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影院
  • 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爱情片
    • 科幻片
    • 恐怖片
    • 战争片
    • 喜剧片
    • 纪录片
    • 剧情片
  • 电视剧
    • 国产剧
    • 华语剧
    • 欧美剧
    • 韩剧
    • 台湾剧
    • 日剧
    • 泰剧
  • 综艺
  • 动漫
  • 留言
播放记录
说的就是你 第二季

说的就是你 第二季 豆瓣评分:0

全8集
  • 分类:国产剧
  • 导演:内详
  • 地区:中国大陆
  • 年份:2015
  • 语言:
  • 更新:2021-08-30 16:46
报错 收藏
  • 说的就是你 第二季是由内详主演的一部国产剧。" 荒原上的萤火虫之光。对于中国最早的那批脱口秀演员来说,那段15分钟脱口秀,成为后来引领他们步入.. 更多

说的就是你 第二季剧情介绍
黄西:穷啊富啊好啊坏啊,我就是干脱口秀的命"

荒原上的萤火虫之光。对于中国最早的那批脱口秀演员来说,那段15分钟脱口秀,成为后来引领他们步入艺术圣殿的光源。那是2010年3月,黄西在白宫记者年会进行表演,视频之后在网上疯传。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当时所有名字里带脱口秀的节目,与这个英文名为stand-up comedy的喜剧形式尚无关联。

那次引发轰动的表演也改变了黄西的职业轨迹。拥有生化博士学位的他,决定放弃美国科研工作,成为一名全职脱口秀演员。2013年,他做下另一个重大决定——回到中国,成为央视周播节目《是真的吗》的主持人,还创立了一个名为笑坊的俱乐部。

白宫表演11年后,黄西以选手身份出现在笑果文化制作的综艺《脱口秀大会4》里。如果不是我当年把脱口秀引到中国,就不会有脱口秀大会,我今天也就没有这个机会来参加海选。他在段子里调侃自己。

在他回国的这些年里,脱口秀的版图从无到有,剧烈地发生变化。舞台上有了越来越多的脱口秀艺人,越来越亮的聚光灯。曾在深圳书城排队等候黄西自传签售的脱口秀爱好者程璐、梁海源,如今成为笑果的首席编剧、重磅卡司。4年前在黄西担当导师的另一档脱口秀比赛里崭露头角的周奇墨,如今被视为og(元老级选手)、行业天花板。更不用说李诞,在黄西拿美国副总统开玩笑的那年还在读大学,如今他作为一线喜剧明星以及笑果的创始人,坐在《脱口秀大会》的领笑员沙发上,担任类似评委的角色。

回国后,黄西依然每年全国巡演,他的演艺生涯从未中断,但在公共领域,他的讨论度趋于平淡。他与微博热搜、媒体头条以及最时髦的青年文化的距离变远了。一些人会用出道即顶点来形容他,这是一个残酷的描述,也是真实的。但这句话忽略了一个细节,黄西是2002年出道的。白宫演出之前的七八年里,他并无大众知名度,是热爱令他坚持了下来。

一个开创者,如何面对他人在自己开拓的领域的热闹以及自己的平淡?如何处理可能的失落?以下,是黄西的回答。

文|谢梦遥

编辑|槐杨摄影|尹夕远(除特殊标注外)

1

去脱口秀大会,是一个有点艰难的决定,有朋友不太希望我去,他们担心我被消费。有我的粉丝告诉我,她一晚上没睡觉,觉得怎么能上那种节目,影响我地位。每个人的观念不一样。

我觉得去一下挺好,跟新演员有一些交流。我一开始就没抱着比赛的心态去,上去讲一段,作为一个惊喜选手,该惊的也惊了,该喜的也喜了,讲完就撤了。李诞让我去那边(晋级区),原本我是不知道的。

我有一段时间没在综艺上曝光了,所以那段内容大概讲一下回国前后的一些事。不过讲实话,我性格比较低调,那段比较凡尔赛,跟我平时不太一样。但没办法,现在的综艺都是这么玩。你说那是我最想呈现的一个样子吗?很多方面我都想呈现,只有5分钟,大概讲一下就算了,毕竟那不是我的个人专场。

黄西:穷啊富啊好啊坏啊,我就是干脱口秀的命"

黄西参加《脱口秀大会》图源《脱口秀大会》

里面讲到李诞给我供稿的事,是真的,那是2015年以前了,当时没有用那个段子,也是真的。你说谁能知道李诞能火,能火成今天这样。当年王自健的三个写手里面,他也不是排第一的,当时是赖宝。有些选手像rock,以前还是我培训班里面出来的呢。

中国脱口秀爆发实在太快了。在国外八年十年的磨炼期,在国内很可能就是八个月了。就像我在节目里说的,下面的路会是什么样的,肯定是有高有低。你成名快,并不代表你肚子里边货多。因为脱口秀演员不像小鲜肉火个一年半年就没了,你得持续地创作。我再不济,即使再不能在综艺上露面,我一点都不在乎,照样可以做巡演。

对于去参加各种真人秀,我不太感兴趣。我可能也是过时了吧,你说你在一个综艺节目上打个喷嚏,大家记住你了,这不能算作品。仔细想一想,传递了啥东西?很多人讨厌周立波,我觉得最起码周立波有自己的作品在那儿,有几个作品能达到那高度的?

