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卢旺达饭店

卢旺达饭店 豆瓣评分:8.9

高清
  • 分类:电影
  • 导演:特瑞·乔治
  • 地区:美国
  • 年份:2004
  • 语言:普通话
  • 更新:2024-04-01 19:09
报错 收藏
  • 卢旺达饭店是由唐·钱德尔,苏菲·奥康内多,杰昆·菲尼克斯主演的一部电影。《卢旺达饭店》是特瑞·乔治导演的一部战争片,曾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等三项提.. 更多

卢旺达饭店剧情介绍

《卢旺达饭店》是特瑞·乔治导演的一部战争片,曾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等三项提名。很多媒体冠之以“非洲版辛德勒的名单”称号。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基本还原了当时的历史情况:卢旺达有两个部族,一个胡图族,一个图西族。1994年,卢旺达总统胡图族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乘坐的飞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附近被击落,总统罹难。由此引发了胡图族对图西族的大屠杀。卢旺达饭店的保罗用一己之力保护了一千多个图西族人。

这部影片以朴实无华的镜头表现了惨烈的卢旺达大屠杀,但同时以隐晦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西方的霸权主义。下面分别分析三类人的形象,看在这部影片中,西方的话语霸权主义是如何体现的。

"

1、西方人眼中的卢旺达人形象

“他者”是后殖民理论中经常使用的术语之一,在西方后殖民理论中,所谓的“他者”,就是指殖民地的人民。“他者”和“自我”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而西方人往往被称为主体性的“自我”。

在电影《卢旺达饭店》里,影片一开头便是极具鼓动性的电台广播,随后是一个转场,镜头摇到了人声嘈杂、混乱无序的基加利街头,蝼蚁一般的人群,带枪的政府警察,给人杂乱无章的印象。街头上的黑人大多是慵懒散漫、无所事事,甚至吊儿郎当的“他者”形象。胡图族上街游行示威时,游行队伍中甚至有小孩子。这足以证明这场屠杀愚昧、充斥着原始的暴力冲动、毫无理性可言。镜头对游行队伍中小孩的捕捉,正想说明这一点。

"

保罗与拍下暴行的记者交谈,保罗认为“这是我们有机会让人干涉的唯一办法”,而那位记者则说,人们看到这些录像,可能会说,“奥,这太恐怖了”然后便继续享用他们的晚餐。对于西方人来说,这些正在饱受苦难屠杀的卢旺达人或许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他们是边缘化的“他者”。

当得知西方武装部队不会来干涉这场暴乱,维和部队的上校赌气地对保罗说:“你很卑鄙,我们觉得你很卑鄙。”保罗问;“谁是我们?”“西方,西方列强,你所信仰的一切。他们都认为你很卑鄙,丑陋,无用。”

"

即使保罗是聪明的、绅士的,一切与那些文明的白人没什么差别,但是他也被作为“他者”被排斥在外,因为他出生在落后的愚昧的非洲,对于西方人来说,卢旺达并不会给他们带来一张选票。

在这场杀戮中,胡图族部族民兵甚至也杀妇女儿童,他们在湖边杀戮了一整条街的尸体,甚至胡图族在广播中说“在图西族下流女人死之前建议大家尝尝她们的味道”,这完全是一场凶残的、原始的、没有原则可言的无差别大屠杀。而在这场大屠杀中,我们也看不到图西族人的反抗,他们只会逃避或者温驯地被杀戮,他们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西方人身上,将其看做“救世主”。正如维和部队上校所言,他们无用、自私、胆小、懦弱,完全是西方人眼中不值得被拯救的“他者”形象。

"

2、卢旺达人眼中的西方国家形象

保罗作为卢旺达人的代表,他眼中的西方国家形象正是卢旺达人眼中的。他在卢旺达饭店员工都罢工时,动员不了员工继续工作,只得致函比利时饭店高层,提伦斯先生发了一份继续工作的传真,饭店工作人员才继续工作。这明显体现了在殖民主义下,本土话语权的丧失,也体现了在卢旺达人眼中,西方国家才是最大boss,他们已经失去了核心凝聚力,只听任西方人的指挥。

