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优酷全明星 2015

优酷全明星 2015 豆瓣评分:0

51期全
  • 分类:综艺
  • 导演:未知
  • 地区:内地
  • 年份:2015
  • 语言:普通话
  • 更新:2022-05-15 11:04
报错 收藏
  • 优酷全明星 2015是由未知主演的一部综艺。文 | 吴喋喋 编辑 | 赵普通 12月的一个下午,我们在北京的一处摄影棚外见到张萌。 她刚结束一.. 更多

优酷全明星 2015剧情介绍

文 | 吴喋喋

编辑 | 赵普通


12月的一个下午,我们在北京的一处摄影棚外见到张萌。


她刚结束一项拍摄工作,捧着保温杯走出来,疲惫地靠墙坐下。接下来,她又要乘飞机去上海出席活动。这样每天只能睡3、4小时的日子,已经成为张萌的常态。


上周的毒眸文娱大会上,张萌在演讲开头报出自己的“魔鬼”行程:早上六点做妆发,接受三个采访,演讲结束后,她还要再换身行头,赶去新浪时尚的盛典红毯和领奖,再坐晚上的航班飞长沙,准备第二天的录制。


在通告间奔走之外,张萌还承担着制片人的工作。录制《演员请就位2》时,有网友说“别的制片人都好好坐着,就张萌在这儿看手机”。她忍不住叫屈:“真的,你不知道我那天录了16个小时,我有很多事情要处理,看一下手机不是很正常吗?”


张萌成为姐姐"


对一个39岁的女艺人来说,这样的忙碌称得上是某种成功,乃至幸运。


绝大部分中年女艺人难以维持在事业高峰,商业价值下滑、无戏可拍是常态。忙碌的幸运,今年集体降临在《乘风破浪的姐姐》30位“姐姐”身上,节目之后,通告和商务纷至沓来,“姐姐”们都在连轴转。


《演员请就位2》中,张萌和王智以制片人和演员的身份相见。10月底,张萌又和白冰、金莎在《王牌对王牌6》同框。离开节目后,张萌和其他姐姐都在保持联络,“黄圣依还约我去跟她去海南度假呢,郑希怡、孟佳我们也在约,但大家其实会很忙,一直说约,就是没有时间。”


招商时被芒果tv定级为b级的《姐姐》,开播后成了黑马爆款,让很多人始料未及。就结果而言,姐姐们的忙碌是被浪潮推着走。但就选择本身而言,姐姐们又是主动进入“地狱”模式的:作为一档成团选秀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有六轮连唱带跳的公演,3个月的高强度真人秀录制,注定不会轻松。


而在众多“姐姐”中,张萌本不缺少机会。2016年,张萌在入行的第12个年头转型成了制片人。今年她担任制片的电竞剧《穿越火线》在豆瓣获得8.1分,在“竞圈”观众中口碑很高。同时作为耀客传媒合伙人,张萌也不缺少演戏机会,常在耀客出品的电视剧出演黄金配角,比如《安家》的张乘乘。


张萌成为姐姐"


成为“姐姐”对张萌来说,或许是“可做可不做”的事。但张萌曾经说过:“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我一定会做”。骨子里的不安分,塑造了今天这个人生经历丰富、忙碌到没有觉睡的张萌。


姐姐很忙


1981年,张萌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3岁开始学钢琴,小时候除了上学还要每天练琴三四个小时。在父母的规划中,女儿长大后会理所应当地成为钢琴老师。


张萌在自己的博客回忆:“有一个属于童年的镜头总是记忆犹新,我貌似专注地坐在钢琴前无奈地练习,枯燥却又无边无际。”


张萌成为姐姐"童年练琴的张萌


尽管张萌也提到,受电影《音乐之声》的感召,逐渐从练琴里获得了快乐。但她仍然抗拒“玛丽亚”式的音乐教师宿命。“我是一个喜欢去外面认识世界的人,让我一辈子坐在房间里教小朋友学钢琴,可能会特别遗憾。”


在梦想的选择上,张萌颇为“不安分”。小时候看香港电视剧《大时代》,就决定做美女金融家;13岁时,一次去天津人艺演员培训班玩耍的经历,又让她对做演员产生了兴趣。刚入行时张萌曾说,自己想手捧奥斯卡奖杯,走在星光大道上。


直到现在,张萌认为自己依然有其他的职业可能性:“我现在都不觉得说,未来没有可能改行,说不定哪天,我去当一个室内设计师也不一定。”


