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铃声

铃声 豆瓣评分:7.9

HD国语
  • 分类:韩剧
  • 导演:毕力格
  • 地区:中国大陆
  • 年份:2010
  • 语言:国语
  • 更新:2024-04-01 19:24
报错 收藏
  • 铃声是由红梅,巴德玛,满都拉,胡日查毕力格,巴德玛","满都拉主演的一部韩剧。""" 作者简介 李乃东,山东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实验中学。 "" 铃 声 " “当、当、当……”的.. 更多

铃声剧情介绍
"""

作者简介

李乃东,山东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实验中学。

""

铃 声

"

“当、当、当……”的铃声,不知从哪里传来,这久违的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如今听来是那么的亲切。让我想起上学时美妙的铃声。

铃声就是指挥,有了铃声的陪伴就意味着你是一个小学生了,可上一年级的时候,不但享受不到铃声的召唤,连教室也没有,老师领着我们打游击,从屋山墙根到闲屋框子,从胡同到河边的小树林,从老师家的院子到牛屋,无不是我们的教室,这所有的教室都享受不到铃声,就感觉还不是一个正式的学生,上下课都是老师一句话,一声“下课了”,呼啦啦像小鸟一样飞出所谓的课堂,又一声“上课了”,一个个像被磁铁吸引过去一样,集中到天然的教室里,叽叽喳喳的声音很快静下来,坐在小凳子上,背着小手,充满好奇和期待的眼神看着老师,等待老师上课。我们都羡慕有铃声的校园。一年的游击课堂结束了,坐在神圣的教室里,终于听到属于我们的有节奏的铃声了。这铃声一听就是七八年,这声音印到你的记忆深处,成了一种符号,蕴含着丰厚的内容。当那一天铃声忽然不属于自己的了,那种失落感和恋恋不舍之情油然而生,会不知不觉的回忆起那段求学的日子。特别是初中寄宿的学生生活,更是让人留恋。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方圆二三十里都到厉家寨中学上学,学校在一个高岭上,大门的格局是毛泽东批示厉家寨时建的,当时还是挺气派的,有高中班,后来只有初中班了,选拔招收大山公社一部分学生,其余的到联中上。学校门朝北,一进大门,有三棵生长在花坛里的很大很美的雪松,西边有五排房子,前两排是教室,后边是教师和学生宿舍;中间三排房子,后边一排是教师宿舍,前两排是办公室;东边三排,最后边是伙房和茶房,学校的一个像头盔一样的大生铁的铃就栓在伙房前边一棵树上的,清脆悠扬,节奏感强,指挥着全校的师生的日常活动,前面还有一个菜园,再向前,有两排房子,都是学生宿舍。房子后边都栽有高大的杨树,最前边就是宽阔的操场,有四个木板篮球架,那是我们上体育课最喜欢的活动,总是缠着老师打篮球。

"

上初中的时候,就住校了,睡的是地铺,地上铺着沙,自己带着草苫子、席子、铺盖等,竟然也睡得很香。记得入学的第一个晚上,很是兴奋,当天晚上都没睡好觉,说笑的,喝水的,吃饭的,出出进进,窗外皎洁的月光静静地宽容地轻拂着我们这群不羁的顽童,莞尔一笑,笑得校园洒了一地的洁白,认为天要亮了呢,到最后胆也大了,于是,踏着一地的月光,干脆跑起步来。当时,竟然还有人吹着哨子,也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哨子,队伍整齐,步调一致,喊着嘹亮的口号,回响在整个校园的上空。弄的别的班级都没睡好,惊动了全校,后来让老师调查出来狠狠地整顿了一番,现在想来,真是太任性了。

"