胡图部族民兵来到柯林斯饭店,想要屠杀饭店里的图西族人,保罗先是致电比齐蒙戈将军,作为卢旺达的军队将领,比齐蒙戈将军此时已经找不见人了。不得已,保罗又致电提伦斯先生,想用这场苦难使他产生同情,来拯救自己和九百多个员工以及图西族难民。保罗跟聚集在大厅的难民说,要跟你们认识的海外有权势的人联系,诉说自己的遭遇,“当你说再见的时候,让他们知道,他们如果放手了,你们就会死亡。”

"

此时,西方人完全成了救苦救难的英雄化身,虽然远隔重洋,但却能救他们于死亡面前。而结果也正如他们所想,胡图族民族接到法国的电话,悻悻而去。

电影中塑造的西方人形象之高大,不止表现在保罗跟一众图西族难民纷纷向自己认识的西方有权势的人求救,还表现在引发暴力屠杀的胡图族也会听西方人的指令。一场本国的民族屠杀,却跟遥远的西方有着数不清的关联,在人物命运冲突和民族冲突的双重冲突下,它不是靠本国人民自己解决的,而是靠西方人的帮助解决的。

这是一部西方掌握话语权的电影,因此也被打上了西方殖民主义的烙印。在西方人眼中,卢旺达人民是“他者”,而在卢旺达人眼中,西方人则是高高在上甚至掌握着自己生死权的“施救者”、“大boss”。

"

3、以阿彻夫人为代表的白人形象

影片中还有一类人物,以阿彻夫人为代表的在卢旺达进行着公益事业的西方白人。

阿彻夫人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是带来了孤儿院里三十个图西族的孤儿,希望保罗能收留他们,让他们在酒店暂住。在战火中,阿彻夫人尽可能地帮助刀下的儿童得以安全。

"

还有一个类似形象,是白人神父。神父在维和部队将白人安全带走那一天,冒着大雨带着很多卢旺达孩子跑到这里,想让部队将孩子们安全转移。得知不能将卢旺达孩子安全转移时,神父眼睛里充满了不理解和哀求的神色。

对阿彻夫人和白人神父形象的塑造也是正面的。他们有着大爱、勇敢、正直、善良,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去救助难民。而这正跟懦弱、自私、胆小、无用的黑人形象形成对比。

对白人形象和黑人形象的塑造,体现了这部影片站在西方人的视角,暗含着西方的话语权。而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正如萨义德的《东方学》开篇所引用的马克思的观点:“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

"

影片最后,保罗再一次在维和部队的帮助下,化险为夷,自己与家人们都成为战争的幸存者。红十字会搭了很多帐篷,保护着难民的安全,还免费为他们提供食物,阿彻夫人在最后帮保罗找到了侄女侄儿,一家团聚。他们走在通往安全的路上,总有西方人给他们提供帮助,为他们解决困难。

"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殖民者,比利时在统治卢旺达时,将卢旺达人民分成胡图族和图西族,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方法,认为的将图西族分为上等人,将胡图族分为下等人,利用图西族统治胡图族,两者有冲突的时候,自己在中间做调停者、救世主。

影片结束后有一个字幕,介绍了保罗与妻子孩子现居住在比利时。就如种族大屠杀时,西方控股的柯林斯酒店成为难民的庇护所一样,现在西方国家仍然是非洲人民认为可以得到庇护的绿洲,这一切都值得人们深思。

  • 播放列表
  • 1080
排序
  • HD中字版
  • 剧情介绍

    《卢旺达饭店》是特瑞·乔治导演的一部战争片,曾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等三项提名。很多媒体冠之以“非洲版辛德勒的名单”称号。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基本还原了当时的历史情况:卢旺达有两个部族,一个胡图族,一个图西族。1994年,卢旺达总统胡图族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乘坐的飞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附近被击落,总统罹难。由此引发了胡图族对图西族的大屠杀。卢旺达饭店的保罗用一己之力保护了一千多个图西族人。

    这部影片以朴实无华的镜头表现了惨烈的卢旺达大屠杀,但同时以隐晦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西方的霸权主义。下面分别分析三类人的形象,看在这部影片中,西方的话语霸权主义是如何体现的。

