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唐山孤儿

唐山孤儿 豆瓣评分:0

已完结
  • 分类:华语剧
  • 导演:戚健
  • 地区:大陆
  • 年份:2008
  • 语言:其它
  • 更新:2024-04-12 13:13
报错 收藏
  • 唐山孤儿是由刘钧,马境,史光辉主演的一部华语剧。2008年以前,还没有多少人知道张祥青。 直到那年5月18日的汶川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张祥青站在.. 更多

唐山孤儿剧情介绍

2008年以前,还没有多少人知道张祥青。

直到那年5月18日的汶川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张祥青站在舞台上,手里拿着原本计划捐赠的3000万助捐牌,对着主持人朱军的话筒大声喊出:

“我跟太太刚刚决定,再追加捐款7000万元;

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建最好的学校,建震不垮的学校!”

一石激起千层浪,万千目光立马聚焦到张祥青身上。

这个一次性慷慨捐赠1亿元的大款是什么来头?

何以如此大方,为何这么有钱?

张祥青的哥哥得知弟弟此举,一点也不意外:

“那是应该的,我们都是唐山孤儿,有能力了,就该回报社会。”

1976年唐山大地震,张祥青是幸存者;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成为奉献者。

"(张祥青)

有人说,这不过是商业营销手段之一,博关注、增好感,给自家公司贴金。

然而,对于上年销售收入为245亿元,净利润16.2亿元的钢铁集团来说,实在没必要投入总收益的1/16来做此巨额“宣传”。

2007年,张祥青就以130亿元身家,位列《胡润富豪榜》第45位。

他曾说:“从废墟里走出来的人,都有一份感恩的心。”

如今十多年过去,张祥青一手创建的钢铁王国,资产已超两百亿,年营收八百多亿;

拥有员工近万人,是天津市最大的制造企业。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企业家兼慈善家的创业聚富之路。

"(张祥青)

"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唐山发生7.8级特大地震。

7岁的张祥青和其家人,就住在唐山丰南区胥各庄。

离今天的唐山地震纪念碑,直线距离不到20公里,正好位于地震的极震区。

张祥青有兄弟姐妹6人,他是最受宠爱的老幺.

虽然家境普通,但一家人亲热和睦,日子过得幸福且知足。

直到这场惊天浩劫,将一切震碎。

睡梦中,张祥青被剧烈的响声和晃动惊醒。

天空咆哮,四周除了可怕的漆黑,就是恐怖的噪杂。

还没反应过来,他突然感觉到母亲温暖的身体朝他扑来,将他紧紧抱在怀中。

随后,天摇地动,屋顶砸下,家在23秒间成为废墟。

5小时后,已成家在外居住的大哥赶回,将张祥青从碎片瓦砾中扒拉出来。

张祥青在母亲血肉之躯的庇佑下幸运存活,灾难当场带走了这个给了两次生命的女人,以及他最好的五哥。

一百多天后,被砸成重伤的父亲,因为感染演变成败血症,也离开了人世。

张祥青成了地震造成的4204名孤儿中的一个。

此后,他便跟着大哥大嫂过活。

开始学着割猪草、跟着捡垃圾,日子窘困,但好在还有亲人。

一夜间成为孤儿的事实,给张祥青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一生都无法忘却的阴影。

正如创伤后遗症是灾难的延续。

但张祥青很坚强,坚强地让人钦佩:

“我永远不把自己当孤儿,我把爸爸妈妈的离去,想成他们都去了远方。

这样我才不会觉得自己是最可怜的人。”

从他善于自我排解的心理暗示,就可以看出他不同常人的特别之处。

经历过生死的人,世间再没有什么能将他击垮。

"(幼时张祥青的全家福)

也许是不想沉浸在悲痛的环境氛围中,也可能是舍不得离开哥哥姐姐们。

张祥青没有去唐山、邢台一些专门为孤儿开办的学校读书,而是就近在家乡上学。

这里,他被当做一个“正常”的孩子,有自己的童年快乐:

“那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晚上和小朋友一起爬上山坡看月亮;

对着天空无限遐想,穿越时空隧道。”

然而,即便是正常的童年,也有伤痛。

因为在同学中年龄偏小,张祥青没少受大孩子的欺负。

在他小学四年级时,一个比他大5岁的捣蛋王,向他身上扔来一团泥巴,衣服被弄得脏兮兮的。

于是,张祥青只得去河边清洗。

因为怕河边的泥沙弄脏鞋子,他就把鞋脱下来拎着,赤脚下到水里。

张祥青没有看清水下情况,一脚踩下去,被一块锋利的废铁片深深刺进脚底,皮肉瞬间被割破,鲜血如水柱般喷涌而出。

他的哀嚎被附近的人听见,将他紧急送往医院,缝了7针。

这次意外伤害,造成的惨痛影响,就是致使他无法行走,被迫留级一年。

等他伤好返校后,又因为比同班同学年纪大,而受到排挤孤立,朋友越来越少。

但优秀的人,总是特别善于在逆境中找寻价值意义。

张祥青在孤独的环境中,慢慢养成多思好问的性格特点。

在一众小屁孩咋咋呼呼人云亦云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探索自己的独立人格,不再盲从跟随。

