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俗女养成记闽南语版

俗女养成记闽南语版 豆瓣评分:9.3

已完结
  • 分类:华语剧
  • 导演:严艺文,陈长纶
  • 地区:台湾
  • 年份:2019
  • 语言:其它
  • 更新:2024-05-04 04:51
报错 收藏
  • 俗女养成记闽南语版是由谢盈萱,温升豪,吴以涵,蓝苇华,夏靖庭,杨丽音,陈竹昇,于子育,吴慷仁,朱宥丞,陈家逵,阙铭佑,宋伟恩,杨宸宥,罗北安,吕曼茵,王宥谦,吴欣芸,凃建豪,林瑜静,主演的一部华语剧。" "致敬新生活。/《俗女养成记2》 陈嘉玲的成长故事不是什么励志典型,她一会儿想当生活的勇士,一.. 更多

俗女养成记闽南语版剧情介绍
"

"致敬新生活。/《俗女养成记2》

陈嘉玲的成长故事不是什么励志典型,她一会儿想当生活的勇士,一会儿更想做生活的逃兵,但可能这就是大多数人生活的本质。

选择远方或是故乡,不是一个问题对应一个答案。回应问题的,从来都是新的问题,这或许就是《俗女养成记》想要给出的一点理解。

"

我们惊喜地发现,屏幕里39岁的女主角,终于也能长皱纹了。

在这个一过35岁就会自动“被隐身”的大环境里,讨论大龄女青年与各种刻板印象、传统价值之间,互相摩擦到鼻青脸肿,又总得过下去的台剧《俗女养成记》系列,总算成了真正的现实题材作品。

与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都市悬浮剧不同,这里没有一毕业就住二环大平层的精致少女,没有随手能拿出几十万元投资餐厅的普通人,没有穿着几千元名牌大衣当实习生的贫民窟女孩。

只有一个俗女。

"39岁的人生,也才刚刚开始。

一个被闹钟惊醒的清晨,一份大城市里明显鸡肋又不能辞去的工作,一间随时被房东堆杂物的出租屋,一个爱恨纠葛鸡飞狗跳的家庭,和一段已经毫无新鲜感但稳定的恋情……

面对迎面而来的人生议题,成年后女主角陈嘉玲的选择和童年陈嘉玲的经历相互穿插、相互对话,似乎回答着“我是如何长成现在这样”的问题,却又不会将其简单归因于原生家庭和童年经历。

我们在陈嘉玲的困境中看着自己的困境:是否应该穿进那套不喜欢的婚纱,是否应该逃离留不下的台北回到南部老家?

"还能回家的成年人,都令人羡慕。

上一季落幕的时候,有人评价剧集的结尾开始逃避思考了,当工作和恋情不顺利时试图回到老家、躲进童年,并不是一种解答。

但本季开篇,主创们就以精彩的剧情回应了这种质疑。


"

回家不是答案,但是开始


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多远才算近?

在长大的过程中,陈嘉玲们付出巨大的努力走出家乡,离开家人。“不要让自己和家人失望”,一直以来都是如真理一般的追求。

但当年近四十的陈嘉玲,放下在台北获得的、失去的一切,试图回到家乡重建自己并不成功的生活时,她问那个把期待全都放在孩子身上,爱得严苛而沉重的妈妈:“我回来你会失望吗?”

“你不会,我就不会。”妈妈一句平和的回答,让一股热涌红了我们的眼睛。

"多少人,渴望着这一句与自己、与家人的和解。

陈嘉玲的成长故事不是什么励志典型,她一会儿想当生活的勇士,一会儿更想做生活的逃兵,但可能这就是大多数人生活的本质。

在新一季的童年故事中,步入中学的陈嘉玲发现疼爱自己的母亲像换了一个人,不仅插手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还往往都替她挑了最不喜欢的那个选项。

