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梦回青河

梦回青河 豆瓣评分:0

全41集
  • 分类:国产剧
  • 导演:陈国军
  • 地区:中国大陆
  • 年份:2006
  • 语言:汉语普通
  • 更新:2024-03-31 09:24
报错 收藏
  • 梦回青河是由刘雪华,何琳,李子雄,杜雨露,苗圃,李琳,王伯昭,杨紫茳,柯奂如,吴素琴,张世会,谭凯,李歇,王虎城,夏力薪,王海地主演的一部国产剧。"""" 台湾皇冠文化创办人平鑫涛先生于今年5月23日过世,享寿92岁;琼瑶6月4日悲痛地写下长文.. 更多

梦回青河剧情介绍
琼瑶:“鑫涛,你解脱了!我,也放下了”"琼瑶:“鑫涛,你解脱了!我,也放下了”"琼瑶:“鑫涛,你解脱了!我,也放下了”"琼瑶:“鑫涛,你解脱了!我,也放下了”"

台湾皇冠文化创办人平鑫涛先生于今年5月23日过世,享寿92岁;琼瑶6月4日悲痛地写下长文道别:“鑫涛,你解脱了!我,也放下了。”

对大多数人而言,平鑫涛以“琼瑶先生”著称,但其创办的“皇冠”因培养了不少知名作家,而被称为“作家摇篮”,享誉台湾文坛。此外,因“皇冠”事业涵盖出版、电视、电影等行业,平鑫涛还被称为“台湾邵逸夫”。

身体里潜伏着办杂志的基因

平鑫涛生于1927年,是家中的独子,幼时生活贫苦,父亲因生活窘迫而常常将压力迁怒于妻子和孩子,所以平鑫涛在其自传《逆流而上》中透露,由于常常挨打,小小年纪就有了“轻生”之念,但心想自己死了,可怜的母亲如何活得下去?所以那时就发誓自己要非常努力地挣脱贫穷,“不奢望富有,只求丰衣足食,不再贫穷。”

小时喜爱画画,想当画家、医生或者律师的平鑫涛,最终按照父亲的安排,学了会计。这也成为他到了台湾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任职于台湾肥料公司南港厂做会计。

除了做会计,平鑫涛还当过翻译,做过dj等等,可是最成功的,莫过于“出版人”这个身份。平鑫涛在《逆流而上》中写道:“高中时代,曾办过一本手抄本杂志《潮声》,免费出借,居然还颇受好评。也许我身体里早就潜伏着办杂志的基因。”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台湾在平鑫涛眼中是“文化沙漠”,于是办一份兼具知识性、文学性、艺术性、趣味性杂志的想法,就在他脑中发酵了。当时平鑫涛有一位楼姓同事,中英文俱佳,和他理念相同,于是两人决定合作,平鑫涛在《逆流而上》中回忆:“我写了一份二万字的企划书,只要投资二万元,二年还本,我和楼姓编辑不支薪水,不拿稿费,各占百分之十的干股,有盈余才能分配。我拿着企划书,到处游走,毛遂自荐,终于找到了投资人,一位是肥料公司的同事,另一位是集邮商,他是大股东,他投资的条件是要在杂志上刊登集邮邮购广告,盈余归他。”

1954年2月22日,《皇冠》创刊号出版,有新知报道,有图文并茂的“诗情画意”,有长篇连载西部经典小说《原野奇侠》;还有余光中的新诗译作……万事开头难,这一期杂志在全台北实销56本,第二、第三期的销量也毫无起色。

雪上加霜的是,楼姓编辑因感情创伤而无心编务,连公务员也辞了,当了牧师。两位投资人把皇冠“送”给平鑫涛(当然包括债务在内),前几期一万多本退书,由他们以每本2元“切货”给旧书商,也就回收了股本。

掀起了张爱玲热、三毛热

独自苦苦支撑到第七年底,平鑫涛坦承已经精疲力尽,杂志也是奄奄一息。他决定死马当活马医,如果“变法”不成,就“关门大吉”。早期《皇冠》定价5元,一百多页,篇幅太少,所以内容不够充实;定价又太低,成本永远不够,处处捉襟见肘。平鑫涛决定把定价涨到10元,内容加两倍。本来是“小吃”,改为“盛宴”。因为篇幅增加很多,可以一次刊完一部长篇小说,称之为“每月一书”。那时候一本小说单行本定价一二十元,皇冠一次刊完,等于免费赠送。当厚厚的一本新《皇冠》出现书市时,立刻引起轰动,当期《皇冠》一扫而空。从此,《皇冠》脱离苦海,一帆风顺。

