人总要一些不靠谱的梦想活下来,梦想是永远在路上的一个过程。” 这是皮三现在最看重的东西,也是他一直看重的东西。这也是中国动画人的执着,永远在路上,不断思考中国动画未来的方向,改变大家对动画的观感,让中国动画真正变成大市场。

  • 播放列表
  • 非凡线路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排序
  •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4集
  • 第05集
  • 第06集
  • 第07集
  • 第08集
  • 第0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剧情介绍

    "

    2017年,动画电影《大护法》《大世界》的被认可,让大家开始重新审视国漫,讨论着以后的发展。借着这个风口,本刊去采访了我们的老朋友——皮三老师,因为他的著名ip《泡芙小姐》改编的真人电影即将在2018年初登陆院线。这也是动画ip的另一种发展方式。与皮三导演再次相逢,我们一起聊聊这些年他做的那些动画,动画又不仅仅是动画。

    "

    "

    2005年,皮三创办了互象动画公司,在那之前他更多是以“新媒体艺术家王波”的名片出现在艺术领域里。2008 年,皮三创作了主打80后学校生活的《哐哐哐》系列作品,并很快通过互联网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10 年,皮三创办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首届论坛在798开幕,同年他的互象动画也启动了动画片《泡芙小姐》。那一年的初夏,皮三导演以独立动画电影论坛发起人的身份接受了《数码影像时代》的专访,他说“动画是长线战争,一定不能着急。”8年过去了,这场长线战争,皮三导演的战绩如何?2017年在他眼里又是怎样的一年?

    "

    "

    3、4年前,我就想把《泡芙小姐》改编成电影,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和编剧,直到遇见张歆艺,她的创作欲望特别强烈,打动了我。我对剧本特别重视,在剧本创作阶段,我和制片人全程一直跟下来。所有动画改编电影都面临一个困境:太像原作会失去改编的乐趣和价值,不像原作又失去了品牌的价值。

    《泡芙小姐》原作是每集十分钟左右的短篇,每集通过一个物品了解人和这个世界的情感关系,一百多集一百多个物品,一百多个关于情感思考。它的文艺性强,叙事性弱,这样的叙事对电影而言就不太合适,电影是需要强叙事、强情节来刺激大众的观影欲望的。泡芙小姐的外形也很难在电影中成为符号,她就是个大眼睛蘑菇头的姑娘,这样的女孩生活中太多了。还有一个难点是,动画可以适当架空社会背景,人物可以不长大,不问过去未来,而电影要具化,这个人物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要考虑,电影剧本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处理。

    "

    泡芙不是艾米丽,也不是杜拉拉的品牌特质到底是什么?我思考了很久,最终在电影剧本中,保留了人物特点和人物结构——泡芙和她的闺蜜们。泡芙的性格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创作点,泡芙小姐一直是个美丽、自信、傲娇的都市独立女性,她具备女性主义的独立思考,独立精神,她的感性思维模式是男性不具备的,灵光一闪那种。比较智慧,有很多点子,活得非常率性,这是泡芙的品牌特性,可以从动画中延续到电影里。

    电影开机拍摄之后,我就没有干预过导演的创作,每个人思路不一样,只去探过两次班。《泡芙小姐》拍完后做了测试放映,许多观众看完后都哭了,说明我们的故事有些接地气,情感张力饱满。这个月《泡芙小姐》网剧版也将开机,又会是一个全新的故事,故事会更嗨。这个事好玩之处就在于此,就像我们每季不同的授权产品一样,授权产品越做越多,泡芙小姐的内涵随之不断丰富。

    "

    全面还谈不上,我只是开发得比较早。《泡芙小姐》的周边开发还有很多方式可以尝试,许多人都跟我聊过,但是对他们而言毕竟是运作别人的品牌,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最后都夭折了。改编成话剧,这是我一直想做却没做的。《泡芙小姐》的故事最适合做小剧场,十几个女孩戴着头套,一起来演绎泡芙,每个人讲一段故事。将来要做的话,我会尝试讲一个更先锋的故事,表演方式和剧情设置更实验性,但是小剧场想盈利比较困难。还有一个比较适合但是也没做的是咖啡馆或是简餐店,把泡芙的周边产品集中起来,在这样一个形象店中做展示和售卖。到底采用哪种模式比较利于品牌拓展和生存,我们一直在思考,没有想明白前,不想贸然尝试。

