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古城谍影

古城谍影 豆瓣评分:7.3

已完结
  • 分类:国产剧
  • 导演:王庆勇,乔梁
  • 地区:中国大陆
  • 年份:2005
  • 语言:
  • 更新:2024-04-12 13:17
报错 收藏
  • 古城谍影是由马跃,陈澍,刘威葳主演的一部国产剧。" 文 | 路西法尔 在某年春节返乡的大巴上,车载电视中播的是电影版的《风声》。这种车载电视既无法.. 更多

古城谍影剧情介绍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文 | 路西法尔

在某年春节返乡的大巴上,车载电视中播的是电影版的《风声》。这种车载电视既无法换台也不能调低音量,无论司机放什么一车的乘客都得忍着。这部电影的惊悚程度对于成年观众来说都逼近了忍耐的极限,对困在车厢里的小朋友来说则更是折磨,一路上惊叫此起彼伏——一个很会驾驭恐怖氛围的作家,这便是麦家给我的第一印象。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电影《风声》

《风声》并不是麦家的作品第一次被改编成影像。2006年,他的长篇小说《暗算》被改编成电视剧,收视峰值高达14%。电视剧大热之后,麦家又凭该作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一直被视为中国规格较高的一个纯文学奖项,写谍战小说的麦家获奖引发了学院派评论家的口诛笔伐。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电视剧《暗算》

今天看来,这场争议其实是历史的误会:世纪初的纯文学日渐萎靡,彼时的学院派对于新媒介下的文学现象非常隔膜。2009年山东大学一场批评麦家的研讨会上,有个与会学者不经意地提到了刘慈欣的名字,说大刘是「不被大家熟悉」——尽管当时《三体》已经出版了第二部。麦家和大刘,早已经是各自圈子里的翘楚,但当时还没有进入「通俗」的视野。

不过这位学者有一点说得很对:麦家和刘慈欣确实从属于同一个文化浪潮,《暗算》和《三体》有着很多共性。最直观共同点就的是二者都善于营造恐怖氛围。《暗算》中压抑、窒息感丝毫不输于《三体》,秘密机关「701」就是一个黑暗丛林,尽管拍的是解放后的故事,可仿佛下一个镜头就会有一帮「中统」冲击来把主人公们一网打尽。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暗算》

从更广阔的视野上讲,麦家和刘慈欣都是世纪初同一拨文学浪潮中较为显眼的人物。在《暗算》热播之前,红色记忆的浪潮已席卷新世纪的荧屏:《激情燃烧的岁月》(2001)、《一双绣花鞋》(2002)、誓言无声(2002)、《如此多娇》(2004)、《历史的天空》(2004)、《亮剑》(2005)、《古城谍影》(2005)……如果当时的文学批评界对跨媒介现象更敏感点就会明白:《暗算》不是中国的《达·芬奇密码》,而是这波土生土长的红色浪潮的代表。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历史的天空》

新世纪的红色浪潮和五六十年代的红色经典貌合神离,两者并非简单继承的关系。在红色经典中,信仰受到重视,技术受到轻视。如《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尖端的设备都是反动派使用的,而革命者李侠则用信仰战胜了敌人的科技,在敌人的注视下从容发完了最后一通电报。信仰与技术的轻重次序,确立起了红色经典中革命叙事的合法性。

而《暗算》里,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人员显然更关注技术而不是信仰。《听风》的主人公阿炳是一个智力低下、听力超常的瞎子,对革命毫无认识;《看风》的主人公黄依依是一个归国数学天才,却因作风问题而不容于革命政权。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阿炳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黄依依

《捕风篇》的主人公钱之江倒是有点接近李侠这样传统的革命者,不过《捕风》是建国前的故事,在整个作品中本来就比较另类。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如果说红色经典书写的是理想的「革命者」,那么新世纪以来的红色浪潮所书写的则是「红色工程师」。

像《三体》中的叶文洁、叶哲泰一样,阿炳和黄依依对于革命意识形态其实并无认同,甚至自己可能还是「革命」的对象,但他们都阴差阳错地卷入了革命,又因身怀异术而在革命浪潮中发光发热,实现了个人价值、这种角色在六七十年代肯定是要受批判的:红色浪潮已经不知不觉摒弃了「红色经典」面的乌托邦维度。

吊诡的是,「红色浪潮」虽不怎么认同革命意识形态,却崇拜禁欲和苦行。无端的恐怖和压抑气氛笼罩了「701」,使观众全然分辨不出这是49年之前的地下党还是49年之后的保密机构。这不能笼统地看作戏剧技巧,实际上令人窒息的恐怖正是麦家本人所要竭力传达给观众某种价值。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军校毕业后,麦家曾在情报部门服役,军旅生涯并没有让他笔下的密码战更可信,却为他笔下的军人蒙上了崇拜的光晕。在《暗算》的《后记》中他写道:「在一座秘密军营里,我结识了一群特殊的军人。他们是人中精灵,他们的智慧可以炼成金,他们罕见迷人的才华和胆识本来可以让他们成为名利场上的宠儿……」

