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海边升起一座悬崖

海边升起一座悬崖 豆瓣评分:0

正片
  • 分类:国产剧
  • 导演:陈剑莹
  • 地区:中国大陆
  • 年份:2022
  • 语言:汉语普通
  • 更新:2024-04-01 19:34
报错 收藏
  • 海边升起一座悬崖是由姚安娜,张太文主演的一部国产剧。第75届戛纳电影节上,中国青年导演陈剑莹的作品《海边升起一座悬崖》在来自140个国家/地区的350.. 更多

海边升起一座悬崖剧情介绍

第75届戛纳电影节上,中国青年导演陈剑莹的作品《海边升起一座悬崖》在来自140个国家/地区的3507部电影短片中突围而出,夺得短片主竞赛单元的最高荣誉——金棕榈奖。这部拍摄于四川宜宾的短片,在戛纳完成首映,国际观众给出了“视觉精妙”“诗情画意”的评价。

她的获奖,令不少关心华语电影的人喜出望外,但27岁的陈剑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人”。在哈尔滨读高中时,她就已经像模像样地自己组团队,拍摄dv短片。高中毕业后,这位理科生在金融和电影专业之间执意选择了后者,成为李安的学妹。2017年毕业回国时,已经积攒了不少于20支作品。

做电影不是一条足够“平稳”的路,尤其对于她这样年轻的创作者而言。用陈剑莹的话说,在这个行业里,经常承受着希望与失望、波峰和低谷之间的摇摆,她已经被锻炼得非常坚韧。戛纳获奖之后不久,陈剑莹就开始早起参加剧本会,商讨推进接下来的拍摄项目。她对南都、n视频记者说,电影是一条看不见终点的路,而新片又将是一段新的旅程。

"

陈剑莹获第75届戛纳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

15岁捧起摄像机

陈剑莹的英文名是“story”(故事),她对“讲故事”的兴趣,很早就已经表现出来,而电影在她心里意味着更丰富的表达空间。“电影是集各类艺术于一身的。我可以把我对文学的一些感受放到剧本里,把我对戏剧的一些感受放在表演里,它还包括视觉的部分、音乐的部分……”陈剑莹告诉南都记者。

她在“冰城”哈尔滨出生和长大,父母均不是文化从业者,成长的环境离电影行业很远。但小时候,她在银幕上看别人的作品,就想着“我也要做这样的东西”。15岁那年暑假,陈剑莹捧起了家里的小dv机,开始摸索拍短片。高中,她就读于当地名校——哈尔滨第三中学,一边按部就班地做着“普通理科生”,一边挤出时间,筹备自己的微电影。不仅和朋友一起写好了剧本,还认真到论坛上发帖找演员,并自己完成了作品的“融资”和“发行”。

"

陈剑莹高中时代的作品。

“那时候,对于所谓的‘电影工业’也没有概念,我是从最简单的逻辑出发的,就是‘解决问题’。”戛纳获奖后,陈剑莹在与南都记者的连线中,笑着回忆,“拍一个片子需要租场地,需要给大家买饭吃,那我就需要钱。我跑遍了附近的饭店和培训机构,跟他们说,我是哈三中的学生,我在拍一个片子,可不可以给我们点支持?但是基本都被拒绝了。”

肩负着“制片人”的重任,她不能气馁,又走进了通信公司的一家门店。“我就直接问他们,请问你们有没有市场部?营业员告诉我,市场部在郊区,在总部大楼里面。我就坐了很长时间的车过去。到那儿问保安说,请问市场部在几楼?”

一番游说之下,这家通信公司真的同意给他们2万元“启动资金”。短片拍完后,一群小伙伴还把它刻录成dvd光盘,并自行设计了外包装,甚至打印了“周边”明信片。“同学们好像还都觉得挺好玩儿的,特别支持我们。”

如今回看少年时代的创作,陈剑莹能给自己挑出很多问题,“比如人物根本没有立住啊,镜头也乱七八糟的”。但这些已经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让她确认了对于拍电影(不同于演电影)的兴趣,还留下了自己的作品。高中毕业时,她发现世界顶尖的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和其他学校的申请条件基本相似,所不同的只是需要提交作品,也就准备好材料,带着“试一试”的想法报了名。

后来,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offer真的来了,梦想照进现实,反而一下子令她陷入了烦恼。陈剑莹对南都说:“那是我第一次开始思考我的人生。”当时,学业成绩优秀的她,已经拿到了名校金融系的录取通知,既合乎家长和老师的期待,也意味着更加稳定、可预期的工作前景。反观电影,这个看起来“遥远、不着调、虚无缥缈”的爱好,值得自己押上未来,纵身一跃吗?

