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婚姻结业式

婚姻结业式 豆瓣评分:0

更新至8集
  • 分类:华语剧
  • 导演:郑德华,刘殿润
  • 地区:中国台湾
  • 年份:2021
  • 语言:闽南语,
  • 更新:2024-04-01 19:41
报错 收藏
  • 婚姻结业式是由谢祖武,张本渝,夏如芝,尹昭德,郁芳,梁赫群,何如芸,马力欧,陈慕义,陈玮薇,苏苇华,谢雨芝,廖妹仔主演的一部华语剧。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2003年末,非典疫情在香港渐渐平息,人们终于从恐惧中解脱。在跑马地的养和医院.. 更多

婚姻结业式剧情介绍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2003年末,非典疫情在香港渐渐平息,人们终于从恐惧中解脱。在跑马地的养和医院内,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女歌手,却永远告别了她最爱的世界。那一年她40岁,一个多月前刚刚举办完人生的最后一场演唱会。

她就是anita梅艳芳。

电影《梅艳芳》自11月12日上映以来,虽然口碑褒贬不一,但赚足了歌迷和影迷的眼泪。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电影,导演梁乐民不仅细心还原了梅艳芳各个阶段的服饰、妆发和造型,而且每一帧的光影、构图都带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怀旧港风,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加分不少。

最难的是重现当时的城市风貌。梁乐民在采访中说,香港是一个急速变化的城市,20多年前的香港是什么样子,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很多地方都已经拆除改造,几乎没有当年的影子。

因此,电影《梅艳芳》不仅展现了梅艳芳的传奇一生,同时也让观众看到香港这座城市在时代巨变下的起起伏伏。两者相辅相成,恰如导演所说,电影的女主角是“梅艳芳”,男主角则是“香港”。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电影《梅艳芳》海报。

荔园

由于父亲早逝,梅艳芳童年家境清寒,全家五口人靠母亲创办的“锦霞歌舞剧团”糊口。1963年出生的梅艳芳从四岁半开始,便跟着姐姐梅爱芳,以“依依”和“依娜”艺名在荔园登台演唱,赚钱养家。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的梅艳芳从四岁半开始,便跟着姐姐梅爱芳,以“依依”和“依娜”艺名在荔园登台演唱。 资料图

荔园,原名“荔枝园”,1949年由圣心英文书院校长石钟山在荔枝角湾畔兴建,是香港第一个大型主题乐园。当时园内多为体育设施,有4个游泳池,每天开放时间由早上8时至午夜,入场费成人港币5角,儿童3角。

1950年,游乐场易主,改名为“荔园游乐场”,负责人斥巨资进行扩建,从美国订购多种新式机动游戏,包括摩天轮、过山车、腾空飞艇、碰碰车、碰碰船等。新园还兴建一个可容1000观众的剧院,另设有水上舞厅、露天电影院以及餐厅食肆,可以说是一个全能型合家欢的玩乐场所。开幕初期,生意十分兴旺,每日入园人次高达逾万。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早期的荔园游乐场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1970年的荔园通讯,可以看到上面的演出节目和演唱嘉宾(香港文化博物馆藏品)。 维基百科 图

荔园的剧院里,不仅有现代歌舞,每晚还有粤剧名伶、杂技剧团的演出,中西荟萃、新旧融合。不光是梅艳芳姐妹,日后许多如日中天的大明星,如郑少秋、成龙、洪金宝、元彪等人都曾在这里表演过,著名歌手罗文还曾在1964年任职过荔园验票员。

电影《梅艳芳》的导演梁乐民在采访中介绍道,这是大家都经历过的一个时代,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印象。因此影片的很多场景细节都是根据工作人员父母结婚的照片和视频来制作的。在许多香港人的脑海里,荔园游乐场带来很多快乐的回忆。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上世纪七十年代改造后的荔园,增设了很多新的项目,入口标志性的城堡和宝塔形成独特的中西合璧特色。 维基百科 图