我刚回国那会,很多人模仿我的风格,现在你再去俱乐部里看,年轻人基本是男的模仿李诞,女的模仿杨笠,特别明显。他们自己可能也没意识到。因为笑果文化的创作风格可能影响力更大,但是过一段时间也会变,这个东西没有一成不变的。我啥没见过,你说池子也好,卡姆也好,没有一点新鲜的,从前大家都做过。不同风格一直在,就看你最开始想怎么弄。

《脱口秀大会》前三季在播的时候,我零零碎碎看了一些。之前有人炒作,说黄西去哪了,当年有多火多火,现在无人问津。我气得够呛,我说废话,你刚问黄西去哪了,就无人问津。我不喜欢被搅入这样的声音里。

黄西:穷啊富啊好啊坏啊,我就是干脱口秀的命"

2

我2002年开始说脱口秀。当时住在波士顿,美国至少有一半脱口秀大牌是在那出来的,dane cook、jay leno、conan o'brien、bill burr全是波士顿人。好几百号人,华人就两个。除了我,有个台湾小伙儿做了两年,后来不做了。

当年在那个圈子,one-liner类型段子有点时髦,要有内容,讲完稍微停一会儿,得给大家一点时间想想才能笑。我也是讲这种偏短的。最初上台,我的紧张局促是真的,后来变成了一种风格。现在比较火的anthony jeselnik也是讲one-liner的。但他太单调了,只有一个话题就是死亡。你要是拿他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火的那些one-liner比,根本赶不上。steven wright的那些脑洞,你真得拐半天。

到2005年,dane cook火得一塌糊涂,火到在足球场讲跨年脱口秀。他属于咆哮型,能量特别足。别人告诉我,你得改你的风格,现在你这个不火了。

我不想改我的风格。因为我一直知道自己,我是信念比较强的人,我认定啥好就是啥好。他们说你看看这个人上电视了,我说那有什么啊,他们觉得你算老几。上电视也好,在一个破地下室讲也好,好坏我是有标准的,我不以谁火为标准。我觉得dane cook的段子太空洞了。一讲讲俩小时,你听完以后总共就俩段子,其他全是在那嗷嗷叫唤。哪怕听摇滚,我也不是只图个热闹,谁鼓砸得响我听谁的,你怎么也得有个旋律啊。脱口秀更是这样,靠内容。我经常去的那家星巴克的服务员都是dane cook的高中同学,过了一两年之后,他们都看不下去了,这是什么玩意儿。

艾伦秀的主持人ellen degeneres说过,脱口秀里面有两个糊弄人的东西,一个是说得特别快,另一个是嗓门特别大。你只要是把任何特别平庸的事啪啪啪特别快地说完,观众肯定给你鼓掌,这就跟你在舞台上翻跟头一样,没啥区别。

可能和我理工科背景有关系,比较严谨一点。我喜欢one-liner,它是最简洁的,几乎一个没有用的字都没有,能看得出来是思维比较敏捷、智商也比较高的人写的。其实很难写,由于短,题材消耗量也很大。当年有一个one-liner风格的演员去维加斯演出,扛着一个大箱子,里边全是他的段子,手写在纸上。伍迪·艾伦也是,他有什么想法用餐巾纸写完塞兜里面,回家以后放抽屉里面。

很多人模仿一下这个,模仿一下那个,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觉得没啥意思,不努力了。今天这个火一下,明天那个火一下,风水轮流转。你什么时候火、谁能火,谁都不知道。你就得坚持自己的风格。你看抖音上火的那些段子,我的天哪,你都想揍人,观众也喜欢。但我相信有逻辑的段子会有生命力。

对我来说,最挣扎的是头四年。有次我去试镜,对方跟我讲,你有几个段子挺好笑,但是大家不会对一个中国人的故事感兴趣。我特别绝望,段子我可以再改,皮肤改不了。过了几天,难受劲过去了,再继续找题目,继续讲,还是因为喜欢这东西吧。

2009年,我登上了莱特曼秀,那节目有四五百万观众。演完我难受了一个礼拜,我犯了一个语法错误。我就一个劲儿琢磨,天哪,他们得把我整个节目都砍掉了。但其实没人在乎那个语法错误。播出那天,我经常去的那个脱口秀俱乐部特意开了一个派对,跑到楼上酒吧把所有的电视全都转到莱特曼秀,大家在那一边看一边欢呼。但是我有家有小,没去跟他们一起。

很多美国脱口秀演员向往的生活是有一大帮粉丝,干点比较爽的事,但我对脱口秀情有独钟,当时最理想的状况就是继续讲我的脱口秀,对我的个人生活不要影响。我觉得自己是挺平常的人,有时候对面的摄像记者弄得头发像嬉皮士那种,就觉得这哥们儿好像比我还有趣。

黄西:穷啊富啊好啊坏啊,我就是干脱口秀的命"

黄西与ellen degeneres图源网络

3

白宫是看了莱特曼秀表演以后邀请我去的。早在那场年会的半年之前,我就得到了邀请。平时我不太讲跟政治挂边的段子,所以还得现写,写了半个月。到一个地方讲45分钟的时候,我会把白宫段子放在中间的20分钟试一下,看看哪个效果好,回去再改,反复练。