张萌小的时候,父母把压岁钱放在一个带锁的小抽屉里,让她自己支配。“真的,一个人的独立永远是从你自己管钱开始的。”张萌记得自己总是兴致勃勃地打开小金库,数一数自己的财富总额。


那个闪光的小金库,是张萌走向独立的开始。


13岁,张萌已经能做小朋友的钢琴教师。在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念书时,张萌和同学组了一支钢琴三重奏乐队,能够接到一些商演。“我组乐队挣钱不是因为需要养家,是我自己喜欢。”对她来说,这跟儿时的小金库一样,是她支配财富、支配自我的方式之一。


15岁那年,张萌赴澳留学,父母也跟去陪读。在异国他乡,张萌走出了更加跳跃的人生轨迹:17岁上大学前,张萌参加了悉尼华裔小姐选美比赛,拿到第二名。考大学时,张萌选择的专业是与钢琴八竿子打不着的服装设计,她希望有自己的服装品牌,并且想为残疾人设计漂亮的服装。


2003年,大学毕业的张萌再一次违背父母的意愿,带着5000块钱只身回国闯荡。张萌的妈妈认为这笔钱最多够花两个月,到时女儿自然就会回到身边。结果张萌回国后,很快找到一份月薪3000块的主持工作。


“我性格比较外向,很容易交到朋友,大家也会给我推荐一些类似主持公司年会的散活,两个月、三个月、半年过去了,我妈妈还奇怪呢,这孩子怎么不回来了。”


2004年,只身在国内的张萌参加了环球小姐中国区比赛。直到进入总决赛,张萌才给父亲通了电话,通知家人观看总决赛的网络直播。最后她夺得中国区冠军,正式进入演艺圈发展。


张萌成为姐姐"


“我不想一辈子都只做一件事情,这种性格可能会被评价为‘不安分’,在传统的语境里,‘不安分’可能并不是一个褒义词。大家可能会觉得女孩子应该乖巧、听话,但对于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来讲,‘不安分’可能是她改变人生的起点。”


39岁,高光下的张萌为“不安分”正名。


“狼性”基因


张萌的不安分,或多或少与母亲强势的个性有关。


在张萌眼中,父亲“稍微佛系一点”,母亲则“心气儿很高”。在家庭电话尚未普及、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被称为“四大件”的80年代初,张萌的母亲就靠着借钱配置齐全了这些贵重物件。


“但是还真买对了,我们家安电话之后两三年,电话开始慢慢普及,价格反而贵起来。”张萌对母亲的做法颇为赞赏,“我妈属于一个比较追求创新的人,可能看起来也就是生活层面上,我能稍微早地用上什么东西、有不一样的体验。但影响到我的,其实是妈妈的心气儿高,什么都希望做到最好。”


母亲的要强、心气儿高甚至是“狼性”,都成为了张萌性格中的一部分。她欣赏努力上进的年轻人,对于不努力的人,她感到无法理解。“在工作上就应该努力,要不然对不起自己,不然混日子吗?”聊到这一块,张萌明显来了精神,“我不希望公司里有混日子的人,他们最对不起的是自己。因为人是群居动物,你是有一个社会属性和社会地位的,把事情做好,你才能获得成就感和经验积累,趁着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去拼命的积累,没有捷径的。”


被问及对团队要求高不高时,张萌先给自己下了判断:“我觉得我还是讲道理的,但我确实会比较push。”继而转头问身边的工作人员:“我对你们要求高吗?”旁边的小姑娘先是摇了摇头,然后点了点头。


在工作中,张萌会直接地表达不满。担任电视剧《白发》制片人时,张萌曾经晒出一张“白发特效效果确认群”聊天截图。她将不满意的特效镜头打回去重做,直接回复了工作人员四个字:“不行啊,假。”外加一条14秒钟的语音。


张萌成为姐姐"图片来源:微博@张萌


“我是一个给解决方法的人,但是我要先表达情绪,”张萌说着开始反思,“下回如果可以跳过表达情绪,直接给解决方案,我就升华了。宝宝们,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做?”


张萌有时会喊下属“宝宝们”。比如采访过程中,几名工作人员在旁边讨论工作的声音略大,张萌立刻说:“宝宝们,小点声好吗?不要在这里聊事情。”


但相比母亲,张萌其实能够把工作和生活分隔开,狼性的一面只发挥在职场。即使朋友过着与她的价值观截然相反的悠闲生活,她也不会去干预。


“我真的遇到30多岁就退休的,还是男生。我说为什么?他说这辈子都不想再上班了——我特别不理解,但是我们关系非常好,我每次去天津就请他们吃饭,朋友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没有办法去阻碍。”


张萌甚至向2岁多的女儿撒娇,说自己不想出门工作。“我给你看看我女儿的视频,”张萌打开手机,画面中女儿对张萌认真地说:“妈妈,你要好好去工作,必须得工作,人都要去工作的。”张萌突然对女儿发动奇袭,说:“那去幼儿园也是你的工作,知道了吗?”