1970年代,香港海洋公园建成后,荔园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业务逐渐下滑,最终在1997年结业。政府宣布收回荔园土地作住宅发展,如今荔园原址已改建成了学校和住宅区。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过去的荔园恐龙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人的童年回忆。维基百科 图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2015年,阔别18年后的荔园以嘉年华形式,在香港岛中环新海滨区重现。有很多怀旧项目,包括鬼屋、恐龙屋、大剧场等等。 维基百科 图

弥敦道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经济高速发展,白天人人都在拼命赚钱,到了夜晚,华灯初上,忙碌了一天男男女女去娱乐场所纵情声色,可以说是当时香港生活的真实写照。

由于家庭的因素,梅艳芳的少年时代,出入最多的地方并非学校,而是歌舞厅、酒廊、街头等等表演地。她曾在采访中回忆说:“我早上要上学,中间人家休息的时候要做功课,回家要练习唱歌,练完了晚上就演出,有时唱到凌晨两三点。那时候觉得又没得吃,又没得睡,又没得玩,好幸苦,好后悔。

在当时的香港,卖唱的职业仍被人看不起。因此梅艳芳常常在学校遭到冷眼和嘲笑,被说是“歌女”,是没出息的孩子,最后不得不在中学一年级时退学。尽管如此,少时四处登台,仍为她打下扎实的功底,培养了她极强的舞台天赋,而那时候也是香港娱乐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成名前,梅艳芳和姐姐曾以“伊丽娜姐妹”组合在大大小小的歌舞厅里“走穴”演出。 视频截图

电影《梅艳芳》中,导演用cg特效,还原了弥敦道过去的繁华景象。这条要道全长约3.6公里,几乎贯穿整个九龙中心地区,连接旺角与尖沙咀两大主要商区,是香港最著名的道路之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更是遍布大大小小的夜总会、歌厅和舞厅。影片中大楼上五光十色霓虹灯牌,和街角路灯下的流动小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灯红酒绿背后打工人的艰辛。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电影中重现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弥敦道街景。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过去弥敦道路口处的“妙丽”商城招牌,电影中也还原。 视频截图

现在的弥敦道,仍然是来港游客不会错过的打卡胜地之一,tvb港剧中经常出现的油麻地警署、九龙公园、庙街,还有著名的重庆大厦,也都在这里,沿途有许许多多的品牌店铺,走到尽头就能看到美丽的维多利亚港。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tvb港剧中经常出现的油麻地警署。 维基百科 图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现在的弥敦道。 维基百科 图

利舞台戏院

1982年,18岁的梅艳芳参加香港无线电视与华星唱片主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比赛,以一首《风的季节》脱颖而出,摘下了冠军,由此正式踏上星途。那一年的评委中有香港著名的词曲作者黃霑,梅艳芳以其磁性的嗓音和沉稳大气的台风,被冠以“小徐小凤”的称号。

但很可惜的是,举办新秀歌唱大赛的“利舞台戏院((lee theatre)”,在现实生活中早已不存在了,影片中这一香港乐坛重要的地理坐标,是通过电脑特效重建的。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1982年,18岁的梅艳芳参加第一届新秀歌唱比赛,以一首《风的季节》脱颖而出,摘下了冠军。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影片通过电脑特效重现了利舞台戏院。 视频截图

历史上的利舞台坐落于铜锣湾波斯富街99号,即波斯富街与霎东街交界处,面向礼顿道。建筑以19世纪末法国和意大利式歌剧院为蓝本设计,其内部则辅以中式装饰,据说还配置了一个可360度旋转,自动转换布景的舞台,是当时香港设备最先进、最豪华的表演场地。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1976年《环球小姐》選美,在利舞台举行。西式建筑门口悬挂着一个中式宫灯,别具一格。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利舞台内部。 维基百科 图

利舞台于1925年落成,1927年启业。有趣的是,虽然看上去是一个西式剧院,但最早却主要用作粤剧表演,后来用途更加多元,举办电影放映、歌剧、演唱会等等。1970年代,香港无线电视在利舞台举办首届香港小姐竞选,自此每年的香港小姐竞选决赛都在利舞台举行,直至1980年代后期。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1938年粤剧《貂蝉》在利舞台首演盛况。 维基百科 图

