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廉吏于成龙

廉吏于成龙 豆瓣评分:8.1

超清
  • 分类:剧情片
  • 导演:郑大圣
  • 地区:大陆
  • 年份:2009
  • 语言:
  • 更新:2024-04-01 19:00
报错 收藏
  • 廉吏于成龙是由尚长荣,关栋天,许锦根主演的一部剧情片。" 尚长荣演《于成龙》剧照 康熙十八年春,于成龙经过漫长的等待和长途的跋涉,终于抵达福建省省会福州.. 更多

廉吏于成龙剧情介绍
清官廉吏于成龙——闽省两司(一)"

尚长荣演《于成龙》剧照

康熙十八年春,于成龙经过漫长的等待和长途的跋涉,终于抵达福建省省会福州,就任福建按察使一职。他的任期十分短暂,当年十月就升任福建布政使。次年二月便被康熙皇帝“特简”调往北方的直隶。在福建工作只一年有余。

臬司职责

按察使衙门的全称是“提刑按察使司”,属于司法机构。按察使为正三品,年俸130两,俗称为“臬台”“臬司”。主要职责是:振扬风纪,澄清吏治。所至录囚徒,勘辞状,大者会藩司议,以听于部、院。兼领阖省驿传。三年大比充监试官,大计充考察官,秋审充主稿官。

衙门里设有经历、知事、照磨、司狱等一批属员。

福建战乱

福建省也是“三藩之乱”的重灾区。

康熙十三年,靖南王耿精忠响应吴三桂的反叛号召,在福建省境内发动了反清叛乱,分兵三路进攻浙江、江西等地,声势浩大。但长期从事反清复明斗争的台湾郑成功的势力,并不信任耿精忠,觉得他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是个势利小人,不但不好好配合他的军事行动,反而趁火打劫,出兵攻占了福建的兴化、泉州和广东的潮州等地。当时在台湾主政的是郑成功的儿子郑经,这个人实在是缺乏战略眼光。

康熙十四年,耿精忠派遣部下与郑经议和,双方约定以兴化枫亭为界,枫亭以南州县归郑经,以北州县归耿精忠,暂时稳定住了局势。

康熙十五年九月,清廷派康亲王杰书率大军进入福建。耿精忠两面受敌,只好向清军投降。接着,康亲王杰书继续进兵,收复了兴化、漳州和泉州,把郑经逼到了厦门。

康熙十七年,郑经率兵反击,攻打漳州等地。这年六月,朝廷提拔福建布政使姚启圣为福建总督,福建按察使吴兴祚为福建巡抚,领兵配合康亲王,共同对郑经作战。

吴兴祚升官后空缺下来的福建按察使一职,就由皇帝特简,委派在湖广立下大功的于成龙接任。所谓“特简”,就是“破格提拔”的意思。于成龙担任湖广下江防道的时间很短,还不到正常调动或者提拔的时候,所以这次升官算是“特简”。后来的几次升官,也都算皇帝“特简”了。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于成龙是汉人,又是“副榜贡生”出身,能够做到按察使这个级别的官,在当时已经是非常特别了。他在黄州时的种种优越表现,引起朝廷和皇帝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清朝政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平反冤狱

于成龙康熙十八年到任的时候,福建省的监狱里关满了违反“迁海令”及其他禁令的百姓。

明朝时,为了防备倭寇,长期实施海禁,严重影响了中国的海外贸易。顺治十八年,为了对付郑成功的反清势力,清政府又下达“迁海令”:严格禁止商民船只私自入海,不允许用大陆的产品、货物进行海上贸易。有违禁者,不论官民,俱行正法,货物充公,违禁者的财产赏赐给告发之人;负责执行该禁令的文武各官失查或者不追缉,也要从重治罪;保甲不告发的,即行处死;沿海可停泊舟船的地方,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如有从海上登岸者,失职的防守官员以军法从事,负有领导责任的总督或巡抚也要议罪。