对自己的女儿,张萌不需要执行狼性教育,耳濡目染已经足够。女儿班上的老师同学都知道她很忙,大部分时候由保姆送女儿上学。张萌加了一个女儿同学家长的微信,对方是一个热情的全职妈妈,还时常帮忙拍张萌女儿的动态发给她。


忙碌的张萌已经几乎没有“个人时间”,被问到有空时怎么放松自己时,她的回答是:“陪孩子做功课。”


很“要”,很“敢”


张萌把自己的忙碌归结为,什么都想做。“我觉得我是一个很要的人,我必须得什么都经历了,才知道我适合什么。”张萌在《星月对话》里这么形容自己。


对她来说,重要的不是做banker还是服装设计师,抑或是演员、制片人,而是在这个行业里,自己必须做到足够优秀。


“各种不同行业的成功对你来说是一样的吗?”


“都一样。”张萌回答。


“我是一个不会给自己设定任何限制的人,但是我希望我在一个行业里面,能做的话,就希望做到最好,我也不会恐惧改变自己。”张萌很难回答自己“不喜欢”从事什么行业,“我现在没法说,非要说的话,可能不会特别喜欢科研吧?”


做演员时,张萌很早就尝到了苦头,依然乐在其中。


2007年,张萌拍摄电视剧《谁懂我的心》时,需要躺在污浊的海水里扮演尸体。海水裹挟着砂砾灌进张萌的耳道,让她患上了中耳炎。“医生用负压器从我的左耳腔里吸出7粒沙子,最大的一粒竟像个绿豆!吸到后来,直觉得耳膜都要被撕裂了,只好暂停,先输水消炎。”张萌生动地在博客里重述治疗的场景。


但在这篇博客的第一句话,张萌写的是:“正在输液的我依然快乐。”


博客配了两张张萌输液的照片,她妆还没卸,对着镜头比了个“耶”。那时候张萌的爸爸正好在剧组探班,劝她别干了。张萌回答:“这次没有经验,下次耳朵里塞点棉花就好了。”


张萌成为姐姐"


事后张萌还把第一次扮演尸体的经历当做趣事分享:“按照剧组的规矩,艺人出演这种场景,会有特别的慰问金!称得上是‘一失足而获千金赏’,整整1600!只不过货币单位是分。”2009年,张萌拍摄古装剧《神话》时坠马受伤,她在博客里写:“在医院依旧爽朗地跟同事们谈笑。”


张萌成为姐姐"张萌《神话》剧照


张萌形容少女时期的自己:“自尊心很强,害怕被拒绝,害怕被说,害怕被骂。”做演员时,张萌承认自己有很多新人演员的通病,“抹不开面子,有点社交恐惧症,以为人家要是真的觉得我好,就会来找我演戏,自己就别死乞白赖地主动了,万一被拒绝呢?其实是害怕被拒绝。”


现在的张萌不这么想了:“那时候就是生活还没有对我下手。”现在张萌喜欢主动的新人,认为知道机会把握在自己手里是成熟的开始。耀客今年打算送一批练习生去选秀,张萌跟练习生们说:“你们要去勇敢地表达自己,不要社交恐惧症,否则你就是透明的。”


转型做制片人后,张萌从原来的心气高、要面子,把自己磨练成了不怕丢脸、不怕被拒绝的个性。


张萌数次说过,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是去结交女明星、找演员的。“姐姐”们有一个大微信群,张萌一进群就把姐姐们加了个遍,逐一打招呼、自我介绍。


“前段时间我在红毯问杨幂要微信,有的人就会说你作秀。我想说:真不是!这就是一个制片人的日常,也是作为制片人正确打开方式。你要学会在任何场合主动出击,哪怕是在红毯上。”


成为“姐姐”