进入1980年代,香港乐坛受西方流行音乐的影响,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粤语流行歌曲。新秀歌唱比赛在当时只接受香港参赛者报名,因此培养了很多本地歌手,迎来了香港乐坛最黄金的十年,比如张卫健是1983年第三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是1985年第五届比赛的季军获得者,并由此出道;当时还叫做“李美林”的李玟获得了1993年第十二届的亚军;陈奕迅、杨千嬅则是1995年第十四届新秀歌唱比赛的冠军和季军。

但随着香港经济起飞,地产有价。1980年代,利氏家族开始考虑拆卸利舞台,以带来更大经济效益。1991年8月18日,利舞台正式谢幕,四年后建成了今日的利舞台广场。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如今的利舞台广场。 维基百科 图

楼梯街

在梅艳芳的演艺生涯中,《胭脂扣》无意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她曾凭借这部电影一举拿下台湾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成为三料影后。她所饰演的“如花”与张国荣饰演的“十二少”也成为了华语电影史上的经典银幕情侣。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如花”与“十二少”成为了华语电影史上的经典银幕情侣。 视频截图

楼梯街位于香港上环,是一条以楼梯为主的街道,由皇后大道中起,沿山势而上,经过摩罗上街、弓弦巷、荷李活道、四方街、必列者士街及裕林台,直至坚道,全长350米,共有316级台阶。《胭脂扣》中“如花”想去石塘咀,迷了路,与袁永定(万梓良饰)第二次相遇的地点就在这里。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楼梯街 维基百科 图

据说香港开埠之初,城市大部分依山而建,楼与楼之间遍布又高又陡的阶梯,是标志性的地域特色。楼梯街兴建于1841年至1850年期间,原本由花岗石铺成,现在大部分已铺上混凝土,亦更换了新型铁栏,被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列为一级历史建筑。同时,它也是港剧中的“常客”,许多经典警匪片、爱情片,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电影《梅艳芳》中的取景 视频截图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胭脂扣》中饰演“如花”的梅艳芳。 视频截图

另外,位于楼梯街与荷李活道交界处的文武庙也是《胭脂扣》的取景地之一,文武庙虽然不大,但香火很旺,最有特点的是庙堂上挂满了大大的盘香,是香港开埠初期最早兴建的中式庙宇之一。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文武庙也是《胭脂扣》的取景地之一,其特点是庙堂上挂满了大大的盘香。 维基百科 图

香港体育馆(红磡体育馆)

对于香港歌手来说,职业生涯中最梦寐以求的一件事,就是在红馆开演唱会。

香港体育馆,俗称为红磡体育馆(简称“红馆”),位于九龙油尖旺区红磡湾畅运道9号,于1983年4月27日建成开幕,外形上阔下窄,呈倒金字塔状,内设12500个座位,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娱乐表演场地之一。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香港体育馆,俗称为红磡体育馆。 维基百科 图

梅艳芳一生在红馆开了147场演唱会,是港乐最高荣誉“金针奖”和“中国金唱片奖艺术成就奖”的最年轻得主,保持着华语女歌手全球演唱会场次最高纪录。2003年5月,非典在香港蔓延,深知自己已患绝症的梅艳芳,仍然组织群星在香港举办了“1∶99抗非典演唱会”,为病患及牺牲的医护人员家属募集捐款,鼓舞香港人士气,而后11月又决定在红馆再开八场演唱会,用最后的歌声向所有爱她的歌迷致谢。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在“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2003”上,梅艳芳身穿刘培基为其设计的开场服饰。 资料图

导演梁乐民在采访中说,为了在电影中还原最后一场演唱会,摄制组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因为红馆从未允许电影公司在其场地上搭棚拍摄。拍摄团队没有放弃,不断给红馆的管理高层写信,通过各种渠道,终于让红馆“破例”,给予了五天的拍摄时间。