而这个“每月一书”,也发表了无数作家的成名作,如琼瑶的《窗外》、於梨华的《梦回青河》等。

1964年,皇冠建立“基本作家制度”,预付稿费给优秀的作家,成为台湾超过千名作家的摇篮,台湾文学在华文出版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皇冠》功不可没。

1968年起,皇冠集团陆续出版张爱玲的小说《怨女》,散文集《流言》,将张爱玲的作品带入台湾。1973年出版三毛《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在华人圈掀起三毛热潮。此外,皇冠亦引进国外出版作品,包括在1966年出版日本作家三浦绫子《冰点》,初版20万册抢购一空,创下台湾出版史的纪录,40年后皇冠出版《哈利·波特》的中译本打破此项纪录。

平鑫涛去世后,皇冠文化集团发布的声明结尾以《逆流而上》的一段话,为平鑫涛的一生作脚注,“我作为一个编辑,一个出版人,谦卑是这种职业的基本态度。当作家们一个字一个字写下的心血结晶交给我处理的时候,我能不以虔诚和谦卑的态度相对吗?平凡的我,微不足道,不平凡的是这个时代;不平凡的是许许多多卓越的作家们。”

《窗外》改变了命运

在与皇冠有关的众多作家中,与平鑫涛缘分最深的自然是琼瑶,平鑫涛曾经表示在其生命中的“三个大梦”中,琼瑶是他“梦”中的主角。“《皇冠》半世纪来创业的历程中,有四十年之久,琼瑶和我一路走来,相扶相携。”

琼瑶活在自己浪漫的爱的世界中,爱情是琼瑶小说永恒且唯一的主题。让琼瑶一举成名的第一本长篇小说《窗外》,故事原型就是18岁的琼瑶爱上了43岁的老师。那时的她就和小说里的女主角江雁容一样,消瘦、苍白、食欲不振、精神恍惚,这段师生恋因为琼瑶母亲的坚决反对而最终结束。万念俱灰的琼瑶之后三次高考都未考上大学,迫切希望离开家的她唯一出路就是结婚,抱着这样的想法,1959年,琼瑶匆匆嫁人。

婚后生活拮据,琼瑶再度尝试“煮字疗饥”。终于其短篇小说《情人谷》被《皇冠》采用,琼瑶也就此和《皇冠》首度结缘。不过那时候平鑫涛说自己身兼数职,“整天忙得像无头苍蝇,根本没有对这位文坛‘新秀’特别关注。一直等到她的中篇小说《寻梦园》《黑茧》《幸运草》等陆续寄来,才愈来愈发现她的才华卓越。”

《窗外》改变了琼瑶的命运,也改变了平鑫涛的命运,更改变了《皇冠》的命运。平鑫涛回忆说《窗外》寄到时,他一开始阅读,就无法停止,“除了白天一定要到《联合报》上班外,其余的时间,都在全神阅读。对这部作品,感到震撼,对这位作家,刮目相看。如果说《窗外》是《皇冠》最畅销的丛书并不为过,四十多年来销量总和绝对超过《哈利·波特》第一集的纪录。”

平鑫涛认为《窗外》影响了很多人,也改变了很多人:“它曾被两度改拍成电影,有人因侵权而被判刑;林青霞因拍摄本片而跃登大银幕,成为闪亮巨星。当然,如果我没有办《皇冠》,我不可能和琼瑶结缘,甚至不会相识,那么,我的生命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云彩。如果《皇冠》没有琼瑶,《皇冠》很可能不是现在这样的《皇冠》,但我深信:琼瑶还是琼瑶。”

1963年初冬,平鑫涛与琼瑶初次见面,那是琼瑶接受电视台的访问,从高雄来到台北,平鑫涛到车站接她。那一年琼瑶出版了《窗外》,又写了《六个梦》等几个中篇,《副联》和《皇冠》分别连载《烟雨濛濛》和《几度夕阳红》,因为编务上的需要,两人通信频繁,但信中很少涉及私人事务。平鑫涛说自己虽然熟悉琼瑶的作品,对她本人却是陌生的。