然而,在身边人的好心劝阻声中,陈剑莹的“直觉”却越来越清晰。“那个时候,可能我也不是那么笃定地要做电影,我只是在想,一辈子可能就这么一次机会,能把我从小对于电影的‘幻想’,变成稍微接近一点的‘梦想’。如果我选择去学金融,会不会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觉得那个梦想曾经离我很近?当我想到这些,我就觉得,我不能不学电影。”

就这样,陈剑莹说服了父母和她自己,踏出了全家人的已知地带,独自赴美追寻“电影梦”。那一年她18岁。

进阶之路

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培养过著名华人导演李安、罗马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得主马丁·斯科塞斯、全能型导演伍迪·艾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导演克里斯·哥伦布……这是一座名流汇聚的专业院校,当然也充满了竞争,用陈剑莹的话说,“一分一秒都不能松懈,时时刻刻担心自己停滞不前”。

班里很多同学的作品,从类型到选材都让她大开眼界;老师们列出的片单中,也有各种冷门实验片,帮她拓展审美接受阈。陈剑莹发现,进入到这个环境,她开始悉心体会生活,更积极地思考,“拉片子”的时候,读懂了很多名导藏在影像里的“潜台词”。

除了学习导演、剪辑、声音设计、美术、电影史等专业课程,在纽约大学,陈剑莹还辅修了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尤为感兴趣。她告诉南都记者,“首先我本身就很想了解,人的内在机制是怎么工作的?怎么去分析个体与社会当中其他人的关系?而对于导演来讲,我觉得复杂人物的心理活动也非常值得揣摩,需要系统学习。”有一年假期,她又拖着行李,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修读“博弈论和谈判技巧”短期课程,希望给自己换一种理科思维。

美国的电影行业,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工业化制作流程,学校也提供了很多练手机会。陈剑莹喜欢工作带来的充实,信条就是“抓住一切机会去拍,去练习”。她曾经在洛杉矶的剧组实习,到巴黎接项目,执拍过不少知名品牌的广告片,以及“快乐女声”洪辰、江映蓉的mv……四年下来,不少于20支作品。从学生时代到2017年毕业回国之后,她还参与过《寻龙诀》、《唐人街探案2》、《我和我的祖国》之《夺冠》、《莫尔道嘎》等国内院线电影的拍摄制作,攒下了长长的履历。

"

在片场的陈剑莹。

“我觉得海外求学的经历,把我锻炼得很坚韧。”陈剑莹说。20岁出头,她能坐在监视器前干脆利落地喊出“准备!开机”,调度各个部门,拍摄期间如果遇到场地、预算、演员等方面的各种临时变动,都能极快地执行预案,打点一切人和事。但对一个想拥有个人院线作品的导演来说,这些历练还不够。陈剑莹的目标是成为一位“作者型导演”,正如作家用笔写作一样,在电影作品中融入独特的思想,展现自己的美学追求。因此,她一直在做风格上的探索。

2014年,陈剑莹在自编自导自摄的影片《紫伞不散》中,用固定机位和定帧特效来拍轻盈的事物,表现一种感性的浪漫主义;同年的《流之》,以实验性的解离手法展示女人如水般的姿态,入围第一届纽约美洲电影节实验短片单元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实验单元。2016年大学三年级时,她编剧并执导了《她的眼光》,融入更多纪实色彩,开始入围多个国际电影节;翌年编剧并执导的《marina》(中文片名《水下美人鱼》),通过讲述一名9岁的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患儿的故事,探讨生死之间的选择。筹备期间,她采访了近100位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以义工身份和儿童在一起生活,影像方面则与特效师反复实验,用微距摄影捕捉颜料的流动变化,来显示抽象的病变过程。该片获得挪威国际电影节最佳国际短片,五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短片、最佳编剧、最佳男女主角,并提名了2018年纽约独立电影节最佳短片、伦敦影展最佳短片。