    "

    1、西方人眼中的卢旺达人形象

    “他者”是后殖民理论中经常使用的术语之一,在西方后殖民理论中,所谓的“他者”,就是指殖民地的人民。“他者”和“自我”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而西方人往往被称为主体性的“自我”。

    在电影《卢旺达饭店》里,影片一开头便是极具鼓动性的电台广播,随后是一个转场,镜头摇到了人声嘈杂、混乱无序的基加利街头,蝼蚁一般的人群,带枪的政府警察,给人杂乱无章的印象。街头上的黑人大多是慵懒散漫、无所事事,甚至吊儿郎当的“他者”形象。胡图族上街游行示威时,游行队伍中甚至有小孩子。这足以证明这场屠杀愚昧、充斥着原始的暴力冲动、毫无理性可言。镜头对游行队伍中小孩的捕捉,正想说明这一点。

    "

    保罗与拍下暴行的记者交谈,保罗认为“这是我们有机会让人干涉的唯一办法”,而那位记者则说,人们看到这些录像,可能会说,“奥,这太恐怖了”然后便继续享用他们的晚餐。对于西方人来说,这些正在饱受苦难屠杀的卢旺达人或许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他们是边缘化的“他者”。

    当得知西方武装部队不会来干涉这场暴乱,维和部队的上校赌气地对保罗说:“你很卑鄙,我们觉得你很卑鄙。”保罗问;“谁是我们?”“西方,西方列强,你所信仰的一切。他们都认为你很卑鄙,丑陋,无用。”

    "

    即使保罗是聪明的、绅士的,一切与那些文明的白人没什么差别,但是他也被作为“他者”被排斥在外,因为他出生在落后的愚昧的非洲,对于西方人来说,卢旺达并不会给他们带来一张选票。

    在这场杀戮中,胡图族部族民兵甚至也杀妇女儿童,他们在湖边杀戮了一整条街的尸体,甚至胡图族在广播中说“在图西族下流女人死之前建议大家尝尝她们的味道”,这完全是一场凶残的、原始的、没有原则可言的无差别大屠杀。而在这场大屠杀中,我们也看不到图西族人的反抗,他们只会逃避或者温驯地被杀戮,他们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西方人身上,将其看做“救世主”。正如维和部队上校所言,他们无用、自私、胆小、懦弱,完全是西方人眼中不值得被拯救的“他者”形象。

    "

    2、卢旺达人眼中的西方国家形象

    保罗作为卢旺达人的代表,他眼中的西方国家形象正是卢旺达人眼中的。他在卢旺达饭店员工都罢工时,动员不了员工继续工作,只得致函比利时饭店高层,提伦斯先生发了一份继续工作的传真,饭店工作人员才继续工作。这明显体现了在殖民主义下,本土话语权的丧失,也体现了在卢旺达人眼中,西方国家才是最大boss,他们已经失去了核心凝聚力,只听任西方人的指挥。

    胡图部族民兵来到柯林斯饭店,想要屠杀饭店里的图西族人,保罗先是致电比齐蒙戈将军,作为卢旺达的军队将领,比齐蒙戈将军此时已经找不见人了。不得已,保罗又致电提伦斯先生,想用这场苦难使他产生同情,来拯救自己和九百多个员工以及图西族难民。保罗跟聚集在大厅的难民说,要跟你们认识的海外有权势的人联系,诉说自己的遭遇,“当你说再见的时候,让他们知道,他们如果放手了,你们就会死亡。”

    "

    此时,西方人完全成了救苦救难的英雄化身,虽然远隔重洋,但却能救他们于死亡面前。而结果也正如他们所想,胡图族民族接到法国的电话,悻悻而去。

    电影中塑造的西方人形象之高大,不止表现在保罗跟一众图西族难民纷纷向自己认识的西方有权势的人求救,还表现在引发暴力屠杀的胡图族也会听西方人的指令。一场本国的民族屠杀,却跟遥远的西方有着数不清的关联,在人物命运冲突和民族冲突的双重冲突下,它不是靠本国人民自己解决的,而是靠西方人的帮助解决的。

