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线路
剧情简介
“神经病”无疑是一个詈词,以至于“六百号(指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出来的”在沪上也成了一句戏谑。偏偏是这些让人敬而远之的精神病人,成了《闭锁病房(閉鎖病棟-それぞれの朝)》里的主人公——而这部电影,也已经获得了第4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的提名,并且也是“最佳影片”的有力竞争者。
病院里的正常人
说起来,日本关于医疗方面的影视作品早已远近驰名,由《白色巨塔》到《救命病楝 24 小时》等,拥有大量粉丝。之所以会如此,其实有个比较特殊的原因:绝大部分的日本医疗影视名作,均以相关小说为蓝本,而这些小说的作者,不少就是执业医生。在医写医,不啻如鱼得水。所以医疗小说还看日本,大抵也是短期内不能改变的现实。
《闭锁病房》的小说原作者帚木蓬生正是如此。作为九州大学医学部毕业的一名精神科医生,他在福冈县还开有自己的精神科诊所。由他来创作《闭锁病房》这样一部以精神病院为故事发生地的小说,自然是游刃有余了。当然,日本作为“精神病大国”的存在,也的确为帚木蓬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根据厚生劳动省2012年的调查预计,日本全国有303万人接受精神疾病的门诊治疗,其中有31万人接受住院治疗。住院设施方面,日本全国精神病专科医院有1636家,精神病病床有342446张……
作为一部小说,《闭锁病房》早在1999年就被搬上了银幕,20年后又再一次被翻拍。为什么两代日本导演如此钟爱这一关于“精神病人”的题材?这当然不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其实,世界电影史上并不缺乏精神病人的身影。尤其是在当代多数商业电影中,精神病往往以血腥、残暴的行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德州电锯杀人狂》系列和《惊声尖叫》系列。其基本的叙事模式是围绕一个幕后幽灵般的人物展开。他们通过一系列暴力行为不断制造恐慌与悬念,并在最后被揭示为精神病加以消灭。这里很少有对精神病的成因探询或社会申诉,而仅仅将之视为一种变异的入侵者。他们是一种突然闯入日常平静生活的“他者”,呈现出一派赤裸裸的疯狂。
毋庸讳言,几百年以来,精神病人在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受到猜疑、恐惧、歧视、排斥和遗弃,被他人视为自己的“异类”,不是被看作会作恶的魔鬼,就是被看作低人一等的贱民。但当代电影里同样不乏另一种思潮,也就是把“精神病”看作一种对于病态社会现实的自然反应。他们更像是这个社会的正常人。比如,米洛斯·福尔曼的《飞跃疯人院》(1975)叙事就建立在精神病院与精神病患者的对立逻辑之上。那些所谓正常的医生、护士显得阴森可恐。相反,《飞跃疯人院》中的精神病人麦克·墨菲则显得远为正常。
在为精神病人“去污名化”这一点上,《闭锁病房》也可以归于后者之列。就像导演平山秀幸在2019年底的“上海新片展”上所说的那样,他拍摄此片的目的,就是希望大众能够关注到“精神病人”这一边缘群体的境遇。
但是,仔细观察的话,却可以发现一些微妙的区别。《闭锁病房》的主角并没有精神疾病史。在影片的一开始,由笑福亭鹤瓶扮演的梶木秀丸就以一个令人震惊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一个杀妻弑母的死刑犯,因十恶不赦的罪行被执行绞刑。然而,他却在绞刑架下意外幸存,根据一个犯人不能被处决两次的逻辑,他就此逃脱了死刑(但脊髓受损下肢瘫痪),而被坐在轮椅送进了长野县小诸市的一所精神病院。显而易见,梶木秀丸成为被困在精神病院中的一个正常人。这不过是日本官僚体系在逃避“缺少先例”的现实中的一个副产品。
无处可去所以来此
生活在《闭锁病房》中的这间精神病院(在小诸高原医院取景)中的病人,当然不乏真正的精神病人。有人早上刷牙时会记不起自己喝了第几杯水,也有人唯一的爱好就是向着窗外打出“我要回家”的旗语……不过,电影所重点聚焦的人物,恰恰不在此列。他们并没有怪异的举止,心智发育也与常人无别。他们被送进精神病院的唯一理由是,他们无处可去。
这些人之中,除了理论上已经死去的梶木秀丸之外,还有塚本中弥(绫野刚 饰)与岛崎由纪(小松菜奈 饰)。塚本中弥原本是一个普通上班族,不幸患上了类似癫痫的幻听症,为此主动选择进入精神病院治疗。在这里,病情已经痊愈,不会复发。他之所以不离开,是因为遭到了家人(亲妹妹与妹夫)的排斥疏远。后者还告诉他,老母也已经患上了老年痴呆,最好送进养老院了事。