张萌在大众口中成为“萌姐”,是在《乘风破浪的姐姐》爆红之后。其实,张萌一直是那个被需要,甚至被依赖的角色。


张萌成为姐姐"图片来源:微博@张萌


张萌很早独立,迅速由被照顾的小女儿摇身变为家庭的中心和顶梁柱。


“我是比较喜欢操心的,小时候我们家即便有姐姐、哥哥,我都是那个最爱张罗的人”;去澳洲念书,在她的表述里不是跟随父母出国,而是父母给自己当“陪读”;竞选环球小姐时,从报名到参赛自己拿主意,父母只负责在电视机前为她的夺冠欢呼;做演员后,父母闲暇时会探班、跟组,绕着张萌转。


有了更多身份之后,张萌认为自己被身边所有人需要。“我很能够给他们一些安全感,我愿意去操心,愿意去计划一些事情。我昨天在北京算是有一天休息,虽然身体有一点点不舒服,还是我们家掉皮的房顶给修了,把网络也重新安了一个,我就是一个永远不会消停的人。”


无论何时,张萌都有做出改变的充沛能量。但偶尔,张萌也为自己的独立感到一点失落:“男人就会觉得我们真的能照顾好自己,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但她仍然笃定要做被需要的人。在张萌看来,外界贴的“耀客老板娘”标签是个玩笑,她认为自己和丈夫属于共同创业,更是基于相似的要强个性,才成为伴侣。


拍摄《神话》坠马时,比起肉体的疼痛,张萌更担心自己变得没用,不被剧组需要,坐着轮椅也要出工。“制片主任和导演仿佛看出我的心事,当即修改拍摄计划,让我先拍一些坐着的戏份,这样一来,剧组依旧能出现我工作的身影,不过是不时架着双拐和坐在轮椅上的。”


成为耀客传媒合伙人后,张萌理应拥有更多选择角色的自由。但她演的反而是一些需要自己的角色。典型例子是《离婚律师》里的焦艳艳、《安家》里的张乘乘,是被观众视为过街老鼠的出轨女性、“小三”,许多知名女演员不愿意出演,张萌就自己来演。


张萌成为姐姐"


张萌也在持续用自己的明星身份,为公司扩大影响力。2015年,张萌在博客发布《给北漂者的一封信》,以自己的口吻为耀客招人:“最后,插播一则广告,如果你是北漂,有理想有能力,专业对口,欢迎你加入耀客。”参加《姐姐》之后,张萌又提到:“今年可能我的目标稍微大了一点,别人也会对耀客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知名度也提升了。”


通过《乘风破浪的姐姐》,张萌发现自己还能被更多人需要。“今年我在微博上看到的最感动的留言就是一个十八岁的姑娘跟我说,很期待自己三十岁之后的样子,30+的姐姐实在是太酷了!我想这就是成熟女性给青年人做出的榜样。”


张萌已经成为了“姐姐”,但她觉得自己还能尝试更多新领域,还能成为被更多人需要的角色。“如果让我给自己评级,我给自己打一个x,我是一个还有着无限可能的姐姐。”


参考资料:

1.20201029《星月对话丨张萌:要对得起乘风破浪这四个字》

2.20200810网易娱乐《专访|张萌:现在做演员真的不容易,而且没啥钱》

3.20070716山东广播电视报《环姐张萌,爱上杨千嬅》

4.20200711人物《张萌:每个姐姐都在夹缝中求生存》

5.20200714 《定义丨张萌,用萌式态度乘风破浪》

6.2016《优酷全明星》第37期《张萌,“白富美”养成手册》

  • 播放列表
  • 优酷视频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排序
  • 第1期
  • 第2期
  • 第3期
  • 第4期
  • 第5期
  • 第6期
  • 第7期
  • 第8期
  • 第9期
  • 第10期
  • 第11期
  • 第12期
  • 第13期
  • 第14期
  • 第15期
  • 第16期
  • 第17期
  • 第18期
  • 第19期
  • 第20期
  • 第21期
  • 第22期
  • 第23期
  • 第24期
  • 第25期
  • 第26期
  • 第27期
  • 第28期
  • 第29期
  • 第30期
  • 第31期
  • 第32期
  • 第33期
  • 第34期
  • 第35期
  • 第36期
  • 第37期
  • 第38期
  • 第39期
  • 第40期
  • 第41期
  • 第42期
  • 第43期
  • 第44期
  • 第45期
  • 第46期
  • 第47期
  • 第48期
  • 第49期
  • 第50期
  • 第51期
  • 剧情介绍

    文 | 吴喋喋

    编辑 | 赵普通


    12月的一个下午,我们在北京的一处摄影棚外见到张萌。


    她刚结束一项拍摄工作,捧着保温杯走出来,疲惫地靠墙坐下。接下来,她又要乘飞机去上海出席活动。这样每天只能睡3、4小时的日子,已经成为张萌的常态。


    上周的毒眸文娱大会上,张萌在演讲开头报出自己的“魔鬼”行程:早上六点做妆发,接受三个采访,演讲结束后,她还要再换身行头,赶去新浪时尚的盛典红毯和领奖,再坐晚上的航班飞长沙,准备第二天的录制。


    在通告间奔走之外,张萌还承担着制片人的工作。录制《演员请就位2》时,有网友说“别的制片人都好好坐着,就张萌在这儿看手机”。她忍不住叫屈:“真的,你不知道我那天录了16个小时,我有很多事情要处理,看一下手机不是很正常吗?”