    这是一部西方掌握话语权的电影,因此也被打上了西方殖民主义的烙印。在西方人眼中,卢旺达人民是“他者”,而在卢旺达人眼中,西方人则是高高在上甚至掌握着自己生死权的“施救者”、“大boss”。

    "

    3、以阿彻夫人为代表的白人形象

    影片中还有一类人物,以阿彻夫人为代表的在卢旺达进行着公益事业的西方白人。

    阿彻夫人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是带来了孤儿院里三十个图西族的孤儿,希望保罗能收留他们,让他们在酒店暂住。在战火中,阿彻夫人尽可能地帮助刀下的儿童得以安全。

    "

    还有一个类似形象,是白人神父。神父在维和部队将白人安全带走那一天,冒着大雨带着很多卢旺达孩子跑到这里,想让部队将孩子们安全转移。得知不能将卢旺达孩子安全转移时,神父眼睛里充满了不理解和哀求的神色。

    对阿彻夫人和白人神父形象的塑造也是正面的。他们有着大爱、勇敢、正直、善良,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去救助难民。而这正跟懦弱、自私、胆小、无用的黑人形象形成对比。

    对白人形象和黑人形象的塑造,体现了这部影片站在西方人的视角,暗含着西方的话语权。而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正如萨义德的《东方学》开篇所引用的马克思的观点:“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

    "

    影片最后,保罗再一次在维和部队的帮助下,化险为夷,自己与家人们都成为战争的幸存者。红十字会搭了很多帐篷,保护着难民的安全,还免费为他们提供食物,阿彻夫人在最后帮保罗找到了侄女侄儿,一家团聚。他们走在通往安全的路上,总有西方人给他们提供帮助,为他们解决困难。

    "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殖民者,比利时在统治卢旺达时,将卢旺达人民分成胡图族和图西族,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方法,认为的将图西族分为上等人,将胡图族分为下等人,利用图西族统治胡图族,两者有冲突的时候,自己在中间做调停者、救世主。

    影片结束后有一个字幕,介绍了保罗与妻子孩子现居住在比利时。就如种族大屠杀时,西方控股的柯林斯酒店成为难民的庇护所一样,现在西方国家仍然是非洲人民认为可以得到庇护的绿洲,这一切都值得人们深思。

    猜你喜欢
    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2019
    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帕斯·贝加,路易·曼迪勒,奥斯卡·贾恩那达,维特·蒙雷尔,华金·科西奥,杰西卡·马德森,艾德里安娜·巴拉扎,塞尔吉奥·佩里斯-门切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2006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李小冉,米兰妮·让帕诺米,林栋甫,阮如琼
    父子 6.9分 2006
    父子
    郭富城,杨采妮,林熙蕾,GouwIanIskandar
    星河战队2:联邦英雄 0分 2004
    星河战队2:联邦英雄
    比利·布朗,理查德·布基,凯莉·卡尔森,何家蓓,埃德·劳特尔,J·P·马诺克斯,劳伦斯·莫努森,Colleen Porch,德鲁·鲍威尔,爱德·奎恩,杰森-沙恩·斯科特,布兰达
    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 8.4分 2007
    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
    约翰尼·德普,杰弗里·拉什,奥兰多·布鲁姆,凯拉·奈特莉,周润发,比尔·奈伊
    天师撞邪 7.9分 1983
    天师撞邪
    袁祥仁 / 袁信义 / 袁日初 / 高雄
    一眉道人 8分 1989
    一眉道人
    林正英 / 钱小豪 / 吕方 / 吴君如 / 楼南光
    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 7.8分 2011
    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
    约翰尼·德普,佩内洛普·克鲁兹,杰弗里·拉什,伊恩·麦柯肖恩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火影忍者 9.1分
    2父子 6.9分
    3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4太平洋战争 9分
    5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6创造101 5.9分
    7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8传奇故事 8.4分
    9天师撞邪 7.9分
    10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1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2毒魔复仇 7.1分
    13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4李卫当官2 7.2分
    15名侦探柯南 8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