住宿的都是周日下午到校上晚自习,一到这个时候,母亲就放下手中的活,一阵忙活,炒好咸菜,用笼布包好煎饼,帮你拾掇好,带足一周的干粮和咸菜,就起程了,继续十年寒窗的求学生涯。那时没有人给你送饭,路远的用小棍或小扁担挑着,结伙成群地走在小路上,边走边说说笑笑,累了歇歇,或者换换肩,一年四季的景色,亮在你的眼前,有时也无心观赏,至多在春天揪个柳梢吹一吹,也算是一种乐趣。有时急匆匆的赶路,比赛谁走的快,往往累得满头大汗。干粮都是地瓜干煎饼,咸菜好的炒点芹菜,夏天也就吃到周二,到周三就酸了。还有腌制的辣菜疙瘩,这是永久的吃不够的能长时间放置的咸菜。有的切成片,有的切成条,有的切成条,再用油炒一下,盛到铝制的饭盒里,也有放到瓶子里的,一周就吃这个,非常好吃,到现在还吃得有滋有味的。也有捎点黄豆的,好等早晨买豆腐吃,改善一下生活。再后来有捎炒面的,用热水冲喝,香喷喷的,面糊糊褐色,像咖啡一样,要是放点糖,甜兮兮的,香甜可口,美味极了。这也算是对营养的补充了。有时吃饭还比赛,早晨卷着豆腐,就着炒的辣菜疙瘩,有人竟然一顿吃了十六个煎饼,赢了这场比赛。

走读的一天几个来回地跑,风雨无阻,踏着铃声回家,迎着铃声到校,特别在冬天的晚上,在寂静的寒夜里,躺在床上都能听到学校“当、当、当……”的铃声,来回的路上,走得急匆匆,有时为了省时间,就抄近路走,好端端的麦地硬硬的走出一条羊肠小道,有时让人家找到学校,有时被人家追的跑得贼快,气喘吁吁,心惊肉跳。不知不觉地实践了一下鲁迅的一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弄得人家气得不得了。也是呀,踏着庄稼地,哪知庄稼人的苦处呢?也怪不得人家生气呢。

"

老师也是各有千秋。语文老师有两个,第一个也是我们的第一任班主任,记得第一课学的是毛泽东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刚上初中,感觉一切都是新鲜的。当时感觉这首诗和古诗怎么不一样呢,如何翻译?因为在小学学古诗都是要翻译的。老师也没让我们怎么翻译,只是让我们背下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也是从语文老师那里知道的,并且记得老师的名字有两个字就在这两句中,所以印象很深。第二个语文老师,年轻有活力,普通话很好,课文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我们都跟着模仿。印象很深的课文《白杨礼赞》,特别里边的一组排比句,读得很有味。“难道你就只觉得……难道你就不想到……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老师通过读就传达出了作者的情感,何须繁杂的分析呢,点到为止。这一句也经常当做试题品味语言。并且还让我们运用象征的手法仿写,找找哪个物和人的品质有联系,就写哪个物,题目是半命题作文《 赞》,记得我写的是《酸枣树赞》,老师还给了一个高分呢,自我感觉也不错。现在的语文课本里已没有这篇文章了,不明白为什么被删除了,觉得有点可惜。

数学老师瘦小,说话有点吃力,课备得特认真,讲解得很细,作业批改得很认真,人很和善,和蔼可亲,从不与人争斗。板书字小,很流畅,一节课往往都是满满的一黑板。生气时常说的一句话“你怎么还这个样来,你怎么还不听话来”,并且说第二句的时候踮起脚尖,好像在加强语气,伸着食指向前指着。这句话也在我们学生中流传开来。

英语老师有两个,第一个老师经常拎着一个提包式的黑色塑料外壳的录音机,经常放录音给我们听,有时自己也示范,听来还是很受听的,讲解得很好。一节课下来录音机上总是有粉笔的痕迹。第二个老师是英语专业的,年轻,戴一副眼镜,说话很快,满口的唾沫总露在嘴角,一口流利的英语让我们钦佩,课堂上基本用英语,遗憾的是我们听不懂,无奈老师给我们翻译。

"

物理老师个不高,水平很高,乐于为他人服务,经常焊这修那的,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化学老师很幽默,课上得很活泼,讲得很形象。记得在学原子的时候,好像说端着一盘原子放到集市上怎么怎么样,当时感觉这个比喻太形象了,我们一下子就记住了。对此我们津津乐道,还描述给别人听呢,具体不记得了。总之,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还说在闻气体的时候不要趴在瓶口上,要用手这样闻一闻,老师做着动作示范给我们看——用四指并拢前后慢慢地扇风。那表情那动作很是幽默,引得我们哈哈哈大笑,让我们把这个动作模仿了很长时间。第一次考试也很特别,用的是听写式,老师说我们写,留着空我们填,一次性完成。内容不熟练都跟不上趟,感觉还是很新鲜的。