但是在火车站,平鑫涛一眼就认出了琼瑶:“当火车进站,旅客蜂拥而出时,在人群中一位身穿黑色的衣服,几乎未施脂粉的年轻女子,缓步走来,我一眼就认出她是琼瑶。我们虽然从未见过,却是‘似曾相识’。琼瑶似乎也是一眼就看出是我,我们像老朋友一样握手言欢。我们谈了一些访问的细节,用过简单的晚餐后,开车送她回父母家,在青田街的一条冷僻小巷里。为了安全的考量,我没有立刻离开,坐在巷口的车中遥望。眼看她在大门前徘徊,按门铃的手伸出去又放下,犹豫不决。她从炎热的高雄来,穿着的是短袖上衣,初冬的台北夜晚,寒气袭人,为什么要忍着冻在门前徘徊?这景象使我疑虑重重、又深觉不忍,正打算下车前去问个究竟,但看她终于按了门铃。本来只是对她文才的仰慕,没有任何私情的羁袢,但那‘不忍’,尤其后来知道了她的徘徊背后的故事,难免‘怜惜”,这些,拨动了心弦的第一个音符。”

生活中花多、画多、话多

最后也是花葬

琼瑶与平鑫涛经历了漫长的爱情长跑。才在1979年修成正果。

除了在事业上扶植琼瑶,平鑫涛生活中对她的呵护就像琼瑶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温柔而浪漫。

平鑫涛曾写道,在生活上两人之间也难免因意见不合而有所争纷,“如果错在我(通常是误会),那么,男子汉大丈夫说道歉就道歉!即使有时候犯错的不是我,为什么我让她犯错呢,所以道歉的还应该是我。其实,我道歉,她不好意思,一场风波就烟消云散。这是夫妇相处的艺术。事实上,我们真的很少很少吵架,一年一小吵,十年一大架而已。至于为什么吵,鸡毛蒜皮,怎会记得?”

平鑫涛与琼瑶打造了一个横跨文学、电影、电视剧的琼瑶ip王国,捧红了几代明星,皇冠集团也在65年间成为跨文学出版、有声出版、电视、电影、剧场、画廊、现代舞团的文化集团。平鑫涛一生当过14年公务员、担任过5年dj,编过5000多天报纸,出版过784期杂志、6000多种丛书,拍过16部电影、600多小时连续剧。

对于五十几年来两人的相爱和扶持,琼瑶也在纪念文章中提到:“记得我拼命帮你打拼事业的时代,记得我们拍电影的时代,记得我们拍电视剧的时代,记得我们也曾数度面对事业的低谷和打击,这些,连你的儿女都不知道……奋斗,奋斗,奋斗……我们用了多少青春年华来奋斗,终于小小有成。你曾经说你是一条只会工作的牛,直到碰到我这个织女,你才有了另外一半的生命。可是,我这个织女,从此为你的事业心,为你的成就感,为你那狂热的工作态度,努力地配合你,早期写作到手指破皮,后来打电脑到指纹磨尽。我从来不曾抱怨,你给我的爱,就让我满足了。

你在5月23日晚上9点8分走了!我很安慰,最后三小时,我一直握着你的手,如果我曾对你有怨怼,我也原谅你了!”

琼瑶曾经说他们夫妻俩生活里有三多:花多、画多、话多。平鑫涛喜欢给琼瑶送花,琼瑶每次过生日,一定会收到平鑫涛特别挑选的鲜花,他送的不是21朵、99朵,而是好几百朵,怒放的红玫瑰挤满了整个屋子。琼瑶认为,浪漫是人生很重要的事,生活的情趣要靠浪漫维持,而且不专属年轻人。平鑫涛80几岁时,每次从荣总针灸回家,路过一间花店,都会买盆小花,放在琼瑶房间的窗台上。

也因此,在平鑫涛去世后,琼瑶选择了花葬的方式:“今天(2019年6月4日),我带着我的儿孙,跟你的儿孙,我们一起遵照你生前的指示:‘我走后,请不要发讣文,不要公祭,不要任何追悼仪式,不要收奠仪,不要做七……’以及你对丧葬的指示:‘请将我在最短时间内火化……然后用洒葬方式,把我的骨灰洒到任何山明水秀的山林里,万一不能洒葬,就用树葬……’我们一一遵守,只是,因为树葬区人满为患,我选择了我自己的方式,花葬。所以,我们在阳明山的臻善园,我和你的儿子,郑重的将你的骨灰,放进了花葬的墓穴。我带了一篮牡丹和玫瑰的花瓣,捧了一束你生前最喜欢的黄色小蝴蝶兰。我把花瓣洒在你的新冢上。虽然这不是花葬的礼仪,但我知道你爱花。你的儿孙和我的儿孙,都心平气和地团聚在一起,祥和地看着我洒花,在花瓣翩飞中,终于让你诗意地长眠了。”