在电影中的最后,伴随着《夕阳之歌》的乐曲,舞台上的教堂大门缓缓开启,梅艳芳身着洁白的婚纱一步一步走上台阶,在台阶最高处,她微笑转过身向众人挥手,一句铿锵有力的“bye-bye”,成为绝响。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在最后一场演唱会上,梅艳芳身着洁白的婚纱,表示将自己嫁给舞台,嫁给观众,成为香港乐坛最动人的一幕。 资料图

香港星光大道

2003年12月30日凌晨2时50分,梅艳芳终因癌细胞扩散导致肺功能衰竭,于养和医院逝世,享年40岁。

2014年7月18日,在维多利亚港附近的香港星光大道上,人们竖起了一座纪念梅艳芳的铜像。整座铜像高约两米,用紫铜铸造,重现了梅艳芳经典的舞台造型。在其底座的碑文上,刻有其生前好友刘德华题写的 “香港女儿梅艳芳”几个大字。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香港星光大道上的梅艳芳铜像,上面写着“香港女儿梅艳芳”。 维基百科 图

梅艳芳也是继已故武打巨星李小龙后,第二位在尖沙咀星光大道上竖立铜像的香港艺人。每年无数歌迷在此献花纪念,怀念她在香港乐坛留下的传奇。

责任编辑:徐颖

校对:丁晓

  • 播放列表
  • 1080
排序
  •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4集
  • 第05集
  • 第06集
  • 第07集
  • 第08集
  • 第09集
  • 第10集
  • 剧情介绍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2003年末,非典疫情在香港渐渐平息,人们终于从恐惧中解脱。在跑马地的养和医院内,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女歌手,却永远告别了她最爱的世界。那一年她40岁,一个多月前刚刚举办完人生的最后一场演唱会。

    她就是anita梅艳芳。

    电影《梅艳芳》自11月12日上映以来,虽然口碑褒贬不一,但赚足了歌迷和影迷的眼泪。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电影,导演梁乐民不仅细心还原了梅艳芳各个阶段的服饰、妆发和造型,而且每一帧的光影、构图都带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怀旧港风,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加分不少。

    最难的是重现当时的城市风貌。梁乐民在采访中说,香港是一个急速变化的城市,20多年前的香港是什么样子,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很多地方都已经拆除改造,几乎没有当年的影子。

    因此,电影《梅艳芳》不仅展现了梅艳芳的传奇一生,同时也让观众看到香港这座城市在时代巨变下的起起伏伏。两者相辅相成,恰如导演所说,电影的女主角是“梅艳芳”,男主角则是“香港”。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电影《梅艳芳》海报。

    荔园

    由于父亲早逝,梅艳芳童年家境清寒,全家五口人靠母亲创办的“锦霞歌舞剧团”糊口。1963年出生的梅艳芳从四岁半开始,便跟着姐姐梅爱芳,以“依依”和“依娜”艺名在荔园登台演唱,赚钱养家。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的梅艳芳从四岁半开始,便跟着姐姐梅爱芳,以“依依”和“依娜”艺名在荔园登台演唱。 资料图

    荔园,原名“荔枝园”,1949年由圣心英文书院校长石钟山在荔枝角湾畔兴建,是香港第一个大型主题乐园。当时园内多为体育设施,有4个游泳池,每天开放时间由早上8时至午夜,入场费成人港币5角,儿童3角。

    1950年,游乐场易主,改名为“荔园游乐场”,负责人斥巨资进行扩建,从美国订购多种新式机动游戏,包括摩天轮、过山车、腾空飞艇、碰碰车、碰碰船等。新园还兴建一个可容1000观众的剧院,另设有水上舞厅、露天电影院以及餐厅食肆,可以说是一个全能型合家欢的玩乐场所。开幕初期,生意十分兴旺,每日入园人次高达逾万。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早期的荔园游乐场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1970年的荔园通讯,可以看到上面的演出节目和演唱嘉宾(香港文化博物馆藏品)。 维基百科 图

    荔园的剧院里,不仅有现代歌舞,每晚还有粤剧名伶、杂技剧团的演出,中西荟萃、新旧融合。不光是梅艳芳姐妹,日后许多如日中天的大明星,如郑少秋、成龙、洪金宝、元彪等人都曾在这里表演过,著名歌手罗文还曾在1964年任职过荔园验票员。