于成龙首先要解决的大案,就是数千名“通海”罪犯及耿精忠叛乱附逆人员的处决问题。这都是吴兴祚手里积攒下来的案子,于成龙只要朱笔一圈,手一挥,这几千名罪犯就人头落地了。但于成龙时时记着自己的“天理良心”,哪敢如此草菅人命?他仔细查阅案卷,发现原来的审理十分草率,绝大部分犯人都是被冤枉的。他也明白“迁海令”的实质,百姓们出海捕鱼、贸易,都是正当的生计,并不都是为了资助台湾郑经,朝廷是宁可多抓错杀,也要杜绝郑经的后勤补给,被抓百姓本来就是十分冤枉的。至于耿精忠叛乱的附逆人员,也有大量是受胁迫的或被冤屈的。

于成龙思忖再三,向巡抚吴兴祚、总督姚启圣分别请示,要求释放这批人。吴兴祚和姚启圣知道朝廷的严令,出了事是要追究督抚责任的,不敢答应。于成龙又找康亲王杰书申诉,他指着那些被拘押的妇女儿童说:“这些人怎么可能造反?”杰书是天潢贵胄,又是领兵统帅,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他听于成龙讲得有理,就一口答应了。

重新审理旧案,程序还是比较复杂的。

犯人们被一批一批地押到院子里等着,衙门里的公文来回穿梭着。有些案卷,反复汇报了许多次,最后的结论还是定不下。于成龙看犯人们可怜,就下令先去掉他们的镣铐,并给他们弄点酒饭吃。根据监狱的惯例,杀头前都要去掉镣铐,赏给酒饭,犯人们以为自己要被处死了,心如死灰,后得知自己被无罪释放,又忍不住放声大哭。在衙门里办事的官吏差役,看见这种情况,深受感动。

犯人们死里逃生,十分感谢青天于大人,同时对于成龙所代表的清朝政府,也增添了几分好感。于成龙此举,在特殊的战争时期,为清朝政府争取了不少民心。此后,官府在办理军需、赋税等公务时,也就得到了福建百姓更多的支持。

于成龙不仅用高效率高水平的手段大量清理冤狱,释放大量无辜百姓回家,还十分关怀系狱囚犯的生活。朝廷的经费缺少,监狱犯人的口粮普遍不足,饿死事件时有发生。于成龙心里过意不去,他动员各地的官绅富户,捐助银钱,购买粮食,增加犯人们的口粮,让这些人能够勉强活下来。另外,他也捐助医药,为犯人们看病疗伤。这在当时,应该是很罕见的举动,于成龙毕竟只是一名封建官吏啊!他的这种境界,让我们一些现代官员都免不了要汗颜。

简讼省刑

于成龙上任后,还正式发布《简讼省刑檄》,要求下属各府州县,在农忙时节,一律不得受理民间诉讼。他首先说:

讼狱为民命攸关,听断谳决,务合情罪,使民无冤,然后能使民无犯。

他认为“听断谳决,务合情罪”是司法的总原则,官府审案清楚,判决合理,百姓没有冤情,朝廷的法律自然就树立起了威信,百姓便不敢轻易犯法了。

于成龙认为,按察使就是管理全省司法工作的,而“简讼省刑”是皇上发布的“敕谕”,也是司法的大原则。“刑期无刑,圣意即经意也。”意思是执行刑律,最高的期望是无人触犯刑律,皇上“简讼省刑”的理念,和儒家经义是一致的。这几段话是于成龙为自己的新政策寻找的最高理论依据。

然后说:值今时届农忙,乱后孑遗,方得归农乐业,大小衙门俱应停讼。

于成龙说,民间的细小纷争,告到官府的,官府不准受理,不准拘审人犯,骚扰百姓,妨害农业。不准擅自拟定罪行、赎金,不准借官司向百姓勒索财物。关系重大的案件,上边派下来的案件,官府不得不受理的案件,审案人员必须心平气和,倾听百姓申诉,获取真实情况。不许官吏严刑拷打,主观办案。也不许上下其手,徇私卖法。

于成龙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干上来的,熟悉衙门里的办案弊端。他对下属,既有正面的指导,也有威胁和警告。如果下属“拟议妥确,狱不兹烦”,他会以此作为官吏的考核成绩,向上级推荐;如果下属“苛酷淫刑,草菅民命,徇私卖法,巧为轻重”,他不但要重审案件,为民平反,还要依律追究“报参”相关责任人。