让不好的,都随你离去而消失

随着2016年平鑫涛确诊罹患血管性失智症,中风卧床,琼瑶与平鑫涛前妻林婉珍及其子女的矛盾也凸显出来。

2017年5月9日是79岁的琼瑶和90岁的丈夫平鑫涛结婚38周年纪念日,可是平鑫涛已住院400多天,认不出最爱的琼瑶,这让琼瑶心痛。之后,琼瑶和平鑫涛子女就平鑫涛是否该插鼻胃管治疗,在网络上展开笔战。琼瑶将自己允许平家子女插管的行为,视为一种对平鑫涛的背叛,她表示,“加工”的活着,就是一场悲剧。但平家子女则发声明反驳,认为父亲仅是失智,没有病危或陷入重度昏迷,是因为发烧才先插鼻胃管……

2018年,88岁的林婉珍出版了名为《往事浮光》的书,以平鑫涛前妻的角度,讲述了琼瑶的“插足”对另一个女人和家庭带来的是什么样的伤害。在林婉珍的描述中,她和平鑫涛本是一对恩爱夫妻,家庭生活十分美满,却最终因琼瑶的插足而婚姻破裂。林婉珍与平鑫涛所生的儿子平云认为“父亲欠母亲一个真正的道歉!如果历史只有一方的说法,就无以还原事实的真相。”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恰逢琼瑶80岁生日,不难想象对琼瑶的打击。

也因此,在6月4日的纪念文章中,琼瑶仍流露出了怨:“你我都是二度婚姻,当初明明是你拼命追求我,长达16年。让我受了多少委屈!这个社会,对婚姻的两方,看法是不公平的。我一直对于诋毁我的言论保持沉默。沉默!鑫涛,最近我才领悟出许多道理。沉默是金,沉默是禅,沉默是泪,沉默是爱。沉默,更是‘忍’!我忍了多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尤其,因为我写的书《雪花飘落之前》,主题就是用你我的故事,讨论病人是否有自主权?是否有善终权?这本书引起轩然大波,你的儿女,因两种不同认知的爱,跟我绝裂了。我能做的,依然是‘忍’,忍是泪,忍是爱,忍是痛,忍是悲。到了你最后咽气的这一刻,我还在想,我们的相遇,是我的‘命’?还是我的‘缘’?或是我的‘劫’?人生,不就是这三样东西组成的吗?”

平鑫涛去世后,他的三位子女平莹、平珩、平云也发表一封信,提到遵照先父遗愿,不发讣文,不设灵堂,不举行公祭或任何追悼仪式。信中引述平鑫涛生前的话:“活到老年,我的死亡是件喜事,切勿悲伤,让我潇潇洒洒地离去。”

那么,所有的矛盾会不会随着平鑫涛的去世而化解呢?就像琼瑶所写:“鑫涛,你解脱了!我,也放下了。从今以后,我要活得快乐,帮你把过去三年多的痛苦一起活回来。你若有知,也会含笑于九泉吧?至于那些对我们不了解的人,编出的各种故事,我也希望随着你的去世,烟消云散!让我们用有爱的心,把过去一切的不快,都化为祥和。

安心地去吧!我相信你去的地方,是没有病痛、没有纷争、没有爱恨、没有折磨、没有矛盾、没有报复、没有贪婪、没有嫉妒、没有谎言……没有一切贪嗔痴的地方!奔向那片美好的净土吧!你92年的生命里,也曾经有过很灿烂美好的日子。如果人有灵魂,让那些美好陪着你,不好的,都随着你的离去而消失。

你会永远活在我记忆中。你还记得我写的歌吗?‘也曾数窗前的雨滴,也曾数门前的落叶,数不清是爱的轨迹,聚也依依,散也依依!’鑫涛,聚也依依,散也依依!生也依依,死也依依!依依又依依,再见不可期!走笔至此,我又哭了,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为你流泪!你若有灵,保佑我在有生之年,只有笑,没有泪,活得像火花。行吗?好吗?永别了!我爱!” 本版文/本报记者 张嘉 供图/秀妍

  • 播放列表
  • 腾讯视频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排序
  •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剧情介绍
    琼瑶:“鑫涛,你解脱了!我,也放下了”"琼瑶:“鑫涛,你解脱了!我,也放下了”"琼瑶:“鑫涛,你解脱了!我,也放下了”"琼瑶:“鑫涛,你解脱了!我,也放下了”"

    台湾皇冠文化创办人平鑫涛先生于今年5月23日过世,享寿92岁;琼瑶6月4日悲痛地写下长文道别:“鑫涛,你解脱了!我,也放下了。”

    对大多数人而言,平鑫涛以“琼瑶先生”著称,但其创办的“皇冠”因培养了不少知名作家,而被称为“作家摇篮”,享誉台湾文坛。此外,因“皇冠”事业涵盖出版、电视、电影等行业,平鑫涛还被称为“台湾邵逸夫”。