    电影《梅艳芳》的导演梁乐民在采访中介绍道,这是大家都经历过的一个时代,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印象。因此影片的很多场景细节都是根据工作人员父母结婚的照片和视频来制作的。在许多香港人的脑海里,荔园游乐场带来很多快乐的回忆。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上世纪七十年代改造后的荔园,增设了很多新的项目,入口标志性的城堡和宝塔形成独特的中西合璧特色。 维基百科 图

    1970年代,香港海洋公园建成后,荔园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业务逐渐下滑,最终在1997年结业。政府宣布收回荔园土地作住宅发展,如今荔园原址已改建成了学校和住宅区。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过去的荔园恐龙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人的童年回忆。维基百科 图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2015年,阔别18年后的荔园以嘉年华形式,在香港岛中环新海滨区重现。有很多怀旧项目,包括鬼屋、恐龙屋、大剧场等等。 维基百科 图

    弥敦道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经济高速发展,白天人人都在拼命赚钱,到了夜晚,华灯初上,忙碌了一天男男女女去娱乐场所纵情声色,可以说是当时香港生活的真实写照。

    由于家庭的因素,梅艳芳的少年时代,出入最多的地方并非学校,而是歌舞厅、酒廊、街头等等表演地。她曾在采访中回忆说:“我早上要上学,中间人家休息的时候要做功课,回家要练习唱歌,练完了晚上就演出,有时唱到凌晨两三点。那时候觉得又没得吃,又没得睡,又没得玩,好幸苦,好后悔。

    在当时的香港,卖唱的职业仍被人看不起。因此梅艳芳常常在学校遭到冷眼和嘲笑,被说是“歌女”,是没出息的孩子,最后不得不在中学一年级时退学。尽管如此,少时四处登台,仍为她打下扎实的功底,培养了她极强的舞台天赋,而那时候也是香港娱乐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成名前,梅艳芳和姐姐曾以“伊丽娜姐妹”组合在大大小小的歌舞厅里“走穴”演出。 视频截图

    电影《梅艳芳》中,导演用cg特效,还原了弥敦道过去的繁华景象。这条要道全长约3.6公里,几乎贯穿整个九龙中心地区,连接旺角与尖沙咀两大主要商区,是香港最著名的道路之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更是遍布大大小小的夜总会、歌厅和舞厅。影片中大楼上五光十色霓虹灯牌,和街角路灯下的流动小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灯红酒绿背后打工人的艰辛。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电影中重现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弥敦道街景。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过去弥敦道路口处的“妙丽”商城招牌,电影中也还原。 视频截图

    现在的弥敦道,仍然是来港游客不会错过的打卡胜地之一,tvb港剧中经常出现的油麻地警署、九龙公园、庙街,还有著名的重庆大厦,也都在这里,沿途有许许多多的品牌店铺,走到尽头就能看到美丽的维多利亚港。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tvb港剧中经常出现的油麻地警署。 维基百科 图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现在的弥敦道。 维基百科 图

    利舞台戏院

    1982年,18岁的梅艳芳参加香港无线电视与华星唱片主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比赛,以一首《风的季节》脱颖而出,摘下了冠军,由此正式踏上星途。那一年的评委中有香港著名的词曲作者黃霑,梅艳芳以其磁性的嗓音和沉稳大气的台风,被冠以“小徐小凤”的称号。

    但很可惜的是,举办新秀歌唱大赛的“利舞台戏院((lee theatre)”,在现实生活中早已不存在了,影片中这一香港乐坛重要的地理坐标,是通过电脑特效重建的。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1982年,18岁的梅艳芳参加第一届新秀歌唱比赛,以一首《风的季节》脱颖而出,摘下了冠军。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影片通过电脑特效重现了利舞台戏院。 视频截图