    张萌成为姐姐"


    对一个39岁的女艺人来说,这样的忙碌称得上是某种成功,乃至幸运。


    绝大部分中年女艺人难以维持在事业高峰,商业价值下滑、无戏可拍是常态。忙碌的幸运,今年集体降临在《乘风破浪的姐姐》30位“姐姐”身上,节目之后,通告和商务纷至沓来,“姐姐”们都在连轴转。


    《演员请就位2》中,张萌和王智以制片人和演员的身份相见。10月底,张萌又和白冰、金莎在《王牌对王牌6》同框。离开节目后,张萌和其他姐姐都在保持联络,“黄圣依还约我去跟她去海南度假呢,郑希怡、孟佳我们也在约,但大家其实会很忙,一直说约,就是没有时间。”


    招商时被芒果tv定级为b级的《姐姐》,开播后成了黑马爆款,让很多人始料未及。就结果而言,姐姐们的忙碌是被浪潮推着走。但就选择本身而言,姐姐们又是主动进入“地狱”模式的:作为一档成团选秀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有六轮连唱带跳的公演,3个月的高强度真人秀录制,注定不会轻松。


    而在众多“姐姐”中,张萌本不缺少机会。2016年,张萌在入行的第12个年头转型成了制片人。今年她担任制片的电竞剧《穿越火线》在豆瓣获得8.1分,在“竞圈”观众中口碑很高。同时作为耀客传媒合伙人,张萌也不缺少演戏机会,常在耀客出品的电视剧出演黄金配角,比如《安家》的张乘乘。


    张萌成为姐姐"


    成为“姐姐”对张萌来说,或许是“可做可不做”的事。但张萌曾经说过:“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我一定会做”。骨子里的不安分,塑造了今天这个人生经历丰富、忙碌到没有觉睡的张萌。


    姐姐很忙


    1981年,张萌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3岁开始学钢琴,小时候除了上学还要每天练琴三四个小时。在父母的规划中,女儿长大后会理所应当地成为钢琴老师。


    张萌在自己的博客回忆:“有一个属于童年的镜头总是记忆犹新,我貌似专注地坐在钢琴前无奈地练习,枯燥却又无边无际。”


    张萌成为姐姐"童年练琴的张萌


    尽管张萌也提到,受电影《音乐之声》的感召,逐渐从练琴里获得了快乐。但她仍然抗拒“玛丽亚”式的音乐教师宿命。“我是一个喜欢去外面认识世界的人,让我一辈子坐在房间里教小朋友学钢琴,可能会特别遗憾。”


    在梦想的选择上,张萌颇为“不安分”。小时候看香港电视剧《大时代》,就决定做美女金融家;13岁时,一次去天津人艺演员培训班玩耍的经历,又让她对做演员产生了兴趣。刚入行时张萌曾说,自己想手捧奥斯卡奖杯,走在星光大道上。


    直到现在,张萌认为自己依然有其他的职业可能性:“我现在都不觉得说,未来没有可能改行,说不定哪天,我去当一个室内设计师也不一定。”


    张萌小的时候,父母把压岁钱放在一个带锁的小抽屉里,让她自己支配。“真的,一个人的独立永远是从你自己管钱开始的。”张萌记得自己总是兴致勃勃地打开小金库,数一数自己的财富总额。


    那个闪光的小金库,是张萌走向独立的开始。


    13岁,张萌已经能做小朋友的钢琴教师。在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念书时,张萌和同学组了一支钢琴三重奏乐队,能够接到一些商演。“我组乐队挣钱不是因为需要养家,是我自己喜欢。”对她来说,这跟儿时的小金库一样,是她支配财富、支配自我的方式之一。


    15岁那年,张萌赴澳留学,父母也跟去陪读。在异国他乡,张萌走出了更加跳跃的人生轨迹:17岁上大学前,张萌参加了悉尼华裔小姐选美比赛,拿到第二名。考大学时,张萌选择的专业是与钢琴八竿子打不着的服装设计,她希望有自己的服装品牌,并且想为残疾人设计漂亮的服装。