于成龙不许受理民间细小纷争,那百姓真有细小的冤屈该怎么办?难道就没人管了吗?其实,于成龙此举是权衡利弊,对症下药,当时各级官府中的贪官污吏们借着办案,骚扰勒索百姓,中饱私囊,徇私卖法,这是大病。百姓们一打官司,不仅自己的冤屈得不到伸张,反而要受官吏之害。于成龙下令“停讼”,其实是要束缚住贪官污吏们的手脚,让他们不能明目张胆地害民。至于那些细小的冤屈,比如谁打谁一拳,谁欠谁几两银子等,本来就还有很多调解的办法。于成龙在黄州时曾写过一首《劝民》诗:

闭门且避事,省尔穷民钱。

莫憾居官懒,妻孥望尔还。

意思是我关着门不受理官司,只是想给你们这些穷老百姓省几个钱。不要嫌我们这些当官的太懒,老婆孩子在家里等着你呢,快回去吧!

现在的我们,已经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有了纠纷就去法院。但实际上,这中间的是非和利弊,也只有经过的人才知道。《秋菊打官司》,卖了多少辣椒,跑了多少路,吃了多少苦,最后只是要个“说法”而已。于成龙的“息讼”思想,对我们现代人,也未必没有启示呢!(闫卫星)

吕梁晚报

  • 播放列表
  • 1080
  • 量子线路
排序
  • HD国语版
  • 排序
  • HD中字
  • 剧情介绍
    清官廉吏于成龙——闽省两司(一)"

    尚长荣演《于成龙》剧照

    康熙十八年春,于成龙经过漫长的等待和长途的跋涉,终于抵达福建省省会福州,就任福建按察使一职。他的任期十分短暂,当年十月就升任福建布政使。次年二月便被康熙皇帝“特简”调往北方的直隶。在福建工作只一年有余。

    臬司职责

    按察使衙门的全称是“提刑按察使司”,属于司法机构。按察使为正三品,年俸130两,俗称为“臬台”“臬司”。主要职责是:振扬风纪,澄清吏治。所至录囚徒,勘辞状,大者会藩司议,以听于部、院。兼领阖省驿传。三年大比充监试官,大计充考察官,秋审充主稿官。

    衙门里设有经历、知事、照磨、司狱等一批属员。

    福建战乱

    福建省也是“三藩之乱”的重灾区。

    康熙十三年,靖南王耿精忠响应吴三桂的反叛号召,在福建省境内发动了反清叛乱,分兵三路进攻浙江、江西等地,声势浩大。但长期从事反清复明斗争的台湾郑成功的势力,并不信任耿精忠,觉得他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是个势利小人,不但不好好配合他的军事行动,反而趁火打劫,出兵攻占了福建的兴化、泉州和广东的潮州等地。当时在台湾主政的是郑成功的儿子郑经,这个人实在是缺乏战略眼光。

    康熙十四年,耿精忠派遣部下与郑经议和,双方约定以兴化枫亭为界,枫亭以南州县归郑经,以北州县归耿精忠,暂时稳定住了局势。

    康熙十五年九月,清廷派康亲王杰书率大军进入福建。耿精忠两面受敌,只好向清军投降。接着,康亲王杰书继续进兵,收复了兴化、漳州和泉州,把郑经逼到了厦门。

    康熙十七年,郑经率兵反击,攻打漳州等地。这年六月,朝廷提拔福建布政使姚启圣为福建总督,福建按察使吴兴祚为福建巡抚,领兵配合康亲王,共同对郑经作战。

    吴兴祚升官后空缺下来的福建按察使一职,就由皇帝特简,委派在湖广立下大功的于成龙接任。所谓“特简”,就是“破格提拔”的意思。于成龙担任湖广下江防道的时间很短,还不到正常调动或者提拔的时候,所以这次升官算是“特简”。后来的几次升官,也都算皇帝“特简”了。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于成龙是汉人,又是“副榜贡生”出身,能够做到按察使这个级别的官,在当时已经是非常特别了。他在黄州时的种种优越表现,引起朝廷和皇帝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清朝政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平反冤狱