"

为创作《水下美人鱼》,陈剑莹到儿童服务机构做志愿者。

这样的选题,大多已经远离了当下的“创作潮流”,艺术表现手法也往往较为先锋,如何让电影的投资方也能够认同其中的价值?这个问题的严肃性,已经远非学生时代的“拉赞助”可比。有时,陈剑莹也会无奈,“如果我是一个30多岁的导演,可能我不需要这么努力地去证明自己,因为别人会觉得‘年龄就能带来阅历’。实际上,我是把一份时间拆成好几份来用,付出的努力可能是别人的很多倍,但他们还是会觉得,‘你要用更多东西去证明你自己’。”即便如此,她仍然告诉自己不从俗,一定要把内心最想表达的感受挖掘出来,要相信“真诚”的穿透力。

“所以,不管我拍摄什么题材,我都是从当下的个人感受出发,‘情感’是不变的核心。不管是爱情、亲情,还是对故土的情,一定是真的感动了我自己,才会进入到我的故事,我才有信心把它们写生动。”陈剑莹告诉南都记者,“当我的作品能够出现在银幕上,用我的故事、我的情感表达,与万千观众隔空对话的时候,甚至带给他们小小的触动和改变,这可能就是我一直想追寻的,也是电影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意义。”

《海边升起一座悬崖》

此次在戛纳获奖的《海边升起一座悬崖》,也是这样一部讲述内心情感的作品。

片中,陨石撞击地球,江边小镇随时可能被海水淹没,姚安娜扮演的主人公“念念”,不得不迁离曾经熟悉的生活。临行前一天,她重走故乡的角落,与伙伴们道别,反而渐悟出许多平凡事物的珍贵。

“当自然的变化无可抵挡,人类可以抓住什么?”14分钟的影片里,没有任何对灾难的直接展现,“末日将临”只是作为背景存在,成为一个扰动心弦、让人重新审视和思考自身的契机。

陈剑莹告诉南都记者,这个设定的出发点,源于她在新冠疫情期间体会到的“无常”。一些看似坚不可摧的东西突然消散了,她在生活中经历了很多次告别,此前已经“万事俱备”的长片拍摄计划,也因为疫情被迫搁浅。她说:“在这个状态下,我发现自己好像更想抓住那些细小的、美好的东西,可能有一些是以前从未那么在意的。”创作时,她将疫情做了超现实的虚化,转换成另一种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片名中“大海”和“悬崖”的意象,都出自波德莱尔的诗,但对她来说,这座陡然“升起”的悬崖,更像是堡垒般的存在,是“末日”到来时的护卫。

"

《海边升起一座悬崖》剧照。

剧本于去年9月完成,12月底开机,今年3月完成了剪辑和后期。据陈剑莹说,拍摄过程相对顺利,与自己同属天浩盛世娱乐的新人演员姚安娜配合度很高,性格温和内敛,又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在镜头前,会天然流露出一种“安静的观察者”的状态,能很好地带领观众进入情绪中。但这部电影的后期,却经历了反复的修改。包括春节假期在内,陈剑莹和整个后期团队没有休息过一天。

很多时候,也只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她对南都记者回忆:“整个过程当中,我调试得比较多的,是情感的呈现。比如在一个场景里,演员之间的互动,情感的浓度要加多少?一个镜头早切两秒钟,或者用中景代替全景,用运动镜头代替固定镜头……传达出的情感浓度是不一样的,给观众的感受也不同。我们总在想,是不是还可以更好?”在视觉上,影片选景四川宜宾,拍青绿的山水、茂盛的植被、氤氲的水气和城镇的烟火气,所有镜头都是用数码摄像机拍一遍,再用35毫米胶片摄像机拍一遍,以求复古的质感和“迷离的梦境”。而配乐方面,影片有两段主题音乐,分别代表“爱”和“遗憾”,与画面相互交织。

