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钱千千的正经生活 第一季

钱千千的正经生活 第一季 豆瓣评分:0

43期全
  • 分类:综艺
  • 导演:内详
  • 地区:大陆
  • 年份:2018
  • 语言:国语
  • 更新:2022-05-15 11:53
报错 收藏
  • 钱千千的正经生活 第一季是由内详主演的一部综艺。很神奇,湖北钟祥有一个小村子居然也叫“横店”,可能所有叫“横店”的地方,真的就能产出明星。虽然此钟.. 更多

钱千千的正经生活 第一季剧情介绍

很神奇,湖北钟祥有一个小村子居然也叫“横店”,可能所有叫“横店”的地方,真的就能产出明星。虽然此钟祥“横店”非彼杭州“横店”,但依然孕育了一个闻名遐迩的大明星。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出生即是悲剧

1976年,在是爱、是暖、是希望的人间四月天,横店村的一个农妇历经漫长的生产阵痛,终于生下了一个女孩儿。

只可惜,新生命带来的喜悦与希望并没有延续多久。

当同龄的孩子都开始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余家这个叫秀华的女孩儿却迟迟站不起来、坐不稳当,还时常面部抽搐、嘴歪眼斜、流涎不止。

即使农村再落后、农妇再愚昧,他们也看得出余秀华这个女孩儿肯定是有病了。

看遍了钟祥当地的名医大神,余秀华的病情却无半点起色,余家父母只好带着全部家当和一线希望,远赴北京求诊。

当“先天性脑瘫”的一纸诊断落在了余家父母的手上,余秀华这辈子已经是药石无医、终生残疾了。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家贫万事哀,权衡利弊之后,余家父母放弃了他们认为的无效治疗,灰头土脸地返了程。既然女儿复健无望,那就顺其自然吧。

余秀华第一次上北京,一家三口期望而来,失望而归。北京是一座冷情却又温情的城,它给余秀华关上了一座门,却又保留了一扇窗。

6岁的余秀华总算能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行动不便,却没有妨碍智力的发展,先天的脑瘫瘫了她的四肢五官,惟留大脑一片清明。

只是这片清明对于余秀华来说,不知是不幸中的万幸,还是不幸中的更不幸。

因为这片清明,她自从察觉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就对外界的回应格外敏感,因身体残疾产生的自卑,又反向滋生了她超越常人的自尊与倔强。

倘若她没有这份清明,也就没那么倔强,自会迷迷糊糊的、轻轻松松地过完她短暂的一生。

但现实生活不允许有人有任何的假设。为了维护自尊,余秀华吃尽了身体残疾的苦头。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活着已不易,读书更遭罪

看不见生命价值的余秀华挣扎着,不甘着,她不想永沉谷底,不想丑兮兮又苦哈哈地卑微一辈子,更不想看别人投射过来的或怜悯、或轻慢、或鄙夷的俯视之光。

她想要变强,想要改变命运,想要攀着高枝向上生长。而知识就像是那高枝上的光,吸引着她不断踮着脚尖、展开双手去触摸它,去汲取营养与温暖。

她先是苦巴巴地等着父母每天背她去上学,她累,父母更累。

为了长久之计,她硬是学着脱离父母的手,脱离拐杖,学着靠自己一步步地独立走路,学着一个人独行上学。

6岁才能站立的余秀华,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泥泞里爬,尘土里滚,一遍遍跌倒,再一遍遍爬起来,直到她跌跌撞撞地走进教室,灰扑扑地坐下。

在学校,她害怕面对同学怜悯亦或者是厌恶的眼神,更害怕吃饭时勺子喂不进嘴里,撒了一地的饭粒要麻烦同学来打扫。

事事不如人的余秀华,只能醉心于学习,不断用知识去丰盈自己贫乏的大脑。

好在她的成绩还算不错,语文成绩尤其好。她的作文灵气又生动,时常会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只有在那时,她才觉得自己还是有点用的人。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还未萌芽的初恋

歌德说:“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

谁人没有过年少青春?又有谁的青春里没有出现过一个朦朦胧胧的人呢?