    "

    现在很多动画项目都上得太快,形象没有打磨得特别出彩就播了。《泡芙小姐》的前期制作和设计花的时间比一般工作项目长一点,我当时没有特别着急,和两三个同事一起慢慢磨,成本控制比较低。设计之初,我一直在考虑几个问题:女性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然后分析:泡芙这个女孩的三观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情感动画片?然后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才最终确定了泡芙的形象,我亲自写了前几集的剧本,以确定整个动画的风格。

    2010年那会,《泡芙小姐》的调性和剪辑方式跟当时的一般动画不太一样,播出以后大家都觉得特时尚,点击量800多万,当时排在第二名。我的团队有广告的经验,在设计泡芙形象的同时,我们也多次讨论《泡芙小姐》如何做品牌授权、品牌植入,怎么实现品牌变现。在成功播出后,与优酷谈后续的商业合作时,基本按照我们最初的设想来进行的。

    "

    第六届中国独立动画论坛现场

    很多做动画的人都容易把自己装在一个套子里——我的动画是是美式?日式?韩式?我可能跟别的动画导演出发点不太一样,这跟我的经历有关,我曾经做过广告、做过当代艺术,我在创作时没有想过我做的是哪一类动画,上来是先奔人物,唯一想的是做一个什么样的片子是合适的,通过什么样的造型语言和影像语言让它很独特。这像冰山和冰山一角的概念,做一个动画形象,如果导演都没想清楚你要画的,怎么让别人喜欢。几个人聊happy了,临时拍脑门就弄一个作品出来,过不了观众那关的。经过反复打磨和推翻,不断地追问自己,我觉得这才是创作的原则。

    我现在做项目都是这种方式,有计划地来实施。最近我们做了一个新的动画项目《逗乐儿歌》,开发了半年多,反复打磨ppt,分析儿歌市场的现状和我们作品亮点。团队里有些人着急了,我不着急,我就跟他们说“先彻底想明白,得经得住我不断的提问。”后来,腾讯视频在没有样片只看了ppt的情况下,就决定跟我们合作了。四十多首儿歌一上线,点击量已累计到14亿。

    "

    《泡芙小姐》的运作跟我其他的动画片不太一样,不是先有动画作品再开发,而是一开始就是一个完整的案子,包括商业模式,每一集的形式、视觉方式等等。那时我需要做项目来养活公司,刚好优酷和中影联合做了一个活动“11度青春”,他们提供一部分资金支持,然后与作品创作者共享版权。借助他们提供的十多万元的资金,我完成了《泡芙小姐》第一季的故事。当然,这不是说硬着头皮做我不喜欢的内容,我还是基于自己的喜好来创作新的故事。开始有点赌气的成分,《哐哐哐》火了之后,有人说哐哐太暴力了,我说那我做一个感性的女性故事给你们看,把自己内心更细腻的部分展示在泡芙里。

    "

    《哐哐哐》

    时代都在变,但是有些东西是共同规律,我是该吃的亏都吃过了。动画真正商业模式就是衍生产品和版权。版权逐步在培养,通过会员制收费来盈利。而衍生品开发,就是让做内容专心做内容,通过专业的授权公司不断分级授权,形成一个健康的衍生品产业链,这在中国刚起步。《泡芙小姐》第一季时,我们想研发衍生商品特别难,没有相关产业链的支持。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以后,现在想研发产品,只要设计图,电商提供各种各样的定制服务。中国现在非常缺专门做衍生品授权的公司,其实环境都具备了,但是却没有专业的公司能扎扎实实运营这些ip,能够控制从创作到生产端,再找到合适的终端,分发到各个渠道。

    现在是动画公司一做起来,就开始自己搭运营商务团队,公司体量越大,但动画内容创作团队越来越小,我自己的公司就吃过这样的亏。前年,我的公司组建了一个四五十人规模的营销团队,但我们没有商务的基因,浪费了许多资金和时间。ip在最火时可以融资,但自己运营衍生品开发能真正形成长期的商业收入嘛?如果公司没有新的ip没有别的支撑,就面临着资金的风险。一个产业的形成不能只靠两三个头部内容,至少是前50名的公司都有饭吃,才能良性运转。我觉得收入搭建不起来,衍生品开发繁荣就只是假象。