就像原本陈嘉玲的一头乌黑的长发令人羡慕,但就当她习以为常地在理发店里,手捧哆啦a梦漫画、吃着棒棒糖的时候,妈妈说的“只剪一点点”,变成了另一套计划。

沿着耳根的一剪刀下去,就像是向陈嘉玲宣告着童年的被迫终结。

"短发少女自带的厌世脸。

长大了,就要更快地走入社会的期待。

剪了短发功课才会好,吃了炖猪脑和赤参头脑才聪敏,从未离家的中学生瞬间就要学会从容地向陌生人问路,所有的人都要你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陈嘉玲不明白,中学有什么了不起,夺走了爸爸妈妈和宝贝女儿之间的甜蜜。

直到她第一次自己独自坐车到很远的地方补习,回来的时候因为打瞌睡坐过了站,妈妈非但没有安慰她,反而一上来就是劈头盖脸的指责。

"聪明的小孩,也会面对成长的烦恼。

在陈嘉玲眼中,这个冷漠暴戾不讲道理的人不可能是她妈妈,于是母女之间的战火一点就着。眼看着女儿走远,妈妈终于像是放弃了,又像是松了一口气地说道:

“上中学就是了不起,因为你妈妈只有小学毕业。”

很多人被妈妈这一次突如其来的坦诚打动。就在前一个填入学家庭信息的场景里,妈妈还在婆婆和女儿面前维护自己的面子,谎称自己也有高职学历。

但此刻是和女儿之间,一生中也许都屈指可数的剖白时刻,她希望女儿能努力、勇敢,能挣脱家庭、故乡的禁锢,投入更激烈的竞争,也换取更光明的未来。

"母女的战争,或许是一段必经之路。

不过,就是这同一个母亲,在长大后的女儿决定回家的时候,又给予了全部的理解和支持,直到再次过度介入,测风水、点鸳鸯谱,继续着新一轮的喧闹。

选择台北或者台南,不是一个问题对应一个答案。回应问题的从来都是新的问题,这或许就是《俗女养成记》想要给出的一点理解。


"

童年经历,是解读一切的答案吗?


《俗女养成记》的一大亮点就是闽南语对白,不管你是不是听得懂这种亚热带岛屿的方言,都会觉得方言版的观剧体验更胜一筹。

这样的感受不仅仅是一种直觉,因为陈嘉玲在场面上讲普通话,私下回家讲闽南语的设计,本身就是故事中重要的内容。

"其实,看似有嫌隙的婆婆和儿媳之间,自有其默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生活中的成败、个性上的差异,不用兜几个圈子,自然会被归结到童年经历和家庭环境中去。

《俗女养成记》的叙事方式乍看之下也是如此,陈嘉玲做出的决定与童年故事相对照,自然地暗示着某种因果关系。

陈嘉玲那段不顺利的情感,便是重点着墨的部分。

"刚刚好的人生,也可能是提线木偶般的人生。

在与不好不坏的妈宝男友相处四年、同居三年半之后,陈嘉玲终于在受到前男友的婚礼刺激后,上演了醉酒求婚的一幕。

然而,这样巨大的改变并没有给陈嘉玲带来多少对未来的期待,相反,男友妈妈从婚纱到装修事无巨细的干涉,男友微弱到噤声的反抗,让她再也无法坚持下去。

快要结婚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台南家中,陈嘉玲就在此刻选择了分手,刚好重走了小时候见证的姑姑婚前悔婚的那条“禁忌”之路。

"有一个很酷的姑姑,是小女孩的福气。


“想越多越难嫁,越晚嫁就嫁越差。” 阿嬷的话穿越了三十年,回荡在陈嘉玲耳边。

彼时的她还是十岁的小孩子,但已经能从姑姑男朋友妈妈的轻视、家人整晚整晚的责备、姑姑和眼泪以及终身未嫁的事实中,了解到这是多么惊世骇俗的一幕。

对阿嬷来说,嫁得好的大女儿,比起有勇气选择独身的小女儿来说,更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再加上亲历了邻居姐姐因私传情书,不仅让年轻的爱情早夭,还被家人毒打、全家远走他乡;自己也从此被不断灌输男女大防的训诫,与从小一起长大的男孩们划清界限。

所以在难得回家团聚的时刻,陈嘉玲不自觉地咽下了分手的真相,维系着大家期待的体面。

"陈嘉玲的一部分青春,也随邻居姐姐早夭的恋情而去了。

但谎言最终要被戳破。全家彻夜难眠和被迫参与密集相亲之后,陈嘉玲再一次像小时候那样和阿嬷躺在同一张床上,却又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随意表露心迹。