在向当今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提交报名申请之前,陈剑莹和工作伙伴们一直修改作品到最后一天。今年4月,陈剑莹就收到邮件,被告知《海边升起一座悬崖》在今年短片赛道的3507部作品中,成为9部入围的作品之一。同时入选短片金棕榈奖最终角逐的,还有中国导演毕赣执导、谭卓等知名演员主演的《破碎太阳之心》。陈剑莹说,一开始,她都“不太敢相信”。这种情形跟多年前突然收到纽约大学的录取通知又有点相似了,在她心中,入围就已经是莫大的认可和鼓励。

5月中旬,迎着地中海的灿烂阳光,踏上戛纳的土地,陈剑莹才终于对这一切有了实感。令她雀跃的是,身为入围导演,拥有较高优先级的影展“约票权”,能够观看到更多新鲜的电影佳作,参加业内交流会。她还在戛纳完成了《海边升起一座悬崖》的全球首映,获得如潮掌声。

在戛纳

北京时间5月29日凌晨,当本届短片金棕榈奖的开奖嘉宾,不甚清晰地念出“陈剑莹”的汉语拼音时,直播镜头记录下了她无法掩饰的惊讶,继而是激动和欣喜。

接过镶嵌着珠宝和钻石的金棕榈奖杯,陈剑莹用中文发表了一段获奖感言:“我真的需要感谢的,是我的祖国——中国的这片土地。我在影片当中所描述的,其实就是我站在中国土地上所感受到的那种诗意也好,深情也好……”后来陈剑莹才知道,她手中这个金棕榈大奖是由陪审团全票通过的。评委们来自不同的文化和地域,但他们认为,陈剑莹用电影描绘的这种细微的情感,当下的人们都能感同身受。

"

陈剑莹在戛纳。

如今,27岁的陈剑莹迎来了她在电影这条道路上的高光时刻,但她却表示,中国青年导演在国内外取得的一些奖项,是希望能够证明自己,在未来得到投资方和制片方的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作为一个导演,可能短片只是一块敲门砖,真正的导演生涯是要靠后面的长片作品去奠定的。”因此,在戛纳密集的日程之外,她还会早起,跨越6个小时的时差,与国内团队开在线剧本会,筹备未来的项目——她个人的长片处女作。这是一部即将在哈尔滨拍摄的、献给成年人的纯爱故事片,预计今年年底开机。在新的项目面前,创作者既往的荣誉将再一次清零,满身泥泞地投入与纠结、自我怀疑的缠斗。

不过,《海边》这部作品,毕竟有些不同。陈剑莹对南都记者说,这部短片诞生在自己的“停滞期”,几乎是最低迷、最不确定的时候,甚至怀疑过她一直以来全力追求的目标是空的。所以,在设想影片中的女孩“念念”寻找过去的时候,现实世界里的陈剑莹也在经历自我推翻和重建。

《海边》制作完成之后,入围戛纳之前,陈剑莹罕见地给自己放了个假。“我在给自己放假的时候也在想,电影对我来讲到底是什么?我其实又重新问了一遍自己,如果不做电影,我想做什么?后来我觉得,哦,我只想做电影。”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受访者供图

  • 播放列表
  • 1080
  • 量子线路
排序
  • HD国语
  • 排序
  • HD中字
  • 剧情介绍

    第75届戛纳电影节上,中国青年导演陈剑莹的作品《海边升起一座悬崖》在来自140个国家/地区的3507部电影短片中突围而出,夺得短片主竞赛单元的最高荣誉——金棕榈奖。这部拍摄于四川宜宾的短片,在戛纳完成首映,国际观众给出了“视觉精妙”“诗情画意”的评价。

    她的获奖,令不少关心华语电影的人喜出望外,但27岁的陈剑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人”。在哈尔滨读高中时,她就已经像模像样地自己组团队,拍摄dv短片。高中毕业后,这位理科生在金融和电影专业之间执意选择了后者,成为李安的学妹。2017年毕业回国时,已经积攒了不少于20支作品。