    历史上的利舞台坐落于铜锣湾波斯富街99号,即波斯富街与霎东街交界处,面向礼顿道。建筑以19世纪末法国和意大利式歌剧院为蓝本设计,其内部则辅以中式装饰,据说还配置了一个可360度旋转,自动转换布景的舞台,是当时香港设备最先进、最豪华的表演场地。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1976年《环球小姐》選美,在利舞台举行。西式建筑门口悬挂着一个中式宫灯,别具一格。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利舞台内部。 维基百科 图

    利舞台于1925年落成,1927年启业。有趣的是,虽然看上去是一个西式剧院,但最早却主要用作粤剧表演,后来用途更加多元,举办电影放映、歌剧、演唱会等等。1970年代,香港无线电视在利舞台举办首届香港小姐竞选,自此每年的香港小姐竞选决赛都在利舞台举行,直至1980年代后期。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1938年粤剧《貂蝉》在利舞台首演盛况。 维基百科 图

    进入1980年代,香港乐坛受西方流行音乐的影响,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粤语流行歌曲。新秀歌唱比赛在当时只接受香港参赛者报名,因此培养了很多本地歌手,迎来了香港乐坛最黄金的十年,比如张卫健是1983年第三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是1985年第五届比赛的季军获得者,并由此出道;当时还叫做“李美林”的李玟获得了1993年第十二届的亚军;陈奕迅、杨千嬅则是1995年第十四届新秀歌唱比赛的冠军和季军。

    但随着香港经济起飞,地产有价。1980年代,利氏家族开始考虑拆卸利舞台,以带来更大经济效益。1991年8月18日,利舞台正式谢幕,四年后建成了今日的利舞台广场。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如今的利舞台广场。 维基百科 图

    楼梯街

    在梅艳芳的演艺生涯中,《胭脂扣》无意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她曾凭借这部电影一举拿下台湾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成为三料影后。她所饰演的“如花”与张国荣饰演的“十二少”也成为了华语电影史上的经典银幕情侣。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如花”与“十二少”成为了华语电影史上的经典银幕情侣。 视频截图

    楼梯街位于香港上环,是一条以楼梯为主的街道,由皇后大道中起,沿山势而上,经过摩罗上街、弓弦巷、荷李活道、四方街、必列者士街及裕林台,直至坚道,全长350米,共有316级台阶。《胭脂扣》中“如花”想去石塘咀,迷了路,与袁永定(万梓良饰)第二次相遇的地点就在这里。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楼梯街 维基百科 图

    据说香港开埠之初,城市大部分依山而建,楼与楼之间遍布又高又陡的阶梯,是标志性的地域特色。楼梯街兴建于1841年至1850年期间,原本由花岗石铺成,现在大部分已铺上混凝土,亦更换了新型铁栏,被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列为一级历史建筑。同时,它也是港剧中的“常客”,许多经典警匪片、爱情片,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电影《梅艳芳》中的取景 视频截图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胭脂扣》中饰演“如花”的梅艳芳。 视频截图

    另外,位于楼梯街与荷李活道交界处的文武庙也是《胭脂扣》的取景地之一,文武庙虽然不大,但香火很旺,最有特点的是庙堂上挂满了大大的盘香,是香港开埠初期最早兴建的中式庙宇之一。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文武庙也是《胭脂扣》的取景地之一,其特点是庙堂上挂满了大大的盘香。 维基百科 图

    香港体育馆(红磡体育馆)

    对于香港歌手来说,职业生涯中最梦寐以求的一件事,就是在红馆开演唱会。

    香港体育馆,俗称为红磡体育馆(简称“红馆”),位于九龙油尖旺区红磡湾畅运道9号,于1983年4月27日建成开幕,外形上阔下窄,呈倒金字塔状,内设12500个座位,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娱乐表演场地之一。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香港体育馆,俗称为红磡体育馆。 维基百科 图

    梅艳芳一生在红馆开了147场演唱会,是港乐最高荣誉“金针奖”和“中国金唱片奖艺术成就奖”的最年轻得主,保持着华语女歌手全球演唱会场次最高纪录。2003年5月,非典在香港蔓延,深知自己已患绝症的梅艳芳,仍然组织群星在香港举办了“1∶99抗非典演唱会”,为病患及牺牲的医护人员家属募集捐款,鼓舞香港人士气,而后11月又决定在红馆再开八场演唱会,用最后的歌声向所有爱她的歌迷致谢。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在“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2003”上,梅艳芳身穿刘培基为其设计的开场服饰。 资料图