自然,余秀华也有。哪怕是那副扭曲颤抖的身躯,也冷却不了那颗名叫“青春”的燥热的心。

在余秀华的印象里,有一个清瘦的男孩,总是很巧合地与她同时站在教室的后门口,两人相望许久却又都不言语。

不知是记性不好,对久远之事已经淡忘模糊,还是本该要有的某些桥段,她和那个男孩竟然真的一件也未发生。

反正最后,能让余秀华记起来的与之有交集的光影,大概只有这个男孩借过她几十块钱未还而已。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晦涩的青春,朦胧的爱情,余秀华还未正经体会过,它们便匆匆结束。

含着黄连汤出生的余秀华,黄连的苦涩充斥着她的童年、青年,甚至是整个上半生。

1995年,19岁的余秀华升学高三,因为一手“鬼画符”般的字无法辨认,被阅卷老师判了个0分。她羞愤之下,一把火烧了教科书后果断退了学。

退学后的余秀华急需要在某件事上证明自己像个人,有人活着的价值与意义。

她下田干活除草,眼前的野稗子锄不掉,好端端的秧苗遭了殃被扒拉掉;

她开个小店卖货,喜欢狂怼爱讨价还价的人,又因对一般人爱答不理的劲儿得罪了全村的人;

她养鸡鸭养兔子,兔子死了一窝又一窝,迎风飘摇的兔子皮挂满了家门口;

她去电子厂打工,因为手脚慢赶不上出活的速度,日夜辛苦了一个月,后来却是父母邮寄了回家的路费;

她痴迷下象棋无师自通,获过省级比赛一等奖,却因无老师肯教她而棋艺停滞不前,最后不得已放弃。

几番尝试下来,自证尊严的事都以失败告终。她急,但母亲比她更着急。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就像是饥不择食、慌不择路似的,余秀华怎么也想不到,母亲居然相中了一个大她13岁的流浪汉,并在3个月后火急火燎地招郎入了赘。

如果说清明的大脑,对残疾人余秀华的影响还有也幸也不幸的两面说辞,但这桩包办的婚姻对她,就只有绝对的痛苦而言。

这个叫尹世平的流浪汉,虽是无根的浮萍,但四肢健全,孔武有力,出能打工赚钱,归能下田种地,有他靠着余家,女儿便能靠着他,多好!丈母娘看女婿,是越看越欢喜。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小学都未读完的尹世平,心里可没有千千结,甚至生命里都没有目标一说,他余生只为活着,只为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地活着。

他的生活简单得只有4个词:吃饭、睡觉、干活、生娃娃,可他从未想过要给这4个词加个定语,去修饰一下他苍白又苍凉的人生。

平日里他唯一的乐趣便是取笑余秀华,叫她歪嘴,模仿她歪歪斜斜地走路,学她结结巴巴地说话,甚至见她摔倒也能哈哈大笑,却从未想过主动去扶她一把。

所以在余秀华眼里,这个老男人,大字不识,情趣不懂,不求上进,不知温柔体贴为何物,还不如一块榆木疙瘩。余秀华看他,是越看越伤悲。

后来余秀华经常说:“爱情从未走进过我的婚姻。”

本来就没有感情基础,结婚后除了争吵便无话可谈。两人在儿子出生后就分了居,成了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两个陌生人。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后来,尹世平在一次酒醉后失控打了余秀华,但他觉得男人嘛,偶尔教训下自己的女人再正常不过。所以毫无愧疚之意的他,转身就背着行李出了远门去打工,除非过年,都不再回家。

他这一走,便是人不见人,钱不见钱。本就没有幸福可言的婚姻,更加形同虚设。

唯独有一次,尹世平不仅不是在年末时间回了家,还头一遭带着余秀华出远门进了城。哪知到等她进了城,尹世平居然叫她往一辆小车上撞。

余秀华很不解,尹世平解释说:“开车的欠我800元工资钱,你不去拦着他的车,钱就要不到了,反正你是女的,又残疾,他不敢把你怎么样。”

看着拿她生命当儿戏的丈夫,余秀华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婚姻的信心,甚至多次跟尹世平提出过离婚。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只是她说话不灵,没有收入就没有底气,说话做事都轻飘飘的。尹世平根本不理睬她的要求,父母也骂她作,问她离了婚你怎么办?到哪里再嫁去?