他将脚底歪歪扭扭的缝合疤痕,比做“天上的北斗七星”,对这次停学不恨反喜,充满感激。

不论受过多少艰难困苦,张祥青始终乐观以对,积极看待。

"

"

但光有好心态,并不能解决所有难题。

物质金钱的匮乏,迫使12岁的张祥青面临辍学的境地。

他很清楚哥嫂一家贫寒的家境现状,不忍心再让他们为自己读书的事,去街坊四邻借钱。

于是,他把自己打算休学挣钱的想法,在饭桌上跟哥哥说了。

曾经呵护有加的六弟,如今因为自己穷而上不起学,做大哥的很心酸。

但没有办法,一家几口吃穿用度都是开销,实在没有闲钱再供弟弟读书。

大哥沉默半天,一边内疚自责,一边担心弟弟小小年纪能否能干得了卖力气的苦活。

半晌之后,大哥开口说:

“想干活可以,你先把门口这堆粪送到田里去。”

张祥青听了,放下碗筷,推起地排车就开始干活。

1000多斤的粪,他从中午一直运到晚上,汗淌得跟自来水一样。

大哥看到他卖力的劲头,松口道:

“好了,别拉了,当你是个壮劳力了。”

因此,初中没毕业的张祥青告别学堂校园,开始自谋生路。

他卖过冰棍、捡过钢渣、拾过垃圾。

只要能挣钱的行当,他都努力去试,磨练出更加坚韧、圆融的处事性格。

15岁时,张祥青得政府关照,进了唐山一家钢铁厂当炉前工,成为厂里年纪最小的员工。

炉前工的每日工作内容,就是在炉前添火加氧,根据生产流程控制火候。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惊心动魄。

张祥青初次走进车间时,首先注意到的是墙壁上的大型温度计。

随着炼钢流程,温度一路从1500℃,逐步逼近1700℃,一块块火红的钢坯,由此诞生。

张祥青有些害怕,更有些兴奋。

"

多年后,他回忆起这段“火红”岁月,说到:

“很热很原始,光着膀子,身前汗如雨下,背后冷风刺骨。

冬天里,累得靠着余温的钢坯就能睡着。”

虽然累,但终归有了一个稳定营生,不必再忍饥挨饿。

这是张祥青第一次接触钢铁,谁也没有想到,这会成为他一生的事业。

而现在他还年轻,需要更多的经历和磨练。

俗话说,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策马卫边疆。

张祥青失去了舞文弄墨的学术机会,那参军报国就成了他的心仪选项。

在钢铁厂干了3年后,18岁的他准备报名入伍。

但是,命运对他的考验仍未停止。

他刚进厂12天,就又受伤了,而且,这次伤得更重;而且,又是因为废铁。

他在炉前当差时,一块滚烫的废铁渣飞溅出来,正中护目镜,卡在眉眼之间;

上千度高温火速烧掉他左眉一半眉毛,在眼角留下永久的伤疤。

当时的他还不清楚当兵的严格体检条件,只知道有年龄限制。

他觉得这点小伤不妨事,实在不行去北京修复一下就好了。

可是到医院后,大夫告诉他,这伤疤太深,没法修复。

就这样,张祥青的从戎策马之路也被堵死。

可以说,张祥青的青年时代,没有一丝顺遂:

地震、割破脚、辍学、眼伤、参军失败。

桩桩件件,都足以让常人灰心丧气。

但张祥青并非“常人”,既然老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

那么此路不通,就果断换条路去闯。

面对命运设下的道道难关,蹲下来咒骂哭泣于事无补,好好想想怎么跨过去才是正确应对之道。

"

"

1987年,张祥青辗转来到三哥当兵的地方——石家庄。

他用半年时间学会了豆腐手艺,打算回乡做点小买卖维持生计。

他借了3000元钱,买来制作豆腐的机器设备,迈出自主创业的第一步。

然而,遵循诸事不顺的“惯例”,张祥青的豆腐卖不出去。

因为当地人对新老板豆制品的不认可,以及南方(石家庄)口味的不适应,没有多少人愿意光顾他的小摊。

第一桶金没赚到,还亏了不少本钱。

但张祥青没有放弃,上天仿佛也终于开始眷顾这个孤儿。

在走街串巷的叫卖中,他结识了一位同行老前辈。

每次看到别人三五成群赶来买他家的豆腐,张祥青在羡慕嫉妒之余,也留了个心眼:

为啥他做的就卖得好,我的就无人问津?