    做电影不是一条足够“平稳”的路,尤其对于她这样年轻的创作者而言。用陈剑莹的话说,在这个行业里,经常承受着希望与失望、波峰和低谷之间的摇摆,她已经被锻炼得非常坚韧。戛纳获奖之后不久,陈剑莹就开始早起参加剧本会,商讨推进接下来的拍摄项目。她对南都、n视频记者说,电影是一条看不见终点的路,而新片又将是一段新的旅程。

    "

    陈剑莹获第75届戛纳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

    15岁捧起摄像机

    陈剑莹的英文名是“story”(故事),她对“讲故事”的兴趣,很早就已经表现出来,而电影在她心里意味着更丰富的表达空间。“电影是集各类艺术于一身的。我可以把我对文学的一些感受放到剧本里,把我对戏剧的一些感受放在表演里,它还包括视觉的部分、音乐的部分……”陈剑莹告诉南都记者。

    她在“冰城”哈尔滨出生和长大,父母均不是文化从业者,成长的环境离电影行业很远。但小时候,她在银幕上看别人的作品,就想着“我也要做这样的东西”。15岁那年暑假,陈剑莹捧起了家里的小dv机,开始摸索拍短片。高中,她就读于当地名校——哈尔滨第三中学,一边按部就班地做着“普通理科生”,一边挤出时间,筹备自己的微电影。不仅和朋友一起写好了剧本,还认真到论坛上发帖找演员,并自己完成了作品的“融资”和“发行”。

    "

    陈剑莹高中时代的作品。

    “那时候,对于所谓的‘电影工业’也没有概念,我是从最简单的逻辑出发的,就是‘解决问题’。”戛纳获奖后,陈剑莹在与南都记者的连线中,笑着回忆,“拍一个片子需要租场地,需要给大家买饭吃,那我就需要钱。我跑遍了附近的饭店和培训机构,跟他们说,我是哈三中的学生,我在拍一个片子,可不可以给我们点支持?但是基本都被拒绝了。”

    肩负着“制片人”的重任,她不能气馁,又走进了通信公司的一家门店。“我就直接问他们,请问你们有没有市场部?营业员告诉我,市场部在郊区,在总部大楼里面。我就坐了很长时间的车过去。到那儿问保安说,请问市场部在几楼?”

    一番游说之下,这家通信公司真的同意给他们2万元“启动资金”。短片拍完后,一群小伙伴还把它刻录成dvd光盘,并自行设计了外包装,甚至打印了“周边”明信片。“同学们好像还都觉得挺好玩儿的,特别支持我们。”

    如今回看少年时代的创作,陈剑莹能给自己挑出很多问题,“比如人物根本没有立住啊,镜头也乱七八糟的”。但这些已经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让她确认了对于拍电影(不同于演电影)的兴趣,还留下了自己的作品。高中毕业时,她发现世界顶尖的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和其他学校的申请条件基本相似,所不同的只是需要提交作品,也就准备好材料,带着“试一试”的想法报了名。

    后来,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offer真的来了,梦想照进现实,反而一下子令她陷入了烦恼。陈剑莹对南都说:“那是我第一次开始思考我的人生。”当时,学业成绩优秀的她,已经拿到了名校金融系的录取通知,既合乎家长和老师的期待,也意味着更加稳定、可预期的工作前景。反观电影,这个看起来“遥远、不着调、虚无缥缈”的爱好,值得自己押上未来,纵身一跃吗?

    然而,在身边人的好心劝阻声中,陈剑莹的“直觉”却越来越清晰。“那个时候,可能我也不是那么笃定地要做电影,我只是在想,一辈子可能就这么一次机会,能把我从小对于电影的‘幻想’,变成稍微接近一点的‘梦想’。如果我选择去学金融,会不会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觉得那个梦想曾经离我很近?当我想到这些,我就觉得,我不能不学电影。”