压抑苦闷的婚姻,更加触动了余秀华那颗敏感的心。对苦难的愤恨,对现实的无奈,对爱情的渴望,对生命的眷念,诸多复杂纠结的情感,就像火山口那经年积压的岩浆,亟待喷涌而发。

2009年深秋的一个傍晚,余秀华站在家门口唤着小狗回家,抬眼看见天边的晚霞壮丽得如同火烧,极具冲击力的画面不知是震撼了她的视觉,还是更震撼了她的心灵。

那一刻,她的脑海里凭空出现的诗句,让她终于找到了内心情感的宣泄口,她用颤抖的左手紧紧握住颤抖的右手,提笔用诗撕开了人生新的序幕。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诗歌,成了余秀华心中的神秘花园,可一开始,她却只能做个悄悄耕耘的园丁。因为村民们邻居们在嘲笑她,就连家人都不看好她。

丈夫嘲笑她:“你话都说不利索,还装什么文化人写诗?”

父亲摇头说:“有这功夫,还不如去挖点野菜喂鸡。”

连最疼她的母亲也泼冷水:“一个女人写诗不算能干,只有家里过得和气,我才佩服。”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本来就烦闷的生活,因为写诗,又增添了更多的争吵。

但已经沉浸在诗歌世界的余秀华,并没有因为村民和家人的态度而退缩,反而将眼前的一景一物:荷塘、麦田、村庄、老屋,以及身边的琐事,全部变成了诗。

看见田野里那微风吹过的麦浪,她会写:

在月光里静默的麦子,他们之间轻微的摩擦,就是人间万物在相爱了

看见家门口一树的柿子,台阶上的一痕青苔,她写道: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写诗能让她暂时屏蔽周遭的嘈杂,能让她的灵魂飞升,飞离那扭曲病重的身躯,轻盈盈地随风飘去,将一地鸡毛的琐事抛下了几万里。

后来,余秀华学会了上网,尝试着将诗歌发到了微博上。这样,那些素未蒙面的读者,终于能越过扭曲的身体,第一眼先关注到她的诗歌,看到她在诗文里时不时蹦跶出来的调皮与灵动。

诗歌让她能与外界平等对话,这个平视的视角,对余秀华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看着诗歌终于能完成“她借此与外界平等交流”的使命,余秀华有了些欣慰,也让她倔强的自尊有了些满足。

余秀华说,诗歌是唯一不会嘲笑与抛弃她的东西,是她面对苦难生活的精神支柱。诗歌给了她勇气与力量,让她处在不公的视角下,奋力抗衡着、挣扎着。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余秀华没想到的是,人生的转折,已然在不远处静静地等待着她。2014年,余秀华在微博上看见了一条特殊的留言:我们刊物能否发表你的诗歌?

这留言之人便是余秀华的伯乐,《诗刊》的主编刘年,他被余秀华那股野生的力量感震撼到了。

2015年,国内顶流刊物《诗刊》以《在打谷场上赶鸡》为主题,发表了余秀华的9首诗歌,一时轰动主流媒体、诗词界与文坛。

而同年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来睡你》,更是将余秀华推到了全国网民的面前。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她的诗歌在转发、评论等互动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一度成为中国最热门的现代诗人,成为了“身残志坚”的励志诗人。

无数网友赞扬她是“生活在阴沟,却依然仰望着星空”;

也有评论家们给出的好评是:“5年写出的2000多首诗歌,是她没有被生活压垮的勇气”,

董卿说,她是用最摇晃的手,写出了最坚定的诗句;用最摇晃的步伐,走出了最坚定的人生。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在《我只是死皮赖脸地活着》里,她的生活像是一面破碎的镜子,而我们依然能从这面破碎的镜子里,看到了她对命运的不甘与挣扎,看到了她对生活的眷念与热爱。

有人说“苦难出诗人,愤怒出诗人”。殊不知,苦难与愤怒早在30年前就与余秀华紧密相连了,所以余秀华注定会是一个天生的好诗人。而这种好,绝不是“那一缕乡愁道不尽”的好。

而是“堂吉诃德还在不断向着风车挑战”地好;是在烟熏火燎、泥沙俱下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狂野、原始、澎湃的力量”地好;是一种“有着无畏无惧、疯狂向上生长的欲望”地好。

而这种好,恰恰就是我们有所欠缺而又希望弥补的好,故而我们愿意去读她的诗,愿意从她的诗歌里吸取蓬勃向上的力量。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2016年,余秀华凭借着连续数年的笔耕不辍,获得了“农民文学奖”特别奖。

而且她出版的《摇摇晃晃的人间》《月光落在左手上》《我们爱过又忘记 》等作品集,不仅在国内畅销40多万册,还在2021年被翻译成英文、法文,畅销海外。

如果你只读过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请不妨再去读读她的其他诗作,以免错过一个温柔而坚定,炙热而直白,美好而动人的有趣灵魂。

她的苦难与生俱来,她的诗歌创作不易,您的每一次阅读,都是对她最大的眷顾和支持!