不知该如何面对阿嬷的陈嘉玲只能装睡,阿嬷却借着这个机会,不知是对孙女说,还是对自己说着:

“虽然阿嬷每天都在念你没嫁,实在说起来,阿嬷有时候也很羡慕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阿嬷这辈子都在做别人的什么人,中药铺的医生娘、嫁了人的陈李月英、孩子的陈妈妈,她希望自己死后,陈嘉玲能把她的骨灰撒向大海,让自己再有机会去做那个原原本本的李月英。

"阿嬷其实理解陈嘉玲的选择。

陈嘉玲还小的时候,阿嬷曾经问她,等长大了是要嫁有钱人还是穷人,陈嘉玲说当然是有钱人。阿嬷说,陈嘉玲聪明,以后一定会好命。

信奉“嫁得早嫁得好”的人是阿嬷,她是想凭借自己承袭的时代经验,帮儿孙们去选一条好命。但在有限的经验中,阿嬷也隐隐感受到,也许无法按部就班的人也各自获得了安生立命的办法。

就像阿嬷年轻的时候做过的最惊世骇俗的事情,以五音不全之歌喉去挑战唱歌比赛,她当时选的参赛曲目《纯情青春梦》唱的就是:

“不是阮不肯等,时代已经不同,查某人嘛有自己的想法。”

"唱歌,是阿嬷留给李月英的自由。

从执着于儿女婚事但最终渴望自由的阿嬷,到不停催孩子们向前走却觉得他们很棒的妈妈,还有长到39岁看似一无所有却应有尽有的陈嘉玲,《俗女养成记》一不小心写了三代女性的成长史。

家庭是《俗女养成记》的重头戏,但把所有选择都归因于家庭,又是辜负了这部剧的深情。

聪明的小孩,人生也不一定会顺遂,陈嘉玲也没有答案,她的答案是做一个俗女。


"

那些女性剧不敢触碰的硬核


标榜自己为女性题材的剧集越多,它们有失为女性剧的共性就越昭然若揭。

当越来越多的钮钴禄氏大女主出现的时候,它们就已经把自己不敢碰触的硬核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但《俗女养成记》不一样,人人不敢触碰的“衰老”和“回头看”,便是它精心描摹的华彩。

"女主角属于自己的下半场人生,常常被人轻视。

当回到台南的陈嘉玲,风风火火地宣布自己人生的下半场开场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和父母共同经历着不可避免的衰老。

陈嘉玲买下了小时候被当作鬼屋、经年闲置的的老宅,日日沉迷装潢、置办家具,却惊觉自己开始动不动变得燥热、易怒、没干太多活就汗湿了衬衫。

入厝派对后,年轻女孩们十几个小时未睡,热聊到深夜,竟还要到院子里去玩烟花棒。而陈嘉玲明明应该最高兴,但不仅熬得眼纹、颈纹、法令纹凸显,还用几针玻尿酸把自己打得鼻青脸肿。

时间没有了。

"对衰老的恐惧无可避免,但还有家人的陪伴。

逐渐步入更年期的陈嘉玲和席间突然从椅子上晕倒跌下的爸爸,一起坐在鬼屋的房顶上一起感慨:

爸爸说,本来想在胳膊上刺青老当益壮,结果当字只刺到宝盖头,就痛得忍不下去了。

陈嘉玲说,医生问她有没有要小孩的计划,她答还早,医生却说她可能生不了小孩了。

自己的衰老已经让人难以接受,眼睁睁看着父母老去更是让人痛恨生命的残酷。

"时间,没有了。

当妈妈依然倔强地坚持为陈嘉玲的新家请风水师父,摆弄驱邪神兽;当爸爸谦卑地对弟弟陈家明说,家里中药铺的线上生意多亏了他,自己一点忙都帮不上的时候,这么多年来学习的独立、坚强,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弟弟陈家明也有自己的家与远方之争,去英国是明摆着的好机会,但对他来说更明确的意味却是,这一走,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只剩下精确的大约352天了。