多次打照面熟悉后,张祥青就虚心向这位老者请教学习;

尤其在尝过他家的豆腐后,觉得确实好吃,便请求收他为徒。

老大爷看他一个人可怜见的,便吃了他一顿饺子作为拜师礼后,同意教他祖传手艺。

好事成双,除了“事业”有所进展外,已近二十岁的张祥青,也迎来了人生重要时刻。

有人给他介绍媳妇了,还是个大家闺秀,跟他一样姓张,叫张荣华。

张荣华的父亲原是生产队队长,改革退下后,下海经商赚了钱,一家人过上了优越富裕的生活。

张荣华成长在书香世家,容貌清丽,知书达礼。

家里的缝纫机、电视机、手表、自行车,这些在八十年代的稀罕物,是她身边的寻常物件。

反观张祥青,虽是同姓家门,但比张荣华的家境,不知道差了多少倍。

张祥青理所当然对自己没信心,觉得成不了,好在有贵人相助——岳父。

"(张祥青与妻子张荣华)

早在张祥青十三四岁时,岳父就认识他,对这个虎头虎脑、肯卖力吃苦的小伙子很赏识。

岳父安排两个年轻人初次见面是在一天中午,张荣华羞怯地低着头不敢看张祥青。

回家后,父亲问她感觉怎么样,她说没敢看。

第二次,七大姑八大姨帮着一起“面试”时,张荣华才偷偷抬头瞅清了张祥青的模样,赫然看到他眼角处的大疤,心生不快。

再加上张祥青微胖壮实的身上,紧紧裹着一件借来的不合身衣服,看上去憨厚有余,魅力不足。

张荣华坦白告诉父亲,觉得张祥青不怎么样。

关键时刻,岳父大人鼎力相助,帮张祥青说好话:

“看人不能只看外表,要看一个人的心。”

还跟女儿讲了许多张祥青小时候的经历,打包票这是个值得托付终生的好人。

最终,这门门第悬殊的亲事总算定了下来。

1988年12月13日,两人步入婚姻殿堂,此后荣辱与共,相守数十载。

民间有冲喜一说,认为办一件结婚成家这样的大喜事,可以赶走霉运,破疾除凶。

这固然是十分迷信的说法,但在张祥青这里,娶媳妇之后,他的人生似乎真的开始转运。

夫妻同心,起早贪黑卖豆腐,生意慢慢有了改善,还存上了一万元积蓄。

1991年,张祥青听人说倒腾废钢能挣更多钱,便把豆腐家业交给老婆打理,再从亲戚朋友处凑来1.8万元,离家北上碰碰运气。

可惜,张祥青的运气实在不怎么好。

这一碰,就把辛辛苦苦赚来的一万多块钱,全赔了进去。

"

"

倒腾的买卖看起来并不复杂,就是从北京的废钢铁商贩手上买货,运回唐山卖给钢铁厂,中间挣个差价。

但张祥青初出茅庐,不知行业水深,分不清优劣,性子又耿直。

人家说:“这批钢,虽然质量不是最好,但能用,等以后有好的再给你留着。”

就这么轻飘飘一句话,他就信了。

结果搭上运费拉回来,根本没有钢材厂愿意要,因为质量太差,没法用。

花大价钱买到教训后,张祥青谨慎小心起来。

他一方面刻苦学习鉴别技术,一方面跟同行打好关系,坚定主意继续做下去。

他的坚持,不是赌气蛮干,而是在深入分析市场后认定,这行大有可为:

一来北京有稳定货源,而唐山需要大量废材原料;

二是干这一行很苦,需要没日没夜往返在两地之间,能长期做下来的人不多。

三是有人认为倒腾的生意不光彩、没出息,是不入流的行当。

利润大,竞争少,就能挣大钱。

张祥青“特殊”的成长经历,让他早就不怕苦、肯卖命,能忍人之不能忍,干这行得天独厚。

于是,他开始每周去北京三趟:

傍晚从唐山出发,深夜到达北京,白天搞定货源装车,傍晚从北京发车。

凌晨三四点到达唐山,早上8点前起床,在唐山找厂子把钢材卖掉,傍晚再去北京。

就这么周而复始,利用零碎的时间打盹睡觉。

好几次,他累得无暇梳洗,把头掉在炕沿上就呼呼大睡,由老婆给他洗头擦身。

光是能吃苦,可并不一定能成功。

要做大买卖,会来事很重要。

"

张祥青虽然本性朴实,但如果不会搞人脉,就什么事都办不成。

现在熟悉他的人,都叫他六哥,或者铁六。

经常夸他“很会混”,就是在此时训练出来的交际技能。

除此之外,他自己总结经验:

“得到人家的信任,建立人脉,还得靠真诚。”

有一年年底结算时,张祥青的合作伙伴,按约分到每吨30元的利润。

然而,张祥青却主动跟他们说,今年废材生意特别好,利润有100元/吨。

因此把多出来的每吨70元也拿出来大家一起分。

别人都说他傻,明明可以自己昧下的钱,却拱手让人。

但做生意岂在这一毫一厘的计较之间?

因为坦荡、实在,张祥青在圈子赢得了良好口碑。

大家都愿意来跟他合作,生意自然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

到1993年,短短两年时间,24岁的张祥青就赚到300万,成为百万级巨富。

古语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还在顺风顺水之际,张祥青就敏锐察觉出市场风向的异常变动。

他意识到,鉴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这种简单粗放的倒卖模式,不会吃香太久,必须转型发展。

于是,1994年,他成立唐山顺达冶金原料厂。

从之前的倒卖废材,过度到将其分类、破碎、烧结后再卖出。

虽然工序还是趋于简单,但跟之前相比,也算拓宽了营收渠道。

1998年,张祥青再接再厉,成立特种钢材有限公司,开始加工钢材;

次年,租下拥有高炉、转炉的倒闭企业,成立唐山合利钢铁厂。

至此,张祥青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张,逐步积累起上亿资产。

而这,只是他问鼎天津首富的前奏。

"