生活有时候太苦,我们也需要自己加一点甜。在被社会吊打时,愿余秀华的故事和诗集能陪伴你,带给你跟命运再次抗争的勇气。


重点推荐:

余秀华系列文章:7年前,脑瘫励志女诗人余秀华一夜爆红后,为何会一直引发争议?

  • 播放列表
  • 优酷视频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排序
  • 第1期
  • 第2期
  • 第3期
  • 第4期
  • 第5期
  • 第6期
  • 第7期
  • 第8期
  • 第9期
  • 第10期
  • 第11期
  • 第12期
  • 第13期
  • 第14期
  • 第15期
  • 第16期
  • 第17期
  • 第18期
  • 第19期
  • 第20期
  • 第21期
  • 第22期
  • 第23期
  • 第24期
  • 第25期
  • 第26期
  • 第27期
  • 第28期
  • 第29期
  • 第30期
  • 第31期
  • 第32期
  • 第33期
  • 第34期
  • 第35期
  • 第36期
  • 第37期
  • 第38期
  • 第39期
  • 第40期
  • 第41期
  • 第42期
  • 第43期
  • 剧情介绍

    很神奇,湖北钟祥有一个小村子居然也叫“横店”,可能所有叫“横店”的地方,真的就能产出明星。虽然此钟祥“横店”非彼杭州“横店”,但依然孕育了一个闻名遐迩的大明星。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出生即是悲剧

    1976年,在是爱、是暖、是希望的人间四月天,横店村的一个农妇历经漫长的生产阵痛,终于生下了一个女孩儿。

    只可惜,新生命带来的喜悦与希望并没有延续多久。

    当同龄的孩子都开始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余家这个叫秀华的女孩儿却迟迟站不起来、坐不稳当,还时常面部抽搐、嘴歪眼斜、流涎不止。

    即使农村再落后、农妇再愚昧,他们也看得出余秀华这个女孩儿肯定是有病了。

    看遍了钟祥当地的名医大神,余秀华的病情却无半点起色,余家父母只好带着全部家当和一线希望,远赴北京求诊。

    当“先天性脑瘫”的一纸诊断落在了余家父母的手上,余秀华这辈子已经是药石无医、终生残疾了。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家贫万事哀,权衡利弊之后,余家父母放弃了他们认为的无效治疗,灰头土脸地返了程。既然女儿复健无望,那就顺其自然吧。

    余秀华第一次上北京,一家三口期望而来,失望而归。北京是一座冷情却又温情的城,它给余秀华关上了一座门,却又保留了一扇窗。

    6岁的余秀华总算能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行动不便,却没有妨碍智力的发展,先天的脑瘫瘫了她的四肢五官,惟留大脑一片清明。

    只是这片清明对于余秀华来说,不知是不幸中的万幸,还是不幸中的更不幸。

    因为这片清明,她自从察觉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就对外界的回应格外敏感,因身体残疾产生的自卑,又反向滋生了她超越常人的自尊与倔强。

    倘若她没有这份清明,也就没那么倔强,自会迷迷糊糊的、轻轻松松地过完她短暂的一生。

    但现实生活不允许有人有任何的假设。为了维护自尊,余秀华吃尽了身体残疾的苦头。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活着已不易,读书更遭罪

    看不见生命价值的余秀华挣扎着,不甘着,她不想永沉谷底,不想丑兮兮又苦哈哈地卑微一辈子,更不想看别人投射过来的或怜悯、或轻慢、或鄙夷的俯视之光。

    她想要变强,想要改变命运,想要攀着高枝向上生长。而知识就像是那高枝上的光,吸引着她不断踮着脚尖、展开双手去触摸它,去汲取营养与温暖。

    她先是苦巴巴地等着父母每天背她去上学,她累,父母更累。

    为了长久之计,她硬是学着脱离父母的手,脱离拐杖,学着靠自己一步步地独立走路,学着一个人独行上学。

    6岁才能站立的余秀华,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泥泞里爬,尘土里滚,一遍遍跌倒,再一遍遍爬起来,直到她跌跌撞撞地走进教室,灰扑扑地坐下。