我们和陈嘉玲一起面对着这道难题,痛苦、无解。但直陈观众隐藏的恐惧,已经是创作的理解,也是创作的陪伴。

"记忆里,永远定格的温情画面。

陈嘉玲的“回头看”也是如此。在对她有好感的台北高富帅和台南青梅竹马之间,选择从小一起长大的蔡永森,并不是工具理性会趋向的选择。

大女主的套路故事我们见过太多了,钮钴禄氏就应该浴火重生、诀别初恋、手撕敌友、唯我独尊。甚至在现代社会中,独立女性该做的也是“永远向前走,不要回头”。

因此,陈嘉玲的故事反倒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让人觉得新鲜又充满期待。

"人到中年,还有从天而降的青梅竹马,让观众们羡慕不已。

在最俗套的《俗女养成记》里,在最粗俗的街坊邻居闲言碎语的视线内,在最烂俗的“难搞”婆婆、“独裁”妈妈和“好人”爸爸的过分干预下,在最庸俗的家与远方之争中,陈嘉玲却最不俗气地没有按照社会期待,成为一个淑女。

她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变成了一个俗人,这就是这部剧,最精彩的地方。

"

"

?作者 | 荷西帕

?校对 | 吴玉燕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播放列表
  • 非凡线路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排序
  •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4集
  • 第05集
  • 第06集
  • 第07集
  • 第08集
  • 第09集
  • 第10集
  • 剧情介绍
    "

    "致敬新生活。/《俗女养成记2》

    陈嘉玲的成长故事不是什么励志典型,她一会儿想当生活的勇士,一会儿更想做生活的逃兵,但可能这就是大多数人生活的本质。

    选择远方或是故乡,不是一个问题对应一个答案。回应问题的,从来都是新的问题,这或许就是《俗女养成记》想要给出的一点理解。

    "

    我们惊喜地发现,屏幕里39岁的女主角,终于也能长皱纹了。

    在这个一过35岁就会自动“被隐身”的大环境里,讨论大龄女青年与各种刻板印象、传统价值之间,互相摩擦到鼻青脸肿,又总得过下去的台剧《俗女养成记》系列,总算成了真正的现实题材作品。

    与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都市悬浮剧不同,这里没有一毕业就住二环大平层的精致少女,没有随手能拿出几十万元投资餐厅的普通人,没有穿着几千元名牌大衣当实习生的贫民窟女孩。

    只有一个俗女。

    "39岁的人生,也才刚刚开始。

    一个被闹钟惊醒的清晨,一份大城市里明显鸡肋又不能辞去的工作,一间随时被房东堆杂物的出租屋,一个爱恨纠葛鸡飞狗跳的家庭,和一段已经毫无新鲜感但稳定的恋情……

    面对迎面而来的人生议题,成年后女主角陈嘉玲的选择和童年陈嘉玲的经历相互穿插、相互对话,似乎回答着“我是如何长成现在这样”的问题,却又不会将其简单归因于原生家庭和童年经历。

    我们在陈嘉玲的困境中看着自己的困境:是否应该穿进那套不喜欢的婚纱,是否应该逃离留不下的台北回到南部老家?

    "还能回家的成年人,都令人羡慕。

    上一季落幕的时候,有人评价剧集的结尾开始逃避思考了,当工作和恋情不顺利时试图回到老家、躲进童年,并不是一种解答。

    但本季开篇,主创们就以精彩的剧情回应了这种质疑。


    "

    回家不是答案,但是开始


    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多远才算近?

    在长大的过程中,陈嘉玲们付出巨大的努力走出家乡,离开家人。“不要让自己和家人失望”,一直以来都是如真理一般的追求。

    但当年近四十的陈嘉玲,放下在台北获得的、失去的一切,试图回到家乡重建自己并不成功的生活时,她问那个把期待全都放在孩子身上,爱得严苛而沉重的妈妈:“我回来你会失望吗?”