"

2001年,正在张祥青思索更大发展前景之际,一个不起眼的大机会降临。

说是大机会,是因为这一步,直接造就了张祥青的百亿钢铁帝国;

说不起眼,是因为当初没几个人看好这个项目。

当年张祥青听说,天津有一家大型冶金企业正在处置资产,他便带着7位高层前去考察。

之前就有不少企业家前来观望,在略一扫视后,就摇头离去。

因为实在不堪入目:

工厂已废弃,到处都是芦苇和水坑;

周围村民可以随意进厂放鸡遛鹅,味道不可描述;

厂内许多设备也已失修老化,锈渍斑斑。

整个工厂完全一副报废待拆状态。

最终,张祥青斥巨资2.8亿把它签了。

钱多人傻吗?

当然不是。

张祥青做任何决定前,必有缜密的分析和长远的眼光:

首先,虽然设备陈旧,但种类齐全,大部分尚可修用,完全有条件发展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其次,工厂紧靠高速公路、国道、铁路,地理位置先天优越;

再来,当地政府有心拯救这家大型企业,如此强有力的后援,不活都难。

因此,张祥青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牢牢把握住这个机遇,仅14天就对工厂完成了收购。

紧接着,又立马投入6000万对其进行修整,几乎倾尽唐山各厂的所有利润。

"

当年5月1日,张祥青筹建的天津荣程联合钢铁公司挂牌;

5月28日,第一台高炉流出沸腾铁水,停产多年的企业。

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恢复生产。

一位公司领导评价张祥青:

“我们董事长雷厉风行,举枪就打,决断果敢。”

成与败,在此一举。

六年后,时间给出答案:

2007年,荣程集团销售额达到285亿元,位列天津市百强企业中首位,在全国百强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九。

张祥青也以130亿元身家,登上《2007年胡润钢铁财富榜》第2位。

2010年,张祥青、张荣华夫妇坐上天津首富宝座。

张祥青曾说过:“财富是大家的、是社会的。”

因此,成为百亿巨富之后,他将财以慈善的方式散播了出去:

2002年,他为家乡治理煤河工程捐230万元,现河上还保有以其夫妇命名的“祥青桥”和“荣华桥”;

2003年,非典来袭,他在第一时间向卫生局捐款10万;

并捐助价值38万的医疗器械、药品等,被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4年,公司一名员工被诊断为肾衰竭,他带头捐款15万,为其承担全部医药费;

2007年,他捐款40万元,定向资助天津52名自强贫困儿童;

2008年,更是豪捐1亿,以实际行动支援汶川灾区;

他曾被授予“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累计捐款捐物达4亿多……

妻子张荣华说:

“从一个没爹没妈的孩子到现在,我和祥青一起经历了很多,吃过很多苦。

他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很多,变得更加成熟和细腻。

唯一没变的,是他最初的质朴和善良。他吃过苦,所以更懂得爱。”

然而,天不假年,这个受过诸多苦难的人,却在功成名就之后,抱憾远去。

2014年8月9日,张祥青突发心脏病逝世,终年45岁。

"

"

在张祥青起家创业的老宅里,有两棵柿子树。

是妻子张荣华嫁到这里后,丈夫亲手为他种下的:

一颗粗壮,果子大;一颗略细,果子小。

就像曾经的夫妻二人,高大的张祥青陪伴在娇小的张荣华身旁。

如今,老宅已拆,独留张荣华接管丈夫遗留下的偌大基业。

在执掌钢铁王国五年后,2019年,50岁的张荣华将丈夫的江山,全权交托给了刚过而立之年的女儿张君婷,承继辉煌。

"(张荣华和张君婷)

2021年,集团在张君婷的带领下,以850.5亿元营收,上榜中国企业500强。

村上春树曾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正如生命的价值在于传承。

张祥青在天国,看到已能独当一面的女儿,把家业打理得如此出色,想必亦可含笑九泉,有所慰籍。

作者:朱小畅&雯鲛

  • 播放列表
  • 非凡线路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排序
  •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4集
  • 第05集
  • 第06集
  • 第07集
  • 第08集
  • 第0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剧情介绍

    2008年以前,还没有多少人知道张祥青。

    直到那年5月18日的汶川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张祥青站在舞台上,手里拿着原本计划捐赠的3000万助捐牌,对着主持人朱军的话筒大声喊出:

    “我跟太太刚刚决定,再追加捐款7000万元;

    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建最好的学校,建震不垮的学校!”

    一石激起千层浪,万千目光立马聚焦到张祥青身上。

    这个一次性慷慨捐赠1亿元的大款是什么来头?

    何以如此大方,为何这么有钱?