    2003年,大学毕业的张萌再一次违背父母的意愿,带着5000块钱只身回国闯荡。张萌的妈妈认为这笔钱最多够花两个月,到时女儿自然就会回到身边。结果张萌回国后,很快找到一份月薪3000块的主持工作。


    “我性格比较外向,很容易交到朋友,大家也会给我推荐一些类似主持公司年会的散活,两个月、三个月、半年过去了,我妈妈还奇怪呢,这孩子怎么不回来了。”


    2004年,只身在国内的张萌参加了环球小姐中国区比赛。直到进入总决赛,张萌才给父亲通了电话,通知家人观看总决赛的网络直播。最后她夺得中国区冠军,正式进入演艺圈发展。


    张萌成为姐姐"


    “我不想一辈子都只做一件事情,这种性格可能会被评价为‘不安分’,在传统的语境里,‘不安分’可能并不是一个褒义词。大家可能会觉得女孩子应该乖巧、听话,但对于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来讲,‘不安分’可能是她改变人生的起点。”


    39岁,高光下的张萌为“不安分”正名。


    “狼性”基因


    张萌的不安分,或多或少与母亲强势的个性有关。


    在张萌眼中,父亲“稍微佛系一点”,母亲则“心气儿很高”。在家庭电话尚未普及、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被称为“四大件”的80年代初,张萌的母亲就靠着借钱配置齐全了这些贵重物件。


    “但是还真买对了,我们家安电话之后两三年,电话开始慢慢普及,价格反而贵起来。”张萌对母亲的做法颇为赞赏,“我妈属于一个比较追求创新的人,可能看起来也就是生活层面上,我能稍微早地用上什么东西、有不一样的体验。但影响到我的,其实是妈妈的心气儿高,什么都希望做到最好。”


    母亲的要强、心气儿高甚至是“狼性”,都成为了张萌性格中的一部分。她欣赏努力上进的年轻人,对于不努力的人,她感到无法理解。“在工作上就应该努力,要不然对不起自己,不然混日子吗?”聊到这一块,张萌明显来了精神,“我不希望公司里有混日子的人,他们最对不起的是自己。因为人是群居动物,你是有一个社会属性和社会地位的,把事情做好,你才能获得成就感和经验积累,趁着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去拼命的积累,没有捷径的。”


    被问及对团队要求高不高时,张萌先给自己下了判断:“我觉得我还是讲道理的,但我确实会比较push。”继而转头问身边的工作人员:“我对你们要求高吗?”旁边的小姑娘先是摇了摇头,然后点了点头。


    在工作中,张萌会直接地表达不满。担任电视剧《白发》制片人时,张萌曾经晒出一张“白发特效效果确认群”聊天截图。她将不满意的特效镜头打回去重做,直接回复了工作人员四个字:“不行啊,假。”外加一条14秒钟的语音。


    张萌成为姐姐"图片来源:微博@张萌


    “我是一个给解决方法的人,但是我要先表达情绪,”张萌说着开始反思,“下回如果可以跳过表达情绪,直接给解决方案,我就升华了。宝宝们,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做?”


    张萌有时会喊下属“宝宝们”。比如采访过程中,几名工作人员在旁边讨论工作的声音略大,张萌立刻说:“宝宝们,小点声好吗?不要在这里聊事情。”


    但相比母亲,张萌其实能够把工作和生活分隔开,狼性的一面只发挥在职场。即使朋友过着与她的价值观截然相反的悠闲生活,她也不会去干预。


    “我真的遇到30多岁就退休的,还是男生。我说为什么?他说这辈子都不想再上班了——我特别不理解,但是我们关系非常好,我每次去天津就请他们吃饭,朋友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没有办法去阻碍。”


    张萌甚至向2岁多的女儿撒娇,说自己不想出门工作。“我给你看看我女儿的视频,”张萌打开手机,画面中女儿对张萌认真地说:“妈妈,你要好好去工作,必须得工作,人都要去工作的。”张萌突然对女儿发动奇袭,说:“那去幼儿园也是你的工作,知道了吗?”