    身体里潜伏着办杂志的基因

    平鑫涛生于1927年,是家中的独子,幼时生活贫苦,父亲因生活窘迫而常常将压力迁怒于妻子和孩子,所以平鑫涛在其自传《逆流而上》中透露,由于常常挨打,小小年纪就有了“轻生”之念,但心想自己死了,可怜的母亲如何活得下去?所以那时就发誓自己要非常努力地挣脱贫穷,“不奢望富有,只求丰衣足食,不再贫穷。”

    小时喜爱画画,想当画家、医生或者律师的平鑫涛,最终按照父亲的安排,学了会计。这也成为他到了台湾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任职于台湾肥料公司南港厂做会计。

    除了做会计,平鑫涛还当过翻译,做过dj等等,可是最成功的,莫过于“出版人”这个身份。平鑫涛在《逆流而上》中写道:“高中时代,曾办过一本手抄本杂志《潮声》,免费出借,居然还颇受好评。也许我身体里早就潜伏着办杂志的基因。”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台湾在平鑫涛眼中是“文化沙漠”,于是办一份兼具知识性、文学性、艺术性、趣味性杂志的想法,就在他脑中发酵了。当时平鑫涛有一位楼姓同事,中英文俱佳,和他理念相同,于是两人决定合作,平鑫涛在《逆流而上》中回忆:“我写了一份二万字的企划书,只要投资二万元,二年还本,我和楼姓编辑不支薪水,不拿稿费,各占百分之十的干股,有盈余才能分配。我拿着企划书,到处游走,毛遂自荐,终于找到了投资人,一位是肥料公司的同事,另一位是集邮商,他是大股东,他投资的条件是要在杂志上刊登集邮邮购广告,盈余归他。”

    1954年2月22日,《皇冠》创刊号出版,有新知报道,有图文并茂的“诗情画意”,有长篇连载西部经典小说《原野奇侠》;还有余光中的新诗译作……万事开头难,这一期杂志在全台北实销56本,第二、第三期的销量也毫无起色。

    雪上加霜的是,楼姓编辑因感情创伤而无心编务,连公务员也辞了,当了牧师。两位投资人把皇冠“送”给平鑫涛(当然包括债务在内),前几期一万多本退书,由他们以每本2元“切货”给旧书商,也就回收了股本。

    掀起了张爱玲热、三毛热

    独自苦苦支撑到第七年底,平鑫涛坦承已经精疲力尽,杂志也是奄奄一息。他决定死马当活马医,如果“变法”不成,就“关门大吉”。早期《皇冠》定价5元,一百多页,篇幅太少,所以内容不够充实;定价又太低,成本永远不够,处处捉襟见肘。平鑫涛决定把定价涨到10元,内容加两倍。本来是“小吃”,改为“盛宴”。因为篇幅增加很多,可以一次刊完一部长篇小说,称之为“每月一书”。那时候一本小说单行本定价一二十元,皇冠一次刊完,等于免费赠送。当厚厚的一本新《皇冠》出现书市时,立刻引起轰动,当期《皇冠》一扫而空。从此,《皇冠》脱离苦海,一帆风顺。

    而这个“每月一书”,也发表了无数作家的成名作,如琼瑶的《窗外》、於梨华的《梦回青河》等。

    1964年,皇冠建立“基本作家制度”,预付稿费给优秀的作家,成为台湾超过千名作家的摇篮,台湾文学在华文出版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皇冠》功不可没。

    1968年起,皇冠集团陆续出版张爱玲的小说《怨女》,散文集《流言》,将张爱玲的作品带入台湾。1973年出版三毛《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在华人圈掀起三毛热潮。此外,皇冠亦引进国外出版作品,包括在1966年出版日本作家三浦绫子《冰点》,初版20万册抢购一空,创下台湾出版史的纪录,40年后皇冠出版《哈利·波特》的中译本打破此项纪录。

    平鑫涛去世后,皇冠文化集团发布的声明结尾以《逆流而上》的一段话,为平鑫涛的一生作脚注,“我作为一个编辑,一个出版人,谦卑是这种职业的基本态度。当作家们一个字一个字写下的心血结晶交给我处理的时候,我能不以虔诚和谦卑的态度相对吗?平凡的我,微不足道,不平凡的是这个时代;不平凡的是许许多多卓越的作家们。”