政治老师是我们的第二任班主任,年轻,对学生要求严格,擅长考试猜题,记得好像是上一级中考就让猜中了几道大题。历史是一位老教师,个不矮,有点胖。课上得很好。但也不知怎么在讲王莽这个章节时就得了一个王莽的外号,也许这节课讲得精彩,长相有点象想象中的王莽?不得而知。地理老师大高个,说话和我们当地的口音不太一样,再说“格林威治天文台”时腔调有点特别,像说英语一样,至今还记得。

生物老师也是一个高个子,课上得很认真,无论备课写字都很认真,特别是字写得很板正,钢板字刻得很好,当时印刷都是刻钢板的,学校的教务方面的资料都是他刻印。第一节课就让我们看显微镜,我们感觉很新鲜,因为这是第一次接触显微镜,还让我们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让我们画洋葱表皮细胞的示意图。音乐是语文老师兼着的,他会拉手风琴,经常在晚饭后拉手风琴,上音乐课就让我们抬脚踏风琴,这是我们最乐意干的活。记得当时学的歌曲是《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体育老师矮胖,人很随和,体育课上经常让我们打篮球,晚饭后的时间我们也向体育老师借篮球打。美术是化学老师兼任的,印象最深的是,教我们画人物表情简笔画,寥寥几笔就画出了人物的喜怒哀乐,到现在还会画呢。这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老师。

毕业后,当再次听到铃声响起的时候,那是多么的亲切、温馨,顿时生出一种失落感,留恋感。真想再坐到教室里听一听这伴随已久的铃声。后来,在一处小学工作,因为住校方便,负责早晨打起床铃。久违的神圣的铃声终于可以体验一把,很是乐意。记得当时打起床铃,为了让学生从睡梦中清晰地听到铃声,特别在冬天,每次的铃声,我都打到一百下,甚至还多,过了一把瘾。现在想来那时也影响了村里人的休息了。

“当、当、当……”的铃声再次传来,回响在蔚蓝的上空,人生的旅途中,悠远悠长。铃声,多亲切的铃声,伴随着自己走过一段美好的难忘的学校生活。

"

【往期精选】

【声明】《心悦文摘》欢迎您!

【声明】《心悦文摘稿酬分配方案》

【诗歌】待归/李翠贤

【诗歌】迎春花/秋水伊人

【诗歌】愿与你一路同行/祝凤芹

【诗歌】雪花/晨曦

【诗歌】春之声/碧云天

【散文】梦中梁溪/肖耀

【诗歌】踏雪寻梅/一笔驰

【诗歌】温柔的雪/葛中强

【感谢阅读】

"

《心悦文摘》旨在收集发布精品美文,品读原创佳作,陶冶心灵情操,分享人生喜悦。诚挚欢迎全国各省、市知名作家、文学爱好者授权转载发布原创佳作!

主 编:临湖听涛(365542666)

投稿须知

1、投稿信箱:xinyuewenzhai@163.com

2、来稿请用文本格式或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片。

3、稿件须为原创作品,切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4、投稿作品默认为申请“原创保护”、开放赞赏功能,并同意作品版权标注为主编微信(woqinfeixiang)。如需关闭原创声明及赞赏功能或标注个人版权,请及时告知主编!

5、稿酬核算期限为8日(自发布之日起8日内),作品赞赏金额70%归作者所有。

"
  • 播放列表
  • 1080
排序
  • HD国语版
  • 剧情介绍
    """

    作者简介

    李乃东,山东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实验中学。

    ""

    铃 声

    "

    “当、当、当……”的铃声,不知从哪里传来,这久违的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如今听来是那么的亲切。让我想起上学时美妙的铃声。