    于成龙康熙十八年到任的时候,福建省的监狱里关满了违反“迁海令”及其他禁令的百姓。

    明朝时,为了防备倭寇,长期实施海禁,严重影响了中国的海外贸易。顺治十八年,为了对付郑成功的反清势力,清政府又下达“迁海令”:严格禁止商民船只私自入海,不允许用大陆的产品、货物进行海上贸易。有违禁者,不论官民,俱行正法,货物充公,违禁者的财产赏赐给告发之人;负责执行该禁令的文武各官失查或者不追缉,也要从重治罪;保甲不告发的,即行处死;沿海可停泊舟船的地方,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如有从海上登岸者,失职的防守官员以军法从事,负有领导责任的总督或巡抚也要议罪。

    于成龙首先要解决的大案,就是数千名“通海”罪犯及耿精忠叛乱附逆人员的处决问题。这都是吴兴祚手里积攒下来的案子,于成龙只要朱笔一圈,手一挥,这几千名罪犯就人头落地了。但于成龙时时记着自己的“天理良心”,哪敢如此草菅人命?他仔细查阅案卷,发现原来的审理十分草率,绝大部分犯人都是被冤枉的。他也明白“迁海令”的实质,百姓们出海捕鱼、贸易,都是正当的生计,并不都是为了资助台湾郑经,朝廷是宁可多抓错杀,也要杜绝郑经的后勤补给,被抓百姓本来就是十分冤枉的。至于耿精忠叛乱的附逆人员,也有大量是受胁迫的或被冤屈的。

    于成龙思忖再三,向巡抚吴兴祚、总督姚启圣分别请示,要求释放这批人。吴兴祚和姚启圣知道朝廷的严令,出了事是要追究督抚责任的,不敢答应。于成龙又找康亲王杰书申诉,他指着那些被拘押的妇女儿童说:“这些人怎么可能造反?”杰书是天潢贵胄,又是领兵统帅,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他听于成龙讲得有理,就一口答应了。

    重新审理旧案,程序还是比较复杂的。

    犯人们被一批一批地押到院子里等着,衙门里的公文来回穿梭着。有些案卷,反复汇报了许多次,最后的结论还是定不下。于成龙看犯人们可怜,就下令先去掉他们的镣铐,并给他们弄点酒饭吃。根据监狱的惯例,杀头前都要去掉镣铐,赏给酒饭,犯人们以为自己要被处死了,心如死灰,后得知自己被无罪释放,又忍不住放声大哭。在衙门里办事的官吏差役,看见这种情况,深受感动。

    犯人们死里逃生,十分感谢青天于大人,同时对于成龙所代表的清朝政府,也增添了几分好感。于成龙此举,在特殊的战争时期,为清朝政府争取了不少民心。此后,官府在办理军需、赋税等公务时,也就得到了福建百姓更多的支持。

    于成龙不仅用高效率高水平的手段大量清理冤狱,释放大量无辜百姓回家,还十分关怀系狱囚犯的生活。朝廷的经费缺少,监狱犯人的口粮普遍不足,饿死事件时有发生。于成龙心里过意不去,他动员各地的官绅富户,捐助银钱,购买粮食,增加犯人们的口粮,让这些人能够勉强活下来。另外,他也捐助医药,为犯人们看病疗伤。这在当时,应该是很罕见的举动,于成龙毕竟只是一名封建官吏啊!他的这种境界,让我们一些现代官员都免不了要汗颜。

    简讼省刑

    于成龙上任后,还正式发布《简讼省刑檄》,要求下属各府州县,在农忙时节,一律不得受理民间诉讼。他首先说:

    讼狱为民命攸关,听断谳决,务合情罪,使民无冤,然后能使民无犯。

    他认为“听断谳决,务合情罪”是司法的总原则,官府审案清楚,判决合理,百姓没有冤情,朝廷的法律自然就树立起了威信,百姓便不敢轻易犯法了。

    于成龙认为,按察使就是管理全省司法工作的,而“简讼省刑”是皇上发布的“敕谕”,也是司法的大原则。“刑期无刑,圣意即经意也。”意思是执行刑律,最高的期望是无人触犯刑律,皇上“简讼省刑”的理念,和儒家经义是一致的。这几段话是于成龙为自己的新政策寻找的最高理论依据。