    张祥青的哥哥得知弟弟此举,一点也不意外:

    “那是应该的,我们都是唐山孤儿,有能力了,就该回报社会。”

    1976年唐山大地震,张祥青是幸存者;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成为奉献者。

    "(张祥青)

    有人说,这不过是商业营销手段之一,博关注、增好感,给自家公司贴金。

    然而,对于上年销售收入为245亿元,净利润16.2亿元的钢铁集团来说,实在没必要投入总收益的1/16来做此巨额“宣传”。

    2007年,张祥青就以130亿元身家,位列《胡润富豪榜》第45位。

    他曾说:“从废墟里走出来的人,都有一份感恩的心。”

    如今十多年过去,张祥青一手创建的钢铁王国,资产已超两百亿,年营收八百多亿;

    拥有员工近万人,是天津市最大的制造企业。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企业家兼慈善家的创业聚富之路。

    "(张祥青)

    "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唐山发生7.8级特大地震。

    7岁的张祥青和其家人,就住在唐山丰南区胥各庄。

    离今天的唐山地震纪念碑,直线距离不到20公里,正好位于地震的极震区。

    张祥青有兄弟姐妹6人,他是最受宠爱的老幺.

    虽然家境普通,但一家人亲热和睦,日子过得幸福且知足。

    直到这场惊天浩劫,将一切震碎。

    睡梦中,张祥青被剧烈的响声和晃动惊醒。

    天空咆哮,四周除了可怕的漆黑,就是恐怖的噪杂。

    还没反应过来,他突然感觉到母亲温暖的身体朝他扑来,将他紧紧抱在怀中。

    随后,天摇地动,屋顶砸下,家在23秒间成为废墟。

    5小时后,已成家在外居住的大哥赶回,将张祥青从碎片瓦砾中扒拉出来。

    张祥青在母亲血肉之躯的庇佑下幸运存活,灾难当场带走了这个给了两次生命的女人,以及他最好的五哥。

    一百多天后,被砸成重伤的父亲,因为感染演变成败血症,也离开了人世。

    张祥青成了地震造成的4204名孤儿中的一个。

    此后,他便跟着大哥大嫂过活。

    开始学着割猪草、跟着捡垃圾,日子窘困,但好在还有亲人。

    一夜间成为孤儿的事实,给张祥青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一生都无法忘却的阴影。

    正如创伤后遗症是灾难的延续。

    但张祥青很坚强,坚强地让人钦佩:

    “我永远不把自己当孤儿,我把爸爸妈妈的离去,想成他们都去了远方。

    这样我才不会觉得自己是最可怜的人。”

    从他善于自我排解的心理暗示,就可以看出他不同常人的特别之处。

    经历过生死的人,世间再没有什么能将他击垮。

    "(幼时张祥青的全家福)

    也许是不想沉浸在悲痛的环境氛围中,也可能是舍不得离开哥哥姐姐们。

    张祥青没有去唐山、邢台一些专门为孤儿开办的学校读书,而是就近在家乡上学。

    这里,他被当做一个“正常”的孩子,有自己的童年快乐:

    “那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晚上和小朋友一起爬上山坡看月亮;

    对着天空无限遐想,穿越时空隧道。”

    然而,即便是正常的童年,也有伤痛。

    因为在同学中年龄偏小,张祥青没少受大孩子的欺负。

    在他小学四年级时,一个比他大5岁的捣蛋王,向他身上扔来一团泥巴,衣服被弄得脏兮兮的。

    于是,张祥青只得去河边清洗。

    因为怕河边的泥沙弄脏鞋子,他就把鞋脱下来拎着,赤脚下到水里。

    张祥青没有看清水下情况,一脚踩下去,被一块锋利的废铁片深深刺进脚底,皮肉瞬间被割破,鲜血如水柱般喷涌而出。

    他的哀嚎被附近的人听见,将他紧急送往医院,缝了7针。

    这次意外伤害,造成的惨痛影响,就是致使他无法行走,被迫留级一年。

    等他伤好返校后,又因为比同班同学年纪大,而受到排挤孤立,朋友越来越少。

    但优秀的人,总是特别善于在逆境中找寻价值意义。

    张祥青在孤独的环境中,慢慢养成多思好问的性格特点。

    在一众小屁孩咋咋呼呼人云亦云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探索自己的独立人格,不再盲从跟随。

    他将脚底歪歪扭扭的缝合疤痕,比做“天上的北斗七星”,对这次停学不恨反喜,充满感激。

    不论受过多少艰难困苦,张祥青始终乐观以对,积极看待。

    "

    "

    但光有好心态,并不能解决所有难题。

    物质金钱的匮乏,迫使12岁的张祥青面临辍学的境地。

    他很清楚哥嫂一家贫寒的家境现状,不忍心再让他们为自己读书的事,去街坊四邻借钱。

    于是,他把自己打算休学挣钱的想法,在饭桌上跟哥哥说了。

    曾经呵护有加的六弟,如今因为自己穷而上不起学,做大哥的很心酸。

    但没有办法,一家几口吃穿用度都是开销,实在没有闲钱再供弟弟读书。

    大哥沉默半天,一边内疚自责,一边担心弟弟小小年纪能否能干得了卖力气的苦活。

    半晌之后,大哥开口说:

    “想干活可以,你先把门口这堆粪送到田里去。”

    张祥青听了,放下碗筷,推起地排车就开始干活。

    1000多斤的粪,他从中午一直运到晚上,汗淌得跟自来水一样。

    大哥看到他卖力的劲头,松口道:

    “好了,别拉了,当你是个壮劳力了。”