    “你不会,我就不会。”妈妈一句平和的回答,让一股热涌红了我们的眼睛。

    "多少人,渴望着这一句与自己、与家人的和解。

    陈嘉玲的成长故事不是什么励志典型,她一会儿想当生活的勇士,一会儿更想做生活的逃兵,但可能这就是大多数人生活的本质。

    在新一季的童年故事中,步入中学的陈嘉玲发现疼爱自己的母亲像换了一个人,不仅插手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还往往都替她挑了最不喜欢的那个选项。

    就像原本陈嘉玲的一头乌黑的长发令人羡慕,但就当她习以为常地在理发店里,手捧哆啦a梦漫画、吃着棒棒糖的时候,妈妈说的“只剪一点点”,变成了另一套计划。

    沿着耳根的一剪刀下去,就像是向陈嘉玲宣告着童年的被迫终结。

    "短发少女自带的厌世脸。

    长大了,就要更快地走入社会的期待。

    剪了短发功课才会好,吃了炖猪脑和赤参头脑才聪敏,从未离家的中学生瞬间就要学会从容地向陌生人问路,所有的人都要你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陈嘉玲不明白,中学有什么了不起,夺走了爸爸妈妈和宝贝女儿之间的甜蜜。

    直到她第一次自己独自坐车到很远的地方补习,回来的时候因为打瞌睡坐过了站,妈妈非但没有安慰她,反而一上来就是劈头盖脸的指责。

    "聪明的小孩,也会面对成长的烦恼。

    在陈嘉玲眼中,这个冷漠暴戾不讲道理的人不可能是她妈妈,于是母女之间的战火一点就着。眼看着女儿走远,妈妈终于像是放弃了,又像是松了一口气地说道:

    “上中学就是了不起,因为你妈妈只有小学毕业。”

    很多人被妈妈这一次突如其来的坦诚打动。就在前一个填入学家庭信息的场景里,妈妈还在婆婆和女儿面前维护自己的面子,谎称自己也有高职学历。

    但此刻是和女儿之间,一生中也许都屈指可数的剖白时刻,她希望女儿能努力、勇敢,能挣脱家庭、故乡的禁锢,投入更激烈的竞争,也换取更光明的未来。

    "母女的战争,或许是一段必经之路。

    不过,就是这同一个母亲,在长大后的女儿决定回家的时候,又给予了全部的理解和支持,直到再次过度介入,测风水、点鸳鸯谱,继续着新一轮的喧闹。

    选择台北或者台南,不是一个问题对应一个答案。回应问题的从来都是新的问题,这或许就是《俗女养成记》想要给出的一点理解。


    "

    童年经历,是解读一切的答案吗?


    《俗女养成记》的一大亮点就是闽南语对白,不管你是不是听得懂这种亚热带岛屿的方言,都会觉得方言版的观剧体验更胜一筹。

    这样的感受不仅仅是一种直觉,因为陈嘉玲在场面上讲普通话,私下回家讲闽南语的设计,本身就是故事中重要的内容。

    "其实,看似有嫌隙的婆婆和儿媳之间,自有其默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生活中的成败、个性上的差异,不用兜几个圈子,自然会被归结到童年经历和家庭环境中去。

    《俗女养成记》的叙事方式乍看之下也是如此,陈嘉玲做出的决定与童年故事相对照,自然地暗示着某种因果关系。

    陈嘉玲那段不顺利的情感,便是重点着墨的部分。

    "刚刚好的人生,也可能是提线木偶般的人生。

    在与不好不坏的妈宝男友相处四年、同居三年半之后,陈嘉玲终于在受到前男友的婚礼刺激后,上演了醉酒求婚的一幕。

    然而,这样巨大的改变并没有给陈嘉玲带来多少对未来的期待,相反,男友妈妈从婚纱到装修事无巨细的干涉,男友微弱到噤声的反抗,让她再也无法坚持下去。

    快要结婚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台南家中,陈嘉玲就在此刻选择了分手,刚好重走了小时候见证的姑姑婚前悔婚的那条“禁忌”之路。