    然后说:值今时届农忙,乱后孑遗,方得归农乐业,大小衙门俱应停讼。

    于成龙说,民间的细小纷争,告到官府的,官府不准受理,不准拘审人犯,骚扰百姓,妨害农业。不准擅自拟定罪行、赎金,不准借官司向百姓勒索财物。关系重大的案件,上边派下来的案件,官府不得不受理的案件,审案人员必须心平气和,倾听百姓申诉,获取真实情况。不许官吏严刑拷打,主观办案。也不许上下其手,徇私卖法。

    于成龙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干上来的,熟悉衙门里的办案弊端。他对下属,既有正面的指导,也有威胁和警告。如果下属“拟议妥确,狱不兹烦”,他会以此作为官吏的考核成绩,向上级推荐;如果下属“苛酷淫刑,草菅民命,徇私卖法,巧为轻重”,他不但要重审案件,为民平反,还要依律追究“报参”相关责任人。

    于成龙不许受理民间细小纷争,那百姓真有细小的冤屈该怎么办?难道就没人管了吗?其实,于成龙此举是权衡利弊,对症下药,当时各级官府中的贪官污吏们借着办案,骚扰勒索百姓,中饱私囊,徇私卖法,这是大病。百姓们一打官司,不仅自己的冤屈得不到伸张,反而要受官吏之害。于成龙下令“停讼”,其实是要束缚住贪官污吏们的手脚,让他们不能明目张胆地害民。至于那些细小的冤屈,比如谁打谁一拳,谁欠谁几两银子等,本来就还有很多调解的办法。于成龙在黄州时曾写过一首《劝民》诗:

    闭门且避事,省尔穷民钱。

    莫憾居官懒,妻孥望尔还。

    意思是我关着门不受理官司,只是想给你们这些穷老百姓省几个钱。不要嫌我们这些当官的太懒,老婆孩子在家里等着你呢,快回去吧!

    现在的我们,已经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有了纠纷就去法院。但实际上,这中间的是非和利弊,也只有经过的人才知道。《秋菊打官司》,卖了多少辣椒,跑了多少路,吃了多少苦,最后只是要个“说法”而已。于成龙的“息讼”思想,对我们现代人,也未必没有启示呢!(闫卫星)

    吕梁晚报

    猜你喜欢
    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 7.8分 2011
    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
    约翰尼·德普,佩内洛普·克鲁兹,杰弗里·拉什,伊恩·麦柯肖恩
    团圆饭 7.7分 2014
    团圆饭
    李光洁,李健,代旭,傅晶,马苏,何泓姗,曲高位,黄爱玲,张宁江,李依玲,徐囡楠,陈卫,石燕京,李勤勤,班赞,赵雷棋
    指环王1:护戒使者 9.1分 2002
    指环王1:护戒使者
    伊利亚·伍德,西恩·奥斯汀,伊恩·麦克莱恩,维果·莫腾森,奥兰多·布鲁姆,多米尼克·莫纳汉,比利·博伊德,克里斯托弗·李,马尔顿·索克斯,梅根·爱德华兹
    遥远的诺邓 7.9分 2009
    遥远的诺邓
    颜丹晨,樊志起
    唐探1900 6.5分 2025
    唐探1900
    王宝强,刘昊然,周润发,白客,张新成,岳云鹏,约翰·库萨克,太保,王雨甜,张傲月,柯国庆,萨姆·海登·史密斯,肖恩·科恩克,暗真,魏翔,尹正,安娜,奚美娟,李诚
    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 7.9分 1992
    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
    成龙,杨紫琼,张曼玉,元华,曾江
    绝杀 8.1分 2017
    绝杀
    李智雪,陈南飞,纪雨浩
    太坏了 6.9分 2007
    太坏了
    乔纳·希尔,迈克尔·塞拉,克里斯托夫·梅兹-普莱瑟,塞斯·罗根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火影忍者 9.1分
    2父子 6.9分
    3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4太平洋战争 9分
    5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6创造101 5.9分
    7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8传奇故事 8.4分
    9天师撞邪 7.9分
    10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1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2毒魔复仇 7.1分
    13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4李卫当官2 7.2分
    15名侦探柯南 8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