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被绑架的小孩

被绑架的小孩 豆瓣评分:8.1

HD中字版
  • 分类:剧情片
  • 导演:加布里埃莱·萨尔瓦托雷斯
  • 地区:意大利
  • 年份:2003
  • 语言:意大利语
  • 更新:2024-04-01 18:56
报错 收藏
  • 被绑架的小孩是由Giuseppe Cristiano,Mattia Di Pierro,Diego Abvatantuono,Dino Abbrescia主演的一部剧情片。"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在2021年9月2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提及澳大利亚对土著居民实施种族灭绝的历.. 更多

被绑架的小孩剧情介绍
"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在2021年9月2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提及澳大利亚对土著居民实施种族灭绝的历史,称:“历史上,澳大利亚对土著居民实施种族灭绝,将10万土著儿童强行带离家庭,给‘偷走的一代’造成永久性的伤痛。”

"

“被偷走的一代”,正是澳大利亚历史上一群充满悲剧色彩的人,是20世纪初澳政府推行的“白澳政策”的牺牲品。

被政府绑架的孩子

电影《澳洲乱世情》(australia)中就有关于这段历史的情节。影片中,小孩诺拉是土著女人遭受白人男性强暴生下的混血儿。电影以诺拉看到警察或陌生人来到牧场时慌忙地躲进大水罐的镜头拉开序幕,而诺拉的母亲就在一次躲避中不幸溺水死亡,诺拉也不得不在脸上涂上黑炭以防自己被人发现并带走。

"电影《澳洲乱世情》剧照

当时的澳洲,白人为了保持崇高的地位和高贵的血统,打着为了后代有利进化的幌子,扬言必须彻底清除土著混血儿。1901年澳大利亚《公报》说道:“如果澳大利亚要成为适合我们孩子及他们的后代生存的地方,我们必须保证我们种族血统的纯正。混血儿通常并未继承两个种族的任何优点,难道你希望澳大利亚变成杂种的世界?”

于是,“白澳政策”顺理成章地被提上日程。

“白澳政策”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澳大利亚盛行的极端种族主义思想——白澳思想。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后,其演变为“白澳政策”,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它宣扬白种人优于其他一切种族,致力于把澳大利亚建成一个纯白种人的国家。

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最古老的原住民可以追溯到七万年前。土著人以打猎和采集为生,在水源附近搭起临时帐篷,食物耗尽后便寻找下一个栖息地。

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发现了澳大利亚的东海岸。1788年1月26日,英国海军带着家属及780名囚犯正式在澳大利亚定居。英国人宣布土著非法占有王室土地,凭借着枪炮将土著驱赶到内陆的荒凉地区。

土著居民不但在生活环境方面处境艰难,就连他们的孩子都会被政府“偷走”。

受“白澳政策”的影响,澳大利亚政府曾于1910年至1970年间实行了影响一代人的同化政策,强行将近10万名土著儿童集中在白人家庭和专门机构收养,切断他们与原生族群的语言和文化联系,使得这些人成为“被偷走的一代”。

为实现这一目标,澳大利亚政府对外拒绝和排斥有色人种移民,对内认为原住民“低贱无知”,因而通过欺骗或强行的手段把共计10万土著儿童永久地送往白人家庭或政府机构,以“白化”原住民,加速土著种族灭亡。

澳大利亚女作家加利梅拉的小说《防兔篱笆》(follow the rabbit-proof fence)也再现了这段历史。

主人公莫莉是一位原住民小女孩,14岁时她和妹妹戴希、表妹格雷西一起被白人警察从母亲身边带走。她们在收养营里不能说自己的语言,只能讲英语。莫莉无法忍受收养营的压抑生活,在她的号召下,三名女孩携手踏上了沿着防兔篱笆回家的漫漫长路。

故事结尾,格蕾西被抓走,莫莉和戴希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部落。然而现实生活中,莫莉回到家乡几年后,和一名原住民男子结婚,生下两个女儿多莉丝和安娜。1940年,大女儿多莉丝3岁时,母女三人又被强行带回摩尔河营地。第二年莫莉带着18个月大的安娜从营地逃回家乡。两年之后,安娜再次被政府抢走。

悲剧就这样不断地轮回延伸。

就像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海报上所说的那样:当政府绑架了你的孩子,你能做什么?

