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列表正在加载,剩余 1 秒...
剧情介绍
这是电影《杰出公民》中我颇有感触的一句台词,电影中,归乡的诺贝尔文学家丹尼尔遭遇狂热粉丝的拦截,那是一个热情却又自以为是的青年胖子,他自诩自己是丹尼尔的粉丝,他认为丹尼尔书中的某个形象的原型是自己的父亲,他异常热情的向丹尼尔吐露心意,他想要邀请丹尼尔到家中晚餐,却全然不顾丹尼尔的想法,丹尼尔并没有答应也没有赴约,于是他带着一副受伤的神情来质问丹尼尔这是为什么。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作家就坦言这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并不是好事,这可能会断送了创作生涯。这令人想起一把年纪的多丽丝·莱辛买东西回来时遇到记者,才得知自己获了诺贝尔,老人家便叹气,因为她突然绝望地意识到她这一天算是毁了。片中获奖后的作家被各种没完没了的社会活动或所谓的学术活动搅和的心烦意乱,又遇了创作瓶颈,此时的他需要的不是冠冕堂皇的客套,而是加大量的刺激,以令他那已然麻木缺乏灵感的干涸心灵复苏。
影片看似循序渐进地呈现着故乡对一位作家的二次绞杀,故乡带着一股不可抗拒的蛮狠力量,对作家实施着方方面面的“绑架”、逼迫、碾压和扼杀,最后甚至有性命之忧,实则这是这位腹黑作家的一次心脑刺激之旅,因为他迫切需要这样来一遭。
丹尼尔说,我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拥有同一个故乡。书中那些故事,不管有没有原型,也许真相并不存在,只有解构和诠释。水池中死去的火烈鸟在片头片尾都出现过,波澜不惊却让人扼腕,所以,有时候困境不是别人带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带给自己的。
猜你喜欢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