    铃声就是指挥,有了铃声的陪伴就意味着你是一个小学生了,可上一年级的时候,不但享受不到铃声的召唤,连教室也没有,老师领着我们打游击,从屋山墙根到闲屋框子,从胡同到河边的小树林,从老师家的院子到牛屋,无不是我们的教室,这所有的教室都享受不到铃声,就感觉还不是一个正式的学生,上下课都是老师一句话,一声“下课了”,呼啦啦像小鸟一样飞出所谓的课堂,又一声“上课了”,一个个像被磁铁吸引过去一样,集中到天然的教室里,叽叽喳喳的声音很快静下来,坐在小凳子上,背着小手,充满好奇和期待的眼神看着老师,等待老师上课。我们都羡慕有铃声的校园。一年的游击课堂结束了,坐在神圣的教室里,终于听到属于我们的有节奏的铃声了。这铃声一听就是七八年,这声音印到你的记忆深处,成了一种符号,蕴含着丰厚的内容。当那一天铃声忽然不属于自己的了,那种失落感和恋恋不舍之情油然而生,会不知不觉的回忆起那段求学的日子。特别是初中寄宿的学生生活,更是让人留恋。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方圆二三十里都到厉家寨中学上学,学校在一个高岭上,大门的格局是毛泽东批示厉家寨时建的,当时还是挺气派的,有高中班,后来只有初中班了,选拔招收大山公社一部分学生,其余的到联中上。学校门朝北,一进大门,有三棵生长在花坛里的很大很美的雪松,西边有五排房子,前两排是教室,后边是教师和学生宿舍;中间三排房子,后边一排是教师宿舍,前两排是办公室;东边三排,最后边是伙房和茶房,学校的一个像头盔一样的大生铁的铃就栓在伙房前边一棵树上的,清脆悠扬,节奏感强,指挥着全校的师生的日常活动,前面还有一个菜园,再向前,有两排房子,都是学生宿舍。房子后边都栽有高大的杨树,最前边就是宽阔的操场,有四个木板篮球架,那是我们上体育课最喜欢的活动,总是缠着老师打篮球。

    "

    上初中的时候,就住校了,睡的是地铺,地上铺着沙,自己带着草苫子、席子、铺盖等,竟然也睡得很香。记得入学的第一个晚上,很是兴奋,当天晚上都没睡好觉,说笑的,喝水的,吃饭的,出出进进,窗外皎洁的月光静静地宽容地轻拂着我们这群不羁的顽童,莞尔一笑,笑得校园洒了一地的洁白,认为天要亮了呢,到最后胆也大了,于是,踏着一地的月光,干脆跑起步来。当时,竟然还有人吹着哨子,也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哨子,队伍整齐,步调一致,喊着嘹亮的口号,回响在整个校园的上空。弄的别的班级都没睡好,惊动了全校,后来让老师调查出来狠狠地整顿了一番,现在想来,真是太任性了。

    "

    住宿的都是周日下午到校上晚自习,一到这个时候,母亲就放下手中的活,一阵忙活,炒好咸菜,用笼布包好煎饼,帮你拾掇好,带足一周的干粮和咸菜,就起程了,继续十年寒窗的求学生涯。那时没有人给你送饭,路远的用小棍或小扁担挑着,结伙成群地走在小路上,边走边说说笑笑,累了歇歇,或者换换肩,一年四季的景色,亮在你的眼前,有时也无心观赏,至多在春天揪个柳梢吹一吹,也算是一种乐趣。有时急匆匆的赶路,比赛谁走的快,往往累得满头大汗。干粮都是地瓜干煎饼,咸菜好的炒点芹菜,夏天也就吃到周二,到周三就酸了。还有腌制的辣菜疙瘩,这是永久的吃不够的能长时间放置的咸菜。有的切成片,有的切成条,有的切成条,再用油炒一下,盛到铝制的饭盒里,也有放到瓶子里的,一周就吃这个,非常好吃,到现在还吃得有滋有味的。也有捎点黄豆的,好等早晨买豆腐吃,改善一下生活。再后来有捎炒面的,用热水冲喝,香喷喷的,面糊糊褐色,像咖啡一样,要是放点糖,甜兮兮的,香甜可口,美味极了。这也算是对营养的补充了。有时吃饭还比赛,早晨卷着豆腐,就着炒的辣菜疙瘩,有人竟然一顿吃了十六个煎饼,赢了这场比赛。