"《防兔篱笆》(又译:末路小狂花)电影海报

30年后,莫莉才得以与多莉丝团聚。多莉丝根据母亲的悲惨经历写下了基调悲凉的小说《防兔篱笆》。

土著儿童的“噩梦”

年幼时被“偷走”,对于土著儿童无异于一个“噩梦”。

他们变得没有人身自由,与部落和家人的一切联系均被切断。为了防止寻亲,政府甚至专门销毁儿童及其土著父母的信息。

在养育院或者白人家庭中,土著儿童不得不说白人的语言,接受白人的宗教,进而接受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到十五六岁时就开始为白人干活以获取微薄的报酬。

根据1997年澳大利亚人权与机会平等委员会发布的题为《带他们回家》的报告,在养育院中,土著儿童受到非人的待遇,儿童营养不良,虐待、凌辱时常发生。

这对澳大利亚土著的健康水平影响深远。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的一份报告指出,澳大利亚土著的健康水平要比澳其他居民落后一个世纪,平均寿命短近二十年。报告还说,他们的状况甚至不如新西兰的毛利人,一些在一般澳大利亚人来讲已经绝迹的疾病,在原住民中仍然猖獗。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

此外,缺少父母的关爱,又受到白人的歧视与虐待,这些孩子们既难以回归本族文化,也难以融入白人社会。他们的犯罪率、自杀率和失业率,远远高于全澳同代人的平均水平。许多儿童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一辈子都见不到自己的亲人,在无根的困境中悄无声息地死去。

布鲁斯·特雷沃罗就是这些儿童当中的一个。1957年圣诞节那天,13个月大的特雷沃罗出现腹痛,父亲约瑟夫请邻居把他送到阿德莱德的一家医院进行治疗。到达医院后,他的个人信息被写成“没有父母”,被交给一对白人夫妇抚养。

从此,特雷沃罗再没有见过他的父亲。10岁那年,他与母亲重新团聚,然而童年的种种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后来他酗酒、抑郁,甚至无力保住一份工作。法庭判定,这些都归因于他幼年被“偷走”的经历。

另一个“被偷走的一代”

1973年,澳大利亚政府终于放弃对当地土著的同化政策。然而直到2008年2月13日,土著居民才等来了政府的道歉——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国会正式向原居民表示歉意,对澳大利亚政府过去的“错误行为”表示反省,称之为“国家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招待会上拥抱“被偷走的一代”,来源:新华社

当天,大约1000名澳大利亚土著族群民众从全国各地赶到首都堪培拉,亲眼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澳大利亚各大电视台同步直播道歉仪式,很多人冒雨聚集在电视大屏幕下观看,流下了眼泪。

然而土著居民的实际生活和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悲剧仍在延续。

据《澳大利亚人报》2009年8月23日报道,新南威尔士州一城镇有40多名原住民的孩子被福利机构工作人员从他们的父母身边带走,其中包括一名出生仅4天的婴儿。

这名婴儿被带走时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福利人员第一次来医院要带走婴儿时,护理人员以不人道为由予以拒绝。4天后福利人员再次来到医院,将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的婴儿带走,寄养到一户很远的人家。实际上,村镇里既没有毒品泛滥,也没有酗酒问题,这些孩子被带走的原因只是贫困和落后。

澳反对党儿童安全事务发言人德姆帕塞担心“另一个被偷走的一代正在形成”。

有人这样述说被带离家庭、长大成人后的感受,“我们也许可以回家,但我们无法重新回到我们的童年。我们也许可以与父母、亲人再次团聚,但是光阴已经流逝,我们无法体味亲人的爱与关心,这种遗憾终身无法抹平。我们可以再次回家,但是身心所受到的伤害无法消除,因为‘监护人’们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消除我们的土著身份。”

没有哪个民族或人种生来就更高贵,维护人的尊严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如何真正解决“被偷走的一代”这一历史问题,如何弥合创伤,真正改善澳大利亚土著的实际生活和地位,澳大利亚政府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参考资料:

1. 王宇博:《澳大利亚——在移植中再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 涂成林:《澳洲观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 杨洪贵:《论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同化政策》,《世界民族》2003年第6期。