    在学校,她害怕面对同学怜悯亦或者是厌恶的眼神,更害怕吃饭时勺子喂不进嘴里,撒了一地的饭粒要麻烦同学来打扫。

    事事不如人的余秀华,只能醉心于学习,不断用知识去丰盈自己贫乏的大脑。

    好在她的成绩还算不错,语文成绩尤其好。她的作文灵气又生动,时常会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只有在那时,她才觉得自己还是有点用的人。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还未萌芽的初恋

    歌德说:“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

    谁人没有过年少青春?又有谁的青春里没有出现过一个朦朦胧胧的人呢?

    自然,余秀华也有。哪怕是那副扭曲颤抖的身躯,也冷却不了那颗名叫“青春”的燥热的心。

    在余秀华的印象里,有一个清瘦的男孩,总是很巧合地与她同时站在教室的后门口,两人相望许久却又都不言语。

    不知是记性不好,对久远之事已经淡忘模糊,还是本该要有的某些桥段,她和那个男孩竟然真的一件也未发生。

    反正最后,能让余秀华记起来的与之有交集的光影,大概只有这个男孩借过她几十块钱未还而已。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晦涩的青春,朦胧的爱情,余秀华还未正经体会过,它们便匆匆结束。

    含着黄连汤出生的余秀华,黄连的苦涩充斥着她的童年、青年,甚至是整个上半生。

    1995年,19岁的余秀华升学高三,因为一手“鬼画符”般的字无法辨认,被阅卷老师判了个0分。她羞愤之下,一把火烧了教科书后果断退了学。

    退学后的余秀华急需要在某件事上证明自己像个人,有人活着的价值与意义。

    她下田干活除草,眼前的野稗子锄不掉,好端端的秧苗遭了殃被扒拉掉;

    她开个小店卖货,喜欢狂怼爱讨价还价的人,又因对一般人爱答不理的劲儿得罪了全村的人;

    她养鸡鸭养兔子,兔子死了一窝又一窝,迎风飘摇的兔子皮挂满了家门口;

    她去电子厂打工,因为手脚慢赶不上出活的速度,日夜辛苦了一个月,后来却是父母邮寄了回家的路费;

    她痴迷下象棋无师自通,获过省级比赛一等奖,却因无老师肯教她而棋艺停滞不前,最后不得已放弃。

    几番尝试下来,自证尊严的事都以失败告终。她急,但母亲比她更着急。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就像是饥不择食、慌不择路似的,余秀华怎么也想不到,母亲居然相中了一个大她13岁的流浪汉,并在3个月后火急火燎地招郎入了赘。

    如果说清明的大脑,对残疾人余秀华的影响还有也幸也不幸的两面说辞,但这桩包办的婚姻对她,就只有绝对的痛苦而言。

    这个叫尹世平的流浪汉,虽是无根的浮萍,但四肢健全,孔武有力,出能打工赚钱,归能下田种地,有他靠着余家,女儿便能靠着他,多好!丈母娘看女婿,是越看越欢喜。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小学都未读完的尹世平,心里可没有千千结,甚至生命里都没有目标一说,他余生只为活着,只为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地活着。

    他的生活简单得只有4个词:吃饭、睡觉、干活、生娃娃,可他从未想过要给这4个词加个定语,去修饰一下他苍白又苍凉的人生。

    平日里他唯一的乐趣便是取笑余秀华,叫她歪嘴,模仿她歪歪斜斜地走路,学她结结巴巴地说话,甚至见她摔倒也能哈哈大笑,却从未想过主动去扶她一把。

    所以在余秀华眼里,这个老男人,大字不识,情趣不懂,不求上进,不知温柔体贴为何物,还不如一块榆木疙瘩。余秀华看他,是越看越伤悲。

    后来余秀华经常说:“爱情从未走进过我的婚姻。”