我要在总统面前讲笑话。你仔细想想奥巴马,他个人生活里面没有啥毛病,而且挺励志,调侃他不容易。不像特朗普啥都撕破脸,下三滥这些全来了,小布什蠢,克林顿好色,特别好讲。好不容易写出来,因为奥巴马没有参加那个晚宴,很多段子放弃了。我经纪人很小心,把我那一段(脚本)先发给官方,估计他们都没看,就说时长在15分钟以内就行了,其他啥也没有。

年会是在白宫边上一个特别大的会场举办的。我在主席台吃的饭,台上就两桌,总统他们坐另一桌。面对2000多个观众吃饭,特别紧张。吃完饭就上去讲了,没有彩排,也没有提词器。

跟预期有点不一样,我没想到反应会那么慢。平时我第一个段子就可以让大家笑,在那个场合下,讲到第四第五分钟(观众)才开始有热情。演完之后,观众全场起立,我就觉得哎呦,演成了。我认为那场的观众反应,在历届白宫记者年会的表演里能排进前三。

结束后,我根本走不动,人那么多,全是拽着我照相。我经纪人告诉我,你只要把头低下来走就行。低下来就这么走出去,他又说你跟拜登聊几句,我又低着头再回去,跟拜登聊一下。那天拜登嘻嘻哈哈挺高兴的。我调侃了一个议员,他就不高兴,看到我理都不理走过去了。

我当时特别傻。观众席里边就有一个cbs晚间新闻的主持人,叫我第二天去采访,我说不行,我明天还得上班,采访也没做。

其实自从莱特曼秀出来后,美国各地的还有澳大利亚的观众就经常给我发邮件。但白宫演完,我没想到的一个事是,中国那么多人给我发邮件。还有一个留学生在欧洲的酒吧打工,电视上放着我的表演,那些白人转过身来给他伸大拇指。

多年之后,有些国内演员告诉我,就是因为看了你那个白宫演出才想做脱口秀。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这种话,也不敢说我是中国脱口秀创始人,但如果有一些演员能够说是受了我影响,对我来讲意义是非常大的。

我一点一点习惯成名的滋味。比如去一趟旧金山,随便找个俱乐部进去,他们肯定叫我做压轴表演。我在芝加哥3000多人的剧场演出,那是我至今演过最大的场子。抖个包袱以后,一楼的人可能先笑一会儿,二楼的人再笑一会儿,节奏更慢,省段子。杂志找我拍摄,主题是脱口秀演员也性感,我还在那摆特别性感的pose,模仿布兰妮舔冰淇淋那个姿势。

2010年10月份,我离开原来的工作,成为一名全职脱口秀演员。

黄西:穷啊富啊好啊坏啊,我就是干脱口秀的命"

黄西在白宫讲脱口秀

4

那时我想象的未来,是做一个由我编剧和参演的情景喜剧。但到了好莱坞,才真正感觉到对亚裔的种族歧视是多么公开。对方在我面前说我们不能有亚洲人主演的家庭剧。我那个白人经纪人都觉得惭愧,说不好意思,美国不是这样的。我就生气,我亲眼看见的。

做成一个电视剧真是天时地利人和。现在才一点点意识到亚洲人的东西只能由亚洲人来写。那时候不知道,我们找个意大利写手,特别痛苦,又换了几个写手,终于把剧本弄差不多的时候,再回到abc,它已经决定要《初来乍到》了(这部根据华裔美国厨师黄颐铭同名回忆录改编的情景喜剧,后来拍了6季)。这也是对亚洲人的歧视,有一个亚洲人的节目,就不能有第二个,匪夷所思。

2013年,我决定来北京发展。之前我在国内学校讲演,在公司做表演,还是挺受欢迎的。我觉得脱口秀发展空间挺大。还有一个契机是得到邀请,主持央视节目《是真的吗》。它是一个周播节目,我不可能再两边跑,很难兼顾。

回国之初,脱口秀确实太新了,我常在采访中被问到,脱口秀跟相声有啥区别?没办法,你只能一点一点普及。当时北京只有一家俱乐部,一个礼拜甚至一个月才演一次。我记得演出之后,几个脱口秀演员在方家胡同一个垃圾桶旁边问我,美国演出怎么做的。我经常在四合院里边讲,讲完以后老太太问,我们家孙子该不该出国啊?就问这种问题。

最开始做《是真的吗》也很艰苦,开放麦太少,我基本每一期之前都得去一个学校或者公司试讲一下。有一次大老远跑到昌平试讲,讲完在旁边小馆子稀里糊涂吃点饭,拉肚子拉了五天,差点节目都没录成。

电视台大部分节目做个一两年就没了,我刚做这节目,以为可能录个四集也就差不多了,没想到做了八年。这不是个100%的脱口秀节目,很多人骂,这不像脱口秀啊,跟你以前讲的风格也不一样。节目要求你不能有连贯的段子。很多人看电视是中途转台过来,如果你的段子跟前面的有连贯,他找不到笑点就又换台了,所以都是特别短的段子,callback这种技巧绝对不能有。有一段收视率不错,后来大家不看电视了,有人说,不要做了,但我想还是继续做下去。

我一直想做一个自己认可的脱口秀节目或者情景喜剧,但都不是特别顺利。说来话长,这个人说一起制作,没影了;那个人想投资,结果投一个区块链。挫败感可大了。你跟哪个团队合作,跟哪个平台合作,有什么资本支撑,里边因素太多了。