    对自己的女儿,张萌不需要执行狼性教育,耳濡目染已经足够。女儿班上的老师同学都知道她很忙,大部分时候由保姆送女儿上学。张萌加了一个女儿同学家长的微信,对方是一个热情的全职妈妈,还时常帮忙拍张萌女儿的动态发给她。


    忙碌的张萌已经几乎没有“个人时间”,被问到有空时怎么放松自己时,她的回答是:“陪孩子做功课。”


    很“要”,很“敢”


    张萌把自己的忙碌归结为,什么都想做。“我觉得我是一个很要的人,我必须得什么都经历了,才知道我适合什么。”张萌在《星月对话》里这么形容自己。


    对她来说,重要的不是做banker还是服装设计师,抑或是演员、制片人,而是在这个行业里,自己必须做到足够优秀。


    “各种不同行业的成功对你来说是一样的吗?”


    “都一样。”张萌回答。


    “我是一个不会给自己设定任何限制的人,但是我希望我在一个行业里面,能做的话,就希望做到最好,我也不会恐惧改变自己。”张萌很难回答自己“不喜欢”从事什么行业,“我现在没法说,非要说的话,可能不会特别喜欢科研吧?”


    做演员时,张萌很早就尝到了苦头,依然乐在其中。


    2007年,张萌拍摄电视剧《谁懂我的心》时,需要躺在污浊的海水里扮演尸体。海水裹挟着砂砾灌进张萌的耳道,让她患上了中耳炎。“医生用负压器从我的左耳腔里吸出7粒沙子,最大的一粒竟像个绿豆!吸到后来,直觉得耳膜都要被撕裂了,只好暂停,先输水消炎。”张萌生动地在博客里重述治疗的场景。


    但在这篇博客的第一句话,张萌写的是:“正在输液的我依然快乐。”


    博客配了两张张萌输液的照片,她妆还没卸,对着镜头比了个“耶”。那时候张萌的爸爸正好在剧组探班,劝她别干了。张萌回答:“这次没有经验,下次耳朵里塞点棉花就好了。”


    张萌成为姐姐"


    事后张萌还把第一次扮演尸体的经历当做趣事分享:“按照剧组的规矩,艺人出演这种场景,会有特别的慰问金!称得上是‘一失足而获千金赏’,整整1600!只不过货币单位是分。”2009年,张萌拍摄古装剧《神话》时坠马受伤,她在博客里写:“在医院依旧爽朗地跟同事们谈笑。”


    张萌成为姐姐"张萌《神话》剧照


    张萌形容少女时期的自己:“自尊心很强,害怕被拒绝,害怕被说,害怕被骂。”做演员时,张萌承认自己有很多新人演员的通病,“抹不开面子,有点社交恐惧症,以为人家要是真的觉得我好,就会来找我演戏,自己就别死乞白赖地主动了,万一被拒绝呢?其实是害怕被拒绝。”


    现在的张萌不这么想了:“那时候就是生活还没有对我下手。”现在张萌喜欢主动的新人,认为知道机会把握在自己手里是成熟的开始。耀客今年打算送一批练习生去选秀,张萌跟练习生们说:“你们要去勇敢地表达自己,不要社交恐惧症,否则你就是透明的。”


    转型做制片人后,张萌从原来的心气高、要面子,把自己磨练成了不怕丢脸、不怕被拒绝的个性。


    张萌数次说过,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是去结交女明星、找演员的。“姐姐”们有一个大微信群,张萌一进群就把姐姐们加了个遍,逐一打招呼、自我介绍。


    “前段时间我在红毯问杨幂要微信,有的人就会说你作秀。我想说:真不是!这就是一个制片人的日常,也是作为制片人正确打开方式。你要学会在任何场合主动出击,哪怕是在红毯上。”


    成为“姐姐”


    张萌在大众口中成为“萌姐”,是在《乘风破浪的姐姐》爆红之后。其实,张萌一直是那个被需要,甚至被依赖的角色。


    张萌成为姐姐"图片来源:微博@张萌


    张萌很早独立,迅速由被照顾的小女儿摇身变为家庭的中心和顶梁柱。


    “我是比较喜欢操心的,小时候我们家即便有姐姐、哥哥,我都是那个最爱张罗的人”;去澳洲念书,在她的表述里不是跟随父母出国,而是父母给自己当“陪读”;竞选环球小姐时,从报名到参赛自己拿主意,父母只负责在电视机前为她的夺冠欢呼;做演员后,父母闲暇时会探班、跟组,绕着张萌转。


    有了更多身份之后,张萌认为自己被身边所有人需要。“我很能够给他们一些安全感,我愿意去操心,愿意去计划一些事情。我昨天在北京算是有一天休息,虽然身体有一点点不舒服,还是我们家掉皮的房顶给修了,把网络也重新安了一个,我就是一个永远不会消停的人。”