    就这样,陈剑莹说服了父母和她自己,踏出了全家人的已知地带,独自赴美追寻“电影梦”。那一年她18岁。

    进阶之路

    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培养过著名华人导演李安、罗马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得主马丁·斯科塞斯、全能型导演伍迪·艾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导演克里斯·哥伦布……这是一座名流汇聚的专业院校,当然也充满了竞争,用陈剑莹的话说,“一分一秒都不能松懈,时时刻刻担心自己停滞不前”。

    班里很多同学的作品,从类型到选材都让她大开眼界;老师们列出的片单中,也有各种冷门实验片,帮她拓展审美接受阈。陈剑莹发现,进入到这个环境,她开始悉心体会生活,更积极地思考,“拉片子”的时候,读懂了很多名导藏在影像里的“潜台词”。

    除了学习导演、剪辑、声音设计、美术、电影史等专业课程,在纽约大学,陈剑莹还辅修了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尤为感兴趣。她告诉南都记者,“首先我本身就很想了解,人的内在机制是怎么工作的?怎么去分析个体与社会当中其他人的关系?而对于导演来讲,我觉得复杂人物的心理活动也非常值得揣摩,需要系统学习。”有一年假期,她又拖着行李,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修读“博弈论和谈判技巧”短期课程,希望给自己换一种理科思维。

    美国的电影行业,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工业化制作流程,学校也提供了很多练手机会。陈剑莹喜欢工作带来的充实,信条就是“抓住一切机会去拍,去练习”。她曾经在洛杉矶的剧组实习,到巴黎接项目,执拍过不少知名品牌的广告片,以及“快乐女声”洪辰、江映蓉的mv……四年下来,不少于20支作品。从学生时代到2017年毕业回国之后,她还参与过《寻龙诀》、《唐人街探案2》、《我和我的祖国》之《夺冠》、《莫尔道嘎》等国内院线电影的拍摄制作,攒下了长长的履历。

    "

    在片场的陈剑莹。

    “我觉得海外求学的经历,把我锻炼得很坚韧。”陈剑莹说。20岁出头,她能坐在监视器前干脆利落地喊出“准备!开机”,调度各个部门,拍摄期间如果遇到场地、预算、演员等方面的各种临时变动,都能极快地执行预案,打点一切人和事。但对一个想拥有个人院线作品的导演来说,这些历练还不够。陈剑莹的目标是成为一位“作者型导演”,正如作家用笔写作一样,在电影作品中融入独特的思想,展现自己的美学追求。因此,她一直在做风格上的探索。

    2014年,陈剑莹在自编自导自摄的影片《紫伞不散》中,用固定机位和定帧特效来拍轻盈的事物,表现一种感性的浪漫主义;同年的《流之》,以实验性的解离手法展示女人如水般的姿态,入围第一届纽约美洲电影节实验短片单元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实验单元。2016年大学三年级时,她编剧并执导了《她的眼光》,融入更多纪实色彩,开始入围多个国际电影节;翌年编剧并执导的《marina》(中文片名《水下美人鱼》),通过讲述一名9岁的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患儿的故事,探讨生死之间的选择。筹备期间,她采访了近100位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以义工身份和儿童在一起生活,影像方面则与特效师反复实验,用微距摄影捕捉颜料的流动变化,来显示抽象的病变过程。该片获得挪威国际电影节最佳国际短片,五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短片、最佳编剧、最佳男女主角,并提名了2018年纽约独立电影节最佳短片、伦敦影展最佳短片。

    "

    为创作《水下美人鱼》,陈剑莹到儿童服务机构做志愿者。

    这样的选题,大多已经远离了当下的“创作潮流”,艺术表现手法也往往较为先锋,如何让电影的投资方也能够认同其中的价值?这个问题的严肃性,已经远非学生时代的“拉赞助”可比。有时,陈剑莹也会无奈,“如果我是一个30多岁的导演,可能我不需要这么努力地去证明自己,因为别人会觉得‘年龄就能带来阅历’。实际上,我是把一份时间拆成好几份来用,付出的努力可能是别人的很多倍,但他们还是会觉得,‘你要用更多东西去证明你自己’。”即便如此,她仍然告诉自己不从俗,一定要把内心最想表达的感受挖掘出来,要相信“真诚”的穿透力。