如果说有什么特别可惜的,2017年爱奇艺办全国脱口秀大赛,我作为评委参加,周奇墨拿了冠军,徐风暴是亚军,挖出来很多苗子。选手也不用跟爱奇艺签约,所有厂牌都可以上。第二年爱奇艺就不想做了。现在回想,那个比赛如果坚持下来也可以是一个不错的品牌。其实《脱口秀大会》第一季也没有那么火,得到第三季才真正爆发起来。

我在2019年,又上过一次stephen colbert 的晚间秀节目。那是我至今最满意的一段英文表演,但是那里面没有什么明星,关注度在国内也没有那么高。大部分人知道我,是看热闹,觉得我调侃总统了,他不是奔着这门艺术来的。

从顶点到趋于平淡,我心态肯定有变化。黄西你也没上过什么综艺节目,你不如谁谁火。我活这么大年纪了,有时候不用说,对方眼神什么都能看出来,特别明显。我也亲眼见过,现在有些小鲜肉,可能一个雷剧的女三女四,那一出来小脸甩的,那牛的,看着可笑。看某些四五十岁的主持人对小鲜肉毕恭毕敬的样子,我就觉得我的天哪,活成这个德行。

我和太太很少聊演艺圈的事,你要想心态好,这些东西真不能太关注。谁能永远站在顶点呢?没有一个人能这样。我内心有一定困惑,但也没有那么强烈,毕竟我火的时候已经40岁了,比较晚,相对看得也比较开,我还是按我自己的路走。

黄西:穷啊富啊好啊坏啊,我就是干脱口秀的命"

5

做任何决定都有后悔的时候。但长远来看,我对我的人生决定没有后悔。有时候我问自己为什么读到博士,后来也没用上。我原来对神经生物学很感兴趣,那里边的东西奥妙无穷,也是一种享受。那不是浪费时间,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意义。

对于脱口秀来说,曾经的科学训练给我的回馈是,正确面对失败。在科研领域,能找到新发现,意味着你绝大多数的实验都失败。没有这个失败,你不可能找到新东西,没有这个失败,张三李四早就做出来了,还等你?脱口秀也一样,你写十个段子,可能九个不行。这个心态我是有的。

回国这些年来,大多时候我的生活是平静的。家庭确实是一个缓冲的地方。最起码在我儿子长大的关键节点,我都在,这是挺好一件事。直到现在,我尽量保持每天一个小时的创作——当然越来越难,得把手机关掉(才能静心)。我经常把儿子写进段子,他不高兴,后来也就算了。他今年才开始理解我白宫讲的那些段子。以前他都不太懂,他觉得爸,你怎么看着这么严肃?让我焦虑的一件事是,我特别怕儿子将来有一天瞧不起他爹。我希望他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能过好就行,其实打心里的话,他怎么看我,我也控制不了。

我很难定义自己在脱口秀领域里的位置,大概算是在中国做得比较早期的一些人(之一),一直在做,能做到这点,我挺自豪的。我不觉得我在低谷里,我离低谷远着呢。有些事还没做完,我告诉自己,还没到放弃的时候。

现在很多新人想加入脱口秀行业。如果你奔着艺术来的,就做好长期准备。一门艺术做个半年一年就能火遍大江南北的话,就不是艺术了。沉下心来,多挖掘一下自己真实的感受。

脱口秀是马拉松,跑第一的肯定不是枪响以后干第一的那个人。你得放松心态,属于你的时候会来,但什么时候来,谁也说不上。你只能是真正地喜欢这个艺术,而且还得认命,你得真正地感觉到我是干这个的命,穷啊富啊好啊坏啊,我就是干这个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做下去。

我记得一切是如何开始的。对于美国的绝大部分亚裔来说,公司里面有一个bamboo ceiling(竹子天花板),你永远上不去。我拿了我们公司唯一一个专利,却看这帮白人小孩大学刚毕业就升到我上面去了。我对工作比较失望,而脱口秀是我生活的一个亮点,有些东西可以化解掉。

有一天半夜,我突然特别想写段子,起来以后怕吵醒家人,就开车冒着雪开了20多分钟到一个咖啡馆里坐着,写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没写出什么东西,至少我在付出努力,我在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我第一次被脱口秀感动,是参加一个小俱乐部举办的比赛。我想着只要能上去,把我练的五分钟讲出来就行。结果没想到我赢了。没有奖金,奖品是餐馆的优惠券。

那个感觉太好了,你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别人在你的思维频道上跟着笑。

黄西:穷啊富啊好啊坏啊,我就是干脱口秀的命"

受访者供图

(张倩对本文亦有贡献)

  • 播放列表
  • bilibili
排序
  • 第一话
  • 第二话
  • 第三话
  • 第四话
  • 第五话
  • 第六话
  • 第七话
  • 第八话
  • 剧情介绍
    黄西:穷啊富啊好啊坏啊,我就是干脱口秀的命"

    荒原上的萤火虫之光。对于中国最早的那批脱口秀演员来说,那段15分钟脱口秀,成为后来引领他们步入艺术圣殿的光源。那是2010年3月,黄西在白宫记者年会进行表演,视频之后在网上疯传。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当时所有名字里带脱口秀的节目,与这个英文名为stand-up comedy的喜剧形式尚无关联。

    那次引发轰动的表演也改变了黄西的职业轨迹。拥有生化博士学位的他,决定放弃美国科研工作,成为一名全职脱口秀演员。2013年,他做下另一个重大决定——回到中国,成为央视周播节目《是真的吗》的主持人,还创立了一个名为笑坊的俱乐部。

