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列表正在加载,剩余 1 秒...
剧情介绍
昨天的活动中,叶嘉莹先生与张伯礼院士在一起。 本报记者 张立摄
昨天是我国第36个教师节,13:30,南开大学主楼小礼堂内气氛热烈、掌声雷动,96岁高龄的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先生坐着轮椅,由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缓缓推到舞台中央,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随后,以叶先生为主题的文学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进行了特别展映。
出席活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特地献给叶先生一副对联:国学泰斗 音律吟诵 领一代风骚,文人风骨 坚韧清雅 成万世楷模。
“感谢大家从远方赶到这里观看这部电影。大家一会儿可能会发现,我现在的样子和电影里面不大一样了,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一上来,叶嘉莹先生便用轻松诙谐的口吻吊起了大家的胃口。随着叶先生的讲述,大家才了解到,老人一直独自生活,坚强独立,因一次意外跌倒,后脑摔伤,敷中药治疗后,脑后部的头发竟逐渐变成了黑色。
一段开场白后,叶先生敏捷的思维、清晰的表达以及乐观的态度深深感染了现场所有人。
谈到“教师”这个职业,当了一辈子教师的叶嘉莹爽朗地笑了起来,“古人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想我就是‘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希望在余年将吟诵传承下去。我们正在做吟诵录音,希望推广中国历代的各种体裁的诗词歌赋,让年轻人了解诗词吟诵,伴随吟诵创作出好的诗词作品。”
当天,南开师生与各界嘉宾一同观看了影片《掬水月在手》,为叶嘉莹先生的传奇人生深深感动。南开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程影表示:“听到叶先生谈起的吟诵事业,我们都很期待、都很希望能够听到叶先生的吟诵录音,体验到古诗词的生命。”
《掬水月在手》已定档今年10月16日,即南开大学建校101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全球公映。
本报记者 孙启明 丁晓晨
猜你喜欢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