    “所以,不管我拍摄什么题材,我都是从当下的个人感受出发,‘情感’是不变的核心。不管是爱情、亲情,还是对故土的情,一定是真的感动了我自己,才会进入到我的故事,我才有信心把它们写生动。”陈剑莹告诉南都记者,“当我的作品能够出现在银幕上,用我的故事、我的情感表达,与万千观众隔空对话的时候,甚至带给他们小小的触动和改变,这可能就是我一直想追寻的,也是电影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意义。”

    《海边升起一座悬崖》

    此次在戛纳获奖的《海边升起一座悬崖》,也是这样一部讲述内心情感的作品。

    片中,陨石撞击地球,江边小镇随时可能被海水淹没,姚安娜扮演的主人公“念念”,不得不迁离曾经熟悉的生活。临行前一天,她重走故乡的角落,与伙伴们道别,反而渐悟出许多平凡事物的珍贵。

    “当自然的变化无可抵挡,人类可以抓住什么?”14分钟的影片里,没有任何对灾难的直接展现,“末日将临”只是作为背景存在,成为一个扰动心弦、让人重新审视和思考自身的契机。

    陈剑莹告诉南都记者,这个设定的出发点,源于她在新冠疫情期间体会到的“无常”。一些看似坚不可摧的东西突然消散了,她在生活中经历了很多次告别,此前已经“万事俱备”的长片拍摄计划,也因为疫情被迫搁浅。她说:“在这个状态下,我发现自己好像更想抓住那些细小的、美好的东西,可能有一些是以前从未那么在意的。”创作时,她将疫情做了超现实的虚化,转换成另一种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片名中“大海”和“悬崖”的意象,都出自波德莱尔的诗,但对她来说,这座陡然“升起”的悬崖,更像是堡垒般的存在,是“末日”到来时的护卫。

    "

    《海边升起一座悬崖》剧照。

    剧本于去年9月完成,12月底开机,今年3月完成了剪辑和后期。据陈剑莹说,拍摄过程相对顺利,与自己同属天浩盛世娱乐的新人演员姚安娜配合度很高,性格温和内敛,又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在镜头前,会天然流露出一种“安静的观察者”的状态,能很好地带领观众进入情绪中。但这部电影的后期,却经历了反复的修改。包括春节假期在内,陈剑莹和整个后期团队没有休息过一天。

    很多时候,也只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她对南都记者回忆:“整个过程当中,我调试得比较多的,是情感的呈现。比如在一个场景里,演员之间的互动,情感的浓度要加多少?一个镜头早切两秒钟,或者用中景代替全景,用运动镜头代替固定镜头……传达出的情感浓度是不一样的,给观众的感受也不同。我们总在想,是不是还可以更好?”在视觉上,影片选景四川宜宾,拍青绿的山水、茂盛的植被、氤氲的水气和城镇的烟火气,所有镜头都是用数码摄像机拍一遍,再用35毫米胶片摄像机拍一遍,以求复古的质感和“迷离的梦境”。而配乐方面,影片有两段主题音乐,分别代表“爱”和“遗憾”,与画面相互交织。

    在向当今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提交报名申请之前,陈剑莹和工作伙伴们一直修改作品到最后一天。今年4月,陈剑莹就收到邮件,被告知《海边升起一座悬崖》在今年短片赛道的3507部作品中,成为9部入围的作品之一。同时入选短片金棕榈奖最终角逐的,还有中国导演毕赣执导、谭卓等知名演员主演的《破碎太阳之心》。陈剑莹说,一开始,她都“不太敢相信”。这种情形跟多年前突然收到纽约大学的录取通知又有点相似了,在她心中,入围就已经是莫大的认可和鼓励。

    5月中旬,迎着地中海的灿烂阳光,踏上戛纳的土地,陈剑莹才终于对这一切有了实感。令她雀跃的是,身为入围导演,拥有较高优先级的影展“约票权”,能够观看到更多新鲜的电影佳作,参加业内交流会。她还在戛纳完成了《海边升起一座悬崖》的全球首映,获得如潮掌声。