    走读的一天几个来回地跑,风雨无阻,踏着铃声回家,迎着铃声到校,特别在冬天的晚上,在寂静的寒夜里,躺在床上都能听到学校“当、当、当……”的铃声,来回的路上,走得急匆匆,有时为了省时间,就抄近路走,好端端的麦地硬硬的走出一条羊肠小道,有时让人家找到学校,有时被人家追的跑得贼快,气喘吁吁,心惊肉跳。不知不觉地实践了一下鲁迅的一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弄得人家气得不得了。也是呀,踏着庄稼地,哪知庄稼人的苦处呢?也怪不得人家生气呢。

    "

    老师也是各有千秋。语文老师有两个,第一个也是我们的第一任班主任,记得第一课学的是毛泽东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刚上初中,感觉一切都是新鲜的。当时感觉这首诗和古诗怎么不一样呢,如何翻译?因为在小学学古诗都是要翻译的。老师也没让我们怎么翻译,只是让我们背下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也是从语文老师那里知道的,并且记得老师的名字有两个字就在这两句中,所以印象很深。第二个语文老师,年轻有活力,普通话很好,课文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我们都跟着模仿。印象很深的课文《白杨礼赞》,特别里边的一组排比句,读得很有味。“难道你就只觉得……难道你就不想到……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老师通过读就传达出了作者的情感,何须繁杂的分析呢,点到为止。这一句也经常当做试题品味语言。并且还让我们运用象征的手法仿写,找找哪个物和人的品质有联系,就写哪个物,题目是半命题作文《 赞》,记得我写的是《酸枣树赞》,老师还给了一个高分呢,自我感觉也不错。现在的语文课本里已没有这篇文章了,不明白为什么被删除了,觉得有点可惜。

    数学老师瘦小,说话有点吃力,课备得特认真,讲解得很细,作业批改得很认真,人很和善,和蔼可亲,从不与人争斗。板书字小,很流畅,一节课往往都是满满的一黑板。生气时常说的一句话“你怎么还这个样来,你怎么还不听话来”,并且说第二句的时候踮起脚尖,好像在加强语气,伸着食指向前指着。这句话也在我们学生中流传开来。

    英语老师有两个,第一个老师经常拎着一个提包式的黑色塑料外壳的录音机,经常放录音给我们听,有时自己也示范,听来还是很受听的,讲解得很好。一节课下来录音机上总是有粉笔的痕迹。第二个老师是英语专业的,年轻,戴一副眼镜,说话很快,满口的唾沫总露在嘴角,一口流利的英语让我们钦佩,课堂上基本用英语,遗憾的是我们听不懂,无奈老师给我们翻译。

    "

    物理老师个不高,水平很高,乐于为他人服务,经常焊这修那的,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化学老师很幽默,课上得很活泼,讲得很形象。记得在学原子的时候,好像说端着一盘原子放到集市上怎么怎么样,当时感觉这个比喻太形象了,我们一下子就记住了。对此我们津津乐道,还描述给别人听呢,具体不记得了。总之,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还说在闻气体的时候不要趴在瓶口上,要用手这样闻一闻,老师做着动作示范给我们看——用四指并拢前后慢慢地扇风。那表情那动作很是幽默,引得我们哈哈哈大笑,让我们把这个动作模仿了很长时间。第一次考试也很特别,用的是听写式,老师说我们写,留着空我们填,一次性完成。内容不熟练都跟不上趟,感觉还是很新鲜的。

    政治老师是我们的第二任班主任,年轻,对学生要求严格,擅长考试猜题,记得好像是上一级中考就让猜中了几道大题。历史是一位老教师,个不矮,有点胖。课上得很好。但也不知怎么在讲王莽这个章节时就得了一个王莽的外号,也许这节课讲得精彩,长相有点象想象中的王莽?不得而知。地理老师大高个,说话和我们当地的口音不太一样,再说“格林威治天文台”时腔调有点特别,像说英语一样,至今还记得。