    因此,初中没毕业的张祥青告别学堂校园,开始自谋生路。

    他卖过冰棍、捡过钢渣、拾过垃圾。

    只要能挣钱的行当,他都努力去试,磨练出更加坚韧、圆融的处事性格。

    15岁时,张祥青得政府关照,进了唐山一家钢铁厂当炉前工,成为厂里年纪最小的员工。

    炉前工的每日工作内容,就是在炉前添火加氧,根据生产流程控制火候。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惊心动魄。

    张祥青初次走进车间时,首先注意到的是墙壁上的大型温度计。

    随着炼钢流程,温度一路从1500℃,逐步逼近1700℃,一块块火红的钢坯,由此诞生。

    张祥青有些害怕,更有些兴奋。

    "

    多年后,他回忆起这段“火红”岁月,说到:

    “很热很原始,光着膀子,身前汗如雨下,背后冷风刺骨。

    冬天里,累得靠着余温的钢坯就能睡着。”

    虽然累,但终归有了一个稳定营生,不必再忍饥挨饿。

    这是张祥青第一次接触钢铁,谁也没有想到,这会成为他一生的事业。

    而现在他还年轻,需要更多的经历和磨练。

    俗话说,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策马卫边疆。

    张祥青失去了舞文弄墨的学术机会,那参军报国就成了他的心仪选项。

    在钢铁厂干了3年后,18岁的他准备报名入伍。

    但是,命运对他的考验仍未停止。

    他刚进厂12天,就又受伤了,而且,这次伤得更重;而且,又是因为废铁。

    他在炉前当差时,一块滚烫的废铁渣飞溅出来,正中护目镜,卡在眉眼之间;

    上千度高温火速烧掉他左眉一半眉毛,在眼角留下永久的伤疤。

    当时的他还不清楚当兵的严格体检条件,只知道有年龄限制。

    他觉得这点小伤不妨事,实在不行去北京修复一下就好了。

    可是到医院后,大夫告诉他,这伤疤太深,没法修复。

    就这样,张祥青的从戎策马之路也被堵死。

    可以说,张祥青的青年时代,没有一丝顺遂:

    地震、割破脚、辍学、眼伤、参军失败。

    桩桩件件,都足以让常人灰心丧气。

    但张祥青并非“常人”,既然老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

    那么此路不通,就果断换条路去闯。

    面对命运设下的道道难关,蹲下来咒骂哭泣于事无补,好好想想怎么跨过去才是正确应对之道。

    "

    "

    1987年,张祥青辗转来到三哥当兵的地方——石家庄。

    他用半年时间学会了豆腐手艺,打算回乡做点小买卖维持生计。

    他借了3000元钱,买来制作豆腐的机器设备,迈出自主创业的第一步。

    然而,遵循诸事不顺的“惯例”,张祥青的豆腐卖不出去。

    因为当地人对新老板豆制品的不认可,以及南方(石家庄)口味的不适应,没有多少人愿意光顾他的小摊。

    第一桶金没赚到,还亏了不少本钱。

    但张祥青没有放弃,上天仿佛也终于开始眷顾这个孤儿。

    在走街串巷的叫卖中,他结识了一位同行老前辈。

    每次看到别人三五成群赶来买他家的豆腐,张祥青在羡慕嫉妒之余,也留了个心眼:

    为啥他做的就卖得好,我的就无人问津?

    多次打照面熟悉后,张祥青就虚心向这位老者请教学习;

    尤其在尝过他家的豆腐后,觉得确实好吃,便请求收他为徒。

    老大爷看他一个人可怜见的,便吃了他一顿饺子作为拜师礼后,同意教他祖传手艺。

    好事成双,除了“事业”有所进展外,已近二十岁的张祥青,也迎来了人生重要时刻。

    有人给他介绍媳妇了,还是个大家闺秀,跟他一样姓张,叫张荣华。

    张荣华的父亲原是生产队队长,改革退下后,下海经商赚了钱,一家人过上了优越富裕的生活。

    张荣华成长在书香世家,容貌清丽,知书达礼。

    家里的缝纫机、电视机、手表、自行车,这些在八十年代的稀罕物,是她身边的寻常物件。

    反观张祥青,虽是同姓家门,但比张荣华的家境,不知道差了多少倍。

    张祥青理所当然对自己没信心,觉得成不了,好在有贵人相助——岳父。

    "(张祥青与妻子张荣华)

    早在张祥青十三四岁时,岳父就认识他,对这个虎头虎脑、肯卖力吃苦的小伙子很赏识。

    岳父安排两个年轻人初次见面是在一天中午,张荣华羞怯地低着头不敢看张祥青。

    回家后,父亲问她感觉怎么样,她说没敢看。

    第二次,七大姑八大姨帮着一起“面试”时,张荣华才偷偷抬头瞅清了张祥青的模样,赫然看到他眼角处的大疤,心生不快。

    再加上张祥青微胖壮实的身上,紧紧裹着一件借来的不合身衣服,看上去憨厚有余,魅力不足。

    张荣华坦白告诉父亲,觉得张祥青不怎么样。

    关键时刻,岳父大人鼎力相助,帮张祥青说好话:

    “看人不能只看外表,要看一个人的心。”