    白宫表演11年后,黄西以选手身份出现在笑果文化制作的综艺《脱口秀大会4》里。如果不是我当年把脱口秀引到中国,就不会有脱口秀大会,我今天也就没有这个机会来参加海选。他在段子里调侃自己。

    在他回国的这些年里,脱口秀的版图从无到有,剧烈地发生变化。舞台上有了越来越多的脱口秀艺人,越来越亮的聚光灯。曾在深圳书城排队等候黄西自传签售的脱口秀爱好者程璐、梁海源,如今成为笑果的首席编剧、重磅卡司。4年前在黄西担当导师的另一档脱口秀比赛里崭露头角的周奇墨,如今被视为og(元老级选手)、行业天花板。更不用说李诞,在黄西拿美国副总统开玩笑的那年还在读大学,如今他作为一线喜剧明星以及笑果的创始人,坐在《脱口秀大会》的领笑员沙发上,担任类似评委的角色。

    回国后,黄西依然每年全国巡演,他的演艺生涯从未中断,但在公共领域,他的讨论度趋于平淡。他与微博热搜、媒体头条以及最时髦的青年文化的距离变远了。一些人会用出道即顶点来形容他,这是一个残酷的描述,也是真实的。但这句话忽略了一个细节,黄西是2002年出道的。白宫演出之前的七八年里,他并无大众知名度,是热爱令他坚持了下来。

    一个开创者,如何面对他人在自己开拓的领域的热闹以及自己的平淡?如何处理可能的失落?以下,是黄西的回答。

    文|谢梦遥

    编辑|槐杨摄影|尹夕远(除特殊标注外)

    1

    去脱口秀大会,是一个有点艰难的决定,有朋友不太希望我去,他们担心我被消费。有我的粉丝告诉我,她一晚上没睡觉,觉得怎么能上那种节目,影响我地位。每个人的观念不一样。

    我觉得去一下挺好,跟新演员有一些交流。我一开始就没抱着比赛的心态去,上去讲一段,作为一个惊喜选手,该惊的也惊了,该喜的也喜了,讲完就撤了。李诞让我去那边(晋级区),原本我是不知道的。

    我有一段时间没在综艺上曝光了,所以那段内容大概讲一下回国前后的一些事。不过讲实话,我性格比较低调,那段比较凡尔赛,跟我平时不太一样。但没办法,现在的综艺都是这么玩。你说那是我最想呈现的一个样子吗?很多方面我都想呈现,只有5分钟,大概讲一下就算了,毕竟那不是我的个人专场。

    黄西:穷啊富啊好啊坏啊,我就是干脱口秀的命"

    黄西参加《脱口秀大会》图源《脱口秀大会》

    里面讲到李诞给我供稿的事,是真的,那是2015年以前了,当时没有用那个段子,也是真的。你说谁能知道李诞能火,能火成今天这样。当年王自健的三个写手里面,他也不是排第一的,当时是赖宝。有些选手像rock,以前还是我培训班里面出来的呢。

    中国脱口秀爆发实在太快了。在国外八年十年的磨炼期,在国内很可能就是八个月了。就像我在节目里说的,下面的路会是什么样的,肯定是有高有低。你成名快,并不代表你肚子里边货多。因为脱口秀演员不像小鲜肉火个一年半年就没了,你得持续地创作。我再不济,即使再不能在综艺上露面,我一点都不在乎,照样可以做巡演。

    对于去参加各种真人秀,我不太感兴趣。我可能也是过时了吧,你说你在一个综艺节目上打个喷嚏,大家记住你了,这不能算作品。仔细想一想,传递了啥东西?很多人讨厌周立波,我觉得最起码周立波有自己的作品在那儿,有几个作品能达到那高度的?

    我刚回国那会,很多人模仿我的风格,现在你再去俱乐部里看,年轻人基本是男的模仿李诞,女的模仿杨笠,特别明显。他们自己可能也没意识到。因为笑果文化的创作风格可能影响力更大,但是过一段时间也会变,这个东西没有一成不变的。我啥没见过,你说池子也好,卡姆也好,没有一点新鲜的,从前大家都做过。不同风格一直在,就看你最开始想怎么弄。

    《脱口秀大会》前三季在播的时候,我零零碎碎看了一些。之前有人炒作,说黄西去哪了,当年有多火多火,现在无人问津。我气得够呛,我说废话,你刚问黄西去哪了,就无人问津。我不喜欢被搅入这样的声音里。

    黄西:穷啊富啊好啊坏啊,我就是干脱口秀的命"

    2

    我2002年开始说脱口秀。当时住在波士顿,美国至少有一半脱口秀大牌是在那出来的,dane cook、jay leno、conan o'brien、bill burr全是波士顿人。好几百号人,华人就两个。除了我,有个台湾小伙儿做了两年,后来不做了。

    当年在那个圈子,one-liner类型段子有点时髦,要有内容,讲完稍微停一会儿,得给大家一点时间想想才能笑。我也是讲这种偏短的。最初上台,我的紧张局促是真的,后来变成了一种风格。现在比较火的anthony jeselnik也是讲one-liner的。但他太单调了,只有一个话题就是死亡。你要是拿他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火的那些one-liner比,根本赶不上。steven wright的那些脑洞,你真得拐半天。