    《窗外》改变了命运

    在与皇冠有关的众多作家中,与平鑫涛缘分最深的自然是琼瑶,平鑫涛曾经表示在其生命中的“三个大梦”中,琼瑶是他“梦”中的主角。“《皇冠》半世纪来创业的历程中,有四十年之久,琼瑶和我一路走来,相扶相携。”

    琼瑶活在自己浪漫的爱的世界中,爱情是琼瑶小说永恒且唯一的主题。让琼瑶一举成名的第一本长篇小说《窗外》,故事原型就是18岁的琼瑶爱上了43岁的老师。那时的她就和小说里的女主角江雁容一样,消瘦、苍白、食欲不振、精神恍惚,这段师生恋因为琼瑶母亲的坚决反对而最终结束。万念俱灰的琼瑶之后三次高考都未考上大学,迫切希望离开家的她唯一出路就是结婚,抱着这样的想法,1959年,琼瑶匆匆嫁人。

    婚后生活拮据,琼瑶再度尝试“煮字疗饥”。终于其短篇小说《情人谷》被《皇冠》采用,琼瑶也就此和《皇冠》首度结缘。不过那时候平鑫涛说自己身兼数职,“整天忙得像无头苍蝇,根本没有对这位文坛‘新秀’特别关注。一直等到她的中篇小说《寻梦园》《黑茧》《幸运草》等陆续寄来,才愈来愈发现她的才华卓越。”

    《窗外》改变了琼瑶的命运,也改变了平鑫涛的命运,更改变了《皇冠》的命运。平鑫涛回忆说《窗外》寄到时,他一开始阅读,就无法停止,“除了白天一定要到《联合报》上班外,其余的时间,都在全神阅读。对这部作品,感到震撼,对这位作家,刮目相看。如果说《窗外》是《皇冠》最畅销的丛书并不为过,四十多年来销量总和绝对超过《哈利·波特》第一集的纪录。”

    平鑫涛认为《窗外》影响了很多人,也改变了很多人:“它曾被两度改拍成电影,有人因侵权而被判刑;林青霞因拍摄本片而跃登大银幕,成为闪亮巨星。当然,如果我没有办《皇冠》,我不可能和琼瑶结缘,甚至不会相识,那么,我的生命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云彩。如果《皇冠》没有琼瑶,《皇冠》很可能不是现在这样的《皇冠》,但我深信:琼瑶还是琼瑶。”

    1963年初冬,平鑫涛与琼瑶初次见面,那是琼瑶接受电视台的访问,从高雄来到台北,平鑫涛到车站接她。那一年琼瑶出版了《窗外》,又写了《六个梦》等几个中篇,《副联》和《皇冠》分别连载《烟雨濛濛》和《几度夕阳红》,因为编务上的需要,两人通信频繁,但信中很少涉及私人事务。平鑫涛说自己虽然熟悉琼瑶的作品,对她本人却是陌生的。

    但是在火车站,平鑫涛一眼就认出了琼瑶:“当火车进站,旅客蜂拥而出时,在人群中一位身穿黑色的衣服,几乎未施脂粉的年轻女子,缓步走来,我一眼就认出她是琼瑶。我们虽然从未见过,却是‘似曾相识’。琼瑶似乎也是一眼就看出是我,我们像老朋友一样握手言欢。我们谈了一些访问的细节,用过简单的晚餐后,开车送她回父母家,在青田街的一条冷僻小巷里。为了安全的考量,我没有立刻离开,坐在巷口的车中遥望。眼看她在大门前徘徊,按门铃的手伸出去又放下,犹豫不决。她从炎热的高雄来,穿着的是短袖上衣,初冬的台北夜晚,寒气袭人,为什么要忍着冻在门前徘徊?这景象使我疑虑重重、又深觉不忍,正打算下车前去问个究竟,但看她终于按了门铃。本来只是对她文才的仰慕,没有任何私情的羁袢,但那‘不忍’,尤其后来知道了她的徘徊背后的故事,难免‘怜惜”,这些,拨动了心弦的第一个音符。”

    生活中花多、画多、话多

    最后也是花葬

    琼瑶与平鑫涛经历了漫长的爱情长跑。才在1979年修成正果。

    除了在事业上扶植琼瑶,平鑫涛生活中对她的呵护就像琼瑶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温柔而浪漫。

    平鑫涛曾写道,在生活上两人之间也难免因意见不合而有所争纷,“如果错在我(通常是误会),那么,男子汉大丈夫说道歉就道歉!即使有时候犯错的不是我,为什么我让她犯错呢,所以道歉的还应该是我。其实,我道歉,她不好意思,一场风波就烟消云散。这是夫妇相处的艺术。事实上,我们真的很少很少吵架,一年一小吵,十年一大架而已。至于为什么吵,鸡毛蒜皮,怎会记得?”