    在戛纳

    北京时间5月29日凌晨,当本届短片金棕榈奖的开奖嘉宾,不甚清晰地念出“陈剑莹”的汉语拼音时,直播镜头记录下了她无法掩饰的惊讶,继而是激动和欣喜。

    接过镶嵌着珠宝和钻石的金棕榈奖杯,陈剑莹用中文发表了一段获奖感言:“我真的需要感谢的,是我的祖国——中国的这片土地。我在影片当中所描述的,其实就是我站在中国土地上所感受到的那种诗意也好,深情也好……”后来陈剑莹才知道,她手中这个金棕榈大奖是由陪审团全票通过的。评委们来自不同的文化和地域,但他们认为,陈剑莹用电影描绘的这种细微的情感,当下的人们都能感同身受。

    "

    陈剑莹在戛纳。

    如今,27岁的陈剑莹迎来了她在电影这条道路上的高光时刻,但她却表示,中国青年导演在国内外取得的一些奖项,是希望能够证明自己,在未来得到投资方和制片方的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作为一个导演,可能短片只是一块敲门砖,真正的导演生涯是要靠后面的长片作品去奠定的。”因此,在戛纳密集的日程之外,她还会早起,跨越6个小时的时差,与国内团队开在线剧本会,筹备未来的项目——她个人的长片处女作。这是一部即将在哈尔滨拍摄的、献给成年人的纯爱故事片,预计今年年底开机。在新的项目面前,创作者既往的荣誉将再一次清零,满身泥泞地投入与纠结、自我怀疑的缠斗。

    不过,《海边》这部作品,毕竟有些不同。陈剑莹对南都记者说,这部短片诞生在自己的“停滞期”,几乎是最低迷、最不确定的时候,甚至怀疑过她一直以来全力追求的目标是空的。所以,在设想影片中的女孩“念念”寻找过去的时候,现实世界里的陈剑莹也在经历自我推翻和重建。

    《海边》制作完成之后,入围戛纳之前,陈剑莹罕见地给自己放了个假。“我在给自己放假的时候也在想,电影对我来讲到底是什么?我其实又重新问了一遍自己,如果不做电影,我想做什么?后来我觉得,哦,我只想做电影。”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受访者供图

    猜你喜欢
    许我耀眼 0分 2025
    许我耀眼
    赵露思,陈伟霆,万鹏,唐晓天,管梓净,钟雅婷,王伊瑶,许亚军,温峥嵘,范世錡,冯晖,刘敏
    闯关东2 7.2分 2009
    闯关东2
    王茜华,苗圃,董璇,濮存昕,张桐,刘佩琦,王馥荔,李玉刚,车永莉,于洋,涂们,英格玛,木村荣,郑昊,金桂斌,谢园,金巧巧,哈斯高娃,刘波
    献鱼 5.5分 2025
    献鱼
    陈飞宇,王影璐,王奕婷,高寒,吴宇恒,王雅佳,保剑锋,何中华,曾黎,漆培鑫,赵顺然,陈姝君,黄海冰,刘萌萌,马雅舒,李欣泽,陈博豪,郑合惠子
    琅琊榜 9.4分 2015
    琅琊榜
    胡歌,刘涛,王凯,陈龙
    悬崖2012 8.5分 2012
    悬崖2012
    张嘉益,宋佳,程煜,李洪涛,咏梅,姬他,孙浩,徐程,林源,林龙麒,马丽
    刘墉追案 5.4分 2021
    刘墉追案
    何冰,白冰,李乃文,王鹤润,路宏,曹征,黄海冰,王羽铮
    我的团长我的团 9.6分 2009
    我的团长我的团
    段奕宏,张译,张国强
    入青云 0分 2025
    入青云
    侯明昊,卢昱晓,余承恩,鹤男,全伊伦,朱丽岚,潘珺雅,胡耘豪,林江国,邓孝慈,鹿骐,于垚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火影忍者 9.1分
    2父子 6.9分
    3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4太平洋战争 9分
    5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6创造101 5.9分
    7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8传奇故事 8.4分
    9天师撞邪 7.9分
    10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1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2毒魔复仇 7.1分
    13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4李卫当官2 7.2分
    15名侦探柯南 8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