尽管麦家本人并没有通过这支秘密军队的筛选,但「他们却再也没有走出我的心田,他们像你少年时代一场单相思的恋爱,因为神秘而变得完美……」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这确实是一场单相思,成为作家的麦家一直没有走出他的少年经验,始终徘徊在那座不得其门而入的神秘军营门口,羡慕地张望。从安在天对于黄依依、林小芳不近人情的态度中,观众们依稀还可以窥见「硬派男孩」对集体主义、禁欲生活的由衷向往。

伟大的作家通过对经验的反刍变得成熟宽厚,有才气的二流作家则终生囿于少年经验不能自拔。维克多·雨果在生平最后一部长篇《九三年》中写道:「在一个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法国革命与反革命反复厮杀的腥风血雨引导他走向了悲悯众生的人道主义,而麦家却没有从自己的经验中走出来,至今还在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少年时代的英雄梦。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要像雨果那样超脱于党派相斫报复的漩涡,就要承认还有更高的人性法庭,而麦家也好、刘慈欣也好,新世纪以来「红色浪潮」的作者们都不约而同地藐视人性法庭的权威。

有的批评家认为,「红色浪潮」是用流行元素为主流意识形态注入活力,这种「一加一等于二」的批评过于简单化了:「红色浪潮」并没有从「红色经典」中吸收什么,它是怀旧的,并不具备持久的内生力量,「斯亦不足畏也已」。

  • 播放列表
  • 1080
  • 非凡线路
排序
  •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4集
  • 第05集
  • 第06集
  • 第07集
  • 第08集
  • 第0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排序
  •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4集
  • 第05集
  • 第06集
  • 第07集
  • 第08集
  • 第0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剧情介绍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文 | 路西法尔

    在某年春节返乡的大巴上,车载电视中播的是电影版的《风声》。这种车载电视既无法换台也不能调低音量,无论司机放什么一车的乘客都得忍着。这部电影的惊悚程度对于成年观众来说都逼近了忍耐的极限,对困在车厢里的小朋友来说则更是折磨,一路上惊叫此起彼伏——一个很会驾驭恐怖氛围的作家,这便是麦家给我的第一印象。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电影《风声》

    《风声》并不是麦家的作品第一次被改编成影像。2006年,他的长篇小说《暗算》被改编成电视剧,收视峰值高达14%。电视剧大热之后,麦家又凭该作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一直被视为中国规格较高的一个纯文学奖项,写谍战小说的麦家获奖引发了学院派评论家的口诛笔伐。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电视剧《暗算》

    今天看来,这场争议其实是历史的误会:世纪初的纯文学日渐萎靡,彼时的学院派对于新媒介下的文学现象非常隔膜。2009年山东大学一场批评麦家的研讨会上,有个与会学者不经意地提到了刘慈欣的名字,说大刘是「不被大家熟悉」——尽管当时《三体》已经出版了第二部。麦家和大刘,早已经是各自圈子里的翘楚,但当时还没有进入「通俗」的视野。

    不过这位学者有一点说得很对:麦家和刘慈欣确实从属于同一个文化浪潮,《暗算》和《三体》有着很多共性。最直观共同点就的是二者都善于营造恐怖氛围。《暗算》中压抑、窒息感丝毫不输于《三体》,秘密机关「701」就是一个黑暗丛林,尽管拍的是解放后的故事,可仿佛下一个镜头就会有一帮「中统」冲击来把主人公们一网打尽。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暗算》

    从更广阔的视野上讲,麦家和刘慈欣都是世纪初同一拨文学浪潮中较为显眼的人物。在《暗算》热播之前,红色记忆的浪潮已席卷新世纪的荧屏:《激情燃烧的岁月》(2001)、《一双绣花鞋》(2002)、誓言无声(2002)、《如此多娇》(2004)、《历史的天空》(2004)、《亮剑》(2005)、《古城谍影》(2005)……如果当时的文学批评界对跨媒介现象更敏感点就会明白:《暗算》不是中国的《达·芬奇密码》,而是这波土生土长的红色浪潮的代表。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历史的天空》

    新世纪的红色浪潮和五六十年代的红色经典貌合神离,两者并非简单继承的关系。在红色经典中,信仰受到重视,技术受到轻视。如《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尖端的设备都是反动派使用的,而革命者李侠则用信仰战胜了敌人的科技,在敌人的注视下从容发完了最后一通电报。信仰与技术的轻重次序,确立起了红色经典中革命叙事的合法性。

    而《暗算》里,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人员显然更关注技术而不是信仰。《听风》的主人公阿炳是一个智力低下、听力超常的瞎子,对革命毫无认识;《看风》的主人公黄依依是一个归国数学天才,却因作风问题而不容于革命政权。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阿炳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黄依依