    平鑫涛与琼瑶打造了一个横跨文学、电影、电视剧的琼瑶ip王国,捧红了几代明星,皇冠集团也在65年间成为跨文学出版、有声出版、电视、电影、剧场、画廊、现代舞团的文化集团。平鑫涛一生当过14年公务员、担任过5年dj,编过5000多天报纸,出版过784期杂志、6000多种丛书,拍过16部电影、600多小时连续剧。

    对于五十几年来两人的相爱和扶持,琼瑶也在纪念文章中提到:“记得我拼命帮你打拼事业的时代,记得我们拍电影的时代,记得我们拍电视剧的时代,记得我们也曾数度面对事业的低谷和打击,这些,连你的儿女都不知道……奋斗,奋斗,奋斗……我们用了多少青春年华来奋斗,终于小小有成。你曾经说你是一条只会工作的牛,直到碰到我这个织女,你才有了另外一半的生命。可是,我这个织女,从此为你的事业心,为你的成就感,为你那狂热的工作态度,努力地配合你,早期写作到手指破皮,后来打电脑到指纹磨尽。我从来不曾抱怨,你给我的爱,就让我满足了。

    你在5月23日晚上9点8分走了!我很安慰,最后三小时,我一直握着你的手,如果我曾对你有怨怼,我也原谅你了!”

    琼瑶曾经说他们夫妻俩生活里有三多:花多、画多、话多。平鑫涛喜欢给琼瑶送花,琼瑶每次过生日,一定会收到平鑫涛特别挑选的鲜花,他送的不是21朵、99朵,而是好几百朵,怒放的红玫瑰挤满了整个屋子。琼瑶认为,浪漫是人生很重要的事,生活的情趣要靠浪漫维持,而且不专属年轻人。平鑫涛80几岁时,每次从荣总针灸回家,路过一间花店,都会买盆小花,放在琼瑶房间的窗台上。

    也因此,在平鑫涛去世后,琼瑶选择了花葬的方式:“今天(2019年6月4日),我带着我的儿孙,跟你的儿孙,我们一起遵照你生前的指示:‘我走后,请不要发讣文,不要公祭,不要任何追悼仪式,不要收奠仪,不要做七……’以及你对丧葬的指示:‘请将我在最短时间内火化……然后用洒葬方式,把我的骨灰洒到任何山明水秀的山林里,万一不能洒葬,就用树葬……’我们一一遵守,只是,因为树葬区人满为患,我选择了我自己的方式,花葬。所以,我们在阳明山的臻善园,我和你的儿子,郑重的将你的骨灰,放进了花葬的墓穴。我带了一篮牡丹和玫瑰的花瓣,捧了一束你生前最喜欢的黄色小蝴蝶兰。我把花瓣洒在你的新冢上。虽然这不是花葬的礼仪,但我知道你爱花。你的儿孙和我的儿孙,都心平气和地团聚在一起,祥和地看着我洒花,在花瓣翩飞中,终于让你诗意地长眠了。”

    让不好的,都随你离去而消失

    随着2016年平鑫涛确诊罹患血管性失智症,中风卧床,琼瑶与平鑫涛前妻林婉珍及其子女的矛盾也凸显出来。

    2017年5月9日是79岁的琼瑶和90岁的丈夫平鑫涛结婚38周年纪念日,可是平鑫涛已住院400多天,认不出最爱的琼瑶,这让琼瑶心痛。之后,琼瑶和平鑫涛子女就平鑫涛是否该插鼻胃管治疗,在网络上展开笔战。琼瑶将自己允许平家子女插管的行为,视为一种对平鑫涛的背叛,她表示,“加工”的活着,就是一场悲剧。但平家子女则发声明反驳,认为父亲仅是失智,没有病危或陷入重度昏迷,是因为发烧才先插鼻胃管……

    2018年,88岁的林婉珍出版了名为《往事浮光》的书,以平鑫涛前妻的角度,讲述了琼瑶的“插足”对另一个女人和家庭带来的是什么样的伤害。在林婉珍的描述中,她和平鑫涛本是一对恩爱夫妻,家庭生活十分美满,却最终因琼瑶的插足而婚姻破裂。林婉珍与平鑫涛所生的儿子平云认为“父亲欠母亲一个真正的道歉!如果历史只有一方的说法,就无以还原事实的真相。”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恰逢琼瑶80岁生日,不难想象对琼瑶的打击。