4. 汪诗明:《澳大利亚陆克文政府向土著居民致歉的原因探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 《澳生产力委员会报告指出——澳大利亚原住民人权状况堪忧》,《人民日报》2021年8月18日第16版。

6. 陈小方:《澳大利亚延续“被偷走的一代”悲剧》,《光明日报》,2009年8月24日,第8版。

7. 曹杨:《澳大利亚:原住民子女被强制与父母分离 现代版“被偷走的一代”恐在形成》,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8月25日第5版。

8. 郝爽言:《澳大利亚无奈赔偿“被偷走的一代”,将为部分原住民每人提供7.5万澳元赔偿金》,环球时报,2021年8月6日。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4eic88jslu

9. 环球网:《澳大利亚侵犯人权的行为遭到广泛批评,外交部:澳大利亚欠世界一个交代》,2021年9月23日。

https://www.sohu.com/a/491581711_162522

10.《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正式向原著民公开道歉》,cctv.com,2008年2月13日。

https://news.cctv.com/special/c17274/01/20080213/103091.shtml

11.乔瑜:《澳大利亚国庆背后的痛楚:“白澳”政策造成多少牺牲品》,澎湃新闻,2016年8月26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82765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中国反邪教』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介拾

● 往期精选

■ 助力扶贫 我们在行动

"

  • 播放列表
  • 1080
排序
  • HD中字版
  • 剧情介绍
    "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在2021年9月2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提及澳大利亚对土著居民实施种族灭绝的历史,称:“历史上,澳大利亚对土著居民实施种族灭绝,将10万土著儿童强行带离家庭,给‘偷走的一代’造成永久性的伤痛。”

    "

    “被偷走的一代”,正是澳大利亚历史上一群充满悲剧色彩的人,是20世纪初澳政府推行的“白澳政策”的牺牲品。

    被政府绑架的孩子

    电影《澳洲乱世情》(australia)中就有关于这段历史的情节。影片中,小孩诺拉是土著女人遭受白人男性强暴生下的混血儿。电影以诺拉看到警察或陌生人来到牧场时慌忙地躲进大水罐的镜头拉开序幕,而诺拉的母亲就在一次躲避中不幸溺水死亡,诺拉也不得不在脸上涂上黑炭以防自己被人发现并带走。

    "电影《澳洲乱世情》剧照

    当时的澳洲,白人为了保持崇高的地位和高贵的血统,打着为了后代有利进化的幌子,扬言必须彻底清除土著混血儿。1901年澳大利亚《公报》说道:“如果澳大利亚要成为适合我们孩子及他们的后代生存的地方,我们必须保证我们种族血统的纯正。混血儿通常并未继承两个种族的任何优点,难道你希望澳大利亚变成杂种的世界?”

    于是,“白澳政策”顺理成章地被提上日程。

    “白澳政策”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澳大利亚盛行的极端种族主义思想——白澳思想。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后,其演变为“白澳政策”,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它宣扬白种人优于其他一切种族,致力于把澳大利亚建成一个纯白种人的国家。

    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最古老的原住民可以追溯到七万年前。土著人以打猎和采集为生,在水源附近搭起临时帐篷,食物耗尽后便寻找下一个栖息地。

    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发现了澳大利亚的东海岸。1788年1月26日,英国海军带着家属及780名囚犯正式在澳大利亚定居。英国人宣布土著非法占有王室土地,凭借着枪炮将土著驱赶到内陆的荒凉地区。

    土著居民不但在生活环境方面处境艰难,就连他们的孩子都会被政府“偷走”。

    受“白澳政策”的影响,澳大利亚政府曾于1910年至1970年间实行了影响一代人的同化政策,强行将近10万名土著儿童集中在白人家庭和专门机构收养,切断他们与原生族群的语言和文化联系,使得这些人成为“被偷走的一代”。

    为实现这一目标,澳大利亚政府对外拒绝和排斥有色人种移民,对内认为原住民“低贱无知”,因而通过欺骗或强行的手段把共计10万土著儿童永久地送往白人家庭或政府机构,以“白化”原住民,加速土著种族灭亡。