    《捕风篇》的主人公钱之江倒是有点接近李侠这样传统的革命者,不过《捕风》是建国前的故事,在整个作品中本来就比较另类。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如果说红色经典书写的是理想的「革命者」,那么新世纪以来的红色浪潮所书写的则是「红色工程师」。

    像《三体》中的叶文洁、叶哲泰一样,阿炳和黄依依对于革命意识形态其实并无认同,甚至自己可能还是「革命」的对象,但他们都阴差阳错地卷入了革命,又因身怀异术而在革命浪潮中发光发热,实现了个人价值、这种角色在六七十年代肯定是要受批判的:红色浪潮已经不知不觉摒弃了「红色经典」面的乌托邦维度。

    吊诡的是,「红色浪潮」虽不怎么认同革命意识形态,却崇拜禁欲和苦行。无端的恐怖和压抑气氛笼罩了「701」,使观众全然分辨不出这是49年之前的地下党还是49年之后的保密机构。这不能笼统地看作戏剧技巧,实际上令人窒息的恐怖正是麦家本人所要竭力传达给观众某种价值。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军校毕业后,麦家曾在情报部门服役,军旅生涯并没有让他笔下的密码战更可信,却为他笔下的军人蒙上了崇拜的光晕。在《暗算》的《后记》中他写道:「在一座秘密军营里,我结识了一群特殊的军人。他们是人中精灵,他们的智慧可以炼成金,他们罕见迷人的才华和胆识本来可以让他们成为名利场上的宠儿……」

    尽管麦家本人并没有通过这支秘密军队的筛选,但「他们却再也没有走出我的心田,他们像你少年时代一场单相思的恋爱,因为神秘而变得完美……」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这确实是一场单相思,成为作家的麦家一直没有走出他的少年经验,始终徘徊在那座不得其门而入的神秘军营门口,羡慕地张望。从安在天对于黄依依、林小芳不近人情的态度中,观众们依稀还可以窥见「硬派男孩」对集体主义、禁欲生活的由衷向往。

    伟大的作家通过对经验的反刍变得成熟宽厚,有才气的二流作家则终生囿于少年经验不能自拔。维克多·雨果在生平最后一部长篇《九三年》中写道:「在一个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法国革命与反革命反复厮杀的腥风血雨引导他走向了悲悯众生的人道主义,而麦家却没有从自己的经验中走出来,至今还在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少年时代的英雄梦。

    这部谍战剧和《三体》一脉相承|国剧经典"

    要像雨果那样超脱于党派相斫报复的漩涡,就要承认还有更高的人性法庭,而麦家也好、刘慈欣也好,新世纪以来「红色浪潮」的作者们都不约而同地藐视人性法庭的权威。

    有的批评家认为,「红色浪潮」是用流行元素为主流意识形态注入活力,这种「一加一等于二」的批评过于简单化了:「红色浪潮」并没有从「红色经典」中吸收什么,它是怀旧的,并不具备持久的内生力量,「斯亦不足畏也已」。

    猜你喜欢
    许我耀眼 0分 2025
    许我耀眼
    赵露思,陈伟霆,万鹏,唐晓天,管梓净,钟雅婷,王伊瑶,许亚军,温峥嵘,范世錡,冯晖,刘敏
    闯关东2 7.2分 2009
    闯关东2
    王茜华,苗圃,董璇,濮存昕,张桐,刘佩琦,王馥荔,李玉刚,车永莉,于洋,涂们,英格玛,木村荣,郑昊,金桂斌,谢园,金巧巧,哈斯高娃,刘波
    献鱼 5.5分 2025
    献鱼
    陈飞宇,王影璐,王奕婷,高寒,吴宇恒,王雅佳,保剑锋,何中华,曾黎,漆培鑫,赵顺然,陈姝君,黄海冰,刘萌萌,马雅舒,李欣泽,陈博豪,郑合惠子
    琅琊榜 9.4分 2015
    琅琊榜
    胡歌,刘涛,王凯,陈龙
    悬崖2012 8.5分 2012
    悬崖2012
    张嘉益,宋佳,程煜,李洪涛,咏梅,姬他,孙浩,徐程,林源,林龙麒,马丽
    刘墉追案 5.4分 2021
    刘墉追案
    何冰,白冰,李乃文,王鹤润,路宏,曹征,黄海冰,王羽铮
    我的团长我的团 9.6分 2009
    我的团长我的团
    段奕宏,张译,张国强
    入青云 0分 2025
    入青云
    侯明昊,卢昱晓,余承恩,鹤男,全伊伦,朱丽岚,潘珺雅,胡耘豪,林江国,邓孝慈,鹿骐,于垚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火影忍者 9.1分
    2父子 6.9分
    3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4太平洋战争 9分
    5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6创造101 5.9分
    7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8传奇故事 8.4分
    9天师撞邪 7.9分
    10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1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2毒魔复仇 7.1分
    13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4李卫当官2 7.2分
    15名侦探柯南 8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