    "

    2017年是资本特别关注动画的一年,貌似是最好的一年,我周围的好多动画公司都要融资了,但我自己觉得对原创是一个相对比较冷的一年。融资的钱并不是你口袋里的钱,而是要做事的钱,这钱怎么花怎么干,我们应该好好想一想企业和个人发展方向。有融资未必是好事,如果为了回报资本,只做动画加工,没精力做原创,对创作而言是种损失和伤害。这是大浪淘沙的过程,泡沫里隐藏着良性发展的契机,特别好和特别不好都是大浪淘沙。

    "

    《豆乐儿歌》

    这两年对原创其实是不太好,做一个新的ip,需要时间成本,就算是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ip再开发,也需要时间周期。资本虽然多了,但是资本是不理性的,等不到一个品牌慢慢成长。而且由于资本方的介入,制作成本大幅提升,做一分钟二次元实景动画成本高达五六万,做一季动画的成本可以拍一部电影,原创动画如何获得收入?二次元观众数量是有上限的,这部分人的消费力也是有上限的。有没有那么多刚需?我觉得够呛。

    对于创作,动画的多元化很重要,用动画形式表现幻想的世界,有太多可能性,真正形成市场化的规模动画也得依靠多样化,还有产品多样化。我一直在坚持做中国独立动画论坛,今年已是第六届,是公司和我个人的赞助,这么多年都没收入,曾经有人跟我谈合作,开发ip、联合游戏公司等,但是一涉及变现这个论坛的感觉就变了,我希望能维持这个论坛的多样性。参赛的人都是中国动画未来的创新力量,可能以后他们有继续艺术创作的,也有回归商业的,但是在他们的动画生涯起步时,我觉得应该更多样化一点。

    "

    皮三导演

    皮三导演现在正在筹划自己的动画电影——《哐哐哐》,讲述成年的哐哐穿越回自己的童年,改变自己的故事。他说:“大家觉得梦想都是要实现的,都得成功。但是我觉得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要被实现,人总要一些不靠谱的梦想活下来,梦想是永远在路上的一个过程。” 这是皮三现在最看重的东西,也是他一直看重的东西。这也是中国动画人的执着,永远在路上,不断思考中国动画未来的方向,改变大家对动画的观感,让中国动画真正变成大市场。

    猜你喜欢
    暴君的厨师 6分 2025
    暴君的厨师
    林允儿,李彩玟,姜汉娜,崔奎华
    任意依恋 6.5分 2016
    任意依恋
    金宇彬,裴秀智,林周焕,林珠恩,刘五性
    龙影侠粤语 0分 1992
    龙影侠粤语
    李克勤,关礼杰,黎姿
    只能亲吻不幸同学了! 7.3分 2022
    只能亲吻不幸同学了!
    曾田陵介,佐藤友祐,中山咲月,押田岳,畑芽育
    保留席位 5.1分 2023
    保留席位
    黃丞邦,陈玹宇
    秘密之家 0分 2022
    秘密之家
    徐夏俊,李英恩,正宪,姜星,李成延,张恒善,方银姬,尹雅真,安勇俊
    白色与黄色~夏威夷与我的松饼物语~ 6.6分 2018
    白色与黄色~夏威夷与我的松饼物语~
    川口春奈,横滨流星
    异世界居酒屋阿信 0分 2018
    异世界居酒屋阿信
    三森铃子,杉田智和,久野美咲,阿部敦,森久保祥太郎,小西克幸,津田健次郎,长岛雄一,小松未可子,小山刚志,黑田崇矢,星野贵纪,置鲇龙太郎,植田佳奈,浪川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父子 6.9分
    2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3太平洋战争 9分
    4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5创造101 5.9分
    6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7传奇故事 8.4分
    8天师撞邪 7.9分
    9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0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1毒魔复仇 7.1分
    12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3李卫当官2 7.2分
    14名侦探柯南 8分
    15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