    还跟女儿讲了许多张祥青小时候的经历,打包票这是个值得托付终生的好人。

    最终,这门门第悬殊的亲事总算定了下来。

    1988年12月13日,两人步入婚姻殿堂,此后荣辱与共,相守数十载。

    民间有冲喜一说,认为办一件结婚成家这样的大喜事,可以赶走霉运,破疾除凶。

    这固然是十分迷信的说法,但在张祥青这里,娶媳妇之后,他的人生似乎真的开始转运。

    夫妻同心,起早贪黑卖豆腐,生意慢慢有了改善,还存上了一万元积蓄。

    1991年,张祥青听人说倒腾废钢能挣更多钱,便把豆腐家业交给老婆打理,再从亲戚朋友处凑来1.8万元,离家北上碰碰运气。

    可惜,张祥青的运气实在不怎么好。

    这一碰,就把辛辛苦苦赚来的一万多块钱,全赔了进去。

    "

    "

    倒腾的买卖看起来并不复杂,就是从北京的废钢铁商贩手上买货,运回唐山卖给钢铁厂,中间挣个差价。

    但张祥青初出茅庐,不知行业水深,分不清优劣,性子又耿直。

    人家说:“这批钢,虽然质量不是最好,但能用,等以后有好的再给你留着。”

    就这么轻飘飘一句话,他就信了。

    结果搭上运费拉回来,根本没有钢材厂愿意要,因为质量太差,没法用。

    花大价钱买到教训后,张祥青谨慎小心起来。

    他一方面刻苦学习鉴别技术,一方面跟同行打好关系,坚定主意继续做下去。

    他的坚持,不是赌气蛮干,而是在深入分析市场后认定,这行大有可为:

    一来北京有稳定货源,而唐山需要大量废材原料;

    二是干这一行很苦,需要没日没夜往返在两地之间,能长期做下来的人不多。

    三是有人认为倒腾的生意不光彩、没出息,是不入流的行当。

    利润大,竞争少,就能挣大钱。

    张祥青“特殊”的成长经历,让他早就不怕苦、肯卖命,能忍人之不能忍,干这行得天独厚。

    于是,他开始每周去北京三趟:

    傍晚从唐山出发,深夜到达北京,白天搞定货源装车,傍晚从北京发车。

    凌晨三四点到达唐山,早上8点前起床,在唐山找厂子把钢材卖掉,傍晚再去北京。

    就这么周而复始,利用零碎的时间打盹睡觉。

    好几次,他累得无暇梳洗,把头掉在炕沿上就呼呼大睡,由老婆给他洗头擦身。

    光是能吃苦,可并不一定能成功。

    要做大买卖,会来事很重要。

    "

    张祥青虽然本性朴实,但如果不会搞人脉,就什么事都办不成。

    现在熟悉他的人,都叫他六哥,或者铁六。

    经常夸他“很会混”,就是在此时训练出来的交际技能。

    除此之外,他自己总结经验:

    “得到人家的信任,建立人脉,还得靠真诚。”

    有一年年底结算时,张祥青的合作伙伴,按约分到每吨30元的利润。

    然而,张祥青却主动跟他们说,今年废材生意特别好,利润有100元/吨。

    因此把多出来的每吨70元也拿出来大家一起分。

    别人都说他傻,明明可以自己昧下的钱,却拱手让人。

    但做生意岂在这一毫一厘的计较之间?

    因为坦荡、实在,张祥青在圈子赢得了良好口碑。

    大家都愿意来跟他合作,生意自然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

    到1993年,短短两年时间,24岁的张祥青就赚到300万,成为百万级巨富。

    古语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还在顺风顺水之际,张祥青就敏锐察觉出市场风向的异常变动。

    他意识到,鉴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这种简单粗放的倒卖模式,不会吃香太久,必须转型发展。

    于是,1994年,他成立唐山顺达冶金原料厂。

    从之前的倒卖废材,过度到将其分类、破碎、烧结后再卖出。

    虽然工序还是趋于简单,但跟之前相比,也算拓宽了营收渠道。

    1998年,张祥青再接再厉,成立特种钢材有限公司,开始加工钢材;

    次年,租下拥有高炉、转炉的倒闭企业,成立唐山合利钢铁厂。

    至此,张祥青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张,逐步积累起上亿资产。

    而这,只是他问鼎天津首富的前奏。

    "

    "

    2001年,正在张祥青思索更大发展前景之际,一个不起眼的大机会降临。

    说是大机会,是因为这一步,直接造就了张祥青的百亿钢铁帝国;

    说不起眼,是因为当初没几个人看好这个项目。

    当年张祥青听说,天津有一家大型冶金企业正在处置资产,他便带着7位高层前去考察。

    之前就有不少企业家前来观望,在略一扫视后,就摇头离去。

    因为实在不堪入目:

    工厂已废弃,到处都是芦苇和水坑;

    周围村民可以随意进厂放鸡遛鹅,味道不可描述;

    厂内许多设备也已失修老化,锈渍斑斑。

    整个工厂完全一副报废待拆状态。

    最终,张祥青斥巨资2.8亿把它签了。

    钱多人傻吗?