    也因此,在6月4日的纪念文章中,琼瑶仍流露出了怨:“你我都是二度婚姻,当初明明是你拼命追求我,长达16年。让我受了多少委屈!这个社会,对婚姻的两方,看法是不公平的。我一直对于诋毁我的言论保持沉默。沉默!鑫涛,最近我才领悟出许多道理。沉默是金,沉默是禅,沉默是泪,沉默是爱。沉默,更是‘忍’!我忍了多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尤其,因为我写的书《雪花飘落之前》,主题就是用你我的故事,讨论病人是否有自主权?是否有善终权?这本书引起轩然大波,你的儿女,因两种不同认知的爱,跟我绝裂了。我能做的,依然是‘忍’,忍是泪,忍是爱,忍是痛,忍是悲。到了你最后咽气的这一刻,我还在想,我们的相遇,是我的‘命’?还是我的‘缘’?或是我的‘劫’?人生,不就是这三样东西组成的吗?”

    平鑫涛去世后,他的三位子女平莹、平珩、平云也发表一封信,提到遵照先父遗愿,不发讣文,不设灵堂,不举行公祭或任何追悼仪式。信中引述平鑫涛生前的话:“活到老年,我的死亡是件喜事,切勿悲伤,让我潇潇洒洒地离去。”

    那么,所有的矛盾会不会随着平鑫涛的去世而化解呢?就像琼瑶所写:“鑫涛,你解脱了!我,也放下了。从今以后,我要活得快乐,帮你把过去三年多的痛苦一起活回来。你若有知,也会含笑于九泉吧?至于那些对我们不了解的人,编出的各种故事,我也希望随着你的去世,烟消云散!让我们用有爱的心,把过去一切的不快,都化为祥和。

    安心地去吧!我相信你去的地方,是没有病痛、没有纷争、没有爱恨、没有折磨、没有矛盾、没有报复、没有贪婪、没有嫉妒、没有谎言……没有一切贪嗔痴的地方!奔向那片美好的净土吧!你92年的生命里,也曾经有过很灿烂美好的日子。如果人有灵魂,让那些美好陪着你,不好的,都随着你的离去而消失。

    你会永远活在我记忆中。你还记得我写的歌吗?‘也曾数窗前的雨滴,也曾数门前的落叶,数不清是爱的轨迹,聚也依依,散也依依!’鑫涛,聚也依依,散也依依!生也依依,死也依依!依依又依依,再见不可期!走笔至此,我又哭了,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为你流泪!你若有灵,保佑我在有生之年,只有笑,没有泪,活得像火花。行吗?好吗?永别了!我爱!” 本版文/本报记者 张嘉 供图/秀妍

    猜你喜欢
    许我耀眼 0分 2025
    许我耀眼
    赵露思,陈伟霆,万鹏,唐晓天,管梓净,钟雅婷,王伊瑶,许亚军,温峥嵘,范世錡,冯晖,刘敏
    闯关东2 7.2分 2009
    闯关东2
    王茜华,苗圃,董璇,濮存昕,张桐,刘佩琦,王馥荔,李玉刚,车永莉,于洋,涂们,英格玛,木村荣,郑昊,金桂斌,谢园,金巧巧,哈斯高娃,刘波
    献鱼 5.5分 2025
    献鱼
    陈飞宇,王影璐,王奕婷,高寒,吴宇恒,王雅佳,保剑锋,何中华,曾黎,漆培鑫,赵顺然,陈姝君,黄海冰,刘萌萌,马雅舒,李欣泽,陈博豪,郑合惠子
    琅琊榜 9.4分 2015
    琅琊榜
    胡歌,刘涛,王凯,陈龙
    悬崖2012 8.5分 2012
    悬崖2012
    张嘉益,宋佳,程煜,李洪涛,咏梅,姬他,孙浩,徐程,林源,林龙麒,马丽
    刘墉追案 5.4分 2021
    刘墉追案
    何冰,白冰,李乃文,王鹤润,路宏,曹征,黄海冰,王羽铮
    我的团长我的团 9.6分 2009
    我的团长我的团
    段奕宏,张译,张国强
    入青云 0分 2025
    入青云
    侯明昊,卢昱晓,余承恩,鹤男,全伊伦,朱丽岚,潘珺雅,胡耘豪,林江国,邓孝慈,鹿骐,于垚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火影忍者 9.1分
    2父子 6.9分
    3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4太平洋战争 9分
    5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6创造101 5.9分
    7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8传奇故事 8.4分
    9天师撞邪 7.9分
    10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1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2毒魔复仇 7.1分
    13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4李卫当官2 7.2分
    15名侦探柯南 8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