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你为什么要生下我?为什么要生下一个日本鬼子的后代!为什么我要一辈子活在愧疚中,我活在这世界上是为了什么!”
很多次,罗善学都想这样对母亲说,但是一看到母亲那饱经沧桑的脸庞,心里的话又憋回了心里。
他不平凡的身份注定让他一辈子活在痛苦中。
罗善学的母亲韦绍兰是广西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与丈夫操持着家庭,日子虽然贫寒,但是也格外温馨。
1944年冬天,侵华日军来到了韦绍兰的家乡,他们对着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侵略行为,并将韦绍兰一干妇女带到了沙子岭,对她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禽兽行为。
被百般折磨的韦绍兰每天都活在炼狱中,受尽侮辱,痛不欲生。
三个月后,韦绍兰发现自己已经3个月没来月事了。有过生育经历的韦绍兰知道,自己很有可能怀孕了。
她深知一旦怀孕,对日本人而言,她就没有了利用价值,会因此而被杀害。
于是,韦绍兰趁着夜色,冒着生命危险偷偷跑了出来。她跑了一天一夜,终于回到了家中,抱住家中的丈夫失声痛哭。
本以为妻子早已不在人世的韦绍兰丈夫罗巨贤喜极而泣:“人回来就好,莫哭了,只要人还活着就好。”
回来后不久,韦绍兰周岁的女儿因病去世。
身体上遭受的伤害加上女儿的离世,让韦绍兰惶惶不可终日,在精神恍惚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与此同时,肚子里的孩子却在一天天的长大。
罗巨贤看着妻子日渐隆起的肚子,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这是日本人的后代,是与他们有着仇恨的日本人的孩子。虽然深爱着韦绍兰,但是这根刺却始终横亘在两人的心中。
1945年农历七月十三日,有着日本人血统的罗善学降生,他痛苦的一生就此拉开帷幕。
罗巨贤看着这个孩子,心里没有一点点的开心,心里恨不得掐了他,但是又不得不照顾刚生完孩子的韦绍兰和这个”小日本“。
罗善学的整个童年时光是悲惨而孤独的,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他的身份,没有人愿意跟他玩,父亲罗巨贤时常会严厉呵斥他:“你不是我的种!”
受尽白眼和嘲笑的罗善学哭着问母亲韦绍兰:“他们为什么这么对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韦绍兰抹着眼泪说:“你记住,长大后要为妈妈报仇!”
罗善学得知自己身份的一瞬间,惊愕与愤怒一起涌上心头:“我为什么是日本人的后代!妈妈为什么要生下我!我恨自己!”
一想到自己的亲生父亲对母亲、对自己的相亲犯下的累累罪行,罗善学就感到愤怒和无力。如果可以,他想亲手解决自己的亲生父亲。
罗善学为自己是日本人的后代而感到羞耻,他决定一辈子不结婚,因为他的血液不纯净,他不能养育日本人的后代,他决定留在母亲身边,尽心赡养母亲。
韦绍兰饱受日本人的摧残,也得不到丈夫和子女的理解,丈夫疏远她,另一个儿子以她为耻,入赘他乡不愿回来,两个女儿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来探望她,她一直与儿子罗善学生活着。
罗善学是个很善良的人,他与人为善,尽心照顾双亲,对罗巨贤始终怀着感恩之心:“如果不是他心善,我早就被丢弃荒野,还能活到现在吗?”
罗善学用一生去抚平母亲心中的伤疤,用行动感化了村里的人,人们开始渐渐地接受了罗善学,不再歧视他,把他真正视为村里的一份子。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度过,罗善学会用一辈子去赎罪。但是2007年,一群人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平静,罗善学和母亲内心的伤疤再一次被撕扯开,痛不欲生。
国内媒体为了让日本人承认自己的无耻罪行,在民间发起了寻找慰安妇人证物证的行动。
他们找到韦绍兰,希望韦绍兰能出面作证。
一开始,韦绍兰和罗善学都不愿意答应志愿者们的请求,谁愿意把自己的伤疤呈现在世界面前?
罗善学跟随志愿者来到母亲受罪的地方时,想到母亲受到的伤害,想到日本人拒不承认历史后,他愤怒了:“绝不能让施害者如此嚣张!”
于是,母子俩决定跟随志愿者前往上海,指证日本军的残暴行为:他们必须得低头认罪,我要坚决抵抗到底!”
当各大新闻媒体将这一实际报道出来后,罗善学成为了第一个公开承认自己是日本人后代的 慰 安 妇 所生孩子。
很多人想帮罗善学寻找日本亲生父亲时,罗善学都拒绝了。他说:“站出来并不是想寻找这个畜生,他只是想帮母亲讨一个公道,要一个道歉。”
但是,直到韦绍兰去世,日本人始终没有道歉,更没有承认他们犯下的事。
罗善学身体里有一半日本人的血液,但是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得到日本人的道歉。
他用一生为自己的身份去“赎罪”,活在孤独与悲剧中,与母亲相依为命。
韦绍兰有着不堪回首的往事,她在人生中的黑暗时刻,顶住各方舆论压力,生下了罗善学,并在晚年时出来公开自己的身份,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她是一位饱受苦难而伟大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