    生物老师也是一个高个子,课上得很认真,无论备课写字都很认真,特别是字写得很板正,钢板字刻得很好,当时印刷都是刻钢板的,学校的教务方面的资料都是他刻印。第一节课就让我们看显微镜,我们感觉很新鲜,因为这是第一次接触显微镜,还让我们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让我们画洋葱表皮细胞的示意图。音乐是语文老师兼着的,他会拉手风琴,经常在晚饭后拉手风琴,上音乐课就让我们抬脚踏风琴,这是我们最乐意干的活。记得当时学的歌曲是《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体育老师矮胖,人很随和,体育课上经常让我们打篮球,晚饭后的时间我们也向体育老师借篮球打。美术是化学老师兼任的,印象最深的是,教我们画人物表情简笔画,寥寥几笔就画出了人物的喜怒哀乐,到现在还会画呢。这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老师。

    毕业后,当再次听到铃声响起的时候,那是多么的亲切、温馨,顿时生出一种失落感,留恋感。真想再坐到教室里听一听这伴随已久的铃声。后来,在一处小学工作,因为住校方便,负责早晨打起床铃。久违的神圣的铃声终于可以体验一把,很是乐意。记得当时打起床铃,为了让学生从睡梦中清晰地听到铃声,特别在冬天,每次的铃声,我都打到一百下,甚至还多,过了一把瘾。现在想来那时也影响了村里人的休息了。

    “当、当、当……”的铃声再次传来,回响在蔚蓝的上空,人生的旅途中,悠远悠长。铃声,多亲切的铃声,伴随着自己走过一段美好的难忘的学校生活。

    "

    【往期精选】

    【声明】《心悦文摘》欢迎您!

    【声明】《心悦文摘稿酬分配方案》

    【诗歌】待归/李翠贤

    【诗歌】迎春花/秋水伊人

    【诗歌】愿与你一路同行/祝凤芹

    【诗歌】雪花/晨曦

    【诗歌】春之声/碧云天

    【散文】梦中梁溪/肖耀

    【诗歌】踏雪寻梅/一笔驰

    【诗歌】温柔的雪/葛中强

    【感谢阅读】

    "

    《心悦文摘》旨在收集发布精品美文,品读原创佳作,陶冶心灵情操,分享人生喜悦。诚挚欢迎全国各省、市知名作家、文学爱好者授权转载发布原创佳作!

    主 编:临湖听涛(365542666)

    投稿须知

    1、投稿信箱:xinyuewenzhai@163.com

    2、来稿请用文本格式或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片。

    3、稿件须为原创作品,切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4、投稿作品默认为申请“原创保护”、开放赞赏功能,并同意作品版权标注为主编微信(woqinfeixiang)。如需关闭原创声明及赞赏功能或标注个人版权,请及时告知主编!

    5、稿酬核算期限为8日(自发布之日起8日内),作品赞赏金额70%归作者所有。

    "
    猜你喜欢
    暴君的厨师 6分 2025
    暴君的厨师
    林允儿,李彩玟,姜汉娜,崔奎华
    任意依恋 6.5分 2016
    任意依恋
    金宇彬,裴秀智,林周焕,林珠恩,刘五性
    龙影侠粤语 0分 1992
    龙影侠粤语
    李克勤,关礼杰,黎姿
    只能亲吻不幸同学了! 7.3分 2022
    只能亲吻不幸同学了!
    曾田陵介,佐藤友祐,中山咲月,押田岳,畑芽育
    保留席位 5.1分 2023
    保留席位
    黃丞邦,陈玹宇
    秘密之家 0分 2022
    秘密之家
    徐夏俊,李英恩,正宪,姜星,李成延,张恒善,方银姬,尹雅真,安勇俊
    白色与黄色~夏威夷与我的松饼物语~ 6.6分 2018
    白色与黄色~夏威夷与我的松饼物语~
    川口春奈,横滨流星
    异世界居酒屋阿信 0分 2018
    异世界居酒屋阿信
    三森铃子,杉田智和,久野美咲,阿部敦,森久保祥太郎,小西克幸,津田健次郎,长岛雄一,小松未可子,小山刚志,黑田崇矢,星野贵纪,置鲇龙太郎,植田佳奈,浪川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父子 6.9分
    2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3太平洋战争 9分
    4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5创造101 5.9分
    6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7传奇故事 8.4分
    8天师撞邪 7.9分
    9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0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1毒魔复仇 7.1分
    12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3李卫当官2 7.2分
    14名侦探柯南 8分
    15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