    澳大利亚女作家加利梅拉的小说《防兔篱笆》(follow the rabbit-proof fence)也再现了这段历史。

    主人公莫莉是一位原住民小女孩,14岁时她和妹妹戴希、表妹格雷西一起被白人警察从母亲身边带走。她们在收养营里不能说自己的语言,只能讲英语。莫莉无法忍受收养营的压抑生活,在她的号召下,三名女孩携手踏上了沿着防兔篱笆回家的漫漫长路。

    故事结尾,格蕾西被抓走,莫莉和戴希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部落。然而现实生活中,莫莉回到家乡几年后,和一名原住民男子结婚,生下两个女儿多莉丝和安娜。1940年,大女儿多莉丝3岁时,母女三人又被强行带回摩尔河营地。第二年莫莉带着18个月大的安娜从营地逃回家乡。两年之后,安娜再次被政府抢走。

    悲剧就这样不断地轮回延伸。

    就像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海报上所说的那样:当政府绑架了你的孩子,你能做什么?

    "《防兔篱笆》(又译:末路小狂花)电影海报

    30年后,莫莉才得以与多莉丝团聚。多莉丝根据母亲的悲惨经历写下了基调悲凉的小说《防兔篱笆》。

    土著儿童的“噩梦”

    年幼时被“偷走”,对于土著儿童无异于一个“噩梦”。

    他们变得没有人身自由,与部落和家人的一切联系均被切断。为了防止寻亲,政府甚至专门销毁儿童及其土著父母的信息。

    在养育院或者白人家庭中,土著儿童不得不说白人的语言,接受白人的宗教,进而接受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到十五六岁时就开始为白人干活以获取微薄的报酬。

    根据1997年澳大利亚人权与机会平等委员会发布的题为《带他们回家》的报告,在养育院中,土著儿童受到非人的待遇,儿童营养不良,虐待、凌辱时常发生。

    这对澳大利亚土著的健康水平影响深远。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的一份报告指出,澳大利亚土著的健康水平要比澳其他居民落后一个世纪,平均寿命短近二十年。报告还说,他们的状况甚至不如新西兰的毛利人,一些在一般澳大利亚人来讲已经绝迹的疾病,在原住民中仍然猖獗。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

    此外,缺少父母的关爱,又受到白人的歧视与虐待,这些孩子们既难以回归本族文化,也难以融入白人社会。他们的犯罪率、自杀率和失业率,远远高于全澳同代人的平均水平。许多儿童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一辈子都见不到自己的亲人,在无根的困境中悄无声息地死去。

    布鲁斯·特雷沃罗就是这些儿童当中的一个。1957年圣诞节那天,13个月大的特雷沃罗出现腹痛,父亲约瑟夫请邻居把他送到阿德莱德的一家医院进行治疗。到达医院后,他的个人信息被写成“没有父母”,被交给一对白人夫妇抚养。

    从此,特雷沃罗再没有见过他的父亲。10岁那年,他与母亲重新团聚,然而童年的种种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后来他酗酒、抑郁,甚至无力保住一份工作。法庭判定,这些都归因于他幼年被“偷走”的经历。

    另一个“被偷走的一代”

    1973年,澳大利亚政府终于放弃对当地土著的同化政策。然而直到2008年2月13日,土著居民才等来了政府的道歉——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国会正式向原居民表示歉意,对澳大利亚政府过去的“错误行为”表示反省,称之为“国家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招待会上拥抱“被偷走的一代”,来源:新华社

    当天,大约1000名澳大利亚土著族群民众从全国各地赶到首都堪培拉,亲眼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澳大利亚各大电视台同步直播道歉仪式,很多人冒雨聚集在电视大屏幕下观看,流下了眼泪。

    然而土著居民的实际生活和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悲剧仍在延续。

    据《澳大利亚人报》2009年8月23日报道,新南威尔士州一城镇有40多名原住民的孩子被福利机构工作人员从他们的父母身边带走,其中包括一名出生仅4天的婴儿。

    这名婴儿被带走时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福利人员第一次来医院要带走婴儿时,护理人员以不人道为由予以拒绝。4天后福利人员再次来到医院,将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的婴儿带走,寄养到一户很远的人家。实际上,村镇里既没有毒品泛滥,也没有酗酒问题,这些孩子被带走的原因只是贫困和落后。