    导演梁乐民在采访中说,为了在电影中还原最后一场演唱会,摄制组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因为红馆从未允许电影公司在其场地上搭棚拍摄。拍摄团队没有放弃,不断给红馆的管理高层写信,通过各种渠道,终于让红馆“破例”,给予了五天的拍摄时间。

    在电影中的最后,伴随着《夕阳之歌》的乐曲,舞台上的教堂大门缓缓开启,梅艳芳身着洁白的婚纱一步一步走上台阶,在台阶最高处,她微笑转过身向众人挥手,一句铿锵有力的“bye-bye”,成为绝响。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在最后一场演唱会上,梅艳芳身着洁白的婚纱,表示将自己嫁给舞台,嫁给观众,成为香港乐坛最动人的一幕。 资料图

    香港星光大道

    2003年12月30日凌晨2时50分,梅艳芳终因癌细胞扩散导致肺功能衰竭,于养和医院逝世,享年40岁。

    2014年7月18日,在维多利亚港附近的香港星光大道上,人们竖起了一座纪念梅艳芳的铜像。整座铜像高约两米,用紫铜铸造,重现了梅艳芳经典的舞台造型。在其底座的碑文上,刻有其生前好友刘德华题写的 “香港女儿梅艳芳”几个大字。

    这部电影主角是“梅艳芳”,我还看到一个怀旧香港"

    香港星光大道上的梅艳芳铜像,上面写着“香港女儿梅艳芳”。 维基百科 图

    梅艳芳也是继已故武打巨星李小龙后,第二位在尖沙咀星光大道上竖立铜像的香港艺人。每年无数歌迷在此献花纪念,怀念她在香港乐坛留下的传奇。

    责任编辑:徐颖

    校对:丁晓

    猜你喜欢
    江湖正道2013 5.7分 2013
    江湖正道2013
    黄志忠,柯蓝,涂凌,斯琴高娃,倪大红,杨舒,王劲松,陶慧敏,杜源,王长林,王僧,安雅萍,张慧,关亚军,申军谊,傅浤鸣,傲阳,赵小川,卫宇,侯培杰,夏侯镔
    青年霍元甲之威震津门 0分 2019
    青年霍元甲之威震津门
    李浩轩,金泊含,刘一阳,依灵,黄诗佳
    警察荣誉 8.5分 2022
    警察荣誉
    张若昀,白鹿,王景春,宁理,徐开骋,赵阳,曹璐,王同辉,李晓川,齐奎,齐欢,李诚儒,许娣,郭虹,刘冠麟
    大饭店传奇 0分 2021
    大饭店传奇
    文松,贾冰,顾宝明,成红,王祉萱,马牧萱,田川
    哑巴新娘 6.6分 2005
    哑巴新娘
    岳翎,陈莎莉,谢祖武,孙鹏,郭珍霓,李铁军,郭军,康凯,徐玉兰,陈志明,王瑜,张瑶
    25小时恋爱 0分 2023
    25小时恋爱
    何泓姗,董思成,冷纪元,胡宝森,谭晓凡,金子璇,陈康,家佑,苏鑫,张昕宇
    烟花三月 7.1分 2005
    烟花三月
    陈浩民,高圆圆,郝蕾,张子琪,吕行,归亚蕾,杜志国,张晨光,傅艺伟,杜雨露,林湘萍,秦焰,李雨泽
    长剑相思 6.4分 2007
    长剑相思
    陈坤,李冰冰,黄觉,李倩,王亚楠,天心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父子 6.9分
    2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3太平洋战争 9分
    4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5创造101 5.9分
    6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7传奇故事 8.4分
    8天师撞邪 7.9分
    9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0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1毒魔复仇 7.1分
    12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3李卫当官2 7.2分
    14名侦探柯南 8分
    15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