    到2005年,dane cook火得一塌糊涂,火到在足球场讲跨年脱口秀。他属于咆哮型,能量特别足。别人告诉我,你得改你的风格,现在你这个不火了。

    我不想改我的风格。因为我一直知道自己,我是信念比较强的人,我认定啥好就是啥好。他们说你看看这个人上电视了,我说那有什么啊,他们觉得你算老几。上电视也好,在一个破地下室讲也好,好坏我是有标准的,我不以谁火为标准。我觉得dane cook的段子太空洞了。一讲讲俩小时,你听完以后总共就俩段子,其他全是在那嗷嗷叫唤。哪怕听摇滚,我也不是只图个热闹,谁鼓砸得响我听谁的,你怎么也得有个旋律啊。脱口秀更是这样,靠内容。我经常去的那家星巴克的服务员都是dane cook的高中同学,过了一两年之后,他们都看不下去了,这是什么玩意儿。

    艾伦秀的主持人ellen degeneres说过,脱口秀里面有两个糊弄人的东西,一个是说得特别快,另一个是嗓门特别大。你只要是把任何特别平庸的事啪啪啪特别快地说完,观众肯定给你鼓掌,这就跟你在舞台上翻跟头一样,没啥区别。

    可能和我理工科背景有关系,比较严谨一点。我喜欢one-liner,它是最简洁的,几乎一个没有用的字都没有,能看得出来是思维比较敏捷、智商也比较高的人写的。其实很难写,由于短,题材消耗量也很大。当年有一个one-liner风格的演员去维加斯演出,扛着一个大箱子,里边全是他的段子,手写在纸上。伍迪·艾伦也是,他有什么想法用餐巾纸写完塞兜里面,回家以后放抽屉里面。

    很多人模仿一下这个,模仿一下那个,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觉得没啥意思,不努力了。今天这个火一下,明天那个火一下,风水轮流转。你什么时候火、谁能火,谁都不知道。你就得坚持自己的风格。你看抖音上火的那些段子,我的天哪,你都想揍人,观众也喜欢。但我相信有逻辑的段子会有生命力。

    对我来说,最挣扎的是头四年。有次我去试镜,对方跟我讲,你有几个段子挺好笑,但是大家不会对一个中国人的故事感兴趣。我特别绝望,段子我可以再改,皮肤改不了。过了几天,难受劲过去了,再继续找题目,继续讲,还是因为喜欢这东西吧。

    2009年,我登上了莱特曼秀,那节目有四五百万观众。演完我难受了一个礼拜,我犯了一个语法错误。我就一个劲儿琢磨,天哪,他们得把我整个节目都砍掉了。但其实没人在乎那个语法错误。播出那天,我经常去的那个脱口秀俱乐部特意开了一个派对,跑到楼上酒吧把所有的电视全都转到莱特曼秀,大家在那一边看一边欢呼。但是我有家有小,没去跟他们一起。

    很多美国脱口秀演员向往的生活是有一大帮粉丝,干点比较爽的事,但我对脱口秀情有独钟,当时最理想的状况就是继续讲我的脱口秀,对我的个人生活不要影响。我觉得自己是挺平常的人,有时候对面的摄像记者弄得头发像嬉皮士那种,就觉得这哥们儿好像比我还有趣。

    黄西:穷啊富啊好啊坏啊,我就是干脱口秀的命"

    黄西与ellen degeneres图源网络

    3

    白宫是看了莱特曼秀表演以后邀请我去的。早在那场年会的半年之前,我就得到了邀请。平时我不太讲跟政治挂边的段子,所以还得现写,写了半个月。到一个地方讲45分钟的时候,我会把白宫段子放在中间的20分钟试一下,看看哪个效果好,回去再改,反复练。

    我要在总统面前讲笑话。你仔细想想奥巴马,他个人生活里面没有啥毛病,而且挺励志,调侃他不容易。不像特朗普啥都撕破脸,下三滥这些全来了,小布什蠢,克林顿好色,特别好讲。好不容易写出来,因为奥巴马没有参加那个晚宴,很多段子放弃了。我经纪人很小心,把我那一段(脚本)先发给官方,估计他们都没看,就说时长在15分钟以内就行了,其他啥也没有。

    年会是在白宫边上一个特别大的会场举办的。我在主席台吃的饭,台上就两桌,总统他们坐另一桌。面对2000多个观众吃饭,特别紧张。吃完饭就上去讲了,没有彩排,也没有提词器。

    跟预期有点不一样,我没想到反应会那么慢。平时我第一个段子就可以让大家笑,在那个场合下,讲到第四第五分钟(观众)才开始有热情。演完之后,观众全场起立,我就觉得哎呦,演成了。我认为那场的观众反应,在历届白宫记者年会的表演里能排进前三。

    结束后,我根本走不动,人那么多,全是拽着我照相。我经纪人告诉我,你只要把头低下来走就行。低下来就这么走出去,他又说你跟拜登聊几句,我又低着头再回去,跟拜登聊一下。那天拜登嘻嘻哈哈挺高兴的。我调侃了一个议员,他就不高兴,看到我理都不理走过去了。

    我当时特别傻。观众席里边就有一个cbs晚间新闻的主持人,叫我第二天去采访,我说不行,我明天还得上班,采访也没做。

    其实自从莱特曼秀出来后,美国各地的还有澳大利亚的观众就经常给我发邮件。但白宫演完,我没想到的一个事是,中国那么多人给我发邮件。还有一个留学生在欧洲的酒吧打工,电视上放着我的表演,那些白人转过身来给他伸大拇指。