相比之下,女高中生岛崎由纪更加没有理由出现在精神病院里。诚然,她在母亲陪同来后迅速选择了跳楼自杀(幸而未死)。但观众很快就意识到,这不是精神疾病而是精神受创。这位年轻的女孩,竟然在家中受到了继父的强暴而怀孕!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不怀好意的继父以年轻人“需要在正常的家庭中成长”为借口将由纪领回家里之后,由纪的亲生母亲竟然以女儿与继父的不正当关系为耻,毫不犹豫地将她再度赶回了精神病院!这样一来,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理应受到社会的帮助,最后却十分无助地沦为精神病院中的一名“病人”。
由于这个原因,《闭锁病房》的“画风”就显得有些另类。放眼世界影坛,作为主角的精神病患者通常有着极为复杂的性格特征——孤僻、偏执或者狂放、残忍,但是在言行上却又不时出现正常道德标准下的闪光点。例如《美丽心灵》里终生饱受幻想症折磨的“孤独天才”纳什在影片最后对妻子爱的致意,抑或自闭症的雨人随身带着弟弟残破的照片……所有这一切,在《闭锁病房》里全然付之阙如。就像影片中一句台词所说的一样,“在这里的人,都是无处可去的”,而不简单取决于有没有患上了“精神病”。“精神病院”也因此成为社会边缘人的最后“庇护所”。
“每个人都有迫不得已的时候”
与不少日本“治愈系”电影类似,《闭锁病房》主动放弃了连续性完备的故事主线。电影在叙事上有意进行了大量省略、留白处理,其余内容则深藏在日常叙事之下,留给观众自行想象。其结果是,观众只是在剧中人物的交谈中才得知生活在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与病人)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但作为主角梶木秀丸的往事不在其列。他在剧中说过一句台词,“每个人都有迫不得已的时候”,为这一“人设”的大反转埋下了伏线。通过回忆的镜头,观众终于得知,这位杀人犯的确有“迫不得已的时候”。当他在大雪天提早下班回家的时候,意外发现妻子正在与一名公务员偷情。气急败坏的梶木秀丸从厨房拿来尖刀捅死两人后才意识到,自己如若入狱,瘫痪在床的年迈母亲势必落到无人照顾。于是他选择缢死了母亲,因此背上了三条人命。
放在任何社会里,梶木秀丸这样的罪行都可以称之为其行可恶但其情可悯。但他自己,显然已经因此对世界失去了希望,因此甚至在行刑前放弃了留下遗言的机会。看起来,这样的一个人,将会在精神病院了却残生,就像剧中那位石田阿姨那样,孑然一身却想象着自己有着孝顺的子女,最后在61岁时孤独地死去。
从医生捧着石田的骨灰盒回到精神病院这一刻起,《闭锁病房》的主旨,悄然变成了包括梶木秀丸在内的正常人,从精神病院重获新生。岛崎由纪在梶木秀丸与塚本中弥等人的关心下,情绪逐渐恢复了平和。而塚本中弥也萌生了“如果我们能够出去,生活在一起该多好”的想法——虽然他马上自嘲“有这种想法说明我的病还没好”。
这一幕温馨的场面被一个突发事件打破。精神病院里的恶霸,有着严重暴力倾向的重宗(涉川清彦 饰)趁着岛崎由纪落单的机会强暴了她。这一幕正巧被热衷摄影的病人,丸井昭八发现并拍进了自己的相机。受辱的由己因不知去向,而辗转得知真相的梶木秀丸最终杀死了重宗——他也因此又一次的杀人案件身陷囹圄。
梶木秀丸的案件迅速登上了报纸。由此,塚本中弥终于下定决心回归社会,并希望能为梶木做些什么。当他回到家时,发现妹妹口中早已老年痴呆的母亲安然无恙,那只是塚本中弥的妹妹意欲鲸吞房产的欺骗之词。亲情冷漠至此,实在令人唏嘘。
影片的高潮,出现在梶木秀丸庭审时。许久不知音讯的岛崎由纪突然以证人身份出现,并坦言是梶木秀丸的照顾,让自己重新看到了生活的意义,并在离开精神病院后成为了一名实习护士。至于原本意志消沉,甚至萌生自杀之意的梶木秀丸,也因这一番话深受触动。在看守所的放风时刻,梶木秀丸尝试站立起来。他试了多次,终于没有成功。但这,毕竟是他第一次有了勇气,尝试离开桎梏双腿的轮椅。这一镜头的寓意,实在是非常明显的——经过精神病院的生活之后,梶木秀丸终于对于久违的“自由”产生了向往。
由此,《闭锁病房》称得上是继《小偷家族》之后,又一部没有血缘关系的边缘人守望相助彼此关怀的日本电影。从这个角度而言,“精神病院”的背景,倒是更像是一个“噱头”。诚然,影片中也借角色之口说出,“疯子也要有人权”。现实生活中日本对于精神病的治疗理念也已经从对患者的长期“收容”“隔离”,转向了短期住院(早期出院)治疗。但是,《闭锁病房》中的精神病院,似乎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很难想象,以低犯罪率著称的日本,在管理严格的精神病院里居然会出现强暴这种恶性犯罪。凶神恶煞一般的医生不见了,医院里的秩序也变成了病人自行其是。更加显得有些讽刺的是,影片“正常人”纷纷离开了“闭锁病房”获得新生,只有那些真正的精神病人仍然身陷其中。从这个结局而言,导演平山秀幸关怀这一特殊群体的初衷,反而变得有些模糊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