    "有一个很酷的姑姑,是小女孩的福气。


    “想越多越难嫁,越晚嫁就嫁越差。” 阿嬷的话穿越了三十年,回荡在陈嘉玲耳边。

    彼时的她还是十岁的小孩子,但已经能从姑姑男朋友妈妈的轻视、家人整晚整晚的责备、姑姑和眼泪以及终身未嫁的事实中,了解到这是多么惊世骇俗的一幕。

    对阿嬷来说,嫁得好的大女儿,比起有勇气选择独身的小女儿来说,更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再加上亲历了邻居姐姐因私传情书,不仅让年轻的爱情早夭,还被家人毒打、全家远走他乡;自己也从此被不断灌输男女大防的训诫,与从小一起长大的男孩们划清界限。

    所以在难得回家团聚的时刻,陈嘉玲不自觉地咽下了分手的真相,维系着大家期待的体面。

    "陈嘉玲的一部分青春,也随邻居姐姐早夭的恋情而去了。

    但谎言最终要被戳破。全家彻夜难眠和被迫参与密集相亲之后,陈嘉玲再一次像小时候那样和阿嬷躺在同一张床上,却又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随意表露心迹。

    不知该如何面对阿嬷的陈嘉玲只能装睡,阿嬷却借着这个机会,不知是对孙女说,还是对自己说着:

    “虽然阿嬷每天都在念你没嫁,实在说起来,阿嬷有时候也很羡慕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阿嬷这辈子都在做别人的什么人,中药铺的医生娘、嫁了人的陈李月英、孩子的陈妈妈,她希望自己死后,陈嘉玲能把她的骨灰撒向大海,让自己再有机会去做那个原原本本的李月英。

    "阿嬷其实理解陈嘉玲的选择。

    陈嘉玲还小的时候,阿嬷曾经问她,等长大了是要嫁有钱人还是穷人,陈嘉玲说当然是有钱人。阿嬷说,陈嘉玲聪明,以后一定会好命。

    信奉“嫁得早嫁得好”的人是阿嬷,她是想凭借自己承袭的时代经验,帮儿孙们去选一条好命。但在有限的经验中,阿嬷也隐隐感受到,也许无法按部就班的人也各自获得了安生立命的办法。

    就像阿嬷年轻的时候做过的最惊世骇俗的事情,以五音不全之歌喉去挑战唱歌比赛,她当时选的参赛曲目《纯情青春梦》唱的就是:

    “不是阮不肯等,时代已经不同,查某人嘛有自己的想法。”

    "唱歌,是阿嬷留给李月英的自由。

    从执着于儿女婚事但最终渴望自由的阿嬷,到不停催孩子们向前走却觉得他们很棒的妈妈,还有长到39岁看似一无所有却应有尽有的陈嘉玲,《俗女养成记》一不小心写了三代女性的成长史。

    家庭是《俗女养成记》的重头戏,但把所有选择都归因于家庭,又是辜负了这部剧的深情。

    聪明的小孩,人生也不一定会顺遂,陈嘉玲也没有答案,她的答案是做一个俗女。


    "

    那些女性剧不敢触碰的硬核


    标榜自己为女性题材的剧集越多,它们有失为女性剧的共性就越昭然若揭。

    当越来越多的钮钴禄氏大女主出现的时候,它们就已经把自己不敢碰触的硬核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但《俗女养成记》不一样,人人不敢触碰的“衰老”和“回头看”,便是它精心描摹的华彩。

    "女主角属于自己的下半场人生,常常被人轻视。

    当回到台南的陈嘉玲,风风火火地宣布自己人生的下半场开场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和父母共同经历着不可避免的衰老。

    陈嘉玲买下了小时候被当作鬼屋、经年闲置的的老宅,日日沉迷装潢、置办家具,却惊觉自己开始动不动变得燥热、易怒、没干太多活就汗湿了衬衫。

    入厝派对后,年轻女孩们十几个小时未睡,热聊到深夜,竟还要到院子里去玩烟花棒。而陈嘉玲明明应该最高兴,但不仅熬得眼纹、颈纹、法令纹凸显,还用几针玻尿酸把自己打得鼻青脸肿。

    时间没有了。

    "对衰老的恐惧无可避免,但还有家人的陪伴。

    逐渐步入更年期的陈嘉玲和席间突然从椅子上晕倒跌下的爸爸,一起坐在鬼屋的房顶上一起感慨:

    爸爸说,本来想在胳膊上刺青老当益壮,结果当字只刺到宝盖头,就痛得忍不下去了。

    陈嘉玲说,医生问她有没有要小孩的计划,她答还早,医生却说她可能生不了小孩了。

    自己的衰老已经让人难以接受,眼睁睁看着父母老去更是让人痛恨生命的残酷。

    "时间,没有了。

    当妈妈依然倔强地坚持为陈嘉玲的新家请风水师父,摆弄驱邪神兽;当爸爸谦卑地对弟弟陈家明说,家里中药铺的线上生意多亏了他,自己一点忙都帮不上的时候,这么多年来学习的独立、坚强,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弟弟陈家明也有自己的家与远方之争,去英国是明摆着的好机会,但对他来说更明确的意味却是,这一走,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只剩下精确的大约352天了。

    我们和陈嘉玲一起面对着这道难题,痛苦、无解。但直陈观众隐藏的恐惧,已经是创作的理解,也是创作的陪伴。

    "记忆里,永远定格的温情画面。

    陈嘉玲的“回头看”也是如此。在对她有好感的台北高富帅和台南青梅竹马之间,选择从小一起长大的蔡永森,并不是工具理性会趋向的选择。

    大女主的套路故事我们见过太多了,钮钴禄氏就应该浴火重生、诀别初恋、手撕敌友、唯我独尊。甚至在现代社会中,独立女性该做的也是“永远向前走,不要回头”。

    因此,陈嘉玲的故事反倒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让人觉得新鲜又充满期待。

    "人到中年,还有从天而降的青梅竹马,让观众们羡慕不已。

    在最俗套的《俗女养成记》里,在最粗俗的街坊邻居闲言碎语的视线内,在最烂俗的“难搞”婆婆、“独裁”妈妈和“好人”爸爸的过分干预下,在最庸俗的家与远方之争中,陈嘉玲却最不俗气地没有按照社会期待,成为一个淑女。

    她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变成了一个俗人,这就是这部剧,最精彩的地方。

    "

    "

    ?作者 | 荷西帕

    ?校对 | 吴玉燕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猜你喜欢
    江湖正道2013 5.7分 2013
    江湖正道2013
    黄志忠,柯蓝,涂凌,斯琴高娃,倪大红,杨舒,王劲松,陶慧敏,杜源,王长林,王僧,安雅萍,张慧,关亚军,申军谊,傅浤鸣,傲阳,赵小川,卫宇,侯培杰,夏侯镔
    青年霍元甲之威震津门 0分 2019
    青年霍元甲之威震津门
    李浩轩,金泊含,刘一阳,依灵,黄诗佳
    警察荣誉 8.5分 2022
    警察荣誉
    张若昀,白鹿,王景春,宁理,徐开骋,赵阳,曹璐,王同辉,李晓川,齐奎,齐欢,李诚儒,许娣,郭虹,刘冠麟
    大饭店传奇 0分 2021
    大饭店传奇
    文松,贾冰,顾宝明,成红,王祉萱,马牧萱,田川
    哑巴新娘 6.6分 2005
    哑巴新娘
    岳翎,陈莎莉,谢祖武,孙鹏,郭珍霓,李铁军,郭军,康凯,徐玉兰,陈志明,王瑜,张瑶
    25小时恋爱 0分 2023
    25小时恋爱
    何泓姗,董思成,冷纪元,胡宝森,谭晓凡,金子璇,陈康,家佑,苏鑫,张昕宇
    烟花三月 7.1分 2005
    烟花三月
    陈浩民,高圆圆,郝蕾,张子琪,吕行,归亚蕾,杜志国,张晨光,傅艺伟,杜雨露,林湘萍,秦焰,李雨泽
    长剑相思 6.4分 2007
    长剑相思
    陈坤,李冰冰,黄觉,李倩,王亚楠,天心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父子 6.9分
    2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3太平洋战争 9分
    4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5创造101 5.9分
    6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7传奇故事 8.4分
    8天师撞邪 7.9分
    9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0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1毒魔复仇 7.1分
    12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3李卫当官2 7.2分
    14名侦探柯南 8分
    15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