    多年之后,有些国内演员告诉我,就是因为看了你那个白宫演出才想做脱口秀。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这种话,也不敢说我是中国脱口秀创始人,但如果有一些演员能够说是受了我影响,对我来讲意义是非常大的。

    我一点一点习惯成名的滋味。比如去一趟旧金山,随便找个俱乐部进去,他们肯定叫我做压轴表演。我在芝加哥3000多人的剧场演出,那是我至今演过最大的场子。抖个包袱以后,一楼的人可能先笑一会儿,二楼的人再笑一会儿,节奏更慢,省段子。杂志找我拍摄,主题是脱口秀演员也性感,我还在那摆特别性感的pose,模仿布兰妮舔冰淇淋那个姿势。

    2010年10月份,我离开原来的工作,成为一名全职脱口秀演员。

    黄西:穷啊富啊好啊坏啊,我就是干脱口秀的命"

    黄西在白宫讲脱口秀

    4

    那时我想象的未来,是做一个由我编剧和参演的情景喜剧。但到了好莱坞,才真正感觉到对亚裔的种族歧视是多么公开。对方在我面前说我们不能有亚洲人主演的家庭剧。我那个白人经纪人都觉得惭愧,说不好意思,美国不是这样的。我就生气,我亲眼看见的。

    做成一个电视剧真是天时地利人和。现在才一点点意识到亚洲人的东西只能由亚洲人来写。那时候不知道,我们找个意大利写手,特别痛苦,又换了几个写手,终于把剧本弄差不多的时候,再回到abc,它已经决定要《初来乍到》了(这部根据华裔美国厨师黄颐铭同名回忆录改编的情景喜剧,后来拍了6季)。这也是对亚洲人的歧视,有一个亚洲人的节目,就不能有第二个,匪夷所思。

    2013年,我决定来北京发展。之前我在国内学校讲演,在公司做表演,还是挺受欢迎的。我觉得脱口秀发展空间挺大。还有一个契机是得到邀请,主持央视节目《是真的吗》。它是一个周播节目,我不可能再两边跑,很难兼顾。

    回国之初,脱口秀确实太新了,我常在采访中被问到,脱口秀跟相声有啥区别?没办法,你只能一点一点普及。当时北京只有一家俱乐部,一个礼拜甚至一个月才演一次。我记得演出之后,几个脱口秀演员在方家胡同一个垃圾桶旁边问我,美国演出怎么做的。我经常在四合院里边讲,讲完以后老太太问,我们家孙子该不该出国啊?就问这种问题。

    最开始做《是真的吗》也很艰苦,开放麦太少,我基本每一期之前都得去一个学校或者公司试讲一下。有一次大老远跑到昌平试讲,讲完在旁边小馆子稀里糊涂吃点饭,拉肚子拉了五天,差点节目都没录成。

    电视台大部分节目做个一两年就没了,我刚做这节目,以为可能录个四集也就差不多了,没想到做了八年。这不是个100%的脱口秀节目,很多人骂,这不像脱口秀啊,跟你以前讲的风格也不一样。节目要求你不能有连贯的段子。很多人看电视是中途转台过来,如果你的段子跟前面的有连贯,他找不到笑点就又换台了,所以都是特别短的段子,callback这种技巧绝对不能有。有一段收视率不错,后来大家不看电视了,有人说,不要做了,但我想还是继续做下去。

    我一直想做一个自己认可的脱口秀节目或者情景喜剧,但都不是特别顺利。说来话长,这个人说一起制作,没影了;那个人想投资,结果投一个区块链。挫败感可大了。你跟哪个团队合作,跟哪个平台合作,有什么资本支撑,里边因素太多了。

    如果说有什么特别可惜的,2017年爱奇艺办全国脱口秀大赛,我作为评委参加,周奇墨拿了冠军,徐风暴是亚军,挖出来很多苗子。选手也不用跟爱奇艺签约,所有厂牌都可以上。第二年爱奇艺就不想做了。现在回想,那个比赛如果坚持下来也可以是一个不错的品牌。其实《脱口秀大会》第一季也没有那么火,得到第三季才真正爆发起来。

    我在2019年,又上过一次stephen colbert 的晚间秀节目。那是我至今最满意的一段英文表演,但是那里面没有什么明星,关注度在国内也没有那么高。大部分人知道我,是看热闹,觉得我调侃总统了,他不是奔着这门艺术来的。

    从顶点到趋于平淡,我心态肯定有变化。黄西你也没上过什么综艺节目,你不如谁谁火。我活这么大年纪了,有时候不用说,对方眼神什么都能看出来,特别明显。我也亲眼见过,现在有些小鲜肉,可能一个雷剧的女三女四,那一出来小脸甩的,那牛的,看着可笑。看某些四五十岁的主持人对小鲜肉毕恭毕敬的样子,我就觉得我的天哪,活成这个德行。

    我和太太很少聊演艺圈的事,你要想心态好,这些东西真不能太关注。谁能永远站在顶点呢?没有一个人能这样。我内心有一定困惑,但也没有那么强烈,毕竟我火的时候已经40岁了,比较晚,相对看得也比较开,我还是按我自己的路走。

    黄西:穷啊富啊好啊坏啊,我就是干脱口秀的命"