    当然不是。

    张祥青做任何决定前,必有缜密的分析和长远的眼光:

    首先,虽然设备陈旧,但种类齐全,大部分尚可修用,完全有条件发展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其次,工厂紧靠高速公路、国道、铁路,地理位置先天优越;

    再来,当地政府有心拯救这家大型企业,如此强有力的后援,不活都难。

    因此,张祥青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牢牢把握住这个机遇,仅14天就对工厂完成了收购。

    紧接着,又立马投入6000万对其进行修整,几乎倾尽唐山各厂的所有利润。

    "

    当年5月1日,张祥青筹建的天津荣程联合钢铁公司挂牌;

    5月28日,第一台高炉流出沸腾铁水,停产多年的企业。

    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恢复生产。

    一位公司领导评价张祥青:

    “我们董事长雷厉风行,举枪就打,决断果敢。”

    成与败,在此一举。

    六年后,时间给出答案:

    2007年,荣程集团销售额达到285亿元,位列天津市百强企业中首位,在全国百强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九。

    张祥青也以130亿元身家,登上《2007年胡润钢铁财富榜》第2位。

    2010年,张祥青、张荣华夫妇坐上天津首富宝座。

    张祥青曾说过:“财富是大家的、是社会的。”

    因此,成为百亿巨富之后,他将财以慈善的方式散播了出去:

    2002年,他为家乡治理煤河工程捐230万元,现河上还保有以其夫妇命名的“祥青桥”和“荣华桥”;

    2003年,非典来袭,他在第一时间向卫生局捐款10万;

    并捐助价值38万的医疗器械、药品等,被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4年,公司一名员工被诊断为肾衰竭,他带头捐款15万,为其承担全部医药费;

    2007年,他捐款40万元,定向资助天津52名自强贫困儿童;

    2008年,更是豪捐1亿,以实际行动支援汶川灾区;

    他曾被授予“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累计捐款捐物达4亿多……

    妻子张荣华说:

    “从一个没爹没妈的孩子到现在,我和祥青一起经历了很多,吃过很多苦。

    他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很多,变得更加成熟和细腻。

    唯一没变的,是他最初的质朴和善良。他吃过苦,所以更懂得爱。”

    然而,天不假年,这个受过诸多苦难的人,却在功成名就之后,抱憾远去。

    2014年8月9日,张祥青突发心脏病逝世,终年45岁。

    "

    "

    在张祥青起家创业的老宅里,有两棵柿子树。

    是妻子张荣华嫁到这里后,丈夫亲手为他种下的:

    一颗粗壮,果子大;一颗略细,果子小。

    就像曾经的夫妻二人,高大的张祥青陪伴在娇小的张荣华身旁。

    如今,老宅已拆,独留张荣华接管丈夫遗留下的偌大基业。

    在执掌钢铁王国五年后,2019年,50岁的张荣华将丈夫的江山,全权交托给了刚过而立之年的女儿张君婷,承继辉煌。

    "(张荣华和张君婷)

    2021年,集团在张君婷的带领下,以850.5亿元营收,上榜中国企业500强。

    村上春树曾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正如生命的价值在于传承。

    张祥青在天国,看到已能独当一面的女儿,把家业打理得如此出色,想必亦可含笑九泉,有所慰籍。

    作者:朱小畅&雯鲛

    猜你喜欢
    江湖正道2013 5.7分 2013
    江湖正道2013
    黄志忠,柯蓝,涂凌,斯琴高娃,倪大红,杨舒,王劲松,陶慧敏,杜源,王长林,王僧,安雅萍,张慧,关亚军,申军谊,傅浤鸣,傲阳,赵小川,卫宇,侯培杰,夏侯镔
    青年霍元甲之威震津门 0分 2019
    青年霍元甲之威震津门
    李浩轩,金泊含,刘一阳,依灵,黄诗佳
    警察荣誉 8.5分 2022
    警察荣誉
    张若昀,白鹿,王景春,宁理,徐开骋,赵阳,曹璐,王同辉,李晓川,齐奎,齐欢,李诚儒,许娣,郭虹,刘冠麟
    大饭店传奇 0分 2021
    大饭店传奇
    文松,贾冰,顾宝明,成红,王祉萱,马牧萱,田川
    哑巴新娘 6.6分 2005
    哑巴新娘
    岳翎,陈莎莉,谢祖武,孙鹏,郭珍霓,李铁军,郭军,康凯,徐玉兰,陈志明,王瑜,张瑶
    25小时恋爱 0分 2023
    25小时恋爱
    何泓姗,董思成,冷纪元,胡宝森,谭晓凡,金子璇,陈康,家佑,苏鑫,张昕宇
    烟花三月 7.1分 2005
    烟花三月
    陈浩民,高圆圆,郝蕾,张子琪,吕行,归亚蕾,杜志国,张晨光,傅艺伟,杜雨露,林湘萍,秦焰,李雨泽
    长剑相思 6.4分 2007
    长剑相思
    陈坤,李冰冰,黄觉,李倩,王亚楠,天心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父子 6.9分
    2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3太平洋战争 9分
    4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5创造101 5.9分
    6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7传奇故事 8.4分
    8天师撞邪 7.9分
    9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0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1毒魔复仇 7.1分
    12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3李卫当官2 7.2分
    14名侦探柯南 8分
    15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