    本来就没有感情基础,结婚后除了争吵便无话可谈。两人在儿子出生后就分了居,成了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两个陌生人。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后来,尹世平在一次酒醉后失控打了余秀华,但他觉得男人嘛,偶尔教训下自己的女人再正常不过。所以毫无愧疚之意的他,转身就背着行李出了远门去打工,除非过年,都不再回家。

    他这一走,便是人不见人,钱不见钱。本就没有幸福可言的婚姻,更加形同虚设。

    唯独有一次,尹世平不仅不是在年末时间回了家,还头一遭带着余秀华出远门进了城。哪知到等她进了城,尹世平居然叫她往一辆小车上撞。

    余秀华很不解,尹世平解释说:“开车的欠我800元工资钱,你不去拦着他的车,钱就要不到了,反正你是女的,又残疾,他不敢把你怎么样。”

    看着拿她生命当儿戏的丈夫,余秀华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婚姻的信心,甚至多次跟尹世平提出过离婚。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只是她说话不灵,没有收入就没有底气,说话做事都轻飘飘的。尹世平根本不理睬她的要求,父母也骂她作,问她离了婚你怎么办?到哪里再嫁去?

    压抑苦闷的婚姻,更加触动了余秀华那颗敏感的心。对苦难的愤恨,对现实的无奈,对爱情的渴望,对生命的眷念,诸多复杂纠结的情感,就像火山口那经年积压的岩浆,亟待喷涌而发。

    2009年深秋的一个傍晚,余秀华站在家门口唤着小狗回家,抬眼看见天边的晚霞壮丽得如同火烧,极具冲击力的画面不知是震撼了她的视觉,还是更震撼了她的心灵。

    那一刻,她的脑海里凭空出现的诗句,让她终于找到了内心情感的宣泄口,她用颤抖的左手紧紧握住颤抖的右手,提笔用诗撕开了人生新的序幕。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诗歌,成了余秀华心中的神秘花园,可一开始,她却只能做个悄悄耕耘的园丁。因为村民们邻居们在嘲笑她,就连家人都不看好她。

    丈夫嘲笑她:“你话都说不利索,还装什么文化人写诗?”

    父亲摇头说:“有这功夫,还不如去挖点野菜喂鸡。”

    连最疼她的母亲也泼冷水:“一个女人写诗不算能干,只有家里过得和气,我才佩服。”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本来就烦闷的生活,因为写诗,又增添了更多的争吵。

    但已经沉浸在诗歌世界的余秀华,并没有因为村民和家人的态度而退缩,反而将眼前的一景一物:荷塘、麦田、村庄、老屋,以及身边的琐事,全部变成了诗。

    看见田野里那微风吹过的麦浪,她会写:

    在月光里静默的麦子,他们之间轻微的摩擦,就是人间万物在相爱了

    看见家门口一树的柿子,台阶上的一痕青苔,她写道: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写诗能让她暂时屏蔽周遭的嘈杂,能让她的灵魂飞升,飞离那扭曲病重的身躯,轻盈盈地随风飘去,将一地鸡毛的琐事抛下了几万里。

    后来,余秀华学会了上网,尝试着将诗歌发到了微博上。这样,那些素未蒙面的读者,终于能越过扭曲的身体,第一眼先关注到她的诗歌,看到她在诗文里时不时蹦跶出来的调皮与灵动。

    诗歌让她能与外界平等对话,这个平视的视角,对余秀华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看着诗歌终于能完成“她借此与外界平等交流”的使命,余秀华有了些欣慰,也让她倔强的自尊有了些满足。

    余秀华说,诗歌是唯一不会嘲笑与抛弃她的东西,是她面对苦难生活的精神支柱。诗歌给了她勇气与力量,让她处在不公的视角下,奋力抗衡着、挣扎着。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余秀华没想到的是,人生的转折,已然在不远处静静地等待着她。2014年,余秀华在微博上看见了一条特殊的留言:我们刊物能否发表你的诗歌?