    5

    做任何决定都有后悔的时候。但长远来看,我对我的人生决定没有后悔。有时候我问自己为什么读到博士,后来也没用上。我原来对神经生物学很感兴趣,那里边的东西奥妙无穷,也是一种享受。那不是浪费时间,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意义。

    对于脱口秀来说,曾经的科学训练给我的回馈是,正确面对失败。在科研领域,能找到新发现,意味着你绝大多数的实验都失败。没有这个失败,你不可能找到新东西,没有这个失败,张三李四早就做出来了,还等你?脱口秀也一样,你写十个段子,可能九个不行。这个心态我是有的。

    回国这些年来,大多时候我的生活是平静的。家庭确实是一个缓冲的地方。最起码在我儿子长大的关键节点,我都在,这是挺好一件事。直到现在,我尽量保持每天一个小时的创作——当然越来越难,得把手机关掉(才能静心)。我经常把儿子写进段子,他不高兴,后来也就算了。他今年才开始理解我白宫讲的那些段子。以前他都不太懂,他觉得爸,你怎么看着这么严肃?让我焦虑的一件事是,我特别怕儿子将来有一天瞧不起他爹。我希望他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能过好就行,其实打心里的话,他怎么看我,我也控制不了。

    我很难定义自己在脱口秀领域里的位置,大概算是在中国做得比较早期的一些人(之一),一直在做,能做到这点,我挺自豪的。我不觉得我在低谷里,我离低谷远着呢。有些事还没做完,我告诉自己,还没到放弃的时候。

    现在很多新人想加入脱口秀行业。如果你奔着艺术来的,就做好长期准备。一门艺术做个半年一年就能火遍大江南北的话,就不是艺术了。沉下心来,多挖掘一下自己真实的感受。

    脱口秀是马拉松,跑第一的肯定不是枪响以后干第一的那个人。你得放松心态,属于你的时候会来,但什么时候来,谁也说不上。你只能是真正地喜欢这个艺术,而且还得认命,你得真正地感觉到我是干这个的命,穷啊富啊好啊坏啊,我就是干这个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做下去。

    我记得一切是如何开始的。对于美国的绝大部分亚裔来说,公司里面有一个bamboo ceiling(竹子天花板),你永远上不去。我拿了我们公司唯一一个专利,却看这帮白人小孩大学刚毕业就升到我上面去了。我对工作比较失望,而脱口秀是我生活的一个亮点,有些东西可以化解掉。

    有一天半夜,我突然特别想写段子,起来以后怕吵醒家人,就开车冒着雪开了20多分钟到一个咖啡馆里坐着,写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没写出什么东西,至少我在付出努力,我在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我第一次被脱口秀感动,是参加一个小俱乐部举办的比赛。我想着只要能上去,把我练的五分钟讲出来就行。结果没想到我赢了。没有奖金,奖品是餐馆的优惠券。

    那个感觉太好了,你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别人在你的思维频道上跟着笑。

    黄西:穷啊富啊好啊坏啊,我就是干脱口秀的命"

    受访者供图

    (张倩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许我耀眼 0分 2025
    许我耀眼
    赵露思,陈伟霆,万鹏,唐晓天,管梓净,钟雅婷,王伊瑶,许亚军,温峥嵘,范世錡,冯晖,刘敏
    闯关东2 7.2分 2009
    闯关东2
    王茜华,苗圃,董璇,濮存昕,张桐,刘佩琦,王馥荔,李玉刚,车永莉,于洋,涂们,英格玛,木村荣,郑昊,金桂斌,谢园,金巧巧,哈斯高娃,刘波
    献鱼 5.5分 2025
    献鱼
    陈飞宇,王影璐,王奕婷,高寒,吴宇恒,王雅佳,保剑锋,何中华,曾黎,漆培鑫,赵顺然,陈姝君,黄海冰,刘萌萌,马雅舒,李欣泽,陈博豪,郑合惠子
    琅琊榜 9.4分 2015
    琅琊榜
    胡歌,刘涛,王凯,陈龙
    悬崖2012 8.5分 2012
    悬崖2012
    张嘉益,宋佳,程煜,李洪涛,咏梅,姬他,孙浩,徐程,林源,林龙麒,马丽
    刘墉追案 5.4分 2021
    刘墉追案
    何冰,白冰,李乃文,王鹤润,路宏,曹征,黄海冰,王羽铮
    我的团长我的团 9.6分 2009
    我的团长我的团
    段奕宏,张译,张国强
    入青云 0分 2025
    入青云
    侯明昊,卢昱晓,余承恩,鹤男,全伊伦,朱丽岚,潘珺雅,胡耘豪,林江国,邓孝慈,鹿骐,于垚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热播排行
    1火影忍者 9.1分
    2父子 6.9分
    3伊藤润二惊选集 7.7分
    4太平洋战争 9分
    5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7.6分
    6创造101 5.9分
    7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6.5分
    8传奇故事 8.4分
    9天师撞邪 7.9分
    10大秦帝国之纵横 9.3分
    11明明是个碍事配角、却被王子给宠爱了 5.6分
    12毒魔复仇 7.1分
    13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8.6分
    14李卫当官2 7.2分
    15名侦探柯南 8分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会员
    • 留言
    • 顶部
    创造101   传奇故事   奔跑吧第四季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暴君的厨师   天师撞邪   足球小将1983   1/2的魔法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乌云之上   喜羊羊与灰太狼(..   爱你  
    加载中...