    无论何时,张萌都有做出改变的充沛能量。但偶尔,张萌也为自己的独立感到一点失落:“男人就会觉得我们真的能照顾好自己,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但她仍然笃定要做被需要的人。在张萌看来,外界贴的“耀客老板娘”标签是个玩笑,她认为自己和丈夫属于共同创业,更是基于相似的要强个性,才成为伴侣。


    拍摄《神话》坠马时,比起肉体的疼痛,张萌更担心自己变得没用,不被剧组需要,坐着轮椅也要出工。“制片主任和导演仿佛看出我的心事,当即修改拍摄计划,让我先拍一些坐着的戏份,这样一来,剧组依旧能出现我工作的身影,不过是不时架着双拐和坐在轮椅上的。”


    成为耀客传媒合伙人后,张萌理应拥有更多选择角色的自由。但她演的反而是一些需要自己的角色。典型例子是《离婚律师》里的焦艳艳、《安家》里的张乘乘,是被观众视为过街老鼠的出轨女性、“小三”,许多知名女演员不愿意出演,张萌就自己来演。


    张萌成为姐姐"


    张萌也在持续用自己的明星身份,为公司扩大影响力。2015年,张萌在博客发布《给北漂者的一封信》,以自己的口吻为耀客招人:“最后,插播一则广告,如果你是北漂,有理想有能力,专业对口,欢迎你加入耀客。”参加《姐姐》之后,张萌又提到:“今年可能我的目标稍微大了一点,别人也会对耀客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知名度也提升了。”


    通过《乘风破浪的姐姐》,张萌发现自己还能被更多人需要。“今年我在微博上看到的最感动的留言就是一个十八岁的姑娘跟我说,很期待自己三十岁之后的样子,30+的姐姐实在是太酷了!我想这就是成熟女性给青年人做出的榜样。”


    张萌已经成为了“姐姐”,但她觉得自己还能尝试更多新领域,还能成为被更多人需要的角色。“如果让我给自己评级,我给自己打一个x,我是一个还有着无限可能的姐姐。”


    参考资料:

    1.20201029《星月对话丨张萌:要对得起乘风破浪这四个字》

    2.20200810网易娱乐《专访|张萌:现在做演员真的不容易,而且没啥钱》

    3.20070716山东广播电视报《环姐张萌,爱上杨千嬅》

    4.20200711人物《张萌:每个姐姐都在夹缝中求生存》

    5.20200714 《定义丨张萌,用萌式态度乘风破浪》

    6.2016《优酷全明星》第37期《张萌,“白富美”养成手册》

    猜你喜欢
    创造101 5.9分 2018
    创造101
    黄子韬 , 陈嘉桦 , 张杰 , 胡彦斌 , 罗志祥 , 王一博 , Abby , 王玥 , 陈芳语 , Cindy , 陈怡凡 , 陈意涵 , 陈盈燕 , 陈语嫣 , 杜金雨 , 段奥娟 , Dora , 范薇 , 傅菁
    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2020
    奔跑吧第四季
    杨颖,李晨,郑恺,蔡徐坤,沙溢,郭麒麟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2015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刘烨,刘诺一,胡军,胡皓康,夏克立,夏天,邹市明,邹明轩,林永健,林大竣,王宝强,王子珊,刘霓娜,邹明皓,李锐,黄嘉千,周冬齐,安娜伊思·马田,冉莹颖,马蓉,苑
    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2020
    奔跑吧第四季
    杨颖 , 李晨 , 郑恺 , 黄旭熙 , 蔡徐坤 , 沙溢 , 郭麒麟
    下一站传奇 4.4分 2018
    下一站传奇
    吴亦凡,陈伟霆,宋茜,邓紫棋,周笔畅,胡海泉
    小明星大跟班 7.2分 2016
    小明星大跟班
    吴宗宪,吴姗儒
    抖包袱大会 0分 2023
    抖包袱大会
    郎昊辰 张九林 王霄颐 陈九品 樊霄堂 张霄帅 徐筱竹 肖霄月 张霄雷 常霄鲲 王洋 赵鹏 张浩森 姬生虎 郭浩远
    这就是中国 0分 2019
    这就是中国
    张维为,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父子 6.9分
    2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3太平洋战争 9分
    4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5创造101 5.9分
    6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7传奇故事 8.4分
    8天师撞邪 7.9分
    9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0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1毒魔复仇 7.1分
    12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3李卫当官2 7.2分
    14名侦探柯南 8分
    15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