    澳反对党儿童安全事务发言人德姆帕塞担心“另一个被偷走的一代正在形成”。

    有人这样述说被带离家庭、长大成人后的感受,“我们也许可以回家,但我们无法重新回到我们的童年。我们也许可以与父母、亲人再次团聚,但是光阴已经流逝,我们无法体味亲人的爱与关心,这种遗憾终身无法抹平。我们可以再次回家,但是身心所受到的伤害无法消除,因为‘监护人’们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消除我们的土著身份。”

    没有哪个民族或人种生来就更高贵,维护人的尊严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如何真正解决“被偷走的一代”这一历史问题,如何弥合创伤,真正改善澳大利亚土著的实际生活和地位,澳大利亚政府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参考资料:

    1. 王宇博:《澳大利亚——在移植中再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 涂成林:《澳洲观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 杨洪贵:《论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同化政策》,《世界民族》2003年第6期。

    4. 汪诗明:《澳大利亚陆克文政府向土著居民致歉的原因探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 《澳生产力委员会报告指出——澳大利亚原住民人权状况堪忧》,《人民日报》2021年8月18日第16版。

    6. 陈小方:《澳大利亚延续“被偷走的一代”悲剧》,《光明日报》,2009年8月24日,第8版。

    7. 曹杨:《澳大利亚:原住民子女被强制与父母分离 现代版“被偷走的一代”恐在形成》,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8月25日第5版。

    8. 郝爽言:《澳大利亚无奈赔偿“被偷走的一代”,将为部分原住民每人提供7.5万澳元赔偿金》,环球时报,2021年8月6日。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4eic88jslu

    9. 环球网:《澳大利亚侵犯人权的行为遭到广泛批评,外交部:澳大利亚欠世界一个交代》,2021年9月23日。

    https://www.sohu.com/a/491581711_162522

    10.《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正式向原著民公开道歉》,cctv.com,2008年2月13日。

    https://news.cctv.com/special/c17274/01/20080213/103091.shtml

    11.乔瑜:《澳大利亚国庆背后的痛楚:“白澳”政策造成多少牺牲品》,澎湃新闻,2016年8月26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82765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中国反邪教』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介拾

    ● 往期精选

    ■ 助力扶贫 我们在行动

    "

    猜你喜欢
    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 7.8分 2011
    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
    约翰尼·德普,佩内洛普·克鲁兹,杰弗里·拉什,伊恩·麦柯肖恩
    团圆饭 7.7分 2014
    团圆饭
    李光洁,李健,代旭,傅晶,马苏,何泓姗,曲高位,黄爱玲,张宁江,李依玲,徐囡楠,陈卫,石燕京,李勤勤,班赞,赵雷棋
    指环王1:护戒使者 9.1分 2002
    指环王1:护戒使者
    伊利亚·伍德,西恩·奥斯汀,伊恩·麦克莱恩,维果·莫腾森,奥兰多·布鲁姆,多米尼克·莫纳汉,比利·博伊德,克里斯托弗·李,马尔顿·索克斯,梅根·爱德华兹
    遥远的诺邓 7.9分 2009
    遥远的诺邓
    颜丹晨,樊志起
    唐探1900 6.5分 2025
    唐探1900
    王宝强,刘昊然,周润发,白客,张新成,岳云鹏,约翰·库萨克,太保,王雨甜,张傲月,柯国庆,萨姆·海登·史密斯,肖恩·科恩克,暗真,魏翔,尹正,安娜,奚美娟,李诚
    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 7.9分 1992
    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
    成龙,杨紫琼,张曼玉,元华,曾江
    绝杀 8.1分 2017
    绝杀
    李智雪,陈南飞,纪雨浩
    太坏了 6.9分 2007
    太坏了
    乔纳·希尔,迈克尔·塞拉,克里斯托夫·梅兹-普莱瑟,塞斯·罗根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火影忍者 9.1分
    2父子 6.9分
    3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4太平洋战争 9分
    5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6创造101 5.9分
    7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8传奇故事 8.4分
    9天师撞邪 7.9分
    10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1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2毒魔复仇 7.1分
    13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4李卫当官2 7.2分
    15名侦探柯南 8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