    这留言之人便是余秀华的伯乐,《诗刊》的主编刘年,他被余秀华那股野生的力量感震撼到了。

    2015年,国内顶流刊物《诗刊》以《在打谷场上赶鸡》为主题,发表了余秀华的9首诗歌,一时轰动主流媒体、诗词界与文坛。

    而同年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来睡你》,更是将余秀华推到了全国网民的面前。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她的诗歌在转发、评论等互动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一度成为中国最热门的现代诗人,成为了“身残志坚”的励志诗人。

    无数网友赞扬她是“生活在阴沟,却依然仰望着星空”;

    也有评论家们给出的好评是:“5年写出的2000多首诗歌,是她没有被生活压垮的勇气”,

    董卿说,她是用最摇晃的手,写出了最坚定的诗句;用最摇晃的步伐,走出了最坚定的人生。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在《我只是死皮赖脸地活着》里,她的生活像是一面破碎的镜子,而我们依然能从这面破碎的镜子里,看到了她对命运的不甘与挣扎,看到了她对生活的眷念与热爱。

    有人说“苦难出诗人,愤怒出诗人”。殊不知,苦难与愤怒早在30年前就与余秀华紧密相连了,所以余秀华注定会是一个天生的好诗人。而这种好,绝不是“那一缕乡愁道不尽”的好。

    而是“堂吉诃德还在不断向着风车挑战”地好;是在烟熏火燎、泥沙俱下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狂野、原始、澎湃的力量”地好;是一种“有着无畏无惧、疯狂向上生长的欲望”地好。

    而这种好,恰恰就是我们有所欠缺而又希望弥补的好,故而我们愿意去读她的诗,愿意从她的诗歌里吸取蓬勃向上的力量。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把苦难辛酸提炼成了一碗蜜"

    2016年,余秀华凭借着连续数年的笔耕不辍,获得了“农民文学奖”特别奖。

    而且她出版的《摇摇晃晃的人间》《月光落在左手上》《我们爱过又忘记 》等作品集,不仅在国内畅销40多万册,还在2021年被翻译成英文、法文,畅销海外。

    如果你只读过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请不妨再去读读她的其他诗作,以免错过一个温柔而坚定,炙热而直白,美好而动人的有趣灵魂。

    她的苦难与生俱来,她的诗歌创作不易,您的每一次阅读,都是对她最大的眷顾和支持!

    生活有时候太苦,我们也需要自己加一点甜。在被社会吊打时,愿余秀华的故事和诗集能陪伴你,带给你跟命运再次抗争的勇气。


    重点推荐:

    余秀华系列文章:7年前,脑瘫励志女诗人余秀华一夜爆红后,为何会一直引发争议?

    猜你喜欢
    创造101 5.9分 2018
    创造101
    黄子韬 , 陈嘉桦 , 张杰 , 胡彦斌 , 罗志祥 , 王一博 , Abby , 王玥 , 陈芳语 , Cindy , 陈怡凡 , 陈意涵 , 陈盈燕 , 陈语嫣 , 杜金雨 , 段奥娟 , Dora , 范薇 , 傅菁
    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2020
    奔跑吧第四季
    杨颖,李晨,郑恺,蔡徐坤,沙溢,郭麒麟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2015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刘烨,刘诺一,胡军,胡皓康,夏克立,夏天,邹市明,邹明轩,林永健,林大竣,王宝强,王子珊,刘霓娜,邹明皓,李锐,黄嘉千,周冬齐,安娜伊思·马田,冉莹颖,马蓉,苑
    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2020
    奔跑吧第四季
    杨颖 , 李晨 , 郑恺 , 黄旭熙 , 蔡徐坤 , 沙溢 , 郭麒麟
    下一站传奇 4.4分 2018
    下一站传奇
    吴亦凡,陈伟霆,宋茜,邓紫棋,周笔畅,胡海泉
    小明星大跟班 7.2分 2016
    小明星大跟班
    吴宗宪,吴姗儒
    抖包袱大会 0分 2023
    抖包袱大会
    郎昊辰 张九林 王霄颐 陈九品 樊霄堂 张霄帅 徐筱竹 肖霄月 张霄雷 常霄鲲 王洋 赵鹏 张浩森 姬生虎 郭浩远
    这就是中国 0分 2019
    这就是中国
    张维为,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父子 6.9分
    2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3太平洋战争 9分
    4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5创造101 5.9分
    6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7传奇故事 8.4分
    8天师撞邪 7.9分
    9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0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1毒魔复仇 7.1分
    12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3李卫当官2 7.2分
    14名侦探柯南 8分
    15奔跑吧第四季 6.2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